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麦芽糖(饴糖)及药方中的用量
饴糖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饴糖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介绍饴糖饴糖,又称熟糖、麦芽糖,在中医药中被视为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食品。
它是由淀粉经过酶解和糖化反应得到的一种混合糖类。
2. 饴糖的主要成分饴糖主要由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糖等组成。
其中,葡萄糖和麦芽糖的含量较高,具有较多的营养价值。
3. 饴糖的功能主治饴糖在中医药中被宣称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将列举其中的几种主要功能:•滋阴补肺:饴糖具有润燥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肺燥等症状。
它能够滋养肺部,润泽呼吸道,缓解咳嗽、咽干等不适感。
•益胃健脾:饴糖中的麦芽糖含量丰富,具有良好的益胃健脾作用,可促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适量食用饴糖有助于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润肠通便:饴糖中的甘露糖含量较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适量食用饴糖可以改善便秘问题,促进肠道蠕动,达到通便的效果。
•滋补元气:饴糖中的葡萄糖和麦芽糖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利用,提供能量,补充体力消耗。
对于体虚、乏力等问题有一定的滋补效果。
•护肝明目:饴糖中含有多种对肝脏和眼睛有益的成分,因此具有一定的护肝明目作用。
适量食用饴糖可以改善疲劳、眼睛疲劳和短视等问题。
4. 饴糖的适用人群由于饴糖属于食品范畴,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都可以适量食用。
以下人群尤其适宜食用饴糖:•肺燥咳嗽者:对于容易咳嗽、咽干、咽痛等症状的人来说,适量食用饴糖有助于缓解症状,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脾胃虚弱者:对于胃口不好、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的人来说,适量食用饴糖可以调养脾胃,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便秘者:对于容易便秘的人来说,适量食用饴糖可以润肠通便,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体虚乏力者:对于体力消耗较大,容易感到疲劳、乏力的人来说,适量食用饴糖可以提供能量,补充体力。
5. 饴糖的使用方法饴糖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入食物中作为调味品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直接食用:将适量的饴糖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使其逐渐融化。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食用方法。
最后的麦芽糖——补脾、润肺、养肝

最后的麦芽糖——补脾、润肺、养肝德化深山的村子,大多数房子都是土木结构,庭院简静,炊烟袅袅,乡人于房前屋后、溪边陌上耕作。
有外人来访,走在路上相遇,乡人迎面质朴一笑:“你们来啦。
”过去乡下人家到隔壁村走亲戚,到了家门,也是这样的笑脸。
露丰堂的麦芽糖就是在这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村里熬制。
按张医生的说法,起初是因为自己“怕死”,外面的食品都不安全,无奈之下,只能在全国各地寻找不受污染的基地种植药材、五谷、蔬菜,从内蒙古的坝上草原到海南儋州都有露丰堂的种植基地。
采回来的食材药材经过加工,制作成各类农副养生产品,供自己平常食用,兼送送好友。
麦芽糖就是这么来的。
“刚开始是自己嘴馋,外面的麦芽糖又不放心,只好自己做了。
有朋友到访,一起分享一下。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人想要,就只好请山里的几户村民帮忙熬制了。
”张医生说,麦芽糖大补脾胃,自古是老少咸宜药食两用的零食。
张仲景《伤寒论》的小建中汤里面用到的“饴糖”就是麦芽糖。
在河北的生态基地,张医生选择原始自留的小麦品种,雇当地村民采用古法耕作,无化肥农药,让草儿与小麦同长。
当地人见了都在看笑话,这哪里能种出麦子,岂不是都给虫子吃了吗?“虽然我家的麦子和别人的一比,相形见绌,营养不良。
但是绝对健康、更有生命的活性。
”另外一头,在千里之外的福建深山,也是采用同样的理念种植水稻、糯米,收成只有市面上的水稻品种的三分之一。
麦芽糖的熬制非常辛苦,需要一对夫妇偕同完成。
让小麦发芽寸余许,剪下麦芽捣碎,拌糯米饭发酵三小时,去渣取汁,后将汁液放置到土灶上大铁锅中,连续熬煮七十二小时,柴火不熄。
熬制过程费时费力,故需俩夫妻偕同合作,一个休息,一人守在灶旁。
白天还好,夜里漆黑一片,四下无人,独自一人兼烧火兼熬制,亦无他想,只是心心念念都在此,像逢年过节的连夜准备肴馔。
入夜,一人熬制三四个小时,体乏犯困,便到房中叫醒老伴,换班继续熬糖,如此直至天明。
冬天寒夜里最难过,山里下霜下雪,冻得人哆嗦,质朴的俩夫妇亦无半点抱屈,只觉事情本该如此。
麦芽糖等制作技术配方

麦芽糖、蜜糖、玉米糖浆制作技术配方一、家庭加工麦芽糖麦芽糖俗称麦饴糖,是一种营养丰富、简便的食品。
家庭加工麦芽糖又是一种本小利大的副业。
制作方法将大麦清洗干净,放在箩筐内置于阴暗处盖上稻草,每天喷洒一至两次冷水,温度正常保持在5~10℃。
麦芽长至2厘米时,将麦子翻动一次,经15~20天,麦芽很快连接成为麦芽饼。
将麦芽饼切碎,放在石磨里磨细,以1份麦芽与20份蒸熟的碎米混合,加上3倍的水搅匀后在60℃左右的温度下发酵,约至7~10小时后,滤去残渣,将糖液入在开口锅内加热,使水分蒸发,便成澄清粘稠麦芽糖。
成糖以后,让它一面冷却,一面用人工拉,越拉越白,麦芽糖就加工好了。
二、玉米淀粉蜜糖采用旧工艺,是液化、糖化完后经过滤、脱色、离交、浓缩,然后加入经过滤的异构酶菌丝体,进行转化,其缺点是增加生产环节,糖损耗多,活性炭及电汽耗量大,以及酶的回收率不高。
经改成“三化一罐”工艺后,克服了上述问题。
制作方法1.淀粉的液化、糖化及转化。
(1)主要原材料玉米淀粉:水分14% 纯度92%淀粉酶:无锡酶制剂厂产品,76580 活力2000单位/克糖化酶:用天津工微所3912-12菌种,自备。
酶活力一般在400单位/毫升异构酶:酶活达180单位/毫升左右(2)操作和条件按淀粉与水为1比1.3的配比调浆,用40%NaOH调pH6.0~6.2 ,然后加入淀粉酶。
加量为10单位/克淀粉。
打入糖化罐后用直接蒸汽加热至90~93℃,保温液化到碘液反应呈棕红色为止。
冷却到53~54℃,用工业HC1调pH4.5~5.0,加入糖化酶液,加量为100单位/克淀粉,保温糖化至DE值97以上,100℃杀酶10分钟,降温至65~68℃然后用NaOH调pH7.0~7.2,加入异构酶发酵液,加酶量为35单位/克葡萄糖。
转化率达42%以上时终止转化,然后进行净化处理。
糖化及转化采用间歇搅拌。
2.蜜糖液的净化及浓缩(1)转化后乘热用板框压滤机过滤。
压力2~3公斤/厘米2,滤布为涤纶帆布。
麦芽糖浆和饴糖浆制作技术配方

麦芽糖浆和饴糖浆制作技术配方麦芽糖浆是淀粉加水分解得到的有温和甜味,在加热下较难着色的一种发酵性糖。
麦芽糖浆含麦芽糖量高,葡萄糖量低,也称为饴糖浆。
麦芽糖浆广泛用于食品中。
用酸或酶加水转化淀粉所得的糖化液中虽都含有麦芽糖,但其含量是有区别的。
近年来,麦芽糖浆的制造技术不断改良。
从早期用麦芽所含的酶来糖化淀粉的方法,现在已经开发了新的麦芽糖生产用酶。
而且改进了糖化技术。
不过,在我国用麦芽或大豆中酶来糖化的方法,已有悠久历史,而且在中、小城市和农村仍然十分普遍的采用,甚至还有制成固体的产品,即称麦芽糖。
麦芽糖浆或饴糖生产设备与技术简单,规模可大、可小。
投资很少,收效很大。
所以,发展饴糖工业不仅满足各种工业所需的糖料,同时糖渣可作牲畜的良好饲料,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生产麦芽糖浆的淀粉原料很多,一般以谷类为主要原料,如大米、碎米、糯米和玉米等,其次为薯类原料,如在北方地区也可以就地取材生产。
制作法方麦芽糖浆或饴糖的制作方法很多,一般可按糖化时淀粉原料的形态不同分为固体糖化法和液体糖化法。
目前,由于生产技术改革,固体法生产的旧工艺,逐渐地被改良的酶法生产新工艺替代,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和节约粮食。
1.固体糖化法以碎米或大米为原料。
制作方法操作时是将碎米用水浸约30分钟后,蒸煮充分糊化。
蒸熟的米温度在100℃以上,经翻拌散热降温至75~80℃,加入糖化剂(麦芽汁),混和均匀,并使温度保持在60℃进行糖化约6~8小时。
随后加70℃的第二次糖汁浸出2小时,放出第一次糖汁后,再在第一次糖渣中加70℃温水浸约1小时,压榨出第二次糖汁,最后将第二次糖渣加温水浸洗一次,洗水可作原料水浸的用水。
所得到的第一次糖汁进行蒸发浓缩到80~88%浓度,即为麦芽糖浆或饴糖浆,糖浆呈浅金黄色,甜味温和,还有一定的风味。
残糖渣经压榨回收糖水后供作饲料。
糖化剂棗即麦芽汁或糖化曲。
由于制糖化曲要比制麦芽汁的生产技术复杂,体力劳动过重,目前基本上很少采用。
麦芽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麦芽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促进消化:麦芽中的麦芽糖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帮助消化吸收。
•改善肠道:麦芽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增强免疫力:麦芽中的维生素B群和矿物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缓解疲劳:麦芽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可以缓解疲劳,增强体力。
用量麦芽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食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用量方式:1.麦芽粉:将麦芽煮熟后晾干,磨成粉末状,可用作烘焙食材、添加剂等。
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约15克麦芽粉即可。
2.麦芽糖:麦芽糖通常是以浆糊或糖浆的形式存在,用于制作糖果、软糖、饼干等食品。
使用量根据不同食谱而异,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
3.麦芽饮料:将麦芽煮开后加入适量的水,可以用作饮料。
一般情况下,每次饮用约100-200毫升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麦芽有许多益处,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腹胀等问题。
对于糖尿病患者和肠道敏感的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食用,并控制用量。
食谱推荐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麦芽食谱,供参考:1. 麦芽燕麦粥•食材:–麦芽粉:15克–燕麦片:50克–温水:500毫升–果仁:适量•制作方法:1.将麦芽粉和燕麦片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煮沸,转小火煮熟。
3.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果仁。
2. 麦芽红糖姜茶•食材:–麦芽糖:适量–红糖:适量–姜片:适量–开水:适量•制作方法:1.将红糖和麦芽糖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开水,搅拌均匀。
2.加入姜片,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至糖溶解。
3.取出,趁热饮用。
3. 麦芽果蔬沙拉•食材:–麦芽糖:适量–混合蔬菜:适量–新鲜水果:适量–橄榄油:适量•制作方法:1.将混合蔬菜和新鲜水果洗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
2.加入适量的麦芽糖和橄榄油,拌匀即可食用。
总结麦芽具有促进消化、改善肠道、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疲劳等功能主治。
在食用时,可以选择麦芽粉、麦芽糖或制作饮料等方式,但需注意适量食用,以免引发不适。
制作饴糖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饴糖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饴糖的制备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探讨饴糖的品质与口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饴糖,又称麦芽糖,是一种天然糖类,具有甜味、粘稠、易消化等特点。
其制作原理是通过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再通过麦芽糖酶将葡萄糖转化为麦芽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大麦:500g- 水:1000ml- 碱水:适量- 碳酸钠:适量- 蒸发皿:1个- 烧杯:1个- 搅拌棒:1根- 温度计:1个- 玻璃棒:1根- 过滤器:1个- 烧瓶:1个2. 实验仪器:- 研钵:1个- 研杵:1个- 热水浴:1台- 电子天平:1台- 烘箱:1台四、实验步骤1. 准备大麦:将大麦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水膨胀,然后取出,用研钵和研杵将其研磨成粉末状。
2. 煮制麦芽:将研磨好的大麦粉末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然后用热水浴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约30分钟。
3. 调节pH值:将沸腾的麦芽水取出,用碱水调节pH值至6.5左右。
4. 添加酶制剂:向调好pH值的麦芽水中加入适量的麦芽糖酶,搅拌均匀。
5. 转移至烧瓶:将含有酶制剂的麦芽水转移到烧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6. 加热浓缩:将烧瓶放入热水浴中,加热至80℃,保持一段时间,使麦芽糖充分反应。
7. 蒸发浓缩:将烧瓶中的液体用蒸发皿进行蒸发浓缩,待浓缩至一定浓度时,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搅拌均匀。
8. 冷却凝固:将蒸发浓缩后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入冰箱中冷却凝固。
9. 过滤:待饴糖凝固后,用过滤器将饴糖与水分离开来。
10. 干燥:将过滤得到的饴糖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
11. 粉碎:将干燥后的饴糖粉碎成粉末状,即为饴糖成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品外观:饴糖成品呈浅棕色,具有麦芽糖特有的甜味和粘稠感。
2. 成品品质:饴糖成品口感细腻,甜度适中,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3. 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成功制备出饴糖。
饴糖--历代本草书籍汇编

饴糖(《名医别录》)饴糖为糯米或粳米磨粉煮熟,加入麦芽,微火煎熬而成。
味甘,性温。
归脾、胃、肺经。
功效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临床用名有饴糖、胶饴。
【本草汇言】《名医别录》: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去血。
《日华子本草》:益气力,消痰,止嗽,并润五藏。
《开宝本草》:味甘,微温。
主补虚乏,止渴,去血。
《本草衍义》:多食动脾风。
不思食人少食之,亦使脾胃气和。
《汤液本草》:气温,味甘,无毒。
入足太阴经药。
《液》云:补虚乏,止渴,去血。
以其色紫凝如深琥珀色,谓之胶饴。
色白而枯者,非胶饴,即饧糖也,不入药用。
中满不宜用,呕家切忌。
为足太阴经药。
仲景谓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甘故也。
《本草衍义补遗》:属土,成于火,大发湿中之热。
《衍义》云动脾风,是言其末而遗其本也。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胶饴、大枣之甘,以缓中也。
《本草纲目》:邢曹进,河朔健将也。
为飞矢中目,拔矢而镞留于中,钳之不动,痛困俟死。
忽梦胡僧令以米汁注之必愈。
广询于人,无悟者。
一日一僧丐食,肖所梦者。
叩之。
僧云:但以寒食饧京之。
如法用之清凉,顿减酸楚。
至夜疮痒,用力一钳而出,洵日而疮。
饴饧,用麦蘖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多收用之。
凡中满吐逆,秘结牙虫、赤目疳病者,切宜忌之,生痰动火最甚。
甘属土,肾病勿多食甘,甘伤肾,骨痛而齿落,皆指此类也。
解附子,草乌头毒。
《本草经疏》:饴糖用麦蘖或谷蘖同诸米渍熬炼而成,故其味甘气温无毒。
入足太阴,亦入手太阴经。
甘入脾,而米麦皆养脾胃之物,故主补虚乏。
仲景建中汤用之是也。
肺胃有火,则发渴,火上炎迫血妄行,则吐血,甘能缓火之标,则火下降而渴自止,血自去也。
思邈又谓其有消痰,润肺,止嗽,治咽痛、吐血等功。
简误:饴糖成于湿热,少用虽能补脾润肺,然而过用之则动火生痰。
凡中满吐逆,酒病牙疳,咸忌之。
肾病尤不可服。
《本草蒙筌》:味甘、苦,气微温。
无毒。
稠粘如粥,故名饴糖。
麦芽糖的验方参考与药膳

麦芽糖的验方参考与药膳:
1、麦芽糖两匙,开水化服,治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缓解胃痛之效。
2、麦芽糖拌入红皮萝卜(切成片),放置一夜,溶解成糖水饮服。
治咳嗽,咽喉痛。
3、麦芽糖一汤匙,用滚沸的浓豆浆冲服。
有补虚益阴作用。
适用于体虚哮喘,干咳无痰日久不愈之患者。
4、桂皮3克,白芍,甘草各6克,水煎去渣,冲入麦芽糖二匙服食,治小儿遗尿。
5、白萝卜汁一杯,麦芽糖15克,炖化服食,治慢性支气管炎。
6、杏仁,陈皮各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麦芽糖20克服用,每日一剂。
治慢性咳嗽,痰多,乏力。
7、麦芽糖500克,红枣70枚左右,同煮汤,煮至红枣烂后食用。
有滋阴润肺,健脾补虚作用。
适用于肺虚咳嗽,面色苍白,血虚头晕等症。
8、炙黄芪20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麦芽糖服用。
治喜温喜按,饿则痛,食则缓之脾胃虚寒症。
9、川白合,北沙参,太子参各2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麦芽糖30克服用。
有补气,养阴,滋益身体作用。
适用于气阴不足之气短,口渴,干咳,自汗,手足无力等症。
10、新鲜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一碗,加入麦芽糖30-50克,隔水炖化后趁热饮服。
有清热,化痰,止咳,润燥作用,适用于支气管炎,风热咳嗽,咽喉炎,肠燥便秘等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麦芽糖(饴糖)及药方中的用量
文章观点:一.只有以糯米、新鲜麦芽及水为原料发酵煮制的麦芽糖才符合中医古方用药要求。
二.以实际应用为准,从新的角度阐述对于不同的患者,在中药方中饴糖的合适用量。
麦芽糖,古称饴糖。
古代药用的饴糖是以糯米与刚发好芽的新鲜麦芽为原料,再加上适量的水一起发酵糖化的药食同源之品。
整个过程纯天然,没有引入其它化学成分,含有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这就是正宗纯粹的饴糖。
其它原料制作的麦芽糖只可当零食,不可药用。
古书多有记载,如《伤寒论》把饴糖称胶饴,其意就是象蜂蜜一样稠。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方家用饴糖,乃云胶饴,皆是湿糖如厚蜜者,建中汤中多用之,其凝强及牵白者不入药。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饴饧是用麦蘖或谷芽同米熬煎而成。
”
当今市场上多数饴糖都是以高粱、玉米等价格便宜的淀粉质粮食为原料,工厂先提纯成淀粉,再经化学酶的作用糖化,生产出来的麦芽糖价格便宜。
这种麦芽糖不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且在生产过程中会引入其它化学成分,没有药效或药效低,只能用来做食品,如做蛋糕、面包等。
麦芽糖有软、硬之分,软者为黄褐色粘稠液体,其粘稠主要取决于煮麦芽糖水的时间,水分蒸发掉多,则较粘稠。
也有的人会加进其它粉类,以使麦芽糖能结成固体状、增加重量,吃起来,又不是很甜。
硬者系软饴糖经搅拌,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之黄白色糖块。
多做为零食,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常有小贩在乡村卖麦芽糖,小朋友只要拿牙膏壳就能换一小块,这都是童年快乐的记忆。
饴糖药用以软为好,味甘,性温。
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解毒。
脾胃湿热、中满呕哕者不宜。
特别适合于体虚、老人、小孩食用。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有。
其中淀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78.3%,是人体需要的三大类营养素之一。
米饭是南方人的主食,吃进胃里最终也是经消化转为单糖后在小肠吸收,所以饴糖是人体最容易消化吸收的糖,适用于长期食用,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服用。
有知名古方会用到麦芽糖,如《伤寒论》的小建中汤、金匮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
古方饴糖的用量记载都是一升(汉代的一升,今之0.2升),现今人开的药方麦芽糖用量有说是一至二两,有说是30克、50克等等,令人迷糊,无所适从。
又因为饴糖是由不同的厂家或个人生产的,具体是用何种粮食为原料,在过滤麦芽糖水时,是用多少目(过滤布的密度)的滤布等等。
这些都会影响所生产出来的饴糖,所含的真实成分多少。
这就导致我们就算是用统一的量,比如古方记载的一升,在应用中饴糖的实际用量,也是有所差别。
潘冠通查看了麦芽糖的国家标准:GB/ T20883-2007麦芽糖,标准中的理化要求项目,如下图:
标准没要求要注明是何种粮食原料生产的。
其中有个糖浆的含量指标似呼有点用处,但在中医药方实际应用中,对于我们选用购买饴糖,实际作用不大。
那么究竟我们在开中药方时,麦芽糖的用量是要用多少呢?所买回来的饴糖有没有一个能真实反映饴
糖的成分指标做参照?所开的量又是否能适应于患者?
在实际应用中,潘冠通觉得无论是遵照古方的一升、或者是一两、二两、30克、50克等等,都不能做到适合患者需要,尽善尽美。
只有从新的角度,找一个普遍适应的标准,才能使饴糖用量适应于患者。
人食用糯米后,经过胃和小肠的机械与糖化反应,把糯米所含的淀粉转换为单糖,在小肠吸收后提供能量。
食用饴糖也可理解为食糯米饭,只不过是省略了一些消化步骤,能减轻胃肠压力,吸收更快而已。
有鉴于此,再结合潘冠通煮饴糖的经验,认为在药方中饴糖的用量可依患者平时能吃多少碗米饭来确定。
比如患者平时每餐吃两碗米饭,75克生大米相当一碗熟米饭,两碗就是150克大米煮熟后的量,我们就可以开150克糯米所糖化的饴糖。
这个量绝对适应于患者,不致于饴糖量太多,一时吸收不了,加重肠胃负担,也避免了饴糖用量太少,起不到药效作用。
如果想食用多点饴糖的,可过3个小时后再食用。
本文关于药方中麦芽糖用量,用吃多少碗饭做参照的观点属潘冠通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去哪里找饴糖能一一对应米饭的?这就要煮饴糖的人才知道,比如可以每次煮饴糖都是2.5斤糯米的量,相当于16.5碗饭,称下重量就可知道每次是食用多少碗米饭对应的饴糖量。
有兴趣的可以自已做麦芽糖,步骤如下:
1.发麦芽,首先麦子要浸泡十几个小时,再放在一个竹编的箩筐里,盖上稻草。
每天要淋4次水,经过5天、六天时间待麦芽长到3、4厘米时,将其切成碎段,且越碎越好。
不同地方,发麦芽天数也不一样。
2.蒸饭,将糯米洗净,在水中浸泡4小时—6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捞起沥干,置于大饭锅或蒸笼内,蒸至糯米无硬心时,取出晾凉至40℃—50℃。
3.发酵糖化,将晾凉的糯米,拌入已切碎的小麦芽或大麦芽,发酵5小时—6小时。
这过程要控制好,否则麦芽糖水会酸掉,就不好喝。
发酵时间一定要够,不然到时没有糖。
4.压榨,榨出麦芽糖水。
5.煮麦芽糖水。
从满满一锅麦芽糖汁熬到锅底浓缩的麦芽糖这个过程要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