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合集下载

湖北青年2014年人才报告

湖北青年2014年人才报告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二O一三年目 录一、学校基本情况 (3)(一)办学理念 (4)(二)专业设置 (5)(三)课程建设 (5)(四)师资队伍 (6)(五)实训基地 (7)二、人才培养质量基本情况 (9)(一)在校生状态 (9)(二)201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11)(三)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情况 (11)三、办学及育人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12)(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举措及成效 (12)(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主要举措及成效 (14)四、学校为社会服务基本情况 (17)(一)发挥共青团特色优势,开展各种社会服务 (17)(二)吸收社会资源,承接政府项目 (19)(三)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四)社区活动融入和谐社会建设 (21)五、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21)(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1)(二)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21)(三)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2)六、后记 (22)附件1:“计分卡” (23)附件2:“资源表” (24)湖北青年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2012-2013学年,学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领,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扎实推进迎评促建工作,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学校基本情况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湖北省团校)是一所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在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共青团湖北省委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学院(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

学校位于处光谷之心、南湖之滨、武昌核心主干道雄楚大道之旁,地铁2号线之口,占地200余亩(包括汉口校区),周围高校环绕,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报告

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报告

天津市宝坻区职成教中心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汇报天津市宝坻区职成教中心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汇报一、调查目旳:为了加强与用人单位旳联络, 全面理解我校毕业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来旳思想品德、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对口和适应工作程度等状况, 掌握毕业生培养质量, 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旳各方面能力旳评价以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旳意见和提议, 2023年暑假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积极展开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为后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照。

二、调查对象:2023届、2023届、2023届毕业生。

三、调查内容:1.用人单位基本状况及对毕业生评价。

2.毕业生对自身专业培养旳意见和提议。

3.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人才旳意见和提议。

4.毕业生对我校学生培养旳评价。

四、调查措施:本次调查以走访企业座谈为主, 将访谈法、聊天等方式相结合。

五、调查成果与分析(一)用人单位状况反馈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质量从团体合作能力、敬业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社会活动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9个方面进行了总体评价。

成果显示毕业生总体素质较高, 毕业生所具有旳专业技能、社会活动能力等指标受到单位旳普遍好评。

用人单位诚恳旳提出在对在校生旳教育教学工作中, 应重点加强在校生旳实际动手能力、实践环节旳培养工作, 对我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如下几点意见和提议:1.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旳培养, 以缩短走向社会旳不适应期。

许多培养单位提议我校在人才培养旳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和课程学习外, 还应加强对学生旳实训,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联络企业让学生去工厂实习, 让学生理解企业文化。

2.许多用人单位提议学校加强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旳培养。

学生在学校旳学习期间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也要使学生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克服困难旳精神以适应未来旳工作和生活。

3.培养单位提议学校应加强对在校生团体精神旳培养, 以适应工作后旳工作需要。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二〇一四年一月目录一历史与现状 (1)二理念与思路 (2)三措施与成效 (3)(一)以合作办学为方向,不断加强合作机制建设 (4)(二)以区域经济和市场需求为依托,不断加强专业建设 (4)(三)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不断加强课程建设 (5)(四)以提升专业能力为重点,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五)以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基础,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7)(六)以强化文化育人为立足点,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7)(七)以科学管理为主导,不断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8)(八)以服务学生为目的,不断加强就业机制建设 (9)(九)以服务地方为突破口,不断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0)(十)以国际交流为载体,不断加强合作能力建设 (10)四问题与对策 (11)(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1)(二)校企合作还需进一步深化 (11)(三)办学经费投入还需进一步增加 (11)附表“计分卡”、“资源表” (13)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2013年,学院秉承改革创新精神,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历史与现状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随州师范学校、随州卫生学校、随州工业学校、随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四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4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3年1月教育部备案。

是一所省市共建、由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组建学校中原随州师范学校、随州卫生学校均创建于1958年,有50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均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分析2013年度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的基础上,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形成报告如下。

一、学院基本情况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天津唯一一所广播影视类学院,隶属天津广播电视台,是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采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为全国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领域和信息传播领域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占地126371平方米,现设有文学采编系、影视技术系、表演播音系、影视动漫系、基础课部、实习实训中心等教学部门,集教学、科研与影视节目制作于一体。

学院积极拓展成人继续教育项目,为在校生提供提升学历的平台与机遇。

先后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签订了高自考专本衔接合作项目,并与中国传媒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加快了成人继续教育的发展。

学院内设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机构。

在校学生可以参加培训鉴定,获取相关专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中级、高级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大的竞争优势。

学院的办学特色:坚持教育教学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走多领域兼容、交叉渗透的大传播之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方向。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中心任务,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狠抓人才培养的质量。

领导班子分工明确,职责明晰。

明确院长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每年多次召开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人才培养工作。

院领导累计听课121次、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学工作例会20次,参加学生工作有关会议40次、学生社团文体活动36次,走访实习点30次、走访学生寝室138次,加强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生活。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14质量年度报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14质量年度报告
1.3.7 统筹规划,积极培育,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构建省、学院、系(部)三级质量工程项目体系,不 断加大对质量工程项目的投入,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立项、分批实施、分级管理”的原 则对质量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我院现有国家级重点专业 3 个;省级重点或特色专业 4 个; 地市级重点或特色专业 11 个;精品课程 12 门;《应用电子技术综合改革》、《四川省大 学生(高职组)物流技能大赛》、《物流管理综合改革》省部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3 项; 评审推荐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训育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等 16 项院级人才培养质量 和教学改革项目,并推荐《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训育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中高职一体 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实践教学标准化建设与改革—数控技术专业》等 4 项申报四川省 2013—2016 年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建成了南骏汽车学院校企共育平台,通 过校企董事会参与机制,构建了“理实融合,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物流 管理专业对接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依托中国西部现代物流学院和地方物流产业,构建 了“院港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设计、 生产、维修能力为主线,依托遂宁市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理事会和微电子产业园区,学校 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由基本能力到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的三个层次,电子产品设计、装 配、检测、维修四个能力模块构成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数控技术专业针对岗位群能 力要求,选取便于组织生产、便于组织教学的典型产品,进行系统性规划,实施任务驱 动式项目化教学(岗位能力导向),将企业的生产过程与学院的教学过程互融(工学结 合),在生产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双线),确 定了“岗位能力导向,工学结合,双线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度报告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度报告

划设计等多项内容,采用户外训练、讲座、报告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表 11 入学教育项目与课时安排一览表
序号
项目内容
学时
授课形式
1
军训与军事教育
90
户外训练、报告
2
爱国主义教育
2
报告
3
院(系)情介绍与专业教育
4
讲座
4
学籍教育管理
2
讲座
5
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4
讲座、考核
6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4
讲座
7
心理健康教育
4
一般满意者占 21%,无法评价者占 3%。新生对学院入学教育的总体
第 7 页 共 15 页
满意度为 97%。新生对学院入学教育是否满意的分布详情见下图 2。
3%
13%
21%
63%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无法评价
图 2 新生对入学教育的满意度
5.2 学生文化活动
学院将北京精神实质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以社团为平台,以活动
(GB)
(种)
生均图书 (册/生)
300
58.45
0.29
2202
49
320
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向师生开放,并可利用校园网登录中国
知网、电子图书馆等网络数字资源。
3.4 师资情况
项目
职称 学历
教师总数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大学
表 5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合计
校内专任
12
“加强安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主题安全教育周
13
“专业见习,服务就业”专题顶岗实践活动
14
“激扬青春 放歌梦想”元旦联欢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2014质量年度报告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2014质量年度报告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年度报告(2014)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目录一、学生发展 (3)(一)招生 (3)(二)就业 (3)二、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 (5)1.调整办学定位 (5)2.创新教育理念 (5)3.人才培养目标微调 (6)4.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6)5.逐步推进双证书教育 (7)7.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订单培养 (8)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9)三、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9)四、问题与展望 (10)(一)存在问题 (10)(二)展望 (11)附件一:计分卡 (13)附件二:资源表 (13)2013是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

2013年5月,学院由“石家庄外国语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

这一年,学院接受了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并顺利达标。

一年来,人才培养水平稳中有升。

学院更名给学院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围绕更名,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定位等方面都作了调整,学院未来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将稳步提高。

一、学生发展(一)招生2013年9月1日在校生1440人。

2012年学院计划招生1800人,实际录取665人,报到400人;2013年学院计划招生1700人,实际录取558人,报到333人。

近几年招生情况很不乐观,录取率与报到率下滑明显。

(二)就业1.2013年为社会培养了732名高职人才2013年学院送出732名毕业生。

截至2013年6月,学院总共送出11届毕业生,为社会培养高职高专类人才近万名。

为高等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由于学院前几年出现招生人数的数年下滑,导致这两年毕业生人数出现下滑,2011年毕业1625人,2012年毕业1329人。

2.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维持在较高水平近几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为此,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千方百计抓就业,“走出去”,走访企业,建就业基地,搞订单培养;“请进来”,常年在学院不定期举办就业洽谈会、招聘会,学院学生就业结果相对乐观。

湖北国土2014年人才报告

湖北国土2014年人才报告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二 O一四年元月目 录一、学院概况 ....................................................................................................................... .. (1)二、专业布局............................................................................................................... . . (5)三、人才培养创新与特色举措 (8)(一)改革培养模式,培养专业人才 (8)(二)品牌特色引领,深化专业建设............................................................... .9 (三)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产教对接 (10)(四)改革成效显著,就业稳居前列 (13)四、领导作用 ............................................................................................... (17)五、人才培养质量状态 (18)(一)在校生状态 (18)1.基本情况 (18)2.学生职业能力 (20)(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22)1.2013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22)2.2012 届毕业生就业状态分析 (23)(三)教育服务评价 (29)1.在校生评价 (29)2.毕业生评价 (30)后记 (32)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2013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2013年,学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强化内涵建设,科学制订 “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报送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168号文件、《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227号)、市教委《关于做好2013年我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及《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的通知》(津教委专函…2013‟80号)精神和统一布置,我院于2013年9月依据教育部下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2012-2013学年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了采集,并结合学院实际,开展有效的调查,获得了相关数据,现就数据采集结果及本学年教育质量进行分析,具体汇报如下。

一、办学基本条件说明本学年学院在校生7082人,占地421397平方米、生均59.50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67265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9203平方米、生均15.42平方米,实践场所30040平方米、生均4.24平方米,学生宿舍51000平方米、生均7.20平方米。

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79.646万元、生均5195.77元。

学院共有馆藏纸质图书59.26万册、生均83.68册,其中新增图书2.13万册,生均增加约3.01册;拥有电子图书5860GB、其中新增200GB,订阅194种专业期刊。

学院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分别设有950、3124和132个座位,百名学生拥有数为45.98个座位。

有教学用计算机1070台(其中公共机房580台、专业机房220台),百名学生拥有数为15.11台。

学院校园网出口总带宽为180Mbps,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000 Mbps,支持2500个网络信息点,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为16GB,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达400个,有12门课程实现网上教学;现有教职工392人,其中专任教师221人(公共基础课教师40人、专业课教师181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8人、管理人员143人、校内兼课人员35人;聘用了校外兼职教师67人、校外兼课教师37人。

折合后的教师数为426人,生师比为16.61: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有73人,占比例为33.03%,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47人,占比例为21.27%,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数占40.72%。

从总体上看,各项办学基本条件均符合教发[2004]2号文的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标准。

具体状态数据见下表。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执行情况统计表监测办学条件指标执行情况统计表二、招生与在校生状态2012年学院23个专业计划招生2100人,实际录取新生3280人,实际报到2798人,新生平均报到率为85.30%,因学校品牌、专业爱好、就业优势和技能培养报考本院的学生占73.05%;高于平均报到率的专业为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电梯)、工程造价(建筑)、建筑工程技术(节能)、建筑工程技术、国土资源管理、工程测量技术、会计电算化、艺术设计等8个专业,其报到人数占61.74%;主干土建类专业报到人数为1820人,占65.05%,由此可说明学院主干专业、重点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目前学院在校生总数为7082人,其中高中起点的在校生为5186人、占73.23%,中职起点的在校生为1896人、占26.77%。

在校生中土建类主干专业达4724人,占66.70%,重点建设的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在校生人数为3218人,占45.44%,这说明学院的优势专业明显增强,专业布局调整和专业群建设已经逐步显现合理化。

招生与在校生情况统计表2012-2013学年本地生源报到率统计表三、师资队伍状态分析1.教师队伍基本情况本学年共有360人参与教学工作,其中专任教师221人、校内兼课教师35人、校外兼职教师67人、校外兼课教师37人。

各类教师折合人数为426人,生师比为16.61:1。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21.27%、中级占39.82%,有40.72%的教师为“双师素质”教师,有15.84%的教师取得硕士学历、有33.03%的教师取得硕士学位,45岁以下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为40.11%。

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2.师资主要成绩与成果本学年校内专任教师中,有63名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或进修,累计达1633天;有51名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累计为3079天;有6名教师在企业兼职,累计工作217天;有18名教师获奖22项,其中15项为国家或省部级;有14名教师主持或参与教学改革等17项课题研究;有17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1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有42名教师发表了论文56篇,有16名教师公开出版了13种高职高专教材;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课程16门,共同开发教材19种;完成校内学生各类培训3373人天,完成为社会在职人员技术培训51034人天,其中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2878人天。

3.师资队伍状态分析与上学年相比,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有较大改善,中高级职称人数达到13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57.64%提高到60.63%;聘请的校外兼课教师进一步减少,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比例由29.26%提高到33.03%,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的占专任青年教师比例由38.25%提高到40.11%。

说明学院师资职称结构和学历学位结构又向合理化迈进了一步;所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承担校内实践技能课教学工作量占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总量的99.22%,所承担的C类课程门数占开出所有课程门数的44.59% 。

从整体结构分析可以看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结构比例仍然偏低,还不能满足全部教授B/C类课程的要求,尚需努力提高。

四、教师教学状态分析1.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开出课程情况良好本学年,23个专业均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程表要求开设了规定的全部课程,开设课程总计达到1309门次,其中A类课程453门次、B类课程670门次、C类课程186门次,共计完成71632课时,其中A类课程12944课时、占18.07%,B类课程33764课时、占47.13%,C类课程24924课时、占34.80%。

各专业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均达到50%以上。

选用高职高专教材比例为87.55%。

2.授课地点分析本学年,在所开设的共计1309门次课程中,实施授课的地点统计结果如下:授课地点统计表可见学院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和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念的影响下,已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付出了行动。

B、C类课程在一体化教室、机房、实践场所、校外实训基地、语音室等地点授课的分别为50.37%和94.08%,所有课程在普通教室授课的课程只占 5.5%。

这充分说明,在职业院校里绝大多数课程完全在普通教室授课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不再重现,职业院校教师注重的是各种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分析本学年,学院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标准的拟定与实施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在开设的1309门次课程的授课中,绝大多数课程选用传统的讲授法也已经成为历史,更多的课程纷纷采用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或案例教学、讲练结合、实践指导法等授课方式,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授课方式运用统计表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计算机房等,在课程教学中采用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课程门次占开出总课程门次的74.56%,完全采用讲授法的比例只为24.22%。

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及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了。

4.课程考核方式分析本学年,在学院大力提倡课程采用过程化及应用能力考核方式改革的前提下,各类课程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全院开设课程在考核方式改革上成效比较明显,在开设的1309门次的课程考核方式上,采用笔试结合操作、笔试结合上机、口试,提交作品、报告或方案,阶段过程化等考核方式的比例明显增加,其具体情况统计如下:课程考核方式统计表由统计分析可以看出,1309门次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完全采用笔试考核的比例占33.84%,有66.16%的课程采用了适合职业教育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主要表现为学生上机操作、情景模拟及实际操作考核、口试与答辩考核、提交作品及提交方案考核等方式,这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广大学生进一步强化重学习过程,轻最终闭卷考核的传统理念,由此使学院强化技能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对于B类课程采取笔试考核的比重仍然较大,尚需进一步加大改革考核方式的推动力度。

5.教学质量监控情况本学年在两个学期教学管理过程中,全校学生、系部同行教师(含校外兼课教师及校外兼职教师)、领导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社会)等对全部任课教师(除长期病休、新引进教辅人员外)分别进行了网上评教。

通过网上评教、检查其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料、检查验收考核方案及试卷等环节的监控,比较有效的保证了教学质量。

通过对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全体毕业生的96.75%。

自本学年开始学院引入了第三方(麦可思)教育教学评价,这将对学院今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实习实训状态分析1.实习实训教学条件本学年新增1个校内实践基地,共计48个,建筑面积为28166平方米,设备总值3600.326万元,其中有10个训练室为地方财政支持重点建设,有9个训练室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

48个基地功能基本覆盖所有专业相关实训项目,并且使用频率高。

本学年全院拥有签订合作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75个,可为全部23个专业117个实习实训项目提供教学服务。

2.实习实训教学运行情况本学年校内有48个实训基地,共计接受了208项主要实训教学任务,使用频率达到1243718人时,平均每个基地使用25910人时,平均每周(按40小时计)使用648人时。

另外,本学年校内实训基地用于为企业培训员工,其社会使用频率达33617人时。

校内实训基地使用效率统计表如下:校内实训基地使用效率统计表由此可见,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使用频率很高,基地充分发挥了各种技能训练功能。

本学年共有75个校外实习基地,共计涉及117个实习实训项目,接收了6502人次学生实习实训,累计使用14650天,其中接收了812名学生进行半年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及学生管理人员1488人次下基地指导、管理,保证了实习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