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宫廷酒文化探析

合集下载

宋朝的酒文化与酒器制作

宋朝的酒文化与酒器制作

宋朝的酒文化与酒器制作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酒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酒文化由此进一步繁荣。

同时,在宋朝酿酒技术的发展下,酒器制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本文将从宋朝的酒文化与酒器制作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宋朝的酒文化酒在宋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社交、娱乐的一种方式。

宋朝诗人李清照曾有过一句名言:“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这句诗反映了当时追求自由自在、放松心情的酒文化氛围。

1. 宫廷酒宴宋朝的宫廷酒宴规模宏大,举行频繁。

皇帝与文武百官常常在酒宴上商谈国家大事,并用酒象征着吉祥和美满的寓意。

在宫廷酒宴上,饮酒仪式十分庄重,不仅有出色的娱乐节目,还有丰富的佳肴和美味佳酿。

2. 文人雅士的酒文化宋代的文人雅士对酒有着自己特殊的情怀和追求。

他们常常以酒为依托,吟诗作画,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同时,酒也是他们交流情谊、讨论文学的桥梁。

在文人雅士中,酒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3. 酒文化的普及在宋代,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无论贵贱,几乎人人都有饮酒的习惯。

尤其是饮酒成为祝贺婚礼、庆贺丰收等各种喜庆场合的必备环节。

酒的种类也非常丰富,有芳香浓烈的烧酒,有酒精度较低的米酒,还有琼浆玉液的陈年老酒等。

二、宋朝的酒器制作宋代的酒器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酿酒器具的制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以下从材料、制作工艺和特色几方面来介绍。

1. 酒器材料宋代酿酒器具多用陶瓷、金属等材料制作。

其中以青瓷最为著名,其釉色独特,在制作及烧制过程中都需要精良的技术。

此外,铜、铁、银等金属也被广泛用于制作酒器,增添了酒器的华丽和实用性。

2. 制作工艺宋代的酒器制作工艺讲究精细与艺术性的结合。

青瓷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泥胚、晾晒、与色、落坯、打磨、烧制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工匠的巧手和丰富的经验。

而金属酒器则需要经过锻造、雕刻、抛光等多个环节来制作。

3. 酿酒器具的特色宋代酒器制作注重形式美和实用性的结合。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酒文化与习俗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酒文化与习俗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酒文化与习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酒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在不同的时期,中国人对待酒的态度和习俗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酒文化的演变。

1. 商周时期的饮酒礼仪在商代和周代时期,酒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和社交活动。

在这个时期,人们饮酒是为了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和家族的繁荣。

饮酒时,人们会先向神灵敬酒,然后再与亲友共饮。

这种饮酒礼仪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历史时期。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饮酒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饮酒文化开始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之间。

饮酒成为了文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他们常常在诗歌、文章和书信中描述饮酒的场景和情感。

饮酒时,他们会一边品味美酒,一边吟诗作画,形成了独特的文人饮酒文化。

3. 唐宋时期的宴饮文化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酒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宴饮文化中,宴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和文化展示。

宴会上,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共饮美酒,互相娱乐。

这种文化在唐朝达到了高峰,许多宫廷和文人的诗词作品中都有对宴饮的描写。

宋代则更加重视琴棋书画和品茶,酒文化有所减弱。

4. 明清时期的饮酒习俗明清时期,饮酒习俗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礼节和风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跪九叩”的敬酒礼仪。

在宴会上,人们会按照先辈等级的高低,进行三跪九叩的敬酒仪式,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对友人的友好。

同时,酒文化也进一步融入到艺术和文学中,成为了文人雅士们赞美和表达情感的重要主题。

5. 当代酒文化的再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酒文化在当代得到了再次探索和发展。

在一些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人们会重现古代的饮酒礼仪和习俗。

同时,在文化产业的推动下,中国的酒文化也在多层面上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既有传统的酒文化的继承,也有新潮的酒文化的创新。

总结而言,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与习俗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从商周时期的饮酒礼仪,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饮酒文化,再到唐宋时期的宴饮文化和明清时期的饮酒习俗,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宋朝的饮食习惯与酒文化

宋朝的饮食习惯与酒文化

宋朝的饮食习惯与酒文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

宋朝人民在饮食上注重营养与健康,同时也对酒文化有着独特的追求。

本文将从饮食习惯和酒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宋朝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习惯1. 膳食结构宋朝人的膳食结构主要以五谷为主。

稻米、小麦、黍米、糯米、豆类等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同时也有丰富的蔬菜水果供应,如萝卜、白菜、豆芽、莴苣、苹果、桃子等。

由于冷冻技术还未发展,宋代人民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为主。

2. 烹饪方法宋朝人民注重烹饪方法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常见的烹饪方法有炒、煮、蒸、炖、烤等。

其中蒸和烹煮是最常见的烹饪方法。

蒸食可以保持食物的原始味道和营养,煮食则可以让食物更加鲜美可口。

3. 饮食文化宋朝人对饮食有着独特的文化追求。

他们注重餐具的摆设和色彩的搭配。

在宋代,使用青瓷和白瓷的餐具比较流行。

在宴会上,还会用一些形状奇特的器皿来展示食物,以增加食欲。

此外,宋朝人还非常注重就餐礼仪,如坐席次序、用餐姿势等。

二、酒文化1. 酿酒工艺宋朝是中国酿酒工艺得以发展的时期。

宋朝人民善于利用稻米、小麦、葡萄等原料酿造各种美酒。

酿酒有专门的酿酒师傅负责,他们根据季节和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酿造工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酒品。

2. 酒宴礼仪宋朝人对酒文化有着极高的重视。

他们认为酒宴是社交与交流的场所,也是展示身份与地位的方式。

在酒宴上,主人要亲自倒酒给客人,倒酒时要一手执壶,一手扶臂,表示尊重。

客人要在主人倒酒之后方可举杯,也要注意与主人的行为保持协调。

3. 酒文学宋朝是中国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酒文学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在酒后畅谈诗词歌赋,他们以酒为媒介,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心情。

酒文学成为了宋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作品。

总结:宋朝的饮食习惯与酒文化在当时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宋朝人们注重饮食的营养和健康,以五谷为主食,并注重烹饪方法和餐饮礼仪。

宋朝的酒文化、酒诗、酒词

宋朝的酒文化、酒诗、酒词

宋朝的酒文化、酒诗、酒词王恭堂【作者简介】原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总工程师,原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酿酒分会秘书长,国家果露酒评酒委员。

一、宋朝的历史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北宋从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南宋的历史从公元1127年至公元1279年。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

公元1279年,元军攻破崖山(今广东新会南),陆秀夫背着帝昺投海,南宋灭亡,宋朝历时320年。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朝代之一。

宋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颇具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科学家、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以及独领一代风骚的文人墨客,堪称人才辈出的时代。

宋太祖赵匡胤,《宋史》上称他马上皇帝。

生于公元927年,长大后,太祖相貌雄伟,气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绝非一般人。

学习骑马射箭,则在常人之上。

宋太祖赵匡胤统兵打仗,能征善战。

公元960年,他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皇帝宝座,建立起宋朝。

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混乱局面。

在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过程中,赵匡胤起了关键作用。

为了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现,实现赵宋政权的长治久安,赵匡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赵匡胤对宋代历史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对宋代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还有两位皇帝。

一位是宋神宗,是宋代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

宋神宗二十岁继位,他看到赵宋政权衰弱不振,对辽夏一再退让妥协,萌生了扭转这个局面的愿望。

他用变法革新派王安石为宰相,推行新法,想改变宋朝当时积弱积贫之势。

但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宋神宗又动摇过,支持变法不够坚决,加上变法过程中政策实施上的一些问题,最后导致变法失败,没能改变宋王朝继续衰败的命运。

宋朝历史上最昏庸最败坏的皇帝是宋高宗赵构。

赵构是南宋政权的建立者。

对女真族的军事进攻十分害怕,但他更害怕的是在抗金战争中的忠义民兵,以及率领人民群众抗金的著名将领。

赵构统治时期,是宋朝历史上最黑暗、最腐败的历史时期之一。

他们任用投降派,打击抗战派。

宋朝的宫廷生活与宴会礼仪

宋朝的宫廷生活与宴会礼仪

宋朝的宫廷生活与宴会礼仪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以其繁荣的经济、文化发展而闻名。

宫廷生活与宴会礼仪是宋朝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着重探讨宋朝的宫廷生活和宴会礼仪。

一、宫廷生活1. 宫殿与宫室结构宋朝的皇宫建筑宏伟壮丽,以开封的东京(今河南开封)为中心。

其中最重要的建筑是宫廷,包括紫宸殿、崇政殿、御花园等。

宫室的结构多为多进式,布局严谨,彰显着尊贵与庄严。

2. 御膳与食品供应宫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供应。

宋朝的皇帝享用着各种珍馐美味,供应的食品种类繁多,有八珍、圣果、上川羹等,其中包括大量来自各地的特产。

宫廷中还设有专门的厨房和宫廷宴会厅,厨师们会精心烹饪,以满足皇帝的口味。

3. 宫廷仪式与活动宫廷生活充满了各种仪式和活动。

除正式册封、婚礼等大型仪式外,皇帝还经常参与文艺演出、游戏竞技等娱乐活动。

这些活动身份分明、程序繁琐,体现了宫廷内部的制度和等级秩序。

二、宴会礼仪1. 宴席布置宋朝的宴会布置一般考虑到皇帝的尊贵身份和品味,场景布景多为金碧辉煌、彩灯丽影,犒赏眼目。

桌椅上铺设着华丽的宫廷御品、贵族皮毯和锦裳等,以营造高贵豪华的氛围。

2. 宴会礼仪宋朝的宴会礼仪十分讲究,包括宾客入座、敬酒觞、敬酒宾客等环节。

宴会开始时,主人会向客人行礼,并邀请客人入座。

随后,主人会按照规定的程序拿起酒杯,敬酒宾客,并希望宾客天长地久、吉祥如意。

宴会期间,宴客之间互相敬酒,以表示友好和尊敬。

3. 音乐与演出宴会期间,经常有音乐演奏和文艺表演。

宫廷乐队演奏各种乐曲,歌舞表演者从事专门职业。

演出内容多为歌颂帝王功绩和赞美宴会之祝贺。

这些表演活动不仅使宴会更加热闹喜庆,也展示了当时的文化艺术成就。

总结:宋朝的宫廷生活与宴会礼仪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化内涵。

宫廷生活的奢华以及宴会礼仪的严谨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和宫廷的权力体系。

通过了解宋朝的宫廷生活和宴会礼仪,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对于研究宋朝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宋代酒业研究析论

基于宋代酒业研究析论

基于宋代酒业研究析论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酒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宋代酒业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从宋代酒业的发展背景、酒的种类和质量、酒业经济、酒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宋代是中国的一个重商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酒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宋代的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种植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得到了大量的生产和流通,为酒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宋代的政权高度重视商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对商业的管理和保护,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酒业的发展。

其次,宋代酒的种类和质量丰富多样,为酒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的酒主要有清酒、黄酒、大曲、细曲、高梁酒等。

其中,清酒是以高粱、糯米等为原料酿制而成的,质量较高,是贵族和官员们常饮用的酒;黄酒则是以黍、稻、米等为原料,经过发酵酿制而成,其味道醇厚,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此外,宋代的酒还有很多种类,如刁黄酒、酱酒、酒糟酒等。

这些种类丰富多样的酒品,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也推动了酒业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宋代的酒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酒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种植业中的高梁、黍等作物的需求大大增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同时,酒的生产和销售也为城市的商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宋代建立了广义的酒政制度,对酒业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了酒业的发展。

酒业的繁荣也为宋代国家的财政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宋代的酒业还在文化和社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酒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和表达情感的载体,在宋代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酒文化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

古代的酒文化也在宋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体系。

此外,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酒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从杯酒释军权,看宋朝的酒杯文化

从杯酒释军权,看宋朝的酒杯文化

从杯酒释军权,看宋朝的酒杯文化从杯酒释军权,看宋朝的酒杯文化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他通过一次酒宴,以威逼利诱的方式,让军中将官交出了手中军权。

这对于赵匡胤来说,在当时用极小的代价化解了军权危机。

真有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

史载,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曾开导众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

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

”透过现象看本质,赵匡胤在“释军权”后,给众武将开出了极为优厚的价码。

从此,曾经作战勇猛、一向重义轻利的众将领,开始追求声色犬马、疯狂聚敛财物。

一个小小的酒杯,让宋朝建立之初,便出现了皇帝纵容之下的醉生梦死的阶层享受。

而在这个时候,小小酒杯改变了一朝之运,群臣之命。

那么,宋朝的酒杯酒具,到底发展如何呢?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是中国瓷器艺术的辉煌时期,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五大名窑”并称于世,所产瓷器制作精巧、异彩纷呈,为后世留下无数瓷中瑰宝。

其中有不少精美的酒器。

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

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

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

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饮酒还用盘盏。

四川广元古墓湾宋代石板墓的浮雕中,带注碗的酒注和配套的酒杯均放在浅盘里,其实物在湖北麻城宋墓中也有出土。

北京斋堂辽天庆元年墓出土的木棺绘画与宋陈居中《文姬归汉图》轴中,进酒者亦手捧盘盏。

宋朝经典酒具一览倒流壶:倒流壶的壶盖是虚设的,不能打开。

在壶底中央有一小孔,壶底向上,酒从小孔注入。

小孔与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当正置酒壶时,下孔不漏酒。

壶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时酒可不溢出。

设计颇为巧妙。

▲宋越窑龙凤倒流壶▲宋越窑龙头倒流壶▲宋耀州窑狮口刻花倒流壶鸳鸯转香壶:宋朝皇宫中所使用的壶。

它能在一壶中倒出两种酒来。

九龙公道杯:产于宋代,上面是一只杯,杯中有一条雕刻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龙,酒具上绘有八条龙,故称九龙杯。

从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来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从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来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

从有宋一朝的酒事生活,来聊一聊宋代的酒文化导语俗话说:“借酒消愁愁更愁”,因为有了酒,才有了“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顺口俗语;因为酒,才有了“曲水流觞”的风雅;酒,在人们悲伤时,它是我们落魄失意时的寄托;在我们“把酒言欢”时,它是我们意气风发时的庆祝。

酒,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而如果要谈及酒事儿,必定绕不开的就是有宋一朝。

宋代酒事儿生活繁华,酒楼酒店大批涌现的同时,酒人、酒令、酒文学也很是盛行,可以说与酒相关的社会生活,在有宋一朝,呈现出了“井喷式”发展。

宋代喜酒风气的形成,孕育出了大量的酒文化词作。

无论京城还是地方上,宋代的酒店均是热闹繁华。

宋代的人们酒宴极多,在饮酒时酒令的内容、玩法形式多样,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饮酒习俗均也是极为盛行。

宋代的酒店•城市酒店宋代的城市酒店,设立在繁华的城市之中,酒店的大量涌现,这是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宋代饮食的发达的体现。

《宋史》曾记载:“光禄寺,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

卿掌祭祀、朝会、宴飨、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备而谨其出纳之政,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

”——《宋史》其中光禄寺的职责,就是负责宫廷内的一切膳食,膳食就包括了宴飨、酒醴之类的事情。

其下还设有法酒库和内酒坊。

法酒库和内酒坊,是北宋宫廷酿酒的机构,它是专门用来酿造官家的自用酒。

北宋京城里酒店众多,热闹繁华。

《东京梦华录》里对此就有着充分的描写,有着“在京正店七十二户”之类的语言,即东京城内有72家大酒楼。

酒楼的兴起,正是北宋时酒店繁华兴旺的有力见证。

东京的这些大酒楼,大多都是一些二层、三层的庞大建筑,酒楼毗邻大街而屹立,装饰十分华美,气派端庄,生意也很是兴隆。

除了京城的酒店,其他城市的酒店也是十分繁盛。

《宋朝事实类苑》记载:“李给事师中保趁西京,时驼马市有人新造酒楼。

李乘马过其下,悦其壮丽,忽大言曰:‘有巴!’”——《宋朝事实类苑》这里的西京就是指的洛阳,从这可以看出当时洛阳的酒楼,也是十分的宏伟壮丽,器宇不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他 们 都 是 善 酝 的 酒
)
匠。 。此外 , 内酒坊所 酿之酒 也以 内酒 命名。安徽省博物馆 收藏着一件宋代 白釉铭瓶 , 器腹上部 墨书 内 酒 二字。经专 家考 证, 这件 内酒 铭瓶是宋代隶属光禄寺的内酒坊和 法酒库的专用酒器。该瓶高 25 . 9厘米, 口径 4. 7 厘 米, 底径 11 . 6厘米。瓶小口, 卷唇, 细颈 , 斜肩 , 长圆 腹, 下腹内收, 平底微凹。胎 体厚重, 通体施白 釉。 这件宋代白釉 内酒 铭瓶据说是 1954 年出土于安 徽六安宋墓。 另外 , 北宋 宫中 还经 常配置 滋补 酒, 如 鹿 胎 酒 , 仁宗皇帝对其就非常 喜欢, 除了酒宴用它 外, 还经常赐予众臣。此酒香味极浓 , 滋补力很强。宋 真宗倾心道术 , 闲暇时喜欢琢磨药酒。一天 , 他将自 己试用很得意的一味药酒赐给了宰相王旦, 嘱咐其 空腹饮之 , 以和气血辟外邪。王旦回家按皇帝的亲 嘱服用后 , 大觉安健。在便殿入对时, 面谢皇恩。宋 真宗得意 地说: 此苏合香酒也。每一斗酒 以苏合 香丸一两同煮 , 极能调五脏、 却腹中诸疾。朕每冒寒 夙兴 , 则饮一杯。 宋真宗又拿出 自己的存货 , 赐予 每位近臣一小坛。此后大臣在家中纷纷效法, 制作 这种药酒。 四、 北宋宫廷酒事活动 北宋皇室每年都有多种名目的酒宴。国宴有元 旦大朝会、 皇帝圣节、 皇太后圣节、 接待外国来使、 开
动 , 对大宋酒文化开发具有促进作用 。 关键词 : 酒文化 ; 宫廷; 北宋 中图分类号 : TS97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343X ( 2010) 01- 0001- 04 要 法酒库使副使条注曰 : 周太祖平河中 , 得酒工王 恩善造酒曲 , 因置法酒 库使 。法 酒库 设监法酒库官 (由京朝官、 内侍或诸司使副分充 )、 监门、 酒匠和兵校
[ 4] ( 卷六 )
。都曲院 掌造粗细一等
[ 3] ( 职官二六之三三 )
曲, 给内酒坊及出鬻收直
。供内酒坊
法糯曲的磨有 10 盘 , 31 作 , 曲模 300 个。制曲最后 工序为脚踏, 即将料装入模内人工脚踏而成 , 故又称 为踏曲。都曲院每年踏内酒坊法糯曲 74342 片 万石
[ 3] ( 职官二之三三 ) [ 5]
[ 3] ( 食货五二之一 ) [ 1] ( 职官五二之二一 )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 , 一直流淌在人类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 , 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 化现象。 汉书 食货志 赞其为 天之美禄 , 颂其 为 营养之水 , 扬其为 百药之长 。北宋著名酒文 化专家朱翼中的 北山酒经 和窦子野的 酒谱 , 把 中国人对酒的认识提高到了文化层面, 提高了酒文 化品位。北宋时期 ,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在此意义 上 , 我们把宋代的酒分为商品酒和非商品酒。非商 品酒可分为三个部分 : 一是由官府酿造的自用酒, 如 法酒、 御酒、 公使酒等; 二是宗室、 外戚、 品官家酿造 的自用酒; 三是乡村百姓酿制的自用酒。第一类又 可分为中央和地方。皇室祭祀、 宴飨所用的法酒和 供御酒 , 主要是由光禄寺所管辖的法酒库和内酒坊 生产的。本文即针对宫廷酒及其酒文化加以探讨。 一、 北宋宫廷酿酒机构及其职能 (一 )内酒坊 内酒坊, 位于东京 (北宋都城 , 今开封市 ) 内城外 西北隅, 有 屋百八十间
收稿日期 : 2010- 03- 02 基金项目 :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 2009B539) 。
[ 2] ( 卷一六四 职官 四 )
作者简介 : 侯彦喜 ( 1965- ), 男 , 河南兰考人 , 副教授 , 开封大学宋代文化研究所特约研 究员 , 主要从事饮食文化研究。
1
酒品质不断提高 , 以致名 扬天下, 被 誉为天下第一 酒。南宋初期刊刻的 袖中锦 一书 ( 太平老人撰 ) 在 天下第一 条目中列举了宋代各地以及与宋并 世的契丹、 西夏、 高丽 等国的著名特产 , 曰: 监书、 内酒、 端砚 皆 为天 下 第 一; 他 处虽 效 之 终不 他处纵有嘉
[ 14] ( 卷一 )
( 三 ) 内宴 内宴是皇帝在皇宫内为内臣、 外臣设下的酒宴。 宋朝的高级文官经常能够在皇宫中过酒瘾。即使非 盛大节日 , 也常举行酒会。酒会并不隆重, 都是日常 吃食 , 主要是饮酒为欢。大臣也不必战战兢兢, 只管 多喝 , 喝得烂醉也无妨。 宋太祖赵匡胤经常在皇宫的后苑与过去的朋友 王审琦、 后来的武臣石守信等人饮酒。王审琦素来 不饮酒, 对酒精毫无兴趣。皇帝赵匡胤叹道 : 酒者 天之美禄 , 可惜不能饮之。 然后祝愿道: 天必赐卿 酒量 , 试饮之。 对于皇帝劝的酒 , 大臣是不 能拒绝 的, 王审琦鼓足勇气 , 连饮十几爵。宋太祖大喜, 以 为祝词灵验。以后每次宴饮必让王审琦喝个痛快。 宋太宗常召大臣来宫中参加酒会, 饮酒时不必 拘于礼法 , 也不限量。翰林学士苏易简最不逊让 , 喝 得非常痛快, 宋太宗经常单独召他来宫中举杯论醉。 苏易简与皇帝一对一地饮酒也毫不拘谨 , 完全不必 皇帝劝酒 , 一杯接一杯。一日 , 宋太宗与苏翰林对酌 甚欢 , 皇帝随口出了一个上联 : 君臣千载遇。 苏易 简应声对曰: 忠孝一生心。 宋太宗欣喜 , 将席上的 御用金酒器尽数赐给了他。 宋真宗的酒量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名列前茅。宋 真宗饮酒至三斗时仍神色自若, 若是一般人肯定已 经醉眼矇眬了 。宋真宗朝大臣中饮酒最厉害的是侍 读学士李仲容 , 号称李万回。宋真宗自谓酒量无敌 手, 要和李侍读决一高下 , 于是召他对饮。对饮结果 史书未公布, 肯定李仲容不会让皇帝输掉, 所以一夜 饮下来, 无法产生真实的结果。君臣对饮到一半时, 宋真宗命令内侍拿最大的酒器来。李仲容不敢喝得 太多 , 于是说 : 告官家, 免巨觥。 宋真宗问: 何故 谓天子为官家 ? 官家 是宫中以及民间对皇帝的 别称。很多人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李仲容回 答说 : 官家 一词出自蒋济的 万机论 , 其中说三 皇官天下 , 五帝家天下, 皇帝兼三皇与五帝之德, 故 曰 官家 。 宋真宗大喜 , 举杯说: 真所谓君臣千载 一遇也! 宋真宗经常与群臣曲宴 , 宴席上气氛欢洽, 谈笑 无间。一次宋真宗品着宫中的酒 , 问大臣宫外哪家 酒铺最好 , 有人答称 : 南仁和。 皇帝当即命人到南 仁和沽酒来, 遍赐宴席。品着南仁和的酒, 皇帝觉得 甚好。 总之 , 无论是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还是雪夜访普 平定天下 , 以及杯酒释兵权奠定两宋三百年基业 , 酒 在其中都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北宋朝廷举办公宴 或国宴时 , 入席者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品尝到御用美 3
[ 1] ( 瑞异二之三一 )
。法酒库 造酒 以待 , 即法 酒库 按照
供进及祭 祀、 给赐
[ 2]质量 , 掌握出纳制度, 供应宫廷及祭祀、 给赐之用。 ( 三 ) 都曲院 京师官办造曲的机构称都曲院, 在曲院街之敦 义坊。院中井水不堪饮用 , 但有一个特点 , 唯造曲 特善 , 他井皆不如

另外 , 都曲院所造酒曲还供应市场, 每年用麦多达 4 。
。宋初, 仿照唐
二、 北宋宫廷酒的生产 宋代酿酒业的中心首推京师开封, 内酒坊所造 内酒为北宋最 好的名酒。其 造法来源于河 中之蒲 州。据 侯鲭录 记载: 自柴世宗破河中李守正, 得 匠人至, 迄今用其法。 朱弁 曲洧旧闻 亦云: 内中 酒, 盖用蒲中酒法也。太祖 ( 赵匡 胤 ) 微时 喜饮之, 即位后, 令蒲中进其方 , 至今用而不改。 后来, 宫廷 不断改进制酒方法, 提高内酒质量。如元丰六年二 月, 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 公事杨景略 献造供御酒 [ 6] ( 卷三三三 ) 曲, 用竹圈杖案法。诏用之 。北宋宫廷
[ 1] ( 方域三之五 ) [ 8] ( 卷一 ) [ 2 ] ( 卷一 太祖本记 )
。法酒库设监法酒库官三人 , 监门二
[ 3] ( 食货五二之一 )
人 , 酒匠 14 人, 兵校 110人 人。
, 共计近 300
从酿酒原料看, 北宋以前多用黍和秫 , 宋代则多 用糯米。内酒坊造酒用米, 宋初只有 800石 , 真宗时 增为 3000 石 , 仁宗时达 8 万石。内酒坊及法酒库 , 不仅用米数量不断增加, 而且还有质量保证。内酒 坊所用糯 米均经 严格选 择, 原料 基地 为安徽 寿州 ( 今寿县 , 属安徽省六安市 )
代酒坊使的设置, 设置有内酒坊使副使 , 属东班宫苑 [ 1] ( 职官五二之二一 ) 使, 掌内酒坊。后去 内 字 。内酒坊另 设京朝官、 监内酒坊官、 监门官以及酒匠、 兵校和掌 库
[ 1] ( 方域三之五 )
。内 酒 坊
造 酒 以 待 余
用 。掌造法糯酒、 糯酒、 常料酒三等。 法糯酒奉祠祭 , 以代五齐、 三酒 ; 常料酒给诸军、 吏人 及工技人。即内酒坊职掌造酒, 以供邦国日常之用。 (二 )法酒库 法酒库 , 别名 内库法酒 , 设于内酒坊。 宋会
[ 11] ( 卷 14)
的感
唱。后来 , 黄庭坚有幸得到了光禄酒, 他又写诗说 : 翰林来馈光禄酒 , 两家水鉴 共寒光。 当时 能够享用到光禄供酒是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光禄寺内酒坊专门生产的供皇帝饮用的酒叫做 御酒 , 其酒坛要 用黄绸封盖 , 故又称 黄封酒 。 宋朝皇帝经常将黄封酒赐予臣下 , 以示优奖。受赐 者常常作诗志庆。如韩琦 安阳集 卷 10 所载 闻 崔公孺国博将入都近重九未至 云: 黄封御酒新沾 2
[ 7 ] ( 卷四 )
赐, 更偶金铃雨未开。 苏轼 东坡 全集 前集卷 16 所载 杜介送鱼 云 : 新年已赐黄封酒, 旧志仍分赤 尾鱼。 另如 十家官词 所载 张公庠宫词 云 : 八 月金茎露有华 , 晨曦才上散余霞。朱书十字黄封酒, 先赐王公执政家。 韩驹 陵阳集 卷 3 庚子年还朝 饮酒六绝句 云 : 汉阁重来鬓已苍 , 故交强半上 鹓 行。鸣鞭送 与黄 封酒 , 似 唤幽人 入醉 乡。 毕仲 游 西台集 卷 20 次韵苏子瞻内翰入直锁院赐官烛法 酒 云: 兼金作带玉 为郎, 夜步花砖拜赐忙。绛蜡 持来元未点, 黄封才破已闻香。星随烬落花犹在 , 霜 送杯深味更长。 诸人诗作都表述了受赐黄 封酒的 情形 , 并强调 了受赐者所具有 的上层身份和地 位。 有很多在外地工作的高级别人物 , 因远离京都, 难以 享用 御赐美 酒, 还 会感到非 常遗憾 , 如谢逸 溪堂 集 卷 4 送汪叔野水芝法酝 诗云 : 屏居不到日边 久, 安得黄封印赤泥。 就释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 内酒坊的酒匠都是比较优秀的, 内酒坊所酿之 酒, 起初并不称为法糯、 常料, 而是以酒匠之名命名 的, 大中祥符二年之前就以张进、 梁永、 张琼等人的 名 字 命 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