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发展史

合集下载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

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

有代表性的项目管理技术比如关键性途径方法(CPM)和项目评估和反思(PERT)技术,它们是两种分别独立发展起来的技术。

其中CPM是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于1957年联合研究提出,它假设每项活动的作业时间是确定值,重点在于费用和成本的控制。

PERT出现是在1958年,由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和洛克希德航空公司在规划和研究在核潜艇上发射“北极星”导弹的计划中首先提出。

与CPM不同的是,PERT中作业时间是不确定的,是用概率的方法进行估计的估算值,另外它也并不十分关心项目费用和成本,重点在于时间控制,被主要应用于含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大规模开发研究项目。

随后两者有发展一致的趋势,常常被结合使用,以求得时间和费用的最佳控制。

20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也还只是局限于建筑、国防和航天等少数领域,但因为项目管理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项目中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风靡全球。

国际上许多人开始对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了两大项目管理的研究体系,其一是以欧洲为首的体系——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另外是以美国为首的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为推动国际项目管理现代化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项目管理发展史研究专家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把项目管理划分为两个阶段。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是美国最早的曼哈顿计划开始的名称.。

后由华罗庚教授50年代引进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叫统筹法和优选法)。

现在的台湾省叫项目专案。

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所谓四软是面向“人”四软是:风险,沟通,组织与人力资源四硬是面向“过程”四硬: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一集成:是对四软四硬的集成项目导向型教育方法:1、学生按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在课外做5个课程设计作业;2、每个学生的项目团队在课堂上报告其课程设计作业的结果;3、其他项目团队的同学提问然后由老师组织开展对案例和问题进行讨论;4、使用课程设计实例进行分析并指出错误和不足;5、由老师给出改正方法并指导学生修改和更新设计;6、不断循环上几步直至完成整个课程设计。

项目管理发展史

项目管理发展史

项目管理通常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如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事实上,项目管理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1)古代其代表作如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供水渠这样不朽的伟大工程。

我国汴梁古城的复建也可称为成功项目管理的典型例子。

(2)近代项目管理的萌芽在四五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工项目。

美国把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任务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命名“曼哈顿计划”。

美国退伍将军莱斯利·R·格罗夫斯(L.R.GROVES)后来写了一本会议录《现在可以说了》(Now it can be told: The 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详细记载了这个项目的经过。

(3)近代项目管理的成熟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

项目管理的突破性成就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1957年,美国的路易斯维化工厂,由于生产过程的要求,必须昼夜连续运行。

因此,每年都不得不安排一定的时间,停下生产线进行全面检修。

过去的检修时间一般为125小时。

后来,他们把检修流程精细分解,竟然发现,在整个检修过程中所经过的不同路线上的总时间是不一样的。

缩短最长路线上工序的工期,就能够缩短整个检修的时间。

他们经过反复优化,最后只用了78个小时就完成了检修,节省时间达到38%,当年产生效益达100多万美元。

这就是至今项目管理工作者还在应用的著名的时间管理技术"关键路径法",简称CPM。

就在这一方法发明一年后,美国海军开始研制北极星导弹。

这是一个军用项目,技术新,项目巨大,据说当时美国有三分之一的科学家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管理如此庞大的尖端项目难度是可想而知了。

而当时的项目组织者想出了一个方法:为每个任务估计一个悲观的、一个乐观的和一个最可能情况下的工期,在关键路径法技术的基础上,用"三值加权"方法进行计划编排,最后竟然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预定6年完成的项目,节省时间33%以上。

项目管理发展史故事

项目管理发展史故事

初中项目管理发展史故事
古老的项目管理:古代的许多文明都进行了项目管理。

例如,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项目管理的许多元素。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组织大量劳工,并协调各种资源来完成这个项目。

此外,罗马帝国在建设道路和桥梁时也运用了项目管理的方法。

工业革命时期的项目管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项目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制造商开始使用工作流程和时间表来管理复杂的生产过程。

项目管理逐渐成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项目管理:二战期间,项目管理得到了广泛应用。

交战国在战争中需要协调各种资源和计划。

项目管理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以应对战争中的各种挑战。

现代的项目管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领域。

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和工具被开发出来,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项目。

此外,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等组织也推动了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敏捷项目管理:近年来,敏捷项目管理方法逐渐流行起来。

这种方法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敏捷方法在软件开发和IT项目中特别受欢
迎,但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项目。

项目管理历史发展

项目管理历史发展

项目管理历史发展概要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

有代表性的项目管理技术比如关键性途径方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甘特图(Ganttchart)的提出,它们是两种分别独立发展起来的技术。

甘特图(Ganttchart)又叫横道图、条状图(Barchart)。

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发明的,以亨利·L·甘特先生的名字命名,他制定了一个完整地用条形图表进度的标志系统。

其中CPM是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于1957年联合研究提出,它假设每项活动的作业时间是确定值,重点在于费用和成本的控制。

PERT出现是在1958年,由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和洛克希德航空公司在规划和研究在核潜艇上发射“北极星”导弹的计划中首先提出。

与CPM不同的是,PERT中作业时间是不确定的,是用概率的方法进行估计的估算值,另外它也并不十分关心项目费用和成本,重点在于时间控制,被主要应用于含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大规模开发研究项目。

随后两者有发展一致的趋势,常常被结合使用,以求得时间和费用的最佳控制。

20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也还只是局限于建筑、国防和航天等少数领域,但因为项目管理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项目中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风靡全球。

国际上许多人开始对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了两大项目管理的研究体系,其一是以欧洲为首的体系——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另外是以美国为首的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为推动国际项目管理现代化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项目管理发展史研究专家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把项目管理划分为两个阶段。

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pm)是美国最早的曼哈顿计划开始的名称.。

后由华罗庚教授50年代引进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叫统筹法和优选法)。

台湾省叫项目专案。

发展在冷战的史普托尼克危机(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前,项目管理还没有用做一个独立的概念。

项目管理发展史

项目管理发展史

项目管理发展史一、引言项目管理是一种以目标导向的系统性方法,用于规划、执行和控制项目的活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项目管理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过去到现在,梳理项目管理的发展史,探讨其演变过程和主要特点。

二、古代项目管理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类似项目管理的方法来组织工程和建设项目。

例如,尼罗河的修筑和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建造都是大规模的工程项目,需要组织和协调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古代的项目管理者通常是君主、贵族或高级官员,他们负责制定计划、安排资源和监督工作的进展。

三、现代项目管理的起源现代项目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层出不穷。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项目,工程师和管理学家开始研究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四、关键路径法和PERT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工程师们提出了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CPM)和项目评审和评估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

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网络图的理论,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和预测项目的进度。

五、项目管理学科的建立20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学科开始逐渐建立起来。

1969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专门的项目管理学会——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PMI)。

该协会致力于推动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制定了项目管理的标准和方法,并颁发了国际认可的项目管理证书(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简称PMP)。

六、敏捷项目管理20世纪90年代,软件开发领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项目管理方法——敏捷项目管理(Agile Project Management)。

敏捷项目管理强调快速响应变化、团队合作和持续交付,适用于需求频繁变更的项目。

项目管理的历史和发展简介

项目管理的历史和发展简介
数字化协作
通过实时数据共享、在线沟通和虚拟会议等技术, 项目管理团队能够实现更高效、便捷的协作,打 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智能化决策支持
利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项目管理将能 够提供更加智能的决策支持,帮助项目经理更好 地预测和应对项目风险。
项目管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项目管理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效益,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3
未来,项目管理软件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提高项
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03
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与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在全球化背景下变得越来越 重要,跨国公司和国际项目不断增多 ,需要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工具来解 决跨文化、跨地域的管理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需要关注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文化差异 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实现项目 的顺利实施和成功交付。
全球化与地缘政治风险
全球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将对项目管理产生影响, 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新兴领域的拓展
未来项目管理将向新兴领域拓展,如生物科技、量子计算等高科技 领域,需要不断更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混合项目管理方法
混合项目管理方法结合传统和敏捷的优点,根据项目 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与普及
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
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软件开始出现并逐渐普及。
项目管理软件的种类
02
项目管理软件包括项目计划管理软件、进度管理软件、成本管
理软件等。
项目管理软件的未来趋势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旨在将有限的资源应用于特定项目,以实现项目目标。

它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历史角度出发,简要介绍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项目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例如,埃及法老时期的金字塔建造就是一个巨大的项目管理成就。

“工程队长”负责监督、协调和管理大量工人,以确保金字塔的顺利建设。

然而,真正的现代项目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政府开始对复杂的国防、航空和科技项目进行管理。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在早期的太空计划中,如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使用了项目管理技术。

这是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的起点。

20世纪70年代,项目管理的概念开始普及,并在商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那个时候,人们开始认识到对于复杂的商业项目来说,单纯的管理方法是无法满足需求的,需要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方法。

因此,项目管理学科被逐渐建立起来,并在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

再进一步的发展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计划和实施大规模IT项目的需求,这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PMI(项目管理协会)成立于1969年,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权威机构,推动了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逐渐被广大企业所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开始成为一个关键的职业领域,并成为许多公司的核心管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项目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和演进。

例如,敏捷项目管理方法的出现,强调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灵活的团队合作。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项目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线项目管理工具的出现使得项目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

而且,虚拟团队的兴起也给项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会。

总的来说,项目管理经历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制度化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_[全文]

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_[全文]

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我国项目管理发展历史回顾我国最早的大型项目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万里长城,但是真正称得上中国项目管理的里程碑工作,是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教授和钱学森教授分别倡导的统筹法和系统工程。

华罗庚也是我们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的创始人,我们对他比较熟悉,因此下面主要介绍他的工作。

华罗庚教授于1964年倡导并开始应用推广的“统筹法”(Overall Planning Method),1965年华罗庚著的《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的核心是提出了一套较系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管理方法,包括调查研究,绘制箭头图,找主要矛盾线,以及在设定目标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等。

1964年华罗庚带领中国科技大学部分老师和学生到西南三线建设工地推广应用统筹法,在修铁路、架桥梁、挖隧道等工程项目管理上取得了成功。

毛泽东主席在1965年3月18日给华罗庚的信上鼓励他:“诗和信已经收读。

壮志凌云,可喜可贺。

”1965年7月21日毛主席再次写信祝贺和勉励他“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

1970年5月,华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支持鼓励,带领陈德泉、计雷两位助手到上海炼油厂蹲点,在“酚精炼扩建改建工程”上应用统筹法。

该设备每天产值20多万元,原计划需停工一个多月的扩建改建工程,应用统筹法后实际只用了5天便完成了。

其后的十多年中,华罗庚带领“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小分队”,到过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双法。

各地在建筑工程、设备维修、生产组织、生产运作流程重建等诸多领域很快地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成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期间开发出了数以百计的作业流程,为进一步实施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后,华罗庚和他的助手们开始将统筹法应用于国家特大型项目,例如1980年中国科协联合5个部委、7个学会启动的“两淮煤矿开发”项目(涉及投资60亿元);1983年启动的“准噶尔露天煤矿煤、电、运同步建设”项目(涉及投资120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发展史
项目管理通常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如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
计划),在四五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工项目。

近代项目管理学科起源于50
年代,在美国出现了CPM 和PERT 技术。

项目管理专家把项目管理划分为两个阶段:
80 年代之前为传统的项目管理阶段
80 年代之后为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六十年代,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也还只局限于建筑、国防和航天等少数领域,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项目。

因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风靡全球。

国际上许多人对于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逐渐形成了两大项目管理的研究体系,即:以欧洲为首的体系--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以美国为首的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过去的30 多年中,他们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
作,为推动国际项目管理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后面将详细介绍)。

60 年代初华罗庚教授将这种技术在中国普及推广,称作统筹方法,我们现在通常称为网络计划技术。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并成为支柱产业,项目的特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管理人员发现许多在制造业经济下建立的管理方法,到了信息经济时代已经不再适用。

制造业经济环境下,强调的是预测能力和重复性活动,管理的重点很大程度上在于制造过程的合理性和标准化。

而在信息经济环境里,事务的独特性取代了重复性过程,信息本身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灵活性成了新秩序的代名词。

他们很快发现实行项目管理恰恰是实现灵活性的关键手段。

他们还发现项目管理在运作方式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内外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于是纷纷采用这一管理模式,并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

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在发达国家中现代项目管理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和行业,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

用一句话来给一个学科体系下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美国项目
管理学会在《项目管理知识指南》中的一段话来了解项目管理的轮廓:"项目管
理就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有效的项目管理是指在规定用来实现具体目标和指标的时间内,对组织机构资源进行计划、引导和控制工作。

"
项目管理的理论来自于管理项目的工作实践。

时至今日,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门学科,但是当前大多数的项目管理人员拥有的项目管理专业知识不是通过系统教育培训得到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的。

并且还有许多项目管理人员仍在不断地重新发现积累这些专业知识。

通常,他们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5-10 年),付出昂贵的代价后,才能成为合格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甚至政府机关)所认识,组织的决策者开始认识到项目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以减少项目的盲目性。

于是这些组织开始要求他们的雇员系统地学习项目管理知识,以减少项目过程的偶发性。

在多种需求的促进下,项目管理迅速得到推广普及。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学院中陆续开设了项目管理硕士、博士学位教育,其毕业生常常比MBA 毕业生更受到各大公司的欢迎。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项目管理不仅普遍应用于建筑、航天、国防等传统领域,而且已经在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制造业、金融业、保险业甚至政府机关和国际组织中已经成为其运作的中心模式,比如AT&T、Bell(贝尔)、US West、IBM、EDS、ABB、NCR、Citybank、Morgan Stanley(摩根。

斯坦利财团)、美国白宫行政办公室、美国能源部、世界银行等在其运营的核心部门都采用项目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