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常见九种寄生虫病防治
牦牛主要寄生虫的防治与控制策略

牦牛主要寄生虫的防治与控制策略【摘要】牦牛是我国重要的家畜资源之一,但受到各种寄生虫病的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牦牛主要寄生虫的种类、生活习性、传播途径,以及相关防治与控制策略。
牦牛主要受到蛔虫、绦虫、钩虫等寄生虫的侵害,这些寄生虫通过牛粪、草料等途径传播,严重威胁牦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定期驱虫、清洁饮水、改善饲养环境等,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牦牛寄生虫病的发生。
牦牛寄生虫病的防治与控制不仅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也影响着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新型驱虫药物、探索寄生虫耐药性机制等,以提高牦牛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和控制水平。
牦牛寄生虫病的防治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牦牛,寄生虫,防治,控制策略,传播途径,生活习性,重要性,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牦牛主要寄生虫的防治与控制策略,旨在增加人们对牦牛寄生虫病的认识,提高防治意识,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通过对牦牛主要寄生虫的种类、生活习性、传播途径、防治方法以及控制策略的详细介绍,旨在帮助养牛户了解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牦牛寄生虫病,确保牦牛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本研究,也可以为未来深入研究牦牛寄生虫病提供参考,为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提高牦牛养殖业的发展质量,保障牦牛健康生长,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牦牛寄生虫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研究寄生虫对牦牛的危害以及防治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牦牛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家畜资源之一,其肉、毛、皮等产品在当地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牦牛受到寄生虫侵害会导致生长缓慢、肉、毛、皮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和牦牛产品的品质。
牦牛是属于藏区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保护好牦牛的生长和健康对于藏区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深入研究牦牛主要寄生虫的防治与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减少牦牛受到寄生虫侵害的风险,维护好牦牛健康,提高牦牛养殖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牛是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寄生虫病是牛养殖过程中一个常见问题。
寄生虫病对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因此,防治牛常见寄生虫病对于保障养牛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肠道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牛弓形体病、牛肺吸虫病等。
2、皮下组织寄生虫病:包括切口线虫病和肉眼可见的胆道移行线虫病。
3、血液寄生虫病:包括血小蠕虫病和钩虫病。
二、防治措施:
1、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牛棚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牛粪等废料,防止虫卵存留引起二次感染。
2、排虫药预防:采用科学合理的Integrative Pest Management(IPM)模式,规定合适的排虫药品和施用方式,减少对环境和人畜健康的负面影响。
同时,可选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效果显著,且没有副作用。
3、健康饲养管理:增强牛的免疫力,提高肠胃消化功能,防止营养不良和体质下降引发的疾病。
适量添加预防性抗生素、维生素等保健品,可有助于维持牛的身体机能平衡和健康稳定。
4、定期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疑似寄生虫病的症状和征兆,严密监测牛体内虫卵和虫体等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疾病的控制和消灭具有重要作用。
5、综合治疗:对一些严重的寄生虫病,特别是血液寄生虫病,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结合预防、清除和补充营养等方式,帮助牛快速摆脱疾病危害,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防治牛常见寄生虫病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除了以上几种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关注牛群的健康状况,尽快发现并处理疑似的感染和疾病,保持牛的稳定和生产效益,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但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寄生虫的侵害,导致牛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引发牛的疾病。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对于牛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牛常见的寄生虫病种类牛在饲养过程中容易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肠道寄生虫、血吸虫、肝吸虫等。
肠道寄生虫包括钩虫、蛔虫、鞭虫和线虫等,这些寄生虫存在于牛的肠道内,会导致牛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粪便异常等症状。
血吸虫是通过牛的皮肤对水中的血吸虫囊蚴感染,引起牛的肝脏和胆囊感染,严重时会导致慢性贫血、肝脏肿大等症状。
肝吸虫则主要寄生在牛的肝脏和胆囊内,引起慢性肝炎、消瘦、腹水等症状。
这些寄生虫病会直接影响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二、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1.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牛舍和牛栏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牛的健康状况,要及时清理牛舍和牛栏内的粪便和尿液,保持干净卫生。
定期对牛圈内的地面进行消毒处理,有效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合理的饲料和饮水管理也是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环节。
要保证牛的饲料和饮水清洁卫生,避免因饲料和饮水受到污染而导致牛的寄生虫感染。
还要合理安排牛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造成交叉感染。
2. 定期驱虫定期驱虫是预防牛寄生虫病的重要方式。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对牛进行驱虫处理,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驱虫的时机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较为合适,可以选择有效的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处理。
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病情况选用不同的驱虫药物,同时要注意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进行使用,避免因为用药不当而导致的驱虫失败或药物残留的问题。
3.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在寄生虫防治方面,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引入寄生虫天敌——天敌线虫来控制牛的肠道寄生虫,这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
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适时在牛的饲料中添加含有天敌线虫的饲料,通过天敌线虫的作用来减少牛体内肠道寄生虫的感染。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作者:徐建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31期徐建牛的寄生虫病是一种综合性的新型防治技术。
这种新型的防治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技术,使单一,间断的防治措施转变为连续性,有组织的防治措施。
这样一来,牛的寄生虫病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饲养员的经济效益。
一、牛寄生虫病牛寄生虫病可以分为内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两种类型。
1、内寄生虫病内寄生虫病分为两种病,一种是蠕虫病,另一种是焦虫病。
其中蠕虫病包括吸虫,线虫,蠕虫病等,这几种都是牛寄生虫病中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一些疾病。
吸虫病也包含很多种,其中片形的吸虫最为危险。
接下来就是阔盘吸虫,然后就是双腔吸虫等等。
这些疾病都是因为绦虫的幼虫,常年寄生在一些牛羊的肌肉,肝,肺等处,然后引起的疾病。
这些病都需要积极预防,其中积极预防占为最重要的地位,再者就是进行辅助的治疗这些疾病。
其中线虫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寄生虫病。
它经常出现在牛的食道口以及胃等部位。
焦虫病它这种病是因为焦虫寄生在一些牛等牲口的血液当中,从而导致产生焦虫病。
其中患有焦虫病往往会出现一些症状,例如牲畜的身体温度值持续性升高,精神不振,没有食欲,呼吸不畅,尿中带血以及贫血等情况。
还有就是容易出现体表的淋巴结肿大以及眼结膜变黄,等等。
如果羊牲畜等患有这种疾病,而且在患病两周内就会慢慢的死亡。
2、外寄生虫病外寄生虫病也是牛寄生虫病中的一种,其中外寄生虫病常见的病原有螨虫,牛皮蝇等等。
外寄生虫病中的螨虫,它主要是由于羊的身体表面容易出现脱毛,刺痛,瘙痒,红肿或者出血等情况,这些症状的原因都是疥癣,它就是主要病原体。
蜱源性疾病它也是外寄生虫病的一个病原体。
蜱主要寄生于牛的身体表面,它主要通过吸食这些牲口深处的血液,然后导致这些牲畜身体消瘦,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就是蜱是一种焦虫病。
然而他也是立克次氏体疾病等严重病的传播者。
牛皮蝇它的症状主要是由于他的幼虫容易钻入牛的身体表面通过爬行,让牛感觉到身体非常痛,而且瘙痒难耐,然后牛通过依靠墙壁来进行摩擦,进行止痒。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牛是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但牛身上常常会受到各种寄生虫的侵害,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保障牛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就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浅谈。
一、寄生虫病介绍在牛的疫病中,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牛身上常见的寄生虫包括旋毛虫、疥螨、回肠线虫、肺线虫和瘤胃蛔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导致牛的消化功能受损、营养吸收不良和免疫力下降,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二、防治措施1. 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是预防和控制牛寄生虫病的基础。
首先是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和废料,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环境。
其次是科学饲喂,保证牛的饲料质量和营养均衡,增强牛的免疫力,提高对抗寄生虫的能力。
定期对牛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寄生虫病扩散。
2. 使用驱虫药物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的牛群,可以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阿维菌素、多维菌素、氧加仑等。
在使用驱虫药物时,要遵循药物使用说明,确保用药剂量和方法正确,避免对牛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草地轮作适当的草地轮作可以减少牛被寄生虫感染的机会。
通过将牛的放牧地点不断更换,可以减少寄生虫在草地上的滋生数量,降低牛受寄生虫侵害的风险。
可以选择一些对寄生虫抵抗力强的牧草进行种植,帮助牛提高对抗寄生虫的能力。
4.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防治牛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对牛常见寄生虫病的疫苗,如回肠线虫、肺线虫和瘤胃蛔虫等疫苗。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提高牛的抗病能力,减少牛受寄生虫侵害的几率。
5.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牛的体内寄生虫情况,可以及时了解牛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寄生虫感染的牛群,还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帮助牛群摆脱寄生虫的危害。
6. 畜群管理在牛的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畜群管理,注意不同牛群之间的隔离,避免感染的传播。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陈琪牛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据统计,2018年我国仅肉牛栏头数就达到了10822万头,牛肉产量大约为729万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对牛养殖业而言,有几种寄生虫病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做好防治工作将对牛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甚至是威胁牛的生命。
因此,本文对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作了分析。
1、泰勒虫病泰勒虫病由环形泰勒寄生虫而起,是出现在牛血液中的一种寄生虫病,泰勒虫病的主要特征是高热稽留、贫血、体表淋巴结肿大。
该病的主要传播没接为残缘璃眼蜱,传播条件为牛舍饲养,通常1到3岁的牛容易感染该病,康复之后可在2到3年的时间内对该病免疫。
泰勒虫病发病急,病程短,并且有14到20天的潜伏期。
高热稽留和精神沉郁是发病初期的主要表现,通过触诊可发现肿大的体表淋巴结,在触摸过程中牛会有疼痛反应。
随着病症的发展,牛还会停止进食,观察可发现肛门和尾根等处出现血斑,同时伴随贫血的症状。
如果奶牛感染了泰勒虫病产奶量会明显下降。
对病死牛进行剖可发现皮下、肌肉黏膜等处存在大量出血点,大部分淋巴结呈现不正常肿大状态,切开发现伴有粘液。
对内脏进行观察可发现脾脏、肾脏、肝脏、雏胃黏膜都呈现肿大的状态,雏胃黏膜肿胀且伴有多处溃疡,脾脏脾髓质软且黑,肾脏和肝脏质软且脆。
治疗泰勒虫病可交替使用黄色素注射液和血虫净,也可以使用剂量为0.75~1.5mg/(kg ·bw )的的磷酸伯氨喹啉内服,具体用量为每天一次,连续3天。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残缘璃眼蜱会在牛舍土地的缝隙处产卵,因此可在这两个季节使用水泥封死牛舍地面1米范围内的缝隙,可有效防止牛感染残缘璃眼蜱,另外为了防止牛在外部感染泰勒虫病,在残缘璃眼蜱的活跃期尽量不要放牧。
2、牛球虫病能够引发牛球虫病的寄生虫多达14种,其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是危害性最大的寄生虫为邱氏艾美耳球虫。
牛小肠下段和全部大肠是这种寄生虫病的主要发病位置,这种寄生虫的发育过程有孢子———裂殖子———胚子———卵囊,其中卵囊会随着排便离开牛的身体,同时在孢子的影响下会变为感染性质的卵囊,如果牛误食的话就会感染牛球虫病。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寄生虫是牛羊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将会严重影响牛羊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
一、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措施1. 细小线虫病细小线虫病是牛羊养殖中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会导致厌食、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强调群体免疫,要定期给牛羊注射疫苗;控制禽畜通道,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2. 结肠弓形虫病结肠弓形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牛、羊、猪等家畜都可能感染。
主要通过吃感染了弓形虫卵的食物来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食物污染,定期检查和筛查,隔离患病动物,杀灭卵和幼虫。
3. 钩虫病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的。
青年牛、小肉羊等易感。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场地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定期驱虫,控制感染源;定期消毒圈舍,减少疾病传播。
二、防治寄生虫病的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和诊断牛羊养殖者应该定期检查养殖场的卫生情况,及时发现任何疾病的迹象。
如果发现了养殖动物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
2. 驱虫驱虫是防治寄生虫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寄生虫。
但是,为了防止细菌对药物产生抗性,不应频繁使用同一种驱虫药物。
一般情况下,每年驱虫不应超过3次。
3. 做好粪便的处理粪便处理是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牛羊的粪便不能直接扔在地上,否则会增加寄生虫繁殖的机会。
应该在圈舍内放置垃圾桶,及时清理粪便,并在处理后使用化肥。
4. 合理养殖、增强免疫力合理的养殖能够有效地减少寄生虫繁殖的机会。
例如,应该定期更换厕纸,保持笼子的干燥和卫生;平均分配饲料,保证动物的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促进消化;及时给动物注射疫苗,增强免疫力,提高生存率。
结论:寄生虫病是影响牛羊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治体系。
养殖者应加强圈舍的维护和卫生,定期驱虫、预防,及时更换饲料、用药。
此外,应加强营养管理,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生产效益。
牛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瘤胃积食:主要是由于牛采食了大量劣质难消化的饲料或易膨胀的饲料而引起。
主要症状是病牛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粪便干黑,病牛经常用后蹄踢腹部。
治疗:可用硫酸镁一次250克一天一次加水灌服;鱼石脂一天一次每次30克加水灌服;液体石蜡一天一次300ml加水灌服,同时静脉注射10%的氯化钠溶液500毫升一天一次。
当病牛出现脱水、中毒等症状时,可用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毫升、5%的碳酸氢钠500毫升、25%的葡萄糖50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一天一次。
二、瘤胃臌气:主要是由于病牛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饲料或发霉腐败的饲料而引起。
病牛采食后不久腹部急剧膨胀、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视黏膜发绀、食欲废绝。
治疗:①在牛口中横放湿木棍,让牛舔食,同时用一根竹杠,从牛腹下伸过,两人分两边握住竹杠在牛腹下慢慢滚压,帮助牛排出气体;②急性瘤胃臌气,应在左侧肷部用套管针穿刺瘤胃放气,排气不宜太快,以免引起急性脑贫血。
预防:不要喂给发霉的饲料,不要一次给牛吃过多的嫩草,尤其是豆科牧草,在放牧前,可喂给适量的干草。
三、肺炎牛肺炎症状:牛体温持续高达40℃以上,有时候时高时低的咳嗽、流鼻涕,呼吸急促,脉搏加快、精神不振,食欲废绝。
牛肺炎病因:多发生在感冒、吸入尘土、灌水灌药时误入气管时易发生此病。
牛肺炎治疗:特别加强肉牛饲养管理。
肌肉注射林可霉素+地米+氨茶碱,配柴胡,每天一次。
四、结核病症状:病初症状不明显,病肉牛一般表现为日渐消瘦、精神萎顿、咳嗽、被毛粗糙无光泽、食欲不振。
病因:牛结核病是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传染。
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用头孢噻呋注射液,每10kg体重0.5-1ml,每天一次,连用三天预防:每年春秋季两季要对牛进行一次结核检疫。
引进牛时,先要隔离饲养,经三次检疫,1~2个月后证明牛没有结核才能混群饲养。
五、牛气喘病或牛喘气病,又称牛肺炎支原体性,是牛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的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一、毛滴虫病毛滴虫病是由寄生在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内的牛胎毛滴虫引起的生殖道疾病,通过配种而传染,可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不孕,给生产带来一定危害。
牛胎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阴茎黏膜及输精管内。
母牛怀孕后,在胎儿体内、胎盘和胎液中都有大量的虫体。
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严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症状】公牛常为带虫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公牛包皮有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黏膜上出现虫性结节,不愿交配。
母牛阴道红肿,黏膜上有红色结节,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屡配不孕,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
怀孕母牛可发生早期流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治疗】(1)0.2 %~ 0.3 %碘溶液(碘2 ~ 3 克、碘化钾4 ~ 6 克、蒸馏水1 000 毫升),冲洗子宫或公牛包皮腔,也可用0 . 1 %利凡诺或0 . 1 %黄色素冲洗。
隔日1 次。
(2)灭滴灵每千克体重60 毫克,每日1 次口服,连服3 次。
或按每千克体重10 毫克配成5 %的溶液静脉注射,每日1 次,连用3 次。
【预防】①对引进牛要进行毛滴虫病检查。
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是有效的防制措施,但要严格消毒授精器械。
③定期进行毛滴虫检查。
【检查方法】(1)用生理盐水冲洗牛阴道或包皮囊内,收集冲洗液,离心沉淀,沉淀物用显微镜检查。
(2)将阴道或包皮内分泌物、流产胎儿液或胎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到活动的虫体。
(3)毛滴虫体为梨形、圆形或纺锤形等多种形状,有 4 根鞭毛,其中3 根在虫体前部,另1 根与体侧波动膜相连,叫后鞭毛,身体中央有一纵轴,纵轴末端伸出体外二、新陈代谢疾病幼畜白肌病新陈代谢是动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机能。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下,和在内分泌腺的调节下进行的。
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代谢都存在相互制约的转换过程。
新陈代谢全过程可分为:①消化吸收过程,就是将外界的各种营养物质经过消化被机体吸收。
②中间代谢过程,是机体自身组成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实际上是在酶类、激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参与下的一系列生化反应过程。
③废物排出过程,将各种代谢产物以粪、尿、汗和呼出气体等形式排出体外。
代谢病不像其他病一样使家畜迅速死亡,但长期代谢失调会造成动物生长缓慢、发育不全、瘦弱、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
代谢病主要是由不合理的饲养管理造成的,品种不同在发病率上也会有差异。
幼畜白肌病幼畜白肌病也叫肌肉营养不良症,或叫缺硒症。
主要发生在各类幼畜中,以犊牛突然死亡、骨骼肌和心肌变性坏死为特征。
犊牛以4 月龄以内发病较多,舍饲母牛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 E 缺乏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
但硒和维生素 E 的作用较难区分,两者都能防治犊牛的肌营养不良,但只用硒可预防幼畜的肌营养不良,而单用维生素 E 就不能预防。
一般是地方性发病,由于土壤中缺硒引起的,近几年在舍饲牛中发病的报道增多。
【症状】放牧或运动时犊牛突然死亡。
有的白天精神良好或稍有沉郁,但在夜间死亡。
犊牛精神沉郁,心跳快达每分钟ll0 ~ 120 次,心音混浊甚至只能听到一个心音。
步态不灵活,关节不能伸直,不愿行走。
触摸时,四肢和腰背部肌肉僵硬,并有痛感。
喜卧,食欲不好,严重腹泻(水泻),消瘦。
严重时,体温升高并有继发性肺炎。
眼结膜及全身皮肤发白。
【治疗】(1)0.1 %亚硒酸钠8 ~ 10 毫升,并配合维生素E 50 ~ 100 毫克,肌肉注射,每日l 次,连用5 ~ 7 天。
病重时,20 天后再注射1 次。
(2)樟脑磺酸钠10 ~ 20 毫升,每日1 次,肌肉注射,连用3 次。
(3)补饲鱼肝油,注射维生素A 、D ,辅助治疗。
(4)四肢僵硬、有疼痛时:安乃近 5 ~ 10 毫升(或用安痛定、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
(5)病重者用5 %~ l0 %葡萄糖300 毫升、维生素 C 5 ~ 10 毫升,静脉注射。
有腹泻、结膜炎、肺炎等并发症时,对症治疗。
【预防】(1)土壤缺硒或发生过白肌病的地区,饲料中要添加硒(或自由舔食加硒盐砖) .(2)在缺硒地区,母牛怀孕后,用0.1 %亚硒酸钠10 ~ 20 毫升,隔20 ~ 30 天注射1 次,共注射2 次。
(3)犊牛出生后3 天内皮下注射0.1 %亚硒酸钠10 毫升。
(4)缺硒地区土壤施用含硒肥料,用硒浸种或用含硒水喷雾作物。
注意:硒过量容易引起中毒而死亡,治疗时要严格按剂量使用。
三、血孢子虫病在自然界有一些昆虫不能独立生活,而要靠寄生于其他生物体才能生长繁殖,这类昆虫叫寄生虫。
而被它们寄生的动物叫宿主。
根据所寄生的部位,分为体内寄生虫或体外寄生虫。
寄生虫的危害寄生虫的种类繁多,很多种类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
寄生虫可通过土壤、牧草、饲料、饮水、昆虫及中间宿主传播给健康动物和人。
传染途径一般是经口、皮肤、血液、胎盘和接触传播。
它可寄生于动物的皮肤、血液、肺、肠、肝、胆、脑等器官。
寄生虫侵袭危害动物的健康,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育肥和畜产品的利用,可可造成动物的大批死亡,对畜牧业危害极大。
防制措施药物驱虫这是畜牧场必不可少的防治措施,一方面可治疗寄生虫,另一方面也可消灭传播源,起到控制寄生虫病扩散的作用。
驱虫方式有:①治疗性驱虫、即在牛发生寄生虫病时对个体进行驱虫治疗。
②预防性驱虫,每年有计划地定期驱虫,即在春秋季节,对畜群喂服1 ~ 2 次驱虫药以防治体内寄生虫。
用药物喷洒动物体表,防治体外寄生虫。
③对新购入的牛,在隔离期间除做传染病的预防注射外,还要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杀灭。
④犊牛在转群之前应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
粪便管理粪便中除成虫外,还有大量幼虫和虫卵,可发生再次感染,堆肥发酵是较卫生的方法之一。
消灭传播媒介老鼠可传染多种疾病,消灭老鼠,管理好猫、狗及其他野生动物和钉螺、蜱、吸血蝇、蚊子,是切断传播源的重要措施。
保证饲料、饮水清洁保持牛舍干燥、清洁。
血孢子虫病血孢子虫病是寄生在红细胞内的多种寄生原虫引起的疾病总称。
主要包括双芽焦虫病、巴贝斯焦虫病、泰勒焦虫病和边虫病。
蜱是血孢子虫病的传播媒介,其本身也是一种体表寄生虫。
牛因品种不同对血孢子虫病的感染程度也不同。
血孢子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0 ~ 25 天,边虫病的潜伏期可达3 个月。
这几种焦虫病可单独发生,也可混合感染。
双芽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引起的急性病。
黄牛、水牛等放牧牛容易感染。
多发生在夏、秋季,1 岁以下牛发病率高,但表现症状较轻,死亡率低;7 成年牛感染率低,但死亡率高。
良种牛、引进牛很容易感染,发病也重。
巴贝斯焦虫病是由巴贝斯焦虫引起的急性病。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成年牛表现症状较轻,l 岁以内的牛发病多、病情重、死亡率高,耐过或治疗过的牛成为带虫者。
边虫病一般在6 月份发病,至8 ~ 9 月份达高潮,高产奶牛、纯种牛、杂种牛易感性很高,本地牛多为带虫者。
【症状】体温40 ~ 41 . 5 ° C ,贫血,黄疸症状明显,血尿,体表淋巴结肿大。
病死牛的皮下组织黄染,血液稀薄,脾脏肿大。
双芽焦虫病和巴贝斯焦虫病有血尿,剖检时尿液红色。
泰勒焦虫病无血尿症状。
【治疗】(1)黄色素,每100 千克体重0 . 3 ~ 0.4 克,最大剂量不超过 2 克,配成l %的溶液或加入 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 2 天以后再注射l 次(主治巴贝斯焦虫病) .(2)抗焦虫素,也叫阿卡普林,每千克体重1 毫克,配成2 %溶液,分多点皮下注射。
(3)血虫净(贝尼尔)每千克体重7 毫克,临用时配成5 %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 次,连用3 天。
(4)台盼蓝(锥蓝素)每千克体重5 毫克,临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0 . 5 %溶液静脉注射(中毒时可用阿托品解毒) .(5)据报道,用新鲜青蒿叶及嫩枝2 ~ 5 千克切碎,冷水浸泡0 . 5 ~ 1 小时,分 2 次连渣一天灌服,对几种焦虫病效果均好。
(6)输液及对症治疗可加速痊愈。
四、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由一种袭地弓形虫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国,我国在牛、羊、猪等多种动物中有发病报道。
猫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据报道,可能与猫吃老鼠有关。
猫粪便中的卵囊排出体外后,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育成感染性卵囊,牛和易感动物吞食感染性卵囊后发病。
此病主要侵害犊牛。
【症状】发病突然,体温40 ~ 41°C 以上,呼吸困难,流泪,结膜充血,鼻内流出分泌物,不能站立,严重者后肢瘫痪。
犊牛死亡率可达50 %以上。
急性致死性表现神经症状并有虚脱。
大多数母牛症状不明显,但发生流产, 初乳和组织中可发现虫体。
【治疗】(1)磺胺一6 一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25 ~ 35 毫克,肌肉注射,每日l 次,连用5 天,首次剂量加倍。
或用同剂量药物内服,每日 2 次,连用 2 ~ 3 天。
(2)磺胺二甲氧嘧啶150 ~ 200 毫升(大牛),静脉注射,每日l 次,连用 5 天。
(3)氯苯胍:每千克体重15 ~ 20 毫克,内服。
注意:在连续使用磺胺类药物时,要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以防对肾功能的损坏。
【预防】①有计划淘汰病牛,尸体要严格处理。
②捕鼠灭鼠,防止猫科动物的粪便污染饲草、饲料、饮水等。
③发生过此病的牛场要定期检查,患牛要隔离饲养。
五、肠胃线虫病寄生于牛消化道的线虫种类很多,是影响牛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成虫寄生在成年牛体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幼虫。
犊牛很容易被感染,经约2 个月在体内发育成熟。
不同的线虫其感染方式不同,牛的消化道线虫一般为混合感染。
【症状】患牛食欲较好,但日益消瘦,精神不振,口渴,贫血,便秘、下痢交替发生,有时便中带血,表现腹痛。
下颌、颈下、前胸、腹下水肿。
粪便内可见到成虫,最后因发育不良而死亡。
【治疗】(1)盐酸左旋咪唑:口服,每千克体重7 ~ 8 毫克;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 4 ~ 5 毫克。
(2)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 . 2 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3)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 . 2 毫克,皮下注射。
(4)配合灌服泻药,可加速虫体排出。
驱虫后1 周内要注意:①要及时清扫粪便并堆积发酵;②犊牛要与母牛分开饲养。
六、球虫病球虫病是由寄生在直肠的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原虫性疾病。
寄生在大肠中的球虫发育成卵囊,排出体外后发育成侵袭性卵囊,牛食入此种卵囊被感染。
一般在春、夏、秋和多雨季节发病。
低洼和潮湿的畜舍或放牧区更容易引起感染。
潜伏期为2 ~ 4 周,各种年龄的牛都能发生,但主要危害6 ~ 12 月龄的犊牛。
2 岁以上牛多为带虫者,但有时也会发病。
【症状】一般为急性过程,以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牛病初喜卧,腹痛,食欲下降,发病5 天左右体温升至40 ~ 41°C ,症状加重,粪便黑色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