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花 一 世 界 一 叶 一 菩 提(佛学真的很不错)

合集下载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出自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这首《天真的预言》翻译过来,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天真的预言,参悟千年的偈语。

意思是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心是莲花开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被世人熟知的有这样一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这说的大概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佛学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早在18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也曾在一首名为《天真的暗示》的诗中这样写到:“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生命永恒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哲学。

“把无限放在掌心/让永恒收藏刹那”是生命永恒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见证。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是人类个人生命充分的自信与自由,凝结起来就是一个广袤且博大的物种之起源的理由了。

从一个卑微的个体生命中我们有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整个物种的生命力,这却正是“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把一刹那收藏”。

农说:“一花一世界”;佛曰:“一叶一菩提”出自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这首《天真的预言》翻译过来,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天真的预言,参悟千年的偈语。

意思是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Auguries of InnocencebyWilliam Blake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A Robin Red breast in a CagePuts all Heaven in a Rage.A dove house fill'd with doves & PigeonsShudders Hell thro' all its regions.A dog starv'd at his Master's GatePredicts the ruin of the State.A Horse misus'd upon the RoadCalls to Heaven for Human blood.Each outcry of the hunted HareA fibre from the Brain does tear.A Skylark wounded in the wing,A Cherubim does cease to sing.The Game Cock clipp'd and arm'd for fightDoes the Rising Sun affright.Every Wolf's & Lion's howlRaises from Hell a Human Soul.The wild deer, wand'ring here & there, Keeps the Human Soul from Care. The Lamb misus'd breeds public strife And yet forgives the Butcher's Knife. The Bat that flits at close of EveHas left the Brain that won't believe. The Owl that calls upon the Night Speaks the Unbeliever's fright.He who shall hurt the little Wren Shall never be belov'd by Men.He who the Ox to wrath has mov'd Shall never be by Woman lov'd.The wanton Boy that kills the Fly Shall feel the Spider's enmity.He who torments the Chafer's sprite Weaves a Bower in endless Night. The Caterpillar on the LeafRepeats to thee thy Mother's grief. Kill not the Moth nor Butterfly,For the Last Judgement draweth nigh. He who shall train the Horse to War Shall never pass the Polar Bar.The Beggar's Dog & Widow's Cat, Feed them & thou wilt grow fat.The Gnat that sings his Summer's song Poison gets from Slander's tongue. The poison of the Snake & NewtIs the sweat of Envy's Foot.The poison of the Honey BeeIs the Artist's Jealousy.The Prince's Robes & Beggars' Rags Are Toadstools on the Miser's Bags.A truth that's told with bad intentBeats all the Lies you can invent.It is right it should be so;Man was made for Joy & Woe;And when this we rightly knowThro' the World we safely go.Joy & Woe are woven fine,A Clothing for the Soul divine;Under every grief & pineRuns a joy with silken twine.The Babe is more than swaddling Bands; Throughout all these Human Lands Tools were made, & born were hands, Every Farmer Understands.Every Tear from Every EyeBecomes a Babe in Eternity.This is caught by Females brightAnd return'd to its own delight.The Bleat, the Bark, Bellow & Roar Are Waves that Beat on Heaven's Shore. The Babe that weeps the Rod beneath Writes Revenge in realms of death.The Beggar's Rags, fluttering in Air, Does to Rags the Heavens tear.The Soldier arm'd with Sword & Gun, Palsied strikes the Summer's Sun.The poor Man's Farthing is worth more Than all the Gold on Afric's Shore. One Mite wrung from the Labrer's hands Shall buy & sell the Miser's lands:Or, if protected from on high,Does that whole Nation sell & buy.He who mocks the Infant's FaithShall be mock'd in Age & Death.He who shall teach the Child to Doubt The rotting Grave shall ne'er get out.He who respects the Infant's faith Triumph's over Hell & Death.The Child's Toys & the Old Man's Reasons Are the Fruits of the Two seasons.The Questioner, who sits so sly,Shall never know how to Reply.He who replies to words of DoubtDoth put the Light of Knowledge out. The Strongest Poison ever knownCame from Caesar's Laurel Crown. Nought can deform the Human RaceLike the Armour's iron brace.When Gold & Gems adorn the PlowTo peaceful Arts shall Envy Bow.A Riddle or the Cricket's CryIs to Doubt a fit Reply.The Emmet's Inch & Eagle's MileMake Lame Philosophy to smile.He who Doubts from what he seesWill ne'er believe, do what you Please.If the Sun & Moon should doubtThey'd immediately Go out.To be in a Passion you Good may do,But no Good if a Passion is in you.The Whore & Gambler, by the State Licenc'd, build that Nation's Fate.The Harlot's cry from Street to Street Shall weave Old England's winding Sheet. The Winner's Shout, the Loser's Curse, Dance before dead England's Hearse. Every Night & every MornSome to Misery are Born.Every Morn & every Night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Some are born to Endless Night.We are led to Believe a LieWhen we see not Thro' the EyeWhich was Born in a Night to Perish in a Night When the Soul Slept in Beams of Light.God Appears & God is LightTo those poor Souls who dwell in the Night, But does a Human Form DisplayTo those who Dwell in Realms of day.前四句非常有名,有多种译法: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细节描写之我见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细节描写之我见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细节描写之我见【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这一主题,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一理念的理解和感悟。

在描写细节方面,文章展示了一棵树和菩提树的故事,以及沙子和整个世界之间的微妙联系。

作者分享了个人见解和修行之道,让读者对于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文章总结了所讨论的内容,并给予读者一些启示。

通过详细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这篇文章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这一智慧。

【关键词】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细节描写,个人见解,感悟与体会,修行之道,文章总结,对读者的启示。

1. 引言1.1 关于作者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作者的信息。

关于作者:作者是一位热爱禅宗文化和佛学的青年,对于生活中的细节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领悟。

他曾在禅宗大师的门下学习,对禅宗的理念和修行方法有着深入的了解。

作者还是一位喜欢书法和绘画的艺术家,常常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内心的思考和感悟。

在平日里,作者经常走进大自然,与树木、花草相处,体会生命的和谐与美好。

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作者获得了许多关于人生和修行的启示,并将这些体悟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中,希望能够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作者深信“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引发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帮助大家找到心灵的归宿和平静。

1.2 文章背景《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这句话出自佛教经典《华严经》,意味着宇宙间一粒沙子都蕴含着整个世界的法则,一颗树上的菩提叶都具有成佛的潜质。

这句话寓意着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观念之一。

在佛教的观念中,菩提意味着觉悟,菩提树则是成佛的象征。

一树一菩提的意思是,在宇宙中的每一棵树都可以观照成佛的真理,启发人们修行的慧心。

而一沙一世界则体现了宇宙间微小事物的微妙之处,每一粒沙子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反映了宇宙的无限广阔和复杂性。

一 花 一 世 界 一 叶 一 菩 提(佛学真的很不错)

一 花 一 世 界 一 叶 一 菩 提(佛学真的很不错)

1。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

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5、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

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6、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7、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8、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

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出自佛学经典语论《佛典》的《华严经》,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典故: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

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

如《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

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怎么理解: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

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

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

对于生长在花里的细菌来说,哪就是他们的地球。

对于生长的地球之外的比我们更宏大的生物来说,我们的地球只是一个皮球。

当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纠缠于佛的外表,不会以声色行为等见佛。

万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平凡人不具备那个能力看见罢了。

所以说一树也是一个菩提。

当你有了微观和宏观随时转换的眼界时,你就想开了许多事情,不计较许多事情。

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宏观世界的花朵上的一只蚂蚁。

当你有了万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当你意识到万物和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时,你就会宽容与满足,不会计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俗语

俗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轮回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花一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树一菩提
三生有幸
大千世界
立地成佛
自作自受
醍醐灌顶
镜花水月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一灯亮于室,而万年之暗顿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
七手八脚
谓人多而手忙脚乱。出于《续灯录》卷三二:“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原意是:不管环境如何嘈杂,人来人往,我自耳不闻,眼不见,心中泰然。后俗语中常用“七手八脚”指动作忙乱。
八字没见一撇
源于禅宗。《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没见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意为不露端倪。
心猿意马
心神散乱,把握不定,俗谓之“心猿意马”。《大日经. 住心品》分析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为“猿猴心”,谓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故称“意马”。佛经上关于 “心”和“意”的论述很多。简言之,“心”是精神现象的总称,能变现物质现象。“心”在佛学上有真、妄之别。“心猿意马”之“心”显然是指“妄心”。就 “心”的生灭流变而言,称为“意”。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入定修道的障碍。如唐代玄奘法师上唐太宗表文谓:“愿托虑于禅门,澄想于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弛。”最早把“心猿”和“意马”连用的例子是唐代《维摩诘经变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又如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栓,将繁华不挂眼。”
水到渠成
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载,僧问仰州南塔光涌禅师:“文殊是七佛师,文殊有师否?”师曰:“遇缘即有”。又问“如何是文殊师?”师竖拂子示之。又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后在文章中运用者如宋苏轼《与章子厚书》:“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

精选佛学经典语录集锦大全3篇

精选佛学经典语录集锦大全3篇

精选佛学经典语录集锦大全3篇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精选佛学经典语录集锦,期望能帮助到大家!精选佛学经典语录集锦11、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楚,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久不可能给你烦恼。

由于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5、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6、不宽恕众生,不谅解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7、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知道人生多少?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久长、求不得、放不下。

10、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1、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2、笑着面对,不去抱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3、一切皆为虚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4、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落,无穷般若心悠闲,语默消息体自然。

1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6、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悠闲来源于挑选,而不是刻意。

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具有的更多。

18、爱别离,怨憎会,放手西归,全无是类。

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9、佛说: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20、世间为何多苦恼?佛说:只因不识自我。

21、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22、人之所以痛楚,在于寻求毛病的东西。

23、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24、在顺境中修行,永久不能成佛。

25、你永久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全诗的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全诗的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全诗的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通过一个小小的花朵就可以窥探到一个大千世界的规律与全部。

通过一片小小的叶子,可以看到宇宙人生的秘密。

可理解为一件很小的东西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

扩展资料
佛学说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这么一说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佛学上的一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讲的:佛在灵山,众人问法。

佛不说话,只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花,示之。

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只有他悟出道来了。

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

庄子还说,道在屎溺。

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

还有哪里不可以有道呢?无处不有道。

世界在哪里,就
在那一枝一叶上。

庐山虎溪三笑亭联赏析

庐山虎溪三笑亭联赏析

庐山虎溪三笑亭联赏析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唐英撰题庐山虎溪三笑亭联【注释】虎溪:在庐山东林寺门外的一条小溪,名为虎溪,《名山洞天福地记》称为“四十七福地”。

三教;指佛、儒、道三教,暗隐慧远、陶渊明、陆修静三人属三种教派。

其中陶渊明指为儒教,实属勉强。

源流:水的发源地和泾流,此处比喻宗教的起源和经过。

莲:莲花,此处指慧远和尚在东林寺结创的白莲社。

因东林寺前种植了白莲,故称白莲社,他所创立的佛教宗派本称净土宗,亦因此又称莲宗。

莲与佛有密切关系,佛在讲经说法时的座位称为莲座、莲台。

僧:梵语“僧伽”的省称,为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和尚。

舍:宿舍,住房。

一花:天竺僧菩提达摩始传佛教禅学到中国,被禅宗奉为“禅宗第一祖”,至唐代慧能为第六祖,禅宗佛学发展到高潮。

其后,禅宗又分化为五个宗派,后人称菩提为“一花”,五宗为“五叶”。

世界:指佛教世界。

如来:即释迦牟尼,泛指“佛”或成佛者、佛教领袖。

三笑亭:在虎溪上原先建有一亭,取名三笑亭,后废。

唐英:字俊公,晚号蜗寄老人。

清朝乾隆年间任内务府员外郎兼佐领等官,擅诗、工书画等。

【鉴赏】庐山素以“匡庐奇秀甲天下”著称于世。

它不仅是蜚声中外的避暑胜地,而且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佛法名山。

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神话传说。

全国各地历代名人在庐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和奇闻轶事。

唐英撰写的这幅对联,即讲述了这样两则历史掌故。

上联向读者叙述了在庐山发生的一个传说:相传和尚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以溪为界,若过溪,寺后老虎就会吼啸起来,因此名虎溪。

有一次,慧远送别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由于情投意合,边走边谈,不知不觉过了虎溪,虎即吼叫起来,三人相视太笑,从此传为佳话。

该联叙及此掌故,认为他们三个人代表了佛,儒、道三种宗教派别和宗教泛流,发展历程。

然而,对“三笑”事实持怀疑态度的自有人在。

明代儒学提举王祎在《自建昌还径行庐山下记》中曾说:“修静始来庐山,时慧远亡时且二十余年,靖节时亦二十余年矣,安得所谓‘三笑’乎?或曰晋盖有两修静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

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5、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

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6、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7、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8、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

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

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

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

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

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

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

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

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

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

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

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五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

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五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五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

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五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五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

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六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六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六四、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六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六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

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六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六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七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七一、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七三、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

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

有德自然香。

­七六、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七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七九、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八十、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八二、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八三、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八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八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八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

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八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八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

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九一、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九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九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九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九六、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九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九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一00、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0一、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

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一0二、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

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一0三、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

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

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一0四、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一0五、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一0六、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

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一0七、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一0八、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