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光的反射定律-【教材解读】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定律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1. 反射现象的观察: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反射现象,了解反射现象中光线、反射面、入射点、反射点等基本概念。
2. 光的反射定律:介绍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包括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反射定律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反射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平面镜、凹面镜等。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描述反射现象,认识反射面、入射点、反射点等基本概念。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能运用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反射现象中光线、反射面、入射点、反射点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面、光线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如镜子、水面、玻璃等,引导学生思考反射现象的特点。
2.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反射现象,记录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反射定律。
3. 讲解与演示:讲解反射定律的内容,通过模型演示反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反射定律。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如眼镜、平面镜、凹面镜等,引导学生运用反射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反射定律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反射现象的特点2.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3. 反射定律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完成实验报告单,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绘制光的反射定律的示意图。
3. 选择生活中的一种反射现象,运用反射定律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定律和衍射定律,了解光学领域的其他知识。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光的反射定律

第2节光的反射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了解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认识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先通过光反射仪,做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再通过生活中的现象,研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承上启下,对后面的平面镜成像以及光的折射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关于反射现象的认识,但是并不知道反射遵循的规律。
本节从探究实验入手,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光的反射遵循的规律,用科学规律来解释客观的现象。
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经历探究“光的反射的定律”实验,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通过“小制作”和“我的设计”,学习控制光束方向。
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运用反射定律控制光束方向;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成因。
教学过程续表等。
(3)实验过程用光反射实验器演示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的是光的反射实验器,实验器的底座上竖立着一个白色的光屏,光屏的平面上刻有角度,中间为0°,0°的正下方O点处是放在底座上的小平面镜,用一条细小光束代表光线沿光屏的平面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处,这时光屏的平面上将显示入射光线AO以及由平面镜反射出来的反射光线OB。
讲述什么是法线,什么是入射角和反射角。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结果总结出反射定律。
在教材第69页图4-2-4的“自制简易潜望镜”中,为什么要求两块平面镜要保持平行,并与水平方向成45°角?可以引导学生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证明。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作图及应用教学设计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采用实验、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光的反射定律。
2.演示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演示光的反射过程,讲解反射定律的三个要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任务驱动法:布置与光的反射相关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兴趣。
(2)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光的反射定律。
(3)理论讲解:讲解光的反射定律,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掌握反射定律的基本原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光的反射定律的重要性,以及尺规作图法的应用。同时,我会评价学生在实验、讨论、练习等方面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会布置与光的反射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光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作图题,以加深对光的反射定律的认识。
2.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选择一个实例,如镜子、水面反光等,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解释,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你的观察和思考。
1.作业需独立完成,注重思考过程,力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第2节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课件新版教科版

3.光线垂直入射时,情况怎样?
反射角
入射角
=
=
0°
a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它将被垂直反射出去.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相等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法线 N
O
1
2
3
4
(1)指出光路图中的入射角与反射角 (2)假如∠2=600,入射角等于 ,反射角等于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等于 . (3)假如∠1=60°,入射角等于 ,反射角等于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等于 .
反射面
入射点
光路介绍
一点,两角,三线
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光线
光束
注意:光是客观存在的,但光线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模型.只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一种方式,是用来表示光的线路,而不是光.
2.光线
•
点光源发出的光
平行光源发出的光
60°
60°
120°
30°
30°
60°
1.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入射角
反射角
已知图中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步骤: 1.先在反射面上标出入射点O; 2.过入射点画出反射面的垂线ON,即法线;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O
N
O
3.光的反射作图
画出反射光线
画出入射光线
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讨论交流:反射光路的可逆性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4.2光的反射定律

第二节 光的反射定律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思考: 为什么我们能人能够看到他?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 被物体表面反射到原介 质中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现象。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图中所 示的入射光 会怎样反射 出去呢?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反射的应用
1、潜望镜 2、自行车尾灯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光的反射作图方法:
50 50
1、画出法线(虚线); 2、量出入射角大小; 3、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作出反射光线(标箭头)。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墙
桌子
小 猫 在 偷 吃
小 明 在 盯 着 我
“漫”或者“镜面”)反射。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3.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
入射角是
;改变入射角光的方向,使入射
角变大,则反射角变
;以ON为轴将硬纸板
的右半面向后旋转,在硬纸板上
(选填“
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4. 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 反射角。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2.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发射后,反射
角为
度;某湿地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
湖”之称,这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
(选填
3
3
2
1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定律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 光的反射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定律”。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的探究、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反射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反射定律的内容。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难点: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的反射镜、光屏、光具座)、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平面镜成像、玻璃反光等,引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的思考。
2. 探究反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反射镜、光屏和光具座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光的反射现象。
4. 例题讲解:运用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眼镜反射、镜子成像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7. 作业设计:(1)填空题:① 光的反射现象包括____、____、____等。
② 反射定律的内容是:____。
③ 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
(2)应用题: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0°,求反射角。
答案:反射角为30°。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光的反射现象,掌握了反射定律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要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下面将对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2024年秋季学期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4章 光的世界 2 光的反射定律

2. 应用:潜望镜、反射器(用来测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潜望镜:通过两个反射镜使物光射入眼里
3.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例如,AO 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如果光沿 BO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一定沿OA的方向。
知识点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光滑的物 体表面,如镜面或平静的水面,其反射光 束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 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 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
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
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
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漫反射:一般物体表面往往都比较粗糙, 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 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3. 遵循规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4. 实例 (1)镜面反射:黑板反光、平静的水面反光、玻璃幕墙反光等。 (2)漫反射: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书本上的内容、电影银幕用粗布 而不用玻璃等。
第4章 光的世界 2 光的反射定律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新课引入
江山如画,美不胜收。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呢?
从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便看到了这个物体。但对于 本身不能发光的物体,我们怎样看到他们的呢?
我们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从物体射入我们的眼睛。有光射到物体 上,物体表面会反射一部分光,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 看到了物体。
B. 35°
C. 45°
D. 50°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4章第二节 光的反射定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4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定律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深入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现象。
设计上,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反射定律。
整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1. 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理解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含义。
2. 能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3. 培养观察、思考、动手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反射角和入射角的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反射定律。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透明塑料板、尺子、量角器、镜子、激光笔。
学具:记录表格、画图工具。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如镜子、玻璃等,引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思考。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吗?”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四人一组,结合生活实例,探讨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猜想。
2. 实验验证:每组领取实验器材,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3. 数据分析: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讨论,发现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拓展(10分钟)1. 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反射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问题解决:出示一些与光的反射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
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反射定律。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光的反射定律,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困难。
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学仪器、建筑等。
同时,加强对反射角和入射角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光的反射定律学习导航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教材内容全解知识点一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传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被它们反射的光射人了我们的眼睛。
3.有关概念的三点说明(1)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2)法线是从入射点引出的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没有具体的物理含义,但在确定入射角、反射角时法线却是关键,因为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都有方向,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方向叙述字母,如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不能说成OA或BO。
法线没有方向。
巧记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十二个字。
“三线共面”指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法线居中”指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两角相等”指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反射角和入射角i相等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具体操作是让光线贴着纸板射向镜面);(2)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具体操作是将纸板NF面向前或后旋)(3)可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便于分析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5.从以下七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1)同一个反射面,对应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2)注意定律中的因果关系:先有入射,后有反射。
反射光线是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叙述反射定律内容时必须先说反射,后说入射,即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定律存在的条件是:在两种物质的界面上,光从一种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并在入射点发生反射,而不是在其他地方。
(4)光线垂直于镜面入射时,如图4-2-2甲所示,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原路返回,传播方向相反,所以反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
(5)通过平面镜对入射光线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出平面镜有改变光路的作用。
(6)根据反射定律,当入射角变化时,反射角也随之变化;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也减小,且两角的变化量是相等的。
(7)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如图4-2-2乙所示,AO是人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如果光线从BO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一定沿OA方向反射,如图丙所示。
例1 如图4-2-3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
解析:如图4-2-4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60°如图4-2-5所示,光线垂直地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0°,所以入射角为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等于0°。
答案:60。
0。
例2 (2019·湖南怀化中考)如图4-2-6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
(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
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D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
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
如图乙所示。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可得:(答出一个结论即可)。
答案:(1)垂直同一平面内(2)法线(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析(1)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材问题全解(见教材第61页我的方案)是两块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4-2-7所示。
知识点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定义类似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一束平行光射在镜面上,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如图4-2-8所示,这种类似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如果我们的眼睛正好处于反射光束的方向上,镜面看上去是耀眼的;如果我们的眼睛不在反射光束的方向上,镜面看上去就是黑的。
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把来自光源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如图4-2-9所示),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见教材第62页观察)在较暗的教室里,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白纸和平面镜时,发现平面镜是暗的,白纸是亮的,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白纸发生的是漫反射。
例3 (多选)如图4-2-10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 )A.平面镜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平面镜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解析:平面镜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垂直照射平面镜的光,反射后全部是向上的,人眼从侧面看,接收不到平面镜的反射光线,所以人感觉平面镜比较暗;白纸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手电筒的光照射后.能在各个方向上看到反射光,人眼从侧面看,可以接收到反射光线,所以人感觉白纸比较亮。
答案:BD点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才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
如果镜面反射的光正好进入人眼,人感觉它要比漫反射处亮,如果镜面反射的咣没有进入人眼,人感觉它是很暗的,不如漫反射处亮。
典型例题剖析学科综合综合1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例1 (山东潍坊中考)如图4-2-11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请你放置一块平面镜使它的传播方向变为水平向右,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解析:要使它的传播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即反射光线水平向右),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据此画出法线,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因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而反射光线是水平向右的,所以反射光线与上面的虚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一60°=12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
答案:如图4-2-12所示。
归路总结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光路图的步骤:(1)确定入射点。
(2)根据法线与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用虚线表示。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举一反三1(答案见第238页)如图4-2-16所示,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综合2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例2 如图4-2-13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是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B.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c.若将镜子顺时针旋转20°,则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会增大10°D.若将镜子逆时针旋转15°,则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为90°解析: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故A错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故B错误;因为原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当镜子顺时针转动20°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变为30°一20°=10°,所以入射角增大了30°一10°=2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增大20°,则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会增大40°,故C错误;因为原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当镜子逆时针转动15°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变为30°+15°=45°.所以入射角减小为90°一45°=45°,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为90°,故D正确。
答案:D举一反三2 (答案见第238页)如图4-2-17所示,有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当入射光线绕D点顺时针方向转过10°,平面镜M绕D点逆时针方向转过20°,则此过程中反射光线共转过( )A.30°B.40°C.50°D.60°实践应用例3 (湖南株洲中考)图4-2-14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
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
若在图示位置用力,向下按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解析: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当用力压桌面时,平面镜向中间倾斜,造成入射角增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远离法线.导致了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答案:C举一反三3 (答案见第239页)如图4-2-18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
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移动(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
拓展创新例4 如图4-2-15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解析:观察图中甲、乙两同学和月亮的位置关系可知,月亮在甲同学前方,在乙同学后方。
对于甲同学,月亮在前方,即迎着月光走,月光照射到路面的漫反射光和水面的镜面反射光都能看到,镜面反射光强,漫反射光弱,所以看到水面比路面亮。
对于乙同学,由于月亮在他的背后,即背着月光走.月光照射到水面的镜面反射光向左上方反射,不能进入乙同学的眼中,所以乙同学看不到水面的反射光,只能看到路面的漫反射光,所以看到水面暗、路面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