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归类

合集下载

文言虚词其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其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其字的用法归纳一、文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文言虚词,也称为文言助词,是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一类特殊词语。

与实词相对,虚词在语法功能上起到连接、修饰等作用。

其中,"其"字是文言虚词中常见而重要的一个。

本文将归纳整理"其"字在古代文言中的主要用法和作用。

二、"其"字作定语的使用方法1. "其"字作为形容词性定语例如:“其色青如世人邦人之丧心。

”(刘禹锡《劝农》)在这个例子中,"其色青如世人邦人之丧心"意思是说他们的颜色像普通人民或国家遭遇不幸时的心情。

2. "其"字作为名词性定语例如:“父母呼曰先生。

”(刘禹锡《竹杖子》)这句话中,“先生”一词被“父母呼曰”的描述所修饰。

意思是指对方年长,自己尊敬地称之。

三、"其"字表达所有关系1. "其"字用于表示所属关系例如:“夫妇俱嗣舅氏。

”(唐太宗《时食人记》)这句话中,“嗣舅氏”表示这个夫妇是由他们的舅舅继承的。

2. "其"字用于表示所发出的东西例如:“急以行其曲房马,分善大水。

”(唐章怀太子)这里,“其曲房马”表示调派到曲房的马匹。

四、"其"字作为代词的用法1. "其"字可用作代词,指示前文提到或已知的事物。

例如:“夫山之为美也;壑幽而鸟从来者。

”(罗隐《登山》)这里,“其”指示了前文提到的“山”。

2. "其"字也可以泛指所属关系中未知的事物。

例如:“三河既平……籍田宅以振贫穷,余即以言邑之利而还私ョ焉。

”(刘禹锡《司空表视困延革之意兼献什伯赞康丰义行军参虚益十首互序鼓励)在这句话中,“其中利”的意思是说城市中有利可图但个人尚不明白数量。

五、总结通过对文言虚词"其"字使用方法及作用的归纳,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字在古代汉语中广泛且重要的运用。

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其”“以”“之”“为”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四个重点虚词,用法整理如下:一、其1、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例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例2.秦贪,负其强。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相当于“他”“她”“它”。

例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我的”。

例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例6.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勾践灭吴》)(4)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这个”。

例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那个”。

例8.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其中的”,后多为数词。

例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2、副词。

(1)表测度,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

例10.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表反诘,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11.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3)表婉商、祈使,相当于“还是”“可要”。

例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例13.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3、连词。

(1)表选择,用在句首,相当于“是……还是……”。

例14.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假设,用在句首,相当于“如果”。

例15.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4、助词,补充音节。

例16.既其出。

(《游褒禅山记》例17.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二.以1、介词(1)表动作行为的处置,相当于“把”。

例1.秦亦不以城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相当于“按照”“凭借”“凭什么身份”。

例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文言文中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文中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文中虚词其的用法一、文言文中“其”的用法概述在文言文中,虚词“其”是属于代词类的一个字。

它能够指示前面所提到的事物或人,并起到连接作用,使上下文更加连贯。

虚词“其”在句子中的位置灵活多样,能够出现在主语、宾语、定语等不同成分之前,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变换使用。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介绍文言文中“其”的常见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其”作为代词使用1. 代替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事物或人在很多情况下,“其”代指前文提到过的名词或动词短语,起到重复的作用。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演义》)这里,“其”就代替了前面提到过的“臣”,表示皇帝对臣子的尊重。

2. 表示某种属性或状态有时候,“其”可以表示被修饰名词或动词短语所具有的属性或状态。

例如:“建章立制,惩罚奢侈讲究节俭,喜好笃实。

”(《汉书》)这里,“其”表示的是节俭、笃实这样的品质。

3. 作为复合代词修饰名词“其”还可以与其他成分组合形成复合代词,一起修饰前面的名词或动词。

例如:“夫风雅士,世之辩仕也。

”(《二刻拍案惊奇》)这里,“世之辩仕”中的“之”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们”,而“其”则是修饰该复合代词。

三、“其”作为连词使用除了作为代词使用外,“其”也可以作为连词使用,用来连接上下文,表示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

1. 表示因果关系在一些文言文句子中,“其”常常用来表达因果关系。

例如:“穷者宋儿以吝啬称楚留香侠义事行损财助人。

“(《楚留香传奇》)这句话中,“因穷者吝啬”的原因,通过“以”的连接,“造成了助人行损财”的结果。

2. 表示所举例证有时候,“其”也可以用来引出例证,支持前面所提到的观点或论述。

例如:“曹过命郎午于彤堂之上饮,而不得管仲为驱也。

”(《战国策》)这句话中,“其”引出了“曹过命郎午不得为驱”的例证。

3. 用于复合句中在复合句中,“其”可以连接主句和从句,起到衔接的作用。

例如:“父母之年,正当养育子女之时。

”四、“其”使用注意事项1. 注意代词一致性在使用“其”时,要注意保持代词的一致性。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刘金山郭玉梅文言虚词“其”,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也是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一。

它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一、代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法,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两种。

(一)人称代词 1.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做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做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

例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二)指示代词 1.表远指,做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如: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2.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

例如: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③吾其还也。

(表婉商)(《烛之武退秦师》)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伶官传序》)三、连词 1.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2.在“其……邪?其……也”这种固定形式中,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例如: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②静女其姝。

(《邶风·静女》)【“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以上四种用法,最容易混淆的是代词和副词两种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 其”字的用法
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它的
代词,他们,指游客
2、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3、而余亦悔其随之
代词,指自己
4、…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代词,其中
5、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 其”字的用法
1、吾其还也 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以 ”字的用法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 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
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4.表示修饰关系,手段或方式。① 樊哙侧其盾以撞。
“ 以 ”字的用法
(五)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 以 ”字的用法
(六)复音词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因此\", 【有以】 “有什么办法用来……”
“ 以 ”字的用法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 以பைடு நூலகம்”字的用法
(四)动词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②皆以美于徐公。
1.以为,认为。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2.用,任用。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3、路漫漫其修远兮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其”“以”“之”“为”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四个重点虚词,用法整理如下:一、其1、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例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例2.秦贪,负其强。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相当于“他”“她”“它”。

例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我的”。

例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例6.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勾践灭吴》)(4)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这个”。

例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那个”。

例8.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其中的”,后多为数词。

例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2、副词。

(1)表测度,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

例10.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表反诘,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11.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3)表婉商、祈使,相当于“还是”“可要”。

例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例13.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3、连词。

(1)表选择,用在句首,相当于“是……还是……”。

例14.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假设,用在句首,相当于“如果”。

例15.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4、助词,补充音节。

例16.既其出。

(《游褒禅山记》例17.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二.以1、介词(1)表动作行为的处置,相当于“把”。

例1.秦亦不以城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相当于“按照”“凭借”“凭什么身份”。

例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例句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例句一、引言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起到连接、衔接各个句子成分或修饰其他词语的作用的词语。

其中,虚词“其”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

本文将对虚词“其”的用法及例句进行详细介绍。

二、“其”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虚词“其”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承担不同的功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代词:表示某人或物的所有格,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她/它的”。

例如:“其名既闻,实者很少。

”(《红楼梦》)2. 连词:表示顺从、并列或转折关系。

例如:“由色而求之,则淫欲盈其中;由声而求之,则淫心满焉;由利而求之,则贪得无厌。

”(《墨子·非儒墨》)3. 形容词:表示程度、性质或特点。

例如:“孔明玩道琴至六四十五弦时,下手轻凤簪华丽之络。

”(清·袁枚《随园乐府·道琴》)三、“其”的具体用法解析与例句展示1. 作为代词:“其”可以用来指代某个人或物的所有格,与现代汉语中的他/她/它的相当。

例如:“子曰:探其水而饮之,挖其地而食之。

”(《论语·述而》)2. 表示比较或对照关系:在修辞手法上,使用“其”来进行比较或对照是一种常见方法。

例如:“虽有所立,将无野心;盖欲必尽乎哀思之情耳,意外欲报母于然耶?”(《东周列国志·郑敬王世家》)3. 承接前后内容并作衔接:“其”常被用来衔接前后两个句子,并表示承接关系。

例如:“舜臣禹于诸侯,轻车驷马载齐桓公而还我钜野。

”(《左传·襄公十四年》)4. 强调特定对象的性质或特点:通过使用“其”,可以突出句子中的主要对象,并强调其性质、特点等。

例如:“曾晏问管仲曰:‘臧文仲何如人也?’管仲曰:‘德惠功行俱精,若复合诸菌于兹则其乖。

’”(《三国群英传》)5. 替代或省略其他成分:在一些上下文中,“其”可以用来替代或省略其他成分,使句子更简练。

例如:“堂堂孟卓者其赴仲之醴吽而拜否?”(明·李时中《红螺径》)四、总结虚词“其”作为文言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之一,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丰富的用法和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其
附:下面一段话用了12个“其”字,试翻译并分析“其”字的用法。

狐谓狼曰:“羊肉其⑴鲜乎!君其⑵有意,叼其⑶一而啖(dàn)之,得饱其⑷口福。

”狼曰:“其⑸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lì)言,其⑹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⑺无闻邪,其⑻畏主人邪及其⑼嬉逐,愿为一雪其⑽耻。

君其⑾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⑿无辞乎”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答案:⑴副词,表推测,大概⑵连词,表假设,如果⑶代词,其中⑷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⑸加强疑问语气,又⑹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⑺⑻两个并用,连词,表选择,是……还是⑼第三人称代词,它们⑽指示代词,那种⑾副词,表期望、要求,可⑿副词,表反问,难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