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夹具设计审批稿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角铁式车夹具设计

机床夹具的柔性化与机床的柔性化相似,它是指机床夹具通过调整、拼装、组合等方式,以适应可变因素的能力。可变因素主要有:工序特征、生产批量、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具有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拼装夹具、数控机床夹具等。在较长时间内,夹具的柔性化将是夹具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机床夹具。在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帮机床夹具设计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技术准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6
.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加工Φ30、Φ35孔专用夹具设计
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
(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
(4)夹具装配图1张
(5)夹具零件图1张
(6)设计说明书1份
零件简图:如图1-1所示.
名称:轴承座
生产批量:中批量
材料:HT200
关键词:轴承座 工艺规格设计夹具设计工序 工艺性
1.1 机械加工工艺概述
机械加工工艺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全过程,加工工艺是工人进行加工的一个依据。
涡轮轴承座加工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毕业作品】

涡轮轴承座加工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摘要:轴承座作为轴类零件的支撑部件,对整个机器能平稳运转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此次设计的端盖零件是从所设计的工序卡片和专用夹具出发。
根据零件自身身的特点,生产类型以及零件在具体工作时的作用选择工艺规程和所使用的夹具。
首先要分析零件的作用及其工艺,再次设计零件的毛坯尺寸加工余量及公差。
在工艺规程方面:确定生产类型,综合考虑其特点,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工件的装夹方案,用CAD软件画出夹具装配图。
根据所设计的工序步骤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可使生产效率提高,在机床夹具设计方面,因为是涡轮轴承座零件,选择加工Ф5H7的盲孔,选择钻床加工,按照设计好的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导向、加紧等装置。
可以考虑诸多因素来拟订最优方案,最终完成本次设计。
关键字:涡轮轴承座零件,工艺设计,夹具装配图,Ф5H7的盲孔The turbine bear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Absrtact:Bearing as the shaft part supporting part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machine runs smoothly. This text mainly sets out from the design both side of the specifying of craft rules distance and the tong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re parts, the function produced type and spare parts while concretely working choice the craft rules distance and tongs. In the craft rules distance aspect: Assurance produce a type, comprehensive consider its accurate degree high, produce an efficiency is high, consume economy little etc. aspect, choose the superior project; Design aspect in the tongs,and jig assembly drawing. because of is cover body spare parts, process Ф16H7 blind hole, the choice drills a bed to process, considering many factors to draw up the superior project, end completion originally time design.Key words:turbine bearing block parts, process design,jig assembly drawing,process Ф5H7 blind hole.目录1.前言 (1)1.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1.2机械加工工艺的发展现状 (1)1.2.1现代机械工艺的广义概念 (1)1.2.2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分析 (2)1.2.3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2)1.3本文的研究内容 (3)2.零件的分析 (4)2.1零件的作用 (4)2.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3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4)2.4加工表面及其要求 (4)2.5零件材料 (4)2.6毛坯选择 (5)2.6.1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 (5)2.6.2模锻定义 (5)3.基准的选择 (7)3.1粗基准的选择 (7)3.2精基准的选择 (7)3.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7)3.3.1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7)3.3.2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8)3.3.3工艺路线比较 (9)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0)3.5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 (12)4.切屑用量及基本工时计算 (14)4.1Ø63内孔的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4)4.2Ø66.5内孔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5)4.3Ø72内孔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6)4.4右端面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7)4.5Ø76.5外圆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7)4.6左端面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8)4.7半精车Ø67.5外圆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8)4.8半精车Ø81外圆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9)4.94ר5通孔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9)4.106ר5.5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20)4.11铣两平面加工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轴承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鸡西大学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加工M4螺纹专用夹具设计1.生产纲领:中批量生产3.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定位方案图1张(5)夹具装配图1张(6)夹具零件图1张(7)设计说明书1份二、设计说明书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等主要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巩固、扩大和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设计计算、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并在设计中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滑动轴承由轴承座、轴瓦(轴套)和润滑装置组成,轴承座的作用主要起支撑作用,可以直接做在机器箱壁或机体上。
2,零件的工艺分析2.1零件图:零件三维图如下图所示:图12.2主要技术要求:零件调质HB230~250、锐边倒钝,未注倒角0.5×45°、表面做防锈处理(发蓝)。
2.3加工表面及其要求:Ø22+0.018 0内孔1) 从零件图上可知主要的加工难点在与Ø34-0.007-0.025外圆与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1.6um以及它们之间同轴度(Ø0.02)的要求。
2) 零件总长的要求保证尺寸18±0.05,同时两端面的粗糙度为Ra3.2um。
3) 大端外圆及1.5ר33为自由公差,除了保证尺寸在公差范围之内同时保证表面粗糙度Ra3.2um即可。
轴承座零件的车床专用夹具设计

轴承座零件的车床专用夹具设计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加工工艺(2×φ13孔底表面粗糙度R a,6.3改成2×φ9的孔表面粗糙度R a,6.3;轴承底座台阶面的平面度形状公差改成0.08)(一)轴承座零件的功用轴承座主要用于装夹轴承,给定动力从而实现轴承轴及轴上零件做确定的运动,故轴承座是支撑和固定轴承用的。
轴承座的轴承孔φ30+0.021装夹轴承,底座上的两个Φ9孔是和其它紧固件一起其紧固作用的,有一定粗糙度要求的底座上两个φ8+0.022孔是和其它配合件装配起限位作用的。
φ6孔和φ4孔是轴承与轴承座配合是起润滑作用。
(二)加工技术要求分析轴承座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见表1。
轴承座底面上φ6通孔,轴承底座左、右侧面,轴承底座前端面上φ4通孔。
二、确定轴承座零件加工毛坯有轴承座零件图知道,材料是HT200。
这也基本决定了轴承座的毛坯制造形式和毛坯图的结构。
(一)轴承座零件的毛坯类型轴承座零件的毛坯制造形式选择砂型铸造。
(二)轴承座的毛坯图图1 轴承座零件的毛坯图三、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加工工艺路线轴承座零件的机加工工艺路线设计,从方法上是和轴零件的工艺路线设计思路相类似的。
先确定单个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案及热处理的位置安排,然后安排好加工面之间的加工顺序,就可以设计出工艺路线了。
(一)选择轴承座加工面加工方案轴承座的结构面中,由除了轴承孔处R22的圆弧面不需要加工外,其余的加工面的几个方案选择结果见表所示。
表2 轴承座加工面的加工方案圆柱孔及平面的加工方案参考选择,见附表“内孔加工方案”和附表“平面加工方案”。
轴承座加工方案分析:孔可以在车床上车孔,也可以在铣床上镗孔。
1.φ30+0.0212.轴承孔左右侧面采用在刨削,是为了方便2×1的槽的加工。
定位销孔的加工,先钻2×φ7工艺底孔,待装配时与装配件合件后再3.两个φ8+0.022扩、铰。
(二)轴承座机加工加工及热处理顺序的安排安排该轴承座加工顺序应该考虑的问题有---1)基准先行,保证位置精度定位基准要先行加工出来,即待加工的加工面的定位基准要先一步加工好,以备定位使用。
轴承座夹具设计范文

轴承座夹具设计范文
1.材料选择:夹具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承受高负荷和振动。
常见的材料有钢材、铝合金等,根据具体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2.夹紧方式:夹具的设计要考虑到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夹具
能够紧密固定轴承座。
常见的夹紧方式有螺栓、夹紧块等。
3.结构设计:夹具的结构应简单、稳定,方便操作和安装。
可以考虑
使用模块化设计,使夹具的不同部分可以互换,适应不同尺寸的轴承座。
4.机械性能:夹具的设计要考虑到其承受的静载荷和动载荷,以确保
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变形或破坏轴承座。
5.使用方便性:夹具设计应该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和工作场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便捷性。
可以考虑设计人性化的手柄、标记等。
6.维护性:夹具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到易于维护
和清洁的因素。
在具体的夹具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轴承座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准确
测量和分析。
然后,根据夹具的设计要求和具体应用环境,进行结构设计
和材料选择。
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强度
分析,以确保夹具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最后,制定详细的制造工艺和
装配工艺,确保夹具的生产过程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轴承座夹具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夹紧方式、结构
设计、机械性能、使用方便性和维护性等因素,以确保夹具能够稳固地固
定轴承座并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轴承座夹
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并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轴承座加工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轴承座加工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1.前言部分机械加工是生产零部件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工序和加工方法,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所以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事先设计零件的整个加工流程,并对工艺编制成文。
科学地编制加工工艺,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降低废品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凡纳入技术准备计划需进行机械加工的产品,均需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而在编制产品机械加工工艺之前,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事先应熟知产品结构、工作特性、零件在产品中的功能及装配关系,熟知主要技术要求,以确定有效的工艺手段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编制的过程中,所有的工序必须齐全。
零件在各工序中的加工部位及完成程度应明确规定[1]。
一个产品设计出来以后,工艺人员可以通过很多加工工艺途径,实现对产品的加工制造。
对单件小批量和试制产品来说,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只需要保证加工出来的产品满足图纸的要求即可,对其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一般没有严格的要求。
但对于批量生产来说,加工工艺过程追求的不仅仅是满足产品设计功能和设计要求,还要使加工过程尽可能地高效,产品质量尽可能地长期稳定不变,从而保证生产[2]。
使用机床夹具安装工件可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并且降低对工人的要求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通过对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让自己在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工艺方案的选取和论证,机械加工余量等技术参数的计算,工艺路线的确定,以及编写技术文件,查阅技术文件文献等方面有了一次综合性的训练。
根据加工零件的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初步独立完成设计出高效、经济、省力的夹具的能力,并且使自己提高了相应的画图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培养了基本的机械设计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质能力。
2.主题部分正确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是在总结长期的生产时间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理论和必要的工艺试验而制订的,并通过生产实践过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的,它是组织生产和计划调度的指导性技术文件,是生产准备的主要依据,抑或是新建或扩建工厂、车间的主要技术文件。
夹具设计申请书范本

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您好!我谨以此书向您申请设计一款新型夹具,以满足我国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需求。
以下是我对这款夹具的设计理念、技术指标、应用前景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众多机械制造过程中,夹具作为机床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市场上的夹具在结构、功能、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为此,我提出了这款新型夹具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提高加工效率:通过优化夹具结构,减少工件装夹、拆卸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保证加工精度:采用高精度的定位元件和导向机构,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精度。
3. 增强夹具稳定性:通过合理的力学结构设计,提高夹具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小加工过程中的振动。
4. 提高夹具适应性:设计可调节、可更换的夹具部件,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5. 降低维护成本:采用易于拆卸、清洗和更换的零部件,降低夹具的维护成本。
三、设计方案1. 结构设计: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夹具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同时,针对不同工件的特点,设计专用夹具模块,提高夹具的适应性。
2. 定位方式:采用高精度的线性导轨和滚珠螺纹副实现工件的精准定位。
同时,通过增加辅助定位元件,提高定位精度。
3. 夹紧机构:设计一种多级夹紧机构,通过调整夹紧力的大小,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同时,夹紧机构具有自动松紧功能,便于工件的装夹和拆卸。
4. 导向机构:采用滚子链传动方式,实现夹具部件的快速运动。
同时,链轮和链条采用高精度磨削加工,确保运动平稳、无振动。
5. 控制系统:采用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夹具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触摸屏或远程控制界面,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设置夹具参数、监控夹具运行状态。
四、应用前景这款新型夹具具有较高的通用性、适应性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加工领域。
轴承座车孔专用夹具及工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车孔专用夹具及工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引言轴承座车孔专用夹具及工艺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项目,旨在实现对轴承座车孔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说明书详细介绍了轴承座车孔专用夹具及工艺设计的背景、目的、设计方案、操作流程和预期效果,以及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等内容。
二、背景轴承座车孔是一项关键的加工工序,直接影响轴承座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传统的车孔工艺存在着操作复杂、周期长、费工费时的问题,需要手动定位和调整,效率低且容易出现误差。
因此,设计一个专用夹具及工艺可以极大地提高车孔的精度和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轴承座车孔专用夹具及工艺,实现对轴承座车孔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设计方案1. 夹具设计:根据轴承座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一个可靠的夹具,能够稳定地固定轴承座,并保证车孔的精度和一致性。
2. 自动定位系统:设计一个自动定位系统,能够准确地将轴承座放置在夹具中,并自动调整位置和角度,确保车孔的准确度。
3. 加工工艺设计:通过对轴承座材料和加工要求的分析,设计合适的车削、钻孔和磨削工艺,以保证车孔的质量和精度。
五、操作流程1. 将轴承座放置在夹具中,夹紧固定。
2. 启动自动定位系统,夹具自动调整轴承座的位置和角度,确保车孔准确。
3. 进行车削、钻孔和磨削等加工工艺,完成车孔。
4. 检查车孔的尺寸和质量,如有问题则进行修正。
5. 卸下轴承座,准备下一个工件。
六、预期效果通过设计一个轴承座车孔专用夹具及工艺,预期实现以下效果:1. 自动化:夹具和自动定位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对轴承座的自动固定和自动调整,减少人工操作和调整,提高加工效率和一致性。
2. 精度提高:夹具和自动定位系统的设计可以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和调整引起的误差,提高车孔的精度和一致性。
3. 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和高效化的设计可以减少夹具更换和调整的时间,提高整个加工过程的效率,减少生产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承座夹具设计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机床夹具课程设计题目:轴承座夹具设计学生姓名:魏涛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 2013级4班学号:指导教师:李兴正日期: 2015 年 0 6 月 0 9 日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2013 年级 4 班一、设计题目已知如图所示“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设计其某一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
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流程:—铸造—清砂—热处理(时效)—铣周面保证长82、宽38—铣底面—刨削左右侧面、2×1槽—车内孔Φ30、Φ35至图样尺寸保证15+、倒角C1—钻Φ6、Φ4各孔、钻2×Φ9、锪孔2×Φ13沉孔、钻工艺孔2×Φ(装配铰2ⅹΦ8+)—去毛刺—检验—入库题目:1. 铣底平面2. 车(镗)内孔Φ30、Φ35保证15+、倒角C13. 钻工艺孔2×Φ二、主要内容1.拟定夹具设计方案。
2.绘制夹具总装图。
3.绘制零件工作图。
4.撰写设计说明书。
撰写设计说明书。
三、具体要求夹具总装图 1张零件工作图 2张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四、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查阅资料,拟定夹具设计方案(6月2日前)第二阶段:绘制夹具总装图(前)第三阶段:绘制零件图(前)第四阶段:整理撰写说明书(前)五、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目录序言一、对零件工序过程及本工序加工要求的分析二、工件定位分析(一)定位方案分析(二)定位元件选定、简图及尺寸三、工件夹紧装置(一)工件夹紧方案(二)夹紧装置图,夹紧力计算四、刀具的导向(一)刀具的导向方案(二)导向装置简图五、夹具的对定(一)夹具的对定方案(二)夹具的对定装置及简六、夹具的精度量化分析七、夹具的实用性及优缺点八、夹具设计心得体会参考文献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一、对零件工序过程及本工序加工要求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镗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者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⑴φ30及φ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⑵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
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
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是重要的加工表面。
⑶φ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⑷其余表面要求不高。
二、工件定位分析(一)定位方案分析1.定位装置的设计要点(1)当加工回转表面时,要求工件加工面的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重合,夹具上定位装置的结构和布置必须保证这一点。
(2)当加工的表面与工序基准之间有尺寸联系或相互位置精度要求时,则应该以夹具的回转轴线为基准来确定定位元件的位置。
2.夹紧装置的设计要求工件的夹紧应该可靠。
由于加工时工件和夹具一起随主轴高速旋转,故在加工过程中工件除受切削力矩作用外,整个夹具还要受到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这些力不仅降低夹紧力,同时会使主轴振动。
因此,夹紧机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夹紧力,自锁性要好,以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位移或发生事故。
3.夹具与机床主轴的联接夹具与机床主轴的联接方式,主要取决于夹具径向尺寸的大小和机床主轴前端的结构形式。
常用的联接方式有以下两种。
(1)夹具以锥柄与机床主轴联接。
如表“夹具与机床回转轴相连接的方式”中所示。
(2)夹具通过过渡盘与机床主轴的轴颈联接。
如表“夹具与机床回转轴相连接的方式”中所示。
夹具以H7/h6或H7/js6的配合精度安装在过渡盘的凸缘上,再以螺钉紧固。
4.夹具的总体设计(1)夹具的总体结构应该力求紧凑、轻便,悬臂尺寸要短,重心尽可能靠近主轴。
夹具的悬伸长度L与外廓直径D之比可参照下列数据选取。
当D<150时,L/D≤;当D=150~300时,L/D≤;当D>300时,L/D≤。
(2)当工件与夹具上各元件相对机床主轴的旋转轴线不平衡时,赢回产生较大离心力引起振动而加工精度和生产安全,特别是在转速高的情况下。
因此对于重量不对称的夹具,要有平衡要求。
平衡的方法有两种:设置平衡块或加工减重孔。
在工厂实际生产中,常采用配重的方法实现夹具的平衡。
(3)为了保证安全,夹具上各元件一般不允许突出夹具体的圆形轮廓之外。
此外,还应该注意防止切屑和冷却液的飞溅等问题,必要时应该加防护罩。
经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底面为高度方向基准,轴承座前端面为宽度方向基准。
考虑选择以加工的轴承座底面为精基准,保证底面与φ30孔中心线的距离为30。
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的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
(二)定位元件选定、简图及尺寸定位元件的作用是是要使工件在夹具中有准确和确定不变的位置,在保证情况的要求下限制足够的自由度。
自有物体在空间中有六个自由度,要使工件在夹具体中具有准确和确定不变的位置则必须限制六个自由的。
在本工序中,将工件放在一个精度较高的平板上,限制了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又用浮动V型块限制工件两个自由度和镗套限制一个自由度及工件被完全定位。
在车床夹具上设置找正孔,校正基圆或定位孔为定位之一。
三、工件夹紧装置(一)工件夹紧方案工件在定位元件的支撑下,获得了正确位置。
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力、重力、离心力和惯性力等各种力的影响,为了保证将更工件牢固地夹紧在定位元件上,以防止工件产生振动和移动,就必须依靠夹紧机构。
定位和夹紧是工件安装在夹具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着的过程,因此,必须在设计夹具时要同时考虑。
合理地选择夹紧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关系着夹具的夹紧结构和工作精度。
在本工序中,夹紧方案一底面和前面为基准面定位,V型块对中保证底面与φ30孔中心线的距离为30。
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的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
(二)夹紧装置图,夹紧力计算夹紧力的大小必须适当。
夹紧力过小,工件可能在加工过程中移动而被破坏定位,不仅影响质量,还可能造成事故;夹紧力过大,不但会使工件和夹具产生变形,对加工质量不利,而且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加工过程中,工件受到切削力、离心力、惯性力及重力等作用。
理论上夹紧力的大小应与这些力或力矩的作用相平衡。
而实际上,夹紧力的大小还与工艺系统的刚度、夹紧机构的传递效率等因素有关,而且切削力的大小在加速过程中是变化的,因此,夹紧力的计算很复杂的。
在实际中采用估算法、类比法和实验法确定所需夹紧力。
根据公式2sin 12sin 2αα+*=df km F wk 计算出夹紧力 ()2122+=f km F WK 用计算法确定夹紧力的大小,很难计算准确。
因为在切削过程中,加工余量、工件硬度、刀具磨损等情况是时刻变化的,计算出来的夹紧力数值还要乘上一个范围较大的安全系数。
因此设计手动夹紧装置时,根据经验或类比的方法确定所需夹紧力的大小。
四、刀具的导向(一)刀具的导向方案对刀装置由对刀块和塞尺组成,用来确定夹具和刀具的相对位置。
对刀装置的结构形式取决于加工表面的形状。
为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刀具与夹具的相对位置,镗夹具上都应设置引导刀具的元件——镗套。
镗套一般安装在镗套支架上,镗套支架与夹具体连接,镗套与工件之间留有排屑空间(二)导向装置图五、夹具的对定(一)夹具的对定方案为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出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外,那么夹具相对刀具及切削成形运动还需占一确定位置。
采用压板,用螺栓、螺母连接,利用手动夹紧,这种夹紧力小,成本低。
(二)夹具的对定装置及简六、夹具的精度量化分析分析影响加工尺寸021.0030+mm 的加工误差如下。
(1)定位误差△D 。
因基准重合,△B=0;又因为是平面定位,△Y=0.故△D=0(2)夹紧位置误差△A 。
由于此夹具的过度盘是连接在夹具是不拆的,过度盘定位圆孔轴线为夹具的安装基准,夹具上V 型块的平面与过度盘定位圆孔轴线的距离尺寸为30021.00+mm 。
因此△A1=过度盘定位圆孔与主轴轴颈相配合,其配合尺寸为Φ7067js H ,查表的:770H Φ为670,70035.00js ΦΦ+为011.070±Φ。
因此 △A2 =(+mm=△A =(+)mm=若过度盘是与夹具分离机床附件,则△A2=X1max+X2max试中 X1max ————过渡盘定位孔与主轴间的最大配合间隙(mm )(3)对刀误差△T 。
对刀误差与尺寸30+无关,故△T=0(4)加工方法误差△G 。
由于影响尺寸30021.00mm 的因素较多,查书可以取△G=3=,根据公式的 22173.0067.0+=<故夹具尺寸设计合理。
七、夹具的实用性及优缺点 优点: 径向尺寸小、回转精度高、抗振能力强,简单 可靠。
操作方便 动作迅速。
实用性:易磨损,只适用于低速工作。
缺点:切削排除困难八、夹具设计心得体会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夹具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
通过这次夹具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轴承座夹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夹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轴承座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夹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夹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参考文献[1]机床夹具及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3]公差配合与精度检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4]机械制图(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