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电影观后感
灾难影片《惊天动地》观后感范文5篇

灾难影片《惊天动地》观后感范文5篇《惊天动地》观后感范文一《惊天动地》这部电影反映了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过后解放军们奋勇救援灾区人民的感动场景。
其中最艰难的救援部队是由唐新生旅长带领的摩步旅,他们在演习途中突遇特大地震。
在通讯中断、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景,以灾情为最高命令,毅然带领部队。
他们在没有汽车飞机等机械工具的恶劣条件下,徒步前行,翻山越岭,飞崖走壁,突破重重险阻,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生死救援,还成功化解七顶山堰塞湖险情,又与随后赶来的大部队一齐奋力营救映川中学师生。
最令我敬佩的是那些从天而降的空降兵叔叔们。
因为地上有部分道路、桥梁被震塌,救援部队过不去,所以由空降兵战士们进入灾群的被困区域。
可是四川地形险峻,山川多,天气恶劣。
而空降兵战士们却在没有地面引导和雷达定位的帮忙下,跳伞的话很容易撞上悬崖撞死。
可空降兵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从五千米的高空不顾一切地跳伞援救,创造了跳伞世上的一次奇迹。
《惊天动地》让我难忘,解放军战士们更让我难忘。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了人民而死去的解放军叔叔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永远。
《惊天动地》观后感范文二公园2008年5月12日午时2点28分,这一刻,被泪水定格成永恒。
楼房像一只只废旧的纸盒,一触既碎,尘土混着哭喊声漫天飞扬,瓦砾、钢筋、预制板,那些我们以往引以为豪的高楼大厦,就这样迅速的在我们眼前消失。
应对大片的废墟,最终意识到,在咆哮的大地面前,我们的生命脆弱如蝼蚁一般。
努力,奋斗。
那些叫军人的队伍,为了从自然手中,夺回我们苦难的同胞,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我看到银幕里,那个义无反顾的解放军,用自我的鲜血换回了三个孩子,在白色的担架上,他走的如此从容!废墟里是无穷的黑暗,回荡着那个老奶奶的呢喃:“玥儿、玥儿……”她在房子坍塌之前的最终一刻,把婴儿抛了出去。
轰然倒塌的巨响中,那些洒落的樱桃,也许已经注定了一个生命的消逝。
惊天动地观后感大学作文_观惊天动地有感

惊天动地观后感大学作文_观惊天动地有感惊天动地》这部电影里的细节催人泪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惊天动地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惊天动地观后感1影片重现了四川汶川大地震幕幕景象,主要讲述了解放军某摩步旅在演习途中,突然发现地壳活动异常活跃,山体塌方,通讯中断。
在与上级无法取得联系的关键时刻,唐旅长视地震重灾区,视全力解救人民生命为第一信号,果断的下达了徒步赶往重灾区的命令。
在映川,突然其来地大地震震惊了所有的人,人们望着一座座的房子在坍塌,一个个的生命被掩埋,望着被中断的救援道路,望着缺少救援器械而无法全力营救生命时,共产党员站起来了,干部群众行动起来了。
某中学,地震来袭,同学们慌了,在老师们组织下匆匆逃离教室,来到安全地方。
清点人数,少了几个学生,还有老师。
感人的一幕就在此时,三个学生和一个老师来不及撤离,房子就倒塌了,在哪千钧一发的瞬间,张老师毅然做出了所有人为之动容的选取,他让三个学生躲在课桌下,自我趴在课桌上,用自我的血肉做了一个坚固的掩体,学生们获救了,张老师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学生,深爱的学校。
某超市,地震来袭时,县委任书记的母亲正在为自我的女儿选购樱桃。
突然,山动地摇,墙体剥离,所有人都慌忙撤离,任书记的母亲却没能出来。
因为,她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她折回到去,钻进了已经坍塌的废墟里,找到了孩子,并奋力把孩子托了出来。
孩子获救了,可她去被深深掩埋在残垣断壁中,废墟上还散露着几颗鲜红的樱桃。
到处是哭声,到处是惊恐的眼神……远处传来的急促地踏步声,远处鲜红的军旗在飘扬。
“解放军来了,子弟兵来救我们了!”伴随着哭声,人们呼喊着!原先,在这关键时刻,急行军的摩步旅来了,依靠冲锋舟强行涉水的某部官兵来了,陆陆续续地大部队来了。
一向坚持在此刻在现场组织救援的任书记哭了,她不是悲哀,而是她看到了期望,看到了光亮……一个个的生命被挖掘出来,一个个期望被重新点燃,堰塞湖的险情被排除了,化工厂泄露有毒气体的警报被解除了……新战士田野牺牲了,不少战士累垮了,倒下了……军人是子弟兵,忠诚于人民,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战争时期,他们用鲜血换来了和平。
《惊天动地》观后感

《惊天动地》观后感《惊天动地》观后感范文篇一:电影《惊天动地》观后感《惊天动地》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发生了8级的大地震。
山塌了,落石轰隆隆滚了下来,把公路都给堵住了,房子倒塌了,汶川转眼变成了一片废墟。
幸运的是,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在村干部的领导和解放军叔叔的帮助下,一个崭新的、美丽的汶川终于重建起来了。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男孩,他在特别危险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安危,只想着解放军叔叔的安危,这种精神让我十分敬佩。
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了灾难无情人有情,只要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篇二:观《惊天动地》有感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关于汶川地震的电影,片名叫做《惊天动地》。
这部电影生动地刻画了地震时悲惨的场景,凄风苦雨,让人看后十分难过,揪心。
在一个安静的校园中,大地开始剧烈的摇动。
顿时,山崩地裂,楼房开始倒塌,学生拼命的撤出教室。
汶川大地震,8级的大地震使许多人丧生。
县主任任玥开始拼命救援,安慰伤员及亲属,而自己的母亲还被埋在废墟中终于,解放军来了,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希望,许多家长纷纷央求解放军救救他们的孩子。
中央要求紧急救援。
解放军奋战可几天几夜,为许多被再地震中丧生的人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葬礼。
终于,汶川开始恢复重建,孩子们又在教室里学习读书,但在他们心里,一定想着长大以后报报效国家。
在影片中给我印象很深的便是那个叫田野的十八岁的战士。
他还那么年轻并且还是独生子女,当旅长不让独生子女参加救援时,他却坚持说自己不是,终于,他如愿以偿的参加了抢救伤员的这个“非同一般”的战士。
在他发现一名小女孩在楼板下时,奋不顾身的钻进了缝隙,陪在小女孩婷婷的身边,鼓励她坚持,但在这时,余震开始了,楼板又开始剧烈的晃动,田野知道是逃不出去了,他为了不让下面的三个孩子受伤,自己却英勇的牺牲了。
当小女孩被救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为她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终于,她醒了,被抢救了过来。
《惊天动地》观后感(优秀5篇)

《惊天动地》观后感(优秀5篇)惊天动地观后感篇一公元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这一刻,被泪水定格成永恒。
楼房像一只只废旧的纸盒,一触既碎,尘土混着哭喊声漫天飞扬,瓦砾、钢筋、预制板,那些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高楼大厦,就这样迅速的在我们眼前消失。
面对大片的废墟,终于意识到,在咆哮的大地面前,我们的生命脆弱如蝼蚁一般。
努力,奋斗。
那些叫军人的队伍,为了从自然手中,夺回我们苦难的同胞,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我看到银幕里,那个义无反顾的解放军,用自己的鲜血换回了三个孩子,在白色的担架上,他走的如此从容!废墟里是无穷的黑暗,回荡着那个老奶奶的呢喃:“玥儿、玥儿……”她在房子坍塌之前的最后一刻,把婴儿抛了出去。
轰然倒塌的巨响中,那些洒落的樱桃,也许已经注定了一个生命的消逝。
决定放弃之前,她告诉救援人员:她不是没有坚持过。
她自己推开了那根决定她生死的柱子……为了让救他的人迅速撤离,以逃避洪水,还是为了别的什么,知道答案的也只有她自己了。
“死亡”这个压抑而沉重的词语,在战士们的眼中,轻如鸿毛。
为了抢救人民不惜一切代价。
2008年5月12日,祖国汶川的上空飘满亡灵。
然而活着的人们都不怕,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有信念、有爱,我们就可以扛起塌下的天空。
《惊天动地》观后感篇二星期五下午,老师在1:20的时候,带我们去圆形报告厅看一场关于地震的电影。
我找了个位置,刚坐下,电影就开映了,只见屏幕上出现了四个大字——惊天动地。
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唐新生明白了,立刻派摩步旅前往地震灾区,同时,各个地区的解放军也前往地震灾区进行救援,战士田野为了救一个小女孩的生命,英勇地牺牲了。
在解放军用直升机救灾民时,飘过华峰山,发现山体表面有硫磺,总指挥部认为是华峰山的化工厂发生了硫磺泄漏,为了不发生次生灾害,总指挥部派唐新生的摩步旅去华峰山查明真相,于是他们穿越矿洞,发现真是硫磺泄漏,没想到突然着了火,唐新生急忙向总部提出了个方案——定向爆破,于是工兵团来到那里,安放炸药,这时唐新生发现还有生命,就和他妻子一起救出了这个人。
惊天动地观后感精选5篇500字

惊天动地观后感精选5篇500字很感人的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充分展现了军人的风采,他们不怕苦,不怕难,哪里有危险就冲到哪里。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惊天动地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惊天动地观后感1惊雷伏山万野倾,天摇地陷痛生灵。
动感人间共患难,地慕军民鱼水情。
惊天动地,惊天动地!一本厚厚的蜀山被大爱读薄;惊天动地,惊天动地!惊动的是牵着爱的心!安静的大地像一只咆哮的狮子抖了抖头,活泼的城市陷入了悲鸣,灰尘漫天,呼喊声、求救声、痛哭声,流着血的人们陷入了慌乱,空气中夹杂着血腥和悲痛,陷入灾难的人们开始了自救,与此同时唐新生的摩托化步兵旅也急速赶往灾区。
军区、医院纷纷接到救援任务,全面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灾难和战争最能凝聚一个民族的力量,《惊天动地》给我们展示了在地震发生后的短暂时间里,解放军战士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带动和指挥下克服重重苦难,冒险冲进灾区抢救伤员,营救被困群众,为防止次生灾害疏通堰塞湖、爆破化工厂,最终尽最大的力努力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抗灾任务,防止了一次又一次的次生灾害,给灾区人民带去了最及时最重要的帮助。
悲伤的气息弥漫在影片中间,但也总有令人振奋的抗震救灾进展,当陷入慌乱和几近绝望的映川县人民看到解放军队伍出现时,沉郁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犹如一盏即将枯干的煤油灯又见到了灯油,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这个时候我才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解放军是一群多么可爱的人,当人民遭受困苦或灾难时,解放军就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部影片看得人心痛、也看得人振奋,当灾难的场景掠过银幕时总有揪心的痛,那是同胞们的血肉啊,那是同胞们的家园,就那么脆弱地被损毁了,当看到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险攀岩旋梯挺进抗灾现场时,当看到一架架直升机运输抗灾物品、抢救落难群众时,激昂有力的进行曲让人心中充满希望和力量。
这不禁让我回忆起那段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岁月。
惊天动地观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惊天动地观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惊天动地》观后感最近党课培训上,学校组织观看了关于汶川地震的电影(惊天动地)和关于南昌起义的电影(八月一日),看过之后给我很大的感触,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
电影(惊天动地)讲述了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以及救灾过程。
汶川5.12地震就像一场现代的战争,一场与大自然建安的战争。
它给四川灾区造成了多少难民,他们有的家破人亡,有的流离失所,有的劫后余生。
几乎是瞬间,一座城市就被毁灭了。
这重大的灾难来得如此突然,让我们来不及反应,只有面对着灾难过后的一片废墟。
5秒的瞬间,震带走过的痕迹,幅幅惨状,无以描写.只有心痛在悲伤中凝结.大自然的无情,带来了心与血的伤害;可是并不是在灾难面前我们却无能为力,因为会有许多人站出来帮助那些失去家园的人。
汶川地震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生命如此的脆弱,我们面对灾难实在是无奈.我们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责备谁,只有众志成城,投入到救灾中去.对于生命,全国上下在今天都达成共识,那就是,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生命在这一瞬间是脆弱的,然而,它又是顽强的,它有着神圣的精神与能量。
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挑畔,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无情.灾区人民所受的痛,我们切身感受.虽然不在灾区,可是一样的心情一样的同甘共苦.生命在瞬间消失,生命在地震中逝去,那是血的记忆.化悲痛为力量,还有着很多的生命在等待我们救援.在期待着我们的拯救。
面对着大自然的强大,面对着地震的力量.感叹人类的渺小,感叹人类的无力,但是国人在此时全面的凝聚成中华神龙,以强大的众人力量快速的投入到这场拯救同胞,最后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新建的简易教室里,孩子们大声地朗诵着这首《我们的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力量。
是啊,祖国强大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当我们遭受灾难才能更加轻松地克服,孩子们才能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电影(八月一日)为我们讲述了贺龙,周恩来等革命者为了革命事业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并且领导了南昌起义的事件。
电影《惊天动地》观后感5篇

电影《惊天动地》观后感5篇电影是一个时代的印迹,是传承精神礼貌的重要载体。
用电影艺术再现抗震救灾伟大斗争,用影像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弘扬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和人民赋予军队电影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使命。
能够说,《惊天动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惊天动地观后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故事片《惊天动地》(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真实再现了去年汶川大地震的历史场景,深情展示了全国军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和焕发出的巨大精神力量,给观众带来视觉的震撼、心灵的冲击和精神的激励。
影片讲述的是我军某集团军摩托化步兵旅在进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演习中,突遇地震灾害,在通讯、交通中断,与上级失去联系的状况下,旅长唐新生毅然带领部队,视地震灾害为第一命令,视抢救人民生命为第一信号,历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在第一时光赶赴灾区,进行奋不顾身的生死救援。
在战区和前线指挥部领导下,与后续赶来的各军兵种部队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齐奋战,舍生忘死地营救映川中学师生和羌寨沟受围群众,成功地化解七顶山堰塞湖险情和化工厂次生灾害危机的动人故事。
影片以纪实的风格、平实的手法,从一个摩步旅官兵用心投入抗震救灾斗争为切入点,宽正面、大视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发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社会生存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给人世间最宝贵的生命造成的摧毁打击。
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难时刻,人们的生命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严和人情的温暖。
刹那间房倒屋塌,一位母亲不顾自我安危,把一辆婴儿车抛出屋外,自我却被压倒在废墟里。
一位教师把惊恐的学生塞进讲台下,自我用身体掩护着同学的安全。
一位县委书记不顾自我家中受难,亲人失散,组织群众团结自救互救。
一对青年恋人为救灾奔忙,几次相遇却失之交臂。
在人民群众遭受危难之际,作为视人民利益重于自我生命、视人民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当然地冲锋在前,挽救人民群众于危难之中。
《惊天动地》的观后感(4篇)

最新《惊天动地》的观后感(4篇)《惊天动地》的观后感篇一影片讲述了一支解放军____的官兵突然接到前往汶川地震灾区的指令,在与上级失去联络的情况下,决然前往灾区救援。
即使路途中暴风骤雨,仍阻止不了战士们前进的步伐,表现理解放军战士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影片开头扣人心弦,惟妙惟肖的场面将观众带入了紧张的气氛当中。
看到自然灾害的力量使无数人失去了生命时,我突然领悟到,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是那么渺小,就像一棵水草,还将来得及挣扎,就已化为乌有。
原来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珍贵!地震过后,灾区一片狼藉,昔日那美丽的家园转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无力的人们哭喊着,绝望着。
此刻影片处处展现着人间的真情:一位老奶奶奋力地把一辆婴儿车推向室外,自己却被埋在倒塌在楼层底下;书记为了营救群众,不顾家里人的安危,在灾区四处奔波;一位同学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找到失散的同学;救援队赶到了灾区,无助的群众又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救援队第一时间的到来,鼓舞了灾民重建家园的信心。
看完这部电影,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电影没有过多的重现地震降临的恐慌,而是细致展现了地震过后的场面。
人的生命在生死线上彷徨时,人的真情也流露出来。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我突然发现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要努力地活着,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幸运的,同时我也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
面对宏大灾难,人民可以团结一致,这都与祖国的日趋强大分不开。
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谢所有人。
让我们如今敞开心扉、消除隔膜、放飞新的希望,让我们把握青春,让将来的生活处处是阳光。
《惊天动地》的观后感篇二____的一句诗句:“中华儿女多壮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2024年,有一个被死亡覆盖的时刻。
山河破碎,哀鸿遍野,虽然照旧过了十多年,但在次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幕,心仍在抽动。
电影里面的画面摇摇摆晃,到处是破碎的砖石瓦块,曾经风光无限的高楼大厦,已经倒塌变形,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顷刻间化为地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天动地》电影观后感
五四青年节分公司组织我们观看故事片《惊天动地》,真实再现了去年汶川大地震的历史场景,深情展示了全国军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和焕发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影片述的是我军某集团军摩托化步兵旅在进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演习中,突遇地震灾害,在通讯、交通中断,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旅长唐新生毅然带领部队,视地震灾害为第一命令,视抢救人民生命为第一信号,历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奋不顾身的生死救援。
在战区和前线指挥部领导下,与后续赶来的各军兵种部队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奋战,舍生忘死地营救映川中学师生和羌寨沟受围群众,成功地化解七顶山堰塞湖险情和化工厂次生灾害危机的动人故事。
影片注重把宏大叙事与细腻感人的细节有机结合,既表现了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场景,如我军陆、海、空三军快速开进,长途奔袭驰援灾区,其中许多镜头都是在第一现场拍摄的真实宝贵的纪录片资料,示了我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影片又生动刻画抗震救灾官兵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主人公唐新生旅长当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军救出的孤儿,如今成为这个队伍中
的一名指挥员,他与妻子海军医疗队的医生魏霁虹战地相遇时,正是紧张救助一位性急冲动的灾民动手打他的时候。
他默默地承诺着“人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身先士卒地指挥部队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考验,最后化解了化工厂的次生灾害危机。
刚入伍的新战士田野,争当突击队员,在余震中为保护学生,用身体挡住了垮塌的楼板。
战区副司令员梁志东与儿子在救灾前线意外相遇,不仅父子握手冰释前嫌,而且从儿子所带来的志愿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灾中国际社会支援的背景。
还有象征着生命意义的跳动的红樱桃,凭吊遇难同胞的砖头林、千纸鹤,一位不知名的小战士细心呵护抚摸从废墟中救出的小白兔,众多战士和学生在晃动的手电光影中,为刚获救的同学过生日的歌声等,都汇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浑交响,让人们在悲壮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却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
电影是一个时代的印迹,是传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用电影艺术再现抗震救灾伟大斗争,用影像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弘扬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和人民赋予军队电影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使命。
可以说,《惊天动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而今我们再谈“五四”,我们没有了当年的青年们的争鸣,没有了对新事物的
思考,一味的去吸收去模仿,最后迷失了自我。
回忘历史,我们的父母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特殊年代的特殊事件在今天似乎也轮回了,国家号召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或许有人说不一样,确实是不一样啊。
我们的父母,怀揣着报国的梦想无畏的去了,而我们在抉择很久后还是放弃了不去响应。
因为什么?因为精神!因为理想!我们没有了那种动人心魄的指引!青年们,我们不要沉寂在“80后”的讨论了,应该重拾起“热血男儿”、“保家卫国”的历史重担,努力的去成长成熟。
下一代的人马上要出来了,不要做一个无法教育子女的父亲,不要做妄对父母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