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事故统计分析与安全运行对策

合集下载

油气储运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油气储运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油气储运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油气储运系统是指用于储存和输送油气产品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油气管道、储存罐、加油站等。

由于油气产品具有易燃、挥发性强等特点,油气储运系统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完善油气储运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油气储运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油气储存罐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1. 安全隐患:油气储存罐内部积存的油气产品易发生挥发性气体积聚,一旦遇到火源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对策建议:加强油气储存罐的通风排气系统建设,及时排除罐内的挥发性气体,减少爆炸风险。

定期对储存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罐体密封性良好,防止泄漏。

2. 安全隐患:油气储存罐的防火设施不完善,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策建议:对储存罐周围进行防火隔离措施,确保火灾不会蔓延到其他区域。

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和消防报警设备,及时发现并控制火灾。

1. 安全隐患:油气管道易受外力破坏,如地震、机械挖掘等,导致泄漏事故。

对策建议:加强油气管道的安全监测,使用最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及时发现管道的隐患并进行维修。

合理规划和设置管道线路,避开地震、山体滑坡等危险区域。

2. 安全隐患:管道内油气产品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可能引发管道爆炸。

对策建议:安装温度和压力监测设备,及时掌握管道内油气产品的运行状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1. 安全隐患:加油站的油气泄漏和静电引发火灾的风险较大。

对策建议:加强加油站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员工严格执行。

安装油气泄漏监测设备,及时发现泄漏并采取措施清理。

对加油站周围环境进行静电防护,减少静电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2. 安全隐患:加油站的设施老化和损坏,易导致泄漏和火灾事故。

对策建议:定期对加油站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性。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油气管道事故案例分析

油气管道事故案例分析
• 5:31,断裂5分钟内,当地911收到很多居民(包括EPNG的员工) 的电话。
• 一位操作专家在家中看到天空起火,立刻通知控制中心和管道首 席操作专家。
• 首席操作专家大约在5:45第一个抵达了事故现场,另一个操作专 家随后赶到,一起关闭了1103和1110线的6 3/4截断阀,以及管线 上的清管器发射筒的阀门。
沟,现场数百群众抢捞。 • 2009年12月30日,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由于第三方施工发生泄漏,约150立方
柴油发生泄漏,部分流入渭河。 • 2010年5月2日,中石化东黄原油管道复线胶州市九龙镇223号桩处的管线因第三方
施工造成管线破裂,共造成240吨原油外泄。 •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输油管线因卸油操作不当,致使管线发生爆炸。有媒
腐蚀性成分,如水、氯化物和细菌等。 • 调查结论:如果EPNG能有效地监控进入管道的气体性
质和1103线的运行条件,并且定期取样分析管线清出 的液体和固体,就可能知道管内腐蚀发生的可能性。
(5)事故原因分析
联邦规章
• 气体管道的联邦规章包括:两个部分有内腐蚀控制程序的要求。该规章 没有定义“腐蚀性气体”,但是声明如果没有调查这种气体对管道影响 且没有采取使腐蚀影响最低的措施,就不能用管道输送这样的气体。该 规章没有特别指出以下问题的重要性:使管内的液体和液体积聚最少化、 从管内清出液体、维修排液管和气体流速在腐蚀控制中的作用。
– 1110线 1949年设计有25处地点可以使气体在未来 的1年半到51年内流入1100线。事发当时,有11处 与1100线连接。
(4)管线特征
• 1103线排液口组合——距6号截断阀下游/西部约990英尺处
(4)管线特征
• 清管器不能通过排液管。

输油管道事故分析及预防处理

输油管道事故分析及预防处理


反 应 速 度 的要 求 都 应 当非 常严 格 要 求 每 一 个 输 油
坏轴瓦
,

加热炉事故 主要 有 炉 管 偏 流造成 炉 管局
, , ,
工 人 熟 记 每 条 管 道 每 台设 备 每 个 阀 门 的 作 用 规 格和功能




部 过 热 将管 烧 穿 引 起 大 火 燃 料 气 阀 门关 闭不
,
在 意 外 停 电 管 道 爆 管漏 油 机 泵 出 现 紧
,


严 炉 膛 内有 余 气 重 新 点 炉 时 未 按 规 定 通 风 造 成
炉膛爆 炸 加热 炉结 构 不 合 理 使 炉 管 局 部 过 热 将
, ,
急 故 障 时 能 够 判 定 迅 速 处 理果 断
,

反 应处 理 的 速
,
度 和 停输 时 间 事故 损 失 成 正 比 即反 应处 理 的越
,
,

形 弯头 热 变 形 导 致 弯 头 破 裂 造 成 原 油 泄 漏
操 作或调 度 不 当
,
输油 管线多 在 野外 在跨越 河 流 穿越 农 田 时 出现 穿 孔 会 造 成 严 重 环 境 污 染 和 经 济损 失 严 重 时 可 能
,

输 油 调 度 是 管 道 输 油 的 中枢 系 统 调 度 人 员 对
快 停输 时 间越 短 事 故 损 失 就 越 小 反 之 反 应 处
, ,

炉 管烧穿
,

加 热 炉 发 生 事 故 后 若 情 况 判 断失 误 指
,

挥 不 力 容易 造 成 爆 炸 火 灾 等 恶 性 事 故

油气输送管道运行常见事故分析与处理对策

油气输送管道运行常见事故分析与处理对策

油气输送管道运行常见事故分析与处理对策摘要:管道输送凭借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成为了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的油气管道总长度已超过15万公里,在未来几年,油气管道的长度将会不断增加,最终将在我国形成一个类似于高速公路的网络结构。

目前,我国的油气资源集中于西北部、西南部以及东北部地区,而油气资源最大的消耗区域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所以需要将油气资源通过长输管道运输至东部沿海。

但是我国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尤其是西北部、西南部地区,管道所跨越的温度带和地形区较多,容易对管道输送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可能会出现管道事故。

为了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必须对管道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可能会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总结,最终提出有效的事故处理对策,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危害。

关键词:油气输送管道;常见事故;处理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油气输送管道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城乡建设不断扩张,油气输送管道所处的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同时随着油气管道使用年限的增长,管道的技术性能不断变差,使用寿命逐渐变短,安全运营隐患不断呈现。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了多起油气输送管道重特大事故,如青岛、大连等地相继发生多起输油管道泄漏爆炸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

如何排查治理油气管道运行安全隐患,确保安全运行,成为当前油气输送管道权属企业、各级人民政府、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1油气输送管道运行特点1.1埋地敷设我国大多数管道都属于埋地敷设,少数管道采用架空的方式。

埋地敷设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受地形的制约较少,而且遭受外界干扰的较少,加上土壤对管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埋地敷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能源、预防管道内结蜡。

1.2无备用管站间只有一条管道,无备用管道。

目前,我国大多数长输管道在站与站之间都是通过一条管道连接,尽管埋地管道不易发生事故,但是一旦发生事故,将直接影响油气资源的输送,加上我国管道采用的加热输送,一旦停输,在管道内易出现凝管问题,将直接威胁管道的安全1.3野外输送我国大多数管道都位于荒无人烟的野外地区,当发生管道事故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工作人员才能赶到事故现场。

油气管道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油气管道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油气管道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概述本文档旨在分析油气管道工程事故的原因,并提供预防措施,以确保油气管道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事故原因分析油气管道工程事故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分析:1. 设计缺陷:部分事故可能是由于工程设计存在缺陷引起的。

例如,设计不合理的管道连接点、应力集中区与不合适的材料选择等。

2. 施工不当:不正确的施工方式可能导致管道安全隐患。

比如,焊接质量不过关、地质调查不准确、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等因素。

3. 材料问题:管道的材料质量和选择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低质量的材料和使用过程中的老化、腐蚀等问题可能造成管道的破裂和泄漏。

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等也可能导致管道工程事故。

这些灾害可能会对管道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引发事故。

5. 人为因素:人为疏忽、维护不当等因素也是油气管道事故的常见原因。

例如,操作不当、保养不到位、检查不彻底等。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油气管道工程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预防措施:1. 强化设计审查: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加强对管道设计的审查,确保设计合理性和安全性。

特别关注管道连接处、应力集中区等关键部位的设计。

2.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焊接质量、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施工现场的管理。

培训施工人员,提高其技能水平。

3.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选择高质量的管道材料,并按要求进行材料性能测试。

加强管道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处理老化、腐蚀问题。

4. 防灾减灾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如加固管道、采取防护措施,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等。

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管道维护、检查和保养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标准。

结论通过对油气管道工程事故原因的分析和合理的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油气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关法规和标准应得到有效执行,以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计划

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计划

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计划一、引言油气管道爆炸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可能引发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事故造成的后果,制定一套完善的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计划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确保高效、科学地应对管道事故。

二、油气管道爆炸事故的背景与风险油气管道是运输和储存石油、天然气等液体和气体的重要设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管道系统的老化、腐蚀、技术故障、人为疏忽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管道爆炸事故的发生。

一旦管道发生爆炸,可能会引发火灾、气体泄露、毒气泄漏等不可预测的后果,给人员、财产、环境带来严重的风险。

三、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计划的制定1.制定组织机构为了确保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计划的高效实施,应当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这个机构应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救援队伍。

2.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针对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可能带来的不同风险,应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相关的应急预案。

通过定期的巡检和监测,可以提前发现管道存在的潜在危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修缮。

3.应急预案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应急预案的制定。

应急预案应当明确管道爆炸时的应急程序和措施,包括灭火、紧急疏散、危化品泄漏处理等。

同时,还应规定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使应急处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计划的实施1.紧急通知和报警一旦发生管道爆炸事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发起紧急通知和报警,以便启动应急预案中的紧急处置措施。

同时,在通知中应明确事故的情况、事发地点和风险等级,以便相关部门更好地评估和响应。

2.事故现场的处置与监控油气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在现场应当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置和监控。

灭火、泄露止损、疏散人员等工作应按照应急预案中制定的程序进行,以确保现场的安全和控制风险的扩散。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相关建议近些年来油气管道事故高发,已经引发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本文由实际案列着手分析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

标签: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相关建议一、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1.第三方破坏事故高发。

分析我国2006年至2016年期间的管道泄漏事故可以得出结果,引发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破坏。

其根本原因是当前阶段我国城市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管线还是道路和房地产等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油气管道设施的安全运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南方某市在2012年-2016年期间发生的所有管道燃气安全事故中,第三方机械间接或直接破坏引发事故率为46%左右。

2013-2016年我国北方某市第三方施工造成泄露引发事故的发生率占全部燃气管道事故的55%左右。

第三方破坏不仅造成油气管道事故居高不下的情况,而且会引发坏境污染并导致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事故较为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2013年沪昆高铁施工过程中因塔吊坠落造成中石化西南成品油的输油管道发生严重破损情况,致使大约2000t汽油发生泄漏,而且有3位施工人员在事故中受伤,该区间内的旅客列车也暂时中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管道事故应急处理不当。

当前阶段管道安全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重救轻防”的错误思想,因此管道泄漏事故处理过程中爆炸火灾相关信息的预防和监控措施严重缺乏,造成事故應急处理不当的结果,一定程度扩大了事故的损失程度。

下面以实际管道事故对管道事故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014年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发生钻漏事故,造成管道内原油泄漏,虽然消防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处理,但是现场人员仅仅采用沙土及泡沫填埋处理泄漏原油,并没有就原油的扩散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最终使得泄漏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并引发了严重的爆炸火灾事故,附近区域内的20000多名居民被紧急疏散至安全地带,造成非常坏的社会影响,但是万幸本次事故未发生人员伤亡情况。

试析油气储运事故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试析油气储运事故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试析油气储运事故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油气储运事故是指在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其损害程度较大,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危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油气储运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对于保障油气储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气储运事故的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和缺陷油气储运设备长期运行会导致设备老化,以及未及时检修或更换设备可能存在的缺陷,这是导致油气储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管道老化导致泄漏,储罐腐蚀导致漏油等。

2. 人为操作失误人为操作失误在油气储运事故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过程中,可能由于疏忽大意、疲劳、缺乏经验等原因而引发事故,例如操作失误导致管道开启、泄漏等情况。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极端天气,也会导致油气储运设施和管道受损,引发事故,如管道破裂、储罐倒塌等。

4. 管道腐蚀管道腐蚀是油气储运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由于管道长期受到介质的侵蚀,以及部分区域环境恶劣,导致管道腐蚀速度加快,最终导致管道破裂、泄漏等事故。

5. 泄漏和放烟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由于管道腐蚀、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等因素,会导致油气泄漏,同时操作人员的烟火等行为也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对设施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1. 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针对设备老化和缺陷导致的事故,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检修方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严格操作规程针对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需要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禁止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加强安全监测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系统,对油气储运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保障管道和储罐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40年国内外油气长输管道事故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影响、腐蚀、材料缺陷等是油气管道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油气管道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法规、制定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加强有关科研及应用等。

关键词油气管道事故分析完整性管理油气管道具有管径大、运距长、压力高和输量大等特点[1]。

管道系统包括管道、站场、通信系统等,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2]。

油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会对环境和人员产生严重的后果[3]。

因此,管道的安全运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总长已超过4×104km。

运行期超过20年的油气管道约占62%,而10年以上的管道接近85%。

我国东部油气管网随其服役期的延长,管道腐蚀、破坏等问题颇为严重;西部油气管道因服役环境自然条件恶劣等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由此可见,我国油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形势不容乐观,开展油气管道事故分析与防护措施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国内外油气输送管道事故的统计分析1.1国外油气管道事故1970—1996年,欧洲油气长输管道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平均为0.575次。

由于在管理、施工和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改进和提高,管道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1988年至2001年间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降为0.297次。

表1中的统计结果表明,外部影响是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占48.5%;其次是腐蚀因素占19%;第3个主要因素是施工和材料缺陷,占18%[4]。

表11970—1996年欧洲燃气管道事故统计前苏联的输气管道干线总长在1981年至1990年间增加了83×103km,至1990年初达到207×103km,这期间前苏联共发生管道事故752起。

表2给出了各种失效因素所占的比例,其中,腐蚀、外部影响分别为39.9%、16.9%,在油气管道事故因素中占主导地位。

通过加强管理,前苏联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由1981年的0.71次逐年下降到1990年的0.26次[4]。

1970—2000年间,美国天然气长输及集输管道共发生事故8814次,年平均发生事故294次。

统计结果表明:外部影响、腐蚀、焊接和材料缺陷、设备和操作是引发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表3)[4]。

据加拿大国家能源委员会(NEB)统计,加拿郎需庆赵志勇宫宏刘全桢(中国石化集团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作者简介:郎需庆,助理工程师,工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从事石油化工安全工程和安全技术研究工作。

破坏原因占有比例,%外部影响材料缺陷腐蚀地表移动维修失误其它48.5181963.55油气管道事故统计分析与安全运行对策15本栏编辑王广亮2006年第6卷第10期安全技术大约有540×103km的油气长输管道。

加拿大平均每年约发生管道事故30 ̄40起,其中大部分事故为油气泄漏,管道断裂事故发生较少。

1975—1982年,加拿大输气管道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平均为2次。

1985—1995年间的管道事故统计表明,68%是输气管道失效事故;1996年发生管道事故69起,1997年88起,1998年54起,其中大部分为气体管道事故[4]。

表21981—1990年前苏联输气管道事故统计表31985—2000年美国天然气管道事故统计1.2我国在役油气管道事故我国在役油气管道按运行年限可分为“老龄期”管道和“幼年期”管道两大类。

“老龄期”管道的服役期大都超过2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受当初管材、设计及施工水平等条件所限,管道输送系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虽然东部地区管道所处自然环境状况较好,外力破坏(如土壤位移、冲刷断裂等)情况较少,但近年出现的违章建筑、打孔盗油等第三方破坏管道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幼年期”管道主要指西部刚投入使用不久的油气管道,如:涩-宁-兰管道、兰-成-渝成品油管道、陕-京输气管道等,西部地区的新建油气管道所处自然环境恶劣,多为灾害性地质,因此,外力破坏引起的管道事故比例要高于东部。

总体来看,这两类长输管道处于事故高发阶段。

据统计,我国四川地区12条输气管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平均为4.3次,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输油管道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超过2.0次[3]。

表4为我国四川输气管道在1969—2003年间的事故统计。

由于四川地区大部分输气管道已接近或超出服役期,加之早年施工技术水平及材料问题使得管道的腐蚀问题日益凸现,因此,腐蚀造成的事故占第一位;其次为施工缺陷和外部影响;管道的第三方破坏事件日益严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3]。

表41969—2003年四川地区输气管道事故统计1.3油气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及特点总体来看,国外天然气管道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外部影响、腐蚀及焊接和材料缺陷。

外部影响是欧美国家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腐蚀是加拿大和前苏联的主要原因;我国天然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为腐蚀、外部影响和材料缺陷。

国外输气管道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我国油气管道的事故率远高于发达国家。

管道由投产至终结其事故率一般遵循浴盆曲线,所谓浴盆曲线是曲线呈浴盆状。

在管道投产初期,因设计、施工、管材、设备等诸方面的缺陷导致事故率较高,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约为5次左右,该阶段通常持续0.5~2年。

管道正常营运期事故少而平稳,该阶段的事故多为管道受腐蚀及外力破坏所致,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为2次左右,一般持续15~20年。

管道老化阶段由于管道内磨损及内腐蚀加剧,事故明显上升,其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一般在2次以上,而且事故发生有意外性,修复也困难[5]。

2保障油气输送管道安全运行的措施完整性管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管道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管道现存的各种安全隐患,降低运营风险,实现管道的高效、安全和经济运行。

近10多年来,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政府及各石油公司相继颁布占有比例,%39.916.913.310.88.62.92.35.3破坏原因发生次数腐蚀外部影响材料缺陷焊接缺陷施工缺陷误操作设备缺陷其它3001271008165221740破坏原因占有比例,%外部影响腐蚀焊接和材料缺陷设备和操作其它43.622.215.38.510.4破坏原因占有比例,%外部影响材料缺陷腐蚀施工缺陷地表移动其它15.810.939.522.75.65.5安全、健康和环境16安全技术HSEHSE了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法规、标准。

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对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开展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提高管道系统安全运行水平,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2.1制定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管道的完整性是指管道要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受控的工作状态,可不断采取措施预防管道事故的发生。

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循环进行的管道监控管理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再次进行管道检测、风险评价及采取措施减轻风险,以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管道内检测是获得管道完整性数据的最好手段,但全面实施管道内检测还存在诸多困难。

我国能够或已经进行内检测的管道少之又少,其他的基础工作,如事故的统计分析、有关资料及数据库也不完备。

对此,可依据不同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

对于新建管道,深入进行调研和设计方案比选,保证推荐的路由、工艺、设备及自控等方案技术经济合理而且安全可靠;对近年新建成的大型管道,及时制定数据收集、管道评价、完整性管理程序的计划并逐步实施;对运行多年的老管道,可以采用直接评价法或其它技术来评价腐蚀管道的完整性,通过对管道系统或某些管段的物理特性和运行历史调查、腐蚀及防腐检测和评价等来得到管道完整性的资料。

对有内腐蚀危害的管道重点检查易于腐蚀的管段。

2.2加强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a)建立油气管道事故数据库。

研究我国油气管道的事故特点,搜集事故资料,建立全国性的管道事故数据库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

b)提高油气管道检测水平和能力。

在对国外管道腐蚀检测器的消化吸收基础上,研制开发适合我国管道实际状况的油气管道智能检测系统装置,对我国在役油气管道进行全面检测和安全评价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3开展油气管道的风险管理工作管道风险管理是对管道潜在危险转变成事故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的综合分析。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风险分析方法应用到油气管道方面,对新建或已建管道进行风险评估。

应结合我国工程实际,尽快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以期取得可以逐步应用的定量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3结语对近40年国内外油气长输管道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外部影响、腐蚀、焊接和材料缺陷是管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保障我国油气输送管道安全持久运行的措施:建立和完善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是保证油气管道系统长稳安全运转的必要手段;加快管道内外检测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是确保完整性管理顺利开展的基础。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投入和扎实的工作。

4参考文献1李鹤林,赵新伟,吉玲康.油气管道事故分析与完整性管理.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41:24-312郑津洋,马夏康,尹谢平编著.长输管道安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杨筱蘅,严大凡.逐步实施我国油气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天然气工业,2004,24(11):120-1234王玉梅、郭书平.国外天然气管道事故分析.油气储运,2000,19(7):5-105刘毅军,甘丽华,于汐.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天然气工业,2005,25(4):181-184AccidentsStatisticalAnalysisandSafetyOperationMeasuresoftheOil-gasPipelineLangXuqing,ZhaoZhiyong,GongHongandLiuQuanzhen(SINOPECSafetyEngineeringInstitute,Shandong,Qingdao,266071)Abstract:Thestatisticalanalysisisdonefortheworldwideoil-gaspipelineaccidentsoccurredinre-cent40years.Theresultsshowthatexternaldamage,corrosionandmaterialdefectsarethemainfailurereasons.Then,protectivemeasureareofferedbasedoncurrentourcountrysituationsuchasbuildingupthecomprehensiveregulation,developingthepipelineintegritymanagementplanandstrengtheningrelatedresearchandapplication.Keywords:oil-gaspipeline;accidentanalysis;in-tegritymanagement安全技术17HSE2006年第6卷第10期郎需庆.油气管道事故统计分析与安全运行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