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行业分析
重庆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2019年76文件精神

重庆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2019年76文件精神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旧小区的居民出行问题日益凸显。
重庆市在2019年发布了关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76号文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
本文将围绕这一政策,探讨重庆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必要性、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步骤,并对未来展望和政策建议进行分析。
一、背景介绍老旧小区的居民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出行依赖楼梯,然而楼梯的存在却给许多行动不便的居民带来了困扰。
近年来,我国城市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为此,重庆市在2019年发布了关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76号文件,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二、重庆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必要性重庆市作为一座山城,老旧小区分布广泛,居民出行难题尤为突出。
加装电梯不仅能够方便居民出行,提高生活质量,还能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此外,加装电梯还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促进老旧小区的改造升级。
三、2019年76文件精神的政策措施根据2019年76号文件,重庆市将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2.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降低居民负担;3.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4.优化规划布局,确保电梯加装不影响城市景观;5.加强监管,确保电梯质量和安全。
四、加装电梯的具体实施步骤1.居民意愿征集:征求小区居民的意见,达成共识;2.编制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加装电梯方案;3.报批手续:提交相关部门审批;4.招标采购: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加装;5.施工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6.竣工验收: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电梯正常使用。
五、对老旧小区居民的实际利益分析加装电梯有利于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出行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电梯加装还有助于提升房屋价值,进一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同时,加装电梯项目可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六、未来展望和政策建议未来,重庆市将继续加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力度,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政策红利。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安全痛点亟需解决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安全痛点亟需解决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是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住品质的重要一换,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据统计,目前我区登记在册的电梯有3659台,在用电梯3510台,其中居民辖区在用乘客电梯2303台,占电梯总量的62%。
调研发现,我区电梯从2019年开始,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7%,其中居民加装电梯占比高达80%以上,由此衍生的加装电梯管服过程中出现的责任主体更难划分、安全风险更加突出、维修资金存在缺口等风险,亟需解决。
一、主要问题(一)加装电梯责任主体划难划分。
依据《XX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了,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协助电梯所有权人组织落实电梯日常运行、维护保养、改造、修理、检验、检测等所需资金。
但加装电梯小区多为老旧小区,存在居住人群复杂、人口流动性大、物业缺失、缺位的特点,造成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业、业主与政府之间对于维修改造更新电梯等费用支出存在较多争议,尤其是一些“未整栋业主一致同意安装的加装电梯,其资金、安全涉及开发商、生产单位、业主、物业、维保单位等多个主体,存在各方责任难以厘清,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安全主体责任不能有效落实、群诉群访多发等问题。
如,潼南区大佛街道国税局家属院,属于2000年建设的老旧小区,同时由于税务局搬迁至桂林街道,大部分职工也将小区住房出售,小区的物业也是有税务局出钱请该小区一住户兼任,导致该小区出现难以协商安装电梯、安装后维保费用、电费等支出不明晰、物业不想管、不能管的复杂局面。
(二)加装电梯安全风险更加突出。
电梯的安全管理除了维保公司的定期维保,还需要使用单位每天进行日常检查和管控。
但大多老旧小区物业配置不规范甚至没有物业,基本无法履行使用单位的“日管控”责任,这无疑会给电梯的安全运行蒙上阴影。
如,上海“4.4自动扶梯卷人事件”,事后检查发现涉事自动扶梯的维保记录正常,维保人员也未发现问题,但商场作为使用单位未认真履行日常检查、管控责任,未发现挡板存在异常状态,由此酿成事故的发生。
加装电梯情况报告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旧小区居民上下楼梯的难题日益凸显。
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解决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我市近年来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加装电梯工作进展1. 政策支持我市高度重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x市城市区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暂行办法》等,为加装电梯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2. 项目实施截至2023年,我市已累计完成加装电梯项目XX个,受益居民XX户。
其中,市政小区一单元加装电梯1部已完工,町店镇张沟新村住宅楼申请加装电梯18部正在实施。
3. 业主参与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充分尊重业主意愿,通过召开业主大会、居民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确保加装电梯工作符合居民利益。
4. 质量监管为确保加装电梯工程质量,我市建立了严格的监管机制,对电梯加装设计方案、施工过程、验收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电梯安全可靠。
三、存在问题1. 业主意见分歧部分老旧小区居民对加装电梯存在顾虑,担心影响采光、通风等,导致业主意见难以统一,影响加装电梯进度。
2. 资金筹措困难加装电梯需要一定资金投入,而部分小区居民经济条件有限,难以承担全部费用,导致资金筹措困难。
3. 专业人员缺乏加装电梯工作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而我市在相关专业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缺口。
四、改进建议1.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加装电梯的政策、意义和效果,提高居民对加装电梯工作的认识,争取更多居民支持。
2. 优化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补贴、居民自筹、社会资本投入等多种资金筹措渠道,减轻居民负担。
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确保加装电梯工作质量。
4.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加装电梯全过程监管制度,确保电梯安全可靠,提高居民满意度。
总之,我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023年旧楼加装电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旧楼加装电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旧楼加装电梯是指对已经建好的老旧住宅楼进行更新改造,以添加电梯设施,提高居住质量和舒适度的行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旧楼加装电梯行业已然成为了未来热门领域之一,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居民小区与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加装电梯成为提升居住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约5000万户高层住宅,其中一些年代较老的楼房尚未配置电梯设施,但朝着成为便利的智慧家居还是走得越来越快。
在政策支持方面,2019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加快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将推广旧楼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等方式提高小区适老化改造水平。
文件明确提出,加装电梯“应以符合住户容易接受的标准,并确保物业维修保养的条件、维修成本低、组织管理方便等”,公开了2019年各险企房屋保险签单数据,仅在豫、皖、闽、赣、粤5省市的6家险企中,旧楼加装保险数量就超过650000单,比2018年同期增长60%以上。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目前我国旧楼加装电梯市场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在持续扩大。
其中,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旧楼加装电梯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大,而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也由于房价上涨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加装电梯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以北京为例,旧楼加装电梯市场规模较大,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数据显示,北京目前的电梯市场缺口为2万户,估计在未来五年,年均加装电梯规模将达4万台。
而在2019年初,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有关问题的工作意见》,明确表示鼓励项目居民自愿发起和推进加装电梯房改项目,同时提供可靠、公平、透明、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和指导。
评论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北京市场的规范化和政策的落地等因素的促进,北京市今年加装电梯的数量或将超过去年的50%。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年第32期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454期Serial No.454No.32袁2020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6月19日国家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
”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一步“稳投资”的好棋,不仅可以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更可以有效带动投资,提升城市吸引力。
改造老旧小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旧楼加装电梯,这一举措既满足群众期盼,又有利于拓展内需促进消费,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必要性分析随着老龄化社会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得不面对上下楼难题。
给旧楼加装电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以西安市为例,西安市现存旧楼3万余栋,2/3没有电梯。
这些楼房建设年代久远,居住在这里的多为老年人。
因为没有电梯,老年人上下楼极为不便,不少老人甚至成为了“悬空老人”,很少下楼。
而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就是一个让老人们轻松“落地”的好办法。
另外,旧楼没有电梯,也给一些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像孕妇,以及脑溢血、心力衰竭、哮喘等病症患者必须采用半卧在担架上或固定在椅子上的方式抬下楼,不能背下楼。
在病人发病时,既要争分夺秒把病人送下楼,又要保证运送安全,而若楼宇没有电梯设备,此项任务难度极大,不利于病人的救治。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国家“稳投资、促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统计,全国需改造的老旧小区近17万个,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涉及居民4200万户,初步估算,我国城镇需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投资总额可能高达4万亿元。
旧楼加装电梯投资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可迅速转化为消费能力,有利于稳投资、促消费。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对改善和提升住宅的居住品质、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同时,作为经济发展的准确切入点,既能满足民生期盼,有利于开拓内需、促进消费,又不会导致重复建设,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2019年城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

2019年城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和实施范围2019年继续开展全省城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范围为全省地级城市主城区及临夏、甘南州府所在城市范围内,具有合法房屋权属证明且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围或拆除计划的既有多层(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楼。
年内加装电梯500部,其中:兰州市245部、嘉峪关市15部、酒泉市10部、张掖市20部、武威市30部、金昌市14部、白银市10部、定西市20部、天水市50部、平凉市30部、庆阳市6部、陇南市13部、临夏州34部、甘南州3部。
兰州市增列预备50部。
二、组织实施(一)实施主体。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应当经用地权属单位同意后,可以以小区、幢或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
以小区为单位申请加装电梯的,实施主体为该小区业主委员会;以幢或单元为单位申请加装电梯的,实施主体为该幢或单元业主。
实施主体可以推荐业主代表,或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原房地产开发企业、房改房原售房单位、电梯安装企业等代理实施。
实施主体委托代理方实施的,应当签订授权委托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申请条件。
1已书面征求本楼或本单元全体业主的意见,同意增设电梯的业主应达到本楼或本单元人数的2/3和建筑面积占本楼或本单元2/3及以上并签订协议,(已预留电梯井的,明确费用筹集方案且具备加装条件的,征求意见可不受2/3比例限制)。
加装电梯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还应当征得该业主同意。
2同意加装电梯的业主应当书面达成加装电梯工程费用(含管线迁改、电力增容等费用)筹集方案、电梯运行维修费用分担方案(或增加物业费标准的方案)、电梯运行维护保养委托方案。
(三)书面申请。
符合加装电梯条件的实施主体向住宅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对于加装电梯部分超出该幢(小区)建设用地红线范围的,实施主体应取得相关土地使用权人的书面意见。
(四)专项设计。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应当委托原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
浅析老旧住宅小区电梯加装

住宅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见证着人们生活的发展与城市变迁,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观念也逐步发生着显著转变,开始逐渐重视对小区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与追求。
老旧住宅小区由于在传统设计和规划理念下建成,配套设施不健全、生活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无法满足广大住户不断升级的居住要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针对实际合理需求对老旧住宅小区进行优化改造,进而营造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美好的整体环境,也就较为重要。
在这其中,为老旧小区楼房加装电梯,是广大老百姓越来越关心的民生问题。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本市也围绕加装电梯支持政策,编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南等,方便居民申请和操作,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开始成为大方向与大共识。
在具体落实方面,物业服务企业由于有着天生优势与天然责任,已经成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与主要实践者。
不难发现,一项工作开始深入居民社区,也就越容易遇到协调困难、流程繁杂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作为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协调方,物业服务企业要扮演好从中协调、统筹兼顾等角色,在加装电梯工作方面,不断优化完善自身工作,为破解加装电梯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汇聚强大合力。
本人多年来参加了上海多处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项目相关工作,在实践中提炼总结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经验与方法。
为此,本文通过引入工作具体实践案例,就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问题提出自身的认识与看法。
50。
关于老旧楼加装电梯的可行性分析

– 171 –《装备维修技术》2019年第4期(总第172期)doi:10.16648/ki.1005-2917.2019.04.149关于老旧楼加装电梯的可行性分析罗才育(黔南州检验检测院特种设备检验所,贵州 都匀 558000)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在一些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居民大多已步入了老年,上下楼极不方便。
为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分析在老旧楼加装电梯的可行性。
关键词: 老旧楼;加装;电梯;可行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在一些老旧小区,尤其是2000年之前建造的小区,没有电梯,且居住在这些步梯楼里的居民大多也已步入了老年,上下楼极不方便,想换房又难以承受高房价的压力,只得望楼兴叹。
因此,能否在老旧楼加装电梯,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就成为社会各界须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对老旧小区房屋及房屋附属设施的改造工作的推进,提出老旧楼加装电梯的理念,也作了各种分析、探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各地结合实际也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文件和政策措施,逐步推进老旧楼加装电梯的进程。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对黔南州老旧小区进行调研,分析老旧楼加装电梯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或措施。
1. 现状分析1.1 民生需求黔南州2000年以前建造的老旧楼房有90%未安装电梯,近20年的变迁,这些老旧楼房成了中老年居民的主要居所,没有电梯,给这些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因此,在老旧楼加装电梯,改变“悬空老人”的生活现状已成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
1.2 政策依据2015年10月,住建部、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老旧小区和电梯更新改造中支持作用的通知》提出,鼓励业主使用维修资金对老旧小区进行更新改造。
2019年4月9日,在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19】8号)第七章第二十七节第55条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行业分析
一、电梯行业触底回暖,更新需求接力地产,加装电梯迎政策催化 3
1、需求测算 (3)
2、全球视角 (3)
二、政府补贴加码,加装电梯经济性逐步体现 (4)
三、加装电梯推广面临若干方面问题 (6)
1、资金筹措 (6)
2、业主利益协调 (6)
3、管线改移 (6)
4、流程较为复杂 (6)
央广网8月2日报道,纪念《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七周年《芬芳誓言(无障碍)》暨推进全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此前,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住建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于2019年4月15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加装电梯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2.5亿60岁以上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4000多万。
我国现有老旧小区17万个,电梯需求台数约500多万台,涉及居民超过4200万户。
为推动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关部署,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与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共同发起“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区域率先实施。
这项惠民、助老、助残工程,以“打造宜居环境、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让残疾人、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宗旨,坚持以需求为本,公益优先,共襄善举,倡导人文关怀。
据项目负责人刘晓介绍,自今年四月启动项目后,国内多家电梯生产厂商加盟合作,已在江苏、云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上海、浙江等多个省区市安装电梯2000余台,预计至今年底全国开工180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