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典型腺瘤样增

合集下载

肺腺癌 新分类最新版本

肺腺癌 新分类最新版本

肺腺癌2011年新分类2015级规培生刘欣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IASLC)美国胸科学会(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欧洲呼吸学会(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ERS)公布了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新标准主要变化:1、用组织学术语“lepidic-鳞屑样”替代了BAC中贴肺泡壁生长的形式;2、增加了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性腺癌(MIA)的概念;3、取消了BAC的说法,以原位腺癌(AIS)和浸润性粘液性腺癌代之2011肺腺癌新分类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 浸润性腺癌常规型:conventional type浸润性腺癌变异型:variantsJohn H.M, Kavita G, Denise A, el at. Radiologic Implications of the 2011 Classification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Radiology, 2013, 266 (1): 62-71.Equchi T, Kadota K, Park BJ, el at. The new IASLC-ATS-ERS lung adenocarcinoma classification: what the surgeon should know. 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4,26(3):210-22.AIS, adenocarcinoma in situ; MIA, 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LEP, lepidic; MIP, micropapillary; SOL, solid; ACI, acinar; PAP, papillary原位腺癌(AIS)概念:为局限性,肿瘤细胞沿肺泡壁呈鳞屑样生长,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的小腺癌(≤3 cm)病理表现:小,非侵袭性,纯鳞屑样生长,仅累及肺泡壁,通常为非粘液型,极少数为粘液型(rarely)CT表现:通常表现为非实性结节,密度稍高于AHH,也可为部分实性或呈空泡状(其内散在分布低密度区)(肺穿刺活检组织)镜下见贴壁生长的肺原位腺癌,不除外浸润,穿刺组织标本量有限,请结合临床。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术后患者需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复发与转移风险
复发风险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复发风险较低,但仍有复发的可能。复发的可能原因包括手术切除不彻 底、病变本身的恶性潜能等。
转移风险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转移风险相对较低,但也有转移的可能。转移的风险因素包括病变的恶 性潜能、病变大小和位置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胸膜摩擦音 肺部听诊
杵状指
诊断标准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扫描显示肺部结节或肿块,边 缘模糊或分叶状。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 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03 病理学特征
组织学特征
1 2
肺泡上皮细胞形态和排列异常
肺泡上皮细胞出现大小、形状和排列的异常,可 能呈现腺瘤样或乳头状生长。
与机化性肺炎鉴别
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有所不同,机化性肺炎通 常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影,且抗感染治疗有效。而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 增生则无这些表现。
05 治疗与预型腺瘤样增生,首 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病变部位。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 楔形切除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病 变范围和位置确定。
与肺鳞癌鉴别
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有所不同,鳞癌通常表现为 中央型肿块,有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等表现。而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则 多表现为周围型结节或肿块。
与肺部炎症的鉴别
与慢性肺炎鉴别
慢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相似,但慢性肺炎通常有长 期咳嗽、咳痰等病史,且抗感染治疗有效。而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则无这 些症状和体征。

关于非典型性腺瘤

关于非典型性腺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关于非典型性腺瘤导语:目前疾病患病率非常高,很多患者都饱受其困扰。

很多疾病不分年龄,因此生活中大家需要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耽误治疗。

下面我们来看目前疾病患病率非常高,很多患者都饱受其困扰。

很多疾病不分年龄,因此生活中大家需要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耽误治疗。

下面我们来看看肺部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内容,让您对自身身体状况加以重视,一旦发现异常,就需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是病理学专业名词,指不能肯定其形态特征及病变性质的形态异常的鳞状上皮细胞.对此类患者应注意复查.建议您下一步做个阴道镜活检,因肠郸斑肝职菲办十暴姜为细胞病理学诊断不是最终诊断的标准。

前列腺上皮内新生物(PIN)是公认的前列腺癌癌前病变[1,2 ] 。

而前列腺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与癌的关系则有争议[1,3 ] 。

本文重点探讨PIN和AAH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及鉴别。

1 材料和方法:自1994年10月~1999年9月,我院共接收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2 5 0例,经耻骨上剔除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标本2 71例。

经全面复查,选择其中含PIN,AAH和腺癌的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PIN和AAH均作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BE12 )标记。

对PIN和AAH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和形态学差异作对比分析。

2 结果:2 5 0例穿刺活检标本中共检出前列腺癌10 0例(40 % ) ,PIN46例(18.4% ) ,其中高级别PIN(图 1,2 ) 2 4例 (2 3例伴有前列腺癌 ) ,低级别PIN 2 2例 (10例伴有前列腺癌 )。

检出AAH 5例 (2 % ) ,均不伴有癌。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是什么

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是什么
导语: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并不常见。

但是,它却是一个恐怖的疾病,也是一个健康的杀手。


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并不常见。

但是,它却是一个恐怖的疾病,也是一个健康的杀手。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病症和情况,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到底是什么。

肺部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是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癌前病变本身并非恶性,而且并非所有癌前病变都会变成恶性肿瘤,但这种病变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变为癌或肉瘤。

您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不是一定会发展成为肺癌的,但您在生活需要注意减少接触引起癌变的因素。

癌前病变本身没有恶心,所以手术摘除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切干净就行了。

建议一定要戒烟,要下决心。

做好食品的防霉去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或少吃烤肉、烟熏食品,合理调配饮食,适量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及β-胡萝卜素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或减少接触职业致癌因素、积极治疗癌前病变等。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的情况,每个人在乎自己身体健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也不用过于紧张。

最好还是平日多多锻炼身体,注意身体变化,定期体检。

一旦发生问题,建议还是尽快去医院寻求更为专业的帮助。

不典型肺转移瘤的

不典型肺转移瘤的

脾血管肉瘤,男,86 岁 胸片:两侧气胸,网影 CT:两肺大小不一、圆形薄壁空洞, 伴气胸;还可见磨玻璃影。 病理:大体见出血性结节伴空洞;镜 下见空洞壁由肿瘤细胞组成
鼻咽部鳞癌转移瘤 多发性薄壁空洞
结肠鳞癌转移瘤 多发小结节内空洞
乳腺癌转移瘤 多发厚壁空洞
钙化
骨肉瘤或软骨肉瘤可发生钙化转移瘤,滑膜肉瘤、 骨巨细胞瘤、结肠癌、卵巢癌、乳癌和甲状腺癌, 治疗后的绒毛膜癌等也可发生钙化转移瘤。 钙化常仅见于CT上。 机理: (a)骨肉瘤或软骨肉瘤中的骨形成; (b) 甲 状腺乳头状癌、骨巨细胞瘤、滑膜肉瘤或治疗后的 转移瘤中的营养不良性钙化; (c) 胃肠道或乳腺中 粘液样腺癌的粘液钙化。 鉴别诊断:转移瘤中的钙化和肉芽肿或错构瘤中的 钙化不能区别。
女,75岁,直肠癌术后48个月。左下叶孤立性结节,内有钙化。 手术病理证实为转移瘤。来自肿块(结节)中扩张的血管
有时在增强CT的转移性肿块或结节内,可见 管状增强的结构,为充血的肿瘤血管。 该征象提示为富血管转移瘤。 见于来自肉瘤,如肺泡软组织成分的肉瘤或 平滑肌肉瘤。
肺泡软组织成分肉瘤术后5年,32岁,女 增强CT:左下叶结节内可见管状结构,提示为扩张的血管 病理:结节内含有扩张的血管(箭)
胃癌术后4年 38岁,男 胸片:右上叶含空气支气管征的气腔实变,1年前为小片影,诊断为结核, 抗痨治疗无效 CT:右上叶实变,内有空气支气管征,周围绕以磨玻璃影。 活检为和胃癌组织学表现一致的腺癌。
胃腺癌术后 肺气腔实变样转移
晕征
伴有周围出血的转移瘤在CT上表现为结节周围绕以 磨玻璃影—晕征或边缘模糊的结节。胸片:多发性 边缘不规则结节。 血管肉瘤和绒毛膜癌是最常见的出血性转移瘤,脆 弱的肿瘤新生血管的破裂是转移瘤周围出血的可能 原因。 在胃肠道腺癌的转移中则可能为癌细胞沿完整的肺 泡壁伏壁性浸润生长的结果。 为非特异性征象,需与:侵入性曲菌病、念珠菌病、 韦氏肉芽肿,伴有出血的结核瘤、细支气管肺泡癌 和淋巴瘤鉴别。

支气管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支气管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为1 . 5— 5 ml T I 。
包括病因学 、 形态学特征 、 诊断及鉴别诊断、 分子生 物学等方面。本文进行简要介绍如下 。
1 鳞状 上皮 不典 型增 生及 原位 癌 1 . 1 S D / C I S是 遗 传 学 改 变/ 异 常 不 断堆 积 的 结 果 支气 管 S D / C I S具有 一 定 的恶 性形 态 学 特 征 及 浸
支气管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主要包括支
气 管 鳞状 上皮 不典 型增 生及 原 位 癌 ( s q u a m a o u s d y s — p l a s i a / c a r c i n o m a i n s i t u , S D / C I S ) 、 肺 泡 上 皮 不 典 型 腺瘤 样增 生 ( a t y p i c a l a d e n o ma t o u s h y p e r p l a s i a , A A H) 及 原位 腺 癌 (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 i n — s i t u , A I S ) 。近 年 来 关 于这类 病 变 的病理 学 研 究 取 得 了一 些 重 要进 展 ,
头状结构 , C I S 全层 中均可见核分裂。 1 . 3 S D / C I S的鉴 别诊 断 S D / C I S需 要 与 浸 润 性
3~ l 2种遗 传学改变 并 以特定 的顺 序发 生。事 实 上, 遗传学改变的累积超过 了不典型增 生或 C I S的
遗传学改变即发展 为癌 , 但没有一种所 累积 的遗传
东南 国防 医药 2 0 1 4 年 1 月第 Fra bibliotek 6卷第 1 期
M i l i t a r y M e d i c a l J o u n r a l o f S o u t h e a s t C h i n a , V o 1 . 1 6 , N o . 1 , J a n . 2 0 1 4

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

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

③.乳头为主型腺癌(papillary predominant adenocarcinoma,PPA):主要由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 分支乳头构成。如果腺癌呈贴壁生长而肺泡腔内充 满乳头结构,也应归类为PAP。
④.微乳头为主型(micor papillary predominant adenocarcinoma,MPA):指肿瘤细胞形成无纤维血 管轴心的乳头状细胞簇,与肺泡壁连接或彼此分离 或呈环样腺样结构“漂浮”在肺泡间隙内。肿瘤细 胞小,立方形,核有轻度异性。脉管或间质侵犯常 见,可见砂粒体。 MPA预后差,即使早期诊断仍然预后不良, Yoshizawa等资料显示MPA I期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 仅为67%。
但多种腺癌类型,包括:小的孤立性外周性腺癌、
微浸润性腺癌、混合型浸润性腺癌、广泛播散的高 分期腺癌都可以出现BAC特点,而黏液型BAC几乎 全部是浸润性腺癌,故这些低度和高度恶性的腺癌 都可能被诊断为“BAC”,给临床和科研造成极大的 混乱。因此新分类废除这一术语。
2.废除“混合型浸润性腺癌”: 按照2004年的标准,高达95%的浸润性腺癌归类为 混合型浸润性腺癌。由于混合的成分和量不同,混 合型浸润性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也有很大的差 别,如贴壁样生长为主型腺癌预后较好,而实体为 主型和微乳头为主型腺癌预后较差。另外,临床治 疗方案也不相同,腺泡和乳头为主型腺癌往往伴有 EGFR基因突变,接受TKIs治疗的可能性高。而黏液 性腺癌往往伴有K-RAS基因突变,具有原发TKIs抵 抗性。因此新分类废除了混合型浸润性腺癌,将其 细分为不同亚型。
二.肺腺癌分层的新分类
1.将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腺癌归为浸润前病变: ①.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AAH): 诊断与2004年相同,指肺内小的(<0.5cm)、局限性、 I I型肺泡细胞和(或)Clara细胞增生性病变。增生细 胞呈圆形、立方形、低柱状或钉样,有轻-中度异

肺腺癌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肺腺癌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定义:具有腺样分化或有黏液产生,表现为腺泡样、乳头样、贴壁样、微乳头样、实巢状或片状,具有黏液形成的实性巢或以这些形式混合生长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ICD-O编码:8140/3同义词:无命名历史:2015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吸收了2011年国际肺癌多学科分类的内容,对2004版WH0肺腺癌的组织亚型分类做了根本性的改动,对肺腺癌的亚型按癌细胞的生长方式分类,具体内容如下:①摒弃了WH0(2004)中细支气管肺泡癌和混合性亚型腺癌的名称;②将原位腺癌与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一同列入浸润前病变;③增加了微小浸润性腺癌;④将浸润性腺癌根据其主要亚型与全部病变的比例以半定量方式表述出来,以5%的量递增,故浸润性腺癌包括伏壁型、腺泡型、乳头型、微乳头型、实性型生长方式以及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型、胎儿型、肠型腺癌。

不同生长方式的腺癌预后不同,以伏壁型生长方式为的主腺癌预后较好,以腺泡型和乳头型生长方式的腺癌次之,浸润性腺癌中实性和微乳头型腺癌预后较差。

⑤使用伏壁型生长方式表述浸润性腺癌中的非浸润成分(以前被分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⑥引入浸润性黏液腺癌,取代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去除此处的原位癌和微小浸润癌。

⑦不再使用透明细胞癌和印戒细胞癌亚型名称,只是在它们出现时加以描述,无论数量多少。

⑧不用囊腺癌的名称,将其归入胶样癌。

临床表现:肺腺癌多为周围型,早期无明显特殊症状,一般以发热、咳血、胸痛、气急等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或无症状,故很容易被忽略。

也有患者早期存在肺外表现(骨关节疼痛、肩背痛甚至脑转移等相关症状)。

晚期症状则因患者体质不一存在差异,常见症状有疼痛、声音嘶哑、头颈部水肿、胸腔积液等。

近年来,肺腺癌在女性、非吸烟者或从不吸烟者,甚至是年轻的成年人中越来越普遍。

细胞学:细胞学诊断腺癌是基于单个细胞形态和细胞团的结构特点。

腺癌细胞可能是单个或排列成三维的桑葚样、腺泡样、假乳头样、伴有纤维血管轴心的真乳头和(或)细胞团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



AAH指不和原发肺癌病灶相连的病灶,呈单排非侵袭 性的不典型上皮细胞衬覆于肺泡壁,属于轻度到中度不 典型细胞局限性增生,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可导致外 周肺泡的局灶性病变,一般≤5 mm,并且无间质性炎症 和纤维化改变。 早在1965年,迈耶(Meyer)和利褒(Liebow)等学者就提 出了不典型肺泡增生或细支气管肺泡增生的概念。 上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认为该病可能为肺腺癌的前 驱病变,是腺瘤-细支气管肺泡癌-侵袭性腺癌发展过程 中的初始阶段表现。 1999年WHO肿瘤分类中将其定名为AAH。
相关因素




不同标本AAH发生率不同:肺癌切除标本中的AAH发生率在 9.3%~21.4%之间。 其他原因切除的肺标本中AAH的发生率为4.4%~9.6%。 AAH的发生还与肺癌类型相关,腺癌中AAH的发生率为 15.6%~35.5%,高于其他类型,鳞癌中发生率为3.0%~11.0%,大细胞 癌中发生率为10.0%~25.0%,转移性肺癌中也可偶见AAH。 女性AAH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发性肺癌中AAH发生多于单发性肺 癌。 AAH可能与既往恶性肿瘤史相关,如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甲状 腺癌、头颈部癌和恶性淋巴瘤。另外,AAH与吸烟史、家族肿瘤史 相关性仍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影像学诊断
X线胸片较难发现AAH。 首选胸部HRCT:显示为类圆形小病灶,边界清楚,密度淡-中等,呈 均匀的毛玻璃或磨砂玻璃阴影(GGO),低度透光,不遮蔽其下的肺实 质,大小多数在5 mm以下。 GGO不是AAH的特殊影像学表现,GGO手术标本中30%为良性病 变,10%~77%为AAH,50%为细支气管肺泡癌,10%~25%为侵袭性 腺癌。 肺癌,则除了GGO表现外还伴有其他肺癌特征,如毛刺、胸膜牵曳, 其中可有实性颗粒,形态可呈花苞、桑葚、昆虫状。 注意:多数AAH和肺癌同期发生(91.7%),少数为异期。对于周围型肺 腺癌,其他部位上的细结节应作为手术探查及术后随访的靶灶。

AAH的治疗及预后



AAH通常发现于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早期切 除有可能免于发生肺癌。 肺腺癌手术前要详细地系列阅读胸部CT,除癌 灶之外,应注意其他部位有无GGO或细结节。 对于术中探查可及之处,鼓励作局部活检。 AAH切除范围宜小不宜大,对探查不能及的 GGO或细结节,应术后长期随访,动态观察变化。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王涛
概述
肺癌的发病率近年仍在增长中。 中国男性肿瘤发病率以肺癌为首位,占20.4%。 女性中肺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占14.8%。 肺癌中最多见的类型为鳞癌与腺癌。 中国或北美,肺腺癌发病率均见上升。 注:肺癌侵袭前期病变对临床研究有重要意义。 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已被视为肺鳞癌的前期病 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肺腺癌的前期病 变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临床


AAH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肺癌手术切除标本 或胸部CT检查发现,组织学诊断为唯一确诊方法。 AAH多见于肺腺癌,尤其是多发性腺癌,多发性腺癌者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可疑”AAH的唯一方法。 X线胸片较难发现AAH,胸部HRCT显示为类圆形小病 灶,边界清楚,密度淡-中等,呈均匀的毛玻璃或磨砂玻璃 阴影(GGO),低度透光,不遮蔽其下的肺实质,大小多数 在5 mm以下。 GGO不是AAH的特殊影像学表现,GGO手术标本中 30%为良性病变,10%~77%为AAH,50%为细支气管肺 泡癌,10%~25%为侵袭性腺癌。
病理



肺切面上有时可看到分散、柔软、苍白或黄色的 AAH病灶,病变内肺泡间隙呈斑点状凹陷。 镜下看,AAH是一种肺实质病变,常发生在中央肺泡 接近呼吸性细支气管处。 AAH的组织学诊断标准为:①病变边缘清晰,为单层 不典型上皮细胞,中心无萎陷或疤痕形成;②细胞浆丰 富,细胞呈圆形或穹隆状,类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③细 胞核深染,核仁显著,不典型性不如腺癌明显;④肺泡隔 上衬覆以不典型立方形或柱状细胞,肺泡隔可见轻度纤 维增厚。需要指出的是,AAH不能由细胞学作出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