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

合集下载

wei语文必修1论语名句及解释

wei语文必修1论语名句及解释

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译文: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

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译文:颜渊、季路侍从。

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
3
孔子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 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 返鲁。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 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 私家学派——儒家。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 之首。
4
孔子
他是一个志在报国、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23
2、“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 化才会有未来。”
22
请为孔子写一个颁奖词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 华
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
文 化
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 的
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先 驱
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 :

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论语》是一部__语_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
_门和人___再_传所弟辑子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 儒把《论语》和《__中_庸》《__孟_子》《__大_学》
合称为“四书”。
21
谈一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张颐武观点: 1、“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
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 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12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 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董仲舒
13
14
15
• • • •
《论语》体式
议对答格 事话问言 体体体体
16
五、论语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人常乐,有仁德者长寿”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子贡问道:“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孔子答:“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而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翻译: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9.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翻译: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翻译: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翻译: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1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翻译:仁德很远吗?我想要为仁行善,那么仁德就自然而然的到了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翻译: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1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翻译:(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15.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翻译:当权者自己品行端正,不发命令,政令也能贯彻自己行为不检点,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听从17.有教无类翻译: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翻译: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翻译::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翻译: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2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翻译: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翻译:人如果不讲信义,那怎么可以呢?27.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应该是这个意思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翻译: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翻译: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翻译:到了寒冷的冬季,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31.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翻译: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一个做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3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翻译: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3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翻译: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3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翻译: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寻求来的啊3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翻译: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3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名著导读《论语》

名著导读《论语》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 人忧愁悲伤。” 1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 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 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 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 不要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 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 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 寿。”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 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 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己身正,即使不下达命 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达 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名著导读 ——《论语》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 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 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 点进行自我改正。”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 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 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 ‘文’。”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 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 险。” 7、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 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 态度是明智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学而、为政、八佾 文意通释)》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学而、为政、八佾 文意通释)》课件
【注释】①北辰:北极星。距地球约782光年。 由于太远,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实际仍在高速 运转。 ②共:同“拱”。环绕。
【今译】 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 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 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①,曰: ‘思无邪②。’”
【今译】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 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 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 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 ②贤贤:第一个“贤”做动词用,表示敬重,尊崇;第二 个“贤”是名词,即“圣贤”的“贤”,指有道德有学问的高 尚的人。易:轻视,不看重。一说,“易”释为“移”,移 好色之心而好贤德。 ③ 致:做出奉献。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 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③?”子贡曰:“夫子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④?”
【注释】①子禽:姓陈,名亢(kàng抗),字子禽。一说, 即. 亢。陈国人。孔子的弟子(一说,不是孔子的弟子)。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弟子。比 孔子小三十一岁,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不详。 ②夫子:孔子的弟子敬称孔子。古代凡做过大夫官职的人, 可称“夫子”(孔子曾任鲁国司寇)。邦:诸侯国。 ③抑与之与:“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 “与之”,给他。最后的“与”,同“欤”,语气词。 ④其诸:或者,大概。

202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整理

202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整理

2021年高中语文名著导读之《论语》一、名句解释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臵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自己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他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明。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 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危险了。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①损:损害。

②谅:信实。

③便辟:阿谀奉承。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点及练习题《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罕》)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翻译: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得仁心就很少了。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与》)翻译: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聪明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寿。

6、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翻译: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8、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 (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 (共45张PPT)
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我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 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宋《省心录》 做最好的今天,回顾最好的昨天,迎接最美好的明天。 战士的意志要象礁石一样坚定,战士的性格要象和风一样温柔。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就算你的朋友再多,人脉再广,其实真正对你好的人,你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 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xx!”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人常乐,有仁德者长寿”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子贡问道:“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孔子答:“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而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8.xx、季路侍子曰:“盍各xx?”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xx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xx”子曰:“老者xx,朋友信之,少者xx”翻译: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9.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翻译: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翻译: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翻译: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12.仁远乎哉?我欲仁,xx矣翻译:仁德很远吗?我想要为仁行善,那么仁德就自然而然的到了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翻译: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1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翻译:(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翻译:当权者自己品行端正,不发命令,政令也能贯彻自己行为不检点,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听从17.有教无类翻译: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翻译: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翻译::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翻译: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2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翻译: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翻译:人如果不讲信义,那怎么可以呢?27.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应该是这个意思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xx翻译: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29.三军可夺帅也,xx不可夺志也翻译: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30.岁寒,然后知xx之后凋也翻译:到了寒冷的冬季,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31.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翻译: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一个做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3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翻译: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3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翻译: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3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翻译: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寻求来的啊3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翻译: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37.子路、xx、xx有、公西华xx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龄比你们长一些就受拘束而不敢说话(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曾晳,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说的志向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事呢?”翻译: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遇事不迷惑,五十岁就明白了有些事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六十岁时可以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