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铣90H9工装夹具设计
轴承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鸡西大学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加工M4螺纹专用夹具设计1.生产纲领:中批量生产3.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定位方案图1张(5)夹具装配图1张(6)夹具零件图1张(7)设计说明书1份二、设计说明书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等主要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巩固、扩大和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设计计算、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并在设计中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滑动轴承由轴承座、轴瓦(轴套)和润滑装置组成,轴承座的作用主要起支撑作用,可以直接做在机器箱壁或机体上。
2,零件的工艺分析2.1零件图:零件三维图如下图所示:图12.2主要技术要求:零件调质HB230~250、锐边倒钝,未注倒角0.5×45°、表面做防锈处理(发蓝)。
2.3加工表面及其要求:Ø22+0.018 0内孔1) 从零件图上可知主要的加工难点在与Ø34-0.007-0.025外圆与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1.6um以及它们之间同轴度(Ø0.02)的要求。
2) 零件总长的要求保证尺寸18±0.05,同时两端面的粗糙度为Ra3.2um。
3) 大端外圆及1.5ר33为自由公差,除了保证尺寸在公差范围之内同时保证表面粗糙度Ra3.2um即可。
轴承座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轴承座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摘要:本文是有关轴承座工艺规程的说明和机床夹具设计方法的具体阐述。
轴承座是变速器中的主要外部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变速器中的传动作用。
在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合理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专用夹具的设计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轴承座一、前言对于零件的工艺安排、夹具设计是机械加工行业都应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
这些内容对于机械加工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零件加工质量的好坏、成本的高低,都是这些内容的直接反映。
这次的设计主要内容是针对BW-150系列注浆泵(泥浆泵)中的轴承座零件。
整个加工过程中涉及到加工余量的控制、工艺路线的确定、机床夹具定位和夹紧装置的设计、机械加工刀具、缩短加工时间提高效率的方法以及专用夹具体的设计等内容。
通过这次设计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是对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学习其中的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轴承座零件的工艺分析(一)轴承座零件图图1 零件实体图图2 零件CAD图该图为BW-150系列注浆泵(泥浆泵)中的轴承座,通过对各部分零件的加工,最后组装成一台实用的泥浆泵,BW-150注浆泵是一种卧式三缸往复单作用活塞泵,可以换八种不同压力和流量,用于地质岩心钻探工程中向钻孔输送冲洗液(泥浆、清水、皂化液),适合1500米内小口径金刚石钻探配套,也可以用于中低压力、水泥浆灌注。
如下图所示:图3 泥浆泵(二)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作用该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的部件,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作为转动部件,上紧定螺丝,以达到内圈周向、轴向固定的目的,但因为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
2、零件毛胚零件材料为HT150,铸件毛坯。
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IT7,各加工面都有均匀的余量3mm,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轴承座是一种用于支撑轴承的零部件,在机械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及铣面夹具设计对于轴承座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就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和铣面夹具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轴承座的加工工艺轴承座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工艺规划: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要求,确定加工工艺的流程和各个工序的顺序。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加工的稳定性、效率和质量控制等因素。
2.材料准备:根据轴承座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切割、热处理等预处理工艺。
3.初加工:对轴承座进行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工艺,以使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逐渐接近设计要求。
4.精加工:通过修整、调整等工艺对轴承座进行细致加工,以满足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5.检验:对加工后的轴承座进行检测,包括尺寸检测、表面平整度检测等,以确保轴承座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6.表面处理:对轴承座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电镀等,以提高轴承座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二、铣面夹具的设计铣面夹具是用于夹持轴承座进行铣面加工的工具,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夹具类型选择: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见的夹具类型有机械夹具、液压夹具等。
2.夹具结构设计:根据轴承座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和形状。
夹具的结构应该简单、稳定,并能够夹持轴承座在铣削时保持稳定。
3.夹具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夹具,夹具应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硬度,以保证夹持轴承座时不变形或变形较小。
4.夹具定位设计: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确保轴承座在夹具中的位置准确、稳定,并能够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5.夹具与机床的配合设计:夹具要与机床的工作台、刀具等配合合理,确保夹具在铣削时能够正常工作。
6.安全性设计:在夹具的设计中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因夹具设计不当造成事故。
主轴承盖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主轴承盖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主轴承盖是机械零部件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其加工工艺规程和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零件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结合主轴承盖的加工工艺特点,详细介绍主轴承盖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一、主轴承盖的加工工艺规程主轴承盖的加工工艺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工序:车削外轮廓、铰孔、铣槽、钻孔、车削底面、车削盖面和焊接标记等。
1.车削外轮廓:首先,将主轴承盖放置在车床上,通过刀具对零件进行车削,将零件的外轮廓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铰孔:然后,使用铰刀对主轴承盖上需要安装轴承的孔进行铰孔,以便与轴承的配合。
3.铣槽:接着,使用铣刀对主轴承盖上需要切槽的部分进行铣削,以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
4.钻孔:在铣槽完成后,使用钻头对主轴承盖上需要进行螺钉或螺栓连接的孔进行钻孔,以便安装其他零部件。
5.车削底面:接下来,将主轴承盖倒置放置在车床上,通过刀具对零件的底面进行车削,以确保零件的平整度和精度。
6.车削盖面:最后,对主轴承盖的盖面进行车削,以确保盖面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零件质量,需要设计相应的专用夹具来辅助加工过程。
下面以主轴承盖的铰孔工序为例,介绍一下夹具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1.铰孔夹具:铰孔是主轴承盖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为了确保铰孔的精度和一致性,可以设计一个铰孔夹具。
该夹具通常由夹紧装置、定位装置和铰刀装置组成,其中夹紧装置用于夹持主轴承盖,定位装置用于确保铰孔位置的准确性,铰刀装置用于夹持铰刀并进行铰孔操作。
2.铣槽夹具:铣槽是主轴承盖加工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工序,为了确保铣槽的形状和尺寸一致,可以设计一个铣槽夹具。
该夹具通常由夹紧装置、定位装置和铣刀装置组成,其中夹紧装置用于夹持主轴承盖,定位装置用于确保铣槽位置的准确性,铣刀装置用于夹持铣刀并进行铣削操作。
3.钻孔夹具:钻孔是主轴承盖加工过程中的另一个常见工序,为了确保钻孔位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可以设计一个钻孔夹具。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一、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材料准备:轴零件的材料通常选择优质的钢材或铸铁材料,需要根据轴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工艺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2.工艺路线确定:根据轴零件的形状、结构和加工要求,确定合适的工艺路线,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加工工序的顺序和方法。
3.加工设备选择:根据轴零件的尺寸、形状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等。
4.工艺参数确定:根据轴零件的材料和加工要求,确定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
5.工艺操作规范:对于每个加工工序,制定相应的工艺操作规范,包括操作顺序、刀具安装、夹具装夹和加工顺序等。
6.质量检验要求:确定轴零件的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包括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硬度等指标的检验。
7.工艺文件编制:将以上所有内容整理成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路线图、刀具配套表、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记录表等。
二、夹具设计夹具是机械加工中用来固定工件、定位和保持工件位置的装置。
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中,夹具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夹具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夹紧可靠:夹具的设计应保证对轴零件进行可靠的夹紧,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因工件松动而引起的加工误差。
2.定位准确:夹具的设计应能够确保轴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定位,以保证加工精度。
3.易于安装和调整:夹具应设计成易于安装和调整的形式,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装夹和调整。
4.加工装卸方便:夹具的设计应便于轴零件的装卸,以提高生产效率。
5.避免干涉:夹具的设计应避免与加工刀具和加工设备的干涉,以保证加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轴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包括平面夹具、分度夹具、对心夹具等,并进行夹具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总结起来,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是确保轴零件加工质量和工艺正确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目录序言 (5)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6)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6)2、基准选择原则 (7)3、定位基准选择 (7)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8)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 (8)6、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 (9)7、确定切削用量 (9)二、夹具设计 (12)1、问题提出 (12)2、家具设计 (13)三、小节 (15)四、参考文献 (17)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1)零件的结构特点轴承座如附图1所示。
该零件是起支撑轴的作用。
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Φ40的孔内表面。
主要配合面是Φ22的轴孔。
零件的形状比较简单,属于较简单的零件,结构简单。
2)主要技术要求:零件图上主要技术要求:调质至HB230-250,锐边倒角,未注倒角0.5x45°,表面作防锈处理。
3)加工表面及其要求:a)总宽:为18±0.05mm。
mm,表面粗糙度Ra1.6um,b)轴孔:Φ22的孔径:Φ22+0.018mm,表面粗糙度为Ra1.6um,外圆与内c)Φ34的外圆:直径为Φ34-0.007-0.025孔的同轴度不超过0.02m.,轴肩距为12mm。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XXX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课题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教师 XXX摘要本次设计是对轴承座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承座的作用是支撑和固定轴承,当然也要承担轴上的载荷。
轴承座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
由加工工艺原则可知,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容易。
所以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加工精度。
基准选择以Φ32孔作为粗基准,以为轴承座底面作为精基准。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Φ30孔为基准加工出底面,再以底面定位加工出工艺孔。
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底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与平面。
关键词:轴承座;加工工艺;专用夹具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special fixture designed for bearing parts of the process planning and process . The role of the bearing support and a fixed bearing , of course, have to bear the load axis. Known by the principles of process ,to ensure that the plane of the machining accuracy than to ensure the machining accuracy of the hole easily . This design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the first surface after the hole . And hole plan a processing is clearly divided into roughing and finishing stages to ensure accuracy . The choce of baseline to Φ32Kong as a crude benchmark ,that bearing the underside as affine be nchmark .The main processing operations out of the underside of the arrangement is first Φ30 hole processing, re-to underside positioning process Kong .In addition to the individual processes in the subsequent processes are processing other holes with flat bottom and technical hole positioning .Keywords:bearing seat; processing; special fixtures.目录目录 (4)绪论............................................................. . (5)1零件的分析 (9)1.1零件的作用 (9)1.2零件的工艺分析 (9)1.2.1零件图 (9)1.2.2 加工表面及孔 (10)2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10)2.1 零件的生产类型 (11)2.2 毛坯的确定 (11)2.2.1 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 (11)2.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 (11)2.2.3 绘制毛坯图 (11)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2)3.1 选择粗基准 (12)3.2 选择精基准 (12)4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2)4.1 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12)4.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1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5.1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4)5.2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4)6 夹具设计 (29)轴承座零件a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08城建机械(2)班学号:08290070210 姓名:王怀成指导老师:魏常武绪论当今,各种现代化企业均拥有众多的数字控制设备,充分开发利用他们的功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高速化,高精密化的数控技术队数控机床的硬部件的刚性及定位精度等提出了跟高的要求,机床进给部件是整个轮廓和保证形位精度的关键和最基本的部分,数控机床对经给部件的要求体现在滚珠丝杠以及支撑部件上,不仅要对支撑滚珠丝杠的轴承提出特殊的要求,跟要对安装轴承的轴承座的定位精度,也就导致滚珠丝杆能否达到需要的安装精度,滚珠丝杆如果不能正确安装,必然导致轴承加速磨损,寿命降低。
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及镗削φ孔专用夹具设计

目录1、轴承座旳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旳拟定 (1)1.1、轴承座旳用途 (1)1.2、轴承座旳技术规定: (2)1.3、审查轴承座旳工艺性 (2)1.4、拟定轴承座旳生产类型 (3)2、拟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3)2.1选择毛胚 (3)2.2拟定毛胚旳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2.2.1公差级别 (3)2.2.2轴承座锻造毛坯尺寸工差及加工余量 (3)2.2.3绘制轴承座毛坯简图 (4)3、拟定轴承座工艺路线 (4)3.1、定位基准旳选择 (4)3.1.1.精基准旳选择 (4)3.1.2.粗基准旳选择 (4)3.2 、表面加工措施旳拟定 (4)3.3、加工阶段旳划分 (5)3.4、工序旳集中与分散 (5)3.5、工序顺序旳安排 (5)3.5.1机械加工工序 (5)3.5.2.热解决工序 (6)3.5.3.辅助工序 (6)3.6、拟定工艺路线 (6)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差旳拟定 (7)5、切削用量、时间定额旳计算 (7)5.1、切削用量旳计算 (7)5. (7)5.2、时间定额旳计算 (8)5.2.1.基本时间tj旳计算 (8)5.2.2.辅助时间ta旳计算 (8)5.2.3. 其她时间旳计算 (8)5.2.4.单件时间tdj旳计算 (9)6.夹具设计 (9)6.1提出问题 (9)6.2设计思想 (10)6.3夹具设计 (10)6.3.1定位分析 (10)6.3.2切削力及夹紧力旳计算 (10)6.3.3夹具操作阐明 (11)7. 体会与展望 (12)参照文献 (13)1、轴承座旳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旳拟定1.1、轴承座旳用途1零件旳作用上紧定螺丝,以达成内圈周向、轴向固定旳目旳但由于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旳场合。
2零件旳工艺分析该零件为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形状一般,精度规定并不高,零件旳重要技术规定分析如下:(参阅附图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旳底座底面、端面、槽及轴承座旳顶面有粗糙度规定,其他旳表面精度规定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他旳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锻造时旳精度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轴承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铣90H9工装夹具设计所属系部:指导老师 : 职称: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20**年1月15日目录序言 (2)1零件的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工艺规程设计 (4)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基面的选择 (4)2.3制定工艺路线 (6)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2.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3夹具设计 (11)3.1问题提出 (12)3.3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12)3.6夹具设计简要操作说明 (16)总结 (18)致谢 (18)文献 (19)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
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轴承座的加工工艺规程及铣90H9的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
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
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轴承座的作用,装轴承,保证轴承的旋转精度。
1.2零件的工艺分析轴承座有2组加工面他们有位置度要求。
这2组加工面的分别为(1)以底面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包括,椭圆孔和椭圆上端面和上端面(2)以椭圆孔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主要是车Φ60同心的各个内圆。
2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的材料为HT200,根据生产纲领以及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所受的载荷情况,选用砂型机铸造。
2.2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
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2)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
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
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
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3)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4)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
(5)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
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他对零件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粗基准的选择:轴承座这样的零件来说,选择好粗基准是至关重要。
我们选择不加工的底面为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避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以保证各表面的位置精度,避免因基准变换产生的误差,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
(3)“自为基准”原则某些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该加工表面本身为精基准,该表面与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由先行工序保证。
(4)“互为基准”原则当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及自身尺寸、形状精度都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互为基准”方法,反复加工。
(5)所选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简单、操作方便。
精基准的选择要考虑基准重合的原则,设计基准要和工艺基准重合。
主要考虑精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的时候,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进行专门的计算,在此不再重复。
2.3制定工艺路线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后,制定以下两种工艺方案:工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区别在于方案二没有磨Φ60内孔,而方案一在最后有磨Φ60内孔这工序,因为Φ60孔的粗糙度0.8,要求比较高,只有经过粗加工,精加工,磨孔才能达到加工精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加工精度,而方案二精度难易保证,综合考虑我们选择方案一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轴承座零件材料为HT200,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砂型机铸造毛坯。
轴承座的上端面因为轴承座的上下和左右端面没有精度要求,粗糙度要求也不高,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P38页表2-11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小于等于120mm 高度的机械加工余量为2.5mm 。
我们的高度是66mm ,因此余量为2.5mm轴承座的孔毛坯为空心,铸造出孔。
孔的精度要求介于IT7—IT8之间,参照参数文献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P38页表2-11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小于等于120mm 高度的机械加工余量为2.5mm 。
我们的直径是60mm ,因此余量为2.5mm2.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3:铣下端面选用机床:X51立式铣床 铣下端面:选择铣刀半径为40mm ,齿数Z=6(见《工艺手册》表3.1-27) 0.15/f mm Z =Z400=d ,180min T =(《切削》表3.7和《切削》表3.8) min /m 20V c =(《切削》表3.9) 2.15904x 1000==πcV n按机床选取min /r 278=机n 实际切削速度: 918.34100040x 278x 1000d n n ===ππ机机c V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2.250Zn V f =机 铣床工作台进给量: min /mm 250V f =横向 基本工时: 233.11501805=+=t 工序4: 铣顶端面选用机床:X51立式铣床选择铣刀半径为15mm ,齿数Z=6(见《工艺手册》表3.1-27) 0.15/f mm Z =Z150=d ,180min T =(《切削》表3.7和《切削》表3.8) min /m 20V c =(《切削》表3.9) 6.42451x 1000==πcV n按机床选取min /r 425=机n 实际切削速度: 38.5310004025x 4x 1000d n n ===ππ机机c V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2.250Zn V f =机 铣床工作台进给量: min /mm 250V f =横向 基本工时: 3.0150405=+=t 工序5:铣高40mm 台阶面选择铣刀半径为15mm ,齿数Z=6(见《工艺手册》表3.1-27) 0.15/f mm Z =Z150=d ,180min T =(《切削》表3.7和《切削》表3.8) min /m 20V c =(《切削》表3.9) 6.42451x 1000==πcV n按机床选取min /r 425=机n 实际切削速度: 38.5310004025x 4x 1000d n n ===ππ机机c V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2.250Zn V f =机 铣床工作台进给量: min /mm 250V f =横向 基本工时: 3.0150405=+=t 工序6:铣轴承座孔2端面选择铣刀半径为25mm ,齿数Z=6(见《工艺手册》表3.1-27) 0.15/f mm Z =Z400=d ,180min T =(《切削》表3.7和《切削》表3.8) min /m 20V c =(《切削》表3.9) 38.12705x 1000==πcV n按机床选取min /r 145=机n 实际切削速度: 765.2210005045x 1x 1000d n n ===ππ机机c V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2.250Zn V f =机 铣床工作台进给量: min /mm 250V f =横向 基本工时: 26.0150355=+=t 工序7:铣下端2个槽选用机床:X62卧式铣床选择铣刀半径为30mm ,齿数Z=6(见《工艺手册》表3.1-27) 0.15/f mm Z =Z600=d ,180min T =(《切削》表3.7和《切削》表3.8) min /m 20V c =(《切削》表3.9)15.10606x 1000==πcV n按机床选取min /r 145=机n 实际切削速度: 765.2210005045x 1x 1000d n n ===ππ机机c V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2.250Zn V f =机 铣床工作台进给量: min /mm 250V f =横向 基本工时: 133.0)15055(2=+=x t min 工序8:钻2-Φ14孔选择Φ14mm 高速钢锥柄标准麻花钻(见《工艺手册》表3.1-6) 0.43/f mm r =机(《切削》表2.7和《工艺》表4.2-16) 15/min c V m =查(《切削》表2.15)硬度200-217 min /r 34141x 15x 1000D 1000===ππc V n 按机床选取r/min 360=机n (《工艺》表4.2-5) 实际切削速度: min /m 8.1510006034x 1x 1000Dn ===ππ机c V基本工时:465.043.060x 33861f 21=++=++=机机n l l l t (《工艺》表6.2-5)3 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计专用的夹具。
有老师分配的任务,我被要求设计铣90H9槽本夹具将用于X51立式铣床上加工。
3.1问题提出本夹具主要用来铣宽90H9mm 的槽,因为90H9mm 槽是和轴承盖连接的部分,因此需要加工,2边的粗糙度要求为6.3相对于基准A 的平行度为,也没有位置度要求,因此我们主要提高生产效率上。
孔没有特别要求,一次钻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