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精益生产实务四--安定化生产
JIT精益生产实务-平稳化生产

7
三、为什么要平稳生产
前面说过平稳生产就是要消除生产的品种及数量的高低波动起伏,将它拉 平仿佛走在平坦的路上一样,舒适与稳定,这种平坦稳定的方式到底会带给 我们什么好处,且看如下说明: (1) 零部件的使用量安定。因为在每一个循环内制品的种类及数量都一样, 所以在装配线上所使用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也一定。这么一来向零部件仓库 领取的类别及数量也一定,最后连向供应厂商指定交货的类别及数量,当然 也都一定了。 (2) 各个生产阶段所需求的种类及数量都一定,自然就会使各制程以及供应 商的生产负荷也安定化了,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也能较有效率地运用。 (3) 可以减少制程间的许多在制品以及成品的库存。成品仓库要达到零库存 的境界也变得有可能了。 (4) 一个流动或少批量的流线生产及运搬的方式,可使每一个制品的生产交 付时间大幅缩短,对市场的需求变动幅度的适应性很高,也使接单之后才生 产的可能性得以实现。
4
1、以月安排的生产计划 以月安排的生产计划就是指一种制品一个月内仅排进一次的生产计划。例 如某一工厂内这一个月有三种制品X、Y、Z要生产。X制品的需要数为1 000台, Y制品为600台,X制品为400台。那么生产计划就排定前半个月,10个工作天 全部生产X制品。然后6天生产Y制品,最后4天生产Z制品。这是一种常见的型 态。这种型态适用于市场安定,品种类别少,做得出来就卖得出去的时代。 然而,这种时代已经逐渐消逝了。 2、以周安排的生产计划 以周安排的生产计划基本上与月安排的生产计划,是相同的思想,亦即一 种制品一周内仅生产一次。就以前例来说可分成四周重复生产。每周都生产X 制品250个、Y制品150个、Z制品100个,这样的方式不同之处,就是制品在库 量可减为1/4,每一制品在一个月有四次的重复生产,当然也是较进步的做 法了。
2-2.163 精益知识——精益生产的四化管理

53、精益知识——精益生产的四化管理精益生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它致力于改进生产流程和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尽最大可能消除价值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劳动利用率,消灭浪费,按照顾客订单生产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
精益生产求精的方法可以总结为四化管理。
那么什么是四化管理呢,下面精益生产咨询专家为大家介绍如下:一、精益生产之流线化生产1流线化生产的意义2流线化生产与批量生产的差异3流线化生产的八个条件4流线化生产的步骤5流线化生产的设计原则6流线化生产的设计要点二、精益生产之安定化生产1、人员的安定(1)标准化作业(2)多技能工训练技巧(3)动作经济原则2、设备的安定(1)可动率才重要(2)自主保全与零故障(3)TPM的几大步骤(4)TPM推进的关键点(5)TPM案例讲解与讨论:3、品质的安定(1)现场品质的意识和三不政策(2)品质管理的八条原则和五项战术(3)六西格玛品质改善技术4、物量的安定(1)突破传统思维,经济批量不经济(2)快速切换的基本方法和原则5、管理的安定(1)现场管理的安定法则,人定胜天(2)如何形成现场改善自律机制(3)对日常管理病开药方,5S(4)目视管理,让问题看得出来三、精益生产之平稳化生产(1.5H)1、什么是平稳化生产2、平稳化生产的技巧3、混流生产是平稳化生产的最高境界4、运用约束理论突破流程瓶颈四、精益生产之超市化生产(4H)1、JIT交货与JIT生产2、生产节拍的计算方法3、推系统与拉系统,前推后拉方式如何实现4、如何应对订单波动,平衡生产5、如何预测市场需求,掌握生产主动权。
精益生产实务四安定化生产

精益生产实务四安定化生产什么是精益生产实务四安定化生产?精益生产实务四安定化生产是精益生产方法的一种实践方法,旨在实现生产过程的持续改进和稳定性。
它涉及到四个关键方面的安定化措施,分别是:人员安定化、设备安定化、工艺安定化和品质安定化。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企业可以达到高效、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人员安定化人员安定化是指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实现人员安定化的关键是重视人才培养、员工满意度和员工关系管理。
企业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提升,并鼓励员工参与持续改进的活动。
人员安定化可以带来以下益处:•减少员工离职率:稳定的员工队伍可以减少员工离职率,降低员工流动带来的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稳定的员工队伍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增强员工责任感:员工安定化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提升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设备安定化设备安定化是指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设备安定化,企业需要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维护计划和流程。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故障排除,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设备安定化的好处包括:•减少设备故障率:通过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降低生产线停机的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的稳定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中的等待时间和不良品率。
•降低生产成本:稳定的设备能够减少损耗和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工艺安定化工艺安定化是指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实现工艺安定化需要建立标准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点,并进行监测和调整。
同时,还需要培训员工,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工艺要求。
工艺安定化的好处包括:•稳定的产品质量:工艺的稳定性能够确保产品具有一致的质量水平,降低不良品率。
•提高生产效率:稳定的工艺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和生产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更好的产品一致性:稳定的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之四安定化生产

之四安定化生产安定化生产是指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各行各业中,安定化生产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化工业领域,因为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安定化生产的重要性、实施安定化生产的步骤以及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安定化生产措施,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 安定化生产的重要性安定化生产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稳定性的关键手段。
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产品变异性,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不良产品的产生。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制造业和化工行业中,安定化生产更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行业生产的产品往往需要满足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任何质量问题都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因此,实施安定化生产是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实施安定化生产的步骤要实施安定化生产,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步骤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以下是实施安定化生产的关键步骤:2.1 设定指标和目标首先,企业需要明确产品质量指标和生产目标。
这些指标可以是产品尺寸、强度、重量、外观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化工行业,还可能包括化学成分和纯度等要求。
设定明确的指标和目标是实施安定化生产的基础。
2.2 建立可靠的生产工艺在设定指标和目标后,企业需要建立可靠的生产工艺。
这包括确定生产工艺的每个步骤和操作要点,确保每个步骤都能够稳定地进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和监控体系,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2.3 制定标准作业程序标准作业程序是确保生产过程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确定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工艺参数和品质要求,可以使操作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工作,减少不确定性和操作错误。
标准作业程序应该包括所有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求。
2.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实施安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JIT精益生产实务4安定化生产

•CWMC 国慧顾问
•2、产距时间 • ——生产的指挥棒
• 不过量生产,不建立库存是JIT的基 本目标。 • 产距时间根据市场需求量确定,各 生产线按照产距时间组织生产,就能避免 过量生产及由此造成的种种浪费。
•有效工作时数(月或日) •产距时间= ————————————
•市场需求数量(月或日)
JIT精益生产实务4安定化生产
•CWMC 国慧顾问
PPT文档演模板
•(一)人员安定化管理
• 1、标准作业
• 2、产距时间
• 3、作业顺序
•4、标准在制品
• 5、非标准作业处理
• 6、少人化
• 7、多工序操作
• 8、多能工实施要点
•
9、作业动作“三不”政策
•
10、动作改善的20个原则
JIT精益生产实务4安定化生产
JIT精益生产实务4安定化生产
•CWMC 国慧顾问
•— 业绩辅导——建立伙伴关系的有效途 径—
•业务教导
PPT文档演模板
•(O)了解部下
•(一)学习准备
•(二)工作传授
•(三)试做 •(四)检验
•(三)试做
•
1、让他一边试做,
•
一边说出主要步骤;
•
2、帮他改正错误;
•
3、再让他做一次,
•
同时说出要点;
• 4、逐步减少指导。
PPT文档演模板
JIT精益生产实务4安定化生产
•CWMC 国慧顾问
•— 业绩辅导——建立伙伴关系的有效途 径—
JIT精益生产实务4安定化生产
•CWMC 国慧顾问
•顾 •回
•Just In Time
•适品 ·适量 ·适时
JIT精益生产之安定化生产

JIT精益生产之安定化生产导言JIT(Just-In-Time)精益生产是一种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引入并广泛应用的生产管理哲学,旨在通过精确的生产计划和高效的物料流动,实现生产过程的最大化效益和最低化浪费。
其中,安定化生产是JIT精益生产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稳定生产过程,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和不确定性。
什么是安定化生产安定化生产是指通过部署适当的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波动性和异常情况,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靠性。
在传统生产管理中,常常存在生产过程中的停机、故障和延迟等问题,而安定化生产就是通过改善和优化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实施安定化生产的关键步骤为了实现安定化生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措施:1. 核心价值链分析核心价值链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直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环节。
在实施安定化生产前,需要对核心价值链进行仔细分析,确定哪些环节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影响最大。
这些环节通常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物料供应、生产操作、质量控制等。
2. 流程改进和标准化通过对核心价值链进行流程改进和标准化,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和不确定性。
这包括优化生产流程、建立标准作业流程(SOP)、制定工序和作业指导书等。
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指导将有助于降低人为错误和生产变动。
3. 设备维护和保养保持生产设备的良好状态是实现安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
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将降低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同时,还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润滑、清洁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持续改进和问题解决安定化生产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通过持续的问题解决和改进活动,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变动性和异常情况。
这可以通过使用质量工具如PDCA循环、5W2H等来识别和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来增加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安定化生产的优势和益处实施安定化生产可以带来许多优势和益处: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减少停机、故障和延迟等问题,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精益生产实务安定化生产

精益生产实务安定化生产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追求卓越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竞争策略。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论,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消除浪费,实现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
然而,精益生产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改进和不断调整,以确保生产的安定性。
本文将探讨精益生产实务中如何实现安定化生产的方法和策略。
精益生产概述精益生产,又称为精益制造或精确制造,是日本企业丰田汽车公司首次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论。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价值流程和消除各种浪费,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包括价值流映射、流程平衡、拉动生产、持续改进等,旨在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安定化生产的重要性在实施精益生产的过程中,安定化生产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安定化生产指的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生产流程达到稳定的状态,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稳定性。
安定化生产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安定的生产流程能够减少因生产中断和故障引起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2.降低生产成本:稳定的生产流程能够减少废品和次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的生产流程有利于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4.提高员工满意度:稳定的生产流程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增加员工的满意度。
实现安定化生产的方法和策略1. 制定清晰的生产计划和排程制定清晰的生产计划和排程是实现安定化生产的基础。
生产计划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确定合理的生产批次和周期。
排程要考虑原材料供应、生产线平衡和工序间的协调,确保生产流程的稳定性。
2. 优化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是实现安定化生产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同时,要采用合理的物料管理方法,如:先进先出(FIFO)原则、定期盘点等,避免物料过期、短缺或堆积的情况。
3. 建立稳定的生产流程稳定的生产流程是实现安定化生产的基础。
JIT精益生产实务-安定化生产(切换的安定)

1
目录
一 二
• 经济批量不经济 • 生产切换的型态
• 快速切换的四个阶段 三 四 五
谢 谢
• 快速切换的思想步骤 • 快速切换的法则
2
一、经济批量不经济
大多数制造企业生产的制品不会仅是一二种而已,少则数十种,多则数万 种也有。不同类别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必定有其不同的制造条件。 举例来说:温度不同,工具、模具、胎具的不同,材料、零部件的不同甚 至工作方法也有不同。因此,在不同类别的产品更换时,生产线必须暂时停 止生产活动,以便能更换并设定新的工作条件,这种更换设定的动作就称为 “切换”。“切换”时,因生产停顿所耗费的时间就称为“切换时间”。 “切换”的次数会因生产线产品种类的增多,或生产批量减少而相应增多。 每次“切换”耗费的时间,对工厂而言是一种损失。为了减少这种损失,许 多人想到的解决方式就是加大每一种产品的生产批量,以及减少产品的种类, 这样一来每一个产品所分摊的平均切换损失就会减少。换句话说,生产的批 量越大,分摊的切换成本就越低。 但是如果批量超过了市场的需要量,多余的产品就必须储存起来保管。储 存时必然使用到仓库以及相关的防护保管及管理,所以每次生产的批量越大, “保管”的成本也就越高。就“保管”成本而言,希望每次生产的批量越少 越好;就“切换”成本而言,又希望批量越大越好。到底该怎么办呢?
4
经济批量最大的盲点就是认为“切换”时问是不可缩短的。可是事实上, 如果能够缩短“切换”时间,那么生产的批量自然也跟着缩短,并且降低“保 管”成本。举例说明,如果生产的批量是1 000个,而切换时间为100分钟,那 么每一个产品分摊的切换时间就是6秒钟,库存量则为l000个。如果“切换” 时问能改善为50分钟,那么生产的批量也可以降为500个,平均每一个所分摊 的切换时间,仍然是6秒钟没有改变,但是库存量则降为500个,当然保管的成 本也降低了。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知道,经济批量的想法反而使得生产的成本不经济,因 为它承认“切换”时间是不可变的。LP的理念中,经济批量是不用计算的,换 句话说,每次生产一个的成本是最低的、最经济的,要达到此境界,那么“切 换”就要朝快速切换”以及“零切换”的境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