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 掌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作用;
3. 认识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导学环节:
一、导入:水的重要性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水的存在形态;
2. 引导学生讨论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循环利用的呢?
二、水的来源与循环
1. 讲解水的来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2. 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透;
3. 展示水循环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三、水循环的作用
1. 讨论水循环对自然界的重要性:维持地球气候、滋润植被、维持生物生存;
2. 分析水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干系:水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 思考水资源的利用与珍爱: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珍爱水环境。
四、水循环的实践活动
1. 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当地的水循环情况;
2. 设计小实验,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3. 制定水资源珍爱计划,提倡勤俭用水、珍爱水源。
五、总结与展望
1. 总结水循环的重要性及作用;
2. 展望未来,呼吁大家关注水资源问题,共同珍爱地球的水环境;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传播水资源珍爱的理念。
导学反思:
1. 你对水循环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 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珍爱水资源?
3. 你愿意为水资源珍爱做出什么贡献?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重视水资源的珍爱与利用。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为珍爱地球的水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3.1 水循环(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教学目标】1、能够从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的角度,说出水循环的概念2、画出水循环示意图3、列举归纳水循环地理意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2.教学难点: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研学流程】【学】通过阅读课本P46-P49,标注重点(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等)(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一、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1、水循环:水循环是指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环节,(思考:影响各环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水循环的类型类型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
2、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3、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1)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2)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自主探究:探究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是________循环,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________循环。
3.1水循环—导学案

3.1水循环【知识速递】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环节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3、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砂田也谓石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和粗砂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温、压碱和保持地力作用。
因其起源于甘肃兰州,故也称为兰州砂田、甘肃砂田。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体更新——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能量交换——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物质转移——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地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三、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降水的因素。
(3)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6)、海绵城市(如图)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水循环》导学案

《水循环》导学案一、水圈的构成和水体的分类按分布位置来分:海洋水(比重最大)、陆地水、大气水按水体性质来分:咸水、海水二、水循环1.水循环的定义:是指自然界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气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水循环类型项目海陆间循环陆地间循环海上内循环下垫面陆地和海面陆地海洋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一部分植物蒸腾和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和下渗所形成的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蒸发、蒸腾、冷凝降水蒸发、冷凝降水3.水循环的意义“调节器”:它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并影响干湿冷暖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和组合。
“雕塑家”:它通过侵蚀、搬运、堆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传送带”:它是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
通过水循环,海洋不断向陆地输送淡水,补充和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从而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四、河水补给1.定义:河水的来源成为河水补给。
2.河水补给的形式有降水、冰川融化、积雪融化、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等(1)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福建闽江)降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方式、以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的河流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淮河以南。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多雨期为洪水期,少雨期为枯水期。
河流洪水期多在夏秋季,枯水期多在春冬季。
(2)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的河流(新疆渭干河)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的河流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陆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夏季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形成夏汛。
(3)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吉林饮马河)以积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的河流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春季气温上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高中地理(新教材)《水循环》导学案

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01水圈、□02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03水汽输送、□04降水、下渗、□05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联系大气圈、水圈、□01岩石圈和生物圈。
2.促进地球上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02动态平衡。
3.地球上□03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04地表形态。
5.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05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气候和□06生态,对全球□07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判断正误。
(1)海陆间循环携带水量最大。
(×)(2)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2.破坏森林会导致()A.水汽输送减少B.蒸发增多C.下渗减少D.降水增多答案 C解析植被破坏,降水会迅速转化为地表径流,下渗减少。
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
这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 B解析“汇入大海的波涛”说明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化为高山的彩虹”说明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
4.人类可以参与到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提示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修建水库;降水,如人工降雨;蒸发,如改变地表植被;下渗,如地面硬化等。
任务探究水循环及地理意义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着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下图为坎儿井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该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2. 掌握水蒸发、降水、蒸发凝结和下渗等概念。
3. 认识水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1. 水的循环概念及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情况。
2. 水的循环过程:水蒸发、降水、蒸发凝结和下渗。
3. 水循环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导学步骤:一、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1. 观看短视频《水循环的奇妙世界》,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
2. 提问:地球上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水如何在地球上循环?二、引导学生探究水的循环过程(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水的循环过程:水蒸发、降水、蒸发凝结和下渗。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探究不同水循环过程的定义、影响和意义。
3. 小结讨论:每组汇报并总结水的循环过程的关键点。
三、展示水循环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10分钟)1. 分享案例:探讨水循环对植物生长、降雨、地下水补给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问题: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3. 思考提问: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会对水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四、引导学生思考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内容,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总结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性。
2. 提问:你认为水的循环对地球和人类有何益处?导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的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循环不仅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及重要性。
2. 掌握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环节。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导学内容:一、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二、水循环的过程及环节三、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导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水,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2. 观看视频:“水循环的奥秘”,引起学生对水循环的兴趣。
3.1水循环导学案

3.1《水循环》导学案素养目标1.能绘出“水循环示意图”,并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2.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能绘制示意图并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会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问题导学】1.阅读教材P46-47,什么是水循环?分为哪些类型?主要环节有哪些?【重难引学】2.绘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描述其过程。
【习题练学】1、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台风下图为城市生物滞留池剖面示意图。
生物滞留池是指在低洼区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生物滞留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A.地表径流减少 B.下渗减少C.降水减少 D.水汽输送减少3.推广建设生物滞留池,对城市的影响是()A.降低地下水位 B.减轻城市内涝C.加剧热岛效应 D.解决缺水问题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问题导学】:阅读P48-49教材,试归纳水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并就其中两点举例说明。
【合作研学】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结合教材p48“活动”图文信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下列问题。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
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2.读”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3.读”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习题练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A.径流B.下渗C.降水D.植物蒸腾5.对图中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a-b-c-d各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B.b环节为陆地内流区提供大量水汽C.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D.c环节降水总量比e环节大【课后作业】1.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复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水循环(导学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主要环节;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要点1.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知识点梳理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________(蒸腾)、________、降水、________、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__________ 海洋上空环节海水蒸发变成______,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__________。
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成__________;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_______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海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意义是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__________补充陆地水的数量__________,对内陆地区意义不大水循环的参与水量________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____________、水圈、____________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3)进行____________与能量转换①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必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第为海陆间联系的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导学案
一.目标引领
1.了解水圈里水体的类型;
2.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了解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破解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三.学法引领
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较简单知识,小组合作完成绘制水循环示意图,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
四.学程引领
学程之一了解水圈里的水体类型
自主探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并结合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关知识填空。
注意:填空部分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课上进行班级交流。
按照水的存在形态,水圈里的水可分为:_________态水、_________态水和_________态水;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 ____,分布最少,数量居中的是________。
按照水的存在空间,我们把地球上的水体分为_________水、_________水和大气水,______水是最重要的,其中_________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它主要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如_________水、湖泊水、冰川水、土壤水等。
地下水分为_________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因此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和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
读材料中图3.2回答: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
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大规模的水循环示意”图,大家可以看到水圈里的各种水体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
我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为水循环。
学程之二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一)自主探究:仔细观察课本59页“大规模的水循环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准备回答。
.
1.读课本“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划分为循环、循环、循环三种类型。
(2)请结合课本图文资料填写下表:
2.请在下图中填出三类水循环的具体组成环节,并尝试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拓展讨论】1.观察水循环示意图,分析水循环通过各环节联系了哪些圈层?
2. 海洋和陆地的水循环是否完全独立?是哪些环节将两者联系起来的?
学程之三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自主探究(先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根据材料探究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它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又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
探究(一):
1.面对滔滔黄河水,唐代诗人李白曾叹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水真的一去不回头了吗?
2.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请想一想,如果没有海陆间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陆地淡水资源将会怎样?
3.从总体上看,陆地水、大气水和海洋水会不会增多或减少?是什么在起作用?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水循环的第一个地理意义(用简洁语言概括)
意义一:
探究(二):
1.在水循环过程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迁移?
2.在水循环过程中,主要是什么能量在推动着水的循环?这种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化和交换?
可见,水循环的第二个地理意义为(用简洁语言概括)
意义二:
探究(三):
快速阅读课本60页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
思考:
1.黄河水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类型,哪一个环节?
2.在材料中,黄河水在参与水循环的同时塑造了什么样的地形?
3.形成这些地形的外力作用属于哪一种?
可以得出水循环的第三个意义
意义三:
学程之四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一)自主探究:快速阅读下面的两个新闻报道,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抢答下面的问题报道一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报道:今年6月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已历三次集中强降雨阶段。
从6月19日到7月22日,长江防总连续向三峡集团发出15道调度令,指挥其控泄拦洪。
7月10日8时,三峡入库流量高达36000立方米/秒。
此后两天多,下泄流量控制在32000
立方米/秒以内,部分洪水被拦蓄,坝前水位有所抬升。
报道二
新华网山东频道12月22日电:从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获悉,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已进入工程建设“高峰期”,目前正在全力加速建设,确保2012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共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其中,山东是东线工程的重点省份。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
人类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小结: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主要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的影响,有的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更加美好,有的却带来了恶果。
所以,人类活动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否则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
基础训练(C级)
1.地球上淡水资源的主体是()
A.河水B.浅层地下水C.淡水湖泊水D.冰川
2.下列环节在三种水循环中都具备的是( )
A.蒸发和降水
B.蒸发、降水和径流
C.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和降水
3. 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
B.重力能
C.大气运动
D.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4. 在下列水循环的各组成环节中,目前人类不能影响的是( )
A.人工增雨B.跨流域引水C.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D.水汽输送
5.在海陆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海洋水的蒸发
B.大气水的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巩固提高(B级)
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以循环更新,因此不必节约使用
B.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
C.由陆上内循环更新的水资源数量较少,因而陆上内循环对各地的影响意义不大
D.水循环能影响全球环境,但影响力度不大
3.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4.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海陆间大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
A ,
B
C ,D
(2)图上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____ 之间、_________________之间和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点击考例(A级)(思考后回答)
(2009年高考广东卷)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图1,回答(1)~(2)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
....的是()
A. 取水——保护水源地
B. 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 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 排水——防止当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