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陈情表同步测试卷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9.1陈情表1.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报养刘之日短也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C.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但以刘日薄西山D.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B.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C.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D.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3.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A.听臣微志听:听从。
B.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祚:家门, 家庭。
C.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
D.不矜名节矜:矜持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 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十五”又称“望”。
C.“象笏”即象牙制的手板, 古代品级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执笏, 供指画和记事。
D.“来归”和“归宁”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而刘夙婴疾病②急于星火③余自束发读书轩中④鸡栖于厅⑤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⑥使不上漏⑦今臣亡国贱俘⑧妪, 先大母婢也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④⑤/③⑥/⑦⑧C.①⑦/②④⑤/③⑥/⑧D.①/②④⑤/③⑥⑦/⑧6.下列加粗词语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雨泽下注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③乳二世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⑤执此以朝⑥则刘病日笃A.①④⑤/②③⑥B.①②④⑥/③⑤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②⑥/③④⑤7.欣赏作品要学会咬文嚼字, 品味语言。
仔细阅读文章, 回答下列问题:(1)第二段接连使用时间词“逮”“前”“后”“寻”, 对应的征召词“察”“举”“拜”“除”“当”以及递增官职“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有什么用意?(2)第二段“切”“峻”“责”“慢”有什么表达效果?四字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结合文本仔细品读下面文句中的加粗词语, 说说作者使用这些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高中语文】《陈情表》同步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9.1《陈情表》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与感动罗伟章(1)我读的第一篇古文,是《陈情表》。
(2)那时候,我还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我二哥念初中,好读书,在乡上买了本《古文观止》。
寒假里,大雪盈野,土地被雪盖了,农活也被雪盖了,二哥便拿着书,钻进院坝边新修的空房里,不喊吃饭就不出来,出来时必冻得躬肩缩背,脸色青紫。
如此十余天后,书变重了——满本都是红色的批注。
腊月三十那天,父亲和兄弟姐妹上邻院看灯去了,我和二哥都不爱热闹,兄弟俩坐在火塘边,他把书取来,挑一篇念给我听。
念的是《陈情表》。
我听不懂内容,但闻到了旧香。
语言的美,是美到嗅觉里的。
念了,二哥又背诵,很是自得。
当他逐句讲解,自得的心淡了。
那是一个没下雪却打着黑霜的冬日。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这句话给子我的宽慰,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
我五岁多,母亲就去世了。
家里的天,是母亲顶着的,父亲也要听母亲的,母亲去世,天就塌了。
在对未来的惊恐中,我常躲到屋后的林子里,窥视村里小孩跟在各自的母亲身后,从田间地头走过,一声一声地叫“妈”。
为啥他们都有妈,唯独我没有?我的妈是一个土堆,冰冷而臃肿,摸上去是粗糙的颗粒。
再摸,还是。
找不到答案,疑惑就凝结为痛楚。
我认为自己是世上最悲苦的人。
然而,李密,《陈情表》的作者,半岁就无了父亲,到四岁,母亲改嫁。
死别和生离,小小年纪,他就尝透了。
那是我第一次受到关于痛苦的教育。
(4)痛苦不是你一个人的。
(5)当痛苦降临,无力除去,便逃脱,不能逃脱,便忍受——岂止忍受,还要担荷。
如此,胸襟就撑出别样天地。
后读杜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那门,那窗,是打开的,打开后就看到万千气象:众生之苦里,蕴含着无限生机。
杜诗让我更深地理解了《陈情表》对我的意义。
(6)在我心里,李密始终是个孩子。
到他写《陈情表》时,已44岁,可依然是个孩子。
这感觉真没有错。
李密以孝闻名,《陈情表》以孝动人,“孝”字在甲骨文里就有,是汉字的母字,“老”之下一“子”,“子”紧贴“老”,代表晚辈对老人的扶持,李密对祖母,侍奉汤药,“未曾废离”,是一辈子的孩子。
高二语文 2.1.1《陈情表》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5

陈情表·同步训练1.表是______,初中我们学过______的______即是。
2.判断:李密,字令伯,唐朝人,为人刚正,有文名和辩才。
3.选择注音全正确的一组[ ]A.太子洗.马(xĭ)险衅.(xìn)B.茕茕孑.立(jié)闵.凶(mĭn)C.期.功之亲(qī)祚.薄(zuò)D.责臣逋.慢(pū)拔擢.(zhuó)4.加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科举考试的一种身份)C.欲苟私情,则告诉不许(报告、诉说)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之心)5.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A.此后又过了四年,舅舅夺去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B.此后又过了四年,母亲改了嫁。
C.我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夺去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D.我到四岁的时候,母亲改了嫁。
2.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终鲜兄弟:终于没有兄弟②行年四岁:经历了四年③供养无主:没有主人供养④辞不赴命:辞谢不接受任命⑤日笃:一天一天沉重⑥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
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
⑦伏帷:伏帷思量。
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⑧死当结草:死后再算帐。
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⑧C.①④⑥⑦D.②④⑥⑧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C.除臣洗马D.过蒙拔擢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李)衡字叔平,襄阳兵家子,汉末入吴为武昌渡长。
时校书郎吕壹*弄权柄,大臣畏之,莫有敢言者。
……荐为郎,太祖①引见喜之,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有愧色。
后数月,壹事发坐诛,衡大见显用。
……时帝为琅邪王②在郡,家人淫放,衡数以法绳之。
妻习氏常谏不可,衡不从。
寻而帝立,衡忧惧,谓妻曰:“不用卿言至此,今奔魏何如?”妻曰:“不可。
君本庶人,先帝赏拔过量,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北归,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衡从其言。
1《陈情表》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陈情表》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1《陈情表》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节选)呜呼!吾少孤。
及长,不省所怙。
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完整版)《陈情表》同步练习及答案

1 陈情表( 时间:45 分钟满分:60 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夙.夜(s ù)闵.凶(mǐn) 期.功(q ī)B.祚.薄(zu ò) 洗.马(x ǐ) 陨.首(y ǔn) C.逋.慢(bū)日笃.(d ǔ ) 优渥.(wò)D .拔擢.(zhu ó) 矜.育(j nì) 强.近(qi ǎnɡ)解析A.“期”应读j ī。
B.“洗”应读xi ǎ。
nD.“矜”应读j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 分)。
n)(4 分)A.夙遭闵凶B.猥以微贱C.责臣逋慢D.生当殒首形影相吊五尺之童当伺东宫诏书切峻急于星火气息奄奄至微至陋有所希冀解析A.童—僮。
B.伺—侍。
D.殒—陨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到。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悯。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更加。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解析笃:病重。
答案C4.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4 分)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区不能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①⑤⑦D .②④⑥⑧解析 连词,因为。
答案 C5.名句默写。
(3 分)(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____ ,至于成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 。
(3)乌鸟私情, ____________ 。
答案 (1)零丁孤苦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愿乞终养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 6~8 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 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 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高二语文同步检测:第二单元 7《陈情表》Word版含答案.doc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常见的几种有:疏: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如李密的《陈情表》。
策:科举考试问之于策而令应举者作答,被称之为策问的文体,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在上者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如《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音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猥.以微贱()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行.年()悯.臣()逮.奉圣朝()逵.()更.相为命()答案:xìn sù mǐn zuòbóqióng rùwěi yǔn būjīn“矛”是个象形字。
其周朝中期金文的形体,上部是锋利的矛头,下部是一根长柄的形象。
小篆的形体,是在金文基础上饰以毛羽而美化了的矛。
楷书的写法,已看不出矛的样子了。
“矛”的本义为长矛,是古代最常用的也是最早的兵器。
“矛”是个部首字。
在汉字中,凡从“矛”的字大都与矛或刺杀的动作有关,如“矜”“矟(shuò,即槊)”等。
“矛”也可以表音,作声符,如“茅”“蟊”“懋”等字都从“矛”得声。
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成了亡国之臣。
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即晋武帝。
为了收买人心,网罗人才,晋武帝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是其中之一。
作为亡国之臣,若不应诏,必会被认为怀念蜀国,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对晋不满,将招来杀身之祸;若应诏,又有96岁高龄的祖母卧病在床,无人照料。
处于两难境地的李密写此《陈情表》,陈述实情,终于打动武帝,准许他在家奉养祖母。
一、阅读课文的第一段,回答问题1.ks5u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夙遭闵凶“____”通“____”,________(2)零丁孤苦“____”通“____”,________(3)常在床蓐“____”通“____”,________答案:(1)“闵”通“悯”,可忧患的事(2)“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蓐”通“褥”,垫子2.ks5u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陈情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精选

陈情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篇一:《陈情表》同步练习及《陈情表》同步练习1、给下面加点字留意。
险衅()行()年四岁祚()薄()应()门之童猥()以微贱床蓐()陨()首责臣逋()慢日笃()拔擢()宠命优渥()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察:调查。
.D.形影相吊吊:抚慰。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至于成立成立:成人自立。
..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恩泽。
..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盘桓:彷徨、逗留。
..4.比较以下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未尝废离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③不矜名节④愿陛下矜悯愚诚..A.①②一样,③④不同。
B.①②一样,③④也一样。
C.①②不同,③④一样。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5.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6.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欲苟顺私情,那么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那么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幸运,保卒余年。
..7.以下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
)九岁不行(走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实行。
)《琵琶行》(古的一种体裁。
)..D、门衰祚薄(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不薄今人爱古人(看不起。
)...8、以下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急于星火:像B、臣之进退:取独..C、无以致今日:没有用来??的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9、以下各句中的“以”的用法一样的是()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臣具以表闻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④优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⑥臣无祖母,无以致今日⑦是以区区不敢废远⑧谨拜表以闻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⑤⑦D.②④⑥10、选出以下各题中错误的一项①A.臣具以表闻(详尽)B.诏书切峻(急迫严峻)...C.责臣逋慢(逃脱,轻慢)D.那么刘病日笃(情意深)...②A.本图宦达(显达)B.宠命优渥(厚)..C.日薄西山(浅薄)D.岂敢盘桓(彷徨)...③A.听臣微志(准许)B.庶刘幸运(或许)..C.保卒余年(终)D.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成功)..课文名句填空。
《陈情表》试题练习及答案

《陈情表》同步测试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错的一项是:()①门衰祚.(zuò)薄②外无期.(qī)功强近之亲③茕.(qióng)茕孑立,形影相吊④除臣洗(xǐ)马⑤责臣逋(pū)慢⑥非臣陨(yǔn)首不能上报A、②③④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⑤⑥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夙遭闵凶(一向)躬亲抚养(亲自)B、晚有儿息(子)形影相吊(安慰)C、逮奉圣朝(及)除臣洗马(除去)D、臣具以表闻(准备)刘病日笃(病重)3、从下列各组句中找出两个意义相同的加点的词:①、A、慈父见.背B、路转溪桥忽见.C、府吏见.丁宁D、见.欺于王而负赵[ ]与[ ]同②、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圣朝以.孝治天下C、但以.刘日薄西山D、谨拜表以.闻[ ]与[ ]同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不同含义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诏书特.下(特地)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特别)B、.猥以微.浅(低微)听臣微.志(小)C、是以区区..(见识小)..不能废远(拳拳)何乃太区区D、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推举)杀人如不能举.(残酷)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C、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有别,试分别写出它们的古今义:①、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今②、非臣陨首不能上报..古今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今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今7、下面各句分句间关系相同的是:()和()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既无伯叔,终鲜兄弟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母子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8、下列各句未用比喻的一项是:()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9、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我)既没有伯父叔父,兄弟又很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课时练习【识记与理解】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ín)凶悯(mǐn)臣孤弱过蒙拔擢(dí)B.终鲜(xiān)兄弟门衰祚(zuî)薄茕茕(yíng)孑立责臣逋(bū)慢C.常在床蓐(rù)除臣洗(xiǎn)马期(jī)功强(qiǎng)近宠命优渥(wî)D.猥(wēi)以微贱非臣陨(yǔn)首气息奄奄(ān)日薄(bï)西山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遭闵凶(不幸的事)未曾废离(停止侍奉)沐浴清化(蒙受)B.除臣洗马(解除)臣具以表闻(听到)晚有儿息(儿子)C.犹蒙矜育(养育)伏惟圣朝(俯伏思量)岂敢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D.有所希翼(非分的愿望)夙婴疾病(缠绕)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不能忍受)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慈父见背曹刿请见B.日薄西山不薄今人爱古人C.寻蒙国恩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然秦以区区之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句子“刘病日笃”中的“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谨拜表以闻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D.内无应门五尺之僮5.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拔剑撞而破之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猥以微贱,当侍东宫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不胜犬马怖惧之情C.刘夙婴疾病 D.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C.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D.夙遭闵凶8.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孤单无依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慰问。
B.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临近死亡。
C.急于星火:比燎原的星星之火还要急切。
D.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生命垂危,随时都可能死去。
【阅读与鉴赏】◆课内阅读(一)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释,全错的一项是()①夙(平素,过去)遭闵凶②慈(慈爱)父见背③躬(亲自)亲抚养④终鲜(少)兄弟⑤逮(及,到了)奉圣朝⑥行(行走)年四岁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②④③ D.②⑤⑥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11、翻译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二)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更严重)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同审察)D.庶刘侥幸,卒保余年(差不多)13.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沛公安在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臣以供养无主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作者在文字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15.李密在文中引了关于“孝”的传说故事,你能想起其他的故事或典故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不少于两个,切忌编造)。
◆拓展阅读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
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
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
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
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
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
”威乃止。
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
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
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
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
威见宫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
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
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
大夫,本官悉如故。
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劫威。
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
”其见重如此。
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
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
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
威惶惧,免冠顿首。
上曰:“谢已晚矣。
”于是免威官爵。
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六·苏威》)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后之君子,谁能弛乎放松,减轻B. 上为之改容容貌C. 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遇到D. 上令朝臣厘改旧法改正、订正1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以国用不足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B. 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C. 其见重如此渐见亲重D. 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高颍屡言其贤1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 雕饰旧物,悉命除毁B. 苏威朝夕孜孜C. 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D. 律令格式,多威所定19.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苏威被高祖器重的原因一组是()(1)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2)雕饰旧物,悉命除毁(3)有兼人之才(4)朝夕孜孜,志存远大(5)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6)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A. (1)(2)(4)B. (1)(3)(4)C. (3)(4)(6)D. (3)(5)(6)20.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祖也一向重视苏威的名望,认为他凭着出众的才华,可以兼任多职,苏威上书陈情辞让。
B. 苏威力主采取较轻的赋税和劳役制度,他把改变以国家资财不足而制定的重税之法作为自己的使命,见到皇宫中用白银作帷幔的钩子,就极力陈说节俭的美德来告诫皇上。
C. 皇上看重苏威,认为如果没有他,就不知谁来实行自己的主张,杨素才辩天下无双,至于说到古今得失,帮助宣扬教化,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
D. 皇上令人查实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结为朋党,结果苏威出来道谢,苏威因此让许多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获罪。
【积累与运用】21、翻译句子。
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
22、默写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1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gŭ)师:渔夫。
23.在全诗中,诗歌意象呈现的情感色调有什么变化?24.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用春色比喻相思有哪些好处?答:(1)(2)25、在下面短句变成一个长单句。
①这本近著是吕叔湘先生的。
②看体积是一本小书。
③看内容是一本大书。
④把汉语语言学的主要问题用六万多字概括起来。
⑤讲得那么明白晓畅。
⑥这需要长期的酝酿、深入的发掘和艰苦的锤炼工夫。
改为:【写作与体验】26、根据要求作文。
在《陈情表》中李密把对祖母的爱陈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但爱有时并不是单方面的,正因为祖母把自己的一生倾注到自己身上,李密才甘愿放弃一切去服侍多病的她。
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500字左右的文字。
第15课、陈情表【识记与理解】1.C(A.闵mǐn 擢zhuï B.鲜xiǎn 茕茕qiïng D.猥wěi 奄奄yān)2.B(除:授予官职闻:呈报)3. C (不久,副词。
)4.A(名词作动词。
其他名词作状语。
)5.C(之:结构助词“的”。
A.表转折,表修饰B D.比,到了)6.D(A.不行:古义:指不能行走。
今义:表否定 B.犬马:古义:谦词。
今义:指动物C.疾病:古义:疾,指小病,病,多指重病。
今义:泛指病痛。
)7.B(A.零丁:通“伶仃” C.采:通“彩” D.闵:通“悯” )8.C(急于星火: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迫。
)9、B(①夙:早,昔;慈:母亲;行:经历)10、A(不是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婴”解释成缠绕,疾病缠身)11、(1)出生才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
(2)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12.D (庶:或许) 13.B(宾语前置。
)14.A(错在“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应是他年轻时就任蜀汉官职。
)15.略16. B(容:神色)17. C(见:表被动 A. 因为,认为B. 制定,认为D.他的,他)18. C(宪章:法令规章)19.B 20. D(错在“结果苏威出来道谢”,“谢”应是认错)21.苏威早晚勤勉不懈,有远大的志向,在举荐贤能方面有些缺点,为什么要急忙地逼迫他呢!22.(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