第十章作业解答
第十章作业高数

第十二章作业(P225) 3,根据级数的收敛和发散的定义判别下列级数的敛散性:解:级数的部分和匕 = (V2 — √r i) + (V3 — √2) H F (V∏ ÷ 1 — √n)=√n + 1 — 1因为lim s n = ∞,所以原级数发散.n→∞解:级数的部分和s …段+六+…+际★西二泊-录+泊一白+…+ 乂+-焉)因为lims rι = ∖ 所以原级数收敛.n→∞4.判定下列级数的敛散性,对于收敛的情形,求出级数的和:解:级数是一公比为“v 1)的等比级数,故收敛,其和为二τ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1 - E + 卷+…+ J+ …;解:级数是一公比为-:(-:VI)的等比级数,故收敛,其和为,丁 二:« « 1 —(-彳) 5 (5) ∑n=i⅛解:因为所以级数发散.n→∞ VH解:级数可看作公比为1的等比级数和公比为*的等比级数之和.这两个等比级数13都是收敛的,故原级数是收敛的,其和为民+』=:.14 14 4(9)∑∞1(sinl)2^解:级数可看作公比为黄彦1(< 1)的等比级数,故级数是收敛的,其和为taτi z l.8.已知级数∑^ι%l 的部分和% =求%l 及级数的和s.Σ∞n=l 1(4n-l)(4n+3)sin 2f l l-sin 2l∑^1(√^Γ+1 -解:当九=1 时,a1 = s1 = 0;当九 > 1 时,a n = s n- s n.1 = - ^ =痴乐.“(三八,当M>1时;故册=卜5+1)0,当M=1时s = lim s n = 1.n→∞(习题12.1 (B)) 5.若级数”隰/以一/1)收敛,且limn册=4证明级数M—>8■ 时收敛;解:设级数册.1)与ΣN%1的部分和分别为力和小.因为级数-%IT)收敛,故Hms rι存在,记为s.n→∞又s rι= 2(α2 - %) + 3(a3 -。
中级管理(2016) 第10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课后作业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财务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企业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B.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C.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D.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2.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方法是()。
A.趋势分析法B.横向比较法C.预算差异分析法D.比率分析法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比率指标的类型是()。
A.构成比率B.定基动态比率C.效率比率D.相关比率4.乙公司的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组成,年末流动资产为70万元,年末流动比率为2,年末速动比率为1,则年末存货余额为()万元。
A.70B.45C.35D.155.乙公司2013年年末资产总额为6000万元,产权比率为5,则资产负债率为()。
A.83.33%B.69.72%C.82.33%D.85.25%6.甲准备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通过计算,发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较高,而且相差不大,但是现金比率偏低。
说明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还是有一定风险,为了避免该风险,下列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A.延长应收账款周转期B.延长存货周转率C.加速应收账款周转率D.加速存货周转率7.某公司2013年的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为800万元,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余额的8%计提。
每年按360天计算,则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天。
A.15B.36C.22D.248.甲准备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大小判断本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已知该公司在5到9月份是生产经营旺季,则适合使用的公式是()。
A.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Σ各月末应收账款/12)B.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年初应收账款+年末应收账款)/2]C.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成本/[(年初应收账款+年末应收账款)/2]D.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成本/(Σ各月末应收账款/12)9.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次,固定资产周转率为2.5次,该企业除固定资产外不存在其他非流动资产,假设一年有360天,则总资产周转率为()次。
中南大学 机械原理 第十章作业答案

判断题(每2)
9、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一对齿轮一定能连续传动( ) 10、斜齿圆柱齿轮只能实现平行轴传动。( )
11、正传动的一对齿轮必定都是正变位齿轮( )。
12、法向齿距就是基圆齿距( )。 13、两个齿轮的模数、齿数相等,但压力角不等,则此两齿轮的齿廓形状不同 ( )。
14、齿轮上齿厚等于齿槽宽的圆称为分度圆( )。 15、直齿圆柱轮传动中,节圆总是大于分度圆( )。 16、图示中的C、C‘、C“ 为由同一基圆上所生成的几条渐开线。其任意两条渐 开线(不论是同向还是反向)沿公法线方向对应两点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即: A1B1=A2B2;A1C1=A2C2及B1C1=B2C2)。( ) C A2 A1 C' C" B1 C1 B2 C2
分度圆上曲率半径
r sin
r 2 rb2
基圆上曲率半径 齿顶圆上曲率半径 齿厚和齿槽宽:
ρb1 =0
ρb2 =0
ρb1 =55.76
ρb2 =90.6
p S1= S2=e1=e2= =7.85mm 2
30、一对渐开线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机构,两轮的分度圆半径分 别为 r1=30mm ,r2=54mm ,α = 20°,试求(12分)
da1=260mm
db1≈234.92mm
db2≈422.86mm
Z1=50
分度圆上压力角 基圆上压力角 α1 =20° αb1 =0° αa1 =25.4° ρ1 =42.75
Z2=90
α2 =20° αb2 =0° αa2 =23.2° ρ 2 =76.95
齿顶圆上压力角
rb a arccos ra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冶金传输原理-第十章-作业答案

第十章 热量传输微分方程习题解答
10-3
解:(1)由傅里叶定律:q=-λdt/dx=-λ(-3600x)=3600λx 平壁两侧表面的热流密度:
(2)由导热微分方程: 解得:
热量传输的基本方式
6/48
国宏伟
10-4
一根细长散热棒,以对流换热形式将热量散发到温 度为Tf的流体中,己知棒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为α, 导热系数λ,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截面周长为 S,根部温度为T0,棒端部与流体间的热流密度为 qw。试写出导热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解:对于细长散热棒,假设温度只在杆长方向变 化,这属于一维稳态导热问题。
第十章 热量传输微分方程习题解答
10-1
对方程积分:
得: 根据傅里叶定律,求得通过圆筒壁单位管长的导热热流量:
该式与常物性公式类似,只是以圆筒壁平均温度tm=1/2(ti+t0) 计算导热系数 代入常物性公式中进行计 算。
第十章 热量传输微分方程习题解答
10-2
从宇宙飞船伸出一根细长散热棒,以辐射换热形式 将热量散发到温度为绝对零度的外部空间,己知棒的 表面发射率为ε,导热系数λ,长度为l,横截面积 为A,截面周长为S,根部温度为T0,试写出导热微 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解:对于细长散热棒,假设温度只在杆长方向变 化,这属于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分析厚度为dx的微 元段的导热:
10-1
一圆筒体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i及r0,相应的壁温 为 Ti 与 T0 。 其 导 热 系 数 与 温 度 的 关 系 为 λ=λ0 (1+bT)。试导出计算单位长度上导热热流量的表 达式。 解:由题意可知,描述上述问题的导热 = ri , T = Ti ⎨ ⎩r = r0 , T = To
注会审计·作业答案·第十章【范本模板】

第十章审计抽样一、单项选择题1.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B.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C.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D。
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也可以使用审计抽样2。
以下关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通过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检查风险的确定而影响审计风险B.无法量化抽样风险,所以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对其进行评价和控制C.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测试目标,会导致抽样风险D.只要合理控制,抽样风险可以避免3.下列选项中,关于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量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属性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B。
变量抽样用来测试某一设定控制的偏差率,以支持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性,用于控制测试C。
属性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发生率有关,而变量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的金额有关,用于细节测试D。
PPS抽样是运用变量抽样的原理得出的与总体发生率有关的结论4。
在样本设计阶段,需要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应收账款的总体时,不用考虑单个重大项目,直接对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进行抽样B.在控制测试中,如果要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将所有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通常比较适当C。
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文件资料;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为每个货币单元D。
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5。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十章作业

由df ≥db ,有: z′≥2(ha*+2 c*) / (1 - cosα) =41.45(不能圆整)
∴ 当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时,z′=41.45; 当 z ≥ 42时,齿根圆大于基圆。
10-5 已知一对渐开线标准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其模数 m=10mm,
解:1)确定传动类型
a = m ( z1+z2 ) /2 = 10 ( 12+12 ) /2 =120 < a′= 130mm 故此传动应为 正 传动。
2)确定两轮变位系数 α′ = arccos(a cosα/ a′) = arccos(120 cos20°/ 130) = 29.83° x1 + x2 = (z1+z2) (invα′-invα) / (2tanα)
10-2 设有一渐开线标准齿轮 z=20,m=8mm,α=20°,ha* =1,试
求:1)其齿廓曲线在分度圆及齿顶圆上的曲率半径ρ、ρa 及齿顶圆压
力角αa ;2)齿顶圆齿厚 s a 及基圆齿厚 s b ;3)若齿顶变尖( s a =0)时,
齿顶圆半径 ra′又应为多少?并完成图示各尺寸的标注。 解:1)求ρ、αa 、ρa d = m z =8×20=160(mm) da= d +2 ha=(z+2ha*)m=(20+2×1)×8= 176(mm) db= d cosα= 160cos20°= 160×0.9397= 150.35(mm) ρ= rb tanα= 75.175 tan20°= 75.175×0.3640= 27.36(mm) αa =arccos( rb/ra )= arccos( 75.175/88 ) = arccos0.8543=31.32° ρa = rb tanαa =75.175tan31.32°= 75.175×0.6085=45.74(mm) 2)求s a 及s b sa=s(ra/r)-2ra(invαa-invα)= 8π/2×88/80-176×(inv31.32°-inv20°)
第十章流动资产管理作业答案

第十章流动资产管理一、客观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运用随机模式和成本分析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均会涉及到现金的( A )。
A.机会成本B.管理成本C.短缺成本D.交易成本2、下列关于流动资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投资于流动资产的资金对企业影响的时间比较短B. 流动资产对于满足财务上临时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C. 在流动资产的周转过程中,各种不同形态的流动资产可以同时存在D. 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时高时低,起伏不定,所以具有风险大的特点3. 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全年的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为4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2%,则全年固定性转换成本是( A )元。
A. 1000B. 2000C. 3000D. 40004.下列关于现金最优返回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现金最优返回线的确定与企业最低现金每日需求量无关B.有价证券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C.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上升,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D.当现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现金最优返回线时,应立即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假设条件的是( D )。
A. 不存在数量折扣B. 存货的耗用是均衡的C. 仓储条件不受限制D. 可能出现缺货的情况6、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 D )。
A.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B.减少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C.减少给客户支付的现金折扣D.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权衡7、在依据“5C”系统原理确定信用标准时,应掌握客户“能力”方面的信息,下列各项指标中最能反映客户“能力”的是( C )。
A.净经营资产利润率B.杠杆贡献率C.现金流量比率D.长期资本负债率8、企业制定的信用条件内容不包括( D )。
A.确定信用期限B.确定折扣期限C.确定现金折扣D.确定收账方法9、为满足投机性而特殊置存过多的现金,使用这种方式更多的是( D )。
第10章作业与答案

习题一、选择题1.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必须保持________。
A.收发时钟相同B.停止位相同C.数据格式和波特率相同D.以上都正确答案:C2.同步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依靠_____进行同步。
A.起始位B.同步字符C.命令字D.停止位答案:B3.8251A收、发串行数据的波特率_______。
A.可由编程设置B.等于CLK输入的基准时钟频率的16倍C.等于CLK输入的基准时钟频率的1/16D.等于CLK输入的基准时钟频率答案:A4.8251A以异步通信方式工作,设波特率因子为16,字符长度为8位,奇校验,停止位为2位,每秒种可传输200个字符,则它的传输速率和收发时钟信号频率分别是______(bps,kHz)。
A.200,200B.2200,38.4C.2400,38.4D.200,38.4答案:C5.DMA用于传送_____之间的大量数据。
A.CPU与存储器B.存储器与外设C.CPU与外设D.寄存器与存储器答案:B6.在微机系统中采用DMA方式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______。
A.由CPU控制完成的B.由执行程序(软件)完成C.由DMAC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完成的D.由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完成的答案:C7.当8086/8088CPU响应DMA设备的HOLD请求后,CPU将______。
A.转入特殊的中断服务程序B.进入等待周期C.接受外部数据D.放弃对总线的控制权答案:D8.在DMA方式下,将内存数据送到外设的路径是_______。
A.CPU→DMAC→外设B.内存→数据总线→外设C.内存→CPU→总线→外设D.内存→DMAC→数据总线→外设答案:B9.在DMA方式下,CPU与总线的关系是______。
A.只能控制地址总线B.相互成隔离状态C.只能控制数据线D.相互成短接状态答案:B10.采用DMA方式传送时,每传送一个数据要占用______时间。
A.一个指令周期B.一个机器周期C.一个存储周期D.一个总线时钟周期答案:C二、填空题1.异步串行通信没有数据传送时,发送方应发送______信号;串行同步通信没有数据传送时,发送方应发送_____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均为全波整流。
(UO31)(AUV)O1=(-AVU)O2(和AUV)O≈2(0.9AUV2)1=为0.9U22=18V UO2(AV)=-UO1(AV)=-18V
图P10.8
(4)uO1、uO2的波形如解图P10.8所示。 它们的平均值为
UO1(AV)=-UO2(AV) ≈0.45U21+0.45U22=18V
(1)说明电路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调整管、基准电压电
路、比较放大电路、采样电路等部分各由哪些元件组成。
(2)标出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
(3)写出输出电压的表达式。 解:(1)整流电路:D1~D4;滤 波电路:C1; 调整管:T1、T2; 基准电压电路:R'、D'Z、R、DZ ;
比较放大电路:运放A;
IR1
UI UZ R1
39~50mA
稳压管中的最大电流为
IZmax
PZM UZ
40mA
(1)为保证空载时稳压管能够安全工作
R2 (IR1maUxZIZma)x60 0
(2)负载电流的最大值
图P10.12
ILm a IR x 1 m in IR 2 - IZm in 2m 4 A
解:(1)√。 (2)√。 (3)×。因为经过滤波后才得到输出电压。
10.3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整流的目的是 。 A.将交流变为直流; B.将高频变为低频; C.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2)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 。
A.输出电压约为2UD;;
B.变为半波直流; C.整流管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3)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 A.将交流变为直流; B.将高频变为低频 C.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 (4)滤波电路应选用 。 A.高通滤波电路 B.低通滤波电路 C.带通滤波电路
解:(1)基准电压UR=UZ+UBE=5V, 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
U omin
R1 R2 R3 R2 R3
(UZ
UBE)7.5V
U omax
R1
R2 R3
R3
(UZ
UBE)15V
(2)调整管发射极最大电流IEmax=UBE/R0≈140mA (3)调整管的最大管压降和最大功耗分别为
10.17 在图P10.17所示电路中,R1=240Ω,R2=3kΩ;W117 输入端和输出端电压允许范围为3~40V,输出端和调整端之间的 电压UR为1.25V。试求解:
(1)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2)输入电压允许的范围; 解:(1)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UO(1R R1 2)URE F1.2~ 51.69V (2)输入电压取值范围
图P10.15
采样电路:R1、R2、R3。 (2)电路应引入负反馈,集成运放的输入端上为“-”下为
“+”。
(3)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R 1R 2R 2R 3R 3U Z≤ U O≤ R 1R R 2 3R 3U Z
10.16电路如图P10.16所示,设 II' IO' 1.5,A晶体管T的 UEB U,D
负载电阻的变化范围
RLmin
UZ I Lmax
250
RLmax
10.13电路如图T10.3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4.3V,晶体 管的UBE=0.7V,R1=R2=R3=300Ω,R0=5Ω。试估算:
(1)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
(2)调整管发射极允许的最大电流;
(3)若UI=25V,波动范围为±10%,则调整管的最大功耗为 多少。
(1)UO≈24V; (2)UO≈23.3V; (3)UO≈12V且不可调; (4)UO≈6V且不可调; (5)UO可调范围变为6~12V。
解: (1)T1的c、e短路; (2)Rc短路; (3)R2短路; (4)T2的b、c短路; (5)R1短路。
图P10.14
10.15 直流稳压电源如图P10.15所示。
解图P10.8
10.12 电路如图P10.12所示,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6V,最小
稳定电流为5mA,允许耗散功率为240mW;输入电压为20~24V,
R1=360Ω。试问: (1)为保证空载时稳压管能够安全工作,R2应选多大? (2)当R2按上面原则选定后,负载电阻允许变化范围是多少?
解:R1中的电流
图T10.3
UCEmax=UImax-UOmin=20V PTmax≈IEmaxUCEmax≈2.8W
10.14电路如图P10.14所示,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6V,晶体管的UBE= 0.7V,R1=R2=R3=300Ω,UI=24V。判断出现下列现象时,分别因为电路产生 什么故障(即哪个元件开路或短路)。
UO(AV) 0.9U2
,因此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
U2
UO(AV) 0.9
16.7V
(2)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
±10%,整流二极管的参数为
IF>1.1IL2(AV) 55mA
UR> 1.12U22V 6
图10.2.5
10.6 电路如图P10.6所示,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2。 (1)画出u2、uD1和uO的波形; (2)求出输出电压平均值UO(AV)和输出电流平均值IL(AV) 的表达式;
(3)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AV)和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URmax的表达式。 解:(1)电路为全
波整流电路,u2、 uD1和uO的波形如解 图P10.6所示。
(2)输出电压平均
值UO(AV)和输出电
图P10.6
流平均值IL(AV)为
解图P10.6
UO(AV0.)9U2
IL(AV0).R 9U L2
作业:P568~569 1、 3、5~8
作业:P570 12、13
作业:P571
15~17
10.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填入空内。
(1)整流电路可将正弦电压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2)电容滤波电路适用于小负载电流,而电感滤波电路适用 于大负载电流。() (3)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断开, 输出电压平均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图P10.17
UImin UOma xU12min2V 0 UImaxUOm inU12ma x 4.12V 5
(3)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AV)和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R为
ID0.4RL U 52
UR2 2U2
10.7电路如图P10.7所示,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21=50V, U22=20V。试问:
(1)输出电压平均值UO1(AV)和UO2(AV)各为多少? (2)各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多少? 解:(1)两路输出电压分别为
解:(1)A;(2)C;(3)C;(4)B。
10.5 在图10.2.5(a)所示电路中,已知输出电压平均值UO(AV) =15V,负载电流平均值IL(AV)=100mA。
(1)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2≈? (2)设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10%。在选择二极管的参数时, 其最大整流平均电流IF和最高反向电压UR的下限值约为多少? 解:(1)输出电压平均值
UO1≈0.45(U21+U22)=31.5V UO2≈0.9U22=18V (2)D1的最大反向电压:
UR >2(U21U22)99V
图P10.7
D2、D3的最大反向电压:
UR>2 2U2257V
10.8 电路图P10.8所示。
(1)分别标出uO1和uO2对地的极性; (2)uO1、uO2分别是半波整流还是全波整流? (3)当U21=U22=20V时,UO1(AV)和UO2(AV)各为多少? (4)当U21=18V,U22=22V时,画出uO1、uO2的波形;并求 出UO1(AV)和UO2(AV)各为多少? 解:(1)均为上“+”、下
R1=1Ω,R2=2Ω,ID>>IB。求解负载电流IL与
I
' O
的关系式。
解:因为
U E B U D , I E R 1 I D R 2 I I 'R 2 I O 'R 2 , I C I E
所以
IC
R2 R1
I
' O
IL
(1
R2 R1
)
I
' O
4.5A
图P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