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提塔操作

合集下载

PVC浆料汽提塔的控制操作

PVC浆料汽提塔的控制操作
中, 汽提是脱析浆料 中 V M的过程。 C 经测定水 中溶解的 V M C
于 lOC 树 脂 中的 V M残 留量高 ; 度高 于 15C , l ̄时, C 温 1 ̄时 会
影响 P C树脂 中的杂质含量,因为 P C是一种热 敏性树脂 , V V 受热易发生降解 。塔顶温度控制在 9 ~ l  ̄ , 度过高或过 5 lOC温 低, 同样影响 P C树脂 中的杂质含量及 V M残 留量。 V C
进行 热交换 , 升温后 的浆料 由塔顶进入 汽提塔 。浆料从塔板 的孔 眼向下流动 , 自下而上从塔板孔 眼上升的热蒸汽进行 与
公司在两年的生产运行 中, 总结 出了一套浆料 汽提塔 的 控制 因素 , 而使汽提塔 得 以在要求 的控 制温 度 、 从 压力及 压
差条件下正常运行 ,并且可 以依据相关 的工况条件的改变 ,
系统 。 2 P C脱析 V V CM 机 理
停 留时间等 , 如何 控制工艺参数对汽提塔整个 工况平衡及产 品质量有 很大影 响。 塔底和塔 顶温度。V M在 P C浆 料中的脱析 速度与温 C V 度成正 比,但在温度达到 10 以上时 ,V 1℃ P C浆料 中的 V M C
到食 品级 ( 0 5×1 以下) 要求 , 杂质数小于 1 个 。该工艺 O
特点是 3 4层塔板 , 微正压操作 , 实现连续化生产。
1 P C浆料汽提工艺流程 V
来 自聚合 的 P C浆料 出至 出料槽 , V 经浆 料过 滤器过滤后 由浆 料泵输送至螺旋板式换 热器 , 与从 汽提塔 出来的热浆料
3 汽提控制及主要控 制参数
提技术 。采用该技 术既可大量脱 析和 回收 P C浆料 中残 留 V
V M单 体 , C 又较小影 响产 品质量 , 而满 足了大规模 、 从 高标准

汽提塔流程说明

汽提塔流程说明

汽提塔流程说明一、引言汽提塔是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主要用于提取汽油、煤油、液化气等产品。

本文将对汽提塔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原料进料、塔内操作、产品分离等环节。

二、原料进料汽提塔的原料主要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物,如蒸馏渣油。

原料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汽提塔。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控制原料的温度、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塔内操作的稳定性。

三、塔内操作1. 萃取剂进料:在汽提塔中,需要加入一种称为萃取剂的溶剂。

萃取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与原料的相容性以及溶解目标组分的能力。

萃取剂进入塔后,会与原料进行充分的接触和混合。

2. 萃取剂与原料的接触:在塔内,原料和萃取剂会进行多级接触,通常采用逆流操作。

原料从塔底部进入,向上流动,而萃取剂从塔顶部进入,向下流动。

这种逆流操作有助于提高质量传递效率。

3. 质量传递过程:在塔内,原料和萃取剂之间发生质量传递,即目标组分从原料中转移到萃取剂中。

这个过程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作用来实现的,如溶解、吸附、反应等。

质量传递的效率取决于塔内的温度、压力、物料流动速率等因素。

四、产品分离1. 塔顶产品:塔顶部分会产生富集目标组分的汽相,也称为顶气。

顶气经过冷凝器冷却后,分离出液相产品,即顶液。

顶液中含有目标组分以及一些萃取剂的残余物质。

2. 塔底产品:塔底部分会产生富集其他组分的液相,也称为底液。

底液中含有一些未被提取的目标组分,以及一些萃取剂和杂质。

底液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纯净产品。

3. 萃取剂回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通常会对底液中的萃取剂进行回收。

回收萃取剂的方法包括蒸馏、萃取、再生等。

回收后的萃取剂可以再次使用,减少资源消耗。

五、总结汽提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设备,通过逆流操作和质量传递过程,实现了原料中目标组分的提取。

通过顶液和底液的分离,得到了纯净的产品和回收的萃取剂。

汽提塔的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参数,以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希望本文对汽提塔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汽提塔的操作要点

汽提塔的操作要点

汽提操作要点一、主要工艺指标控制1.塔底温度:115~125℃保证塔底温度,使浆料在塔内处于沸腾状态,有利于残留VC的汽提。

2.塔顶压力(出塔压力):一般控制在20~30kpa.使塔压差稳定在20kpa 左右,确保塔的正常稳定。

3.塔底液位:40~60%,起液封作用,不让蒸汽从塔底部窜出。

4.浆料流量:30~50m3/h,根据蒸汽量大小来控制,蒸汽流量控制在1500~2100kg/h.5.塔顶温度:90℃以上,不得过低。

6.要定期检查过滤器过滤网,避免塑化片带入塔内造成托塔。

7.泵机械密封水水压:≥0.2Mpa不能断水,防止泵冻坏,长期停泵要把泵腔内水放完。

8.要定期切换浆料过滤器。

二、异常问题处理:1.塔顶冷凝器冷凝水槽带料该现象在微机上可以看到:①冷凝水槽温度突然升高;②塔底液位下降;③塔顶温度降低;④塔底压力上升。

处理方法:①降低蒸汽流量及浆料流量,切换水冲洗。

②冲洗塔顶冷凝器列管和冷凝水槽,从冷凝水槽排污放出,等放出清液为止。

2.塔底液面一直上升(满)原因:①浆料流量大,蒸汽流量小,塔压差小。

②塔底温度低;③塔视镜上可看到料层少。

处理方法:适当降低塔浆料流量,增大蒸汽流量,建立新的平衡。

3.出料槽液位不能超过80%,避免回收系统带料。

4.汽提塔正常开车出料槽可串槽回收,一槽液位过高可通过平衡管从另一槽回收。

5.出料时,出料槽回收阀不宜开得太大,打开一半即可,避免捕集器带料。

6.预冷器、分离器、过滤器严重带料。

原因:①出料时压力过高,速度过快;②槽液位过高。

处理方法:降低出料速度,控制出料槽开启度。

7.浆料流量突然没有原因:①过滤器堵;②浆料泵故障;处理办法:①切换冲洗水阀及浆料阀,然后处理以上问题。

平时要定时切换过滤器,防止堵塞。

②先切换泵,待泵正常后,通知操作人员切换浆料阀。

8.出料泵出料时,不过料。

原因:①浆料过滤器堵;②料稠。

处理方法:①过滤器加水冲洗,②大料时,可适当开大过滤器冲洗水稀释浆料。

尿素汽提塔操作方案

尿素汽提塔操作方案

尿素汽提塔操作方案摘要尿素汽提塔是尿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运行稳定性和操作技术对于尿素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尿素汽提塔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以及一般操作方案,以帮助运行人员更好地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术。

1. 尿素汽提塔的基本原理尿素汽提塔是一种用于提取尿素中的杂质的设备,其基本原理为利用溶剂(如水)与尿素中的杂质发生物理吸收作用,通过传质过程将杂质从尿素中分离出来,提高尿素的纯度。

2. 尿素汽提塔的操作要点为了保证尿素汽提塔的运行稳定和提高分离效率,操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要点:2.1 温度控制尿素汽提塔的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提取温度应控制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分离效果。

操作人员需要通过监测塔内温度并及时调整加热或冷却设备,以保持合适的操作温度。

2.2 溶剂供应溶剂的供应量也是尿素汽提塔操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之一。

合理的溶剂供应量能够保证塔内杂质与溶剂的接触时间充分,增加分离效率。

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监测并调整溶剂的供应量。

2.3 塔压控制尿素汽提塔的压力控制对于操作效果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塔压能够促进杂质的溶解和分离效果。

操作人员需要通过监测塔内压力并及时调整加热或冷却设备,以保持合适的操作压力。

3. 尿素汽提塔的一般操作方案根据尿素汽提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以下是一般的尿素汽提塔操作方案,供参考:步骤一:开机准备1.检查设备的状态,确保各种阀门、泵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溶剂质量和供应设备的工作情况,确保溶剂供应充足。

步骤二:启动设备1.启动尿素汽提塔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温度,通常应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打开溶剂供应阀门,以合适的速率供应溶剂至塔内。

步骤三:监测和调整1.监测尿素汽提塔内部的温度和压力,确保其处于合适的操作范围内。

2.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加热或冷却设备,以保持合适的操作温度和压力。

炼油厂 含硫污水 汽提塔 流程

炼油厂 含硫污水 汽提塔 流程

当它进入炼油厂时,处理脱硫废水不是笑话。

这里面装满了硫化氢和
麦卡普坦等臭硫pound,这绝对不会让人感到愉快。

在这种废水被
放入世界之前,它需要认真的改造。

蒸汽像超级英雄一样冲进来想象一下:一个脱衣舞塔,高高而骄傲,准备用那些麻辣的硫磺来涂抹它。

这就像一个巨大的游戏,"与坏人一起出去,与好人一起",随着
塔的魔法工作来清理废水。

下一次你看到一个炼油厂在工作,记得那个没被击败的英雄——蒸汽剥离塔,使世界少了一点臭味,一次一
个硫磺。

在蒸汽剥离舞中,臭气熏天的脱硫废水将最好的热量和华尔兹排入剥
离塔的底部。

蒸汽或冷却的惰性气体像超级英雄一样从顶部冲进来。

随着废水向下顺流而下,蒸汽或气体随繁荣而上升,形成戏剧性的逆
流流。

这使得挥发性的硫pound可以做一个神奇的消失行为,变成
蒸汽和加入蒸汽或燃气,准备被分离和送走去他们的下一个冒险,无论是得到硫ur还是找到新的家。

这是一个野生的,蒸汽的节目,这
一切都是为了摆脱臭硫磺并让一个令人眩晕的表演!
蒸汽剥离舞成功地从废水中分离出这些麻风硫磺,这取决于整个角色:塔内的温度和压力、液体和蒸汽相交融的方式以及塔内部的细腻设计。

如果没有适当的操作和控制,这座塔无法打破它应该做的动作,而我
们最终会遇到废水状况的臭味。

当它遵循废水处理的环境规则时,这
是禁忌的。

等等,还有更多!硫磺脱脂后,废水可能需要另一种处理方法,比如神奇的化学药剂,或者也许一些迪斯科舞动以生物氧化为
礼,以确保没有剩余的硫磺菌,水才能在旅途中继续积聚。

让我们确保这个废水保持干净和绿色!。

汽提塔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汽提塔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汽提塔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汽提塔是炼油厂中用于提取有价值组分的重要设备。

为了保障汽提塔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遵守操作和保养规程。

本文将从操作和保养两个方面介绍汽提塔的安全规程。

操作规程1. 防火安全汽提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设备,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防火安全。

以下是一些防火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和安全鞋,避免穿戴不符合标准的衣物。

•禁止携带易燃物品、火种等进入装置。

禁止在装置周围吸烟。

•监控系统必须正常工作,及时报警。

•车间内必须配备灭火器和消防栓,并且要定期检查其可用性。

2.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且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操作人员在进行检查和操作时,必须按照明确的操作规程操作,禁止操作不明确的程序。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时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全神贯注,不能分心。

3. 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操作管理制度,整合各类安全规程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确保操作人员安全操作。

•日常检查安全设备的有效性,避免发现问题时来不及处理。

•在安全场合必须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措施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同时注重防范一些事故类型的本质问题,如遏制操作失误等。

保养规程1.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是保障汽提塔安全运转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措施:•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执行保养计划,包括润滑、加油等操作。

•定期清理杂物,避免进入汽提塔内部,影响其正常运转。

•借助特定仪器进行日常检查,例如检测压力等相关项。

2. 维护保养维护保养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更换磨损零件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维护保养措施:•建立定期检查计划,针对汽提塔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磨损零件。

•定期检查设备的密封性能,确保设备不漏气,防止发生爆炸。

•维护清洁环境来规避可能发生危害的积尘等杂物减小设备的潜在风险。

结论汽提塔是炼油厂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了确保其安全运行,必须严格遵守操作和保养规程。

汽提塔操作讲解

汽提塔操作讲解
在汽提塔内,上升蒸汽流量变化的影响是相当快 的。要使塔上的任何一处(除塔顶塔板外)的气 液比发生变化,用再沸器的加热量作为控制手段, 要比进料流量的响应快。
能量平衡
塔压
蒸汽
能量消耗篇
当塔的处理量下降而使热负荷降低或冷凝器冷却介质温度 下降时,塔压将维持在较低的数值。压力的降低可以使塔 内被分离组分间的挥发度增加,这样使单位处理量所需的 再沸器加热量下降,节省能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塔压 的下降使同一组分的平衡温度下降,再沸器两侧的传热温 度增加,提高了再沸器的加热能力,减轻再沸器的结垢。 浮动压力操作可以显著提高精馏生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 于塔压的波动会产生汽提塔的不平稳扰动。
负负荷荷↑↑
板效率高
压压降降↑↑ 温差↑
HH22S、NH33 浓度↑ 温差↓
温温差差??
质量指标篇
自塔44层向下温差较大,有利于氨的吸收而在塔顶得到净 化的酸性气;汽提段温差较小,有利于游离态的硫化氢和 氨的分离。
板效率受气液负荷影响,从塔底到侧线抽出气液负荷逐渐 升高,在侧线抽出层达到最大值,气相负荷的50% 左右从 侧线抽出;往上到44层气液负荷逐渐减少。填料层的气液 负荷主要是受冷进料量和酸性气排量影响。
汽提塔简介
第一步需超过电离和水解反应的拐点温度。氨 和硫化氢的温度、压力及其在水中的浓度增加 是第二步的推动力。气相中氨和硫化氢分压的 降低是第三步的推动力。
硫化氢、氨和二氧化碳分子从液相转入气相还 与液相中的浓度、溶解度、挥发度以及与溶液 中其他分子或离子能否发生反应有关。
组分分离
小常识: 氨和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
内回流=外回流+△L 当塔顶蒸汽温度与外回流温度相同时

酸性水汽提操作的影响因素

酸性水汽提操作的影响因素

酸性水汽提操作的影响因素;影响汽提塔操作平稳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有四点:供热;硫化氢排放量;氨循环比;除油。

1供热合理的供热是平稳操作的基础,供热是否合理,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能耗影响都很大。

供热过量,就要引起超温、超压、酸性气质量下降,蒸汽单耗增加,严重时可能造成冲塔或酸性气管线的堵塞;供热不足,汽提塔中部的温度偏低,高温段温差大,氨气和净化水的质量下降,严重时造成侧线系统结晶堵塞管线。

汽提塔供热影响因素单线:主要影响因素双线:次要影响因素单塔侧线流程蒸汽单耗的经验公式:h=1.05*(T净+T原+n*(T底+T冷)+B•I抽)h:蒸汽单耗kg/t水T净:净化水出装置温度℃T原原料水换热前温度℃T底汽提塔塔底温度℃T冷冷进料温度℃n:冷热进料比 %B:侧线抽出比 %I抽:侧线抽出气体焓量 J/kg1.05:热损失系数由公式表明:蒸汽单耗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冷热进料比n,侧线抽出比B,氨循环比C,而n、B与处理量有关,因为对一个特定的汽提塔而言,有个最低的冷却水量和最低的塔底三相负荷,所以处理量越大,n和B越小,蒸汽单耗越低,然后根据产品质量和塔体温度分布进一步调整n、B和供热量,供热是操作的基础,操作平衡建立后,一般情况应保持稳定。

2硫化氢的排放率(H2S排放率= H2S排放量/原料水中H2S量)操作平衡建立后,要及时按原料中的H2S的量将H2S从塔顶排出,其排放率最好为1。

如果排放率大于1,则塔上部温度要升高,酸性气质量可能变差,塔压下降,严重时可能造成冲塔;如其排放率小于1,则塔的中部温度要下降,塔压升高,氨气和净化水质量可能下降。

操作中,在n、B和供热等条件合理的情况下,如果最上一层塔板与侧线抽出口处的温度下降,塔压升高,说明的排放率小于1,反之,排放率大于1.3氨循环比C氨循环量/原料水中氨含量)氨循环比C 对汽提塔的氨负荷影响很大,如果氨循环比C过大,要危机产品质量,增加蒸汽单耗,严重时还影响平稳操作,氨循环比的高低由循环液的量的多少和浓度高低决定,循环液的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抽出比的大小,循环液浓度高低主要取决于三级分凝条件,因此影响氨循环比的主要因素是抽出比和三级分凝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过于保守的过分离操作,转变为严格控 制产品质量的“卡边”生产。
能量消耗篇


侧线系统温度、压力不合适,高温分水效果不 好,大量水带到二、三分造成氨回收率下降。 富氨气含硫高,结晶器注氨消耗将增加,造成 循环处理能耗增加。
物料平衡
氨精制
能量平衡
第三篇
产品产量篇




酸性水中主要含有水、氨、硫化氢、二氧化碳 等,进出装置各组分的量相等。 固定塔底净化水量和冷进料量,控制塔底净化 水量与控制再沸器蒸汽量的控制方案。 在总进料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热进料增加,粗氨 气中氨气流量和能耗同时减小。 冷进料量很大时,控制酸性气量方案较有利。
相平衡
小常识: 灵敏板是在扰动影响下塔板温度变化最大的塔板。该塔 板与上下塔板之间有最大的浓度梯度,具有快速的过程动态 响应。
汽提塔简介

汽提塔的控制要求:质量指标、产品产量 (物料平衡)、能量消耗(能量平衡)和约 束条件(稳定安全操作)四方面 的控制。
质量指标
安全平稳
产品产量
能量消耗
约束条件
第一篇
侧线气
分凝液
蒸汽
凝结水 净化水
NH4HS→NH4++ HS - →(NH3+ H2S)1→NH3+ H2S
汽提塔简介


第一步需超过电离和水解反应的拐点温度。氨 和硫化氢的温度、压力及其在水中的浓度增加 是第二步的推动力。气相中氨和硫化氢分压的 降低是第三步的推动力。 硫化氢、氨和二氧化碳分子从液相转入气相还 与液相中的浓度、溶解度、挥发度以及与溶液 中其他分子或离子能否发生反应有关。
侧线抽出 NH3/H2 氨浓度 S值
26层温度
6层温度 塔底蒸汽
34层温度
44层温度 冷料流量/温度 热料流量/温度
质量指标篇
Hale Waihona Puke 汽提塔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物料平衡、能量平衡 和塔板效率。即进料水中H2S、NH3被蒸汽汽提 分离程度和抽出量 。
净化水



酸性气
冷进料
侧线气
塔底温

热料温度
产品合格

热进料
产品产量 能量消耗
内回流=外回流+△L 当塔顶蒸汽温度与外回流温度相同时 内回流=外回流。 改变外回流的流量或温度,控制内回流。 外回流温度越低流量越大,△L流量越大。
小常识: 内回流是指上一层塔板向下一层塔板流动的液体流量。
第二篇
能量消耗篇


汽提塔底蒸汽起到了加热和降低气相中硫化氢、 氨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双重作用,促进它们从液相 转入气相,从而达到净化酸性水的目的。 在汽提塔内,上升蒸汽流量变化的影响是相当快 的。要使塔上的任何一处(除塔顶塔板外)的气 液比发生变化,用再沸器的加热量作为控制手段, 要比进料流量的响应快。
酸性水汽提塔操作技能培训
大家好!
汽提塔简介
一二套重催、加氢裂化、柴油加氢、焦化等装置的含硫污水
酸性水
脱气
酸性水
隔油
酸性水
汽提 净化水 (脱硫脱氨污水)
保护环境
生态处理
污水
微生物 处理
汽提塔简介

汽提塔的控制目标:在保证净化水质量合格的前提 下,使塔的硫化氢、氨回收率最高、能耗最低,即 使总收益最大,成本最小。
利润最大
汽提塔简介
酸性气 冷进料
热进料
冷进料至塔顶为H2S精馏段 (也称低温区);热进料 至侧线抽出口为 H2S汽提段 控制好化学、电离和 (也称过渡区);侧线抽 相平衡的适宜条件是 出口至塔底为 NH3汽提段 处理含硫污水和选择 单塔加 (也称高温区)。 适宜操作条件的关键。 压侧线 抽出汽 提
△T
1
2 3 4 5
(以净化水为主)
轻组分x
质量指标篇

进水H2S含量升高,塔上段的气相中H2S的分压 净化水质量参照塔底温差控制的前提:操作工 况稳定;进料组分和负荷不变塔板压降稳定。 增加,引起塔上段的温差增大,此时加大酸性 气的排放量。反之,亦然。 控制酸性气量和侧线气量,排放率等于1。
控制流 量
控制侧线气 H2S/NH3比值较小、NH3浓度较 高有利于侧线流量的稳定。
第四篇
约束条件篇

控制塔板持液量,即控制塔压差保持气相负荷 平稳。在持液量增加时降低压差,使液体下流。 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降低负荷处理 。
进料控 制
能量平衡
塔压
蒸汽
能量消耗篇

当塔的处理量下降而使热负荷降低或冷凝器冷却介质温度 下降时,塔压将维持在较低的数值。压力的降低可以使塔 内被分离组分间的挥发度增加,这样使单位处理量所需的 再沸器加热量下降,节省能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塔压 的下降使同一组分的平衡温度下降,再沸器两侧的传热温 度增加,提高了再沸器的加热能力,减轻再沸器的结垢。 浮动压力操作可以显著提高精馏生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 于塔压的波动会产生汽提塔的不平稳扰动。
质量指标篇

板效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通过温度的梯度变化表现出来的, 酸性水汽提塔所处理物系具有相平衡常数随水溶液的易挥发 板效率的高低最终决定了塔的温度和组分分布,即通过该塔 板效率高,同一层塔盘上的气液相之间的温差小。 组分的含量和其中弱碱与弱酸的摩尔比大小呈现复杂关系, 盘的气相损失的热动力多,温度在整个塔中的梯度分布明显; 而且变化范围大。具有挥发性弱电解质与水的挥发性差异极 板效率低,则效果相反。 大的特点。
负荷 负荷↑ ↑ H2S H2S、NH3 NH3 浓度↑
压降 压降↑ ↑
板效率高
温差↑
温差↓
温差? 温差 ?
质量指标篇


自塔44层向下温差较大,有利于氨的吸收而在塔顶得到净 化的酸性气;汽提段温差较小,有利于游离态的硫化氢和 氨的分离。 板效率受气液负荷影响,从塔底到侧线抽出气液负荷逐渐 升高,在侧线抽出层达到最大值,气相负荷的50% 左右从 侧线抽出;往上到44层气液负荷逐渐减少。填料层的气液 负荷主要是受冷进料量和酸性气排量影响。
两个因素合成 温差控制
温 差
压降引起的温差
成分引起的温差
负荷
质量指标篇


塔内成分变化和塔压压降变化都使温差变化, 前者使温差减小,后者使温差增大,使温差与 成分呈现非单值函数关系。 左侧为净化水含氨低时,温差随含氨减少而减 小,右侧为净化水含氨高时,温差随含氨增加 而减小。
变化至5时,含氨 变化至 1,则含 3 此时只能调整使 ↑ ,但温差↓, 氨增加,温差 氨减少,温差 ↑, ↓ 工况稳定。工作 故减少蒸汽量, 则增加蒸汽量, 则减少蒸汽量, 范围只能选择曲 将使净化水质量 控制温差 线最高点的左侧! 使含氨↑ ↓ 塔底温差 继续恶化。 若在4 2
节能降耗
让塔压浮动于冷凝器的约束。
能量消耗篇


在进料浓度、塔顶酸性气排量、侧线采出位置 不变的情况下,保持塔底的氨浓度,随着热进 料温度↑蒸汽单耗↓。 汽提塔汽提效率不够,造成精馏段系统的负荷 增加。精馏段系统为了吸收过多的氨,必定增 加水量,从而带入侧线系统水量增多,氨回收 率就会下降。
节能控制
酸性气
热料温度
使回收率 最高
冷料流量
冷料温度
44层温度
上层填料温度 温差
34层温度
两层中间温度
质量指标篇

侧线抽出量↑ 汽提蒸汽用量↓冷热进料比 侧线抽出温度↑↓汽提蒸汽量和侧线抽出比 ↑↓使汽提塔“氨峰”位置处于侧线抽出口 例↓→侧线抽出浓度↓ 附近,↓抽出气中NH3/H2S值。
侧线气 侧线温度

侧线温度

塔压力

塔顶温

内回流

氨循环量

底蒸汽

冷料温度

塔负荷

液泛

冲塔
质量指标篇


影响物料平衡的因素包括进料量和进料成分的 变化、塔顶酸性气排量及侧线、塔底出料量的 变化; 影响能量平衡的因素主要包括进料温度或再沸 器温度的变化、再沸器加热量和冷进料冷却量 的变化及塔的环境温度的变化等。
组分分离
小常识: 氨和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 力增加而增加。
NH4HS→NH4++ HS - →(NH3+ H2S)1→NH3+ H2S
汽提塔简介



塔板上的组分要等到影响组分的液相或气相流 量稳定较长时间后才能建立平衡。 进料量、回流比的增加,会造成塔板上液相蓄 存量的增加,从而导致组分的滞后也增加。回 流罐蓄液量和塔釜蓄液量引起的滞后。 通过改善气、液接触,可以减少组分的滞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