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小结跟声带息肉得鉴别
声带息肉可能给患者造成的三种危害介绍

声带息肉可能给患者造成的三种危害介绍
*导读:声带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发生部位,声带息肉让无数患者感到困扰,给患者带来的非常大的危害影响。
有问必答网专家……
声带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发生部位,声带息肉让无数患者感到困扰,给患者带来的非常大的危害影响。
有问必答网专家表示,声带息肉作为一种季节性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三大危害,那么,哪些危害性是非常多见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隐蔽攻击性强
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皆是慢性喉炎的一种类型,其病因与慢性喉炎相同。
小结位于双侧声带前、中1/3汇合处灰白色点状突起。
息肉多为一侧单发多发,有蒂广基,常呈灰白色半透明样,为红色小突起,有蒂者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大者阻塞声门发生呼吸困难,影响发音。
*二、癌变率高
声带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
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声带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
而在癌变中癌变后,许多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息肉最怕的特点。
*三、发病率逐渐增高
声带息肉多为发声不当过度发声所致,也为一次强烈发声之
后所引起,本病多见于职业用声过度用声的病人,也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喉炎的各种病因,均引起声带息肉,特别是长期用声过度,用声不当,有着极其重要的激发因素,此病常见于职业用声者用声过度的人如大喊大叫,成人儿童均患病。
上面三点是针对“声带息肉可能给患者造成哪些严重危害”的相关介绍,专家表示,大家对于声带息肉决不可轻视,这种疾病多发于经常用桑字的职业身上,比如:老师、歌手等职业。
所以,在这里小编建议这类职业人群要积极的做好预防,一旦发生这种症状,就是就医治疗。
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四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四种手术方法的比较声带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其发生与过度使用声带、声带过度振动等因素有关。
当声带息肉严重影响患者的语音和咽喉功能时,手术切除成为常见的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声带息肉手术方法主要包括激光手术、声带部分切除术、嗓音整形术和声带冷冻术。
下面对这四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
首先,激光手术是目前治疗声带息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手术采用激光器直接照射声带息肉,利用高能激光将息肉蒸发。
激光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等明显优点。
然而,激光手术对患者的声带组织破坏较大,术后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存在声带纤维化的风险。
其次,声带部分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声带息肉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通过切除息肉部分的声带组织来解决患者的症状。
声带部分切除术在切除息肉的同时较好地保留了正常的声带组织。
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出血量较激光手术来说也较少。
然而,声带部分切除术对声带组织的切割可能引起新的纤维化或瘢痕形成,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第三,嗓音整形术是一种将患者的声带组织重建为正常形态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适用于因声带息肉导致声音嘶哑的患者。
嗓音整形术通过重塑声带的形态来改善声音,从而恢复患者的正常音域和声音质量。
嗓音整形术可以提供较为持久的效果,但其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最后,声带冷冻术是一种较新的手术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低温冷冻声带组织来达到切除息肉的效果。
声带冷冻术可大大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和出血。
然而,声带冷冻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各种声带息肉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
激光手术和声带部分切除术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激光手术操作简便,但对声带组织损伤较大;声带部分切除术虽然手术创伤小,但切割声带组织可能引起新纤维化。
嗓音整形术和声带冷冻术是相对较新的方法,前者能恢复患者正常音域和声音质量,后者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出血,但目前仍有一些不确定性。
治疗声带小结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治疗声带息肉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声带小结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其特点是多见于声带游离缘前中1/3交界处。
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专家指出,一旦发生声带小结而未达到及时治疗,则会长期声嘶,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失声。
药物治疗是患者首先想到的,而药物治疗的实际效果不理想,且会致使病情持续加重。
治疗声带小结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声带小结、息肉常见的症状表现声带小结主要症状为声嘶。
早期程度较轻,声音稍粗糙或基本正常,主要是发声易疲劳,用声多时发生,时好时坏,呈间歇性声嘶;经常于发高音时出现声嘶,并伴有发音延迟、音色改变等;有些患者可能日常交谈中未见明显声音改变,但在唱歌时则可出现音域变窄、发声受限等较明显表现。
声带小结、息肉的常见治疗方式介绍1.间接喉镜:喉镜下的图像不很清晰,患者舌面高抬影响视野和光线的照入,且需张嘴伸舌,费力很大,手术疼痛,术后复发率高。
2.直接喉镜手术:有一定痛苦,且持续时间不宜太长,不适用于小儿、年老体弱、张口困难、颈椎病及耐受性差的患者。
3.支撑喉镜手术:全麻下进行,器械和操作复杂,不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彻底治疗治疗,经济负担重,术后常有下颌疼痛、牙松动等并发症。
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的专家指出,发声不当、发声过度,长期吸烟或饮酒都可能引发声带息肉。
所以本病多见于职业用声或过度用声的病人,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声带息肉的危害非常大,如果久病不治,还可能癌变。
如果患上了该病,一定要及时去治疗。
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的专家指出:声带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
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声带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
而在癌变中癌变后,许多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息肉最怕的特点。
一、西医一般治疗:1、避免过度用嗓子。
2、早期患者应严格禁声2-3周,手术治疗后应严格禁声1周,创口恢复后应立即进行发声训练,矫正不正确的发声方法,防止复发。
声带息肉中医辨证治疗

声带息肉、小节得中医治疗综合阅读相关所有论文,自用未标明来源。
此病证现代医学手术治疗颇为快捷,但易复发,因其致病之本未得纠正,中医着重在治本以断复发。
一、病因此病喉科专著中也较少提及,根据名家经验与论文得各种文献总结,总体以痰湿、瘀血为核心病因。
具体发病原因:1、外感:风热邪毒结聚喉间,滞留不去;2、声带过劳:过度用声,耗气伤津,损伤喉部脉络,致气滞血瘀痰凝;水气结聚于喉,致肌膜肿胀不消,终致形成喉痔,致声门开合不利。
声带息肉患者多血液粘滞性增高,全身末梢微循环与声带息肉局部微循环障碍,痰湿、血瘀证体质常见。
二、辨证及治疗方法主要根据局部表现、检查与舌象辨证另声带息肉根据病程、病理不同可分为三型:早期1、出血型声带息肉(外感);表现为声带边缘局部水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现出血、溢血现象。
此期类似于中医急喉瘖风寒、风热、痰热壅肺皆可导致。
治疗则以外感咽痛治法为主,佐以化痰散结活血。
干祖望:六味汤(荆芥、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为主方,偏于风寒者加三拗汤、射干麻黄汤:偏于风热者加银翘散、黄芩、香附、瓜萎、贝母、青果。
中期2、水肿型声带息肉(痰湿);属病理变化得中期阶段,息肉颜色呈半透明状,粘膜水肿严重,出血停止并吸收。
此期类似于慢喉瘖,中医辨证之湿浊积聚,痰血瘀阻。
患者临床表现为: 讲话费力,不能持久,喉内有异物感,声嘶,上午重,下午轻,常有清嗓习惯,舌质淡红,舌体胖,苔白,脉滑。
检查见喉粘膜色淡不红,边缘有半透明状息肉,声带肿胀或不肿,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
息肉淡白或水肿样(严道南)为本虚重,需益气化湿并重。
方用:补中益气汤、二术二陈汤、五苓散、胃苓汤、海藻玉壶汤+桔梗、丹参、僵蚕(三药为单方治疗息肉验案之药,利咽活血散结药力平与)。
息肉色淡红充血样(严道南)为痰症为著,气虚不显,应化痰散结为主。
方用:海藻玉壶汤。
(严道南经验)海藻30g 昆布15g浙贝15g半夏l0g青皮6g陈皮l0g 当归15g川芎l0g+桔梗、丹参、僵蚕+生山楂、天花粉(严道南、熊大经皆言临床加此二药消息肉明显,主要由于天花粉在妇产科可用以治疗难产,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外科用来促使排脓及消散痈肿,效果明确。
嗓子有点哑是什么原因

嗓子有点哑是什么原因有的时候我们会出现嗓子有点哑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机率是特别小的,一般主要是在有了疾病的情况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了后,我们一般都会感觉到特别担心,不过有了嗓子有点哑的现象后,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可能是某种疾病导致的,那么到底嗓子有点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通过下面的介绍来进行一下了解。
1、声带小结声带小结又称"歌唱者小结",顾名思义,专业歌手、教师、主持人等需要长时间用声的人最容易得病,它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器质性疾病之一,且非常"青睐"中青年女性。
声带小结的早期症状主要是音调改变和发声疲劳,嗓音嘶哑的程度并不一定非常严重,因而常常被患者忽视。
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患者最终只能接受显微喉镜手术,术后还需要进行嗓音训练从而改变不良发声方式,减少复发。
预防声带小结的最佳方法就是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保持声带的湿润能有效避免其受伤。
2、声带息肉声带息肉也是最常见的喉部疾病之一,患者的声音嘶哑程度会比声带小结更严重,且病程更长。
大多是由于长时间用声不当、过度用力发声引起的。
如果病程超过三个月,临床检查发现有息肉样物,绝大多数患者需在显微喉镜下进行手术切除。
3、急、慢性喉炎急性喉炎起病往往非常快,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用声过度等引起。
这类患者的声音嘶哑会比较严重,甚至会失声,同时伴有咽痛、咽部灼热感等症状。
如果注意充分休息和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在两周内痊愈。
但有一种水肿型的急性喉炎,除了有以上症状外,还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急性喉炎若迁延不愈,或者长期用声不当,就会导致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除了表现为长期嗓音嘶哑外,还会伴有咽部黏附感、咽部多痰等症状。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嗓子有点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有了上述的情况后,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主要是先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也要注意日常饮食上面的调理,一般主要是饮食清淡,而且也在嗓子有点哑的时候不能饮酒。
耳鼻咽喉科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慢性肥厚性鼻炎1、慢性单纯性鼻炎:鼻塞呈间歇性、交替性,双下鼻甲肥大,弹性可,麻黄素收缩效果明显,所以排除。
2、萎缩性鼻炎:鼻塞呈持续性,嗅觉丧失,易鼻出血,专科检查见:鼻腔内大量脓痂阻塞或鼻粘膜萎缩,脓痂时可有臭味,故可排除。
3、慢性鼻窦炎:多有脓性涕,查体见双侧中鼻道有黄色脓性涕,伴头疼,头疼与鼻部症状相关,鼻塞加重,头疼加重。
该患无上述症状。
鼻中隔偏曲:1、鼻中隔血肿:患者多有外伤及手术病史,一般病史较短,隆起部位有波动感。
2、鼻中隔粘膜肥厚:鼻中隔局部隆起,隆起部触之较软,不易出血,表面光滑。
3、鼻中隔肿瘤:鼻中隔向一侧或双侧隆起,表面不平,触之易出血,质脆。
鼻息肉、鼻窦肿物1、内翻性乳头状瘤:多发生一侧,手术易出血,有恶变倾向,病理可诊断。
2、鼻咽纤维血管瘤:多发于男性,易出血,有鼻出血史多在鼻腔后部及鼻咽部,影象学检查可诊断。
3、鼻腔恶性肿瘤:单侧鼻塞,少量鼻出血伴有脓臭味,外鼻变形,面部麻木,有剧烈头痛,病理诊断可确诊。
4、脑膜-脑膨出:多位于鼻腔顶部,色灰白,光滑,质软,可CT、MRI确诊。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1、中耳癌:好发于中年以上病人,耳内有血性分泌物伴耳痛可出现张口困难,外耳道及鼓室内有新生物,触之易出血,影象学检查骨质破坏,病理检查可确诊。
2、结核性中耳乳突炎:多有结核病史,起病隐袭,耳内脓液稀薄,鼓膜穿孔为紧张部中央性或边缘性,有时见苍白肉芽,听力损失明显,肉芽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分泌物涂片、培养可确诊。
3、慢性外耳道炎:以耳痛、耳痒为主要症状,流脓一般无臭味,听力下降不明显,偶可伴耳鸣情况,局部检查见外耳道皮肤肿胀,表面粗糙,鼓膜无穿孔。
CT无乳突炎情况。
咽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1、鼻咽纤维血管瘤:多发于男性,易出血,有鼻出血史多在鼻腔后部及鼻咽部,影象学检查可诊断。
2、慢性肥厚性鼻炎:也有鼻塞症状,但鼻腔检查双侧下鼻甲肥厚,麻黄素收缩不明显故可诊断。
经电子胃镜下声带息肉、小结切除术106例体会

经电子胃镜下声带息肉、小结切除术106例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电子胃镜进行声带息肉、小结摘除106例进行总结,以评价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行胃镜常规检查到达气管入口,再对声带周围及犁状隐窝进行喷洒浸润麻醉,然后从活检孔插入活检钳并调节方向,对声带息肉进行切除。
术后常规应用消炎药、止血药物,门诊随访1周。
结果106例病人中,98例发音恢复正常(92.45%),5例发音较术前改善(4.7%),3例发音无改善(2.8%)。
无1例出现并发症及副损伤。
结论用电子胃镜代替喉镜进行声带息肉切除是成功可行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镜声带息肉、小结活检钳手术【中图分类号】R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336-02笔者在2003年11月到2011年11月,在电子胃镜下进行声带息肉小结切除术106例,为了探讨电子胃镜进行声带息肉摘除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资料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06例中,男45例,女+1例。
年龄18~62岁,平均36.6岁。
息肉类型:单侧声带息肉23例;一侧息肉并对侧结节26例;双侧结节54例; 靠近前联合息肉3例。
106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说话费力。
2 方法2.1 器械日本富士200型电子胃镜、活检钳、内镜下喷洒管。
2.2 治疗方法:患者空腹或禁食4h以上,术前三十分钟肌注阿托品0.5毫克,鲁米那100毫克,常规咽喉部粘膜以1%丁卡因局部表面麻醉后,患者取左侧卧位,口含口垫,胃镜经口进入,在电视监视器下暴露喉咽、声门,再用喷洒管插入内镜活检孔对会厌、声带周围及犁状隐窝进行喷洒1%丁卡因约1毫升以表面麻醉,使咽反射不敏感,声带处于基本静息状态,活检孔插入活检钳并调节方向,沿声带平行方向对息肉进行切除。
对声带结节则用活检钳前端将其钳夹咬除,息肉较大者,可分多次进行夹除。
如果出血污染术野,嘱患者吐出积血后再次手术,一般小结及息肉切除术多能在十分钟内完成。
耳鼻咽喉科声带息肉及声带小治疗常规

耳鼻咽喉科声带息肉及声带小治疗常规(一)声带息肉喉息肉发生于声带者称为声带息肉,喉息肉的绝大多数均为声带息肉。
【病因】1.机械创伤学说过度、不当发声的机械作用可引起声带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水肿,局部水肿在声带振动时又加重创伤而形成息肉,并进一步变性、纤维化。
2.循环障碍学说声带振动时黏膜下血流变慢,甚至停止,长时间过度发声可致声带血流量持续下降,局部循环障碍并缺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水肿及血浆纤维素渗出,严重时血管破裂形成血肿,炎性渗出物最终聚集、沉积在声带边缘形成息肉;若淋巴、静脉回流障碍则息肉基底逐渐增宽,形成广基息肉或息肉样变性。
3.炎症学说声带息肉是因局部慢性炎症造成黏膜充血、水肿而形成。
【病理】声带息肉的病理改变主要在黏膜固有层,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破坏,间质充血水肿、出血、血浆渗出、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增生、血栓形成、纤维蛋白物沉着黏液样变性、玻璃样变性、纤维化等。
间质黏液变性(主要为酸性黏多糖类)最多见。
可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偶见有钙化。
黏膜上皮呈继发性改变,大多萎缩、变薄,上皮较平坦。
PAS染色示上皮内糖原显著减少。
【临床表现】1.症状主要为声嘶,因声带息肉大小、形态和部位的不同,音质的变化、嘶哑的程度也不同。
轻者为间歇性声嘶,发音困难,发声易疲劳,音色粗糙,重者沙哑、甚至失声。
巨大的息肉位于两侧声带之间者,可完全失声,甚至可导致呼吸困难和喘鸣。
息肉垂于声门下腔者常因刺激引起咳嗽。
2.体征喉镜检查常在声带游离缘前中份见有表面光滑、半透明、带蒂如水滴状新生物。
有时在一侧或双侧声带游离缘见呈基底较宽的梭形息肉样变,亦有遍及整个声带呈弥漫性肿胀的息肉样变。
息肉多呈灰白或淡红色,偶有紫红色,大小如绿豆、黄豆不等。
声带息肉一般单侧多见,亦可两侧同时发生。
带蒂的声带息肉可随呼吸气流上下活动,有时隐匿于声门下腔,检查时容易忽略。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维生素及超声雾化等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省去年的省年会上曾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省内专家的回答大约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病原因上的差别。
认为声带息肉的发生多和患者某一次的滥用声有关,而声带小结的发生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不注意用声方法或发音方法的不正确有关(其实在滥声上来说两者之间有时也很难绝然的分开,但可能存在程度不同)。
2、临床表现上的不同。
认为声带息肉和小结之间的区分,主要是医生在临床中的观察所见,一方面,小结往往表现为对峙的突起,外观上细小而坚硬,与声带的关系较紧密,颜色上白一些(老一些),息肉看上去大一些,可以为淡红色,白色鲜荔枝肉状或其它的颜色,与声带的关系似较松一些,可以带蒂与广基。
3、治疗上的不同选择,一个多主张保守治疗,进行发声训练,一个主张手术治疗。
但目前来说,声带小结的手术治疗也是非常多的。
4、在病理上来说两者无明显的差别,病理科的意见多是根据临床医生的判断,就是医生说是息肉,他们就报息肉,医生说是小结,他们就说是小结。
其实,我认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外观不同,无论是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上,都是有许多相通的地方的。
而楼主所说的鉴别诊断,我想主要也是要在形态上支区分它们,声带病变的鉴别诊断来说,我们要鉴别的主要不是小结还是息肉,而是新生物的性质,是白斑样改变?是粗糙的或是肥厚的,甚或是菜花
样的?主观上的感觉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也十分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