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世同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制定(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上)模块一:20年代文学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教学设计:课前布置重点文献预习。

课堂讲授从文献解读入手,表述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和发生过程。

知识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

教学要点:人的观念与文学的发展。

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的具体表现。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西方思潮的内外在关系。

重点:1、重点文献:《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红楼梦评论》。

2、“人”的观念的演变,是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的具体表现。

4、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观念变革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贡献。

5、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20年里各文体创新的努力及其局限。

难点:以“人”的观念的演变重新阐释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

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的观念的演变是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2、简述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教学设计:在重点文献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讲授和提问的方式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和过程。

知识点:《新青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

教学要点:五四文学革命的过程,内容,意义。

教学要求:五四文学革命产生必然性、历史价值和得失反思。

重点:1、重点文献:《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人的文学》。

2、五四文学革命的时代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五四文艺思潮与论争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及新文学社团流派对五四文学的推动作用。

难点:五四文学革命的复杂社会背景及其发生的内在历史逻辑。

思考题:1、为什么说五四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确立?2、简介《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并比较二者的不同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he author's introduction t o the seventh grade Chinese volume 1 of PEP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xxx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xxx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下册全册教案

旧课本的处理与再用开场白:每当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都有大量课本闲置,黄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曾样处理旧课本的?活动一:I调查旧课本的“命运”1.讨论阶段(1 )分组讨论:你是怎样处理旧课本的?(2)学生发言:本班同学处理旧课本的办法。

(3)老师总结:要想搞清楚旧课本的“命运”,看需要作一番调查。

2.调查阶段(1)通过学生的发言,记录本班同学处理旧课本的办法。

(2)做一份调查卷,并计算每种方法的人数和百分率。

(3)师生边调查,边记录。

1、总结阶段(1)学生谈谈调查结果的感想;(2)找到问题所在,进行小结。

活动二:统计本人课本的数量及价值1、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名小学生四年用了多少课本?2、讲故事:北京四中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对自己使用过的教科书做了一点统计: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12年共24个学期当中,所使用的课本大约216本,共需人民币约1622.71元。

如果将所学过的课本重叠地堆放在一起的话,它的高度恐怕不会低于2米。

3、做一份学生本人的课本统计表。

如下:(1)师生一起设计一份课本统计表;(2)课堂中填写一部分知道的数据,剩下的就要回家完成。

活动三: 调查生产课本需要消耗的资源提问:你知道每生产一吨文化纸需要消耗多少木材、水、电吗?又会产生多少污水呢?要求学生上网查找;老师查找的资料,如下:(1) 资料一生产1吨文化纸要用20多棵树龄在20至40年的树木,需要消耗净水 100吨、600度电、 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 300吨。

(2) 资料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纸和纸板第二大消费国。

目前我国有在校中小学生 2亿多人, 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用 15册课本计算,每年要用30多亿册课本,消费纸张达55万吨之多, 需要砍伐1100多万棵大树。

活动四:|寻找旧课本有效再利用的办法一、 上网查找资料阶段二、 寻找办法阶段校园植物调查研究开场白:最近有同学反映说上了语文课《有趣的发现》后,对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兴趣,想来研究一下,那就让我们走进熟悉的校园吧!活动一:调查校园植物种类及分布 1、提问:你知道校园里都有哪些植物吗?它们具有哪些特性?你能说出校园里所有植物的名称吗? 找教案1、 2(1)(2)3、观察校园植物活动(1)讲注意事项:(2)老师和班干部一起组织学生排队绕校园走一圈,边观察植物,边记录,可以轻声讨论;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工作。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汇总5篇)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汇总5篇)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汇总5篇)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勤培育祖国花朵的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通常会需要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状况对教学诸要素做出的有利于学习的支配,可以减轻老师们的负担,更加的轻松。

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来呢?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供应单元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阅读,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篇1】一、激趣导入1.背丛书101页《数字成语排排坐》。

2.出示谜语,猜谜底。

二、检查预习,奇妙识字。

1.词语大比拼瞧,我们班的小伴侣可真厉害,这么难的谜语都没有战胜你们,那我可就要出难题了。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大比拼。

出示词语。

自由认读词语,接着我们来大比拼。

第一场:男女比拼(男生前三行,女生后三行),男女互换。

师:男生不愧是男子汉,声音嘹亮整齐。

女生可要加油了!女生的声音甜蜜可爱,连续努力。

其次场:竖行比拼。

第三场:小组比拼。

2.搭建才智屋小伴侣们,你们想不想当小小建筑师(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搭一搭我们的才智屋吧!火车火车就要开,谁来开?(1)逐一出示词语:数数、京城、诉说、那些、平安、现在、景色、安静、回家、清晰、可爱、兴奋。

(2)词语读正确了,房屋盖一层。

师评价:你总是这么棒,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才智星。

比起以前你已经有很大进步了,连续努力,老师信任你可以更棒的!(3)齐读词语。

3.燕子走迷宫在才智屋里有只小燕子走丢了,你们情愿关心它找到它的家吗?(情愿)那我们一起齐读来帮它吧!课件出示迷宫图片、词语。

词语:报告、彩旗、飘落、回答、清点、这些、自己、学会、认真。

4.做嬉戏过渡: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打算嘉奖大家一个萝卜蹲的嬉戏。

(生拿出提前做好的词语卡片)现在,选6个小伴侣带上自己的词语卡片上台来玩嬉戏。

嬉戏规章:先自我介绍,并记住其他的词语宝宝。

谁说错或者没跟上节奏就淘汰,淘汰后自己拼读卡片上的词语带领大家读两遍。

设计意图:让孩子在玩耍中欢乐的识字。

5青蛙跳水你们玩得这么兴奋,小青蛙可待不住了。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南腔北调话曲艺》教学设计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南腔北调话曲艺》教学设计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南腔北调话曲艺》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苏少版八下第四单元。

这一单元选取了京韵大鼓和苏州弹词等曲艺作品,以激发学生对我国曲艺音乐的兴趣,了解曲艺音乐叙事、塑人之长。

我国曲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最杰出的代表种类之一,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在小学阶段六年级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对曲艺应有所接触和了解。

但由于客观原因,绝大部分学生对曲艺的认知主要是从各种晚会节目中获取而非课堂所得。

大部分学生对曲艺的兴趣不是很高,因而本节课把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放在首要思考地位。

在教学中,我通过补充欣赏学生感兴趣的作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他们设计有效可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感受曲艺表演的乐趣,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天津快板、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南京白局等曲艺作品,乐意体会曲艺艺术的韵味,对我国曲艺艺术产生初步兴趣,主动感受传统曲艺的的独特美感。

2.积极参与听、看、演、唱等活动,了解曲艺的概念、基本功能、艺术表现形式及主要的音乐风格。

3.体会地区语言和曲艺音乐风格的内在联系,能分辨天津快板、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南京白局等曲艺种类,在比较欣赏中,总结当代曲艺在内容、形式上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不同地区的曲艺艺术。

2.难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能整体进入说、唱、演等课堂活动,增加切身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给学生说武松打虎的故事。

播放天津快板《武松打虎》片段。

师生围绕“曲艺艺人怎么说故事”展开交流。

二、丰富多彩的曲艺艺术1.天津快板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天津快板相关内容的填写。

2.苏州弹词与京韵大鼓(1)播放电影中的苏州弹词片段与京韵大鼓《丑末寅初》片段。

(2)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苏州弹词与京韵大鼓相关内容的填写。

1.《四世同堂》教学设计

1.《四世同堂》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1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学生活动1
学生自由结组,针对《四世同堂》第三章回“钱默吟登门祁家讨论北平局势,不屑理睬追踪而至借讨教花草之道巴结名流的冠晓荷”的重要片段为五位演员(祁老人、钱诗人、祁瑞宣、祁瑞全、冠晓荷)的表演设计动作、神态、语音、语调等,帮助演员准确表演。
②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人物生存环境的特点和样貌(含布局、陈设、家什、面貌、氛围、在胡同中的地位、审美格调等),并能撰写出合理的布景方案。
(2)整本书阅读方法习得目标
在阅读中,根据阅读任务有意识地跳读文本,并能将筛选出的相关内容联系解读,形成对环境的整体认识,且能聚焦重点内容精读细品、合理构思,条理清晰地完成布景方案。
②学生导演时能理据充分地阐明表演设计的理由;表演时能用较为符合人物精神气质的语音、语调、语气塑造人物形象;评价时能够对照评价量表、依据文本内容对表演优劣做出较为客观真实的评价。
(2)整本书阅读方法习得目标
能够根据“导演”“表演”“评演”的不同阅读目的,自主运用跳读、联读;浏览、浸读;粗读、精读;横向读、纵向读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阅读,精准把握作品。
1分:缺少异同比较,描述角度单一,缺少共性提炼、差异补充、特点分析的任何一个环节。

完成
方案
依托以上三个环节内容,可以以一家为例写一段不少于400字的布景方案。要求:想象合理、说明顺序清楚、描绘语言精当、陈述理由充分。
总评
得分
方案
得分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小组交流、整合阅读内容
教师活动1
3.学习目标确定
(1)语文核心素养目标
①学生推敲、品悟第三回中的重要语言细节,深入理解《四世同堂》中主要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民族立场,进而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增强语言文字理解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通过在导演、表演、评戏等真实情境中学习,尝试从不同视角走进文本,深入解读《四世同堂》中的主要人物,发展直觉思维,培养推理、发现与审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通过导演、表演、评戏等形式,塑造、审辨祁家、钱家、冠家的代表人物在面对民族危亡时的美与丑、高贵与卑微,树立健康的审美取向;通过对抗日战争中普通市民、新旧知识分子和下层官僚的民族立场的把握,反思抗战艰难的文化原因,辩证认识民族文化,并形成热爱祖国、振兴民族的崇高情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龙集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班级:六(3)班
姓名:尹寒
(六年级下第一单元)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9篇】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9篇】

四年级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四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解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1、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一、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解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二、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解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三、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四、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解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五、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六、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二、读课文,理解内容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只能找到1/3的环境描写内容。

归纳
作用
根据梳理内容分条目归纳出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
3分:能够根据梳理内容分条目完整归纳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
2分:能够根据梳理内容分条目部分归纳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
1分:能够归纳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但依据不充分、梳理无条目、归纳不完整。
(3)项目式学习探究目标
通过项目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够获得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并主动迁移运用学科知识、调动文化积累合作、探究、发现、撰写,创造性地完成布景文案,为舞美设计组同学提供布景参考。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揣摩环境描写的相关内容,整体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根据人物精神世界观照、推断人物的居处环境,从而深化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1分:缺少异同比较,描述角度单一,缺少共性提炼、差异补充、特点分析的任何一个环节。

完成
方案
依托以上三个环节内容,可以以一家为例写一段不少于400字的布景方案。要求:想象合理、说明顺序清楚、描绘语言精当、陈述理由充分。
总评
得分
方案
得分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小组交流、整合阅读内容
教师活动1
评价量表引导
3.学习目标确定
(1)语文核心素养目标
①学生梳理所选主题在全书中的环境(自然、社会)描写内容,分析、归纳、把握其特点;能在阅读中发展“筛选”“分析”“归纳”“阐释”“联想”“推断”等思维能力;能通过选景定场的文案制作,体悟《四世同堂》中各阶层人物的审美格调与修养,以之揣摩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了解北平市民各阶层的家居文化,自觉传承其中的文化精华。
②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人物生存环境的特点和样貌(含布局、陈设、家什、面貌、氛围、在胡同中的地位、审美格调等),并能撰写出合理的布景方案。
(2)整本书阅读方法习得目标
在阅读中,根据阅读任务有意识地跳读文本,并能将筛选出的相关内容联系解读,形成对环境的整体认识,且能聚焦重点内容精读细品、合理构思,条理清晰地完成布景方案。
组织学生进行研讨活动。
学生活动1
以小组为单位(同主题为一组),学生对各自梳理出的分散在22章回里的环境描写内容进行交流、整合。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以合作的方式研读作品,共同梳理、互相补充素材,围绕选定主题(如钱家、冠家、祁家等)整合相关内容,并在研读过程中内化跳读与联读相结合、依托整体聚焦局部的阅读方法。
环节二、小组碰撞,统筹布景方案
教师活动2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巡视参与小组研讨。
学生活动2
以小组为单位(同主题为一组),学生研讨、集萃核心内容,并由一人汇总众家之言,总执笔布景方案。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聚焦一个任务(祁家、冠家、钱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整合文本内容,全面、联系地分析环境内容,加深对环境的理解,并将集体认知转化为文案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强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习者分析
已达
未达
盼达
路径
①阅读方法:
通过第一轮阅读,学生对《四世同堂》的环境描写有初步、碎片化的感知。
①阅读方法:
不能聚焦于一个环境主题(祁家、钱家、冠家……)对文本进行贯通式研读,从而深刻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阅读方法:
围绕同一环境主题,聚焦一条环境主线,对多章回环境描写进行梳理、贯通、归纳,精读、探究,发现其特点及描写作用,建立小说诸要素和主题之间的联系。
项目式学习:
真实任务驱动;
借助评价量表
②阅读能力:
在阅读《红岩》时,积累了依托典型环境分析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方法。
②阅读能力:
对环境描写特点的分析不够全面准确,运用仍不熟练,迁移能力薄弱;根据人物精神世界联想推断其居处环境特点的意识薄弱。
②阅读能力:
能够依托环境描写特点全面、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并能根据人物精神世界反之推断其居处的环境特点。
学习难点:根据相应任务要求,采取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将对作品的理解转化成条理清晰、理据充分的布景方案,提升迁移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5.学习评价设计
步骤
方法
实践
评价量化标准

梳理
内容
梳理所选章回的环境(自然、社会)描写内容。
3分:能够贯通22集目,找全环境描写内容。
2分:能够找到不少于2/3的环境描写内容。

描绘
样貌
根据人物精神世界、结合梳理的环境内容,大致描述人物生存环境的样貌。(含布局、陈设、家什、面貌、氛围、在胡同中的地位、审美格调等)
4分:异同比较细致,共性提炼准确、差异补充合理,描述角度多元,特点分析准确。
3分:异同比较模糊,描述角度不全,共性提炼欠准确、差异补充欠合理,特点分析欠准确。
2分:缺少异同比较,描述角度较少,共性提炼欠准确、差异补充欠合理,特点分析欠准确。
第一课时“选景定场”教学设计
课题
《四世同堂》之选景定场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对“选景定场”环节的真实呈现。课堂上通过对选择该项目的同学探究成果的探讨与评价,把握小羊圈胡同最具代表性的祁家、钱家、冠家的环境特点,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同时学会根据人物精神世界推断环境特点,理解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并在交流研讨中内化跳读与联读相结合、聚焦重点内容精读作品的阅读方法。
环节三、小组推荐,班级交流文案
教的活动3
组织布景方案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客观评价。
学的活动3
以小组为单位(同主题为一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布景方案,交流中要做到条理清晰、推断合理、依据充分。其他组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在评价量表上打分,并交流评价理由。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利用评价量表合理评价,有助于生生之间取长补短,借鉴阅读方法和创作经验,有助于形成理据充分的评价,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化学科思维方法。
环节四、共同总结,归纳学习经验
教的活动4:
协助学生梳理、归纳、强化学习经验。
学的活动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同主题为一组),总结本子任务(探究环境作用)的学习经验(阅读能力、阅读方法、情感态度等),全班交流、汇总。要求: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活动意图说明:
将《四世同堂》“环境描写”研读、研讨中获得的有效经验提炼出来,帮助学生提升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认知理解,优化阅读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