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合集下载

〖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1C5S3 P91)(9月18日16:10—17:00)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研究。

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所以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见学案)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水准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能够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浓硫酸)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三.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4.实施实验→5.分析与结论→6.表达与交流。

六、实验结果:用方法1检验CO2时,溶液由变绿色再;用方法2清的变。

证明有CO2产生酒精的检验中,橙色的溶液变成,证明有酒精产生。

七、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9答案:一、有氧或无氧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四、实验流程:溴麝香草酚蓝石灰水重铬酸钾六、实验结果:蓝色黄色石灰水浑浊重铬酸钾灰绿色七、实验结论: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实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预先祝大家中秋快乐!澤穎实验 〖探究性3〗〖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第 30 页2022-10-41.☆(09全国理综II 1)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实行 C.酵母菌能够实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实行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实行光合作用,不实行呼吸作用2. 用酵母菌酿酒,理想的方法是( )A .先通气后密封B .通人足量空气C .先密封后通气D .尽量密封,避免空气进入3. 将酵母菌培养物由供氧条件转变为厌氧条件,以下过程中加快的一种是( )A .葡萄糖的利用B .CO 2的放出C .A TP 的形成D .丙酮酸彻底氧化4. 在a 、b 、c 三个锥形瓶内分别盛有等量、成分相同的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91
1 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甲:有氧呼吸装置乙:无氧呼吸装置
3 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其目的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检测CO2的产生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
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3、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分析一、实验目的酵母菌细胞呼吸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它涉及到多种酶的参与和多种有机物质的代谢。

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机制,为开发新型的能量代谢调控剂提供理论基础。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改进原有实验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酵母菌培养基、葡萄糖、酒精、乙醛、氢氧化钠、甲醇、酚酞溶液等。

2. 实验方法:将酵母菌培养基中的酵母菌细胞提取出来,并进行清洗和离心。

接着,将提取的酵母菌细胞置于含有不同底物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底物的消耗量和产物的生成量,来分析不同底物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影响。

三、实验改进分析在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 实验方法不够细致:原有的实验方法比较简单粗糙,没有对酵母菌细胞的提取和培养进行详细的步骤说明,容易出现误差。

2. 实验数据不够准确:由于实验条件的控制不够严格,导致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3. 底物选择有限:原有实验方法只能通过添加少量底物来进行实验,不能全面地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 在酵母菌细胞的提取和培养过程中,我们增加了详细的步骤说明,包括提取酵母菌细胞的方法、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等,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我们增加了实验条件的控制,例如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我们扩大了实验的底物选择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葡萄糖、酒精、乙醛、甲醇等,以全面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改进后的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不同底物的培养基中,酵母菌细胞对不同底物的利用率存在差异。

在葡萄糖培养基中,酵母菌细胞的生长速率和产物生成量较高;而在甲醇培养基中,酵母菌细胞的生长速率和产物生成量较低。

3.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学堂设计PPT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学堂设计PPT
2.酸性重铬酸钾可以检测有无乙醇存在。想一想,这一原理在日常 生活中可能有什么用处。 提示:酸性重铬酸钾可以检测有无乙醇存在。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 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具体做法是: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 到载有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就 会变成灰绿色。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3.实验结果与结论分析 (1)实验结果
组别
甲组
乙组
澄清的石灰水
先变浑浊且浑浊程度 变浑浊,但速度和程度次

于甲
培养液滤液中滴 A瓶呈现橙色
1.细胞代谢类型:包括 合成 代谢和 分解 代谢。
2.不同代谢途径分析
(1)糖代谢:多糖先被水解为 单糖 ,经糖酵解,最后被完全氧化成
CO2和水。 (2)脂肪代谢:脂肪先分解形成
甘油

脂肪酸
,
甘油 形成一个三碳化合物后进入糖酵解, 脂肪酸 则进一
步被分解。
(3)蛋白质代谢:先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脱去 氨基



2.贮藏苹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减少水分的消耗,下列最适宜的
贮藏条件是( C ) A.低氧浓度、低CO2浓度、零下低温、干燥 B.高氧浓度、低CO2浓度、零下低温、干燥 C.低氧浓度、高CO2浓度、零上低温、一定湿度 D.完全无氧、高CO2浓度、零上低温、一定湿度



三、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



2.O2浓度 具体影响如下图所示:
图A表示O2浓度对 厌氧 呼吸的影响。随O2浓度增加而 受 抑制 ,O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 越强 ,O2浓度达到一定值时,
被完全抑制。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重铬酸钾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
实验步骤 Ⅰ.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会 1)提出问题: 产生CO2 吗?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多 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多? Ⅱ.酵母菌是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还 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Ⅰ.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 2)作出假设: 会产生CO2,且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CO2多。 Ⅱ.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酒 精.
4)材料用具:酵母菌菌种,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液,
澄清石灰水,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 NaOH溶液,锥形瓶,导气管,量简,滴管,橡皮塞, 橡皮球等.
5)实验步骤:
a.用开水配制5%的葡萄糖溶液200mL,冷却到室温后加入20g 新鲜的食用酵母菌,配制成配母菌溶液(原因?) b.用注射器分别吸取100mL配母菌溶液注入带有橡皮塞并抽去空 气的锥形瓶A和锥形瓶B(如图)(原因?) 。 c.另取两只锥形瓶.各注入100mL澄清石灰水。另取一只锥形瓶, 注入100mL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作用? )

气泵

A
10%的 NaOH 溶液
B
酵母菌 培养液 澄清的 石灰水
酵母菌培 澄清的 养液 石灰水
e. (Ⅰ)观察检测并记录CO2的产生:当B瓶也 连通澄清石灰水后,观察记录石灰水变混浊 的情况。 甲
气泵

A
10%的 NaOH 溶液
B
酵母菌 培养液 澄清的 石灰水
酵母菌培 澄清的 养液 石灰水
e.( Ⅱ)观察检测酒精的产生:在A、B中各取2mL 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1号、2号干净的 试管中,在1号、2号试管中各滴加o.5ml溶有o.1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振荡,观察试管中 溶液的颜色变化。(作用?)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12h2o6co2吸:酶c6h12o62c2h5oh2co2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的产生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0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c的环境中培养8-10h。

3.检测洒精的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考点:1、co2检测方法: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溶液中的ph。

2、酒精检测方法: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葡萄糖煮沸后冷却的原因:排除其中的氧气。

4、酵母菌兼性厌氧呼吸情况分析:(1)不消耗o2,释放co2——仅无氧呼吸(2)o2吸收量=co2释放量——仅有氧呼吸(3)o2吸收量<co2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4)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仅无氧呼吸(5)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装置图:(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置: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B(500ml)和锥形瓶D(500ml)中,分别向B、D 锥形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2)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甲),并连通像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A、B、C三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置于25-35°C的环境中培养8-10h。

乙装置中,锥形瓶D应封口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3)检查酒精的产生:从锥形瓶B、D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他们混合均匀。

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实验现象:(1)甲图(有氧呼吸):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段时间之后又变澄清;②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不能使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变色。

(2)乙图(无氧呼吸):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与有氧条件相比,浑浊程度轻;②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使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变成灰绿色。

4、注意事项:(1)甲图中NaOH溶液的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证石灰水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从而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保证乙图中通入石灰水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方法:实验开始时,将D瓶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等消耗完瓶中氧气,然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石灰水的二氧化碳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3)实验过程中,甲图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很快又变澄清的原因:后续通入的二氧化碳会和刚开始产生的碳酸钙沉淀反应,形成了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因而石灰水变浑浊后很快又变澄清。

如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就可避免这种现象。

(4)葡萄糖也能和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素养要求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得呼吸方式(c级)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得呼吸方式”得实验,掌握实验得原理、方法与步骤等。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自主先学】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说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得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概念梳理1.实验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并释放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2)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得CO2得量得多少①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得气体分别通入澄清得,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判断两种方式产生得CO2量得多少,辨别酵母菌得呼吸类型。

②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得气体分别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得时间长短,判断两种方式产生得CO2得量得多少。

(3)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得酒精,在(酸/碱)性条件下很容易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色得硫酸铬。

2。

实验装置3.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得配制取20g新鲜得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与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得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得产生①装置甲(如上图),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②装置乙(如上图),封口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得锥形瓶、(3)检测洒精得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得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得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

1g重铬酸钾得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得颜色变化、4、实验现象5①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②酵母菌有氧比无氧时释放出得CO2;③酵母菌无氧时分解葡萄糖还产生、6、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大量得;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
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化而变化的曲线(请说出大概形状,及所过的点)
(4)若右图中的AB段与BC的距离等长,会所名此时
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相
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
氧呼吸的。

(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
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蔬菜保鲜应将氧气浓度调到点对应的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保鲜,是说明为什么。

1. 装置一左移的意义装置二左移的意义4
2.答案:B解析:C6H12O6+6O2→6CO2+6H2O ;6H12O6 →2CO2 + 2C2H5OH
CO2释放量来自呼吸作用,O2吸收量都用于呼吸作用。

A:O2为a时,无的O2吸收,只进行无氧呼吸,贮藏该植物条件低氧多二氧化碳。

B:O2为b时,CO2释放量为8,O2吸收量为3,判定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2.5 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0.5
C:O2为c时,CO2释放量为6,O2吸收量为4,
D:O2为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一致,判定只进行有氧呼吸
3. 解析1、氧气量增多,细胞由无氧呼吸转为有氧呼吸,在达到R点前,无氧呼吸释放CO2量都超过有氧呼吸释放量。

2、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植物学含义是(CO2的净释放量)。

3、把阴影的竖线端点全部都画成起点是0,然后将另一端点连线。

4、一样多1/3
5、降低氧气浓度,减少有机物消耗 2.5 此时有氧呼吸强度较低,同时又抑制啦无氧呼吸,蔬菜中有机物消耗最少
实验专题一
1.某学生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现请你填写当中的一些空白之处。

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1)NaOH 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的产生
(3)从B、D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注:测CO2的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变黄)乙醇可使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灰绿色)。

1.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因此便于用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实验装置如下 请回答
2.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 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

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 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

试回答:
(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 _____。

(2)实验开始30min 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 ___。

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
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___ ______。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
应作两处调整,分别是:①____ _____;
②_____ _______。

检测的指标是_______ _____。

1.装置一左移的意义 装置二左移的意义
2.(1)将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换成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或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
(2)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酒精
(3)①气球中不注入氧气(2分)
②取若干相同装置,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2分) 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液面上升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