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精编七年级生物下册4..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0年河北省衡水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0年河北省衡水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0年河北省衡水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射活动中,不属于人类特有的是()A.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千手观音”是在老师手语指挥下完成的B.有同学读书读到感人之处,流下眼泪C.看到酸杏时唾液分泌量增加D.听到别人讲笑话时,捧腹大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人看到酸杏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由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

考点: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

2.当膈的位置发生如图的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膈肌收缩,胸廓缩小B.膈肌舒张,胸廓扩大C.膈肌收缩,胸廓扩大D.膈肌舒张,胸廓缩小【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时胸廓扩张和收缩与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有关。

胸廓容积的变化还与膈的运动有关。

【详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精编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精编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

4.4.4 输血与血一课三练提能培优知识点一血量、输血和血型1.输血的原则是输( )A.O型血B.AB型血C.异型血D.同型血【解析】选D。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2.当血型不同而输血时,受血者的血液中会发生的反应是( )A.血液凝固B.红细胞凝集C.白细胞凝集D.血小板凝集【解析】选B。

本题考查红细胞的凝集现象。

红细胞的表面有A型和B型两种凝集原,血液的血清中有抗A 和抗B两种凝集素。

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能够发生反应,特异性结合在一起,使红细胞凝集成团。

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模拟)某人的血浆分别与四个不同血型的人的红细胞进行血型配合实验,其中有三个人的红细胞发生了凝集反应。

由此可判断该人的血型一定是( )A.A型B.AB型C.O型D.B型【解析】选C。

根据ABO血型中四种血型的凝集反应情况分析可知,只有O型血和其他三种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因此推测该人的血型为O型。

4.(2020学业模拟·绵阳质检)张鹏的血型是AB型,在上体育课时不慎受伤,大量失血,送到镇医院治疗。

医生说需要及时输血,但医院无库存AB型血。

同班几位同学自愿给他献血,经检测,这几位同学的血型及健康状况见下表:姓名李杰杨宇刘颖周伟血型O型A型AB型B型健康状况健康健康贫血健康请问,张鹏应该接受哪位同学献血( )A.李杰B.杨宇C.周伟D.都不符合,大量失血应输健康的AB型血【解析】选D。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献血者必须健康。

张鹏的血型是AB型,大量失血,必须输入同型血即AB型血,而刘颖贫血。

【变式训练】关于人类血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人类的血型有多种B.人类的血型只有ABO血型一种C.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D.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解析】选B。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精编七年级生物下册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精编七年级生物下册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新人教版

4.7.2-4.7.3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生一课三练提能培优知识点一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中,注意事项不包括 ( )A.需进行对照实验B.多次重复实验C.实验变量为模拟酸雨D.用真正的酸雨【解析】选D。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应设置对照实验,分别检测清水和酸性水质对生物的影响。

为了使结果更加精确,可以多次重复实验。

实验中可以用食醋配制模拟酸雨,没必要用真正的酸雨,这样实验的可行性更强。

2.(2020学业模拟·锦州质检)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危害。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饮用B.酸化的水源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C.酸雨直接危害芽和叶,使出现酸雨的地区植物全部死亡D.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解析】选C。

酸雨会影响淡水资源,从而影响人类用水,并且使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受到影响,但不至于出现酸雨的地区植物全部死亡。

 【拓展归纳】关于酸雨的三种考查角度(1)考查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主要分析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过多,这些气体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相应的酸性物质会引起酸雨。

(2)考查酸雨的形成因素:主要分析人的生产生活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燃烧后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3)考查酸雨的危害:主要分析酸雨对植物、动物、人类及建筑物等的危害。

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模拟)发电厂可以利用煤、天然气、核能发电,这三种原料中最容易引发酸雨的是 ( )A.天然气B.煤C.核能D.三者都有可能【解析】选B。

本题考查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当雨水的pH<5.6时就形成酸雨。

4.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多才多艺的“袖珍人”进行各种表演。

“袖珍人”在幼年期因为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

“袖珍人”幼年期缺少的激素是A.甲状腺素B.生长激素C.性激素D.胰岛素【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的几种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如下表所示:【详解】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A错误;B、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人体生长迟缓,身材会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称为侏儒症。

袖珍人属于侏儒症,B正确;C、性激素分泌过少,会使性器官功能减退,C错误;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呆小症和侏儒症的身材都很矮小,但侏儒症患者智力正常,也具有生殖能力;而呆小症患者则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2.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水域中都发现了畸形蛙、畸形鱼等水生动物,你认为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生物物种的自然衰退B.生物间的近亲交配C.水源污染现象有日趋严重D.病毒、病菌的感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引起的后果,和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详解】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水域中都发现了畸形蛙、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域的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胚细胞的分裂受一些物理或化学的刺激而产生不正常分裂,有可能导致成体畸形。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七年级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考生们掌握好时间,答题时要做到自信、沉着、认真思考。

2、答题前,请将答题卡第1面左上方的姓名、座号、考号等项目信息填涂清楚、正确。

3、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标号上;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所做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方框内的指定区域。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妥善保存,以便讲评时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

1.提出观点的依据是客观事实,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属于事实的是A.在人类起源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气候的变化B.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D.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2. 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照时间先后,下列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①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②从树栖生活到地面生活③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④会制造和使用工具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3. 下图是人的生殖发育过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器官a是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B.众多的精子中,只能有一个能够进入①并与①结合形成受精卵C.形成②的场所是子宫D.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4.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科学认识生理现象,正确面对心理变化,有利于健康成长、增长知识才干。

晓明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赞同的是①青春期男孩遗精和女孩月经都是正常的现象②男孩和女孩都有身高突增的现象③心中有什么想法绝对不能和任何人讲④专注于学习,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音像制品⑤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培养高尚的情操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5. 如右图,甲图所示的是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乙图所示的是小肠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甲图A处若阻塞,可能导致消化脂肪功能的下降B.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C.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扩大了小肠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6. 我们常吃的馒头、鸡蛋、煎饼、花生、苹果等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 B.糖类、蛋白质、无机盐C.糖类、蛋白质、脂肪 D.糖类、脂肪、维生素7. 维生素C可以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020年衡水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0年衡水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0年衡水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生物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面对《流浪地球》我们选择希望;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选择可持续发展。

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A.“吃野味去!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B.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C.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可持续发展观点。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入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入满足需求的能力。

【详解】大量食用野味,破坏了生态平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A不符合题意;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一般情况下工业废水也可以引发赤潮,如果工业废水能让有毒藻类死亡的话,同样对海洋中其它生物也是一种毒害,当然对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了,B不符合题意;大自然的财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当代人不尊重自然法则,将资源耗尽我们拿什么留给后代子孙?所以这个观点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C不符合题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符合森林的可持续发展,D符合题意。

【点睛】可持续发展观点应认真领会理解。

2.【答案】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元B.神经C.神经纤维D.突起【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020年衡水市初一下期末经典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0年衡水市初一下期末经典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0年衡水市初一下期末经典生物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植物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甲:Isoetestaiwanensis乙:Pinustaiwanensis丙:Panaxginseng丁:PinusluchuensisA.乙丁B.甲丙C.甲丁D.乙丙【答案】A【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因此,乙:Pinus taiwanensis;丁:Pinus luchuensis是同属不同种,亲缘关系最接近。

故选A。

2.恐高的人在透明玻璃桥上行走时,两腿发软,头晕恶心。

此时,参与调节的是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C.血液调节D.激素和神经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影响。

【详解】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下,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恐高的人在透明玻璃桥上行走时,两腿发软,头晕恶心。

此时,参与调节的是激素和神经调节。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精编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课三练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精编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课三练新人教版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课三练提能培优知识点一 眼和视觉1.矿难发生后,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井时,都用毛巾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光的伤害。

眼球的结构中,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多少的结构是 ( ) A.瞳孔 B.睫状体 C.晶状体 D.玻璃体【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光线强弱与瞳孔大小的关系。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

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

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瞳孔放大,被救助上井后,外界光线强,瞳孔来不及缩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过多过强,会严重伤害眼睛,严重时会引起视网膜脱落而失明。

2.(2020学业模拟·常德质检)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 ( )A.视网膜B.角膜C.虹膜D.瞳孔【解析】选C。

虹膜有色素,眼球的不同颜色是由虹膜的不同色素体现的。

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模拟)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桌上的书,一会儿抬头看前面的黑板,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并看得很清楚,这主要是因为 (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解析】选B。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可以让远近不同的物像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

4.“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司机看见黄灯亮时就会慢慢刹车。

“黄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 ( )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C.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D.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解析】选A。

外界光线进入眼球后经过的结构依次为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并在视网膜上成像,最终通过视神经到达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1.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D.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解析】选B。

淀粉消化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脂肪消化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所以,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2.位于消化道壁上的消化腺是( )A.肝脏B.胰腺C.肠腺D.腮腺【解析】选C。

胃腺、肠腺都位于消化道壁内。

腮腺、肝脏、胰腺都位于消化道外。

【易错警示】不要误认为消化腺都在消化道壁肠腺和胃腺都是黏膜上皮凹陷形成的,位于消化道壁。

唾液腺、胰腺和肝脏都位于消化道外,其分泌物经导管流入消化道内。

知识点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模拟)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1和2为试管编号),其中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下列的更改正确的是( )编号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1 淀粉液+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2 淀粉液+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A.2号试管中清水的量改为5毫升B.100℃水浴10分钟改为37℃水浴10分钟C.碘液改为双缩脲试剂D.1号试管中的搅拌时间改为1分钟【解析】选B。

本题考查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变量是唾液,故应该放等量的清水和唾液;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故应将100℃水浴10分钟改为37℃水浴10分钟;可用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只要充分搅拌即可,没有时间限制。

【互动探究】上题中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提示: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4.(2020学业模拟·沈阳质检)针对“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这一问题,“阳光”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探究活动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1)取两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标记为1号、2号,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

(2)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__________,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设置________实验。

(3)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这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A.舌 B.牙齿)的搅拌作用。

(4)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因为淀粉已经被分解。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口腔中的__________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解析】(2)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设置对照实验。

(3)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使试管中的物质混合均匀,这相当于舌的搅拌。

(4)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试管,滴加碘液,会发现2号试管不变蓝,因为淀粉已经被分解。

(5)通过实验可知,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答案:(2)唾液对照(3)A (4)2 (5)唾液知识点三营养物质的吸收5.(2020学业模拟·太原质检)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A.糖类、脂肪、蛋白质B.蛋白质、无机盐、水C.脂肪、维生素、无机盐D.水、无机盐、维生素【解析】选D。

本题考查营养物质的特点。

维生素、水和无机盐都是小分子物质,都能溶于水,可被人体消化道上皮细胞直接吸收进入血液。

【变式训练】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①蛋白质②淀粉③脂肪④无机盐⑤纤维素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②①D.②①③【解析】选D。

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

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能够消化脂肪。

【易错警示】并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都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不能被直接吸收,需要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而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则不需要消化,能够被直接吸收。

6.消化道的各器官中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A.口腔、胃、小肠B.口腔、小肠、大肠C.食道、胃、小肠D.胃、小肠、大肠【解析】选D。

本题考查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道的七个器官中,只有胃、小肠和大肠具有吸收功能。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7.(2020学业模拟·株洲模拟)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B.小肠长约5~6米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解析】选C。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功能无关。

1.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A.胃液、胆汁、胰液B.唾液、肠液、胰液C.胆汁、肠液、胰液D.唾液、胃液、肠液【解析】选B。

淀粉在消化道的消化过程是: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将其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因此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

2.有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都装在淀粉胶囊中给人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关于这种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淀粉在口腔内变成麦芽糖便于服用B.胃对淀粉消化缓慢,药物慢慢地渗透出来C.淀粉不在胃内被消化,药物顺利进入小肠D.淀粉在口腔内变成葡萄糖,缓冲药的苦味【解析】选C。

本题考查淀粉的消化过程及分析能力。

淀粉只在口腔和小肠中消化,如果把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淀粉胶囊在口腔中来不及消化就进入胃,在胃中胃液又不能消化淀粉,整个胶囊会顺利地进入小肠,因而药物不会散落出来刺激胃。

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模拟)(2020学业模拟·成都质检)某人因患有比较严重的胆囊结石,医生将其胆囊切除,那么你建议他手术后应该少吃富含哪一营养成分的食物(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维生素【解析】选B。

患胆囊结石的病人,其储存的胆汁减少,影响脂肪的消化。

所以切除胆囊的人,建议他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

4.(2020学业模拟·莱芜质检)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

下列消化液中不存在淀粉酶的是( )A.唾液B.胃液C.肠液D.胰液【解析】选B。

唾液、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淀粉酶,都能消化淀粉;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5.(2020学业模拟·威海质检)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腔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场所B.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D.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解析】选D。

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正确;消化淀粉的主要场所是小肠,A 错误;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脂肪,B错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C错误。

6.在试管内加入2 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 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 min,发现植物油消失了。

则“X消化液”的成分最可能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C.胰液、肠液、胆汁D.胃液、胰液【解析】选C。

本题考查脂肪的消化。

脂肪的消化首先是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形成脂肪微粒,从而增加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肠液和胰液中有消化脂肪的酶,将脂肪最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变式训练】下列哪种消化液能将淀粉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淀粉的消化。

唾液中的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液中的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其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酶将麦芽糖消化成葡萄糖;胆汁不含消化酶,只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7.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氨基酸、少量麦芽糖、脂肪等。

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内容物中有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

在口腔内只能初步消化淀粉形成麦芽糖,在胃内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8.分别向盛有2毫升植物油的甲、乙两个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胆汁和清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植物油明显减少。

原因是( )A.胆汁将脂肪消化成了甘油和脂肪酸B.胆汁使植物油挥发性增强C.胆汁将脂肪大颗粒乳化成了小颗粒D.胆汁与脂肪发生了化学反应【解析】选C。

本题考查胆汁的作用。

胆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故甲试管中的植物油明显减少,清水对脂肪无任何作用,故乙试管中的植物油不变。

【易错警示】不要误认为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虽然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将脂肪变成脂肪微粒,但胆汁中不含任何消化酶。

9.(2020学业模拟·荆门质检)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B.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C.⑤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⑥是大肠,它能消化小肠没有消化完的营养物质【解析】选D。

题图中①是咽,②是肝脏,③是胃,④是胰腺,⑤是小肠,⑥是大肠。

肝脏能分泌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

10.(2020学业模拟·莱芜质检)下列关于如图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②能消化蛋白质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解析】选A。

①是肝脏,分泌胆汁,但里面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②是胃,里面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起到初步消化作用;③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食物的多种消化酶;④是小肠,含有肠液、胰液、胆汁,能对脂肪、淀粉、蛋白质进行最终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1.下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

请据图回答(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1)细嚼米饭,会感到一丝丝的甜味,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初步消化[ ]曲线所代表的营养成分。

(2)鸡蛋所含有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在[ ]____________中开始被消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