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各种各样的杯子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材质、形状、用途的杯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材质、形状、用途的杯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珍惜和保护身边的环境,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材质、形状、用途的杯子。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理解杯子的多样性和用途。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各种杯子的外观、材质、用途等,了解杯子的多样性。

2.比较法: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杯子的特点,理解杯子的多样性。

3.分类法:学生通过分类不同杯子,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不同材质、形状、用途的杯子。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杯子,用于观察和描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材质、形状、用途的杯子,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杯子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杯子的名称和特点,如塑料杯、玻璃杯、纸杯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材质、用途等。

教师可以提问:“这些杯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比较,每组选择几种不同的杯子进行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特点。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各种杯子的观察、比较和探究,让学生了解杯子的种类、用途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杯子的图片,以及一些与杯子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物品感兴趣,喜欢探究和发现。

但是,他们对杯子的了解可能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对于杯子的种类和特点可能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杯子种类、用途和特点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的杯子,了解杯子的种类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探究,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培养乐于观察、思考和分享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的杯子,了解杯子的种类和用途。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探究,发现杯子的特点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各种杯子的图片,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和认识杯子。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杯子的图片,包括塑料杯、玻璃杯、纸杯等。

2.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包含多种杯子,如塑料杯、玻璃杯、纸杯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杯子?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更多的杯子图片,包括不同颜色、形状和材质的杯子。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提问:“这些杯子有什么不同?你们认为它们有什么用途?”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和讨论。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了解杯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了解杯子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在《各种各样的杯子》这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了解杯子的特点和用途,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了解杯子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了解杯子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比如摸一摸、闻一闻杯子,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课件、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杯子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本课的主题。

2.观察与描述:让学生观察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与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比如摸一摸、闻一闻杯子,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

通过观察、触摸和尝试,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来感受杯子的不同特点,并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了解杯子的用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对生活中各种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理解杯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观察、触摸、实践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和触摸,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杯子的不同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杯子的用途;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材质、形状和用途的杯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和描述老师展示的杯子,注意杯子的材质、形状和用途。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触摸和尝试,进一步了解杯子的特点和用途。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5.总结与展示:学生总结自己学到的关于杯子的知识,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课题《各种各样的杯子》和各个环节的关键词,如观察、触摸、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等。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7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7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2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各种各样的杯子,了解杯子的结构、材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动手操作来理解科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实物材料和操作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识各种各样的杯子,了解杯子的结构、材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乐于探究,培养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认识各种各样的杯子,了解杯子的结构、材质和用途。

2.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法:教师提供各种杯子,让学生观察、触摸,增强直观感受。

2.比较法: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杯子的结构、材质和用途,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动手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杯子,观察杯子的内部结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杯子,包括塑料杯、玻璃杯、纸杯等,以及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设备。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各种杯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杯子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实物的杯子,让学生观察、触摸,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杯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关注杯子的结构、材质和用途。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各种各样的杯子》(课件共17张)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各种各样的杯子》(课件共17张)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gè zhǒng gè yàng de bēi zi
2.各 种 各 样 的 杯 子
猜谜语
前后一个样, 独耳旁边站。 天天张大口, 喝水不吃饭。
(打一日常生活品)
谜底:杯子
古代杯子
战国
元代

观察杯子
bō li bēi
xiǎo xiǎo shè jì
sh小ī 小 设 计 师
家庭作业
未来的高科技杯子
玻璃杯 glass
zhǐ bēi
纸杯 paper
sù liào bēi
塑料杯 plastics
mù bēi
木杯 wood
jīn shǔ bēi
金属杯 metal
táo cí bēi
陶瓷杯 ceramic
bǐ jiào bēi zi
比较杯子
透 明 度
轻 重


tí xǐng
提 醒:
dǎo rè shuǐ zhù yì
比较杯子
测试题
1. 学习本课后,你认识了杯子的材料有:玻璃 陶瓷
————、————、
金属 纸 塑料 木头
————、————、———— 、————、……。
2.材料的问题有:金属杯会 烫手 玻璃杯和陶瓷杯 ——————;
容易碎 纸杯 太软
—————— ;
——————。
3.不同材料都有不同的特点:有 透明度 轻重
发现问题
jiě jué wèn tí
解决问题
jiě jué wèn tí
解决问题
jiě jué wèn tí
解决问题
bǎo wēn bēi
保温杯

《各种各样的杯子》

《各种各样的杯子》
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利用各种材 料的优点来组合而成,方便了我 们的生活。就像保温杯,采用了 塑料和金属相结合,即方便使用 又解决了烫手问题。
新知讲解
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特 点,可以把具有不同优点 的材料组合起来,做成人 们需要的物品。
交流讨论
你们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经过多 种材料组合在一起的呢?大家一 起说一说!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我知道炒锅。锅体是金属, 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好的特点; 锅把是塑料,利用了塑料的隔热 性。
课堂练习
判断对错
1.塑料的好处很多,以后我们都用塑料制成的东西。(× ) 2.塑料的大量使用会污染环境,我们要拒绝使用。(× ) 3.木质品的原料便宜,为了干净卫生我们可以多用一次性木制品。(× ) 4.玻璃杯和陶瓷杯易碎,以后尽量少选择使用。(× ) 5.保温杯是采用了塑料和金属两种材料组合而成。(√ )
1 2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玻璃杯、陶瓷杯容易碎,怎么办? 给玻璃杯加一个柔软布料做的杯套 给陶瓷杯加一个有弹性的橡胶圈。
新知讲解
1 2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纸杯太软,怎么办? 把两个纸杯放在一起。 加上杯托。
新知讲解
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木杯用久了会有裂纹,怎么办?
1
尽量不让木杯的冷热不要变化太快。
2
用前先预热。
新知讲解
杯嘴 开关 密封圈
这只杯子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选这些材料?
胶垫 杯盖
杯体
新知讲解
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杯嘴 开关 杯盖
胶垫
密封圈
材料
塑料
原因
可塑性强、光滑、隔热 性好、较轻
橡胶 弹性好、密封性好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形状、材质和用途的杯子。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类能力,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分类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并对其进行分类。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杯子,比如纸杯、塑料杯等,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各种杯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各种不同形状、材质和用途的杯子。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各种不同形状、材质和用途的杯子。

2.难点:能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杯子的特点和用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提供丰富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探究。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杯子的形状、材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分类法:引导学生对杯子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分类结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不同形状、材质和用途的杯子,如玻璃杯、纸杯、塑料杯等。

2.准备幻灯片或课件,展示各种杯子的图片和实物。

3.准备记录表格,用于学生记录杯子的特点和用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杯子?这些杯子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不同形状、材质和用途的杯子,如玻璃杯、纸杯、塑料杯等。

同时,教师用幻灯片或课件展示杯子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杯子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