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文言文复习(虚词)归纳总集(必修4)习案教师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虚词)归纳总集(必修4)

1.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词,于之 E语

气助词 G词尾,……的样子)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

是 (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A、B(A助词,表判定语气 B助词,表判定语气 C表停顿 D 助词,表疑问语气)

3.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G把 H在)

三.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用作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

用作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4.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5.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6.遂乃.研核阴阳

7.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

8.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9.秦王恐其.破壁。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10.示赵弱且.怯也。

用作连词。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11.臣所以

..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1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13.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14.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动词。演奏

1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动词。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16.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17.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1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连词,相当于“而”

19.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介词,因为

20.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凭借

2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介词,拿,用

22.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介词 :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23.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助词 :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24.相如因.持璧却立

副词。于是,就;因而。

2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等。

依靠,凭借。趁着,趁此。通过,经由。

26.因.其势而利导之

顺着

27.因.入京师,观太学

于是

28.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介词。到

29.君幸于.赵王。

介词。被。(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30.乃设九宾礼于.庭。

介词。在

31.燕王欲结于.君。

介词。与,跟,同。

32.于是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3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

..秦王

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3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助词。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3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36.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助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3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38.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助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