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平面镜成像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平面镜成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平面镜成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平面镜成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纸上作为,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代表的位置。

(2)把放在的前面固定,可以看到(3)再拿一支但不蜡烛,在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

这个位置就是的位置。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物理学中常用的等效替换法。

本例中将看得到摸不到的物体用实物表示出来。

)(4)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上面的操作,记下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比较蜡烛和像的大小。

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距与物距的关系12(5)把蜡烛和玻璃板移开,用直线把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的距离,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的夹角。

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_____(“垂直”或“平行”)。

平面镜成像规律也可以表述为: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做该实验时,我们为什么选用透明的玻璃而不选用不透明的平面镜?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____关系;3、玻璃板为什么要和纸垂直?。

4像和物完全重合说明:二平面镜成虚像1、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但是,我们却看到。

这是为什么?2、分析:如图所示,点光源S向,一部分射向,经平面镜,。

由于有光沿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发出的。

S’就是S。

3、由于平面镜后,进入眼睛,所以把S’叫4、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的使用,古代人们就用。

现代生活我们。

如:图4、3-4是演员。

2、平面镜在的应用。

医生用来,早期军事上的组成的。

3、如果把排列起来,就可以把汇聚,从而利用。

这就是的原理4、平面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① ② 等其作用是① ② 自主检测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_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移1m,则他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 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 学案

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课前提问提出一些问题思考:①在照镜时,你的像在平面镜中的什么位置?②像的大小怎样?③你的位置改变时,像怎样变?二、新课内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方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像,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点燃后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与像完全重合,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移开玻璃板,连接两支蜡烛位置,量出到玻璃板的距离。

●分析和论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虚像与实像的区别·S图34.平面镜的应用及现象的解释(1)图4,5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6,7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第二次实像虚像123相同点图1图2凸面镜和凹面镜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如图8所示的“哈哈镜”。

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1)如图9所示,凸面镜使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10所示,凹面镜使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像特点:如图11所示,凹面镜成________________像,凸面镜成________________像。

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学生可能会对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产生困惑,特别是对于成像的虚实性和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等概念。此外,他们可能对实验操作中的细节把握不够准确,如如何准确测量像和物的大小等。同时,将平面镜成像原理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对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构成一定的挑战。
- "像与物的位置关系,物像距离相等,成像虚实性判断。":引导学生思考物像位置的判断和成像虚实的理解。
- "生活中的镜像现象,你能找到多少?":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镜像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成像的虚实性等。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平面镜成像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平面镜成像的重点,强调成像特点和原理,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等方法,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知识的理解。
-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合作、交流、评估等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学生通过学习平面镜成像,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教师备课:

4.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01122212019)

4.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01122212019)

4.3平面镜成像线垂直于镜面。

提问:1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2、玻璃板为什么要与桌面垂直?3、玻璃板厚度为什么要薄?(防止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成两个不重合的像)4、为什么准备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5、至少要进行几次实验?(3次)为什么?6、怎样使像更清晰,更易于观察?(成像一侧贴黑色纸)7、本实验中物是谁?蜡烛点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虚像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能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为什么呢?结论: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进入眼睛的光线并非真正来自平面镜后的S',所以S'叫作虚像。

么办?10.若无论怎么移动都找不到,为什么?知识运用课堂活动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光屏接不到。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能接到。

三、作图1 、对称法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四、平面镜应用举例:练功房里的镜子;牙医用的平面镜;潜望镜等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像五、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发散作用凹面镜:会聚作用列举它们的各自应用:凸面镜(车辆的观后镜、街角拐弯处的反光镜等),凹面镜(太阳灶、手电筒反光装置、哈哈镜、天文望远镜、内窥镜等)哈哈镜不是凹面镜天文望远镜应数全叫反射式基础训练1、下列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A.阳光下,地面上有物体的影子B.人在平面镜里看到了自己的像C.平静的水面能映出岸上景物的倒影D•“水中月,镜中花”好看拿不到。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平面镜成像》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平面镜成像”。

我们将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理解平面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光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规律,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对光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平面镜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基本规律的程度。

3. 作业与检测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检测,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首先,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

其次,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和规律。

最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3. 巩固练习: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教师通过课堂小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等。

六、学后反思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首先,学生应该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包括对平面镜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会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2.能正确选用实验器材并说出器材的作用,通过观察现象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能在具体情境中识别物、像、平面镜,通过观察、实验和光的反射作图,理解虛像的成因;4.能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相关的现象。

中心任务: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实验探究过程,会利用平面镜成像作图设问导读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虚像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外一支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在纸上记录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2)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实验。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4)在成像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会成像。

实验分析:(1)、为使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2)本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什么?(2)实验应选用较(薄或厚)的玻璃板,从而使玻璃板前后表面各自成的像重叠得更好,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必须与桌面放置,否则未点燃的蜡烛在桌面上移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4)在本实验中有两个替换: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未点燃蜡烛代替点燃蜡烛的像来确定像的位置,都是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5)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实像虚像成因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例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承接可以用光屏承接,底片可感光不能用光屏承接,底片不可感光人眼是否能看到人眼能看到人眼能看到像的特点倒立正立画法用实线画用虚线画(6)最后一个步骤在光屏上能否成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实验结论:你能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吗?2、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3、平面镜为什么会成虚像?请你补全下面的作图,并加以解释。

4.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初二上册)

4.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初二上册)

4(一)教学目的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复杂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运用。

4.引见我国现代的平面镜,对先生停止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具演示用器材:牙科医生用的小平面镜、潜望镜。

先生实验器材(2人一组):平板玻璃,黑色各半的纸、蜡烛2支、桂林花桥彩图。

(三)教学进程一、温习提问画出以下图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一同窗在黑板上画,其他同窗在下面自已画。

)教员讲评。

二、新课引入舞蹈演员排演房中,常有一块大镜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三、停止新课1.平面镜教员:日常生活中用的镜子外表都是平的,叫平面镜。

平面镜我们都熟习,并且知道它能成像。

像、物与镜面的关系怎样?板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生实验做课本图5-14实验。

在黑色各半的纸上白的一边作接壤限垂直的线段,并在线段上画出刻度(以1厘米为最小刻度,以接壤限为终点),把平板玻璃竖立在接壤限上。

实验步骤:①在垂直线段的恣意刻度处放上蜡烛,扑灭蜡烛看玻璃后的像。

②用手在玻璃后摸一摸能否有蜡烛存在。

③拿另一支与扑灭的蜡烛完全相反的蜡烛放在玻璃后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

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吗?④改动扑灭蜡烛的位置,重复下面的实验。

看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能否总相等。

提问:蜡烛和它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板书:〝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提问:由玻璃前后的蜡烛完全重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板书:〝2.像和物大小相等。

〞以上两点结论均在先生思索回答后,教员讲述得出。

教员:把像和物体的位置用直线衔接起来,它们的连线与玻璃垂直。

练习:一个1.6米高的同窗,站在距平面镜2米远的中央,像与他的距离是(4)米。

当他向平面镜接近时,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将(减小),像的大小将(不变),像高是(1.6米)。

教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运用平面镜的国度之一。

远古时期,人们就应用安静的水面作镜面来梳妆装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拿一支外形相同但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与像,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3.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上述过程。
4.用直线把蜡烛和像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并用测量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3)数据记录表格:
物到镜的距离/cm
像到镜的距离/cm
找到平面镜所成的像,虚像的理解
学习过程
学习总结
【课前检测】
光的反射定律:
【目标一】
1.知道什么是平面镜并会区分物和像
2.探究并记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导学过程:
观看“浇不灭的蜡烛”视频,引出课题: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定义: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都可以叫平面镜。
2.假如: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与物大小,像、物到镜面距离,像物连线与镜面。由此,需要探究像和物体的位置、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一: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问题二:如何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总结: 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物理方法是: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物理方法是:
问题三: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有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1)器材:、、、白纸、笔、支架
(2)实验步骤:
1.在桌面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立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平面镜离物体的距离
2.根据 “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像和物的大小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 ________。
【目标二】
平面镜作图
问题导学过程:
方法总结;
【反馈训练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学 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学习目标 1熟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知道什么样的像是虚像。

和小孔成像比较,看两者的像是不是一样?有什么区别?
3、 能够应用平面镜成像解释一些现象,同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初步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利用平面镜解决问题。

二、 快乐自学
像与物分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虚像实际上是 ________________ ,而实像是_____________ ,如果把一光屏放置在镜子后面或小孔的后面,哪
一个能在光屏上得到像?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合作探究
(一)知识回顾
1光在传播过程中是 ____________ 传播的。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________________ 。

3、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__________ 两侧; 等于 ________ 。

4、做图。

N,
(,二)新知识学习
[学点一】、探究平面
(1)设计一个实验探究
出的结论反射光线 结果在全班中交流。

物距
像距 正倒 大小 虚实
1
2
3
使反射光线竖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直照到照表格要 求写出所用的器材、实验过程、测得的数据及得
岀平面镜的位置。

(2)参照书本绘制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学点二】、探究虚像和实像
(1)回忆小孔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蜡烛的火焰的像_ (填“能或不能”)出现在光屏上。

这说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 _ (填“实或虚”)像。

(2)如果在平面镜后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出现物体的像,这和小孔成像所
成的像________ (填“一样或不一样”),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 (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这样的像叫虚像。

【学点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
A、8点20分
B、4点20分
C、3点40分
D、3点20分
(2)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
是()
A. 1m B . 2m C . 3m D. 4m
4、阅读书本科学世界:
(1)凹面镜和凸面镜统称 ____________ 。

(2)凹面镜对光有 ________ 作用,凸面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 作用。

四、知识小结
1、对照学习目标,将你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

2、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五、课内检测:
1、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
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2、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保持不变,镜面转过0 ° ,则反射光线的方向将转过()
A、B ° /2 ;
B、20 °;
C、0 °; D 无法确定。

3、池中水的深度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 X 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
2 米;B 4 米C 7.6 X 105米;D、3.8 X 105千米。

玄4、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反射面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NP上,
光线经两块平面镜反射后与A0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A 30°;
B 45°; C、60° D 、90°。

六、课外作业:
6、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
墙上的手影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D无法确定
7、以下属于漫反射的是()
A、在黑暗中看不见东西;
B能清楚看到黑板上写的粉笔字;
C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的像;
D在水中看到月亮的倒影。

8、要使一支铅笔跟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支铅笔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
A 0°;
B 30°;
C 90°;
D 、180°。

9、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少1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和原来相
比()
A、减少15°;
B、减少60°;
C减少30°;D减少45°。

10、光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通过相同的距离,所需的时间分别是t l和上2,则()
A、t 1=t 2;
B、t 1<t 2;
C、t1>t2 ;D无法比较。

11、如图所示,A 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试根据成像规律画出虚像S/和光源S的位置。

第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