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十一陵

西汉十一陵
西汉十一陵

陕西历史文物丛书

西汉十一陵

主编:刘庆柱李毓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目次

上篇西汉帝王陵史迹述略 (1)

第一章高祖长陵 (3)

一、西汉一朝的创立者――刘邦 (3)

二、陵墓和陵园 (5)

(一)陵墓 (5)

1.高祖陵与吕后陵名位辨正 (5)

2.陵墓的名称及形制 (5)

(二)陵园及礼制建筑 (6)

1.陵园形制 (6)

2.礼葬墓 (7)

三、陪葬墓 (9)

(一)分布情况 (9)

(二)陪葬者及其墓葬位置 (11)

(三)杨家湾汉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5)

四、长陵邑 (21)

(一)陵邑形制 (21)

(二)人口与居民成分 (23)

第二章惠帝安陵 (25)

一、惠帝刘盈 (25)

二、安陵名位考辨 (26)

三、安陵与孝惠张皇后墓形制 (27)

四、陪葬墓 (27)

(一)陪葬者及其墓葬 (27)

(二)安陵陪葬墓的陪葬沟的发掘 (30)

五、安陵邑 (31)

(一)陵邑形制 (31)

(二)居民成分 (32)

第三章文帝霸陵 (34)

一、“文景之治”的奠基者――刘恒 (34)

二、霸陵和孝文窦皇后陵 (35)

(一)霸陵 (35)

(二)窦皇后陵及其陪葬坑的发掘 (37)

三、陪葬墓 (38)

四、霸陵邑 (39)

第四章景帝阳陵 (40)

一、“西汉盛世”的开创者――刘启 (40)

二、陵墓、陵园及其礼制建筑 (41)

(一)陵墓和陵园 (41)

(二)礼制建筑 (42)

三、阳陵刑徒墓地的考古发掘 (43)

四、陪葬墓 (44)

五、阳陵邑 (45)

第五章武帝茂陵 (47)

一、雄才大略的皇帝――刘彻 (47)

二、茂陵和李夫人墓 (48)

(一)茂陵及其陵园 (48)

(二)李夫人墓――英陵 (49)

(三)茂陵的礼制建筑 (50)

三、陪葬墓 (51)

(一)陪葬墓的分布 (51)

(二)陪葬者及其墓葬位置 (52)

(三)霍去病墓石刻 (58)

(四)阳信公主墓陪葬坑的考古发现 (63)

四、茂陵邑 (66)

(一)茂陵邑位置 (66)

(二)居民成分与人口情况 (66)

(三)陵邑的社会生活 (68)

第六章昭帝平陵 (69)

一、昭帝刘弗陵 (69)

二、平陵和孝昭上官皇后陵 (69)

(一)陵墓名位考证 (69)

(二)陵墓与陵园 (70)

(三)陵墓附近的重要建筑遗迹与遗物 (72)

三、陪葬墓 (73)

四、平陵邑 (76)

第七章宣帝杜陵 (78)

一、西汉时代的中兴皇帝――刘询 (78)

二、杜陵和王皇后陵 (79)

(一)杜陵及陵园门阙的考古发掘 (79)

(二)王皇后陵及陵园门阙的考古发掘 (83)

(三)杜陵南园――少陵 (85)

三、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 (86)

(一)杜陵寝园 (86)

(二)王皇后陵寝园 (93)

(三)杜陵陵庙 (96)

四、陪葬坑的勘察与发掘 (97)

五、陪葬墓 (99)

(一)分布与形制 (99)

(二)陪葬者及墓葬位置 (100)

六、杜陵邑 (101)

(一)陵邑形制与沿革 (101)

(二)人口情况与居民生活 (102)

第八章元帝渭陵 (104)

一、元帝刘奭 (104)

二、渭陵及其陵园 (105)

(一)渭陵名位考证及辨析 (105)

(二)渭陵与王皇后陵 (107)

(三)孝元傅昭仪陵墓 (108)

三、礼制建筑及其出土的珍贵文物 (109)

(一)礼制建筑 (109)

(二)渭陵附近出土地的珍贵文物 (110)

四、陪葬墓 (111)

第九章成帝延陵 (114)

一、成帝刘骜 (114)

二、延陵及其陵园 (114)

三、延陵的后妃陵墓及其陪葬墓 (115)

四、昌陵营筑始末 (118)

第十章哀帝义陵 (120)

一、哀帝刘欣 (120)

二、义陵及其陵园 (120)

(一)义陵名位考辨及义陵形制 (120)

(二)与哀帝义陵合葬的后妃墓 (122)

三、陪葬墓 (122)

第十一章平帝康陵 (124)

一、短命的皇帝――刘衎 (124)

二、康陵及其合葬的后妃墓 (124)

第十二章其它西汉陵墓 (126)

一、汉太上皇陵 (126)

(一)汉太上皇 (126)

(二)太上皇陵与昭灵皇后陵 (127)

(三)陵墓附近的建筑遗址 (128)

(四)陪葬坑 (129)

(五)陪葬墓 (129)

(六)万年邑 (130)

二、高祖薄姬南陵 (131)

(一)高祖薄姬与南陵 (131)

(二)南陵陪葬坑的考古发掘 (131)

(三)南陵邑 (132)

三、钩弋夫人云陵 (132)

(一)钩弋赵婕妤 (132)

(二)云陵及其陵园 (133)

(三)云陵邑 (134)

四、奉明园、戾后园和思后园 (136)

(一)奉明园 (136)

(二)戾后园 (137)

(三)思后园 (137)

(四)思成侯和思成夫人墓 (138)

(五)奉明县 (139)

下篇西汉帝陵的研究 (141)

第一章西治帝陵分布 (143)

一、西汉帝陵的两大陵区 (143)

(一)咸阳原陵区 (144)

(二)长安城东南陵区 (145)

二、昭穆制和“公墓”制 (147)

三、汉陵布局的渊源及其对后世影响 (149)

第二章西汉帝陵形制 (152)

一、陵名考略 (152)

二、帝陵的合葬 (154)

三、陵墓的封土 (157)

四、“方中”结构 (162)

五、陵墓之中的随葬品 (167)

六、防腐技术 (172)

第三章陵园制度 (174)

一、陵园形制及其变化 (174)

二、陵园的门阙 (177)

第四章寝园的研究 (184)

一、寝园的渊源 (184)

二、墓祭与“寝”的功能 (185)

三、寝园的布局 (188)

四、寝殿的形制 (190)

五、便殿的功能与形制 (194)

第五章陵庙的研究 (196)

一、陵庙的渊源与变化 (196)

二、陵庙的位置与形制 (199)

三、陵庙的祭祀活动 (200)

第六章陪葬墓 (204)

一、陪葬坑的分布及性质 (204)

二、陪葬坑的渊源及变化 (208)

第七章陪葬墓 (209)

一、陪葬墓制度的渊源与布局 (209)

二、陪葬者的政治身份 (211)

三、陪葬墓的封土形制 (214)

四、陪葬墓的园邑与祠堂 (218)

五、合葬与附葬 (220)

第八章陵邑 (222)

一、陵邑的渊源及发展变化 (222)

二、陵邑的作用 (224)

三、人口与居民的社会生活 (226)

第九章帝陵的行政机构与官吏设置 (229)

一、修筑帝陵的机构与官吏 (229)

二、陵邑的官吏 (232)

三、陵园及寝、庙园官吏的设置 (233)

序言

西汉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汉民族就形成于这个时代,汉民族的名称也由此而来。研究西汉历史,对了解汉民族,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汉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时代。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统一帝国始于秦。但是,由于秦代仅存在了十五年,因而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的完善、确立和巩固,应该说是完成于西汉。

我国古代统治者认为:“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礼仪被视为能“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27页(以下所引《汉书》

等二十四史,均用1959年以来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注释中不再说明。)】因此,封建统治阶级对礼仪典章制度极其重视。

丧葬制度是礼仪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们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自然科学知识的局限,因而对人类极为关注的生死问题的认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曲解和错误。例如,他们认为人永远不会死,在这个世界上死了,便进入另一个世界。基于这种思想,贪得无厌的统治阶级,在丧葬制度上“事死如生”,西汉皇帝陵墓,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最高丧葬礼仪,也可以说是西汉封建统治阶级社会历史活动的缩影。

过去对于西汉帝陵(乃至整个古代帝王陵墓)的研究,多着重于礼仪典章制度,未能进一步揭示这种礼仪典章制度所反映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方面的研究又大多限于文献记载,以致长期以来许多问题模糊不清。

从七十年代初期以来,我们开始了对西汉帝陵的考古调查。近年来又对汉太上皇陵和汉宣帝杜陵开展了较全面的考古钻探和发掘,获得了大量考古资料。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对西汉帝陵史迹进行综述和研究。但是,鉴于西汉帝陵中的大多数仅仅做过考古调查,全面的考古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本书不可能准确而完整地再现西汉帝陵全貌。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将会更加深入。本书如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者就感到莫大的慰藉。

上篇西汉帝王陵史迹述略

西汉有十一个皇帝。皇帝与皇后合葬,合“同茔不同穴”,每座帝陵就由皇帝和皇后两个墓冢组成。此外,西汉有些皇帝还按帝陵规格修建其父或其母之墓,或以皇帝、皇后的礼仪安葬,如汉太上皇陵、薄太后南陵、钩戈夫人云陵,以及宣帝父母史皇孙和王夫人的陵墓。这些陵墓或在皇室帝陵陵区附近,或在陵区之外的京畿之地(图一)。

西汉帝王陵的坟丘,一般大都保存较好,至今高耸于地面之上。绝大多数帝陵周围还分布数量不等的陪葬墓。西汉高祖至宣帝的陵墓附近还建置了陵邑。个别陵邑城垣至今犹存。西汉帝王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帝陵附近有着大面积的礼制建筑。在帝陵及其陪葬墓附近的地下则分布有多少不一的陪葬坑。

图1.西汉帝陵分布示意图

第一章高祖长陵

一、西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沛县人。原名刘季,当了皇帝以后,改名刘邦。他曾任泗水(今江苏省沛县东)亭长。秦代繁重徭役、残酷统治,使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揭竿而起,反抗秦王朝统治时,他积极响应,率兵攻克沛城,自称“沛公”。刘邦起义部队初属项梁,后来他的军事力量迅速壮大,

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成为反秦的两支主力。

刘邦从河南南阳进军陕西东南,据丹水,攻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武关河北岸),克蓝田,兵临霸上【今西安市东郊白鹿原北端。参见马正林的《也论霸上的位置》一文,《陕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第98页。】。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沛公西入咸阳,推翻了秦王朝。刘邦废除秦朝酷刑苛法,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得到京畿地区人民的热烈拥护,他们“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项羽闻讯刘邦已定关中,立即驱兵攻破函谷关,直至戏下地(今陕西潼临县新丰镇东南),设了鸿门宴,谋杀刘邦未遂,又引兵本屠咸阳,恢复分封。刘邦鉴于当时军事力量对比的悬殊,为了保存实力,接受了项羽分封,占据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这也就是刘邦被封建“汉王”的原因,也是后来“汉朝”一名的来历。

此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即帝位于汜水(今山东省曹县)之阳,建立了汉王朝。尔后,迁往关中,定都长安。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他听从了娄敬的建议,迁徒了齐国田氏、楚国昭氏、屈氏和景氏,以及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的贵族,还让关东的豪杰十余万人落户关中。先后平定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的叛乱。根据当时社会情况,在萧何协助下,制定了《汉律》九章;任用张苍、叔孙通,制定了各种礼仪典章制度。汉高祖刘邦的这些措施,为西汉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于长乐宫,葬于长陵。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字娥姁,生于公元前241年。祖籍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后来迁居沛县。楚汉战争中,吕雉和刘邦的父亲都被项羽俘虏,成了人质。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进入转折阶段,双方以鸿沟(今河南省荥阳东南20里)为界,沟西为汉,沟东为楚。同年九月,项羽归还了吕雉和太公。过了几个月,刘邦即皇帝位,封吕雉为皇后,史称“吕后”。她“佐高祖定天下”,与萧何密谋斩韩信钟室。在洛阳,她诛彭越,夷三族。这些政治活动巩固了中央政权。刘邦死后,惠帝既位,尊吕后为太后。吕太后控制了朝廷实权。惠帝死后,她又临朝称制,将其吕姓亲属四人封为王,六人封为列侯。这为以后吕氏宫廷政变埋下了祸根。公元前180年,吕后死于未央宫,与汉高祖合葬长陵。

在吕后掌权的十六年中,她继续推行汉高祖政策。司马迁认为,那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足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史记·吕太后本纪》卷九,第412页。】

二、陵墓和陵园

(一)陵墓

1.高祖陵与吕后陵名位辨正

高祖与吕后合葬长陵。长陵位于今咸阳市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附近。陵墓附近曾经出土过属于西汉时代的“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和“长陵西神”文字瓦当,证实了这里的陵墓确为长陵。

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应该是高祖和吕后的陵墓。【《史记·吕太后本纪》卷九,第406页,《集解》引《皇览》记载:“高帝、吕后,山各一所。”】清代陕西巡抚毕曾为长陵树立两通碑石,把东边陵墓作为高祖陵,西边陵墓当成吕后陵。我们认为,就目前已有的材料来看,毕沅把两座陵墓弄颠倒了,因为历史文献明确记载,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史记·外戚世家》卷四十九,第1970页,《集解》引《关中记》曰:“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三辅黄图校证》:“吕后陵,在高祖陵东。”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以下所引《三辅黄图校证》均用此版本)。】

2.陵墓的名称及形制

长陵又称“长山”,也叫“长陵山”。如《水经注》卷八记载:成国故渠“又东迳长陵南,亦曰长山。”《三辅黄图》则称长陵为“长陵山”。刘邦的陵墓以“长”名陵,我们想这是因为长陵所在地古称“长平”或“长平阪”【《汉书·宣帝纪》卷八:甘露三年春,“使有司道单于先行就邸长安,宿长平。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诏单于毋谒。”如淳注曰:长平阪“在池阳南,上原之阪有长平观,去长安五十里。”颜师古注曰:长平在“泾水之南原,即今所谓眭城阪也。”《三辅黄图校证》第18页:“望夷宫,在泾阳县界长平观道东。”陈直按,“此宫遗址,今在咸阳顺陵村东北。”长平观所在的长平,应在顺陵附近。汉高祖长陵在泾河之南原,位于顺陵村东北,其地应为“长平”或“长平阪。”】的缘故。也有人认为,“长陵”是以西汉首都“长安”的第一个字命名的。

高祖陵墓封土的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长方形。底部东西153米、南北135米,顶部东西55米,南北35米,封土高32.8米。这与古代文献的记载大致近似。【《三辅黄图校证》记载:“长陵山,东西广一百二十丈(据张澍揖本《三辅黄图》为“一百二十步,”此载为确。折今165.6米),高十三丈(折今29.9米)。”】

吕后陵在高祖陵东南280米,封土形状与高祖陵相同。其封土底部东西150米、南北130米,顶部东西50米、南北30米,封土高30.7米。

长陵与长安城隔渭河遥相对峙,南北相距27里。晴天丽日,如果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的高台上,巍峨的“长陵山”清晰可见。

《汉书·地理志(上)》记载:“长陵,高帝置”。可见刘邦生前已为自己选址,修了陵墓。长陵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主持者,可能是萧何与阳成延。

(二)陵园及礼制建筑

1、陵园形制

通过勘察了解到,长陵陵园平面呈方形,边长780米,周长3120米。高祖陵和吕后陵在同一个陵园内。《三辅黄图》记载:“长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折今3150米。这与我们勘察的数据相近。此载“长陵城”,应即“长陵陵园”。陵园西墙距离高祖陵80米,北墙与高祖陵和吕后陵北边分别距400米与650米,南180米。陵园四面墙垣,除北墙宽15米以外,其余三面墙垣宽均为7~9米。

陵园四面墙垣中央各辟一门,门前没有发现阙址。

陵园四角,除东北角外,其余三处均发现了建筑遗址。如陵园西北角有一东西200米、南北100米的高台建筑基址;陵园西南角的建筑遗址内发现了墙壁、柱洞和散水等建筑遗迹;陵园东南角则发现了大量汉代砖瓦残块和瓦当等物;陵园东北角可能也有建筑,目前尚未发现的原因,或为后代破坏了,或者尚需继续进行实地调查。推测陵园四角的建筑遗址,应属于“角楼”一类防卫性建筑物。

2、礼制建筑

陵园之内,高祖陵和吕后陵的北部东西并列分布着两处建筑遗址:东边的在吕后陵北350米,西边在高祖陵北130米。从两处遗址分布位置来看,它们应为陵区中比较重要的礼制建筑。

陵园以南分布的重要建筑遗址有以下几处:吕后陵正南,北距陵园南墙30米,有一大型建筑遗址,东西250米,南北亦在百米以上,遗址内有巨大的柱础石,红色墙皮,大量砖瓦堆积。在上述建筑遗址南约400米,有一较大型遗址,东西150米,南北近百米,遗址内纵横分布着截面为圆形和五角形的水管道。圆形水管道直径20~35厘米;五角形水管道有大、小两种,大者高50厘米,小者仅及此一半。五角形水管道,顶如房脊,形如两坡顶的房子。为防止泥沙淤积,先将污水引汇到一个用陶圈或石条叠筑的大泄水井沉淀后,通过连接泄水井中上部的排水管道将污水排出。排水管道的铺设,视情况而定,有的单列,有的并排几列。在上述遗址内就发现了并排铺设的五条五角形水道。下水管道如此之多,说明建筑物内排水量之大,也反映了这些建筑群之宏伟。

在上述建筑遗址中出土过许多西汉时代的遗物,其中建筑遗物较多,如:各种形式的卷云纹瓦当,戳印有“宫平”、“宫二”、“宫三”、“宫十四”、“宫廿”、“大三十”、“右三十”和“右校”等陶文的瓦片等。这些遗物是研究西汉社会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上述建筑遗址均在长陵南、北两面。长陵方位坐西朝东,东为前,西为后,南北为左右(或称旁与侧)。西汉时代帝陵的寝、庙等礼制建筑,均在陵墓旁、侧。因此,我们认为,分布在长陵南北的上述建筑遗址应属于长陵的礼制建筑。

关于长陵的礼制建筑,文献亦有记载。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高园便殿”发生了火灾。董仲舒认为,这是因为“高园殿不当居陵旁”,违背了这个规定,“虽贵为高园殿,犹燔灾之”。【《汉书·五行志》卷二十七<上>,第1331-1332页。】“高园”即高祖寝园的简称。“高园殿”亦“高园便殿”的简称。便殿为寝园中的一组建筑,即寝侧的别殿。董仲舒所在的汉武帝时代,便殿筑于陵园之外。长陵的便殿可能建于陵园之内了。

高祖的庙叫高庙,系刘邦死后汉惠帝所筑。高庙应在长安城内,安门大街以东,长乐宫西南。约在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乡西叶寨村东南。

高庙占地六顷三十亩四步(折今27.2亩,即18115平方米)。庙的主殿东西五十步(折今69米),南北三十步(折今41.4米)。庙内树立着九面大旗。庙堂之下陈放着十枚各重千石(12万斤)的巨钟,钟声可以传出百里。庙内有神座,座前玉环。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高庙万世”文字瓦,当为高庙遗物。

汉惠帝时,皇宫由长乐宫迁到未央宫。惠帝居未央宫,吕太后仍在长乐宫。当时吕太后掌握着朝政实权,惠帝凡事都要向其母汇报、请示。但是二宫之间隔着一条南北大街――安门大街,惠帝便在武库以南修了一条跨越安门大街的复道――天桥。当时负责礼仪典章制度的叔孙通认为,安门大街是每月一次从长安城西北的高寝接送高祖衣冠到长安城南的高庙进行祭祀的法定道路――“宗庙道”,在此之上架设复道是对祖先的大不敬。但是,古人认为“天子无过举”。为了圆满地解决这个矛盾,叔孙通提出了个折衷办法,未央与长乐二宫间的复道继续使用,“月游衣冠”的活动仍照常进行,只是把活动地点从长安城内的高庙搬到渭北的长陵之旁,在那里又修了一座庙,

史称“原庙”,“原”字就是“再”的意思。

长陵不仅有高祖的原庙,还有吕后的庙,吕后庙亦在长陵旁。

三、陪葬墓

(一)分布情况

站在长陵的高大封土之上向东望去,只见大大小小的坟墓,西起长陵,东至泾河南岸的原上,东西绵延约15里,集中分布于咸阳市秦都区肖家村乡杨家湾村和韩家湾乡西史村、徐家寨,以及泾阳县高庄乡新庄村。这就是长陵陪葬墓区(图2)。

图2.长陵陵区平面示意图

长陵陪葬墓现仍保留封土堆的有63座。多为南北方阵排列,成组分布。每一组墓内的墓冢大多并列成对。前者属于“族墓”,后者则为“同茔不同穴”的夫妻合葬墓。

长陵陪葬墓的封土,从外形上看有三种形式:复斗形、圆锥形和山形。不但形状不一,封土大小也不一样。

在一些陪葬墓附近,还发现了汉代建筑遗址,这似应属于其邻近坟墓的园邑、祠室之类建筑。如在杨家湾汉墓东北的一个陪葬墓附近,出土了“齐园”、“齐园宫当”、“齐一宫当”等文字瓦当,这些瓦当应是墓地园邑、祠堂建筑的遗物。

陪葬墓不只地面之上有宏伟建筑,茔域之内,地下还有不少陪葬坑,其中出土较多的是各种陶俑、车马器等。

(二)陪葬者及其墓葬位置

长陵陪葬者大都是当时的达官显贵,正象刘彦谦《长陵》诗所描述的,长陵“附葬垒垒尽列侯”。他们之中有: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王陵、张耳、纪信、戚夫人、田氏(田蚡、田胜等)及平原君,此外还有一些豪门巨室,如孝宣王皇后的王氏家族等。

萧何,沛县人。曾经出任沛县吏掾,与刘邦过往甚密。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在刘邦部下,先任沛丞,后随刘邦入关。攻陷秦都咸阳后,诸将争抢金帛财物,萧何却表现出了一位大政治家的风度和眼光,仔细地清点、接收了秦朝中央政府各种机要档案、文书资料、律令图书,从而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各地物产等社会情况,在刘邦以后统一全国的战争和西汉一朝初期的政治活动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刘帮当了汉王以后,萧何任丞相。开始,在楚汉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他提出“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的方针。萧何知人善任,力荐韩信为大将,使之在楚汉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战争时期,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在巩固后方、广集兵员、筹备粮饷等方面政绩突出,对刘邦的军事胜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论功行封,萧何被列为第一。西汉王朝建立后,萧何主持了都城长安的营筑、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置、以及中央政府大政方针的制定,协助高祖消灭了韩信、陈豨、英布等分裂割据势力。因此,被司马迁誉为“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史记·萧相国世家》卷五十四,第2020页。】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于长安,葬于长陵陪葬区内最显要的位置――长陵东司马门道北边,西邻长陵。今徐家寨双冢或为萧何墓。【《重修咸阳县志》卷一,陵墓条,记载:“萧何墓,在县东北三十五里,王村西一里。”】曹参,字敬伯,沛县人。秦时任沛县狱掾。在秦末农民起义和以后的楚汉战争中,他作为刘邦的一员猛将,南征北战,攻城略地,“身披七十创”,“功最多”。西汉王朝建立后,曹参被封为平阳侯,曾任齐国丞相。建国初期,他协助高祖平定了陈豨、英布等分裂割据势力的判乱。萧何死后,他出任丞相。“举事无所变更,壹遵何之约束。”因此,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民谣“萧何为法,觏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史记·曹相国世家》卷五十四,第2031页。】公元前190年,曹参去世,也被赐葬于长陵东司马门道之北,位于萧何墓附近。

王陵,沛县人。秦末农民起义中,他聚众数千人,在河南南阳一带活动。在楚汉战争中,他率军归属汉王刘邦。西汉王朝建立后,被封为安国侯,出任右丞相。吕太后当政时,他因不同意册封吕姓亲属为王侯,被贬改任太傅,不满朝政,抱病在家。公元前181年病故,陪葬于长陵。

张耳,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刘邦在沛县当小吏时,曾跟随张耳游历。秦汉之际,张耳是位重要而活跃的政治人物。他深得刘邦信任,被封为赵王。刘邦还把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张耳之子张敖,两家结为姻亲。张耳死后陪葬于长陵,他的坟墓与周勃,王陵等人的墓葬相邻。

戚夫人,山东定陶人。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纳其为妾,称为戚姬。她能歌善舞,善演唱《出塞》、《入塞》和《望归》等歌曲,舞姿动人。她颇受刘邦宠爱,常随他征战。后来戚姬生了个男孩,取名“如意”,刘邦十分疼爱,常想废掉太子刘盈,另立如意为太子。由于文武大臣们反对,终未实现。因此,戚姬涕泣成舞,高祖无奈而歌:“鸿鸪高飞,一举千里,羽翮以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封戚姬为夫人。刘邦死后,吕后大权在握,立即把戚夫人押进监狱,戴上沉重的枷锁,穿上囚衣,从事繁重的劳动。戚夫人边干边唱:“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吕后得知这个情况,为了斩草除根,将赵王如意召到长安,用毒酒害死了他。然后,又把戚夫人的手脚剁掉,挖出她的眼球,用药物使她耳聋口哑,置于厕所,称作“人彘”。戚夫人被活活整死。吕太后在世时不会把她安葬在长陵附近,使之陪葬于高祖。然而,吕太后去世后,诸吕被翦灭,戚夫人被迁葬于长陵附近还是有可能的。

戚夫人墓,传说在长陵以南,即今咸阳市秦都区肖家村乡柏家嘴村的大汉墓。

张良,字子房,祖先是韩国贵族。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张良归附刘邦。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时说:张良虽无战功,但他“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故让其“自择齐三万户”。此后,张良在西汉王朝定都关中、确立太子地位等大事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葬于黄石,即今徐州沛县一带。【《史记·留侯世家》卷五十五,第2048页,《正义》引《括地志》:“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但是《长安志》卷十三记载:张良墓葬“与高祖长陵相去五里,”又记载,“张良墓在县(咸阳)东北三十六里。”西汉开国元勋大多陪葬长陵,张良也是西汉开国元勋之一,陪葬长陵当在情理之中。根据张良晚年的活动分析,他应死于京畿。当时吕后当政,张良在巩固刘盈太子地位的政治活动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使吕后万分感激。张良死后,把他安葬在长陵也是完全可能的。

长陵陪葬墓除了上述开国元勋与皇帝后妃之外,还有关东大族,如长陵的齐国田氏。孝景王皇后之母臧儿始与槐里(今陕西兴平)王仲结婚,生王信和二女(其中一女即孝景王皇后)。王仲死后,臧儿改嫁长陵田氏,又生田蚡和田胜。死后就“从田氏葬长陵”,并置园邑二百家。武帝时,尊其外祖母臧儿为“平原君”,又封其舅父王信为盖侯、田蚡为武侯、田胜为周阳侯。田蚡后来官至丞相。文献虽未明确记载田蚡和田胜死后葬于何处,但根据当时制度,亦应归葬于其父母所在的长陵田氏墓地。田氏徙自关东齐国,因此也称“田齐”,长陵陪葬墓附近建筑遗址出土的“齐国”、“齐一宫当”、“齐园宫当”等文字瓦当,可能就是田氏墓地园邑建筑的遗物。

长陵附近还有些墓葬,或被破坏,或被盗掘。如长陵傅夫人冢,早在汉元帝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就被盗掘,引起轰动,汉元帝亲自干预,才使参与者“尽伏辜”。

现在长陵以东分布的大大小小墓冢,有的并不一定是陪葬墓,一些豪杰巨富之家,祖居长陵,死后也以此地为茔域。如孝宣王皇后,“其先高祖时有功赐爵关内侯,自沛徙长陵”。【《汉书·外戚传》卷九十七、<上>,第3969页。】其本族王林卿的家族墓地就在长陵。

(三)杨家湾汉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六十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长陵的一座陪葬墓附近发现了大量陪葬坑,坑内出土了三千多陶人、陶马。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对此墓进行长达五年之久的考古发掘。这座墓规模巨大、构筑复杂,为已发掘的汉墓中所仅见,在西汉帝陵陪葬墓中很有代表性。

此墓位于长陵东部,在今咸阳市秦都区肖家村乡杨家湾村北。从其地望来看,该是《水经注》中记载的周勃或周亚夫墓。【《水经注》卷八记载:成国故渠“东迳长陵南,……又东迳汉丞相周勃冢南,冢北有亚夫家,故渠东南谓之周氏曲。”】周勃原籍河南原武县,后迁居江苏沛县。他出身贫寒,以编织为生,有时为了糊口,还为举办丧事的人家当吹鼓手。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投奔刘邦,建立了赫赫战功,升任最高军事统帅――太尉。高祖临死前,留下遗嘱,委重任于周勃。周勃没有辜负厚望,与陈平等镇压了吕氏的宫廷政变,迎立代王刘恒。孝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周勃去世。

周勃之子周亚夫,也是一位威冠三军的将领。为人津津乐道的“细柳慰军”,就赞扬周亚夫治军严明,汉文帝

的宽宏大度。文帝在临终前谆告诫太子刘启,“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卷五十七,第2075页。】。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了吴王刘濞与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灾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和赵王刘遂的“七国之乱”,汉景帝就派周亚夫迅速平叛。后来,由于周亚夫在政见上多与景帝相悖,被逐渐疏远。晚年,因其子为他购买了官府生产的“甲楯五百被”作为随葬品,而被诬告谋反,“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卷五十七,第2079页。】

已发掘的杨家湾汉墓,是两座南北并列的夫妻合葬墓。南面墓大,北面墓小。推测夫墓在南,妻墓在北。它们分别编号为长陵四、五号陪葬墓。

从四号墓封土残迹来看,封土内部似有建筑遗存。墓道呈曲尺形。东西宽50米,南北残长44米,全长近百米。墓门在南墓道口。墓葬的主体建筑位于墓室和西墓道部分(图3)。

墓道南端入口处宽6米,西头最宽处23米。墓道上部周边均有条状凹槽。凹槽按墓道走向,两边平行对称排列。凹槽间距一般5米,深0.5~1米,长9~10米,宽0.5~0.7米。末端做成十字横槽,槽内遗有木炭、枋木。十字横槽内的“十”字搭头,有蝙蝠状、翅角状和方块形,并置横木和支柱,颇似平拱。这反映了西汉时代斗拱节点的结构特征。

墓道两边设有多层台阶,南墓道四层,西墓道六层。台阶宽0.5~0.7米,每层上下间距3~3.5米。从上向下的第二、三层台阶上有对称的楞木槽,槽内均置枋木。墓道顶部至第四层台阶的壁上,有用木板或在原夯土壁上刻挖成的“壁柱”。

十分可惜的是四号墓墓室已被焚毁,但形制还可看清。墓室在墓道西头,是个带有二层台的方形竖坑,二层台下坑深2.5米。底部东西10.57~11.01米,南北8~8.75米。墓室口原应有一层南北铺设的横木。墓室内周围和棺椁上下均有积炭。外廊是用大型枋木相互交叠垒成的一个方形椁室。椁室居中,两侧为边厢,放置竹笥,其中放入食品、衣物、装饰品等。墓室底部至残存封土高28.5米,实际墓穴深达24.5米。

四号墓的结构,很象一座大型第宅建筑。墓上封土犹如建筑物的屋顶,墓坑顶部至第四层台阶间似屋架。屋架下为使用空间,墓室则为深奥的“后室”。这样看来,南墓道为屋架部分,其下可看作过道。建筑物的主要空间在西墓道,也可叫“中庭”。这座墓似乎是照一座具有过道、中庭和后室的三层楼的贵族宅第仿建的。

图3.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平面示意图

五号墓在四号墓北26米,封土为覆斗形,底边长约20米,残高3~4米。墓坑平面曲尺形,通长82米。墓道由北墓道和东墓道组成。由墓口至墓底,向下内收成台,共五层台阶,每层台阶上下间距3.25~3.75米不等。由墓口至墓底深17.25米。墓室深3.25米,底部东西6.9米、南北5米。墓具为一棺一椁。椁室用枋木垒成。椁的周围及底下填塞木炭。棺置于椁中,南北各有一厢,厢内放置随葬品。北厢有彩绘陶器和精制玉器;南厢有钟、磬等乐器。

四号墓和五号墓分别被严重烧毁和盗掘,但墓室残存少量遗物。四号墓和五号墓中各发现二百余枚玉片。玉片形状有三角形、梯形、长方形、菱形等。质料较好,有白玉、碧玉等。个别玉片的四角小孔内还有残留的银丝。推断上述玉片应为“玉衣”的一部分,死者应该身穿“银缕玉衣”。在西汉初年,能穿玉衣下葬者,都是朝廷的达官显贵。这与我们推测的墓主身份也是吻合的。

发掘杨家湾四、五号墓陪葬坑,收获不小。

四号墓墓坑内有陪葬坑5个,南墓道口西边20米还有两个车马坑。陪葬坑中,以1965年在四号墓南70米发掘的11个兵马人役陶俑坑最突出。

四号墓的祭祀坑在西墓道西端,位于墓室东面。坑中放置了长4米、宽1.5米的木箱。箱内有两辆彩绘漆木车,车下有两只狗骨架。还有彩绘漆箱;圆形、长方形漆盒和漆盘,盘内盛有羊骨架,还有残留的马、牛、猪等骨骼和残破的彩绘陶鼎。

四号墓南墓道口北9米,平行排列着三个用具坑。南面用具坑内有13个大鸭蛋壶,内储稻谷;中间用具坑内放有116件日用陶器,包括豆、盆、筒杯、耳杯、勺、盘、缸、鼎、甑、鉴、小壶、锺、扁壶、鸭蛋壶、方仓、罐和陶囤等;北面用具坑长5米、宽24米、深1.1米,坑内置有35个方仓,仓内盛储谷子、黄米、小麦、荞麦、豆类和油采子等粮油作物。这些陶器,质地精良、造型优美,除方仓外,大都有各种颜色的彩绘图案,花纹有简化蟠螭纹、变形回纹、三角纹和涡纹等。图案纹饰线条流畅,洒脱自如,颜色对比度鲜明,有着明显的同时代漆器图案特点。

车马坑发了3个。墓道拐角处一个,长4.7米、宽2.5米,坑内放置前后两套车马,每辆车配有三匹马。两辆车之后,立着两个彩绘俑,身佩宝剑,两手合拢放在胸前。墓道口西侧有南北并列的两个车马坑:南面车马坑,长9.7米,宽1.85米,深1.4米,内有五套车马,属于单辕四马彩绘髹漆车,坑内共出土车马饰及武器187件;北面车马坑长9.5米、宽3.6米、深1.3~1.55米,内置八辆车,坑内出土铜、铁、骨制的车马饰及武器467件。

四号墓南面11个陪葬坑内,出土物以彩绘陶俑为主,计骑兵俑583件,各种人俑1965件。此外还有盾牌模型410件、鎏金车马饰1110件,各种蚌、骨、陶、铁器等55件。

11个陪葬坑分成东西两排,由南向北,两两相对。骑马俑坑有6个,每坑一般为东西5米、南北2米。俑坑中最多有骑马俑121个,最少有47个。步兵俑坑有4个,俑坑较小,一般东西1.3米,南北1.65米。埋葬立俑最多的一坑有三百多个,最少的有一百个。

砖坑一个,位于东西两排坑的中部。该坑南北长9.35米,东西宽1.8米,深1.4米。这是个战车坑。坑内有鎏金铜镞、弩机、车马饰及蚌饰品等。

骑兵马俑的马俑有黑、红、紫、白四种颜色。马的姿态生动,或静立待命,或昂首嘶鸣。马的臀部、尾部和俑背上刻有不同的数字记号。马身上置备了有彩画的鞯子和辔头等。骑兵俑身著红、白、绿、紫等颜色的服装,上面并有彩绘图案纹饰。大多身披黑色铠甲,也就是文献记载的“玄甲”。马俑有大小两种,大者高68厘米,小者高50厘米。

步兵俑一般呈站立状,右手握长兵器或盾牌,左手握拳下垂。衣着红、绿、黄、白等颜色的服装,身上也披各式黑色铠甲,腰部系带,足着革履,个别穿方口短腰鞋。只有一个大俑,足着华丽的高腰靴,表明他的政治地位高于其他陶俑,也可能他就是这支部队的统帅。有的步兵俑腿前或背后上部刻有符号,这大概是部队或士兵编号。

上述大量骑兵马俑和步兵俑,位于四号墓之南,应为“墓前”的位置。位于“墓前”的那些骑兵马俑和步兵俑,似象征着为死者送葬的军队。那些乐舞俑则是送葬的仪仗队。在东、西两排送葬军队和仪仗队中间的那座车坑,则应是“指挥车”。这种安排,反映了汉代军队送葬制度。

杨家湾汉墓附近陪葬坑中的兵马俑,还反映了当时军队各兵种的构成情况。杨家湾汉墓11个陪葬坑中,骑兵俑坑有6个,步兵坑有4个,战车坑仅1个。这表明骑兵在当时军队中是一个重要兵种。车战已过明,仅貌一辆战车,应为统帅的指挥车。

从杨家湾汉墓数以几千计的陪葬兵马俑来看,可以想见那长达数十里的送葬军队“玄甲耀日,朱旗绛天”的盛大场面;【班孟坚:《封燕然山铭》,《文选》卷五十六。】至于西汉帝陵的这类俑坑,其规模之壮观更是可想而知了!

四、长陵邑

(一)陵邑形制

《汉书·地理志〔上〕》记载:长陵邑,高祖时设置。然而,根据《汉书·高后纪》记载,长陵邑的城垣修建

则要晚到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今传的长陵邑为萧何所建。萧何死于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而长陵邑的城垣是在萧何死后十一年才修筑的。因此,长陵邑的城垣不可能为萧何所筑。

长陵邑城址位于今咸阳市秦都区韩家湾乡怡魏村,高祖陵和吕后陵在其南。《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记载,长陵邑“去高帝陵三里”。如今,长陵邑地面上仍保存着城址的南、北和西城墙部分遗迹,但找不到东墙遗迹。文献记载,长陵邑无东墙,看来这个说法是可信的。【《长安志》卷十三引《关中记》:“长陵城有南、北、西三面,东面无城。”《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长陵城条,记载:“汉百官注,长陵有南、北、西三面,而东面无城。”】对于这一点,有人认为是设计者以天象北斗为蓝图而建筑的。这种推测的理由是,汉长安城为“斗城”,城北仿北斗,城南仿南斗。长陵(包括陵园和陵邑)又是仿长安城而设计,陵邑在长陵陵区之北,因而认其为仿北斗天象而筑。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对。说长陵的设计受汉长安城的影响是对的。但说长安城是仿天象“斗星”而筑是不能成立的。这是古代文人的附会之说。他们要神化皇权、神化皇帝,当然皇帝的都城更在神化之列。汉长安城被说成“斗城”,恐怕就是这种神化活动的产物。关于汉长安城为“斗城”之说,汉代文献上没这类记载,到魏晋时代始有此说【《三辅旧事》(张澍揖本)等文献记载:“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魏晋时代玄学兴盛,这种说法产生于那个时代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古代有些学者已经指出,长安城为“斗城”之说是没有根据的。如《长安志图》(卷中)认为:“《三铺旧事》及《周地图》曰,‘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今观城形信然。然汉志及班张二赋皆无此说,予尝以事理考之,恐非有意为也。盖长乐、未央,酂侯所作皆据罔阜之势,周二十余里,宫殿数十余区。惠帝始筑都城,酂侯已没。当时经营必须包二宫在内。今南城及西两方凸出,正当二宫之地,不得不曲屈以避之也。其西二门以北,渭水向西南而来,其流北拒高原,千古无改。若取东城正方,不惟大宽,又当渭之中流,人有至其北城者,言其委曲迂回之状,盖是顺河之势,不尽类斗之形。以是言之,岂后人偶以近似而目之也欤。”这段记载说明了长安城南、北形如“南斗”和“北斗”的原因。一是因为长乐宫、未央宫修筑在前,南城墙营建在后,因而南城墙只能是沿着已修好的未央、长乐二宫城宫垣而建,这样形成了南墙如“南斗”的弯曲形。二是汉代渭河就在汉长安城北三里,长安城北墙紧邻当时渭河南岸。此段渭河为西南往东北流向,城墙与河道走向平行,形成了北墙如“北斗”的曲折状。因此,我们认为长陵邑并不是如汉长安城仿天象而为,至于其不筑东墙也不是受什么天象学说的影响,当另有原因。长陵邑东部地势低洼,不便修筑墙垣是有可能的。但是作为一座“城”,缺少一面城墙就失掉了“城”的基本意义。我们怀疑其东部若无城墙,或有壕沟代之,当然这种推测还需要今后考古工作去验证。

长陵邑的城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2200米,东西宽1245米,墙宽7~9米。地面上城墙保存最高处达6米。城墙均夯筑,夯层一般厚6~8厘米;墙基夯层较厚,一般15~18厘米。南、北、西三面城垣各开一门,南、北二门相对,西门辟于西城垣中央。门道有路土遗迹。陵园与陵邑南北相邻。

长陵邑之内有官署、市场和里居等。它们的布局现在还不清楚,需要今后进一步发掘研究。但其规模可能相当可观。如市场,恐怕就不止一处。长陵邑内有“小市”,汉武帝曾亲往长陵小市寻找其异父同母的姐组。王士正的诗句:“日照长陵小市东”,写的就是这里。有“小市”,可能还会有“大市”。市场之多,说明陵邑之繁华。

(二)人口与居民成分

关于长陵邑的人口,据文献记载,约有5万多户,近18万人。就人口密度而言,超过了都城长安。陵邑内大面积的汉代建筑遗址分布,大量的汉代砖瓦残块堆积,以及当时各种生产工具、陶器、铜器等汉代遗物的出土,许多地下水管道的发现,都足以说明这里当年人口殷盛的情况。

陵邑中的居民主要从各地迁徙而来。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从关东迁徙到关中来的“十余万”人,可能相当一部分后来就住在长陵邑。【《汉书·高帝纪》卷一(下)记载:高祖九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又《汉书、刘敬追赶》卷四十三记载:高祖“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长陵邑的居民主要为关东各地的旧贵族和新官宦,前者如齐楚大族,后者如诸功臣家,象西汉丞相田蚡、车千秋,东汉达官第五伦等,均出自齐地诸田家族;邛成太后的王氏家族等,则属于诸功臣家之后。

近年来,在长陵邑内发现了一些具有山东齐地风格的树木双兽纹、双鸟纹、树木箭头乳丁纹和树木卷云乳丁纹半瓦当。这种瓦当在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1976年春季的桓公台工地发掘中,于其汉代文化层(即该遗址第三层和第四层)曾经出土,而且比较常见,其时代可以确定为西汉。因此,长陵附近出土的上述齐地风格的瓦当,应为西汉时代遗物,该是高祖“徙齐诸田”于长陵的佐证。

长陵邑的徙民不但在政治上享受殊遇,而且在经济上也得到了中央政府“与利田宅”的奖励,这在“贾亩一金”【《汉书·东方朔传》卷六十五,第2849页。】的关中,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长陵邑在西汉末年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十不存一”,后来,“永初元年,(公元107年)羌戎作虐。至光和,

领户不盈四千。园陵蕃卫粢盛之供,百役出焉。民用匮乏,不堪其事。”【《后汉书·郡国志》卷十九,第3404页,注(十六)引蔡邕作《樊陵颂》。】这座曾经兴盛一时的城邑,在三国时代被废弃了。

第二章惠帝安陵

一、惠帝刘盈

刘盈系高祖与吕后之子,生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他六岁时,在栎阳(今陕西临潼县武屯乡)被汉王刘邦立为王太子。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即帝位于汜水之阳,尊王后吕雉为皇后,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公元前195年,高祖死,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惠帝在位期间,和亲匈奴,稳定边境形势;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修筑了长安城。修建长安城是项浩大工程,城墙周长26公里,墙宽约16米,高10米以上,全部夯筑。在长安城的建设中,他继高祖建立长安大市(即东市)以后,于公元前189年又修建了西市,完成了长安主要商业市场的建设。刘盈把皇宫从长乐宫移至未央宫,由此终西汉一代,未央宫成为天子之皇宫。长安城的大体格局,惠帝时期已基本确定下来。

惠帝“为人仁弱”,他年纪轻轻,目睹其母囚禁戚夫人,并残酷地把她弄成“人彘”,终日哭泣,染成重病,积年不愈。他视此“非人所为”,但又无可奈何,只觉得自己无力治理国家,就抑郁而死,年仅二十三岁。惠帝死后葬于安陵。

惠帝的皇后张嫣,是刘盈的姐姐鲁元公主和张敖之女。刘盈与张嫣是甥舅成婚,这大概还是原始社会婚姻习俗的孑遗。对这门亲事,吕后主要是从政治方面考虑。惠帝死后,吕太后临朝,吕太后驾崩,诸吕被翦灭孝惠张皇后也被株连,“废处北宫”。公元前163年孝惠张皇后去世,葬于安陵。

二、安陵名位考辨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认为惠帝安陵在长陵之东,其西邻景帝阳陵,在今咸阳市秦者区肖家村乡张家湾村。陵墓南面现在还保存有清代毕沅书写的“汉惠帝安陵”碑石。

西汉帝王陵的分布,实行昭穆制,昭位居左,穆位在右。惠帝为穆,景帝为昭,惠帝安陵应在长陵之右(西),景帝阳陵应在长陵之左(东)。安陵不应在长陵之东。

根据西汉帝王陵同茔不同穴的殡葬制度,今传惠帝安陵和景帝阳陵东西相距仅450米,二墓的主人应该是西汉景帝与孝景王皇后,惠帝安陵不应在此。

真正的安陵应在长陵之西。《水经注》卷八记载:成国故渠“东迳惠帝安陵南,……又东迳渭城北,……又东迳长陵南。”渭城即秦咸阳城,汉武帝时更名。秦咸阳城遗址中心地区在今咸阳市秦都区窑店镇。窑店镇西北的白庙村适有一座大墓,应为惠帝安陵。这还因为,近年在此墓南邻的聂家沟村发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的“四皓庙碑”。这就是说,唐代四皓庙故址就在些地。宋代文献记载,安陵附近有四皓庙【《长安志》卷十三记载:“四皓庙在县(咸阳)东二十五里。”“四皓祠在安陵西。”】,这进一步证明了白庙村的大墓应为安陵。

三、安陵与孝惠张皇后墓形制

有人认为,高祖长陵和惠帝安陵大概分别取京都“长安”二字而得名。【王枫林:《咸阳古迹略》,第14页。】

惠帝安陵位于咸阳市秦都区韩家湾乡白庙村。陵墓封土底部和顶部均为长方形。底部东西长170米,南北长140米;顶部东西长65米,南北长40米。封土高25米。

安陵西北270米有一墓冢,可能是孝惠张皇后墓。前面谈到,她在吕氏宫廷政变失败后,被迫“退处”北宫,但皇后之名并末被废,因此死后能够合葬安陵。然而,她毕竟不同于其他皇后,所以虽合葬安陵,但“不起坟”。现在地面上的坟丘或为后代所建。该墓冢规模虽小,但仍为覆斗形。墓冢底部和顶部近方形。底部东西60米、南北50米,顶部边长20米。墓冢高12米。

惠帝安陵和孝惠张皇后陵墓的陵园和寝园、陵庙等建筑遗址情况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考查。

四、陪葬墓

(一)陪葬者及其墓葬

见于文献记载,陪葬于安陵的有:鲁元公主、陈平、张苍、爰盎、扬雄等。

鲁元公主是高祖和吕后的长女,“长”者为“元”,食邑于鲁,故称“鲁元公主”。她与张敖结婚后所生的女儿――张嫣,嫁给其弟刘盈,即孝惠张皇后。可能因为上述关系,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鲁元公主去世后,就陪葬于安陵。鲁元公主墓位于安陵以东900米,墓冢底边东西长140米,南北长120米,高19米,其规模虽小于帝陵,但远远大于一般陪葬墓。

张敖系张耳之子。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张耳去世,张敖嗣立为赵王。高后六年(公元前180年)张敖

去世,与鲁元公主合葬于安陵。其墓在鲁元公主墓东60米,墓冢规模远小于鲁元公主墓。

陈平,阳武(今河南省原武县)人。家境贫寒,自幼喜欢读书,并好黄老之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先投奔项羽,楚汉战争中又归附刘邦。此后,在灭楚战争和巩固中央政权方面,他都

立下了丰功伟绩。汉初他一直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吕太后崩,他与周勃合谋粉碎了吕氏宫廷政变,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文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178年),陈平死于长安,关于陈平的葬地,各种志书说法不一。《大明一统志》记载陈平墓有三处。其一在完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此地秦汉时代为曲逆县,高帝曾封陈平为曲逆侯,食邑于此。其二在阳武,位于今河南省原武县东南,此地乃陈平原籍。其三在永城县,今河南省东部。《河南府志》记载,洛阳也有陈平墓。陈平死于长安,当时他官居丞相,功勋显赫,葬于京师的可能性会更大些。京畿之地的陈平墓有两处,一在户县,一在咸阳。《重修咸阳县志》卷一记载,陈平墓在咸阳“东北三十五里,刘家沟北里许”。刘家沟村北,适在安陵陪葬墓区之内,即应为安陵陪葬墓。根据汉代墓仪,陈平墓在咸阳安陵附近的可能性更大.些。至于所传的原籍阳武和食邑完县等处的墓葬,或为其衣冠冢。

张苍,阳武人,曾为秦王朝柱下御史,擅长律历,因罪逃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投奔刘邦,曾经辅佐赵王张耳及其子张敖,后来调到朝廷,先在萧何相国府中领主郡国上计,后升为御史大夫,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代灌婴为丞相。张苍对西汉时代典章制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景帝前元一年(公元前152年),年逾百岁的张苍去世,死后葬于安陵,与其曾辅佐过的赵王张敖同在安陵陪葬区内。

爰盎,字丝。其父为楚国人,属于当地豪杰“群盗”,后被迁到安陵。吕后当政时,他从政于吕禄门下。文帝即位后,因其直言敢谏而“名重朝廷”,先后任郎中和中郎将。后来被皇帝疏远,调出京师,相继出任陇西都尉、齐相和吴相。景帝时调回朝廷,拜为泰常(即奉常)。文献记载,他与大将军窦婴相善,“诸陵长安中贤大夫争附两人,车骑随者日数百乘。”【《汉书·爰盎传》卷四十九,第2273页。】吴楚七国之乱以后,他“病免家居”于安陵。虽居家中,皇帝遇到大事还常派人到安陵请他出谋划策。后来,因得罪了梁王,被梁王派遣的刺客暗杀于安陵郭门外。爰盎死后就地安葬。《西京杂记》记载:爰盎的葬仪十分简单,“以瓦为棺椁,器物都无,唯有铜镜一枚。”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四川成都人,“少而好学”,崇尚文学家屈原和司马相如。汉成帝时,他已四十多岁,由四川来到京都长安游历,后经人荐举“待诏承明之庭”,复“除为郎,给事黄门”。此间他先后写了《甘泉赋》、《羽猎赋》和《长杨赋》等著名文学作品。他学识渊博,校书天禄阁,为保存古代文献作出了重要贡献。天凤五年(公元18年)去世,他的弟子侯芭为其负土起坟于安陵。

四皓墓传说在安陵。“四皓”即秦末汉初的四位德高望重的历史人物:东园公(即庾宣明)、用里先生(即周术,或称霸上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即崔广)。传说四皓隐居于陕西商山。西汉王朝建立初期,高祖刘邦敦聘他们四人,他们拒不出山。后来张良为吕后出谋,让太子刘盈卑词安车,与之同游。果然以后他们在确保刘盈的太子地位上起了重要作用。

四皓墓或为衣冠冢。四皓陪葬于安陵,似与历史上的周公、太公墓附葬于文王陵意义相同。关于四皓墓的位置,《重修咸阳县志》卷一记载:“四皓墓,在安陵旁。”联系到前述安陵南邻的四皓庙(或称四皓祠),可能二者相距不远。据此推测,四皓墓可能在聂家沟附近。

安陵陪葬墓,现在保存封土者,均在安陵以东,主要分布在咸阳市秦都区窑店镇和韩家湾乡白庙村一带。地面上现在仍保存十二座墓冢。封土大多为圆锥形。陪葬墓分布基本上是东西一线,排列有序,或两墓并形,或几墓成群。

(二)安陵陪葬墓的陪葬沟的发掘

在安陵以东2000米的狼家沟东塬头,有一座安陵陪葬墓,围绕墓圹四周有陪葬沟,其东西长21米,南北宽19米。陪葬沟宽0.54米、深1.01米。沟的内壁以砖砌筑。从已发掘的南面一段(9米宽)陪葬沟来看,沟内埋葬的是陶制人俑和动物俑。其布局为南北排列六行,最北面一行为武士俑,面向东,俑高44―46厘米,头戴紫色束发帻,两边有风带附系颏下,额前发际有黑、红两色抹带向后结发髻,被冠帻遮住。上身着淡绿色或红色短襦,右衽,上着红、白色勾画的甲衣,腰束红色带子,腿着淡绿色或紫色行膝,足穿淡色芒鞋。其余五行,每行由西向东均由陶牛、陶羊和陶猪的组合,排列整齐,头亦向东。这种牛、羊、猪的组合,或许象征当时“太牢”祭祀礼仪。陶牛高28厘米,长43厘米,有的身敷黄色,有的未着色,头上有角或无角。陶羊高21~23厘米,长27~30厘米。有大小两种。陶猪高13厘米,长17厘米。陶羊和陶猪均未着色。该墓陪葬沟于1950年曾遭破坏,当时发现:西面陪葬沟北部,有舞蹈俑;北面陪葬沟西部有排列整齐的陶马和武士俑;东面陪葬沟虽未发掘,但其中亦应有陶俑。四面陪葬沟中的陶俑种类不尽相同。南面陪葬沟9米宽,出土了武士俑84件、陶牛46件、陶羊

125件、陶猪23件,据此推算,整个南面陪葬沟约有武士俑196件、陶牛107件、陶羊291件、陶猪53件,共计843件。该墓四面陪葬沟均有陶俑,其排列密度亦相近,估计陪葬沟中的陶俑总数约在三千件以上,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也是十分壮观的场面!

五、安陵邑

(一)陵邑形制

安陵邑,汉惠帝置。据文献记载,安陵邑曾为早周的程国都邑。安陵邑位于安陵以北900米。陵邑城址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548米,南北长445米。东墙和北墙现仍依稀可辨,墙宽9米,残高2~3.6米。在东墙和北墙的中央,辟有城门。门址附近曾发现涂朱的云纹瓦当,以及其它西汉瓦当。传世的“安邑琱柱”文字瓦当,应出于安陵邑。“安邑”即“安陵邑”简称,“琱”为“雕”字之假借,“琱柱”即雕梁画栋之义。

(二)居民成分

安陵邑与长陵邑居民成分基本相似,但有其自己的特点。

首先,长陵邑中的关东徙民多来自齐地,而安陵邑中的关东徙民多来自楚国,如文献记载中的安陵爰氏、籍氏、闳氏、班氏等,均系楚人。

第二,楚国大族迁徙关中的为昭氏、屈氏和景氏等,而安陵邑中的楚国徙民,很少有这些大族之家。他们一般不是旧贵族,不少人出身寒微,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跻身于汉代统治阶级之列,并成了朝廷的显赫人物。除了前面介绍的爰盎,象出身平民的籍孺、闳孺曾为高祖和惠帝的佞幸宠臣,“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以致他们的服饰者为朝官所仿效。汉代史学大家――班彪、班固父子,祖上楚国人,他们的先人徙居安陵。班彪著《史学后传》未竟而亡;班固继承父志,历时二十多年,完成了史学巨著《汉书》。

第三,安陵邑中有相当可观的一批艺人。当时,统治者从关东迁徙了五千户“倡优乐人”充实陵邑,因此安陵邑又称“女啁陵”【《关中记》:“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善为啁戏,故俗称女啁陵也。”见《长安志》卷十三。】当然这只是安陵邑的一部分居民。陵邑中迁来这么多“倡优乐人”,可能是为了让死去的“天子”在另一个世界――阴间欣赏歌舞表演。惠帝生前,不满吕太后鸩杀赵王如意、摧残戚姬,便不理朝政,日夜淫乐,以示对其母的消极反抗。他死后,可能吕太后因其生前酷爱歌舞,为其陵邑迁徙乐人,以慰死者于地下。先秦时代,楚地之舞、郑卫之声,闻名天下。所谓关东倡优乐人,恐怕大多为楚地和中州的艺人。

徙艺人于陵墓附近,始于惠帝安陵。宣帝曾效此,改葬孝武卫皇后于长安城复盎门外,除了置园邑三百家之外,又“以倡优杂伎千人乐其园”。【《汉书·外戚传》卷九十七(上),第3951页,颜师古注。】

第三章文帝霸陵

一、“文景之治”的奠基者――刘恒

刘恒(公元前200年~前157年)是高祖刘邦和薄姬的儿子。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诛陈豨、定代地,立其中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后迁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和朱虚侯刘章等粉碎了吕氏宫廷政变,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文帝刘恒进一步废除秦代的苛刑酷法,重视农桑,减少租税,加强边防建设,有效地阻止了匈奴奴隶主对中原地区的侵犯,保卫了和平环境。

文帝当政的二十三年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缊无文”【《汉书·东方朔传》卷六十五,第2858页。】。就是他的宠姬慎夫人,也还是“衣不曳地”,帐无文。在厚葬成风的秦汉时代,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本纪》卷十,第433页】。对于一位封建皇帝来说,这些都是十分难得的。至于《晋书·索琳传》记载,三秦人盗发汉文帝霸陵时“多获珍宝”,这可能是文帝死后,其臣子违其遗嘱所为。【《汉书补注·文帝纪》第154页,补注。】

孝文窦皇后,原籍赵地清河观津(今河北省衡水东部),曾作为“良家子”被吕后选入皇宫。后来,吕后挑选宫女赐与诸侯王,她是其中之一。她本来希望嫁到原籍赵地,主管的官吏也答应了她的请求。但由于一时疏忽,她被分配到代地,无可奈何,到了代地,成了代王刘恒的姬妾,但很受刘恒宠爱。公元前188年她生了个儿子――刘启。刘恒被拥立为帝时,代王王后已死,刘启被立为太子,其母则为皇后。文帝死后,刘启继承帝位,其母为太后,窦太后受了汉文帝“无为而治”老庄学说的影响,“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文帝的政治路线,能够在景帝时代得以继续推行并发扬光大,窦太后起了重要作用。窦太后死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与文帝合葬。

二、霸陵和孝文窦皇后陵

(一)霸陵

霸陵,在灞河西岸,“就其水名,因以为陵号”。【《三辅黄图校证》,第143页。】灞河也称灞水,灞水原名为滋水。秦穆公称霸,改名滋水为灞水,以宣扬其“霸业”。

霸陵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东南57里,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隅,即今灞桥区毛西乡杨家屹村,群众称为“凤凰嘴。”

霸陵“因其山,不起坟,”地面上没有封土。在白鹿原头的断崖上凿洞为玄宫,其中以石砌筑,坚固异常。修筑起来可能比平地起冢的长陵、安陵省工,但仍是一项相当浩大的工程,当时朝廷任命了“郎中令武(张武)为复土将军,发近县见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藏郭穿复土属将军武。”【《史记·孝文本纪》,第434页。】由于霸陵是斩原为冢、凿崖为墓,所以陵墓排水成了个重要问题。《长安志》卷十一引《关中记》记载:霸陵之上“为池,池有四出道以泻水”,这该是霸陵的部分排水设施。

文帝治霸陵“因山为陵”,除了力求“节俭”,更是为了陵墓安全。有一次,文帝携带慎夫人到霸陵,群臣前呼后拥。他看到修筑中的霸陵,不无感慨地说:“‘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紵絮斮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十分赏识张释之这番话,可见,文帝“节葬”,“因山为陵”,“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其中无可欲”,确保安全。【《史记·张释之列传》,第2753页。】

尽管霸陵“不起坟”,但“稠种柏树”于墓上,筑陵园围于其中。文献记载,霸陵“周围三百丈”【《咸宁县志》卷十四。】,大概指其陵园范围而言。霸陵陵园辟有高大门阙。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夏天,霸陵陵园东门阙发生了火灾。

陵园附近还有寝庙一类建筑。《长安志》卷十一记载,文帝陵庙在霸陵北部。文帝陵庙称“孝文庙”,建于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

(二)窦皇后陵及其陪葬坑的发掘

窦皇后陵在霸陵东南1900米,位于今西安市灞桥区毛西乡任家坡村西南。《咸宁县志》卷十四记载:“窦皇后陵在窦林村,周围一百八十一丈。”“窦林村”应即“窦陵村”。“林”为“陵”音之讹。“窦陵”即“窦皇后陵”之简称。窦皇后陵平地起冢,形如复斗。封土底部和顶部平面均近方形。底部东西长137米,南北长143米;顶部东西30米、南北35米,封土高19.5米。陵园的西墙和南墙部分墙垣遗迹尚存。

在窦皇后陵陵园西墙以西1000米处,即姜村村东,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批陪葬坑,并发掘了其中的47座。这些陪葬坑分布集中,东西规则地排列为8行,每行少则1座,多则11座。坑内或置陶棺,或筑砖栏,也有的只有土坑而已。坑内出土了陶俑、陶罐、禽兽遗骨和谷物等。

这里出土的陶俑全是彩绘女侍俑,身敷白色“胎衣”,毛发漆黑,面色绛黄,服装呈红、黄、褐色。陶俑或立或坐,立者拥物,坐者抚琴。女陶俑体态端庄,衣着艳丽,应是宫廷侍女的形象。这些女侍俑或许象征着窦皇后的生前侍女。

禽兽遗骨经鉴定确认者,有马、羊、猪、狗、鸡、鹅、鹤等。马供其役使;狗、鸡供其寻欢;羊、猪、鹅等供其食用;鹤在古代被视为“仙禽”,寓死者骑乘以“升天”之意。

陪葬品中的谷物多置于陶罐中。由于年代久远,难以辨认种类。

这一批陪葬坑应是汉武帝初年窦太后死后安葬时所建。

三、陪葬墓

位于霸陵陵区的墓葬,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孝武陈皇后、窦太主、董偃,以及更始帝等。

孝武陈皇后是孝文窦皇后的外孙女,即窦太主和陈午的女儿。窦太主仰仗其母权势,横行朝廷,作主将其女嫁与当时的太子刘彻。刘彻即帝位后,窦太主的女儿被立为皇后。孝武陈皇后“擅宠骄贵”於后宫,后因“惑於巫祝”被废,退居长门宫。长门宫也叫长门园,位于长安城东南。据《咸宁县志》卷二记载:长门在灞河与长水汇合处,午门社东,即今西安市东北的赵村东,浐水与灞河汇流的地方。孝武陈皇后死后安葬在长安城东南30里的霸陵郎官亭东。

窦太主是孝文窦皇后的女儿,即馆陶公主。其夫堂邑侯陈午死后,她已五十多岁,竟与一个十几岁的卖珠少年董偃长期鬼混。董偃也仗着她的权势,贵宠朝廷,名重天下,后三十而终。几年后,窦太主也死了,“与董君合葬於霸陵”。【《汉书·东方朔传》卷六十五,第2875页】

孝景薄皇后是薄太后家的女儿,因无子,不受宠。薄太后去世后,孝景薄皇后就被废。四年后她死了,被安

葬在长安城东平望亭南,疑其墓应在霸陵陵区。

王奉光是孝宣王皇后的父亲,被封为邛成侯,死于公元前47年,葬在长门之南。长门属霸陵县界之内。坟墓附近“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如法”。【《汉书·外戚传》卷九十七[上],第3969-3970页】

刘玄,字圣公,系西汉皇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末年农民起义中,先参加平林兵,并被推为更始将军。后来又合并于绿林军。公元23年称帝,年号更始。王莽政权灭亡后,他移都长安,背判起义,杀害农民军将领。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消灭了刘玄政权。刘玄投降,不久被绞死。“刘恭夜往收臧其尸。光武闻而伤焉,诏大司徒邓禹葬之於霸陵”【《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卷十一,第476页】。据《水经注》卷八记载,刘玄墓应在霸城县东北,即今陆旗营东北一带。

四、霸陵邑

文帝前元九年(公元前171年),在芷阳乡建置了霸陵邑。芷阳为秦县,县治在今西安灞河以东洪庆村一带,那里曾出土过不少有“芷”字陶文的砖瓦及陶器。芷阳乡为芷阳县所辖,乡界包括芷阳县城及其附近。这就是说,霸陵县邑与芷阳县城相距不远。据文献记载,霸陵邑在霸陵以北10里,灞河东岸的田王村一带。魏晋时代,改汉霸陵县为霸城县,县城北移至铜人原北部,约在今陆旗营一带,南距汉霸陵邑28里。

第四章景帝阳陵

一、“西汉盛世”的开创者――刘启

刘启(公元前188年~前141年),系文帝和窦后之子。公元前156年~前141年在位。景帝刘启继承其父的政策,遵奉“黄老之术”,严历打击地方割据势力;采纳晁错的“削藩”政策,平息了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的七国判乱,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重本抑末”,“劝农桑、益种树”;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为全面反击匈奴奴隶主贵族对西汉王朝的侵扰创造条件。文帝和景帝执政期间,国内政治局面安定,“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上],第1135页】因此,历史学家班固发出这样的赞叹:“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卷五,第153页】景帝死后葬於阳陵。

孝景王皇后是京畿槐里人,父名王仲,母称臧儿。王仲死后,其母改嫁长陵田氏,她也随母亲到了长陵邑。长大后,她嫁给长陵邑的金王孙,并生一女,后其母逼其改嫁,出于无奈,她到了太子宫中当宫女。进宫后,颇受太子刘启宠幸,先后生了三女一子,子即以后的武帝刘彻。文帝死后,太子刘启即帝位,她被立为皇后,其子刘彻被立为太子。王皇后死于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合葬阳陵。

二、陵墓、陵园及其礼制建筑

(一)陵墓和陵园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在当时的弋阳县修筑寿陵,因此取名为“阳陵”。

阳陵位于汉长安城东北,西南距未央宫前殿遗址34里,西距汉高祖长陵12里,其东为泾渭汇流处。阳陵是咸阳原上西汉九座帝陵中最东面的一座,在今咸阳市秦都区肖家村乡张家湾村。陵区范围,向北伸进泾阳县高庄乡,向东至高陵县马家湾乡(图4)。

图4.阳陵陵区平面示意图

阳陵的主要工程大约在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146年)秋季完工。

景帝陵封土为复斗形,底部和顶部平面近方形,底部边长170米,顶部边长50米,封土高31米。

景帝陵东北450米有个陵墓,毕沅在此墓前立碑,碑铭为“汉惠帝安陵”。前已述及,此陵并非安陵,应为孝

景王皇后陵。此陵墓封土形制与景帝陵相同,唯规模略小。王皇后陵封土底部边长160米,顶部边长45米,封土高25.2米。

景帝陵和王皇后陵各置一座陵园,平面均为方形。景帝陵陵园边长410米,陵园四面中而各辟一门,各门距帝陵封土均为110米。门外有双阙,在门两边对称分布,四对门阙的大小、形状基本相同。其中东、西、南门外阙址保存较好。以东门外阙址为例,底部东西长20米,南北40米,高4~5米。二阙址间距约12~14米。门道和阙址附近露出墙壁、柱洞、铺地砖、卵石散水等。门两边有配廊,廊道方砖铺地,廊道外为卵石铺设的散水。文化层堆积中有汉代板瓦、筒瓦、瓦当和铺地砖等建筑遗物。瓦当中有云纹和“千秋万岁”、“与尺无极”、“长乐未央”文字瓦当等。

王皇后陵陵园边长320米。陵园四面中央各辟一门,四门离皇后陵封土均为90米左右。门外筑双阙,在门两边对称分布。门阙址大小、形状基本相同。以南门外阙址为例,每个阙址底部东西长40,南北长16米,高4米。每座门门外二阙址间距12米,这应与其陵园门的门道宽度相近。门阙遗址附近也发现了与景帝陵园门阙遗址基本相同的建筑遗迹。

(二)礼制建筑

在景帝陵东南420米、王皇后陵西南740米,有一处西汉建筑遗址。遗址外貌呈缓坡状,东西长120米,南北长80米。遗址中部有一夯台,应为其主体建筑的台基,其上有一块石板,平面为方形,边长1.7米,厚0.4米。石板上部加工成直径1.35米的圆盘,圆盘中心有“十”字形凹槽,槽宽3厘米、深2厘米。经测定,该“十”字为正方向。当地群众叫做“罗盘石”。夯台四周有卵石散水和砖铺地面遗迹。

在上述遗址以东250米,王皇后陵正南有一处汉代建筑遗址。遗址内有大量砖瓦堆积。

我们认为,以上两处分别为景帝和王皇后陵寝园建筑遗址。

《汉书·景帝纪》记载:景帝“四年春三月,起德阳宫。”古代庙亦称宫。德阳宫就是德阳庙,即景帝庙。德阳宫,应在阳陵附近,可能在阳陵北部。

三、阳陵刑徒墓地的考古发掘

阳陵的修建是由“徒”(即“刑徒”之简称)完成的。关于这些徒的社会地位及劳动状况,通过对阳陵刑徒墓地的发掘,我们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1972年,考古工作者成咸阳市秦都区肖家村上狼沟村发掘了29座刑徒墓,共出土35副人骨架。此处位于阳陵西北1500米。经探测,这个墓地范围约8万平方米,估计埋葬刑徒在万人以上。墓地的墓葬排列没有一定次序,葬式也不一样。墓坑平面多呈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如一号墓内埋葬一人,身首异处,颈上有钳,翘端向下,死与斩刑。又如二号墓。共葬六具尸体,人骨架4具在上,2具在下。发掘中发现,这些人骨架上有的颈上有钳,有的脚或腿上附钛,也有的被腰斩。死者的墓坑中没有棺椁和随葬品。从他们身上所带的刑具,不难看出,这是些髡钳城旦墓。所谓“髡”就是剔发,“钳”为颈项上带的刑具。“髡钳城旦”是刑徒中的一类,他们遗骨上的刑具,说明其生前戴着沉重的刑具从事繁重的苦役。刑具铁钳,直径17~24厘米,每只重约1500~1600克。铁钛套在刑徒的脚后跟上,类似后代的脚镣,直径9.5厘米,每只重820~1100克。这些刑徒大多是在营建帝陵及其附近众多建筑的繁重劳役中被摧残致死,或因某种原因被斩首、腰斩。刑徒墓埋葬之草率、尸骨之零乱,令人目不忍睹。

四、陪葬墓

阳陵陪葬墓主要分布在阳陵陵园东司马门以东1550米,东西排列在东司马门道南北两面。陪葬墓区的范围,大约东西长1100米,南北长500米,位于今高陵县马家湾乡崔家原村东南和米家崖村西南。阳陵北面只有两座陪葬墓。陪葬墓中现存封土共11座,另有20多座陪葬墓的封土已被夷平。

据文献记载,栗姬、李蔡、苏建家族的墓葬,均在阳陵陵区。

栗姬,齐人。刘启为太子时,与栗姬生子刘荣。刘启即位后,薄皇后无子,立刘荣为太子,栗姬的地位十分显要。长公主嫖想把自己的女儿嫁与太子为妃,但栗姬不同意,长公主嫖怀恨在心,常在景帝面前诽谤栗姬,以致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立刘彻为太子,栗姬因此忧愤而死。据清代乾隆年间臧应桐编撰的《咸阳县志》记载:“景帝后陵在(北)一百步,废太子临江王母。”今阳陵以北830米,泾阳县高庄村南有一大冢,覆斗形,底部东西60米、南北55米,封土高20米。当地群众形象地称此墓为“升子冢”,即形如“升”。疑此冢即栗姬之墓。

李蔡,系著名将领李广从弟。文帝时为郎,景帝时官至二千石。武帝元朔年间(公元前128年~前123年)为轻车将军,被封为乐安候。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代公孙弘为丞相,朝廷为此在阳陵赐予李蔡家墓地20亩。

李蔡身居相位,掌握朝政大权,盗取阳陵土地三顷,变卖后获利四十余万。后来又盗取阳陵神道的土地一亩作为墓地。此事败露后,他自杀身亡,可能归葬于阳陵的家族墓地。【《汉书·李广传》卷五十四,第2446、2449页】苏建,杜县(今西安市南郊)人。曾任校尉,跟随卫青政战边陲,反击匈奴侵略,被封为平陵侯。后升为将军,出政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定襄(辖境于今内蒙古长城以北的卓资、和林格尔、清水河等一带)。由于军事上失利,当处斩而赎为庶人。后来又曾出任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西南)太守,死于任上。他有三个儿子:苏嘉、苏贤和苏武,其中苏武最有名。苏建家族墓地在阳陵。苏建的夫人去世后,李陵曾参加送葬至阳陵。《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苏建坟墓在大犹乡。大犹乡当为阳陵邑的一个乡名。

五、阳陵邑

阳陵邑位于阳陵以东,约在今高陵县马家湾乡一带。《古诗源》卷三蔡邕在《“樊惠渠歌”序》中写道:樊惠渠在“阳陵县东,其地衍隩,土气辛螫,嘉谷不殖,而泾水长流。”樊惠渠虽早已废弃,但从记载的相对位置来看,它应在泾河西南、原地东北的泾河河谷谷地。阳陵邑位于樊惠渠西南的原地上。文献记载,阳陵邑与阳陵东西相距二里。

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后九月,更以弋阳为阳陵”。第二年夏天,“募徙阳陵,予钱二十万”【《史记·孝景本纪》卷十一,第442~443页】。当时的徙民主要来自关东,其中的大家有田氏、革氏、爰氏、单父氏、秘氏、郦氏、奚氏、周氏、张氏和翟氏等。此外,景帝和武帝时期有些达官显贵、豪杰巨富也徙居阳陵邑。

第五章武帝茂陵

一、雄才大略的皇帝――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是景帝和孝景王皇后之子,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位,是汉代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统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汉武帝为了削弱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执行了“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可以分封子弟为侯,从而使诸侯王的势力由大化小,名存实亡。与此同时,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对盐、铁等重要物资和商品实行专利,充实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量迁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使国家便于对豪富巨商进行直接控制;又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在对外关系上,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等著名军事家,连续发动反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战争,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威胁,确保了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加强了西汉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治。

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崇奉神灵,大兴土木,挥金如土,使本来已经激烈的阶级矛盾更趋尖锐。

武帝死后葬于茂陵。他执政时期是西汉王朝鼎盛时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黄金时代。他的陵墓――茂陵,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历史。

二、茂陵和李夫人墓

(一)茂陵及其陵园

茂陵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以西53里,是咸阳原上西汉帝陵中最西面的一座,位于今兴平县南位乡策村。此地汉代为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在此营建寿陵,故称茂陵。由于武帝茂陵在其合葬的李夫人墓之东,所以又称为“东陵”(图5)。

图5.茂陵陵区平面示意图茂陵是西汉帝王陵中修建时间最长的一座,汉武帝执政54年,茂陵就修了53年,汉武帝下葬时,封土上的树木已经可以合抱。茂陵也是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长安志》卷十四引《关中记》记载:“汉诸陵皆高十二丈,方百二十步,惟茂陵(高)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如今实测茂陵封土,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方形,底部

边长230米、顶部边长40米,封土高46.5米。

关于茂陵玄宫内的情况,《汉书·贡禹传》记载:武帝“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臧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由于茂陵营筑时间很长,武帝死时,茂陵内的陪葬品多得放不进去。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打开了茂陵的羡门,成千上万名起义军兵士搬取陵内陪葬品,几乎搬了几十天,但“陵中物不能减半”【《晋书·索綝传》卷三十,第1651页。】,由此可见茂陵陪葬品之多。

茂陵陵园平面为方形,边长430米,墙基宽5.8米。陵园四面中央各辟一门,各门距陵墓封土均为百米左右。门外置双阙,每对门阙间距12~16米。每个阙址面宽38米、进深9米,残高3米。

(二)李夫人墓――英陵

李夫人祖籍中山(今河北省定县),出身梨园世家,父母兄弟都以音乐为生。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以能歌善舞而为汉武帝赏识,由于这层关系和平阳主的推荐,李夫人得幸于武帝。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即昌邑哀王刘髆。不久,李夫人患了重病,武帝亲临病榻看望。但是,李夫人认为:“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以微贱爱幸於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汉书·外戚传·李夫人传》卷九十七[上],第3951-3952页。】她的这番话颇有见地。李夫人年纪轻轻便离开了人世,汉武帝对她十分思念,命画师在甘泉宫绘制了她的画像,又让雕塑家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李夫人像,放在轻纱幕中,汉武帝看后,非常高兴。他邀来方士祈仙求神,谱曲歌之,作赋悼之,寄托他对李夫人的深深哀思。正因如此,汉武帝才把李夫人以皇后之礼安葬,并把其陵墓破格置于茂陵之西。

李夫人墓在茂陵西北525米,位于今兴平县南位乡范家村。据《长安志》卷十四引《三铺黄图》记载:“李夫人墓东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经实测,该墓封土底部东西90米、南北120米;顶部平面方形,边长19.5米;封土高24.5米。墓冢外形为两层台,又名“英陵”,古代“英”有“重”的意义,“山形两重者名英”,也就是“再成”为“英”。李夫人墓称“英陵”,当渊于此。现在仍可看出,李夫人墓封土距顶部13米处内收成台,台面东西两面各宽3.5米,南北两面各宽4.5米。

李夫人墓又称“集仙台”,或名“习仙台”。

(三)茂陵的礼制建筑

茂陵附近的建筑遗址,主要分布于茂陵东南部。白鹤馆遗址是其中之一。此地现存夯台基址一处,东西53米、南北41米,高5米。附近遍布汉代砖瓦残块、红烧土等。这个基址西南50米,曾出土过玉圭、玉壁等。

茂陵东南350米的“压石冢”遗址,可能是白鹤馆中一座重要的高台建筑。“压石冢”底部东西83米、南北70米,高12米。基址上部和附近有巨大石块、汉代砖瓦和红烧土块等。

白鹤馆周围五里,用于“驰逐走马”。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曾遭火灾。白鹤为“仙禽”,又是长寿象征,陵寝之地的建筑,取名“白鹤”恐与此有关。

白鹤馆遗址东部,茂陵东南一公里,今瓦渣沟一带,曾出土琉璃璧、玉铺首、画象砖和各种文字瓦当。画象砖的纹饰有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的“四神”图案。半透明的深蓝色琉璃璧,面饰谷纹。青玉铺首,面饰浮雕,其高34.2厘米,宽35.6厘米,厚14.7厘米。这种巨型青玉铺首,应是大门上的装饰性物品,但绝非一般建筑上所使用。十二字瓦当面径19.3厘米,四周文字为“与民世世,天地相方”,中央为“永安中正”。上述物件可能是茂陵寝园中的建筑遗物。

在茂陵西北140米,陵园北墙外有一座高台建筑基址,东西53米,南北41米,高5米。

武帝的陵庙称“龙渊宫”,或名“龙渊庙”、“孝武庙”。龙渊宫建于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传世的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制造的“龙渊宫行壶”、“龙渊宫壶”和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制造的“龙渊宫鼎”,都应是龙渊宫的遗物。据说,武帝放入茂陵的西胡康渠王所献的玉箱和玉杖,以及他生前喜爱的几十卷图书,后来都被人盗走。查获后,宣帝把它们也送到孝武庙中。

据历史文献记载,龙渊宫位于茂陵以东,平陵以西;在茂陵邑以东5里,毗邻平陵。

三、陪葬墓

(一)陪葬墓的分布

据文献记载,陪葬于茂陵的有卫青、平阳公主、霍去病、金日磾、霍光、董仲舒、公孙弘、李延年、上官安、上官桀、敬夫人,以及京兆尹曹氏等。此外,象大侠原涉这样的豪杰也在茂陵“买地开道”、“治冢舍、奢僭踰制”【《汉书·游侠传》卷九十二,第3716、3118页】。

关于这些陪葬墓的方位,有的文献记载比较具体明确,如卫青、平阳公主、霍去病、霍光及上官氏家族等。

西汉十一陵

陕西历史文物丛书 西汉十一陵 主编:刘庆柱李毓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目次 上篇西汉帝王陵史迹述略 (1) 第一章高祖长陵 (3) 一、西汉一朝的创立者――刘邦 (3) 二、陵墓和陵园 (5) (一)陵墓 (5) 1.高祖陵与吕后陵名位辨正 (5) 2.陵墓的名称及形制 (5) (二)陵园及礼制建筑 (6) 1.陵园形制 (6) 2.礼葬墓 (7) 三、陪葬墓 (9) (一)分布情况 (9) (二)陪葬者及其墓葬位置 (11) (三)杨家湾汉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5) 四、长陵邑 (21) (一)陵邑形制 (21) (二)人口与居民成分 (23) 第二章惠帝安陵 (25) 一、惠帝刘盈 (25) 二、安陵名位考辨 (26) 三、安陵与孝惠张皇后墓形制 (27) 四、陪葬墓 (27) (一)陪葬者及其墓葬 (27) (二)安陵陪葬墓的陪葬沟的发掘 (30) 五、安陵邑 (31) (一)陵邑形制 (31) (二)居民成分 (32) 第三章文帝霸陵 (34) 一、“文景之治”的奠基者――刘恒 (34) 二、霸陵和孝文窦皇后陵 (35) (一)霸陵 (35) (二)窦皇后陵及其陪葬坑的发掘 (37) 三、陪葬墓 (38) 四、霸陵邑 (39) 第四章景帝阳陵 (40) 一、“西汉盛世”的开创者――刘启 (40) 二、陵墓、陵园及其礼制建筑 (41) (一)陵墓和陵园 (41) (二)礼制建筑 (42) 三、阳陵刑徒墓地的考古发掘 (43) 四、陪葬墓 (44)

五、阳陵邑 (45) 第五章武帝茂陵 (47) 一、雄才大略的皇帝――刘彻 (47) 二、茂陵和李夫人墓 (48) (一)茂陵及其陵园 (48) (二)李夫人墓――英陵 (49) (三)茂陵的礼制建筑 (50) 三、陪葬墓 (51) (一)陪葬墓的分布 (51) (二)陪葬者及其墓葬位置 (52) (三)霍去病墓石刻 (58) (四)阳信公主墓陪葬坑的考古发现 (63) 四、茂陵邑 (66) (一)茂陵邑位置 (66) (二)居民成分与人口情况 (66) (三)陵邑的社会生活 (68) 第六章昭帝平陵 (69) 一、昭帝刘弗陵 (69) 二、平陵和孝昭上官皇后陵 (69) (一)陵墓名位考证 (69) (二)陵墓与陵园 (70) (三)陵墓附近的重要建筑遗迹与遗物 (72) 三、陪葬墓 (73) 四、平陵邑 (76) 第七章宣帝杜陵 (78) 一、西汉时代的中兴皇帝――刘询 (78) 二、杜陵和王皇后陵 (79) (一)杜陵及陵园门阙的考古发掘 (79) (二)王皇后陵及陵园门阙的考古发掘 (83) (三)杜陵南园――少陵 (85) 三、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 (86) (一)杜陵寝园 (86) (二)王皇后陵寝园 (93) (三)杜陵陵庙 (96) 四、陪葬坑的勘察与发掘 (97) 五、陪葬墓 (99) (一)分布与形制 (99) (二)陪葬者及墓葬位置 (100) 六、杜陵邑 (101) (一)陵邑形制与沿革 (101) (二)人口情况与居民生活 (102) 第八章元帝渭陵 (104) 一、元帝刘奭 (104) 二、渭陵及其陵园 (105) (一)渭陵名位考证及辨析 (105) (二)渭陵与王皇后陵 (107)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 11 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初立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 【学习重点】 “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 休养生息政策 利用缇萦救父故事导入,解读学习目标,采取圈点批注,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让学生认真阅读第一模块,从教材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 方法指导二: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模块,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助力学生解读本课难点。 方法指导三: 采用比较学习法,比较汉高祖与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及发展,准确把握重要内容。 方法指导四: 歌谣记忆本课内容 “文景之治”谋发展, 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

“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 国库钱粮都丰满。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听说过缇萦救父的故事吗?汉文帝初期,朝廷的刑罚还是相当严厉的,除死刑外还有肉刑,不是刺面削鼻就是剜膝砍脚。有一次,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按法当判肉刑。汉文帝下诏把他逮捕到长安治罪。淳于公的小女儿缇萦下决心拼死救出父亲。她到长安后给汉文帝写了封信,说:“我的父亲是齐国的一个小官吏,齐国的百姓全都称赞他为官廉明。如今触犯了法律,当被处以刑罚。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父亲很想悔过自新,但人死了不能复活,被损毁了的肉体就不能再恢复,即使想悔过自新却不可能了。因此我愿意把自己卖入官家当奴婢,以赎父亲的刑罚,使父亲有个自新的机会。”汉文帝见到这封信后,觉得缇萦小小年纪竟这样懂事,便赦免了淳于公,并且下令废除肉刑。文帝景帝注重“以德化民”形成文景之治的局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西汉的建立 自主阅读课本P51内容,完成第1题。 1 .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导致这种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怎样? (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 (2)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战乱; (3)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皇帝出行无同色马等。 知识模块二休养生息政策 自主阅读课本P52内容,完成第2题。 2.汉高祖面对西汉初立的经济萧条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政策的具体内容(简述)。 (1) 休养生息; (2) 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3)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释放奴婢;③轻徭薄赋。 知识模块三“文景之治” 自主阅读课本P52?53内容,完成第3?4题。 3.继汉高祖刘邦之后,文帝和景帝采取了什么政策?简述政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什么局面? (1) 休养生息; (2)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进一步减轻赋税及徭役;④提倡勤俭治国,重视“以德化民”。 (3)文景之治。 4.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1)成由俭、败由奢; (2)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初中历史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十一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选择题: 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西汉建立于(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下面不属于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 A.秦末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汉初分封了一些诸侯王 C.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D.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的需要 4.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高祖②汉景帝③汉文帝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5.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6.《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 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 A.励精图治,主张改革 B.重视“以德化民” C.吸取秦亡的教训 D.皇帝勤俭节约 7.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C.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宫室以供享乐 8.“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10. 汉初的几位皇帝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C. 发展农业生产 D. 巩固汉朝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 11.汉初萧条原因?采取的措施? 12.休养生息政策实行的原因?汉高祖的措施?影响?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下符桥中心学校葛敏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 (二)、讲授新课 1、西汉建立 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架。 2.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 投影课本“读一读”: 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重始。 ——《史记》教师解释其大意:因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丞相萧何顺应民情,全部废除,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主备人钱传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一.西汉建立 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架。二.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 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 投影课本“读一读”: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分国制的异同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分国制的异同 一、西周分封制 周朝时候流行两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流行的程度就跟今天我们的一些房地产口号类似,这两句易学好记的流行语,毫无疑问是自上而下流落民间,因为它强调国家的土地归属问题,普天之下,土地都是周天子的,个人无权拥有,有钱想买也没有。除非是天子分封给你,获得分封之后,世代享用,但是不能转让买卖。那么,周朝的分封制是什么呢?为什么周天子要制定此制度?它对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利弊?它为何鼎盛一时又为何走向衰落呢?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一个等级之间政治上是上下级关系,血缘上以宗法关系为主,姻亲关系是补充。西周实行分封制,在较长时期曾起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周武王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王族是最主要的受封者。 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战争,周天子都管不着,战国末年,周王室完全丧失了分封大权。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通过这种“分封制”周天子与诸侯关系是一层接一层的。 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二、西汉分国制(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年,刘邦吸取秦亡经验,先后分封了一批功臣和子侄为王侯。高祖在世时,就削平了异姓王的叛乱。后来同姓王势力逐步壮大,西汉的分国制主要是分封同姓王族,异姓不王的传统也就从西汉开始了。那么,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西汉的分国制为西汉带来了什么?最后结果如何呢? 西汉初年,统治者继续采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为巩固统治,刘邦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在各地建立王国,在地方形成郡国并行的局面。这些王国相对独立,掌握行政、财政、军事等大权。随着王国实力的增强,逐渐威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影响中央集权的巩固,由

苏版初一历史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苏版初一历史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 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11课

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定都在哪里?长安。刘邦建立了西汉,成为了汉高祖,开辟了新的汉王朝帝国。 那么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这个汉朝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辉煌的盛世局面?不是。其实,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国家还很不安宁,有些想造反的诸侯不归顺他,边疆又经常有匈奴来侵扰他,内忧外患,汉高祖看到自己刚刚建立的国家非常贫弱,知道自己没有实力打得过他们,所以他非常的苦恼、焦虑,他必须先解决汉朝内部的问题,要先稳住自己的国家才能提高实力。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仔细找找汉高祖刘邦他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播放视频:《汉定天下》) 看完这段视频,告诉老师汉高祖刘邦他现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避免秦朝灭亡的悲剧,让百姓过上安定而富足的生活。这个时候的汉朝是个又弱又穷的国家,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怎样的状况? 我们来看一则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作业就是农作 之业,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西汉初年经常了发生饥荒,饿死了许多老百姓,甚至人吃人,物价也很不正常,飞涨到一石米五千钱。这个时候的人民生活的民不聊生,人民得不到温饱,人口是锐减的。 而且这个时候连皇帝也很穷酸,“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醇是纯的意思,醇驷就是四匹颜色一样的马。贵为天子连坐的马车要凑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都凑不成,而堂堂的将相们也乘不上马车了,只能乘牛车去上朝。这说明这个时候的牲畜也非常的少。所以刚刚建立的西汉,面临着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经济萧条,到处一片残破荒凉景象。 大家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汉初期如此萧条荒凉的景象?回想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在西汉建立之前发生了哪些事情?(回答: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相争。)秦朝的暴政,很多人都被拉去徭役打仗了,没法在家耕田了,农业生产就荒废了;而在家耕田的农民赋税很沉重,吃不饱穿不暖,经济也发展不起来了,这是一个原因。再一个,视频引入,直观生动,引起学生兴趣。 材料教学法:分析汉初经济形势、社会状况。

陕西帝王陵墓一览表

陕西帝王陵墓一览表 陕西帝王陵墓一览表 序号朝代帝号及姓名在位时间陵号地理位置 传说有熊氏(轩辕)黄帝前26世纪黄帝陵陕西黄陵 1 时代神农氏炎帝前26世纪炎帝陵陕西宝鸡 2 高辛氏帝喾前26世纪帝喾陵陕西合阳县 3 周王季历周王季陵陕西户县渼陂湖景区内(县城正西面1.5公里处) 4 周文王姬昌前1115年---前1066年周文王陵陕西咸阳 5 周武王姬发前1066年---前1063年周武王陵陕西咸阳 6 西周成王姬诵前1063年---前1027年周成王陵陕西咸阳渭城区周陵乡陵照村西北 7 周公姬旦前1063年---前1056年周公陵陕西咸阳 8 周康王姬钊前1027年---前1001年周康王陵陕西咸阳 9 周穆王姬满前997年---前922年周穆王陵陕西长安县场里村和恭张村之间(地图上郭杜镇附近) 10 周周共王姬繄扈前922年---前910年周共王陵陕西咸阳 11 周懿王姬囏前910年---前885年周懿王陵陕西咸阳 12 周幽王姬宫涅前781年---前771年周幽王陵陕西临潼县东15公里代王镇宋家村 13 郑桓公前806年---前771年桓公墓陕西华县城关镇西关街西头 14 东周周赧王姬延 15 秦公陵园及一号大墓 16

秦穆公嬴任好前 , 年---前621年陕西凤翔县城内东南角(地图上为秦穆公墓,县城正下方) 17 秦惠文王嬴驷前337年---前311年公陵陕西咸阳市秦都区 18 秦悼武王嬴荡前329年---前306年永陵陕西咸阳秦都区周陵乡政府北边 19 秦秦庄襄王嬴子楚前 , 年---前246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大冢 20 秦始皇嬴政前221年---前210年秦始皇陵陕西临潼 21 秦二世胡亥前209年---前207年秦二世陵陕西西安 22 汉太上皇刘灿万年陵陕西西安临潼区谭家乡村与富平县吕村乡姚村交界处(县城正下方23 偏东一点) 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长陵陕西咸阳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附近 24 汉惠帝刘盈前195年---前188年安陵陕西咸阳秦都区韩家湾乡白庙村 25 西汉高后吕雉前187年---前179年吕后陵陕西咸阳 26 汉文帝刘恒前179年---前157年霸陵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隅,即灞桥区毛西乡杨家圪塔村 27 汉景帝刘启前156年---前140年阳陵陕西咸阳秦都区肖家村乡张家湾村 28 汉武帝刘彻前140年---前87年茂陵陕西兴平县南 29 汉汉昭帝刘弗陵前87年---前74年平陵陕西咸阳 30 汉宣帝刘询前74年---前49年杜陵陕西西安雁塔区曲江乡三姚村南 31 汉元帝刘奭前49年---前33年渭陵陕西咸阳秦都区周陵乡新庄村 32 汉成帝刘骜前33年---前7年延陵陕西咸阳秦都区周陵乡颜家窑村 33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教材分析: 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秦末以来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局势动荡。汉高祖刘邦为稳定汉初社会局势,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使得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局势得以稳定。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施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使得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由此而使得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为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难点:“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建立之初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学习第十一课。(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西汉建立

西汉的历史演变

西汉的历史演变 汉代为汉高祖刘邦建立的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前期定都长安,又称西汉、前汉;后期定都洛阳,又称东汉、后汉。 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西汉共传十四帝,前后经历210年。 秦末年,项羽、刘邦拥立楚怀王与秦朝抗争。经过几年的征战,刘项军夺取天下,项羽废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土地于王侯数十人,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南郑。但刘邦并不甘心居于项羽之下,在谋士张良、萧何,大将军韩信等人的帮助下,与项羽开展了长达四年多的「楚汉战争」。到前202年,在垓下之战时取得了对项羽的决定性胜利后,登临帝位,国号汉,定都长安,是为汉高帝。 汉朝各种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鉴于秦朝速亡,汉高祖废秦苛法,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减轻租赋徭役,令军吏士卒及流民各归本土,给予田宅。有军功的给予食邑封赏。又抑制富商大贾,限制商人对农民的兼并。这样使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重新得到稳定,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为强大的汉朝盛世奠定基础。公元前159年,高祖薨,传位惠帝刘盈,但此时政权实际已掌握在汉高皇后吕雉的手中。吕后前后共掌权16年,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统治者之一。前183年,刘恒即位,是为文帝,他与景帝(文帝之子,前156-前143年在位)刘启都继续执行高祖所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减轻人民赋税,使汉帝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大增强,史家称这一阶段为“文景之治”。由于汉初大封诸侯王,地方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附学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一.西汉建立 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

架。 二.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 投影课本“读一读”: 教师解释其大意:因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丞相萧何顺应民情,全部废除,重新开始。那么,文帝景帝又采取哪些措施?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 (板书)1.文景之治的措施 (板书)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7页第一段内容,学生归纳文景之治措施实施后,汉朝社会状况的转变。 教师投影课本“读一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 3.政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4.措施 (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5.结果:汉高祖及其继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注意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 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文景之治” 6.措施 (1)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7.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句中的“汉祖”是(C) A.嬴政 B.项羽 C.刘邦 D.李斯 2.经典诵读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C) A.西周—东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西汉 D.秦朝—东汉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 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初年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A)

中国古代十大帝陵

中国古代十大帝陵 1.成吉思汗陵 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伊金霍洛旗境内,距东胜区65公里,座落在高高的甘德尔山岗上。相传,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军远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高原,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心里特别高兴,陶醉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了地上。部将刚要拾起马鞭,却被成吉思汗制止了,并即兴吟诗一首:“梅花幼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孵化之乡,衰亡之朝复兴之地,白发吾翁安息之邦。”成吉思汗死后,人们就遵嘱将他葬在这里。15世纪中叶,守护成吉思汗陵的蒙古鄂尔多斯部落进入“河套”,成吉思汗的陵寝-“八白室”也随之迁来。17世纪初,八白室供奉在今达拉特旗王爱召。清顺治六年(1649),又将八白室移至今伊金霍洛旗,从此,成吉思汗的灵柩就长期供奉在甘德尔山岗。1939年,日本侵略者企图抢劫成吉思汗陵,为避免遭劫,成陵被暂时迁移到甘KCB齿轮油泵肃兴隆山。1949年,成陵又被迁往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1954年,成吉思汗灵柩迁回伊金霍洛旗。两年后,在甘德尔山岗上新建起陵宫,成吉思汗灵柩被安放在其中。成吉思汗陵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镶嵌着蓝、黄两色琉璃瓦,组成传统的云勾浪纹图案。。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可调压渣油泵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在通连东西两个侧殿的走廊里,绘有壁画。西走廊壁画高压渣油泵描绘了成吉思汗的毕生功勋和当时蒙古族的社会情况、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东走廊壁画反映了忽必烈统一中国后蒙元帝国工、农、商、航海等各方面的盛况,臣民与朝廷的关系,以及与邻国的通商往来。KCB-300 在成吉思汗陵东南角,有金顶大帐、侧殿、选汗高台、草原市场、文物陈列馆、射击场、赛马场、摔跤场等设施。成吉思汗行宫位于陵园东南角约l公里处,由直径18米、高13米的金顶大帐、侧殿、高8米的选汗台、射猎场、齿轮油泵kcb 55赛马场、3辆车轮高2米的巨大战车等组成。殿内有成吉思汗宝座和画像,殿外有8辆战车,车轮高2米。选汗高台高8米,是历史上牧民推选可汗时的仿古建筑。 在陵区内: 苏鲁德:形似黑纛,状如长矛,是蒙古汗国时期军队的象征和勇猛无畏的战神标志。传说,一次成吉思汗在土拉河战败后,高压渣油泵祈求“长生天”保佑。突然,一只又黑又大的神矛-苏鲁德从天而降,落入他手中,成为他日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兵器。 神马:在陵区,还奉养着据说是成吉思汗的两匹爱骑的后代-两匹白色神马,它格外地受到蒙古人的尊崇。相传,它的祖先受过成吉思汗的禅封,是天神霍尔穆斯德神骏萨尔勒的化身。这里的牧民把它作为偶像供奉着。神马从成吉思汗时代到现在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当老白马死去时,要挑选新的白马来代替,挑选螺杆油泵的标准是:眼睛乌亮,蹄子漆黑,全身毛色纯白,不能有一绺杂毛,还要带一点粉白、闪光,通体不能有伤痕疮疤。 成吉思汗于1227年病逝至今700多年来,对他的祭奠活动在草原上一代接一代地始终进行着。据记载,成吉思汗的各种祭奠活动每年要进行30多次,这些祭奠都有不同的时间、方式和祭品。过去,由于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限,加之由于成吉思汗陵是经常流动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课程标准:知道西汉的建立与休养生息政策,了解文景之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三个部分有着因果承接关系,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吸取秦王朝暴政,推行了与民休息的黄老之治,使得民生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而汉文帝、汉景帝继承了这一治国理念,继续休养生息,迎来了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学情分析:学生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认识到秦王朝暴政给社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很容易从反方向上理解,只有与民休息才能长治久安。但是其中的各项具体的政策可能不是很清楚,因此,老师在这一方面,应注重设计,为学生们打开豁然开朗之门,更好的学习本课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楚汉之争、刘邦建立西汉的基本事实。知道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秦汉两朝政策的对比,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通过分析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提高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重点: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局面 教学难点:秦汉两朝政策对比,得出西汉强盛的历史因素。 教学过程: 一、新课预习 1、经过楚汉战争,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刘邦被称为汉高祖。 2、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让士兵回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又采取了轻徭薄赋减免地租、兵 役,注重农业生产,使社会局势安定下来。 3、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提倡以农为本,将田赋降到三十税一,并重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二、新课导入 师:关于楚汉战争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刘邦和项羽极具戏剧性的逆转也为这段历史增添了无数色彩,哪位同学能够通过几幅图片,为大家叙述楚汉战争的传奇? 鸿门宴楚汉之争霸王别姬刘邦称帝 生:开始刘邦和项羽一起起兵反抗秦朝,刘邦最先攻入咸阳,灭掉了秦朝。但是当时项羽却是最有实力的,于是项羽摆下鸿门宴,邀请刘邦赴宴,想在宴会上杀了刘邦,当时没有成功。之后,刘邦联合其他诸侯,一同讨伐项羽,最后项羽自刎乌江,刘邦成功当了皇帝,建立西汉。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项羽为什么会失败,而刘邦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生: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只会屠杀,刘邦会收买人心。 师: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 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按照刘邦自己的理解,他能够重用人才,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 都能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项羽却不知道如何任用人才与治理国家,所以注定失败。 老师:同学们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刘邦是消灭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但是 当时的中国,经过秦朝的暴政,又经过秦末农民起义与楚汉之争,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刘邦又是 如何收拾旧山河的呢? 阅读材料,分析思考问题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附学案)

第11 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 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一.西汉建立 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架。 二.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 投影课本“读一读”: 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重始。 ——《史记》 教师解释其大意:因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丞相萧何顺应民情,全部废除, 重新开始。那么,文帝景帝又采取哪些措施?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 (板书)1.文景之治的措施 (板书)2.文景之治的成就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7页第一段内容,学生归纳文景之治措施实施后, 汉朝社会状况的转变。 教师投影课本“读一读”: 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来,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福。 ——《盐铁论》教师先请学生讨论尝试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教师补充:文

中国几乎所有皇陵都被盗过,只有这个朝代谁也找不到

中国几乎所有皇陵都被盗过,只有这个朝代谁也找不 到 大家知道,自从秦汉以来实行厚葬,汉朝是三分之一的国赋要送到皇陵里去。好东西埋到地下,当然就招人眼,所以盗墓的人就越来越多,不但地主们的墓被盗,就是皇帝的墓也被盗。 秦始皇的陵就被盗过,干这事的是,他派兵冲到秦始皇陵搬东西,据说搬了一个月还没搬完,最后还放了一把火。 比如汉朝的皇陵就被盗过。 先是西汉末年,赤眉军杀进长安,把西汉帝陵给盗了,后面的小说家还依此给赤眉军安了一个盗墓流派:卸岭。 到了东汉末年,董卓劫汉献帝到长安,又让吕布带着人把帝陵过了一遍。当然,更有名的是曹操的摸金校尉,他主要挖了一些王侯墓。 曹操自己盗墓,就特别担心别人挖他的坟,所以搞七十二疑冢,但据说现在他的墓也被挖了。 抢他们家江山的司马家,他们的墓也被挖了。 唐朝的墓就更可怜啦,唐末的节度使温韬是个盗墓狂人,把唐朝的帝陵盗了一个遍,就剩武则天的乾陵实在不好挖,这才幸免于难。 宋朝的帝陵也是倒霉催催的。北宋的皇陵被金国扶持的伪齐皇帝刘豫给盗了。南宋的帝陵被元朝的喇嘛杨琏真珈奉旨盗了。

明朝的帝陵稍微好一点,清兵入关之后,为拉拢人心,对明陵还是保护的。有一些被盗墓贼光顾过,不过,大规模的盗墓是没有的。乾隆皇帝倒曾经拆明陵的金丝楠木建自己的宫殿。想开点,这个事情算收保护费,人家替你守陵,拆点木头就拆点吧。 后面,为了考古发掘了万历皇帝的陵墓。 清朝就倒霉了,大家都知道的孙殿英盗东陵,大炮什么的都上了。慈禧太后的尸体都被拉了出来。 可以说,历代的帝陵基本都被挖开过。谁让里面的宝贝这么多呢。 不过,有一个朝代的帝陵却从来没有挖开过,不要说挖开了,就是在哪都没有人知道。这就是元朝的帝陵。 元代的帝陵现在还没有发现一座,当然也谈不上发掘或者盗挖,不但元代的帝陵没有发现,就是元朝贵族的墓也是极少发现。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元朝人的丧葬习惯造成的。 中原人的墓要么依山建陵,至少要封个土包吧,下面的墓穴叫墓,上面的土包叫坟。两者组合起来才叫坟墓。而元朝人是这样埋死人的:“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 “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人教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初立的基 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 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 问题的能力。 3.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 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 【学习重点】 “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 休养生息政策 利用缇萦救父故事导入,解读学习目标,采取圈点批注,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让学生认真阅读第一模块,从教材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 方法指导二: 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模块,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助力学生解读本课难点。 方法指导三: 采用比较学习法,比较汉高祖与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及发展,准确把握重要内容。 方法指导四: 歌谣记忆本课内容 “文景之治”谋发展, 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 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 “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 国库钱粮都丰满。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听说过缇萦救父的故事吗?汉文帝初期,朝廷的刑罚还是相当严厉的,除死刑外还有肉刑,不是刺面削鼻就是剜膝砍脚。有一次,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按法当判肉刑。汉文帝下诏把他逮捕到长安治罪。淳于公的小女儿缇萦下决心拼死救出父亲。她到长安后给汉文帝写了封信,说:“我的父亲是齐国的一个小官吏,齐国的百姓全都称赞他为官廉明。如今触犯了法律,当被处以刑罚。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父亲很想悔过自新,但人死了不能复活,被损毁了的肉体就不能再恢复,即使想悔过自新却不可能了。因此我愿意把自己卖入

官家当奴婢,以赎父亲的刑罚,使父亲有个自新的机会。”汉文帝见到这封信后,觉得缇萦小小年纪竟这样懂事,便赦免了淳于公,并且下令废除肉刑。文帝景帝注重“以德化民”形成文景之治的局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西汉的建立 自主阅读课本P54内容,完成第1题。 1.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导致这种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怎样? (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 (2)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战乱; (3)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皇帝出行无同色马等。 知识模块二休养生息政策 自主阅读课本P55内容,完成第2题。 2.汉高祖面对西汉初立的经济萧条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政策的具体内容(简述)。 (1)休养生息; (2)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3)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释放奴婢;③轻徭薄赋。 知识模块三“文景之治” 自主阅读课本P55~56内容,完成第3~4题。 3.继汉高祖刘邦之后,文帝和景帝采取了什么政策?简述政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什么局面? (1)休养生息; (2)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进一步减轻赋税及徭役;④提倡勤俭治国,重视“以德化民”。 (3)文景之治。 4.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1)成由俭、败由奢; (2)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背景及措施。 2.“勤俭治国”“以德化民”对现今治国的启迪。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D) A.吸取秦亡教训B.减轻人民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2.“文景之治”是指(B)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B)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