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交叉取穴思路

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交叉取穴思路

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交叉取穴思路孙琳琳(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100043)摘要 针灸治疗失眠疗效肯定,安全可行。

失眠病机复杂,需平衡阴阳同时调脏安神,单纯依据辨证取双侧相同穴位不能满足多病机需求。

交叉取穴理论起源于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调和失眠之阳不入阴,形神同调。

兹以交叉取穴思路,探讨原发性失眠的针灸治疗。

关键词 针灸;原发性失眠;交叉取穴AcupunctureTreatmentofPrimaryInsomniawiththeIdeaofCrossPointSelectionSUNLinlin(RehabilitationMedicineDepartmentofPekingUniversityShougangHospital,Beijing100043,China)Abstract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reatmentofinsomniacurativeeffectiscertain,safeandfeasible Thepathogenesisofin somniaiscomplex,itisnecessarytobalanceYinandYangandregulatevisceraandcalmthemind,andsimplytakingthesameacupointsonbothsidesbasedondialecticscannotmeettheneedsofmultiplepathogenesis Crosspointselectiontheoryoriginatedfromleftdiseaserighttreatment,rightdiseaselefttreatment,canleadYinintoYang,YangintoYin,harmonizinginsomniaYangnotintoYin,formandspiritintune Thispaperdiscussestheacupuncturetreatmentofprimaryinsomniawiththeideaofcrosspointselection.Keywords Acupuncture;PrimaryInsomnia;CrossPointSelection中图分类号:R338 63;R246 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09.015 原发性失眠指非其他疾病导致的,以失眠为几乎唯一症状的疾病,睡眠时间<6h/d,睡眠障碍至少3晚/周,且持续3个月以上[1]。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PPT课件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PPT课件
理 论 依 据 : 阴 平 阳 秘 , 精 神 乃 治 (阴阳跷脉司目之开阖,因此提出 通过调节阴阳跷脉之八脉交会穴照 海、申脉调整阴阳治疗失眠症。 ) 主穴:申脉、照海
耳穴疗法
理论依据:耳穴疗法是建立于中医全息 理论基础上的,耳穴是脏腑组织在耳部 的对应点,通过针刺与睡眠相关的耳穴, 也可以治疗失眠症。 主穴:耳穴神门、心、皮质下、内分泌
1、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两眉头连线中点处的 印堂穴,约2分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2、用食、中指两指指端轻轻按揉两眉头凹陷 处的攒竹穴,约1分钟,具有清肝明目安神的 作用。
3、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眉稍与目外眦之 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的太阳穴,约1分钟,具 有醒脑安静的作用。
4、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耳垂后的凹陷与 枕骨下的凹陷连线中点处的安眠穴,约2分钟, 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针灸治疗失眠
根据失眠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地取配穴位,施以不同的 针刺手法,在不同的时段进行治疗。在恢复人体机能的基 础上,全面调节人体的脏腑经络,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பைடு நூலகம்衡,以达到养心、宁心、镇静、安神作用,明显 改善睡眠,无不良反应,更无副作用 。
针灸治疗失眠
1.以四肢腧穴(神门、内关为代表)为主的宁心安神法 2.以督脉经穴(百会、神庭为代表)为主的调脑安神法 3.以阴阳跷脉(申脉、照海为代表)为主的调和阴阳法 4.以中医全息理论为指导的耳穴疗法
5.以头部腧穴结合体穴为主的其他选穴法 理论依据:失眠症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脑, 与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 主穴:安眠、风池、四神聪、三阴交
配穴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 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 的。
针灸治疗失眠有着显著的效果,以脏腑及经络 循行路线作为选穴依据,采取调整阴阳、补泻 兼施、辨证加减的原则。在手法上,大多是按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进行补泻。

针灸治疗失眠症60例

针灸治疗失眠症60例

针灸治疗失眠症60例发表时间:2013-02-28T13:40:47.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6期供稿作者:张敬翠[导读] 长期失眠则会产生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如伴有抑郁或焦虑状态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张敬翠(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山东莱芜 271100)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的维持发生障碍。

长期失眠则会产生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如伴有抑郁或焦虑状态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2011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在中医辨证前提下运用针灸治疗失眠症60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20-70岁,平均38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2年;中医辨证分型:心脾亏虚型13例,心肾不交型11例,心胆气虚型10例,肝阳上扰型16例,脾胃不和型10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①心脾亏虚型: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纳差倦怠,面色无华,易汗出,舌淡,苔薄,脉细弱;②心肾不交型: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③心胆气虚型:心悸多梦,善惊恐,多疑善虑,舌淡,脉细弦;④肝阳上扰型: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胸胁胀闷,舌红,脉弦;⑤脾胃不和型:胸闷嗳气,嗳腐吞酸,心烦口苦,苔厚腻,脉滑数。

1.2治疗方法主穴:百会、神门、三阴交、四神聪、安眠。

配穴:①心脾亏虚型:心俞、脾俞、内关、中脘、足三里;②心肾不交型:心俞、肾俞、内关、太溪、郄门、大陵;③心胆气虚型:心俞、胆俞、内关、大陵、丘墟;④肝阳上扰型:太冲、侠溪、足窍阴、风池;⑤脾胃不和型:脾俞、胃俞、血海、肝俞。

操作方法:用75%酒精作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针刺相应穴位,根据病证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

针刺时间:每日下午或傍晚。

得气后留针30min,其间行针1~2次,每日1次。

艾灸方法:嘱患者家属于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患者百会穴上悬灸10~15min,一般在灸后5~15min即可入睡,个别患者1~2h后才能入睡。

失眠针灸治疗方法

失眠针灸治疗方法

失眠针灸治疗方法【取穴】心脾两虚型取胸椎5一12两侧、腰骶部、小腿内侧、阳性物处、足三里、中脘、内关、神门;肝郁气滞型取颈部、胸椎5—10两侧、骶部、头部、阳性物处、风他、期门、三阴交、中脘;大椎;心肾不交型取腰骶部、胸椎5一10两侧、颈部、阳性物处、大椎、百会、神门、三阴交。

【针法】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直径范围内均匀叩打20一50下;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柱1厘米,第2行距脊柱2厘米,第3行距脊柱3—4厘米;头部呈网状形叩打若干行;上腹部自上而下叩打8—9行,横刺4—5行,剑突下密刺数针;腹股沟从外上向内下方叩打2—3行;小腿内侧叩打3—4行。

隔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1针具有保管好,并经常检修针尖,要求平齐、无钩毛。

2叩刺时要求外面垂直,手腕有弹性,避免偏斜、重滞,以减少疼痛。

3叩刺应由内向外,自上而下,顺序进行。

一.首先建立信心对生活中偶尔遇到失眠经验,不必过份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

人的身心弹性甚大,本文中曾引述案例,连续200小时不睡者,仍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自不会造成任何困难。

偶尔失眠之后,如不担心失眠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

失眠之后愈担心会再失眠的事,到夜晚就愈难入睡。

二.安排规律生活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

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贮储,睡多了无用。

三.保持适度运动每天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藉以灵活身体各部器官。

惟剧烈运动,睡眠前应尽是避免,有人想藉睡前剧烈运动,使身体疲倦而后易睡,是错误的。

四.睡前放松心情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或劳力的工作。

即使明天要参加考试,也绝不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

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五.设计安静卧房尽量使卧房隔离噪音,而且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

六.使睡床单纯化养成睡床只供睡眠用的习惯;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打电话,不在床上看电视。

针灸:拯救“失眠者”的睡眠魔法

针灸:拯救“失眠者”的睡眠魔法

针灸:拯救“失眠者”的睡眠魔法现如今,有太多人被失眠的问题困扰,导致自身的睡眠质量非常差,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都会随之下降。

大家已经迫切地想去了解导致失眠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拯救失眠的方法有哪些?现推出本篇科普文章,科普关于失眠的相关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

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达到30%-40%。

失眠主要有以下症状: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在适当的时间点不愿意上床睡觉。

白天感到很疲累;注意力、专注力下降等等。

在拥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和合适的睡眠环境下,还是没有办法睡好。

咱们国家的中医对于失眠还是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的,下面来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从中医的角度我们来谈谈失眠。

简单来说,“阳不入阴”,也就是气血阴阳藏腑功能失调,造成了睡眠异常。

它的发生和情绪失调、饮食失节、年老体虚都是有关系的。

一般认为失眠的症候分虚实2大类。

虚证,俗话说睡眠也是需要力气的,气血阴阳的亏虚都会导致失眠,其中阴血亏虚类型的比较多见。

特别是产后女性、更年期女性的失眠很多就是因为阴虚火旺而引发的。

实证,失眠主要是邪气的扰乱还可以说是因为体内的废物太多,排泄不利,比如湿热、痰火、瘀血等,大部分来自饮食和情绪,也就是常说的吃得多动得少,压力大等等。

自古以来,中医使用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病例较多,经验丰富,而且大多疗效是明确的。

我们要知道,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主要是它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所以就达到了改善睡眠的目的。

通过针刺、艾灸等各种治疗方法,然后再结合中药治疗一起来治疗失眠,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一般是可以达到明确的疗效。

针灸治疗失眠的优势也比较多,比如说有无毒副作用,不容易产生依赖性,安全性很高等等。

针灸治疗疾病具有协调阴阳的一个特点。

人在睡眠正常的时候,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

这时候要是有失眠的原因作祟,比如说心脾两虚、胃气不和等,都是能导致阴阳失和而引起失眠的。

失眠针灸治疗学PPT课件

失眠针灸治疗学PPT课件

2、其他治疗法
5)头皮针:四神针、智三针。留针30分钟。 6 )穴位敷贴: 7)穴 位埋安定液浸泡的0号羊肠线 ,心俞、厥阴 俞。
小结
1、首先辨虚实
《景岳全书》“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 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 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 2、备穴 四神聪、神庭 、申脉、照海、大陵、 风池、三阴交
3、失眠的诊断
•失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 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 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失眠 的主要标准。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 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 存在。如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 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 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
• 神门穴施用补法,有补心气,宁心神,养心血的 作用,施用泻法,能通心络,清心火,安心神。 今应补仅泻,故而三诊后仍不见效。四诊仍用上 方,一误再误。五诊会诊,从其伴有证候群及面 色和舌,脉的征象辨证分型。虽多梦少寐,少寐 是易醒而非易惊,虽时惊而不烦,脉细弱非细数, 舌淡薄非舌红少津,且伴有体倦神疲乏力,面色 少华等,故确诊为心脾血亏之归脾汤证。改用补 益心脾之法,针补神门(双),三阴交(双)而痊愈。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编辑版ppt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失眠
失眠
一、概述 1、定义:失眠又称 “不寐” 、“不得 眠” 、“不得卧”、“目不眠”。指经 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或入睡困难、睡 眠不深, 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为特征的 一种病证。 2、 常见于西医学的 “神经衰弱” 、 “神经官能症” 、 “贫血” 等疾病中。

立竿见影的头痛失眠奇穴

立竿见影的头痛失眠奇穴

立竿见影的头痛失眠奇穴拇指背面末节中央.毫针垂直刺入,刺入深度为1cm左右,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连用1-6 次. 该头痛奇穴, 对枕大神经痛, 紧张性偏头痛有奇效, 对颈椎病引起的后头部昏胀痛也有良效, 对安神治失眠及晕厥有奇效,应用该穴治疗顽固性失眠基本都能让患者当天得到有效有睡眠.总之该穴有安神定痛,开窍醒神的效果显著. 治失眠奇穴穴位:在手背中指掌指关节最高点(即拳尖处)。

针法:直刺或向上斜刺2-3分深,针感:有痛胀感即可,留针法15分钟左右,临睡前针效果更佳。

对治疗长期失眠的患者均有奇效。

十七椎治疗腰腿疼痛[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

方法是一根针沿皮下进针,进针约1寸时捻转让针身被肌纤维缠绕,感觉针身有沉紧感时向下压,这时一般会出现针感向下传导,那条腿疼痛针感就会传到那条腿,用的好的话能够传导到足底。

这个效果不错,急性疼痛效果最佳,可收立杆见影之效。

顽固性腰间盘突出针灸对那些顽固性的经多种方法治疗无效的病例,应用此法,可有针到病除之效。

[取穴]1、腰五龙2、承山3、环跳4、昆仑5、委中上图:[转载]神针绝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针针灸(针灸五龙针法主治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颈椎综合症、肾亏、肾虚、肾寒、腰肌酸软、胸背疼痛沉木、肩胛风寒、脊柱炎、脊髓空洞症、脑供血不足。

胸五龙针穴位:1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共二穴.2厥阴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共二穴.3身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具体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取2.5寸毫针45度角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腰五龙针穴位:1三焦俞:位于第一腰椎棘突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共二穴.2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共二穴.3命门: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具体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取2.5寸毫针45度角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一分钟止痛,各种痛都可以止,效果神奇!人身上任何一个地方痛,都在手指上有一个压痛点。

项丛刺治疗失眠

项丛刺治疗失眠

项丛刺治疗失眠(2010年院内三新项目)1.场地:针灸诊室1.1治疗床,不锈钢针灸针,消毒用品。

2.项目人员:王云琳、李悦芳、张发英3.技术操作流程及培训:3.1 理论基础:项丛刺是已故针灸名家华延龄老师创导的一种针刺方法,可用于治疗多种与脑有关的疾病,具有补益脑髓、安宁脑府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脑的功能属神态活动范畴,失眠症是脑部功能活动失常的表现,所以,安神首当安宁脑府,神用有常,则可昼醒夜寐,项丛刺纵向所取下脑户、风府、哑门为督脉经穴,督脉贯肾属肾,其支脉络肾贯心,其气通元神之府,故可治元神之府产生的病患,具有安神益智,健脑调神的功效,对促进睡眠,充养精神,强化记忆具有很大的作用。

督脉又是人体诸阳之总汇,具有统摄全身阳气的作用,故针刺该处能引阳入阴,使昼夜阴阳运转得以正常,同时,项丛刺所取穴位位于脑府,脑内髓海为元神之府,针刺之还有壮阳气,益精髓,补脑养心神之效,从而达到神安而寐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发病机制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项丛刺是在后颈部深层多针刺的一种治法,后颈部深层为脑桥,交感神经节,网状组织等重要组织,通过对这一特定部位的广泛刺激,可发挥其良性调节作用,有学者特刺激头颈部穴位,除了可以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同时能刺激大脑皮层,抑制大脑异常放电,使人体达到真正放松状态而入睡。

3.2 操作流程:1. 选穴:采用项丛刺,纵向取下脑户(位于枕骨下正中凹陷中),风府、哑门,横向由风府至完骨作6等分,每个等分为一个穴位,左右两侧分12个穴。

2. 操作方法:患者俯伏位或俯卧位,穴位局部消毒后,选取0.30cm*40cm不锈钢毫针,毫针与穴位皮肤呈垂直刺入20cm左右,轻度提插,以术者手下沉紧,患者局部酸胀得气为度,每次30min,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4. 培训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4.1 培训质量:由王云琳主任为负责人,李悦芳,张发英为主要技术操作人员,经培训后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范及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

导语:
失眠是比较困扰大家的一个常见现象,失眠可会有入睡困难,
睡眠浅易惊醒,醒后无法再继续入睡的症状,失眠严重影响到了身体
的健康,导致患者
失眠是比较困扰大家的一个常见现象,失眠可会有入睡困难,睡眠
浅易惊醒,醒后无法再继续入睡的症状,失眠严重影响到了身体的健
康,导致患者无法集中精力去面对工作,面对学业。所以失眠是一定
要及时治疗的,相比较西医的药物治疗方法,中医的针灸方法更为大
家所接受,那么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呢?
针灸治疗失眠是许多患者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有患者当天针治后,
当晚睡觉如宝宝一般好睡。其治疗失眠症的结合穴分布在人体五个部
位,如头部的睡眠三针、耳部的安神四穴。手部的睡眠穴、颈部的安
眠四穴和足部的睡眠二针等等。
部分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皮肤针
常用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备用穴:额部、头部、
眉弓、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
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
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
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
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
周。
耳穴压丸
取穴: 常用穴:心、缘中、神门。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