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专题知识讲义

合集下载

《记叙文》 讲义

《记叙文》 讲义

《记叙文》讲义一、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有以下几个特点:1、真实性所记叙的内容通常是作者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的原样照搬,而是经过作者的筛选、加工和提炼。

2、叙述性通过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叙述,以及对人物的活动、经历的描述来表达主题。

3、生动性记叙文往往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4、主题明确虽然记叙文侧重于叙述,但也有明确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所记叙的内容传达出一定的情感、观点或道理。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一般包含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时间明确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有时精确到年、月、日、时,有时则是一个大致的时间段,如“小时候”“去年夏天”等。

2、地点指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可能是具体的某个场所,如“学校操场”“_____的家里”,也可能是较为宽泛的区域,如“乡村”“城市”。

3、人物记叙文的核心之一就是人物,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4、事件的起因交代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

5、经过详细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这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

6、结果说明事件的最终结局。

这六个要素在记叙文中缺一不可,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事件。

三、记叙文的分类根据内容和写作目的的不同,记叙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写人记叙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和精神风貌。

例如,《我的老师》通过回忆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对学生的关心等方面,塑造了一位认真负责、关爱学生的老师形象。

2、叙事记叙文侧重于叙述一件或几件完整的事件,在叙述过程中揭示主题。

比如,《一次难忘的旅行》讲述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困难和收获,表达了对旅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初中作文(记叙文规范)知识精讲

初中作文(记叙文规范)知识精讲

初中作文(记叙文规范)【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作文(记叙文规范)特别提示:当前的作文命题,文体放开了,但学生选择一种文体之后,一定要符合这种文体的特点去写作。

议论文,要有一个中心:散文,要围绕“神”展开;小小说,要围绕主旨展开。

千万不可随意为之,四不像,这样很吃亏。

(一)记叙文记叙是述说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陈述过程。

因此与过程有关的六个要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原因和结果)都要交代清楚完整。

哪些要素可以省略,以不妨碍读者对人物事件的了解为前提。

此外,事件的进程有它自己丰富复杂的内容,但是高考作文只有几百字,所以特别强调“详略得当”,能够有力体现题意、表现中心的就详写,否则就略写或不写。

自1999年起,文体不限作文居多。

学生大部分都写记叙文,因为相对而言,记叙文形象感强,给人的印象深,那么相对其他文体而言,得分就高。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叙述的基本特点是陈述过程;描写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

写记叙文,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1. 处理好中心与材料的关系中心是文章要表达的某个观点、某种感情。

材料是用来表达中心的人、事、物、景等具体事物。

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中心,不同的中心也可以有相同的标题。

中心是从具体材料中体现出来的。

中心一经确定,又对材料起统率、制约作用。

2. 对材料的处理,要做到详略得当处理材料详略的依据是中心的需要。

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写(指具体人,具体事、具体过程)。

有关的,略写。

无关的,不写。

3. 要做到要素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作为记叙文的要素应交待清楚。

4. 叙事要线索清楚线索是叙事性文章的脉络,是连缀材料的红线。

做线索的事物可以是时间、地点、感情、某个具体的物、某句话……在文中常常表现为重复某个词语,某句话等等。

5. 要安排好顺序与结构记叙文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文写作讲义

记叙文写作讲义

记叙文写作讲义调兵山市第一初级中学李冬梅记叙文有的以记事为主,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绘景状物为主。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可以记叙一件事,可以记叙几件事,也可以记叙某项活动。

记一项活动这里说的活动,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举行的集体行动,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野外活动、公益劳动等。

记一项活动,属于记事的范畴。

“要素”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写记叙文,须将记叙得要素交代清楚。

所谓交代清楚,也不是非项项落实不可,而是该明点的明点,可暗示的暗示,能够省略的也允许省略。

交代要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地点的变化。

凡是记叙有时间地点变化的事,一定要把时间推移和地点转移的情况说清楚。

“经过”应记叙具体记叙的六要素中,“经过”是主体。

写记叙文,不但要求把“经过”交代清楚,还要力求具体。

因为写记叙文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而是通过对事情的具体叙述和描绘寄托作者的情感,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使读者受到感染,得到教益。

如果内容空洞,就达不到这样目的。

“点面”宜互相结合写活动的文章,可以表现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可以集中表现包括作者在内的某个人的风格品德或思想变化。

无论表现集体还是个人,都不能离开活动,都要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表现。

写活动的过程,最怕“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出主次,看不出详略。

正确的写法是,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面,是指集体的行动;点,是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突出事例。

面上的记叙、描写,能使人看到场面的整体情景,感受到活动的气氛;点上的记叙、描写,会给人留下更具体、更深刻的印象。

如《大扫除》中这样写道:“哗啦啦——”,沸腾的石灰水倒进了桶里、盆里,升起团团热气;“沙沙沙——”,抹布在玻璃上来回旋转, 擦掉层层灰尘;“唰唰唰——”,扫帚在同学们手中迅速地摆动,把堆堆赃物扫去。

教室里一片生龙活虎的景象,一次紧张的大扫除正在初一(5)班进行。

这便是“面”上的记叙和描写。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课课件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课课件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了母亲犹豫不决— —无可奈何——痛下决心的心理变化。
(六)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 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 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 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 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
时间——1967年冬天; 地点——北方农村; 人物——母亲、“我”;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
起因——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 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经过——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 结果——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 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在交待清楚六要素的基础上,集中刻画了母亲的形象品质,表达了人穷 不能志气短,再穷也要真诚实在的主题。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 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 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神态描写
神态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
“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 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 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 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 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
B、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 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侧面描写 的好处:有时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有时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有时有利于 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讲义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讲义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讲义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分类1、以写人为主2、以记事为主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三、基本要求(一)写人记事要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出来。

(二)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记叙的顺序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序。

顺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

要注意顺序不等于文章不分主次地记流水帐。

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

运用顺序的方法时,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工作。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

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有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

运用倒叙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序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

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运用得当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逼真,叙述内容更详尽易理解。

(4)补叙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

简称“补笔”,它可以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三)围绕中心选择材料1、中心和材料的关系材料是文章反映的范围,是文章的内容。

中心是全部材料所表现的主旨。

中心必须借材料来体现,材料必须通过中心来组织,材料是受中心支配的,为中心服务的。

而离开材料,中心是无法单独存在的;离开中心,材料仅仅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素材,不能算作一篇文章。

2、对中心思想的要求中心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生活实践中,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提炼时要求中心思想积极、集中、深刻。

积极:我们向别人宣传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记叙文写作专题知识讲义

记叙文写作专题知识讲义

记叙文写作专题知识讲义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情经过和事件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文体。

它通过叙述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描绘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展示事件的起伏和冲突,让读者能够沉浸在故事中,产生共鸣和情感交流。

二、记叙文的特点1.叙述性强:记叙文重在叙述,通过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描述来呈现故事的发展过程。

2.人物形象鲜明:记叙文通常有主角、配角和环境人物等,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他人对其的评价等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3.情节饱满:记叙文的情节要有起伏和冲突,这样读者才会产生共鸣和情感波动。

4.情感表达:记叙文中,作者有时会通过描写细节、人物的内心独白等方式,表达出对事件的感受和思考。

5.时间和空间交错:记叙文中常常会通过回忆、闪回和跳跃等手法,将时间和空间进行交错,增加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三、记叙文的写作方法1. 选择合适的故事题材在写记叙文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故事题材。

这个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

2. 突出故事的起伏和冲突记叙文的情节应该具有起伏和冲突,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反转点、转折点或高潮点,来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张力。

3. 描述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就需要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情感变化。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内心活动等方式,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4. 运用描写手法描写是记叙文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描写细节、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5. 把握好节奏和节制记叙文写作要注意节奏和节制,不能过分冗长,也不能过于简洁。

要通过恰当的写作节奏,来展示故事的进程和人物的变化。

四、记叙文写作的注意事项1.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通过细节的描写,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2.注意结构布局:记叙文要有清晰的结构布局,包括开头引入、情节发展、高潮和结尾总结等部分。

叙事记叙文写作讲义)

叙事记叙文写作讲义)

叙事记叙文写作讲义)第一篇:叙事记叙文写作讲义)叙事记叙文写作讲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考作文的类型和评分标准;2、了解叙事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领。

教学重点:了解叙事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领。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写作要领,会写叙事类的作文。

一、导入提问学生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由此导入二、明确中考作文的类型和评分标准类型: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评分要求:1、新颖别致的标题2、鲜活典型的材料3、精巧匠心的结构4、优美典雅的语言5、鲜明深刻的主旨三、写作指导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一)、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

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

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记叙文写作讲义

记叙文写作讲义

记叙文写作讲义记叙一件事记叙文有的以记事为主,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绘景式状物为主。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可以记叙一件事,可以记叙几件事,也可以记叙某项活动。

记叙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首先要学会选材并根据材料确定中心思想。

选择材料内容是记叙一件事。

记叙一件什么事呢?这是在确定中心思想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选择材料就是指这个意思说的。

选择的思维过程大致分为三步:一想、二比、三定。

想,就是广开思路,想想在题目所允许的“天地”有哪些可写的材料:比,就是对想到的材料进行一番比较,看那个材料更理想;定,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择优选定。

在允许的“天地”,要广开思路,让一件件事情像过电影一样从记忆中浮现出来,这就是想。

众多的事,哪一件比较理想呢?这就得比一比。

要比,就得有标准。

这标准应包括三条内容:一,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二,有积极意义,值得一写;三,比较新颖,有时代感。

用这三条标准衡量一下前面想出的众多事,就能看出个高低来了,这就是比。

经过比较选择出符合这三点的事例,于是决定就写这件事,这就是定。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选材的三条标准当中,最重要的的是第一条。

有些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因为自己熟,知道其中的一些细节,有切身感受,所以,容易写得既具体,又有真情实感。

第二,“有积极意义”,不是指讲大道理、唱高调,也不是说必须有多么深刻的思想性。

生活中,很多极普通的事情却能表现出人的真诚、善良、健康、向上的情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有的反面材料,不好的事情,只要能抱着正确的态度去写,给人以启迪,也是可以写的。

第三,“新颖”也不是说不新颖的事就不能写。

在同样熟悉、同样有积极意义的情况下,自然是新颖一点的更好。

确定和表现中心思想决定了写什么,接着就要考虑:通过写这个内容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文章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情感或道理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统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专题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甘明星一、内容解读(一)要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

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①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

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参照一些小说作品中的选段来加深对行动描写作用的认识:a. 《药》写刽子手康大叔,主要就是用行动描写来对他进行具有流氓反动性格刻画的。

[例]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贪婪的一面)“老栓只是忙。

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流氓形象)b. 类似的行动描写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那就是我们熟知的“排出九文大钱”一句。

一个简单的动词,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寓繁于简写人物的典型实例。

②肖像描写: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鲁迅所说的刻划眼睛的写法,他笔下的祥林嫂有三处集中的以眼睛说话从而揭示其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的描写。

我们改变一下课文中的描写顺序,按时间先后体会一下肖像描写的独特魅力:初到鲁镇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二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三到鲁镇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弱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三次描写,都反映了人物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得很对。

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示例:“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以塑造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穿段政府的无耻谰言。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1990年高考,其中的小作文写作就是要求考生写一段对一对孪生姐妹的描写文字,这个作文在写人物的时候如果单单注意对她们“同”的一面就不合适了,应该加强对她们“异”的一面的描写,比如,可以写她们一个的脸上总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一个的小嘴总是往上翘着;一个的头发是柔顺的,一个的头发扎成小辫子高高地翘着……③语言描写: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

我们一定会记得那个贪婪的吝啬鬼吧,他的视财如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的内心独白恐怕是让人永不能忘怀的。

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应该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去写作,否则就会很不谐调。

语言表达一定要得体。

《红楼梦》中的焦大绝对说不出林黛玉说的话来。

④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大致有以下几种:a. 直接描写心理。

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

b. 动作表情写心理。

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

”“母亲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将臂肘靠在上面,很满意地望着大家。

”c. 环境写心理。

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d. 内心独白写心理。

“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

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e. 幻觉写心理,也可以通过梦境写心理。

《祝福》结尾: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的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荔枝蜜》中作者化为蜜蜂的描写也属此类。

2.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

一般写作用顺叙,但为了突出结局,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这可以设置悬念。

插叙、补叙往往起到扩充文章内容、丰富文章表达的作用。

平叙在学习过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使用过。

3. 情节。

情节是一个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

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

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

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学一学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法会使文章更加充实丰富。

情节的构思将直接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特别是写事的记叙文,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也要通过一个事儿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这样在设计结构的时候就应该斟酌了。

作文虽然不是文艺创作,但其中也少不了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记叙文在写人或记事中要善于借鉴一些表现手法,当然这也是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构思。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怎样可以写出一波三折的作品呢?①悬念似情节:习作要善于突破平淡的情节发展方向,叙述中应善于为人物性格的展示设计出悬念。

如写一则小文:例文:照相她一向聪明,可这回给难住了。

几个外国人要给她拍照,并要她保持刚才的姿势:肩挑菜箩,弯腰拣地上的菜皮、烂叶。

菜是自家的,挑来卖完了,拣回人家剩下的菜边菜叶喂猪,这有什么新鲜?不给照?咱们农家妇女不懂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别得罪了人家。

给照?咱们又不缺吃少穿,照了去,岂不丢人现丑?有了。

她将身子一转,换了个角度,迅速作出了刚才的姿势。

可那几个外国人一看,几乎同时耸动了肩膀,挤出了围观的人群。

原来,她巧妙地利用了身后的标语牌——“公共场所,自觉注意卫生”。

②一波三折法:如果写一名同学练习写作,然后投稿,这一个属于尝试性的内容就可以以此写出波折了。

③突破常规法:记一件好事或写一个人做好事,我们可以突破写好人好事的俗套,求新,求变。

④欧·享利笔法:苏比的6次努力的犯罪行为,都没有让他如愿地到监狱去越冬,而当他决意改变自己的时候,警察的手却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⑤小高潮法:如《项链》。

情节的构思可以有很多种类、方法,还要根据写作具体内容而定。

二. 记叙文写作需注意的一些问题:1. 结构文章要有一个统率全文的线索。

线索把文章中的所有内容组合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有机的集体。

可作线索的内容多种多样,学习过的文章里就有很多体现:①物为线索:《药》(人血馒头)《一碗阳春面》②感情为线索:《纪念刘和珍君》(悲愤的感情)③一件事为线索:《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寻找和运送特效药)④一句话为线索:《为了周总理嘱托》(棉花就是俺的命,啥也别……)⑤游踪为线索:一般的游记散文常用这种方法。

2、要有复杂记叙文的特点,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一篇优秀的文章应该有一定的深度,这个深度靠议论、抒情来得以落实。

记叙是记叙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升华,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在记叙文中,往往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使文章更具有文学艺术感染力。

茅盾的《风景谈》描写的六幅风景画,似乎是届于自然景观,但为了突出人类的活动,六幅画面的后面有五句议论性的句子,这些句子很好地深化了文章的主旨,逐层深入地揭示了人类的伟大,最终得出解放区军民乃伟大中最伟大者的结论。

描写的表达方式也绝不可忽视,特别是环境的作用多种多样,应通过巧妙的环境描写来实现它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①烘托气氛②衬托心情③烘托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发展⑤点明主旨3. 要综合调动多种写作技法,从形象的刻画,到语言的使用都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学表现技巧来。

一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而下面以《生活写真》为例谈谈写作技法运用的问题。

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让我们有一种新鲜感,每天,都有一些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其中有些事是令我们终生难以忘怀的。

请以《生活写真》为题写一篇记叙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700字。

①不论运用何种写作技法,应以“真实”为前提。

②写作形式多种多样,“写真”不可只写一事一人,应注意“面”,通过“面”反映事物的普遍性。

a、借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小标题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几个片断,如为了写“母爱的至真”,我们可以利用“梨核比梨肉更好吃”,“别哭,孩子”,“母亲,您老了”三个小标题写作,使文章既具独立性,又有机地统一在“母爱”这一线索上。

b、日记体,最优化的写生活实录的载体。

一个同学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写出了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会处处有感动,只要有感动相伴,我们谁都不是孤独的,既然如此,生命也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而是属于关心我们的每一个人的。

每分感动都是一份真,每份感动都是一份情,每份感动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符,而我们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善待生命呢?c、悬念式开篇。

要露而又藏,讲究一个“巧”字。

例:“我是他的亲儿子,他不是我的亲爸爸。

”小时的我经常这样伤心地对我自己说。

那时,我恨爸爸,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给我一分零花钱,我不知道为什么与小伙伴吵架,哭到最后的总会是我,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一件小事,妈妈为什么总要千方百计地为我瞒着,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连亲生父亲的一句夸奖,哪怕只一个轻轻的微笑都不敢奢求?d、撷取生活的情趣,为作文加入调味的一点点盐,使作文更令人耐读。

示例:某日早凌晨3:10,宿舍楼内突然铃声大作,众学子纷纷从梦中惊醒,不约而同地产生“今天怎么这么困”的疑问,直到有人惊呼“才三点钟”,众人才倒头睡下,宿舍楼又恢复了平静。

“唉!不知是否最近天气反复无常致使学校电铃也患感冒了?”e、哲理穿透,使文章深意叠出。

示例:生活是一部电影,一部没有主角而又人人是主角的电影;生活是一首乐曲,每个人都是跳动的音符,缺了谁,乐曲都不会动听;生活也是一盘棋,人人都是其中的一枚棋子,虽然每枚棋子的位置不同,但它们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例文:生活写真有人说:“上高三如同上了‘刀山’。

除了每天应付忙不完的作业还得时时忍受心理上的‘摧残’”,可也有人说:“高三是人生中最充实,最壮丽的一年。

所有的理想都可能在拼搏这一年之后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