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词汇学

合集下载

词汇学中的motivation

词汇学中的motivation

词汇学中的motivation摘要:一、motivation的概念与作用二、词汇学中motivation的分类及特点三、motivation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四、提高词汇学习效果的方法正文:词汇学是一门研究词汇的形成、发展、结构和使用的学科。

在词汇学中,motivation(动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词汇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词汇的理据性。

本文将从motivation的概念与作用、分类及特点、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以及提高词汇学习效果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motivation的概念与作用在词汇学中,motivation指的是词汇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词汇发展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motivation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词汇形式受到外部环境、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内部动机是指词汇形式在其内部结构、语音、语法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motivation在词汇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

二、词汇学中motivation的分类及特点1.外部动机:词汇形式受到外部环境、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英语中许多词汇来源于其他语言,如法语、拉丁语等,这些外来词汇的引入是受到文化交流的驱动。

2.内部动机:词汇形式在其内部结构、语音、语法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英语中有许多派生词,如unhappy(不快乐)、careless (粗心的)等,这些词汇是通过在词根基础上添加前缀、后缀等构词成分形成的。

三、motivation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1.了解词汇的起源和演变:通过研究词汇的motivation,我们可以了解词汇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词汇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词汇。

2.推测词汇的意义:在遇到生词时,可以根据词汇的motivation推测其大致意义,有助于提高词汇理解能力。

3.记忆词汇:了解词汇的motivation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记住词汇,提高词汇记忆效果。

汉语词汇学

汉语词汇学

汉语词汇学
汉语词汇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秘密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中
国语言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词汇和习语,从而完善我们对汉语语言结构特点的认识,最终努力揭示汉语习惯用法关注素质,旨在促进汉语的表述功能加强、对外传播,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

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一是汉语词汇的形成流派,包括汉语词汇的历
史演变、共同起源及相互联系;二是汉语词汇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探讨汉语词汇学家近年来研究内容,分析汉语词汇学家采用的方法;三是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对象,它既涉及全局性问题,也覆盖局部性研究,以及跨学科性语言文字认知行为方面的认知词汇学。

汉语词汇学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可以为人们了解汉语的起源和发展提供帮助。

它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语言文化精髓,从而使大家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更准确的把握说话规范,以促进良好的汉语文化传播。

汉语词汇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更加准确理解汉语,还有助于更深地认识
中国语言文化,领会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通俗文化,从而深刻领略中华民族多彩富足的民族精神,充实我们对民族文化的探索,促进民族思想的发展,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言学中的词汇学

语言学中的词汇学

语言学中的词汇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而词汇则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词汇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词汇的形成、分类、意义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中的词汇学,从词汇的构成到词义的变化,带您一起深入了解这个有趣的领域。

一、词汇的构成词汇是语言中最小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单位。

在语言学中,词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语法规则。

而词汇的构成主要包括词根、词缀和词汇派生。

1. 词根词根是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词汇的基本意义。

例如,在英语中,词根“book”表示书籍的意思。

通过在词根前后加上不同的词缀,可以构成不同的词汇形式,如“bookshelf”(书架)和“bookstore”(书店)。

2. 词缀词缀是附加在词根上的语素,用来改变词汇的意义或词性。

有些词缀可以在词根前加,有些则可以在词根后加。

例如,在汉语中,我们可以在词根“美”前加上“漂”来构成“漂美”,表示非常美丽的意思。

3. 词汇派生词汇派生是指通过改变词根或使用不同的词缀来构成新的词汇形式。

这种派生可以通过前缀、后缀、中缀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英语中,通过在词根“friend”前加上“un-”前缀,可以构成“unfriend”,表示解除友谊的意思。

二、词汇的分类词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词性进行划分,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此外,词汇还可以根据语法功能、语义特征和词汇的来源等进行分类。

1. 词性分类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概念等的词汇,如“人”、“书”、“家”等。

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汇,如“跑”、“吃”、“是”等。

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或性质的词汇,如“美丽的”、“高大的”等。

2. 语法功能分类词汇还可以根据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进行分类。

例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这些角色通常由不同的词汇来表示。

3. 语义特征分类词汇可以根据其语义特征进行分类。

汉语言文学大类

汉语言文学大类

汉语言文学大类
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科,它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思维学、历史学、社会学等。

根据学科内容可以分为汉语言学、汉语语言文化两大大类。

一、汉语言学
汉语言学是研究汉语发展的一门语言学,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语言的形成、特点和变化以及汉语发展的历史。

汉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分为:
1、语音学:研究汉语音系和音节体系,详细研究汉语音韵、拼音、发音等;
2、词汇学:研究词汇的形成、分类、发展及其与现代语言的关
系等;
3、语法学:研究汉语语法规则,如句子结构、语法分类、句子
成分、句子分类等;
4、修辞学:研究汉语的修辞特点,如语言的文体、句子多义性、连接词语言等;
5、思维学:研究汉语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等。

二、汉语语言文化
汉语语言文化是指汉语思维方式、文化表达方式以及文化传播机制等。

具体包括:
1、文学:研究汉语文学的创作、发展等;
2、历史文化:研究汉语历史文化发展,如诗歌、戏曲、民间文
学等;
3、报刊文化:研究媒体文化、报纸文化、杂志文化等;
4、社会文化:研究汉语社会文化传播,如宗教文化、家庭文化、传统文化等。

词汇学

词汇学

咆、泡、飽、跑、庖、炮、胞、袍
字聲符都是“包”,意符不同,它們的意義明
顯不同,而所表意義同意符密切相關,這些意 義一般應是它們的本義,如“咆”的意符是 “口”,本義即是“動物口中發出的叫聲(咆 哮)”;“飽”的意符是“食”,本義是“吃 飽了”;“跑”的意符是“足”,本意是“走 路”等等。
2.查閱文獻資料及字典詞書
(二)偏義複詞





偏義複詞即在語詞中偏重當中的一個字,另 一字不具意義。這在修辭中即所謂鑲嵌的配 字法,其用一個平列而異義的字作陪襯,只 取其聲以舒緩語氣,而不用其義的,稱之。 1.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得同「寒暖」「飢飽」。 3.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公今可去探他「虛實」卻來回報。 5.卻不見孔明「動靜」。

二、詞義的引申方式
詞義引申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由本義引申出直接引申義,直来自引申義再引申出新的引申義(間接引申義)。這 種方式叫做“鏈條式”引申。 另一種是若干個引申義都是從本義直接引申 出來的,叫做“輻射式”引申。
2.2.詞義引申的主要規律
詞義是以詞的語音形式所固定下來的、人們對 客觀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觀評價,以及詞在特定的 使用範圍中所產生的意義。 詞的意義內容包括概念意義(理性意義、所指 意義)和附加意義,前者主要指詞義的特徵、範圍、 性質等,後者主要指詞義的感情色彩、語體風格和 社會文化意義。 詞義的引申,實際上是在上述詞 的意義內容的某一點或某幾點上,派生出新義的過 程。 詞義的引申,主要有4條規律,即:相似比喻、 相容聯想、相關代用和相因推演。下面,我們就對 此作一簡單分析。
柄:“柄”的本义是“斧柄”。《说文》:“柄, 柯也。”“柯,斧柄也。”《诗经·豳风·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毛亨传:“柯,斧柄 也。”段玉裁云:“柄之本义专谓斧柯,引申为凡 柄之称。”“凡柄”是指一切器物的柄,引申后词 义范围扩大了。 牲:“牲”的本义是供祭祀用的全牛。《说文》: “牲,牛完全也。”《字汇》:“牲,祭天地宗庙 之牛完全曰牲。”引申为“凡畜之称”(段玉裁 语),即泛指供祭祀和食用的家畜,包括马、牛、 羊、豕、犬、鸡,引申后词义范围扩大。

古代汉语词汇学

古代汉语词汇学
宗教文化词汇的特点
这些词汇通常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和宗教内涵,反映了古代社会的 宗教观念和价值取向。
宗教文化词汇的意义
通过研究这些词汇,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 和价值观念。
古代汉语词汇中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词汇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汇与政治文化相关,如“皇帝”、“臣子”、“官职”等,这些词 汇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
01
文化词汇是反映古代社会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
方面的词汇,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特点
02 文化词汇具有特殊性和地域性,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
化词汇也有所不同,是语言中文化信息的载体。
举例
03
如“礼”、“乐”、“仁”、“义”、“忠”、“孝
”等。
行业词汇
定义
行业词汇是古代各行各业使用的专门术语和词 汇,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军事等领域。
代词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如“之”、“何”、“若”等 。
词的搭配与组合
动词与名词搭配
如“吃苹果”、“骑马”等。
形容词与名词搭配
如“大房子”、“美丽的花朵”等。
副词与动词搭配
如“快速地跑”、“慢慢地走”等。
代词与动词、名词搭配
如“他来了”、“这是什么”等。
词序与句法结构
主语+谓语:如“我爱吃 苹果”。
同义词与反义词
要点一
同义词
意义相近的词,如“高”和“上”,都表示位置较高的意思。
要点二
反义词
意义相反的词,如“大”和“小”,表示大小相对的概念。
词义的演变与转移
词义的演变
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词义可能会发生变 化,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代 仅指妻子。

词汇学-SenseRelations

词汇学-SenseRelations

语义网络构建
01
语义网络是一种表示词汇之间语义关系的知识图谱,通过节点和边来表示词汇 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02
语义网络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语料库资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 理技术对语料库进行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处理,提取出词汇之间的语 义关系。
03
语义网络构建有助于提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可以用于 信息检索、问答系统等领域。
05
Senserelations的深入研究
语义场理论
01 语义场理论是由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提出的,他 认为词汇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可以根据语义 关系划分为不同的场。
02 语义场理论有助于理解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语 义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词汇的意义和使用。
02 语义场理论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词汇研 究,还可以用于语言教学、翻译等领域。
面也有积极的影响。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词汇学Senserelations的理论探讨,探索其 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点,以推动学科的
发展。
未来研究可以拓展词汇学Senserelations的应用领域,如自然 语言处理、人工智能、语言教学等,
以实现其更大的价值。
未来研究可以加强实证研究,通过大 规模语料库、实验等方法深入探究词 汇学-Senserelations的内在机制和 规律。
词汇学Senserelations
目录
• 引言 • 词汇学概述 • Senserelations概念 • Senserelations在词汇学中的应用 • Senserelations的深入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词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词汇的起 01 源、演变、意义和使用。

张韵斐词汇学

张韵斐词汇学

张韵斐词汇学1. 引言词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词汇的形成、构成和使用规律。

张韵斐作为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词汇学家,对中国词汇的研究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张韵斐词汇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并分析其对词汇学研究的影响。

2. 张韵斐词汇学的基本概念张韵斐词汇学是以张韵斐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种词汇学研究方法和观点。

张韵斐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通过词汇的研究可以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和词汇间的关系。

他强调词汇的多维特性,包括词汇的语义、形态、音韵、用法等方面的研究。

在他的词汇学理论中,还涉及了词汇的分类、词汇的演变和词汇的教学等内容。

3. 张韵斐词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1 词汇的分类张韵斐词汇学研究了词汇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他提出了基于语义、形态和用法等维度的词汇分类方法,并且对词汇分类的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通过研究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分类系统,揭示了不同语言的词汇分类差异和共性。

3.2 词汇的演变张韵斐词汇学还研究了词汇的演变规律和词汇变化原因。

他通过对历史语料的分析,揭示了词汇的演变路径和历时变化。

他还研究了词汇变化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环境因素,探讨了词汇变化的动力和机制。

3.3 词汇的教学张韵斐词汇学的研究还涉及了词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他通过对词汇教学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和方法。

他强调了词汇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4. 张韵斐词汇学的影响张韵斐词汇学对词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他提出的词汇分类方法和原则,丰富了词汇分类的研究内容,对于词汇分类的理论建立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他的词汇演变研究揭示了词汇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为词汇演变的理论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后,他的词汇教学研究为词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5. 结论张韵斐词汇学是中国词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词汇的分类、演变和教学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注意适度原则。 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注意适度原则。 通过词汇进行的文化教学应限制在一定量内, 通过词汇进行的文化教学应限制在一定量内, 适可而止,不能过分影响到语言教学的任务和 适可而止, 效果。 效果。所讲授的文化点必须要结合语言教学有 所选择,重点还是在于语义的阐明。 所选择,重点还是在于语义的阐明。
转\侧 重
蛇(赊) → 长虫 舌(蚀\折) → 猪舌-猪脷 丝(输) → 丝瓜-胜瓜
非谐音
• 死 破→挣 干杯 → 饮杯 干爹 → 契爷
二、语言也影响了文化 伞、钟 瓜、梨 早生贵子\早立子 生不生
解放前汉族人结婚时,婆婆给新娘煮饺子故意不煮熟这是用生熟的“生” 和生育的 “生”这对
二、教学过程
• 非等值词:不同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 非等值词:不同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
1. 饺子、馒头、粽子、油条、元宵、鼎、华表、太极拳 饺子、馒头、粽子、油条、元宵、 华表、 (物质文化)→领略实物 物质文化) 领略实物 2. 离休、臭老九、红卫兵 离休、臭老九、 久仰、讨教、大作、敝人、拙作、愚见、寒舍、 久仰、讨教、大作、敝人、拙作、愚见、寒舍、薄酒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结合文化背景和国情内容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俗语
• 具有文化内涵义的词语
1. 有象征、联想义 有象征、 鸳鸯、红豆、荷花、 鸳鸯、红豆、荷花、月亮 作风问题、有喜、大龄青年、 作风问题、有喜、大龄青年、失足少年 2. 有伴随义 研究研究,再说吧, 研究研究,再说吧,看吧 (它们都带有委婉拒绝的伴随义,中国人在作否定回 它们都带有委婉拒绝的伴随义, 答时,常常使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语言, 答时,常常使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语言,这反映了传统 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圆式思维、辩证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圆式思维、 和 谐的思想方法,语言灵活重意会) 谐的思想方法,语言灵活重意会)
汉语词汇与文化
主讲: 主讲:
内容提要
• • • • • 一 什么是文化 二 文化和语言 三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 四 文化词汇学 五 文化词汇学研究动态
什么是文化
• 广义文化:文化是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 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物,以及基于这 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行为。 • 分类: 物质文化: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各种制度和理论体系 心理文化: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价值 观念(更深层次的文化)
3.从词语的借入和借出看中西文化交流 3.从词语的借入和借出看中西文化交流
词语的借入
借自满语:阿哥、贝勒、额娘、 借自满语:阿哥、贝勒、额娘、格格 来自西方:狮子、沙龙、马拉松 来自西方:狮子、沙龙、
2.词的命名——民族文化、心理、 2.词的命名——民族文化、心理、习俗 词的命名——民族文化 的溯源
“嫁”“娶”“妇”所体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的 ”“娶”“妇 婚姻家庭观念。 婚姻家庭观念。 不肖子孙
古语“不肖”即是“不像” 古语“不肖”即是“不像”,“不肖” 不肖” 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固定词语, 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固定词语, 最早出于《孟子》 最早出于《孟子》。孟子认为唐尧的 儿子丹朱不贤,不像他的父亲; 儿子丹朱不贤,不像他的父亲;虞舜 的儿子不贤,也不像他的父亲。 的儿子不贤,也不像他的父亲。从此 以后不贤就称为不肖,这与中国封建 以后不贤就称为不肖, 社会的家长制和“父为子纲”等观念 社会的家长制和“父为子纲” 有关系, 有关系,即认为子孙是不应该超过父 祖的,只要与父祖相像就好。 祖的,只要与父祖相像就好。
文化词汇学
• 定义:是既从文化现象来解释、印证词汇 定义:
现象,又从词汇的角度来解释、印证文化 现象的分支学科。 • 文化词汇学的研究: 文化词汇学的研究:
1. 词义演变与文化因素的互动
⑴词语的产生和消失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 词语的产生和消失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 例如:马——骘(公马)騇(母马)駱(白毛黑 鬃) 騂(红黄色的马) ⑵文化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词语的产生、演变和消失。 文化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词语的产生、演变和消失。 例如:“炒”——经济变动对词义演变的 制约 “社稷”——信仰在词义引申变化中的作用 “结束”——风俗习惯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表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不同语言中有截然不同 的内涵义 老:富于经验、和蔼可亲、智慧 富于经验、和蔼可亲、 菊花、 菊花、龙、狗 表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某语言中有内涵义, 表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某语言中有内涵义,在 另一语言无内涵义 气管炎( 气管炎(tracheitis) ) 岁寒三友:松竹梅( 岁寒三友:松竹梅(pine, bamboo, plum) )
文化和语言
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主要 载体, 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及其发展 的见证。(吕必松) 二者的关系是双向的,表现在: 一、文化影响着语言 贝:货 资 赋 赎 财 贿 赂 赚 赠 示:祭 祀 祝 祈 祷 祠 福 禄 祖
• 谐音
语言中许多忌讳都跟谐音有关。 翻 沉
→ →

不完全等值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意义、 不完全等值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意义、用 色彩不完全相同的词。 法、色彩不完全相同的词。
1. 意义范围不同 称谓词: 称谓词:uncle ,aunt ,cousin 2. 用法不同 谢谢( 谢谢(thank you) 3. 感情色彩不同 ),吹捧 私(privacy),吹捧(flatter) ),吹捧(
同音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
一、文化和词汇教学的关系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其构成成分都要受到社 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念、思维方式和审 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语言内部的各个系统 中,与语音、语法相比,词汇对社会文化的反映更为 敏感,接受文化的影响更为充分和突出。因此,学习 某种语言的词汇,就意味着接受某一种文化,接受某 一套概念和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