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心理学[优质PPT]

合集下载

视觉心理学正式版

视觉心理学正式版

1.眼睛的构造包括:角膜、晶状体和虹膜。

2.眼睛与135相机的比较:①篇幅:视网膜的直径与135mm胶片上的24mm画面宽度大致相同。

②焦距:35mm摄影机的标准镜头焦距通常为50mm左右而眼睛的焦距一般约为17mm。

③视角:短焦距结合弧形视网膜形成的视角约为180°而摄影机的一般视角仅为50°左右。

④景深:眼睛的短焦距还能产生较大的景深,由于景深的大小与焦距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在同样相对光孔下,眼睛的景深约是摄影机标准镜头的九倍⑤瞳孔光圈:瞳孔的大小主要根据景物的亮度不同而变化,但也会因兴趣与情绪的不同而略有变动同事,当眼睛对着较近物体进行聚焦是瞳孔会变小,与简单摄影机镜头一样眼睛的视觉系统也有许多缺陷,如球面差、色差、彗差及像散,由各种像差引起的清晰度的降低会随瞳孔的缩小而减少,但由衍射引起的清晰度的降低却会随瞳孔的缩小而增加。

当瞳孔处在大约4mm(f/4)大小时,所见影像最清晰,而照相机的最佳光圈是f8左右。

3.视网膜:眼睛后部的衬膜,包括感光杆,感光锥和神经细胞网络。

4.适应性:视觉系统对环境的调整过程,如随着照明度的提高而降低敏感度。

5.眼睛适应过程中的黑暗适应性:黑暗适应的曲线中,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增加,眼睛对光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曲线课分为两段,从开始到7、8分钟的时候是锥体细胞负责,但此时锥体细胞的敏感度欲达到极限,所以曲线略趋平缓,杆体细胞的敏感度下降得非常慢,但是在7、8分钟的时候,敏感度变得比椎体细胞高。

所以改由椎体细胞接手,负责黑暗中的视觉,大约30分钟的时候,杆体细胞的敏感度也达到了极限,所以曲线再度平缓。

6.感光细胞层----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杆体细胞:在低亮度环境下反应明暗的亮度讯息,提供“黑白”的单色视觉形象。

锥体细胞:含有三种分别对红、绿、蓝感光的不同色素,提供“彩色”的知觉判断。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不仅在外形不同,在视网膜上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也不是均匀分布。

视觉心理学ppt

视觉心理学ppt
-
• 大量实验证明: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与感 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 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 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
• 在这一过程中,心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那些赋予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行为以高贵性
的东西只能是心灵。
-
• 在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中,差不多都有心灵 的作用,因为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 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
-
第二讲 平衡
-
• 人们创作的艺术品,就是制造一种式样, 这种式样能够对人脑中的电化学力场造成 均衡的刺激,使生理力的分布达到可以抵 消的状态,使人们获得一种平衡的愉悦感。
• 那么,什么是平衡,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
• 平衡的概念源于物理学研究领域中“熵” 的概念,即热力学第二定律:
• 在任何一个孤立的系统中(即不与外界发 生能量交换的系统)其任何一种状态,都 是其中运动能量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减少趋 势所最终达到的状态。
-
• 实验证明,在我们的视觉过程中,画面上 分布着有多种力,也可以说是多种力作用 的“场”。
-
-
-
• 画面的中心是最稳定的点,因为这里是四 条轴线的交点,力的相互作用最强,也最 稳定。
-
-
-
• 在画面的对角线上我们也可以获得相对稳 定的位置。
• 稳定的位置是静止的,但是也蕴含着巨大 的能量,像拔河过程中静止的绳子,是多 种“力”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的结果。
• 一个平衡的构图,其形状、方向、位置诸 要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如此确定的程 度,以至于不允许有些微的改变。
-
-
• 平衡必须传达意义:所有平衡的艺术样式,都反 映了宇宙中一切活动所具有的平衡趋势,但又是 构成人类生活的那些反复出现和重复产生的动机 永远无法达到的。

视觉心理学

视觉心理学

视错觉并不完全是一种主观现象,它是由客观的物 理刺激以及人们过去经验的印象而产生的。 视错 觉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可以通过实物得到表现,但在 几何图形中表现的最明显。
错觉图形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根据它所引起的错 误倾向性分为两类:一类是数量上的错觉,包括在大 小、长短方面引起的错觉;另一类是关于方向的错 觉。不论是何种错觉,都是由主要的图形结构成分 引起的。
在这幅图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一只大花瓶?还是两张侧脸? 也许两者都是,但我们想同时 看出两种形象就有些困难。因 为当我们认定画面中是一只花 瓶时,原来人侧脸的部分就必 须以黑色背景的形式存在,而 当我们认知画面中是两张侧脸 时,花瓶的部分就以白色背景 的形式存在。一幅画证明:我 们在辨认一个形象时,一旦认 定了什么,心理上就不太习惯 改变我们的认识,只有当你重 新再去寻找新的意义并重新认 定时,它才会改变。
1)形式 ·2·线的视觉心理效果 观画面线形条状一的般线指,物有体某轮种廓暗线示或导向影、调延与伸影、调分间割各、自包的围界等线视,
是觉心人理们效把果握的一作切用物。体几形何象形的线,标如准直。线直、观弧线线条、一曲般线以、明折显 的 路 在 像线意而等线迸线、一线偏 , 发条整定条于偏的结齐关是整于线构的系看齐轻,出队中不感松产现伍的见、感生在、物摸严、迸画 村 体 不谨舒发面 头 相 着感展感之 的 互 的、感、中 篱 联 ,明、活快流泼, 笆 系 但感动感如 等 所 却、感、绳 。 构 客理、激子 虚 成 观性抒情、 像 的 地感情感树 线 假 发;感、木条定挥不;奇、是的着规偶妙乡指线作则然感间几条用的碰。的个。,随撞小处虚如 人的视线,动体的趋向线,树木、山石、人群等立体物 的有序排列等。
横竖错觉
引起横竖举觉效应的程度与横、竖线所构成的夹角、 竖线与横线的垂直位置以及竖线下端到践线中点的距 离有关。因此,“角度”、垂直位置和距离是影响横 竖错觉程度的三个基本因素。

关于视觉心理学的调查报告PPT(13张)

关于视觉心理学的调查报告PPT(13张)
10,对自身的色彩判断中,调查对象众说纷纭,均是代表了自己性 格或者某一方面的独特的特征,这里不加以具体展开。一半以上的 人(约55%)将自己定位为蓝色或红色,蓝色代表深度,红色代表 热情和活力。蓝色多为女性,红色多为男性。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论性论断:
通过对调查过程及其结果的探究,我大致可 以得出如下的几点论断:
白色12%; 6,外婆:冷色15%,暖色30%,灰褐色40%,白色15%; 7,哥哥:冷色64%,暖色12%,黑色12%,白色12%; 8,姐姐:冷色37%,暖色63%;
9,弟弟:冷色63%,暖色37%; 10,妹妹:冷色24%,暖色63%,白色13%; 11,妻子(女朋友):暖色75%,白色25%; 12,丈夫(男朋友):冷色20%,暖色40%,褐色咖啡色40%(此处褐
1, 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情 感,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情感。如灰褐色在爷爷奶奶 等老人身上代表一种处于人生尾巴的灰色与无趣, 而在姑妈伯父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距离和陌生感,而 在陌生人身上将这样距离感更加扩大化,代表的是 一种与其不相往来,毫无瓜葛的漠然,即忽略。又 如红色,既在亲人身上体现一种暖色的温情,可对 于过于扎眼的讨厌人,又代表一种厌恶之情。
3, 从5、6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公外婆在孩子的心中均是暖色远远大 于冷色,这是有区别于爷爷奶奶的(原因我也不清楚),甚至外公的暖 色比外婆的暖色比重更大(47%ps30%);另外,黑白灰也在外公外婆 的色彩中占了相当多的比重,原因大概同上。
4, 7、8又是一对可以通过对比来看的一组调查:哥哥冷色占主 导,姐姐暖色占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哥哥的色彩构成 中有黑白成分(我把这里的黑白与上面的黑白看作是感情的一种 暂留,即不掺与过多的感情色彩),所以显然,在弟妹的心中, 姐姐明显比哥哥更具亲和和亲切感(哥哥总共有24%的黑白色彩 比重)。

视觉心理学

视觉心理学

平民——————灰、黑、白
忠奸看黑白,善恶分红蓝
8
10 10 15 15 22 22 170
眼神(约为话 剧眼神的2倍)
手的动作 手的动作 头部(形态) 手势 足球直径 足球直径 人高
45.8
57.3 86.0 85.0 129 126 189 1460
电影院最大视距
演奏、杂技表演技巧运动 体育表演、看手势 舞蹈、芭蕾舞,音乐演出 体育表演 观看足球比赛最远清晰视 距 观看足球比赛最大视距 看人动态极限视距
中国古代与五行相对应的色彩
五方
五季 五色

春 青
西
夏 白

长夏 赤

秋 黑

冬 黄
五行
五味 五脏 五音

酸 肝 宫

苦 心 商

干 脾 角

辛 肺 呈

咸 肾 羽
三、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色彩的空间混合
色彩的抽象联想
抽象联想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白 灰 黑
兴奋、热烈、激情、喜庆、高贵、紧张、奋进 愉快、激情、活跃、热情、精神、活泼、甜美 光明、希望、愉悦、阳和、明朗、动感、欢快 舒适、和平、新鲜、青春、希望、安宁、温和 清爽、开朗、理智、沉静、深远、伤感、寂静 高贵、神秘、豪华、思念、悲哀、温柔、女性
观察内容 建筑物的质感 建筑物的细部 建筑物的主体 建筑物的总体 建筑物的轮廓 建筑物的环境 建筑物的天际线
心理感受 探求感 庇护感 对等感 总体感 全局感 模糊感 距离感
1-20米-探求感
20-30米 庇护感
30-100米 对等感
100-300米 总体感
600——1200米 全局感

视觉心理学基础(精品)

视觉心理学基础(精品)

第二章视觉心理学基础第二章视觉心理学基础自然科学依赖于知觉,没有知觉一切科学发现无从谈起。

但是直到今天,知觉本身还没有像其它学科那样引起普遍好奇。

只是到了近期,科学探索才向内转移,指向人类自身。

视觉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觉。

对人类视觉的研究,始于对光的研究,因为要看见东西,就需要光。

迪卡尔、牛顿、胡金斯等人在研究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在人类视觉系统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波尔塔指出暗室装置可用于作画,17世纪迪卡尔成功地看见了动物视网膜上的映像。

从此,人们开始了对人类视觉系统生理与心理的研究。

以德国科学家冯特在莱锡比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科学心理学才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科学心理学内部却是派别林立,纷争不断。

仅视觉心理学而言,就有五大学派。

要将视觉心理学应用到计算机视觉中,先必须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对视觉心理学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梳理,找出有利于解决计算机视觉问题的视觉心理学结论。

本章首先简单介绍人类视觉系统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结论,然后重点介绍本文要用到的视觉心理学结论。

2.1 人类视觉系统生理基础人的视觉信息处理过程已经进化到比较完美的阶段。

随着人类对自身视觉系统的研究逐步深入,无论是从初级视皮层到高级视觉区域,还是从知识的记忆到与视觉功能相关的脑功能等,都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神经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研究表明,视觉信息在大脑中按照一定的通路进行传递。

首先,视网膜细胞接受外界信息的信号,其中,柱状细胞主要感应光照条件的变化,而锥状细胞则主要接受信号的颜色变化。

视网膜有两类神经节细胞:M和P细胞,其中,M细胞的感应域范围较大,主要接受轮廓和形状等信息,而P细胞的感应域较小,主要接受颜色和细节信息。

之后,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视交叉和视束传到中枢的侧膝体。

最后,信息到达大脑的皮层细胞。

在大脑主皮层内,视觉信息是按照视皮层简单细胞(Simple cell)→复杂细胞(Complex cell)→超复杂细胞(Hypercomplex cell)→更高级的超复杂细胞(High-order hypercomplex cell)这样一个序列,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14第二章 视觉心理学基础15级分级进行处理。

视觉和错觉PPT课件

视觉和错觉PPT课件

庞泽幻觉
一组放射状的线段,由于 背景干扰,看起来某些线 段比其它线段长,但实际 上它们的长度完全相同。
埃冰斯幻觉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由 于周围排列的线段干扰, 看起来一个比另一个大。
色彩错觉
同时对比错觉
当两种颜色并置时,由于相互对 比作用,每种颜色的色调、明度 或饱和度会发生变化。例如,红
色在绿色背景下看起来更红。
效果。
05
视觉与错觉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对视觉和错觉的解释
感知过程
认知心理学强调感知过程 在视觉和错觉中的作用, 包括注意、记忆、知觉组 织等。
认知偏差
人们在处理视觉信息时, 可能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 ,如选择性注意、先入为 主等,导致产生错觉。
神经机制
认知心理学研究视觉和错 觉的神经机制,探讨大脑 如何处理和解释视觉信息 。
学习态度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及时复习,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 果。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在课程的小组讨论和作业中,我与同学们积极合作、互相 学习、共同进步,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2
视觉现象解析
光线与色彩感知
光线是视觉感知的基础
解释了光线如何进入眼睛 ,被视网膜接收并转化为
神经信号。
色彩感知的生理基础
探讨了视网膜上的视锥细 胞对光线的反应,以及大 脑如何处理这些信号以产
生色彩感知。
光线与色彩的心理效应
分析了光线和色彩如何影 响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
为。
形状与空间感知
形状感知的要素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回顾

视觉心理学

视觉心理学
存储方式: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形式
视觉记忆的影响因素
记忆负荷:记忆中的信息量会影响记忆效果
图像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注意力:人们关注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
情绪:情感状态对记忆有重要影响
视觉记忆的应用
广告业:利用视觉记忆原理,将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营销策略:通过视觉记忆,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品牌建设:利用视觉记忆,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识别度
艺术创作:通过视觉记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创造力
视觉认知
PART FIVE
视觉认知的原理
不同的人对同一视觉信息的认知可能存在差异
视觉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和理解等环节
大脑对视觉信息进行解析和认知
人类通过眼睛获取信息
视觉认知的过程
眼睛接收到光信号
添加标题
室内设计:利用色彩、布局等元素,营造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
工业设计:运用视觉心理学原理,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平面设计:通过字体、排版、色彩等手段,传达信息并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品牌形象设计: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记忆
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
运用视觉心理学原理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视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PART SIX
广告和营销
运用视觉心理学原理,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效果
通过色彩、形状、排版等元素,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和行为
利用视觉隐喻和象征,传达品牌理念和价值
通过视觉元素,增强消费者的记忆和认知
教育和学习
学生可以利用视觉心理学原理,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通过视觉记忆、视觉联想等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大脑处理这些脉冲,形成图像
图像被识别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个平衡的构图,其形状、方向、位置诸 要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如此确定的程 度,以至于不允许有些微的改变。
• 平衡必须传达意义:所有平衡的艺术样式,都反 映了宇宙中一切活动所具有的平衡趋势,但又是 构成人类生活的那些反复出现和重复产生的动机 永远无法达到的。
• 获取平衡不是艺术的目的,而是它的手段,就像 生活不是追求空无一物的安静而是有目的的活动。 艺术不是为了获得和谐统一,而是要获得由各种 方向的力所构成的式样。
视觉心理学
• 视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视觉规律和解 释艺术原理的科学。
• 如果说其他设计实践类课程是营养餐的话, 那么枯燥的理论课更像是防疫针,你能从 别的课程中获得养分,而理论课能帮助你 维持健康的机体。视觉心理学课程有助于 你获得关于设计艺术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 前言
• 视觉心理学的基础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是通过针对人、艺术品的实验分析研究人 的视觉规律。
• 那么这种力真实存在吗?是如何产生的?
• 人的大脑视觉中心位于人脑的后部,是一 个电化学力场,事物不同部位反射的光线 通过视网膜对视皮层的刺激体现为电化学 力场中不同区域力的相互作用。所以,观 察者看到的“力”,是活跃在大脑视中心 的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或者是生理力本 身。
• 这种力是生理现象,却被人体验为是被观 察的事物本身的性质。
• 依次而论,整个宇宙都在向一种平衡状态 发展,在这种最终的平衡状态中,一切不 对称的分布状态都将消失。
• 由此也可以同样推论,世间一切物理活动 都可以被看做是趋向平衡的活动。
• 在心理学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家也得出相 似结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 种最简单、最平衡、最规则的组织状态。
• 从而,弗洛伊德强调“死本能”(回归到 无机状态的本能倾向)的重要性。即人们 总是设法使自己消耗的能量尽可能减少, 人从本性上便是懒惰的。
• 视觉心理学的目的是对视觉的效能进行系 统的分析,以便指导人们的视觉,并使它 的机能得到恢复。
•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 整体或统一的结构,就永远不能创造和欣 赏艺术。设计也是如此。
• 在一个整体样式中,各个不同要素的表象 看上去究竟是什么样子,主要是取决于这 一要素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和起的作用。
• 但是,事实与上述结论恰好相反,人不是在不活 动的静止状态中实现自我,而是在劳动、运动、 变化、成长、探索、创造等活动中实现自我。总 是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能量,来与趋向 于死寂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对抗,即“反熵”。
• 一个不断地从事于追求和运动的人,总是设法把 构成他生命状态的那些相互冲突的力量组织起来, 尽可能使它们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
• 大量实验证明: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与感 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 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 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
• 在这一过程中,心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那些赋予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行为以高贵性 的东西只能是心灵。
• 在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中,差不多都有心灵 的作用,因为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 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
• 实验和论证,证明“力”和“场”是存在 的,而且与人的视觉产生对应关系。
• 当图中的圆点位于明确的力的作用下时, 我们的视觉经验是愉悦的;相反,当图中 的圆点所在的位置,各种作用力不明确, 圆点在模糊的力的作用下摇摆不定,那么, 人的视觉经验是不愉快的。
• 画面因为形状而具有“场”,而其中竖直 方向的力和水平方向的力却跟随着我们, 像坐标一样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当中,我们 依靠他们来评判视觉形象的角度。当然, 有时也会被我们的经验所左右。
• 一件艺术品,就是对某一特定现实式样做一番组 织,使它达到一种必然和终极的状态。
• 实验证明,在我们的视觉过程中,画面上 分布着有多种力,也可以说是多种力作用 的“场”。
• 画面的中心是最稳定的点,因为这里是四 条轴线的交点,力的相互作用最强,也最 稳定。
• 在画面的对角线上我们也可以获得相对稳 定的位置。
• 稳定的位置是静止的,但是也蕴含着巨大 的能量,像拔河过程中静止的绳子,是多 种“力”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的结果。
第二讲 平衡
• 人们创作的艺术品,就是制造一种式样, 这种式样能够对人脑中的电化学力场造成 均衡的刺激,使生理力的分布达到可以抵 消的状态,使人们获得一种平衡的愉悦感。
• 那么,什么是平衡,它是即热力学第二定律:
• 在任何一个孤立的系统中(即不与外界发 生能量交换的系统)其任何一种状态,都 是其中运动能量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减少趋 势所最终达到的状态。
• 也正因为如此,艺术活动才具有其意义和 价值。
• 艺术的崇高和永恒在于,他的被创造和被 知觉的过程都是人生(反熵过程)的象徵 与浓缩。后面的大量实例会证明这一点。
•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得知,在视觉心理 中,人为什么需要平衡,平衡是什么,平 衡应该具备什么作用。
• 平衡:不论是物理平衡,还是心理平衡, 都蕴含同样的内容:它所包含的每一件事 物,都达到了其停顿状态时所特有的一种 分布状态。
第一讲 力场和坐标
• 每一次观看活动都是一次视觉判断。
• 我们不需要测量就可已看出图中圆点的位 置,偏离中心,位于右上边。
• 判断其位置的同时,我们看到一种不安定 性和运动的趋势,正在离开画面中心,或 者在向画面中心靠拢。
• 当圆点位置靠近画面边缘时,我们会感觉 到它仿佛被边缘吸引,又好像被边缘弹回。
• 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 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
• 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 体结构样式的把握。
• 研究视觉现象是每个设计师(重要的是我们所从 事的大部分工作都有使人获得视觉愉悦的成分) 必须做的功课。就像医生必须了解人体的结构和 机能一样。
• 但是,用艺术的方式把握生活的能力,并不是少 数几个天才艺术家特有的,而是属于每一个心智 健全的人,因为大自然给每一个健全的人都赋予 了一双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