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
治神调脾胃法针刺治疗失眠40例

治神调脾胃法针刺治疗失眠40例目的:观察治神调脾胃法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就诊的失眠患者为观察对象,予针刺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天枢、气海、中脘、太冲。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PQSI、SAS、SDS 评分,来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经针刺治疗后,治疗前后PSQI、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治神调脾胃法针刺治疗失眠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Observed therapeutical effect of needling in treating spirit and the Spleen and Stomach Meridian to improve insomnia.Method:Patients treated in the Ganjiako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ere the objects of observation.Mainly points of observations were Baihui,Sishencong,Shenting,Benshen,Shenmen,Neiguan,Zusanli,Sanyinjiao,Tianshu,Qihai,Zhongwan and Taichong.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accorded to compare the patients’PQSI,SAS and SD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needling was evaluated.Result:The PSQI,SAS,SDS score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needling in treating spirit and the Spleen and Stomach Meridian is remarkable.[Key words] Insomnia;Acupuncture;Spleen and stomach失眠又称“不寐”,是常见病症之一。
郑美凤教授针灸治疗失眠临证经验

郑美凤教授针灸治疗失眠临证经验一、辨证施治在针灸治疗失眠时,郑美凤教授十分重视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选择相应的针灸手法和穴位进行治疗。
她指出,失眠症状的表现多种多样,如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不寐等,不同的症状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不宜一概而论,而是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施治,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二、重视心理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郑美凤教授发现许多失眠患者的症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在针灸治疗失眠时,她往往会结合心理疏导的方法,辅助患者调整情绪、排解压力,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她认为,在治疗失眠时,不仅要顾及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通过综合治疗的方式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三、灵活运用经典配穴郑美凤教授在针灸治疗失眠时,灵活运用经典的针灸配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症状进行个性化的针灸治疗。
对于易醒多梦、心烦失眠的患者,她会选择心俞穴、神门穴、阳陵泉穴等进行针刺,以调整心理状态、安神宁心;对于入睡困难、失眠多梦的患者,她会选择足三里穴、太冲穴、百会穴等进行针刺,以平肝熄风、安神清热。
通过运用经典的配穴,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施治,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四、融合心身调理郑美凤教授在针灸治疗失眠中还注重融合心身调理的方法,通过针灸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按摩、气功、草药等,达到身心俱佳的效果。
她认为,失眠症状往往是身心不调和引起的,如果只注重身体的调理而忽视了心理的调理,疗效往往不会太好。
她在临床实践中提倡综合治疗,融合心身调理的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郑美凤教授在针灸治疗失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她在临床实践中重视辨证施治,重视心理因素,灵活运用经典配穴,融合心身调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她的临证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针灸治疗失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郑美凤教授的临证经验能够为更多的失眠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针灸对于失眠的辨证取穴及治疗手法

针灸对于失眠的辨证取穴及治疗手法【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对于失眠的辩证取穴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随机选取失眠病例90例,平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毫针疗法,艾灸疗法以及耳穴疗法,最后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体验。
结果:三组针灸治疗失眠均有一定疗效,其中以毫针疗法的有效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实践中,针灸对于失眠的治疗有重要疗效,可以广泛推广。
关键词:失眠针灸穴位治疗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失眠症状的发生率正在逐渐提高。
失眠是指睡眠状态维持不能伴有入睡困难和早醒的主观体验,在中医中又称“不寐”,症状较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或寐而不酣,又或醒后不能再寐,症状严重者则彻夜不寐,长期的慢性失眠常常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使工作效率低下、记忆力衰退、心情焦虑抑郁,进一步加重生活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着失眠率的攀升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长期服用西药容易形成依赖性而且副作用明显,甚至引发精神障碍[1]。
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疗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推陈出新,治疗方式愈发精湛。
中医主张运用针灸治疗失眠,利用针法和灸法选取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治疗,无副作用且长期治疗依赖性较小。
本文随机选取失眠病患对于针灸治疗失眠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失眠病例90例,平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毫针疗法,艾灸疗法以及耳穴疗法,毫针治疗组患者男10例,女20例,年龄为18-76岁,平均年龄为44.5岁,病程4-35个月。
艾灸治疗组患者男11例,女19例,年龄为20-77岁,平均年龄为38.5岁,病程3-30个月。
耳穴疗法组患者男9例,女21例,年龄为25-76岁,平均年龄为37岁,病程为3-44个月。
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进一步研究。
1.2方法1.2.1毫针疗法组采用程慧芳[1]针灸治疗失眠,①取穴:主穴取申脉、照海。
失眠症的针灸治疗法

失眠症的针灸治疗法一、什么是失眠症及针灸治疗的应用价值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人们的生活逐渐碎片化,学习上的学业压力,固定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长期的重复的工作带来的较大的工作压力,都使得人们容易陷入焦虑之中,继而出现失眠。
失眠症也就是患者无法正常的入睡,或者入睡时间短,这会使得患者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在上班、学习时间精神萎靡,在睡觉时间却又无法入睡。
近年来失眠症的主要人群为需要频繁用到脑力的学生和白领,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呈现低龄化,发病人数逐年增长。
临床目前对失眠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尤其是西药,使用一些诱导患者睡眠的药物,如安眠药之类,但是这类药物不仅有副作用,患者使用后还会容易上瘾,同时采用安眠药之类的西药治疗失眠症,患者的失眠症只能被控制,却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在中医中,将失眠描述为“不寐”。
针灸治疗失眠症是一种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与西药治疗的效果相比较,针灸治疗的成本低,效果快,且治疗没有副作用,安全性高,因此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众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开始转为尝试使用针灸治疗,且得到了较好的疗效。
二、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方法(一)体针疗法体针疗法,即使用针直接扎入患者的穴位,通过刺激穴位使得患者的血流通畅,体针疗法的方法较多,主要有辨证取穴法、经验取穴法和特殊取穴。
辨证取穴法是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选择穴位,如果患者只是有失眠的症状则针刺患者的百会,手法为向后方的平刺,并留针,一直到患者睡着苏醒。
而如果患者不仅仅有失眠的症状,还伴随肝郁化火,则另外需要针刺患者的风池、行间穴位;而如果患者有发热,多痰的症状,则需要针刺足三里和丰隆;患者如果有上火的症状,则针刺患者的凤池和太溪穴;患者如果是心脾气虚,则需要在患者的内关和足三里以及四神聪的位置行针。
以上所有针刺的穴位都需要在针刺后的30min留针,并且在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就行针一次。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可以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失眠的方法,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方法:
1. 首先,确定针灸治疗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门穴(位于头顶最高点处)、心脾穴(位于手臂内侧肘部)、内关穴(位于手腕部内侧)等。
2. 准备一套干净的针具,包括针头和针管。
3. 患者舒适地躺在平坦的床上,放松身体。
4. 根据针灸师的指引,准确插入相应的穴位。
一般来说,针头应该与皮肤平行插入,不要斜刺或过深。
5. 插入后,针灸师可能会轻轻旋转针头,或者进行轻微的针刺操作,以促进疏通气血和舒缓肌肉。
6. 针刺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期间可以让患者休息、放松、闭目等。
7. 针刺结束后,患者需要慢慢从平躺的姿势中坐起,避免突然站立导致眩晕或头晕。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会因个体差异和针灸师的专业判断而有所差异。
在
接受针灸治疗前,最好与专业的针灸师咨询,了解更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失眠

失眠的针灸治疗
从心论治 从脑论治 调卫健脑
1 从心论治说
理论依据: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治疗方法:神门、内关
2 从脑论治说
理论依据:现代睡眠中枢说、网状系统 说、抑制被动说、抑制主动说、自律神 经系统学说
治疗方法:百会、四神聪、风池
3 调卫健脑说
本节要点
正常睡眠的作用 失眠带来的危害 针灸治病的特点 失眠的针灸治疗 治疗失眠五步法 针刺的关键技术
谢谢指导
失眠症
睡眠的作用
消除疲劳 积蓄能量 平衡情志 提高脑力 增强免疫 防病祛病 促进发育 提高智力 延缓衰老 养颜美容
失眠的危害
免疫力下降 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老年性痴呆 记忆力减退 白天精神不振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早衰,缩短寿命
影响生长发育 意外事故的发生
针灸治病的特点
理论依据:卫气的运行、现代医学理论 治疗方法:申脉、照海、百会、四神聪
目
心
阳 明 少 阳 太 阳
肺
肾 脾
肝穴 透灸:百会、风池 耳压:缘中、神门 走罐:背部 放血:祛除郁滞
针刺的关键技术
得气的把握:准确掌握补泻、力度、时间 气机的辨别:透灸、走罐、放血加强针效 穴位的选定:提高定位准确性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常常导致人们难以入睡、易醒或无法保持睡眠,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中医指出,失眠属于“不眠”范畴,其病因可以是气、血、阴、阳、心、肝、脾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于是,中医主张针灸疗法统治失眠,同时结合耳穴揿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本文通过临床研究,来探讨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疗效及主要操作方法。
一、临床研究设计本次临床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疗效,并比较不同治疗时间的临床疗效。
研究对象为60名失眠患者,男女比例相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
治疗组实施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方案:对治疗组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耳穴揿针治疗,首先采用针灸治疗方法,经穴针刺入以下穴位:神阙、风池、大椎、乳中及足三里;然后采用耳穴揿针,选用心、肝、脾、肾、神经、皮质、脾定等耳穴进行插针刺激,每次选择2-3个穴位,治疗时间为40分钟,每周进行3次,共治疗4周。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口服安定、助眠灵等西药,每日3次,各种药物组合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调整。
二、疗效评估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两次评估,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1、失眠改善程度治疗组:治疗前失眠等级分别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治疗后失眠等级改善明显,有32例病人(约占96.6%)恢复正常睡眠,剩下的一位患者症状有一定改善。
2、睡眠质量治疗组:治疗前,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明显降低,得分在50-70分之间;治疗后,睡眠质量得分明显提高,最高分数达到80分以上。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得分相对更低,没有显著的提高。
3、心理状态治疗组:治疗前,失眠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压抑、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感和抑郁感显著降低,自我感觉有所改善。
治疗后,98%以上的患者已经不再有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失眠患者的情感状态没有得到改善。
三、治疗操作方式1、针灸操作(1)操作前准备:病人处于卧位,采用无菌技术操作,按规范要求进行消毒。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方法其实睡眠就是我们的生命,通过睡眠可以调理我们一天下来的头晕头痛,身体乏力和疲劳,也可以在睡眠的过程当中调理身体器官同时,对于身体希望达到恢复和治愈的作用,那么对于失眠的人们来说,每天睡觉差不多不超过一两个小时,从而造成身体方面的运动机能下降,各个器官也在逐渐的衰老,那么对于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有效吗,来了解一下。
睡眠是生命的必须过程。
据研究,一个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坚持一个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
还有许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
睡眠还与人的寿命有关。
因此,保持科学的睡眠十分重要。
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个小时,中年人8小时,老年人7小时左右。
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失眠症发病率不断增加,且由中老年为主向中青年蔓延。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失眠又称“不寐”,是以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失眠多因化源不足,心神失养;阴虚火旺,阴不敛阳;心虚胆怯,心神不安或痰热、实火,扰动心神所致。
本证多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以及贫血等疾病中。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以针灸方法安眠古代即有记载,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1)调和阴阳:《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
”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具有协调阴阳的作用。
人体在睡眠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
如果有导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胃气不和等,均可导致阴阳失和而致失眠。
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
如阳气盛、阴气虚可导致失眠。
反之,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
两者都可以取阴跷的照海和阴跷的申脉进行治疗,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应补阳泻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
失眠是比较困扰大家的一个常见现象,失眠可会有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醒后无法再继续入睡的症状,失眠严重影响到了身体的健康,导致患者无法集中精力去面对工作,面对学业。
所以失眠是一定要及时治疗的,相比较西医的药物治疗方法,中医的针灸方法更为大家所接受,那么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呢?
针灸治疗失眠是许多患者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有患者当天针治后,当晚睡觉如宝宝一般好睡。
其治疗失眠症的结合穴分布在人体五个部位,如头部的睡眠三针、耳部的安神四穴。
手部的睡眠穴、颈部的安眠四穴和足部的睡眠二针等等。
部分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皮肤针
常用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
备用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
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
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
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
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
手法同前。
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
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耳穴压丸
取穴:常用穴:心、缘中、神门。
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
贴压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
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
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
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
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刺血
常用穴:阿是穴。
备用穴:内中魁。
操作: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
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
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
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
5~7次为一疗程。
对于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大家详细的做了介绍,相关的穴位也一一仔细说明。
不过建议大家尽管了解了相关的内容,也不可随意的在家里针灸治疗。
有条件的朋友最好是按着治疗疗程前往中医医院进行针灸,另外睡前喝杯牛奶也可有效缓解失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