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2、鲸的形体特点教学难点体会在介绍鲸的形体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活动二:再读课文、走进鲸的世界活动任务:讨论“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课件呈现活动二,全班齐读。

2、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组内成员依次交流,讨论后形成统一意见。

4.展示分享:请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课文从鲸的重量、进化、分类、生活习性四个方面介绍)活动三:领会写作方法活动任务:探究:“课文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用课件呈现活动三,指名读要求。

2、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4、展示分享:小组代表展示分享。

5、梳理提升,品读相关句子。

头脑风暴: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活动四:运用表达方法活动任务:“介绍一件自己手洗熟悉的物品,运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活动流程:1、小练笔:模仿文中的说明方法,写一小段话。

2、自主学习,自主写话。

3、小组内交流、比较。

4、展示分享:选择小组内写得最好的全班展示分享。

三、导结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鲸》优质教学设计 3篇

《鲸》优质教学设计 3篇

《鲸》优质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课前准备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鲸”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内容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鱼”2、学生反驳教师“鲸是鱼类”这一观点。

3、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

(这样设计是教师故意给出错误的信息,这样可以马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使学生急于表现交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本文介绍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启发学生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意。

(1)鲸非常大(2)鲸是哺乳动物。

(3)鲸的种类(4)鲸的生活习性。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1.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2.集中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借机点拨。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同学们已经知道这一段主要介绍了鲸的大,那么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作者还有没有用到其他的好方法呢?大家试着找找吧!课件出示学生汇报的句子:句1、句2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比较,突出了鲸很“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鲸 第二课时

鲸  第二课时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先锋小学袁春教材分析:《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1、了解鲸的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PPT教学过程:一、回顾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介绍了鲸的大小、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是读一读相关的段落,然后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再悟一悟你所找到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最后说一说板书:读——找——悟——说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他有关鲸的知识二、小组合作学习2——7自然段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段落合作学习:要求:1、本段是怎样介绍鲸的有关知识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你们组通过学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重点指导学习进食和呼吸段落预设:第2段鲸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陆地——浅海——海洋——漫长从哪些地方可以鲸的进化过程很漫长?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漫长的感觉第4段进食请你们说一说鲸是怎么进食的?分类别须鲸齿鲸虎鲸分别是怎样进食的?组内成员一人说一种老师发现你们这组同学的汇报形式不一样,你们三个同学分别介绍须鲸、齿鲸、虎鲸是如何进食的?这就是我们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分类别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须鲸齿鲸进食的具体动作动词填空想象动作引导学生从内容上和表达方式上进行汇报你觉得鲸进食的过程怎么样(生动有趣)从哪些地方看出生动有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说明文并不是一味的枯燥无味,作者在语言表达上也是生动有趣,非常形象具体的,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作者对鲸的喜爱。

系统的《鲸》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系统的《鲸》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鲸》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为了更好地教授《鲸》这本书,教师在制定教案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年级特点来制定合理的课程。

本文将对《鲸》第二课时的教案进行设计,帮助老师更好地指导学生。

一、课程背景本节课程主要是通过这本书来引出对人性、环保和自然等方面的思考。

学生通过对主人公和生态环境的了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学会用简单而恰当的语言描述人物、事件、环境。

2. 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能区分不同的鲸类。

3. 学生能够分析生态环境对鲸类生存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4. 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1. 教师提交相关资料,让学生提前了解鲸类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资料可以包括海洋生态知识、鲸类分类等。

1.2. 通过配合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鲸》这本书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步,导入知识。

在课堂上,学生先分享一些关于海洋生态和鲸类的知识。

请他们自己准备课堂展示,比如:鲸类的产地、分布、分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陈述,并且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第二步,阅读故事。

从课本中选择故事中比较重要的几个章节让学生跟读,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故事节奏和情境。

让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来询问自己关于故事的问题。

把学生们分成小组,要求各小组发出至少一个问题,大家一起回答。

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思考和拟合问题能力,把他们的提问深入思考。

第三步,学生整理知识。

在回答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所掌握的鲸类知识和与环保相关的知识点,重视它们在课堂训练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采用互动答题方式来进行检查。

第四步,综合回顾。

通过老师的总结概括、汇总,让学生发表观点。

通过课堂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总结鲸类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环保问题、学习《鲸》一书的收获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1. 情感教育在教学上要注重试着让学生展示自己内在情感,从而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和体验。

详细的《鲸》第二课时教案

详细的《鲸》第二课时教案

《鲸》第二课时教案是学习《鲸》这篇优秀的科普文章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以便教师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1. 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鲸》这篇科普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鲸类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分类等方面的知识;(2)学习文章的语言表达和文体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保护野生动物。

2. 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本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物学和海洋学的专业术语和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才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本篇文章通过细致的描述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鲸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图;(3)启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篇文章主题突出,强调了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需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教学方法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代表性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和应用文章的知识和技巧。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预习导读。

在课前向学生介绍本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本篇文章,并提前了解相关生物学知识和术语;(2)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梳理文章的框架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并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3)案例分析。

通过引入一些野生动物保护案例,鼓励学生思考和分析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和方法,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鲸类和其他野生动物;(4)问题解决。

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鲸类和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和其他资料,了解和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2023年《鲸》教学设计_2

2023年《鲸》教学设计_2

2023年《鲸》教学设计2023年《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教育。

(2)在了解鲸的特点上,体会说明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2)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投影片,录像带,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来猜几则有关动物名称的谜语。

(1)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2)皮里肉儿白,肚里墨样黑,从不偷东西,硬说它是贼。

(3)像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

师:对,最后这种动物就是我们昨天刚认识的新朋友——鲸,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鲸》二、探究新知。

1、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陌生的鲸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几方面的知识板书:形体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2、学习第一部分——鲸的形体。

(1)组织学生默读第一部分,要求:看谁能准确的概括鲸的形体特征。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大。

(3)组织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大"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体会,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163万公斤公斤(5)讲解说明方法。

学生默读第一部分,用线条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旁边做好批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6)课件展示,加深对第一部分的理解。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鲸的确很大,你们见过鲸吗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有关鲸的录像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鲸——被誉为"海中之王"的雄姿。

组织学生交流看后的体会。

3、学习第二部分——鲸的进化过程。

(1)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把它画下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9课《鲸》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9课《鲸》教案(第二课时)
1、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2、课件出示生字以及几个学生容易读错的词语开火车认读:贪婪、饥肠辘辘、腋下、惧怕、踮起脚尖、屋檐、唾沫、皱起眉头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窃”本来是一种让人唾弃的不耻的行为,可是当它和“读”这个字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变了,产生了一种让人回味、难以忘怀的滋味!
4、梳理层次
6、窃读的收获是什么呢?
学生默读9-10自然段,找到关键词,说说感受。
1、说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或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教学内容
1、窃读记
单元序号
一单元
节次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号
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把握课文结构,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和段意。
教学重点:
认读学写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概括主要内容和分段。
教学难点:
(提示: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幽默、随和,他们的对话极富口语化。)
(5)也许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所以,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伪装和保护自己。
5、小结:正因为没钱买书而又极度渴望读书,所以作者不得不窃读。所以作者提心吊胆地读,担惊受怕地读,阅读的快乐与心灵的惧怕交融在了一起,幻化为一种复杂而又难忘的滋味,所以作者这样写,读——【出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篇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篇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篇《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音乐《神秘园》二、在影音欣赏中回忆旧知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在电视节目《动物世界》看到了什么(鲸)?是呀,在无边无际的蓝色的大海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鲸,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鲸》。

同学们,你们喜欢鲸吗?老师也很喜欢,平时也经常画鲸,想看看吗?(在黑板上画一只鲸),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鲸,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乘着“蓝鲸”探索号,一起去海洋里欣赏鲸,好不好?生:欣赏图片。

师:这些好看吗?(好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刚才哪幅图的印象最深?可惜没有解说呀?有了解说文字,会让我们了解到鲸的更多知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谁愿意来当一回小小的解说员,对鲸的形体特点为大家解说解说?生:(解说。

)师:哇,这位同学真不简单,灵活地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把鲸的“大、重、长”这些形体特点介绍给大家,的确做得很好,谢谢你!(板书:特点:大、重、长)三、在通读课文中质疑问难师:对于课文,大家除了已知道了鲸的形体特点外,还写了有关于鲸的哪方面知识?生:学生回答。

可以把它们归纳为:1、进化过程。

2、鲸有哪些种类。

3、鲸具有哪些生活习性。

4、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写清楚?(教师把学生回答的写在黑板上。

)四、在合作学习中转换角色师:每种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来源,就像人类一样,是由类人猿逐渐演变为当今的人,那鲸是如何演变的呢?师: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划出关于鲸进化的重点词。

师:(边板书:演变过程:陆地浅海深海)想不想看看鲸的进化图?(课件展示。

)师:假如上午你回到家,当你弟弟得知你学到《鲸》这一课时,她缠着你,要你扮演鲸讲述你的演变过程,我当成你的弟弟,你打算怎样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讲述的情况进行调控,如随机进行提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鲸》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
《鲸》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鲸
教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准备:
鲸进化的图片,和VCD;投影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体形大)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

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三)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知识。

我们就来写一写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练笔。

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