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采血方法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动脉采血,这个听上去有些吓人的过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在什么地方采血比较合适,方法又是怎样的。
希望能让你对这个过程有个清晰的认识,也能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恐惧。
一、动脉采血的部位1.1 尺动脉说到动脉采血,首先想到的就是尺动脉。
这个地方就在你的手腕内侧,摸到一根明显的脉搏,那个地方就是尺动脉。
很多医生会选择在这儿采血,因为相对容易找到,也比较安全。
采血时,患者的手臂应该稍微放松,最好是坐着或者躺着。
因为太紧张,手会僵硬,血管就会不太好找。
1.2 股动脉另一个常见的地方是股动脉,位置就在大腿根部。
这个地方的血管相对较大,适合需要采集较多血液的情况。
虽然这里的采血难度略高一些,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检查,股动脉可是个不错的选择。
医生通常会在这儿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二、动脉采血的方法2.1 准备工作在开始之前,医生会先做好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消毒工具、准备好试管等。
患者的心理准备也很重要,心态放松能大大减少疼痛感。
医生会跟你聊聊天,分散你的注意力。
就像朋友间的小聊天,轻松愉快。
2.2 采血过程接下来就是采血的过程。
医生会用一根细针穿刺血管,快速而准确。
通常只需要几秒钟,血液就会流入试管。
其实并不会痛得让人无法忍受,像是蚊子叮了一下,随后就没事了。
此时,你可能会感觉到一丝凉意,但这也是正常的。
2.3 采血后的处理一旦采血完成,医生会用棉球轻轻按压采血部位,防止出血。
然后会贴上创口贴,简单又有效。
这个时候,你可以稍微活动一下手腕,帮助血液循环,减少淤青的可能性。
三、注意事项与潜在风险3.1 术前准备动脉采血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行的。
术前要确保没有服用抗凝药物,避免出血风险。
医生通常会询问你的病史,了解你是否有血液病或者其他相关的健康问题。
这些都是为了确保你的安全。
3.2 术后观察采血后,医生会让你在医院稍作观察,看看有没有出现不适。
如果有任何异常,比如剧烈的疼痛、出血不止,务必要及时告知医生。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正确采集方法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正确采集方法临床检验是医学诊断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标本的正确采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各种临床检验常用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一、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静脉血:选择合适的静脉,用无菌消毒剂消毒皮肤,插入针头,顺利穿透血管后抽取血液。
采血时应注意采样管的填充量、采血顺序和采血管的顺序等。
2.动脉血:选择患者无血栓形成和其他并发症的动脉,同样消毒后,插入一个直径较小的针头,采集血液样本。
3.安静点血:消毒后,选择合适位置,安静静脉点压五秒以上,使用无菌采血毛细管收集点压时采集的静脉血液。
4.撕膜法:适用于幼儿或顽固肿块的患者,先使用消毒剂消毒皮肤,撕去无菌的凝胶填充管顶部的膜,直接将针头插入以采集血液。
二、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早晨第一次排尿:由于此时尿液浓缩,能够准确反映第一次排尿样本的特征。
2.中段尿:首先将外阴清洗干净,随后采用无菌容器收集尿液,避免污染。
3.取尿管尿:适用于无法排尿或无尿点尿的患者,通过尿管引流尿液。
三、粪便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早晨第一次排便:用无菌容器收集早晨第一次排便的粪便标本。
2.新鲜粪便:及时收集新鲜排便的粪便标本,避免长时间暴露。
3.液便标本:用无菌容器收集液体状的粪便标本,避免与尿液等混合。
四、唾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情绪稳定时采集:避免在情绪激动、食后、用药等影响唾液分泌的情况下采集。
2.收集全天的唾液:采集各个时间段的唾液,通过混合后采样使分析结果更准确。
3.吸入早晨第一次唾液:利用无菌吸管吸入早晨第一次唾液。
五、组织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找准位置:确定标本采集的位置,消毒皮肤。
2.高速摇杆法:用缝合针或刮匙迅速刮取病变组织标本,放入无菌容器中。
3.空心针刺吸法:用无菌空心针横向刺穿病灶并迅速射入无菌容器中。
六、其他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腹水标本:用注射器或无菌容器采集腹水标本。
2.胸腔积液标本:用无菌容器采集胸腔积液标本。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医学领域中,标本采集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正确的采集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最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患者的手部或采血部位,确保无菌环境。
(2)带压止血带:用止血带带压至患者肘部,增加静脉曲张,便于采血。
(3)选择穿刺点:通常选择患者的前臂或手背静脉作为穿刺点。
(4)穿刺:用无菌针头刺破静脉,采取相应容器采集血液。
(5)松开止血带:在采血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6)压迫止血: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穿刺点,帮助止血。
(7)处理标本:将采收的标本置于相应试管或容器中,确保标本的质量。
注意事项:- 采血过程中要注重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静脉采血后要迅速松开止血带和按压穿刺点,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不要过度采血,避免引起血液稀释或患者贫血。
- 标本采集前后要嘱患者保持休息,避免活动过度。
2. 皮下组织或静脉取血某些情况下,需要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标本。
操作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采血部位。
(2)选取穿刺点:选择皮下组织或静脉穿刺点,通常在手背或前臂。
(3)穿刺:用无菌注射针或需要针刺穿刺采集标本。
(4)采集标本:用无菌容器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
注意事项:- 确保穿刺点和采血容器的无菌。
- 采集前要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一定量的空气,以保持压力平衡。
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液是常用的生化分析标本之一,正确采集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尿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清洁外生殖器:采样前,使用清水或无菌湿纸巾清洁外生殖器。
(2)开始排尿:将第一泡尿排空至座便器中,然后将中段尿采集到容器中。
(3)尿液采集:使用无菌容器采集足量的尿液样本(通常为15-30毫升)。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一、静脉采血法1.用物同静脉注射法,备干燥注射器(5-10ml),7号针头,标本容器(按需要备干燥试管、抗凝管或血培养瓶),酒精灯,火柴等。
2.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按静脉穿刺法采取所需血量,立即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切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而造成溶血。
因血液中细胞的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如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外的20倍,细胞内的某些酶含量也较细胞外高,如发生溶血,则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需全血、血浆,可将血液如上法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立即轻轻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如需作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时,抽取血液后,应立即注入有石蜡油的抗凝试管中,注入时针头应插入石蜡油面以下,以隔绝空气,立即送验。
否则血液中二氧化碳逸出,使检验结果降低,影响准确性。
(3)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防止污染。
静脉采血后,将血液注入培养瓶内,一般培养标本用肉汤培养瓶,如做伤寒杆菌培养则备胆汁培养瓶。
临床常用的培养瓶有两种,一种是密封瓶,瓶口除橡胶塞外另加铝盖密封。
瓶内盛培养液约50ml,经高压灭菌,使用时将铝盖剔去,用2%碘酒和70%酒精消毒瓶盖,更换针头将抽出的血液注入瓶内,摇匀后送验。
另一种是三角烧瓶,瓶口以棉花塞子及纸严密包封,使用时先将封瓶纸松开,取血后将棉塞取出迅速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瓶口,将血液注入瓶内,轻轻摇匀,再将棉塞经火焰消毒后盖好,扎紧封瓶纸送验。
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因血中细菌数目较少,为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应取血10-15ml.(4)采血完毕,连同检验单及时送验,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应经消毒液浸泡集中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所需血量视检验目的而定,各医院检验方法不同,其采血量也各异。
下面介绍常用检验项目全血、血清标本和放射免疫检验采血量与要求(表17-1,17-2,17-3,17-4)。
血标本采集方法

血标本采集方法血标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正确的采集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标本的质量,还能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是最常见的一种采血方法,通常用于临床检查和化验。
采血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患者的身份、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准备好所需的采血器具等。
在采血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姿势,可以选择坐位或卧位;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采血管,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采血部位的不同进行选择;最后,在采血后要及时止血,并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
二、指尖采血。
指尖采血通常用于血糖监测和新生儿的血常规检查。
在指尖采血时,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是患者的中指或无名指;其次,要用酒精棉球擦拭采血部位,保持清洁;最后,在采血后要及时按压采血部位,避免出血过多。
三、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通常用于血气分析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在动脉采血时,护士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是桡动脉或足背动脉;其次,要用酒精棉球擦拭采血部位,保持清洁;最后,在采血后要立即压迫采血部位,避免出血过多,并避免形成血肿。
四、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采血方法外,护士在采血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事项。
比如,在采血前要向患者充分解释采血的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配合;在采血时要做好标本的标识和记录工作,避免混淆和错误;在采血后要及时处理好采血器具,做到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血标本采集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采血方法和注意事项不仅可以保证标本的质量,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伤害。
希望护士们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做好血标本采集工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正确的指尖采血方法

采血方法二采血方法血液标本可来自于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
静脉血是最常用的标本,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儿童,血气分析多使用动脉血。
一)、静脉采血法采血部位:肘静脉;手背部手腕部等体表静脉;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采血。
采血器材:一次性注射器,真空定量采血装置注意事项:( 1 )防止溶血:造成溶血的因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淤血时间过长;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剧烈等。
若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后,未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真空管内,也易造成溶血。
体内溶血属合格标本,但应在报告单上注明。
( 2 )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
用止血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半分钟,否则将使生化结果升高或下降。
( 3 )若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不宜在输液同侧手臂采血;若女性病人做了乳腺切除术,应在手术对侧手臂采血。
( 4 )采血的体位:体位改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血液中的许多指标发生改变。
一般采取直立位采血,其二标本的测定值比卧位高 5 %~ 15 %。
因此,采血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位或卧位),以及体位的一致性。
( 5 )采血时只能向外抽,决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注入空气,形成气栓而造成严重后果。
( 6 )很多生化成分受膳食影响,因此,采血前要确认病人是否空腹。
(7)采血过程中晕厥:拔出针头,嘱其平卧,必要时可给患者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拇指压掐)人中、合谷,静点葡萄糖或口服糖水二)、皮肤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部位:中指或无名指尖内侧,半岁以下拇指或足部,特殊伤员。
器材:采血针、吸管。
步骤:消毒、穿刺、采血。
采血为何选用左手无名指?拇指与小指肌腱活动的滑液囊较多,并向手掌中间延伸,而且相互流通。
发生感染时,炎症就可能向掌心蔓延,引起手掌和另一个手指的感染,导致严重后果。
食指和中指是人的功能手指,使用的机会较多,也不宜采血。
动静脉采血的方法

准备的物品
方法二:
静脉穿刺方法——留置针来自用法(1)动脉选择:首选头部动脉如颞动脉、耳后动脉,其次桡动脉、 肱动脉。
(2)动脉穿刺方法(以桡动脉为例):
用5ml注射器抽吸0.005%肝素钠等渗盐水,套上头 皮针及肝素帽,排尽空气备用。操作者用右手食 指触摸桡动脉搏动点,消毒,左手中指与食指呈 剪刀式夹住穿刺部位上方,拇指压住穿刺部位下 方,右手持留置针呈20度角进针,见回血后放手 留置针退出针心,用左手中指与食指夹紧皮肤, 防止血液渗出,右手立即拿肝素帽接上留置针, 以脉冲式正压封管,拔出头皮针。
测血糖正确的采血方法

测血糖正确的采血方法
测血糖的正确采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适当的位置:常见的采血部位有指尖、掌侧、前臂和大腿。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采血。
2. 充分清洁:使用肥皂和温水或酒精来清洁采血部位。
如果使用酒精进行清洁,要等待酒精完全干燥。
3. 准备搜集设备:准备好血糖测量仪、血糖试纸、安全针或针头,以及消毒棉球。
4. 刺破皮肤:将安全针或针头轻轻刺破皮肤,不要刺深,以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和出血。
5. 挤血采集:用指腹轻轻挤压采血部位,使血液汇集在皮肤表面。
6. 收集血液样本:将血糖试纸对准血滴,等待试纸吸收足够的血液样本。
7. 记录结果:根据血糖仪器的指示,等待一段时间,测量结果将显示在仪器上。
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8. 处理伤口:使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采血部位,以止血。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证双手清洁,最好使用无菌手套。
- 在同一地方连续采血可能会增加疼痛和引起局部感染,建议轮流使用多个采血部位。
- 每次采血时使用新的针头和试纸。
- 如果出血过多或无法控制,建议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
- 如有必要,请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示或血糖监测设备的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血方法:血标本的正确采集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的关键。
血液标本的采集分为皮肤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所有的采血技术均要求保持血液标本的完整性。
不同的采血法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判断和比较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静脉采血法:当所需血量较多或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时,通常使用静脉采血法。
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几乎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部静脉;如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改用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必要时也可从股静脉采血。
2)皮肤采血法:此法所采之血实质是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混合血,也含有细胞间质和细胞内液。
主要用于各种微量检查或一般常规检查,多选择手指为采血部位。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取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血液做血液一般检验。
婴幼儿手指太小可用脚拇趾或足跟采血。
严重烧伤患者,应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
为避免交叉感染,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制,有利于采血的质量控制。
皮肤采血的主要缺点是易于溶血、凝血和可能混入组织液,检查结果重复性差。
3)真空采血法:又称为负压采血法。
各种真空定量贮存抗凝试管,根据需要标有不同的色码备用,适于不同的检验项目。
该法采用封闭式采血,血样无需容器之间的转移,减少了溶血现象,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分,保证待验血标本原始性状的完整性,使检验结果更接近真实,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但真空采血管价格较高,有待进一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