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含答案)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时练含答案02

一、选择题1.从下图中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是()A.管辖范围大为拓展B.政治清明社会安定C.经济发达国力强盛D.思想活跃文化昌盛2.考古学家在岭南地区的广州淘金坑秦墓、华侨新村秦墓等秦朝墓中,发掘有众多秦式铜鍪、蒜头壶、陶、半两钱等遗物,这是以往岭南墓葬中没有的。
由此可见,秦朝()A.推动了文明扩展B.统一了墓葬形式C.加强了中央集权D.促进了经济发展3.以下一组文物图片的主题应为,秦朝()A.巩固统一的措施B.青铜工艺的进步C.推行统一的货币D.铁制工具的出现4.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B.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C.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连年征调民力服徭役D.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5.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诸侯国,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
秦统一后,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御史大夫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经西来。
”该诗所赞颂的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A.建立中央制度B.修建万里长城C.书同文车同轨D.兼并六国,完成统一7.下列材料反映了秦统一后采取的治国措施,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统一度量衡为秦始皇时期首创B.圆形方孔钱因体积小定为统一货币C.统一车轨使秦朝陆路交通发达D.都是为巩固大一统采取的经济措施8.秦始皇认为,天下之所以战斗不止,大家受苦的原因就是有诸侯存在。
依赖祖宗积德,现在天下刚刚稳定了,如果又去分封诸侯国,就是树立敌对势力,要想达到安宁,那就难了。
为“达到安宁”,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推行分封制9.在固阳县城北7千米处,一条宛若游龙的长城横亘在群山之中,这就是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长城。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北宋D.元朝2.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家天下”B.君权神授C.皇权至上D.皇帝独尊3.“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
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 )A.实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设置丞相4.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帛书D.金文5.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6.班固在《汉书》中写道:“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这表明他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之一是()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D.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
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C.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8.“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描述的是秦朝()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B.幅员辽阔的疆域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D.巩固统一的举措9.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千米。
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
此举()A.加强了中央对北疆的控制B.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10.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堂作业(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1.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
”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 )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货币C. 统一度量衡D. 设置丞相2.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 圆形方孔半两钱B. 五铢钱C. 交子D. 银元3. 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原因不包括( )A. 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B. 商鞍变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推广D. 秦王赢政个人的政治才能4.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 洛阳B. 咸阳C. 长安D. 北京5.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
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
”这个“庞大帝国”是( )A. 夏朝B. 秦朝C. 商朝D. 东周6.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中央集权制7. 《史记·秦本纪》记载:“初置垂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秦始皇时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 )A. 刑狱B. 军事C. 行政D. 监察8. 下图是秦朝统一文字后“马”的写法,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它是( )A. 大篆B. 小篆C. 隶书D. 楷书9. 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正在参与长城西起点地的修筑。
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下列哪个地方( )A. 临洮B. 咸阳C. 辽东D. 九原10. 秦朝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北到长城一带B. 南到南海C. 西到临洮D. 东到东海1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度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及答案

度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九课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1.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C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皇帝制2.美国史学家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统一的文字。
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作者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出现于( C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汉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B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车同轨4.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如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C )①周朝实行分封制度②秦朝实行丞相制度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④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D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6.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C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7.秦朝时开凿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它沟通了( C )A.长江和珠江 B.长江和黄河C.湘江和漓江 D.漓江和淮河8.秦朝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北到长城一带B.南到南海C.西到临洮D.东至东海9.某书信朗读节目第一期朗读的是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封家书:公元前223年农历二月,秦军将士“黑夫”和“惊”兄弟二人给大哥“衷”写了一封信:“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2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1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都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巩固统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是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
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①实行郡县制②建造阿房宫③统一度量衡④修建骊山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②建造阿房宫和④修建骊山陵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不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推行A.分封制B.县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设郡守,县设县令。
郡县制的推行,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C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商鞅变法的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管理。
B项不合题意;元朝推行行省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在地方推行”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从政治方面,在中央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 秦统一中国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二十二

材料二: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著名学者周有光
材料三:“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什么制度?结果如何?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怎样的历史作用?
【解析】:
楚汉战争实质上是( )
A、刘邦、项羽推翻秦朝的战争
B、刘邦、项羽争夺最高封建统治权的战争
C、刘邦最终推翻秦统治的战争
D、是起义领袖之间争夺农民领导权的战争
【答案】:
【解析】:
“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 )
A、中华文明
B、埃及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答案】:
【解析】:
——风云人物网
秦国何时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为抵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修了什么防御性工程?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三项即可)
“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的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
【答案】:
【解析】: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本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拓展训练: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9课秦一致中国基关全拓展1.(2013 云南德宏中考)制作年代尺是学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中国古代史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秦一六国的是( )点2.(2016点点点甘掖中考)秦一以前,中国地域内有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中央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一后,了有效控制地方,加中央集,在地方推行()A.禅制B.分封制度C.郡制度D.行省制度3.(2017 内蒙古赤峰期中)了牢固国家的一 ,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拟定笔画整的文字作全国推行的准文字。
种文字是( )A.大篆B.小篆C.隶D.楷4.(2017宁鞍山期末)毛的《清平·六山》中有的句子:“天高云淡,望断南雁。
不到城非好,屈指行程二万。
”宏的城是我国人民智慧和独性的象征。
以下关于秦城起止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西起洮,到B.西起嘉峪关,到江C.西起咸阳,到河套D.西起西,到平能力提升全拓展1.(2014 山聊城中考)柳宗元价:“其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一价主若是基于秦代( )A.推行郡制B.一胸襟衡C.赞同土地买卖D.建立丞相制2.(2015 福建厦门中考)图示法能够使分其他知识系统化,直观地表现整个知识骨架。
以下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表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管理C.加速国家一致进度D.牢固国家一致3.(2013 山东烟台中考)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道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叛学科的慎重性。
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代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吻合史实的是()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经商读书人能够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记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通知农民缴税时用同样容量的“斗”三年模拟全练拓展训练1.(201 8福建龙岩上杭期中,22,★☆☆)秦代丞相职位特别显赫,其详尽负责的内容是()A.行政B.军事C.监察D.司法2.(2016 天津南开外国语学校期末,13,★☆☆)上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志。
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风采实足的书法线条组合成篆书“月”字,寓意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

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1.(1分)“承天景命,天下一统”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追求。
如图是哪个王朝在经济上巩固统一的措施()A. 秦朝B. 西晋C. 隋朝D. 元朝【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规定货币以圆形方孔铜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
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朝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巩固统一的措施,选项A符合题意。
西晋、隋朝和元朝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秦朝在经济上统一货币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2.(1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
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A. 甲骨文B. 小篆C. 楷书D. 草书【答案】B;【解析】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秦朝统一文字,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秦朝统一文字,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1分)如图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项措施。
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 加强经济的交流B. 巩固国家的统一C. 促使书写更加简便D. 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的史实。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如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
因此,统一文字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统一文字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秦统一后的文字,笔画并不简便,排除C项;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东汉时期,排除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含答案)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图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
这一政治体制是( )A. 皇帝制B. 郡县制C. 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2.为了加强各地联系,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人工水道。
这条人工水道是A. 灵渠B. 邗沟C. 江南河D. 永济渠3.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A. 刀币B. 贝币C. 五铢钱D. 圆形方孔铜钱4.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请判断公元前221年属于()A. 公元前2世纪前期B. 公元前2世纪后期C. 公元前3世纪前期D. 公元前3世纪后期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夏朝B. 西周C. 秦国D. 秦朝6.秦朝时期,下列关于李家四兄弟的情况说法有误的是()A. 老大使用圆形方孔钱经商B. 老二被征去修长城C. 老三被征去与匈奴作战D. 老四整日在家读四书五经7.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其主要目的是()A. 沿袭历史传统B. 开创一代帝号C. 加强思想控制D. 宣扬个人功业8.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 B.C. D.9.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下列关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秦始皇A. 统一了六国B. 任用商鞅实行变法C. 自称“始皇帝”D. 统一度量衡10.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世袭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约______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于______年。
12.秦朝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13.曾经歼灭六国,自称“始皇帝”的是。
______。
14.若有时光穿梭机助你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你发现,当时的成都一带被称为______郡,这个地方的居民生活不错,是因为附近有______水利工程相可使此地水旱无忧。
你来到当时的首都______,在这里当时负责全国最高军事行政的______(官名)接见了你,并带你参观了当时在北方最宏大的国防工程______。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16.秦长城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17.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字母及地名填在横线上:(1)秦朝的都城是:______(2)秦长城西起:______东至:______。
18.秦朝疆界的范围,东到______南到______西到______北到______19.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______,东到辽东。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0.21.“六王毕,四海一。
”秦通过十年的征战,先后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秦统一六国的大业是由谁来完成的?秦朝建立的时间?(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皇帝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完成于哪一年?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2)从材料二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三(3)据材料三,说说“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统治,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四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4)据材料四,指出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案和解析【答案】1. C2. A3. D4. D5. D6. D7. D8. B9. B10. C11. 公元前2070;公元前22112. 郡县制13. 嬴政14. 蜀;都江堰;咸阳;皇帝;长城15. 秦朝16. 临洮;辽东17. 咸阳;临洮;辽东18. 东海;南海;陇西;长城一带19. 都江堰;临洮20.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
(2)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3)秦始皇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4)秦朝灭亡于公元前207年。
故答案为:(1)公元前221年;咸阳。
(2)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圆形方孔半两钱。
(4)公元前207年。
21. (1)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3)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字体,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
故答案为:(1)嬴政;公元前221年。
(2)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3)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
22. (1)公元前221年。
(2)分封制;郡县制。
(3)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4)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
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单项选择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写了秦王嬴政()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2.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
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A.皇权专制B.任免官吏C.思想控制D.言即法律3.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太尉B.刺史C.丞相D.御史大夫4.威海市初中乡土教育读本《威海历史》中写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威海市区域属于胶东郡腄县。
”这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县制5.在本课学习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B.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6.欣赏中国古代钱币也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A BC D7.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商人携带圆形方孔半两钱做生意B.人民被征去修建万里长城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8.制作示意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面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疆域示意图()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二、组合列举9.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1)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把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为了便利南北水运交通,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3)秦始皇派大将________北击匈奴,并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三、活动与探究10.秦朝拉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序幕。
秦朝推行的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统一六国】材料一(1)秦国统一六国是在哪一年?依据所学知识指出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
(3分)【巩固统一】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2分)【人物评价】材料三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3)材料三中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1.A[解析] 材料是李白的诗句,反映的史实是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
2.A[解析]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意思是全国的一切事情,均由皇帝裁决,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皇权专制。
3.D4.C[解析] 依据“今威海市区域属于胶东郡腄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建立郡县制。
C项符合题意。
A项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政治制度;B项属于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D项是商鞅变法时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
故选C。
5.C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A是圆形方孔半两钱;B是赵国铲形币;C 是齐国刀形币;D是楚国蚁鼻钱。
故选A。
7.C[解析] 抓住“秦朝”这一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后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使秦国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