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石壁上的九色鹿

合集下载

《11.石壁上的九色鹿》(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11.石壁上的九色鹿》(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壁上的九色鹿》的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九色鹿的形象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美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石壁上的九色鹿》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2. 九色鹿的形象特征。

3. 线条、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4. 学生绘画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九色鹿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美丽。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立体感和生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范画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石壁上的九色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九色鹿的形象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石壁上的九色鹿》的背景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九色鹿的文化内涵。

3. 案例分析:展示九色鹿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线条、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4. 绘画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石壁上的九色鹿》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石壁上的九色鹿》的画作,要求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美丽。

2. 写一篇关于《石壁上的九色鹿》的美术评论,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破。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绘画实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3. 课堂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是否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4. 下一节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11课石壁上的九色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1课石壁上的九色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1课石壁上的九色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特点,欣赏九色鹿的美丽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敦煌壁画作品。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敦煌壁画艺术简介2. 九色鹿形象欣赏3. 敦煌壁画绘制技法讲解4. 学生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敦煌壁画的绘制技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九色鹿作品。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美丽形象,以及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敦煌壁画图片、九色鹿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敦煌壁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九色鹿的形象特点,分析敦煌壁画的绘制技法。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绘制九色鹿,强调线条、色彩的表现方法。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独立创作一幅九色鹿作品。

5. 点评与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石壁上的九色鹿2. 敦煌壁画艺术简介3. 九色鹿形象欣赏4. 敦煌壁画绘制技法5. 学生创作实践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绘制一幅九色鹿作品。

2. 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敦煌壁画的其他题材,为下节课做准备。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敦煌壁画艺术的兴趣是否提高,审美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2. 学生在绘制九色鹿过程中,线条、色彩表现是否到位,作品是否具有个人特色。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激发爱国情怀。

4. 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反思,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敦煌壁画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如何有效传递给学生。

详细补充和说明:1. 绘画技法的多样性:敦煌壁画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多种技法,如勾勒、渲染、泼墨等,同时还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湘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湘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湘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九色鹿”传说,并了解它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

2.认识石刻艺术的特点与印迹技法。

3.学习利用印迹技法创作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九色鹿”传说,通过创作理解其文化内涵。

2.学习利用印迹技法创作艺术作品,掌握印迹技法的要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利用课件和实物教具,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九色鹿”传说,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和“九色鹿”相似的动物,简要讨论它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学习内容讲解1.介绍石刻艺术的特点与印迹技法,让学生认识石刻艺术媒介的特殊性和表现形式,学习印迹技法的基本要领。

2.利用课件和实物教具,向学生展示“石壁上的九色鹿”的经典艺术作品,并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印迹技法。

3.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练习印迹技法,并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九色鹿”传说的理解和感悟。

3. 创作与展示1.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进行串讲,让学生相互展示作品,分享创作感受和印迹技法心得。

2.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在班级或学校进行展示。

4. 总结与评价1.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

2.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创作作品,鼓励学生对自己和同学进行及时的认可和表扬。

四、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2.学生是否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印迹技法,完成创作作品。

3.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展示的成果,是否能够体现其对于九色鹿传说的理解和文化内涵。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石壁上的九色鹿4-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石壁上的九色鹿4-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石壁上的九色鹿4-湘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了解石壁上的九色鹿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2.学习掌握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3.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能够自由创意绘画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合作交流,创造良好学习氛围3.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带领学生进行绘画实践4.督促评价,强化教学效果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理解力2.关注学生绘画的思考和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石壁上的九色鹿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掌握2.学生对于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掌握3.学生对于绘画实践的熟练度和表现能力三、教学内容1. 学习石壁上的九色鹿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介绍石壁上的九色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讲解石壁上九色鹿中的象征意义•带领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发表自己对于石壁上九色鹿的想法和见解2. 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笔画和技法•演示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自由绘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 绘画实践•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模仿绘画•学生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学生之间交流,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四、教学过程1. 热身•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在黑板上展示石壁上的九色鹿的图片并进行不同的解读2. 学习石壁上的九色鹿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教师讲解石壁上九色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3. 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笔画和技法,例如线条、笔锋、墨渍等•演示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如轻重笔触、水墨渐变等4. 绘画实践•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模仿绘画•学生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学生之间交流,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5. 总结•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和要点•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评价五、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估。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石壁上的九色鹿》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九色鹿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索色彩的奥秘,发现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从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色彩基础知识,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色彩搭配、冷暖对比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冷暖知识,掌握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原理。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的冷暖知识,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原理。

2.教学难点:色彩的冷暖搭配,创作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冷暖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原理。

2.示范法:教师示范色彩搭配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美术作品,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

2.美术用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参考资料:色彩搭配案例、美术作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九色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请大家观察一下,九色鹿身上的色彩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色彩的冷暖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原理。

通过示例,讲解色彩搭配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五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11.石壁上的九色鹿11》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11.石壁上的九色鹿11》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11. 石壁上的九色鹿11》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以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为题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九色鹿的形象特征和寓意,以及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可以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美术史的理解,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经验,他们善于观察和表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同时,他们对于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敦煌壁画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九色鹿这一形象可能较为熟悉,但如何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和分析九色鹿的形象,以及与敦煌壁画的关系,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九色鹿的形象特征,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美术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九色鹿的形象特征,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和分析九色鹿的形象,以及与敦煌壁画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创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九色鹿的形象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九色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九色鹿的形象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敦煌壁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敦煌壁画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九色鹿的形象特征。

五年级下册美术《11. 石壁上的九色鹿》(1)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11. 石壁上的九色鹿》(1) 湘美版

岩画
瓦当
我也是壁画大师
用剪影式的造型画出动物的轮廓
色彩分析
画面以土红色衬底,其它颜色较少,形 《鹿王本生图》 成单纯朴实的暖色调,整体色彩既有变化又 统一。
散花装饰
比较动物、人物与 山,谁大些?
你觉得这样画有什么 好处?
具体要求:
1、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完成。 2、描绘动物场景壁画。 3、运用剪影式造型和散花装饰。 4、有故事情节!想象创作。
龟兹
楼兰
域西
敦煌
莫高窟
丝绸之路
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一座千年的壁画“美术馆年级下册第11课
画家为什么把结局的场景放到画面中间呢?
石壁上的九色鹿与生活中的鹿对比,有什么不同?
《鹿王本生图》
剪影式造型
九色鹿
剪影
轮廓线 返回
剪影式造型
用流畅的线条画出物体的轮廓线,简化 细节,单色平涂的形象就是剪影式造型。
A、层次化 B、平面化 C、立体化 D、复杂化
皮影 剪纸
纸浮雕 广告
漳州
谢谢观赏
漳浦县石斋小学 陈谢娜
(描述九色鹿和谁,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5、构图饱满。
考一考:
敦煌壁画有包括( D)个石窟群? A、200多 B、300多 C、400多 D、500多
敦煌壁画(先左右后中间的对称 )构图,是壁画 最显著的美学风格之一。
剪影式造型是对一些事物(轮廓 )进行描绘。
剪影是指造型的外轮廓线所构成的( B )影像, 具有极强的外形表现力。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石壁上的九色鹿7》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石壁上的九色鹿7》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石壁上的九色鹿7》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石壁上的九色鹿7》是湘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描绘石壁上的九色鹿,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壁画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图片、文字和绘画技巧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绘画技巧,提升美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代壁画的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古代壁画的特点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壁画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九色鹿的能力,提升艺术创造力。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壁画的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九色鹿。

2.难点:如何把握古代壁画的艺术风格,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九色鹿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古代壁画,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2.讲解法:讲解绘画技巧,指导学生创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九色鹿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代壁画图片、绘画材料、参考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古代壁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九色鹿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九色鹿的形象特征,以及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同时,展示优秀作品,供学生参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按照教师指导的绘画技巧,创作九色鹿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赭、紫、蓝、绿色等是画面中主要的颜色。
3.人物肤色以及与其相近的颜色由于年代久 远,已经变成了黑色。
学习活动: 九色鹿又回到恒河边,和其他的动物 过上了宁静、祥和的生活。又会发生 什么故事呢?以小组为单位续写九色 鹿的故事。(时间为1分钟)
学习活动: 请用剪影式造型的方法,仿照
《鹿王本生图》,分组创作一副九 色鹿故事后续的壁画。
九 色 鹿 敦 煌 壁 画
这种突出外轮廓, 简化细节的手法 叫做剪影式造型 手法。
剪影式造型手法在早期岩画和瓦当中被大量运用。
尝试体验: 请各位学生任选一
种动物用剪影式造型的 方法在1分钟内尝试画 出一个动物的局部。
狩猎图
斗鸡图
九色鹿壁画的特点:
1.画面以土红衬底,其它色种较少,形成 单纯朴实的暖色调。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藏有敦煌壁画的莫高窟也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它同长城、秦始皇陵及兵 马俑坑等世界文化遗产一样,是 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同时 也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象征。
文明参观!争做新时代文明少年! 文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课外作业:
欣赏《九色鹿》的装饰色彩美, 尝试以散花图案衬底创作石壁上的九色鹿
胡林小学------熊宁华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
在我国西北部的荒漠中,坐落着 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宝库——敦 煌石窟。敦煌石窟是敦煌莫高窟、 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 总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壁画最 多的石窟群。
九 色 鹿 敦 煌 壁 画
其实,老师讲的课前故事就来源于 这幅壁画,你能根据故事在画面中 找到救人、谢恩、告密、围猎的场 景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