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考卷猜题卷2019语文答案

金考卷猜题卷2019语文答案
金考卷猜题卷2019语文答案

金考卷猜题卷2019语文答案

最新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卷1有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卷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起变化,变化了血脉就畅通,再接着生长、发展,如此螺旋式上升,使中华文明生命力不绝、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性,但没有间断和转移。我们今天还能读懂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代经书上的格言警句还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在历演化中,中华文明的中心有过多次迁移,但整个历史都上演在欧亚大陆东部这块广袤

的大地上。

中华文明不曾间断,主要靠文明不断累积。这种累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文字记载而形成的大量书面文献资料;

二是众多的实物,包括器物、遗迹、遗址等。前者如历史文献,数千年文明连续不断地记录在史籍中,仅正史就有25部之多,还有《通典》《文献通考》《通志》等大量的“政书”以及野史、笔记等。中华文明就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保存着,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现象。后者如考古资料,20世纪以来的大量考古发现,使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有了越来越清晰和确切的实物证明,这是十分了不起的。除此之外,还有口口相传的文化传统、各地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等。

中华文明在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中交替演进,但以统一和兴盛为常态,以分裂和衰落为变态。有学者统计,自夏朝以后的约4 000年间,分裂时间总计为1200余年,而统一时间则为 2700多年。即使在分裂时代,分裂政权大都不甘于偏安一隅,而是把追求统一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一般来说,统一与兴盛大致合拍,分裂与衰落基本同步。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文明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坐大,政权下移,社会动荡。同时,新的因素也在生长,周边文明的新鲜血液不断注入中

原文明。至秦汉,我国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统一。秦代首创了大一统模式,以后各朝代对这一模式不断进行补充、修复和完善。大一统意识在中华民族心中根深蒂固,中华文明的兴衰也就随着统一与分裂的交替而不断交替。

中华文明一经形成,就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在开放中吸收异质文明、在包容中消化异质文明、在多元融会中更新自身。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并不是没有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时候,但总体上呈现开放态势。这种开放不像古希腊文明和近代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国那样是全天候的开放。那种全天候的开放往往伴随着对外扩张,结果是发生大变异,分化、瓦解、衰落乃至毁灭。中华文明的开放是在保证自我生命机体存活基础上的适度开放,只要对自身不构成伤害,都能兼收并蓄。有所坚守而又通达,这是中华文明形态虽变而生命恒久的重要原因。在中华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无论宗派流派如何众多歧异,都能经过一代又一代思想家的努力,兼综和合、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化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韩星《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那样的开放,在势态上它是总体上呈现开放的,这种开放是适度的开放,能够兼容并包。

B.中华文明形态虽变而生命恒久,其重要原因是有所坚守而又通达。宗派流派众多分歧无法阻挡中华文明融会贯通。

C.中华文明在开放中吸收异质文明的特质,在包容中有效地消化异质文明,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D.只要对自身不构成伤害,任何文明都能兼收并蓄;

古希腊文明尽管也是文明,但它对自身构成伤害,最终导致瓦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四个维度分别论述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逐渐积累、兴衰更替、开放包容的特点。

B.文章论证方法多样,既有举例论证,如列举大量的史籍等,又有中西文明的鲜明的对比。

C.中华文明的统一与分裂,文章大量的笔墨集中在先秦文明,精确分析其各自时期的特点。

D.文章论述有详有略,详细论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性,有力地推动中国历史的前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传承着中华文明,尽管中华文明的中心多次迁移,但中华文明从未间断过。

B.中华文明不曾间断的主要原因是文明的不断积累,数千年文明连续地记录在史籍中,文献资料足以让中华文明相传。

C.中华文明在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中交替演变.即使在

分裂时期,分裂政权均是把追求统一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

D.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中华民族的努力,形成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此次个税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社会公众对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的认可度也很高,认为扣除范围、扣除标准超出预期。“六个扣除项目同时推出,最大限度释放出减税红利,让社会更早更充分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

“六大专项附加扣除,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个税改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是向综合税制迈出了关键一步。”全国政协常委、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说。

(摘编自《六大专项附加扣除一次性推出让减税“红包”精准落袋》,《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2日)材料二:这次个税法修订的“综合征税”,是将原先分别计税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综合计征,

其他诸如经营所得、利息、红利等仍分类征收。采取综合与分类税制相结合的办法。其实,这次税改中的诸多附加扣除项目,亦可理解为一种“综合思维”。对某些较大支出进行应税额的扣除,就是对家庭收入及支出的综合考量,这显然比单纯的免征额调整更为公平。

当然,我国个税的综合征收尚处起步阶段,未来仍有较大提升和改善空间。而个税法的数次修订,实际也是逐渐完善的过程。税改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任何税收都不可能百分百公平,只能追求社会公平的最大公约数D作为纳税者,当然希望所缴税越少越好,免征额越高越好,但实际上,个税作为调节财富分配的杠杆,免征额越高,对高收入者来说,所享受的减免额比低收入者更多。此次个税免征额未如部分人所愿,做更大幅度提高,其原因也就在于此。 (摘编自《个税改革向综合征收迈进影响深远》,《长沙晚报》2018年8月30曰)材料三:

中国:个税除作为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调节贫富差距。家庭作为最小社会细胞,贫富与劳动者所扶养的家庭人口数有关。所以,征收个税必须考虑家庭负担,让家庭负担重的人少交税,让家庭负担轻的人多交税,以确保低收入家庭生活必需品开支,这才是让居民体面生活、尊严做人的制度安排。

法国:法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实行高额累进制,即高

收入者多交税,低收入者少交税。需要指出的是,一个法国家庭的年收入总额可在纳税前减去约30%,作为工作支出而享受免税优惠,余额再减去可免税的种种开销,最终剩余的资金才算作净收入按统一税率纳税。

美国:美国会根据个人收入情况逐步提高税率,以此来减少低收入者的负担和控制高收入者的收入过快增长。最基本的原则是多收入多交税,收入低的先交税后退税。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不仅考虑个人的收入,而且十分重视家庭其他成员尤其是儿童的数量情况。同样收入的两对夫妇,有儿童和没有儿童所缴纳的税收相差很大。

德国:德国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比例因个人收入的多少而异,收入越多,交税比例越高,而且个人所得税的比例每年都要调整。德国政府对不同家庭情况会采取不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个人所得税的类别根据纳税人的家庭状况加以区分,如单身、已婚无孩子、已婚有孩子等。

总而言之,个税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也难以一步到位,而是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更精细地计量公众真实可支配收入,让征税关注“账面”,更关注“全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有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个税改革,一部富起来的历史》,《解放日报》2018年7月19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个税改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对

于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社会公众普遍认可。

B.个税改革采取了综合与分类税制相结合,比之前单纯的免征额调整更为公平、公正。

C.我们个税处于起步阶段,税改兼顾了效率和公平,个税起到了调节财富分配的作用。

D.美国根据个人收人逐步提高税率,综合考虑个人收人、家庭其他成员等多方面因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大病医疗支出规定的时效为一个纳税年度,且均为自付医药。

B.个税改革,无论是扣除范围,还是扣除标准,均超出预期,最大限度惠及广大人民。

C.法国根据国情,个人所得税采用高额累进制的办法,对高低收入者没有统一标准征收。

D.德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根据不同家庭情况确定不同起征点,并且所得税比例每年都调整。

6.结合三则材料,请你分析我国如何在个人所得税征收方面保障广大人民利益?(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九爷朱文彬洪水来了,村里人都走了,九爷不走。九爷死也不走,九爷就想死在这老屋里。能死在自家老屋里是福气呵,九爷的心定着哩。

俩兵娃进了屋来,要背九爷走。九爷不走,九爷的手抠住炕沿都要抠出洞来了。九爷的手力大着呢,俩兵娃使劲掰也掰不动。

兵娃叫来了将军。

将军蹚着齐膝深的水进来。将军说:“走吧大爷,再不走这屋就要塌了,我们把您送到安全的地方去。”九爷不言语。

将军说:“对不住您了大爷,我们要保护您的安全。”将军转过头来对兵娃说,“救人要紧!把炕拆了,把大爷背走。”“是,首长!”经水浸泡久了的炕很快被拆了。兵娃背起九爷的时候,九爷手里还抠着块炕砖泥,手指快要抠出血来。

“把我放下!我要死……死在……石头村里!”九爷发话了,九爷向来说一不二。兵娃停住了。

将军凝重的脸上淌下两行泪。将军说:“大爷,您不会死,您还得好好地活啊!等洪水退了,我回来给您老盖新房子,我向您保证!”九爷不言语。

“大爷!我知您离不开这土地,可洪水退了您还会回来的啊,这洪水就和当年的鬼子一样凶,可鬼子闹得再凶不也被咱打退了吗!”九爷不言语。

“大爷!我答应您,这洪水一退,我就赶回来给您老盖房子!那时,我也解甲归田了”九爷不言语。

“大爷!我给您跪下了!”将军跪在齐膝深的水里,水淹到了老将军的腰身。

一漾一漾的水在晃荡着。

兵娃也诧异了。

老将军泪流满面大爷!我懂您的心哩,死也不离自己的土哩!五十多年前,我爷、我爸、我妈也是死在自己的村子里哩!我是亲眼看着,鬼子把他们一个一个害死的。”电光一闪。

九爷的眼睡圆了——

金考卷猜题卷2019语文答案

金考卷猜题卷2019语文答案 最新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卷1有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卷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起变化,变化了血脉就畅通,再接着生长、发展,如此螺旋式上升,使中华文明生命力不绝、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性,但没有间断和转移。我们今天还能读懂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代经书上的格言警句还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在历演化中,中华文明的中心有过多次迁移,但整个历史都上演在欧亚大陆东部这块广袤

的大地上。 中华文明不曾间断,主要靠文明不断累积。这种累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文字记载而形成的大量书面文献资料; 二是众多的实物,包括器物、遗迹、遗址等。前者如历史文献,数千年文明连续不断地记录在史籍中,仅正史就有25部之多,还有《通典》《文献通考》《通志》等大量的“政书”以及野史、笔记等。中华文明就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保存着,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现象。后者如考古资料,20世纪以来的大量考古发现,使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有了越来越清晰和确切的实物证明,这是十分了不起的。除此之外,还有口口相传的文化传统、各地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等。 中华文明在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中交替演进,但以统一和兴盛为常态,以分裂和衰落为变态。有学者统计,自夏朝以后的约4 000年间,分裂时间总计为1200余年,而统一时间则为 2700多年。即使在分裂时代,分裂政权大都不甘于偏安一隅,而是把追求统一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一般来说,统一与兴盛大致合拍,分裂与衰落基本同步。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文明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坐大,政权下移,社会动荡。同时,新的因素也在生长,周边文明的新鲜血液不断注入中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讲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测试范围必修三1-3 章) (90分100 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 C .细胞代谢紊乱 D .成年人患肌无力 2.不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 .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 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 C .抗毒素中和外毒素 D .丙酮酸+水—二氧化碳+ [H] +能量 3.“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利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代谢的能力下降。下列叙述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 ) ①胰岛 B 细胞受损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③胰岛素与其 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 .①②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 .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 .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5.人们在紧张恐惧时,会大汗淋漓,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这一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该过程中有“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化 C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汗腺 D .这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6.人类“渐冻症”是由于突变的基因使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针对上述病因,研究人员寻找相关治疗方法。以下设想不可能对“渐冻症”起到治疗作用的是() A .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 B.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 C .寻找能够与毒蛋白基因转录产物结合的药物 D .大量注射药物,刺激运动神经元向肌肉传递信号 7.胚芽鞘是否生长取决于( ) A .尖端的有无B.是否有光照 C .生长素的有无 D .是否有单侧光照射 8.某人发高烧到39C,虽然病情稳定下来,但他还是感到浑身 发冷,不停地打寒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降低 B.打寒战受运动神经中枢支配 C .高烧时应多盖被捂汗,增加散热

金考卷 全国卷先行试验考区名校名师原创卷(一)

金考卷2017全国统一命题卷高考题模拟题精编20套_两年5套高考真题卷(理科) _全国卷先行试验考区名校名师原创卷(一)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60分) 1.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在轴上,且满足,则点 的坐标为 A. B. C. D. 2. 若(,为虚数单位),则 A. B. C. D. 3. “”是“,”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则 的最小值为 A. B. C. D. 5. 从位男数学教师和位女语文教师中选出位教师派到个班担任班主任(每班位班主任), 要求这位班主任中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6.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的值为,则输入的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7. 已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8.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若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9.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A. , B. , C. D. 10. 若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直四棱柱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A. B. C. D. 11. 已知,分别为双曲线的右焦点和右顶点,过作轴的垂线在第 一象限与双曲线交于点,的延长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渐近线交于点,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B. C. D. 12. 已知函数,若方程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根,则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13. 已知,则 ______. 14. 已知为坐标原点,向量,,且,则 ______. 15.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点 处的切线的斜率的最小值是______.

金考卷特快专递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文科)

金考卷特快专递2017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卷汇编全国卷甲卷(Ⅱ卷)(文科) 45套_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60分) 1. 已知全集,,则集合 A. B. C. D. 2. 若复数满足+=(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模为 A. B. C. D. 3. 命题“存在,使得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的否定是 A. 存在,使得函数的图象都不关于点对称 B. 对任意的,函数的图象都不关于点对称 C. 对任意的,函数的图象都关于点对称 D. 存在,使得函数的图象关于点不对称 4. 已知在中,,,,其中为的中点,则 A. B. C. D. 5. 已知双曲线的左焦点为,是双曲线右支上的点,若线段与 轴的交点恰好为线段的中点,且,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6. 已知动点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7.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则输出的值为 A. B. C. D. 8.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B. C. D. 9.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两点之 间的距离为,且,则 A. B. C. D. 10.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圆心为,半径为的圆与,分别交于,, 则阴影部分绕直线旋转一周形成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A. B. C. D. 11. 已知数列满足,且,则数列的前项和 A. B. C. D. 12. 已知函数的两个零点是,,则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13.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向正方形内随机投一质点,它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则阴影区域 的面积为. 14. 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则. 15. 已知定义在上的单调函数,对任意的,都有,则 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16.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且, 为坐标原点,则的面积等于.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104分) 17. 已知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 (1)求的值; (2)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18. 为了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创设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某高中要从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 级推出的班级中分别选个,组成“巩卫”小组,利用周末进行义务创城活动.其中高一推出 个班且标号分别为,,,高二推出个班且标号分别为,,高三推出个班且标号分别为,, (1)求被选中的概率; (2)求和不全被选中的概率. 19.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四边形是矩形,且, 平面平面. (1)求证:; (2)若,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是椭圆上的非坐标轴上的 点,且(,分别为直线,的斜率). (1)证明:,均为定值;

金考卷

金考卷P25 Class:Name:Sore: 一、翻译: 阅读A篇 1.make passengers upset 2.I wonder how he would react 3.read ....out loud 4.Improve manners 5.privacy 6.He realized this and apologized to me 7.respect 8.cooperation 9.turn out 10.Make an apology to 11.offer his seat to someone else 12.He spoke very loudly on his phone 13.refuse to 14.Ignore 15.react to bad behavior 16.kill time 17.chat with 18.Make a phone call 19.webpage 阅读C篇 1.burnt toast 2.motherhood 3.Workload 4.Paid work 5.Parental labors 6.At the range of jobs 7.Income 8.The Prime Minister 9.Routine work 10.Calculate 11.Housekeeper 12.Part-time lawyer 13.Challenge 14.Devote to 15.Stress 16.The sacrifices mothers make are huge but 17.worthwhile 18.Investing time 19.Conclude 20.emotional demand 21.Mothers’labor is of a higher value than it is realized

2020-2021学年高考押题金卷(全国卷ⅰ)英语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封前 高考押题金卷(全国卷Ⅰ) 英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50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Last Thursday, Michael and Linda stood behind large food trucks distributing meals to 4,000 homeless people for their wedding reception on the border town of Kilis. The couple had decided that instead of hosting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for a traditional feast reception, they would feed the victims from an earthquake-stricken area. The idea came from the bridegroom's father, Ted, who volunteers for a Turkish relief organization. Fo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organization has distributed daily meals to thousands of people who've suffer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He approached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suggested that the family cover part of the costs of feeding them for the day.

2017金考卷最后一卷文言汇编

1.葛守礼 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彰德推官。巨盗诬富家,株连以百数,守礼尽出之。主狱者谮之御史。会籓府狱久不决,属守礼,一讯即得,乃大惊服。父丧服阕,补礼部。故事,郡王绝,近支得以本爵理府事,不得继封。交城、怀仁、襄垣近支绝,以继封请,守礼持之坚。会以疾在告,三邸人乘间行赂,遂得请。旗校诇其事以闻。所籍记赂遗十余万,独无守礼名,帝由是知守礼廉。擢右副都史,巡抚河南文言文阅读答案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举乡试第一文言文阅读答案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举乡试第一。入为户部侍郎,督饷宣、大。改吏部。自左侍郎迁南京礼部尚书李本署吏部事希严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礼下考勒致仕后帝问守礼安在左右谬以老病对帝为叹惜久之。 隆庆元年,起户部尚书。奏言:“畿辅、山东流移日众,以有司变法乱常,起科太重,征派不均。工匠及富商大贾,皆以无田免役,而农夫独受其困,此所谓舛也。乞正田赋之规,罢科差之法。”诏悉举行。于是奏定国计簿式,颁行天下。自嘉靖三十六年以后,完欠、起解、追征之数及贫民不能输纳,备录簿中。自府州县达布政,送户部稽考,以清隐漏那移侵欺之弊。又以户部专理财赋,必周知天下仓库盈虚,然后可节缩调剂。 大学士高拱与徐阶不相能,举朝攻拱。侍郎徐养正、刘自强,拱所厚,亦诣守礼言。守礼不可,养正等遂论拱。守礼寻乞养母归。及拱再相,深德守礼,起为刑部尚书。寻改守礼左都御史。奏言:“畿内地势洼下,河道堙塞,遇潦则千里为壑。请仿古井田之制,浚治沟洫,使旱潦有备。”章下有司文言文阅读答案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举乡试第一阅读答案。阶、拱、居正更用事,交相轧。守礼周旋其间,正色独立,人以为难万历三年,以老乞休。六年卒。 (节选自《明史·葛守礼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左侍郎迁南京礼部/尚书李本署吏部事希/严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礼下考勒/致仕/后帝问守礼安在/左右谬以老病对/ B.自左侍郎迁南京礼部尚书/李本署吏部事/希严嵩指考察廷臣/署守礼下考/勒致仕/后帝问守礼安在/左右谬以老病对/

【全国校级联考】金考卷2018届普通高招全国统一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A卷语文试题

【全国校级联考】金考卷2018届普通高招全国统一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A卷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名,却不以丝绸贸易为限,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但物质文化交流是其重要内容,互通有无、利益诉求,让道路穿越沙漠绿洲、跨过崇山激流,让不同区域、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群分享同一品质的物质文明。 丝绸无疑是唐朝与吐蕃物质交流中的代表和大宗。《旧唐书·吐蕃传》记载:“高宗嗣位.授弄赞(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公元719年,“吐蕃遣使求和”,唐玄宗“因赐其柬帛,用修前好,以杂彩二千段赐赞普”(《册府元龟·外臣部·通好》)。这不仅展现了丝绸作为赏赐物的特殊地位,而且也反映了在吐蕃地方受赐者的身份地位。 茶叶是仅次于丝绸的稀罕之物。藏文史书《汉藏史集》记载了一个美妙传神的故事,飞鸟衔来树枝,浸泡杯中,为不思饮食的赞普祛除了疾病。赞普叹为神奇,派人在汉藏交界地区找到了名为茶的植物,饮茶之风在吐蕃渐次兴盛。唐人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日:‘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由此可见,该赞普俨然已是一位茶叶鉴赏专家。此外,唐朝中原地区的瓷器,连同制造工艺也传到吐蕃地区,并形成种类繁多的系列,乃至地方特色产品,在高原地区的百姓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汉藏文资料记载来看,文成公主进藏、唐蕃古道畅通是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中原地区出产的物品进入西藏地区的重要时机,但是,近年来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青藏高原地区丝绸之路的认识。这里发现的属于公元3—5世纪、带有“王侯”铭文和复杂鸟兽图案的丝绸,被认为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最早丝绸。这里还发现了距今有1800年之久的茶叶,以及青铜剑、漆器、陶器等,这些物品均非青藏高原本地出产,而是来自中原地区,或者与西北、西南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有理由相信穿越青藏高原地区的丝绸很早已经出现,并发挥最基本的沟通功能。 通过丝绸之路从唐朝传入吐蕃的不仅有大量物品,还有中原的物种和先进的生产及工艺技术。吐蕃使者向唐朝请赐蚕种及造酒、碾、皑、纸、墨之匠,均获得允准。中原地区的菜种和种植技术也随文成公主进藏、唐蕃文化交流传

金考卷名校卷错题

2014金考卷—名校卷第5期 1.1.6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海国这一概念。他认为,除中国外,在地域上与中国相连的国家称为 海岸之国,其他的海外之国称为海岛之国。由此可见,魏源的思想() A.仍没有摆脱中国中心论的影响 B.对西方历史地理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C.缺少对西方地理知识的准确把握 D.受近代西方传教士影响较大 2.1.8 1896年,陈炽在《商务报》中指出:商之本在农,农事兴则百物蕃而利源可浚也。以罗振玉为首的 沪籍绅商在颁布农学会章程时称:农实为工商之本。可见陈、罗等人主张() A.以农为本 B.重农抑商 C.重农兴商 D.实业救国 3.1.11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段文字引自() A.敬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 D.庶民的胜利 4.1.23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 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解体导致了十月革命的发生和苏联的成立 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苏联的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C.作者高度肯定发生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 D.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5.2.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展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层的发展, 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A.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 B.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 D.西方在华商品都靠中国人经营 1962年3月29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会议,在谈到恢复农业生产是依靠集体还是依靠个人时,他明确指出:原则是哪种办法在哪些地方见效快,就用哪种办法。不要拘泥于形式,不要担心个人多了,集体少了。群众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采取灵活政策,非常办法,个人,集体,集体个人相结合三种办法都可以。在这里,邓小平主张() D A.反对单一计划经济和单一集体经济 B.贯彻八字方针,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 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 D.纠正左倾错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935年,美国联邦行政机关裁定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屠宰场违反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的工资和工时限制。这家工厂对此不服,提出起诉。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休斯起草的裁决理由书驳斥了联邦行政机关的理由,指出:要恢复经济,联邦政府必须以宪法授权的方式作出努力,而《国家工业复兴法》授予行政部门的权力超出宪法规定的范围,因而是违宪的。这反映出() B A.在新政时期,联邦法院的权力大于国会和总统的权力 B.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有效的维护了美国的民主 C.联邦法院不支持罗斯福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联邦法院的裁决影响了美国工业的复兴 8.3.3《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 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表明董仲舒() B A.实现君主专制的合法化B.以天命强化儒家的德治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