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常用药物与预防接种的关系

合集下载

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

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

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新生儿科作为一门关注新生儿健康与生命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内容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成为了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一、引言新生儿科,又称新生儿学,是研究新生儿期疾病、生理、护理和保健的临床医学学科。

新生儿期是人生最脆弱的阶段,面临着许多生命威胁,因此新生儿科在保障新生儿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生儿科发展方向1.全球范围内,neonatalogy 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更加注重新生儿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疾病诊疗和预防,强化护理和保健,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2.我国新生儿科发展的特点:在新生儿疾病诊疗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加强基层新生儿科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区域间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三、新生儿科研究内容1.新生儿生理研究:探讨新生儿生长发育规律、生理功能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2.新生儿疾病研究:对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罕见病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

3.新生儿护理研究:研究新生儿护理技术、护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四、新生儿科与临床关系1.临床诊疗新生儿疾病:依据研究成果,为新生儿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

2.临床预防新生儿疾病:通过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等手段,降低新生儿疾病发生率。

3.临床新生儿护理实践:将新生儿护理研究应用于临床,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

五、新生儿科发展的挑战与机遇1.医疗技术进步:为新生儿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如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新生儿复苏技术等。

2.医疗资源配置: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新生儿科医疗资源的投入,保障新生儿健康权益。

3.政策法规支持:加强政策法规制定,规范新生儿科医疗行为,促进学科发展。

六、结论新生儿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其发展方向、研究内容以及与临床的关系密切相关。

儿科医师知识点

儿科医师知识点

儿科医师知识点作为一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儿科医师,需要掌握丰富的儿科医学知识。

在儿科领域中,医生们需要熟知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常见的疾病及其处理方法,并能与孩子及其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信任。

本文将介绍儿科医师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1. 婴幼儿生长发育儿科医师需要准确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这包括了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例如婴儿的头部控制能力、坐起、翻身、爬行、走路等。

医生还需了解儿童智力、语言和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特征。

通过了解这些发展规律,医生可以评估儿童是否正常发育,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 儿童一般疾病与常见疾病作为儿童医生,掌握常见的儿童疾病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了感冒、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皮肤病、过敏、传染病等。

医生需要对疾病的病因、病程和临床表现有着全面的了解,并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 儿童特殊疾病在儿科医学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疾病需要医生特别关注。

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糖尿病、肾病等。

医生需要对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影响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有所了解,以便对患儿进行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4. 预防接种作为儿科医师,了解儿童疫苗接种知识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熟知各类疫苗的接种时间、接种途径和接种剂量,同时要了解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医生还需了解疫苗接种对个体和群体免疫层面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推动疫苗接种工作。

5. 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的营养健康是成长发育的基础,儿科医师需要关注儿童的饮食情况和喂养方式。

医生要了解儿童的营养需求,指导家长合理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或母乳喂养,并推荐适合的固体食物。

医生还需对常见的饮食问题、喂养技巧以及可能出现的饮食障碍有所了解。

6.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是儿科医师需要关注的重点。

医生需要了解儿童心理问题和发展中的困难,及时辨识和干预,协助儿童健康成长。

此外,儿科医师还会面临家长在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医生需要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儿科小讲课医学ppt

儿科小讲课医学ppt

社交情感
帮助幼儿培养积极的社交技能, 与家人和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运动技能
了解幼儿期的运动发展,提供 适当的运动机会和指导。
常见的儿童疾病与预防措施
感冒与流感
教育家长如何预防和管理最常见的儿童呼吸 道疾病。
水痘与麻疹
讨论儿童疫苗接种以预防水痘和麻疹等传染 病的爆发。
腹泻与呕吐
提供宝宝腹泻和呕吐的预防与治疗建议,以 保持他们的水合状态。
平衡饮食
家庭餐桌
讨论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营养 需求,并提供平衡饮食的建议。
鼓励家庭共进餐,培养儿童良 好的饮食习惯和厨房技能。
蔬菜和水果
介绍如何鼓励儿童吃更多的蔬 菜和水果,并提供有趣的食谱。
儿童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 发热
2 消化系统疾病
讨论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和如何正确测量 体温。
介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症状和体征,以及 如何确诊和治疗。
儿科小讲课医学ppt
在这个演示文稿中,我们将探讨儿童健康的各个方面,包括生长发育、疾病 预防、疫苗接种、营养需求、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药物应用、以及伤害 的预防和急救。
幼儿期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身体发育
了解幼儿期的身体发育里程碑, 以及如何促进他们的健康生长。
智力发展
了解幼儿期的智力发展阶段, 及时提供适当的刺激与支持。
儿童药物安全
提供给家长的药物使用安全 性指南,以确保儿童在用药 过程中的安全。
幼儿常见伤害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1
家庭安全
教育家长如何营造安全的家居环境,
户外安全
2
预防常见的意外伤害。
提供户外安全指导,预防游戏和活动
中的意外事故。
3
急救知识

儿科护理学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儿科护理学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儿科护理学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儿科护理学涉及到儿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的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科目。

儿科护理技术是指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常用的护理技术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包括:婴儿护理、新生儿护理、儿童营养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和儿童疫苗接种护理。

一、婴儿护理技术1.睡眠护理:给予婴儿正确的睡眠环境,包括选择合适的床铺、保持良好的室温和湿度、保持安静、定时调整婴儿的睡眠时间等。

2.温度调节:保持婴儿体温稳定,包括保持周围环境的适宜温度、适时给予穿脱衣物、使用保暖设备等。

3.完善洗护:给予婴儿适时的清洁护理,包括洗澡、更换尿布、清洁皮肤等。

4.母乳喂养:指导母亲正确喂养婴儿,包括正确的哺乳姿势、正确的吸吮方法等。

5.预防意外伤害:对婴儿进行安全教育,防止他们发生意外伤害,例如翻身时翻下床、触摸电器等。

二、新生儿护理技术1.早期皮肤接触:新生儿出生后即刻放置在母亲的胸部,促进母婴间的情感交流和乳汁分泌。

2.新生儿暖箱护理:给予出生早期的新生儿体温调控,保持温暖和舒适。

3.新生儿观察评估:对新生儿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观察和评估,如体温、呼吸、心率等。

4.新生儿喂养:对新生儿进行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指导和护理。

5.新生儿护眼:出生后即刻给予新生儿滴眼药物,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眼部感染。

三、儿童营养护理技术1.合理膳食安排:根据儿童的年龄、生长发育阶段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膳食指导:向家长提供膳食指导,包括如何选择和制作营养丰富的食物,如何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等。

3.膳食补充剂: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儿童,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贫血儿等,给予适当的补充剂,如铁剂、维生素等。

四、药物治疗护理技术1.药物计量和给药: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合理计量药物剂量,并给予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皮下注射等。

2.药物副作用监测:对于使用药物治疗的儿童,监测和评估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及时调整和处理。

五、儿童疫苗接种护理技术1.疫苗接种指导:向家长提供疫苗接种指导,包括接种时间、接种间隔、禁忌症等。

儿科临床真正实用常用药物剂量这部分药物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用到的

儿科临床真正实用常用药物剂量这部分药物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用到的

儿科临床真正实用常用药物剂量这部分药物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因此是非常实用的.这部分剂量也是三甲医院中真正的用法,大家可以完全放心的参考应用.以后我还会把摘抄的部分常见病的应用医嘱发出来给大家一起学习. 甘露醇3---5ML/KG/次新生儿3ML/KG/次SB 5ML/KG 新生儿2---3ML/KG10%GS-GA 2ML/KG头孢类抗生素一般用50--100MG/KG 我们一般用100MG/KG大家可以选用.非那根1MG/KG/次25%硫酸镁0.3ML/KG /天安定针0.3---0.5MG/KG im 0.1---0.3mg/kg iv阿托品0.02---0.03mg/kg.次西地兰30---40ug/kg(2岁以下儿) 20---30ug/kg(2岁以上儿) 这是指饱和量,具体用法以后再讲.地塞米松0.1---0.3mg/kg.日氨茶硷2---4mg/kg.次一般我们用3mg/kg iv bid胞二磷足月的可以用0.25/次或0.125/次10%氯化钾0.22g/kg立其丁0.3---0.5mg/kg (有鼻塞的副作用)鲁米那纳镇静用5mg/kg催眠用6---7mg/kg癫痫解痉 8---10mg/kg速尿1mg/kg.日东莨菪硷7---10ug/kg. 日多巴胺5---10ug/kg.分多巴酚丁胺 2.5---10ug/.min更昔洛韦5---10mg/kg654-2 0.1---0.3mg/kg 抗休克0.5mg/kg氯霉素25--50mg/kg丙戊酸钠30---40mg/kg阿其霉素10mg/kg西米替丁20---40mg/kg. ivdrip胃复安针0.2---0.3mg/kg.日iv片0.1mg/kg tid马叮啉0.2---0.3mg/kg tid西沙比利0.1---0.2mg/kg bid丹参0.1---0.3ml/kg川芎秦8---10mg/kg布洛分5---10mg/kg tid扑尔敏片0.35mg/kg/ 天地高辛0.05---0.06mg/kg(2岁以下) 0.03---0.05mg/kg(2岁以上)赖氨匹林20mg/kg iv止血敏0.125---0.25/kg安络血 1.25---2.5mg/kg tid (<5岁) 2.5---5mg/kg tid (>5岁)洛贝林1---3mg/kg iv或im回苏灵0.1---0.2mg/kg im 或加糖稀释后iv可拉明6个月0.075g/次1岁0.125g/次4---7岁0.175g/次>7 岁0.25---0.5g/次付肾素0.1ml/kg/次潘生丁5mg/kg tid卡托普利0.5---5mg/kg.d 分3次颠茄合剂0.2ml/kg. 次tid新斯的明0.01---0.02mg/kg.次白蛋白1g/kg新鲜血浆5---10ml/kg706代血浆60---80ml/kg1:毛细支气管炎一例.患儿张世男,男.6个月.体重9公斤.主诉:咳嗽,大便稀7天,喘憋5天.PE:T 38.6C 口唇微绀三凹证 + 双肺满布哮鸣音,心律120次X光片示:肺炎长期医嘱:10%GS 100ml头胞派酮舒巴坦 1.0ivdrip qd 10%GS 100ml炎琥宁80 mgirdrip qd 更昔洛韦50mg ivdrip qd10%GS 30ml氨茶碱30mg氟美松1mgivdrip b id临时医嘱:10%GS 100ml5%SB 40ml10%氯化甲3mlivdrip st (纠正酸中毒)5%GNS 150ml10%GS-GA 10 mlvitc 0.5vitb6 0.2654-2 1.5mgivd rip stvitk1 10mg iv st (预防头胞派酮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安痛定0.8ml im st氟美松2mg im st干扰素100万U im st (可以连用三天,但应该注意有引起发烧的副作用)过敏性紫癜(腹型)患儿张XX,女,7岁,体重21kg.因"皮肤紫癜,腹痛2天"入院.伴腹痛,黑便,呕吐.PE:臀部及双下肢见鲜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腹软,脐周压痛.余(----).初步诊疗计划:1.休息,暂禁饮食.2.抗生素防止感染.3.止血,脱敏对症处理.4.完善辅助检查.医嘱:NS 100ml阿奇霉素 0.2654-2 5mgvitB6 0.1 ivdri p qd10%GS 250ml西咪替丁 0.3 ivdrip qd10%GS 250MLvitc 2.0止血敏 0.25地塞米松 4 mg10%GS-GA 20ml ivdripqd扑尔敏片 4mg bidvitp 20mg tid安洛血 2.5mg tid该病号第二天就腹痛停止了,共住院7天.紫癜消失后逐渐减量地塞米松后带口服药出院..患儿刘XX,男,5岁,体重20公斤.因"流清涕,轻咳5天"入院.门诊听诊时闻及频发早搏,行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后入院.PE:T 37.2 双肺呼吸音粗,心脏频发早搏,心音低钝.余(---).辅助检查:心肌酶:AST 43IU/L CK 141IU/L LDH 290IU/L HBDH 245IU/L CK--MB 21IU/L 初步诊疗计划:1.卧床休息.2.抗感染.3.营养心肌,纠正心律失常.4.对症处理,完善检查.医嘱:NS 100ml青霉素320万U病毒唑0.2ivdrip qd10%GS 100ml头孢派酮 2.0 ivd rip qd10%GS 100ml生脉20mlivdrip qd10%GS 250mlvitc 2.0vitB6 0.1ATP 40mgCOA 100U胰岛素6U (每1U胰岛素对抗4g糖)10%氯化钾 5ml ivdrip qd (极化液)口服药物:vitB1 10mg tidvitE胶丸0.1 qd辅酶Q10 10mg bid该患者共住院18天,复查心肌酶正常,早搏减少但没有完全消失.瞩注意休息,按时服药后带药出院.支气管肺炎患儿葛XX,男,9个月,体重9公斤.因"咳嗽6天"入院.无发热,腹泻.查体:双肺闻及中等水泡音及少量干罗音.X线示:支气管肺炎医嘱:5%GNS 100ml头孢派酮0.9 ivdripqd10%GS 100ml苯唑西林 0.9 ivdrip qd10%GS 100ml炎唬宁 80mg病毒唑 0.1 ivdrip qd10%GS 50mlvitc 1.0vitB6 0.110%GS-ca 10ml ivdrip qd支气管肺炎并心肌损害癫痫患儿张XX ,男,4个月,体重8.6公斤.因"咳嗽伴反复抽风10天加重伴喘憋2天"入院.查体:T 37.1 P 108次/分R 38次/分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肺底闻及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无杂音.余(--)辅助检查:X线支气管肺炎.心肌酶各项指标均高,心电图T波有改变,心动过速.脑电图中度异常.医嘱:10%GS 50ML苯唑西林0.75 ivdrip qd5%GNS 100mlvitc 0.5ATP 20mgcoA 50U691 0.110%GS-ca 10ml10%氯化钾 3mlvitB6 50mg ivdrip qd 10%GS 30ml细辛脑 2ml ivdrip qd 10%GS 10ml氨茶碱 25mg iv bid10%GS 50ml头孢派酮舒巴坦1.0 ivdrip qd10%GS 50ml黄芪10ml ivdrip qd 患儿肖XX,男,1岁,体重9kg.三天来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发热,高时达38--39度.腹泻日4--5次.为蛋花样稀水样便,量多,尿少.有时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家治疗效果不好今来诊.查体:T37.5 精神差,前囟微凹,口唇微干,腹软,肠鸣音活跃.余(---)大便常规:脂肪球3+.白细胞少量.初步治疗计划:1.抗生素控制感染.2.合理补液.3.对症支持治疗.医嘱:NS 100ml阿莫西林0.9 ivdrip qd5%GNS 250ml病毒唑0.1炎琥宁80mg ivdrip qd10%GS 250mlvitc 1.0vitB6 0.110%氯化钾6ml ivdrip qd该患儿共住院3天,治愈出院.新生儿肺炎大家可以了解一下用药和配药方法.患儿李XX,女,28天,体重4公斤.因咳嗽发热3天入院.查体:双肺闻及中小水泡音.X线示肺炎.医嘱:NS 30ml苯唑西林0.4地米1mgivdrip qd10%GS 50ml头孢派酮舒巴坦0.7 ivdrip qd 10%GS 30mlvitc 0.5vitB6 50mg10%葡萄糖酸钙5ml(在此没有特别的意思,只是为了给小孩顺便补钙)ivdrip q患儿肖XX,男,1岁,体重9kg.三天来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发热,高时达38--39度.腹泻日4--5次.为蛋花样稀水样便,量多,尿少.有时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家治疗效果不好今来诊.查体:T37.5 精神差,前囟微凹,口唇微干,腹软,肠鸣音活跃.余(---)大便常规:脂肪球3+.白细胞少量.初步治疗计划:1.抗生素控制感染.2.合理补液.3.对症支持治疗.医嘱:NS 100ml阿莫西林0.9 ivdrip qd5%GNS 250ml病毒唑0.1炎琥宁80mg ivdrip qd10%GS 250mlvitc 1.0vitB6 0.110%氯化钾6ml ivdrip qd该患儿共住院3天,治愈出院.我们一般加用思密达止泻,同时有吸附毒素的作用适当加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合生元、思连康四种小儿“假感冒”需注意治病最怕误诊,而作为常见病的感冒,却和不少疾病有着相同的症状,怎么区分?美国《健康》网站近日撰文提醒家长,有四种病最容易与感冒混淆,千万不要大意。

临床医学中的儿科学概述

临床医学中的儿科学概述

临床医学中的儿科学概述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诊断与治疗。

鉴于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儿科学家致力于对儿童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索和解决。

本文将对临床医学中的儿科学进行概述,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常见儿童疾病和儿科治疗原则等方面。

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是儿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身体和心理上都会经历显著的变化。

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

生理性生长发育是指儿童在正常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生理规律逐渐增长和发育,如身高、体重、牙齿萌出等。

病理性生长发育是指儿童在某些疾病的影响下,生长发育出现异常,如发育迟缓、生长激素缺乏等。

儿科医生在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时,通常会参考生长发育曲线和血液检测等方法。

生长发育曲线可以根据儿童年龄和性别,绘制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正常范围。

血液检测则可以了解儿童的生长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等重要信息。

通过这些评估手段,儿科医生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生长发育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常见儿童疾病儿科学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研究和治疗常见儿童疾病。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以下是儿科医生经常遇到的一些常见儿童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流感等,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通常会导致鼻塞、发热、咳嗽等症状。

2. 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呈水样或稀状。

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错误饮食。

3. 肺炎:是儿童肺部感染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

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呼吸道疾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和气短。

常见诱因包括过敏、病毒感染和环境污染。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常见儿童疾病,儿科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治。

在儿科诊断中,医生通常会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信息,进行疾病鉴别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

三、儿科治疗原则儿科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病情严重程度和家庭环境等因素。

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

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

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摘要:一、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1.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2.新生儿疾病的预防与控制3.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4.儿童健康促进与康复二、新生儿科的研究内容1.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与生长发育2.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研究3.新生儿神经发育与心理健康的关注4.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与诊断三、新生儿科与临床的关系1.临床诊疗与新生儿科发展的紧密联系2.新生儿科在临床救治中的作用3.临床与新生儿科的合作与交流4.我国新生儿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正文:新生儿科作为儿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新生儿及婴儿的医疗救治和研究工作。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日益紧密。

一、新生儿科的发展方向1.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随着产科技术的提高,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为新生儿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这些患儿往往面临着生命危险,需要新生儿科医生运用先进的救治技术,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2.新生儿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新生儿科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包括新生儿疫苗接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等,以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3.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不断更新,为危重新生儿提供更加精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儿童健康促进与康复:新生儿科关注儿童的健康促进与康复,积极参与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与干预,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二、新生儿科的研究内容1.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与生长发育:新生儿科研究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特点,为临床救治提供科学依据。

2.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科研究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提高救治水平。

3.新生儿神经发育与心理健康的关注:新生儿科关注新生儿的神经发育与心理健康,开展相关研究和评估,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儿科常用药物与急救药物 换算方法

儿科常用药物与急救药物 换算方法
1.不良反应:眩晕、头痛、便秘少汗、皮肤潮 湿、视力模糊、排尿困难,过量可出现中枢 神级兴奋症状,重则转为抑郁、昏迷、呼吸 麻痹。
2.静脉注射速度要慢,观察有无过量及中毒症 状,如有异常及时抢救。
扩充血容量及调节水 电解质、酸碱平衡药
扩充血容量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
碳酸氢钠 (NaHco3.10ml/支) 适应症:代谢性酸中毒、碱化尿液、静脉滴
头痛。 2.禁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配伍。 3.避免药物漏出血管外,漏出可导致组织坏死。长期
静脉注射的病人可能发生手足末梢坏死。 4.大剂量可出现循环衰竭现象,若尿量少于30ml/h,
应立即报告医师。
抗心律失常药
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0.4mg*2ml)
适应症:急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 性加重、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
适应症: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吸入麻醉剂及其 他中枢抑制药物中毒,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 的呼吸窒息。
护理要点:
1.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心悸,大剂量可 出现心动过缓,更大剂量可出现心动过速、传导 阻滞、呼吸抑制、惊厥。
2.本品不可与碱性药物配伍。 3.观察有无大汗、心动过速、低血压、惊厥等过量
静脉补液类——退热类药
• 降温药:安乃近(肌注),布洛芬(口 服),退热栓(纳肛),降温贴(外用)
静脉补液类——平喘类药
糖皮质激素类
静脉补液类——平喘类药
氢化可的松(氢考每支50mg) • 适应症:严重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中毒性感染。 • 护理要点:
1.不良反应:疲乏、头痛、眼球震颤;儿童生长抑制,血 糖升高。过量注射部位局部皮下及表皮萎缩。 2.禁用于对糖皮质激素过敏,接种疫苗前后2周。 3.注射时应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局部萎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机制
烷化剂
破坏 DNA 结构,阻断其复制,导致细胞死亡
硫唑嘌呤
干扰 DNA 复制
氨甲蝶呤
干扰蛋白质合成
氢化可的松
抑制淋巴细胞转化[7]
环孢素 A
选择性对 T 细胞,尤其是 TH 细胞产生较好抑制作用
雷公藤多苷
抑制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
必思添(肺炎克雷伯菌提取物)
增强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使白细胞介素-1 分泌量增加
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应负责 AEFI 的鉴定。如果受种者或者监护人、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 业对 AEFI 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的可以申请 AEFI 鉴定。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S].2007. [2] 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434 号)
众所周知,肾脏疾病患儿的预防接种也是困扰儿童保 健 医 生 的 一 个 问 题 。 就 此 ,美 国 免 疫 实 施 咨 询 委 员 会 (ACIP)提出了相关建议:(1)灭活病毒疫苗对肾脏病患儿 并无特殊危害,可按标准预防接种,但要根据患儿自身免 疫状态,适当加大疫苗剂量,增加接种次数[11]。(2)减毒活疫 苗严禁用于肾病综合征服用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细 胞毒药物,以及移植后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处于免疫抑制状 态的儿童。一般认为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时不宜进行预防 接种,也有观点认为可以预防接种,但在使用大剂量免疫 抑制剂造成机体免疫抑制时,不应接种活疫苗,而其他疫 苗可以接种[11]。也有专家认为,对于患有肾脏疾病儿童的 预防接种需在病情完全缓解且停用糖皮质激素 3 个月后才 进行。
managers of immunization programmes on reporting and investigating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M].Manila:Phillipines,1999:9-13. [7] 郭飚.全球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发展[J].中国计 划免疫,2005,11(3):229-233. [8] 陶黎纳,胡家瑜,郑英杰.上海市 2006 年预防接种安全性分析 [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4):297-303. [9] 卫生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S].2008.
2009 - 12 - 30 收稿 本文编辑:陈 婕
文章编号:1005 - 2224(2010)03 - 0170- 03
儿科临床常用药物与 预防接种的关系
张 峰,马 扬,胡仪吉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志码:B
张峰,主任医师。现任首都医科大 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 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 学组秘书、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 优生科学协会小儿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等。
[S].2005. [3] 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2005. [4] 刘大卫.如何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J].中国计划免
疫,2006,12(4):322-327. [5] 谢广中,刁连东,王树巧,等.预防接种的反应和处理[M].2 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54. [6] WHO&WPRO.Immunization Safety Surveillance-Guidelines for
1 抗生素
1. 1 定义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质 或其衍生物,能在极低浓度下抑制甚至杀死其他微生物的 优良化学治疗剂,是广泛应用于人类抵抗疾病的有力武器[1]。 1. 2 抗生素与免疫的关系 抗生素对机体而言也属一种 异物,现已有文献报道并证实,抗生素本身或抗生素的代谢 产物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产生有利或 不利的影响[1-2]。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 电子信箱:zhangfeng1959@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 年 3 月 第 25 卷 第 3 期
·171·
接或间接地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 [1,2] 而左氧氟 沙星、多黏菌素、头孢噻甲羧肟等,这些抗生素则对免疫活 性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3]。(2)免疫应答调整,包 括 T、B 淋巴细胞,粒细胞及其产物,单核细胞与各种细胞因 子以及针对细胞受体作用的单克隆抗体等。具有免疫应 答调整作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利福平、氯霉素、磺胺 类、头孢氨噻肟等,其分别在机体内起着直接引导非特异 性 IgE 的抗体应答或自身免疫反应等作用[1]。 1. 3 抗生素与预防接种关系的处理 根据抗生素对机体 免疫功能的影响可将其分为具有促进作用、协同作用、降 低作用、免疫应答变异作用和无相关作用五大类[4]。
作用的制剂多是随其药物浓度的变化而对机体免疫功能 产生不同的影响。 2. 2 免疫调节剂与免疫的关系 见表 1。 2. 3 免疫调节剂与预防接种关系的处理 就免疫调节剂 而言,若最近 6 周曾注射过球蛋白或其他被动免疫制剂,为 防止被动抗体对预防接种的干扰,应推迟活疫苗的预防接 种[8]。一般来说,活病毒疫苗不宜给正在使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烷化剂等患儿接种,因为这些制剂可使机体的免疫 功能受到抑制,若接种了活疫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抗生素对免疫调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 生物学应答调整,是指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生物应答 反应,如:吞噬功能、补体作用等[1]。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对 机体的生物学应答所产生的调节作用可能完全相反,如:某 些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氯霉素、磺胺类等,这些抗生素 的共同点是使某些细胞,尤其是免疫活性细胞的生长受到 抑制,甚至使其破坏,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机体内的白细 胞数量,甚至抑制骨髓生长而形成血细胞再生障碍,从而直
合成起调节作用
左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唑
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促进 T 细胞有丝分裂
匹多莫德
提升机体自身抗感染免疫应答能力[8]
卡慢舒(聚多糖类)
选择性刺激 T 细胞,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加血清 IgG、IgA 浓度
糖皮质激素(除氢化可的松外)
低浓度的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高浓度的糖皮质激素
对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7]
在预防接种的一段时间里,若使用抗生素,一般来说 对接种灭活菌苗制品和类毒素的免疫效果不会受到抑制。
2 免疫调节剂
2. 1 定义 免疫调节剂系指可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 药物,应涵盖三大类制剂: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同时 具有免疫增强与免疫抑制作用的制剂。
所谓免疫增强剂指的是具有增强、兴奋和恢复机体免 疫功能的药物,此类药物可通过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 细胞,从而达到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 作用 。 [5] 免疫增强剂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细菌或病毒体,而 是通过增强非特异性或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 能,促使机体自主地清除细菌或病毒 。 [6] 免疫抑制剂则指 的是具有降低、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此类药物可通 过抑制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从而达到降低机体的非 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具有免疫增强与免疫抑制
4 常用中药
4. 1 中药与免疫的关系 现已明确,许多中药有增强抵抗 力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 [15] 已有研究表明, 不同中药所具有的免疫调节机制亦不完全相同:有些是改 善非特异性免疫,有些是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有些是作 用于 T 淋巴细胞亚群、调节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14],有些 则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的作用、促进淋巴细胞有丝分裂、 诱生细胞因子、调节离子通道及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起到 免疫调节作用的[13]。不同种类中药免疫调节机制如表 2。 4. 2 中药与预防接种关系的处理 从目前所能查阅到的 文献中,尚未发现有关中药与预防接种关系资料报道。笔 者认为,服用中药可能不会对预防接种过程产生异常反 应,当儿童因预防接种而发生接种反应时,除予以对症治 疗外,可选用目前尚未发现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调节 作用的中药制剂来帮助儿童缓解不适症状。
·172·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Mar. 2010 Vol. 25 No. 3
3 抗组胺药物
3. 1 定义 临床上将 H1 受体拮抗剂称为抗组胺药物。根 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将抗组胺药物分为第 1、2、3 代,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3. 2 抗组胺药物与免疫的关系 组胺是由 L-组氨酸经组 胺脱羧酶脱羧而产生的一种小分子质量的生物活性物质, 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部分组织。如机体内的肥大细胞以 及嗜碱性颗粒细胞,通常以非活化状态储存于细胞内的颗 粒中,当细胞经 IgE 依赖或非依赖途径活化后发生脱颗粒 而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从而引发过敏性炎症反应,由组 胺引发过敏性炎症的效应主要是通过结合 H1 受体产生,且 发挥着多种免疫调节功能[12]。 3. 3 抗组胺药物与预防接种关系的处理 抗组胺药物是 目前治疗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些药物[12]。在预防接种 过程中,由于受种者本身体质等原因,可能会因预防接种 而引发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性紫癜、甚至过敏性休 克等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抗组胺药物则是治疗这些病症 的最佳之选,尤其是可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 [12] 笔者认 为,正在应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时,一方 面机体正处在高敏状态,另一方面抗组胺药亦可能抑制疫 苗接种的免疫反应,故最好在停药后 2 周再行预防接种。
笔者认为,为保证疫苗的免疫效果不被各种因素所干 扰,无论何种原因使用了免疫调节剂,都应尽可能避免与 疫苗接种的时间重叠,最好在原发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免疫调节剂停用 6~8 周之后再行预防接种。
常见免疫抑制剂 常见免疫增强剂[5]
同时具有免疫增强与 免疫抑制作用
表 1 常见免疫调节剂的名称及机制
药物名称
关键词:预防接种;免疫调节剂;中药 Keywords:immunization;immunity conditioner;tra⁃
ditional Chinese nedic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