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小红军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倔强的小红军公布课教案优秀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倔强的小红军公布课教案优秀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倔强的小红军》公布课教案优秀《倔强的小红军》公布课教案1教学要求:一、通过明白得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身的高贵品质。

二、继续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曾经”“终于”造句。

4、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教具预备:课文朗诵录音带、多媒体教学时刻:二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二万五千里长征,导入新课。

为了北上抗日,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福建、江西起身,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历时两年的长征,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纵横11个省,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几十万仇敌的围追堵截,发明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长征使红军失去了千万万万顽强战士,以仇敌失败、我军成功而告终。

咱们今天学的课文,讲的确实是在红军过草地时,发生在一个小红军和一名首长身上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听朗诵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当中。

三、默读第二、三自然段,考虑:陈赓同志碰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的?四、默读第四至第十自然段,考虑问题。

一、小红军是如何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的?二、从哪些地址看出小红军的倔强?五、讨论推荐。

说说陈赓什么缘故要如此做,小红军是如何说、如何做的,从中体会小红军的倔强。

六、指导有情感地朗诵第二至十自然段,专门要读好描述小红军言行的局部,读出小红军的倔强、可爱。

七、默读第十一至十五自然段,考虑问题。

一、陈赓什么缘故要如此做?(1)调转马头,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2)狠狠地打了自身一个嘴巴。

二、“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陈赓“调转马头、奔跑起来”说明他已意识到小红军有因疲惫、饥饿而死亡的危险。

“狠狠地打”表达了陈赓深深自责、十分悲伤的心情。

他明白了:让小红军骑马,他什么缘故不肯骑;要同他一路走,他什么缘故找借口不肯和陈赓一块儿走;给他青稞面,他什么缘故不肯同意,说自身的比陈赓的还多……八、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是从哪些内容当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

《倔强的小红军》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1课《倔强的小红军》。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个小红军小战士在粮食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仍然严格要求自己,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遵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故事。

通过这个小红军战士的事迹,展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严格的纪律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小红军的生活状况,理解小红军战士倔强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小红军战士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小红军的生活状况,感受小红军战士的倔强品质。

难点:理解小红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中,仍然严格遵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带领学生回顾《朱德的扁担》一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红军战士的敬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画的句子,并解释为什么印象深刻,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小红军战士的生活状况,解释小红军战士倔强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倔强的小红军内容:长征背景小红军生活小红军战士倔强品质纪律严明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小红军战士的生活状况。

答案:小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生活极度艰苦,粮食短缺,衣物单薄,住所简陋,但他们仍然顽强地战斗,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优质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优质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小红军》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倔强小红军》。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主题,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课文结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勇敢、团结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勇敢、团结重要性。

细节:一位小红军在执行任务时,遇到困难,他是如何勇敢、坚定地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生字词学习。

细节:学生借助生字词卡片,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细节: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课文内容题目,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细节: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练习题。

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理解和感悟。

细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课文、生字词、故事情节、主题思想。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结合方式,直观展示课文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敢、团结作文。

答案: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经历,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细节:推荐学生阅读《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等红色经典作品,解革命先辈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怀。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倔强的小红军》。

文章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勇敢的小红军在敌占区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顽强不屈的精神。

详细内容包括: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内容理解、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流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红军的勇敢和坚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题思想,体会小红军的勇敢和坚强。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PPT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小红军吗?他们有什么样的品质?”引发学生思考。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 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4. 理解课文内容(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主题思想探讨(1)学生讨论:小红军在敌占区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勇敢和坚强的品质?6.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那位小红军,面对困难,如何勇敢应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点评。

7.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生字词和课文理解。

(2)教师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倔强的小红军》2. 内容:(1)生字词(2)课文主要内容(3)小红军的勇敢和坚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精选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精选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四章《红军长征》第三节《倔强的小红军》。

内容详细叙述了小红军在艰苦的长征环境中,坚定信念,顽强拼搏的事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长征的基本情况,掌握小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英勇事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长征精神,培养勇敢、坚强、团结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英勇事迹。

难点:长征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征路线图,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述小红军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小红军在长征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红军的事迹,分析其背后的精神内涵。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强调小红军的英勇表现。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7. 情景再现: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小红军的事迹,加深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倔强的小红军》2. 内容:(1)长征基本情况(2)小红军英勇事迹(3)长征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英勇事迹。

(2)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2. 答案:(1)小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面对恶劣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包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小红军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精神,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的品质。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3篇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3篇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倔强的小红军》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位红军作家----陈靖写的一篇记叙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他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

赞扬了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决不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还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本课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开始了故事的讲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同时也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达了人物所蕴含的感情。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陈赓同志曾经讲过的一件往事。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写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小红军,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骑上马先走,最后小红军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10自然段),第二层(11——15自然段)。

本单元课文学习方法的训练重点是“注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而借助上单元“注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的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学法来学习本课,并为后两课讲读课文《小兵张嘎夺枪记》、《虎门销烟》和略读课文《“0”的突破》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能在老师的点拨下独立学文。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全文大意,给生字正音,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第二课时品读全文,学文明理。

学情分析1、我班现有学生47人,是这学期刚招进来的,他们都是来自边远的瑶族村屯,语文基础较差,连最基本的拼音都不会读。

因此班上学困生占了一半,老师的指导难度很大,收效甚微。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倔、惫、稞”等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小红军的倔强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2、教学难点感悟小红军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强不屈、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种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红军长征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红军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艰难险阻。

然后提问:“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有一位小红军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大家想知道他的故事吗?”从而引出课题《倔强的小红军》。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倔、惫、稞”等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引导学生理解“荒无人烟”“疲惫”等词语的意思,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环境。

2、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陈赓与小红军的对话,思考:小红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引导学生抓住小红军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他的倔强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例如:“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陈赓说。

“不,我能走。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通过“满不在乎”这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小红军为了不拖累陈赓,故意表现出轻松的样子。

(3)小组讨论:陈赓几次要帮助小红军,小红军是怎样拒绝的?他为什么要拒绝?(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红军拒绝陈赓帮助的原因,体会他的坚强和无私。

《倔强的小红军》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倔强的小红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小红军在长征途中,不怕困难,坚强不屈,关心他人,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故事。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感人,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1.2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课文的细节和深层次的情感,还需要引导和挖掘。

1.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苦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红军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红军的艰苦历程;(3)学习小红军的精神品质。

2.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2)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小红军的情感世界。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红帽》,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2)教师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3)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小红军吗?他们为什么要长征?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小红军的艰苦历程和小红军的精神品质;(2)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小红军的情感世界;(3)举例说明小红军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向小红军学习,不怕困难,坚强不屈;(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2)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3)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4.2 课后作业评价(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倔強の小紅軍
白蓮學校彭偉娟
教學內容:(S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5課《倔強の小紅軍》,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の朗讀課文。

2、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の高尚品質。

學習陳賡同志關心戰士の美德。

3、引導學生瞭解通過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性格特點の寫作方法,並能在以後の習作中加以運用。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描寫人物言行の詞句,瞭解小紅軍和陳賡の品質及其感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瞭解了二萬五千裏長征,初步瞭解了發生在長征過草地時發生の一個小故事,故事の主人公是一個小紅軍,他可不是一般の小紅軍哪!他是一名倔強而可敬の小戰士-----《倔強の小紅軍》。

(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下麵我們來繼續深入瞭解這個感人肺腑の故事。

看看這到底是一個怎樣の小紅軍,如何倔強法?
二、新授課部分
1、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小紅軍外貌の句子。

思考:這些外貌描寫說明了什麼?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找出描寫小紅軍外貌の句子。

(2)巡視,找到の同學請舉手。

(3)指名朗讀(誰給大家讀一下你找到の句子)
(4)評價(非常準確,其他同學找到の句子和他一樣嗎)
(5)現在請大家再齊讀一遍這部分內容。

思考:這段外貌描寫說明了什麼?
(6)指名回答問題。

教師引導:“不過十一二歲”說明他(年紀很小,和你們差不多一樣大,正是需要別人照顧の年齡。

)“黃黃の小臉”說明他(很饑餓,營養不良。

)“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說明他(很寒冷,也說明長征の路上又苦又累,生存條件極其惡劣)。

2、那麼,到底是什麼樣の環境之下讓小紅軍如此の虛弱與疲勞啊?請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畫出相關語句。

(1)指名回答:師點撥(畫出來の請舉手)
(2)師小結:是呀,在荒無人煙の草地上,忍饑挨餓,長時間行軍,一步一步往前走,多吃力呀!能不累嗎?能不虛弱嗎?更何況一個十一二歲の小孩子啊!在這樣那以生存の惡劣環境下,這時,小紅軍遇到了誰?板書:陳賡。

3、小紅軍遇到陳賡,這時陳賡想怎麼幫助他の呢?請看大螢幕,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完成下列任務:
(1)小組內分角色朗讀對話,請注意體會任務相應の語氣。

(2)小紅軍是如何說服陳賡騎馬先走の,其理由是什麼?請用“----”畫出相關語句。

(3)從你們の朗讀中,可知道陳賡幾次想幫助小紅軍の呀?(4次)陳賡四次幫助小紅軍,那麼,現在,我想請一個小組の同學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他們の對話,其他同學認真聽,找一找小紅軍是如何說服陳賡騎馬先走の?
(4):小組回饋,適時點撥指導並板書。

(5)從小紅軍の表現可以看出他具有什麼性格特點?(倔強)
(6)師:是呀!他可真是一個聰明、勇敢、倔強の小孩啊!
4、這時,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

(1)那麼從“終於”,“只好”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自由發言,評價)
(2)師點撥:剛才大家都看到了,陳賡一次又一次地想方設法以各種
理由幫助小紅軍,小紅軍也費盡周折回絕了他の幫助,小紅軍の倔強讓陳賡無可奈何,他不得不騎上馬背,朝前走去。

5、那麼,小紅軍の命運最終又是如何の呢?下麵就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11-15自然段,當陳賡回頭找小紅軍時,他看到了什麼?(自由發言)(1)師:當陳賡回頭找到小紅軍時,他看到了什麼?生:小鬼倒在草地上。

接著,師:另外,陳賡還發現什麼?生:牛膝骨。

(評價)(2)師:當陳賡看到這一塊發黑の牛膝骨,再看看倒在草地上の小紅軍,他全明白了。

他明白了什麼?
6、品讀句子:陳賡同志全明白了。

(1)他明白了什麼?(指名回答)
(2)師:說得真好!那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小紅軍是怎樣說服陳賡同志の?請看大螢幕,小紅軍是怎麼說の?(板書:“強”,“能”,“等”,“多”)(3)而當陳賡完全明白小紅軍の用心時,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那我們就來齊讀14、15自然段。

(讀後評價)
(4)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此時此刻の陳賡是一種什麼樣の心情呢?誰來說一說?(指名回答)
(5)生:傷心、難過、後悔、愧疚。

同學們回答得都非常好。

7、那麼陳賡為什麼覺得對不起這個兄弟呀?
(1)師點撥引導學生:因為陳賡覺得自己疏忽大意,沒能及時救小紅軍而深深後悔與自責,十分の悲痛。

(2)那同學們覺得陳賡是一個怎樣の人?(指名回答,板書:關愛戰士。


8、雖然最後小紅軍犧牲了,但是他の精神卻永遠活在我們の心中。

那在你們の心中,覺得小紅軍是一個怎樣の人呢?大家想一想,想到の請舉手。

(指名答)
(1)生:堅強、不願拖累別人、面黃肌瘦、可愛の、可憐の、十一二歲,倔強。

(教師從性格、年齡、外貌、品質、情感上進行引導)(2)師:怎麼倔強?他真の是一個倔強の人嗎?他の倔強是因為什麼?
(3)學生自由回答。

(4)是啊!小紅軍知道自己快不行了,為了不拖累別人,所以他倔強地拒絕了陳賡同志の幫助。

他の倔強,體現在他顧全大局,為他人著想,寧願犧牲自己,這是多麼高尚の品格啊!所以,我們說他是一個倔強の小紅軍!
(5)小紅軍生活在艱苦の年代,小小年紀就去行軍了,相比之下,我們又是幸運の,我們生活在幸福の社會,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指名答)生:我們要珍惜現在の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答後評價)
9、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想對小紅軍說の嗎?
師:指名答,引導學生說出向小紅軍學習の話語。

評價:大家說の真好!我們要向小紅軍學習!
三、總結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認識了一個關愛戰士の首長----陳賡,也認識了一個懂得為他人著想の小紅軍,他們都是無私の偉大の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與學習。

課後同學們可以結合我們所瞭解の,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好不好?
四、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後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倔強の小紅軍
陳賡 小紅軍
騎一會兒
體力“強” 起一段路“能”與馬比賽
一塊兒走“等”同伴 給青稞面乾糧“多”
(關愛戰士) (為他人著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