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发展史35页PPT

合集下载

新闻摄影教程PPT课件

新闻摄影教程PPT课件

• 1869年,一个更加重要的理论被公之于 众。两位各自独立工作的法国人路易·杜 卡·都·赫龙和查理·科罗几乎同时宣布了 他们对减色混色法进行的研究。减色混 色法是当今彩色摄影的基础,其色彩依 靠青、品红、黄(三原色的补色)色染 料混合而成。白色光中含有所有色光, 通过染料减去白光中的彩色。
• 最先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是采用加色法 制作的胶片,但是柯达公司于1935年研
• 从此,摄影进入了大众普及的新阶段
彩色摄影的出现
• 达盖尔 :“除了希望呈现光线照进这些 孩子惊奇眼中的全部美妙色彩之外,我 别无所求。”
• 在经过了一些错误的初始实验后,英国 物理学家詹姆斯·克勒克·麦克斯韦尔于 1861年第一次成功地呈现了彩色。他所 使用的是加色法进行混色,即使用红、 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相加混合而成。
• 2,狭义:狭义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相机为工具, 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 影报道活动。
• 新闻摄影定义
• ——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都是 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 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二、为什么要学习新闻摄影
• (一)从视觉传播的角度看
• (二)从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实践看
新闻摄影教程
总论
• 本讲重点 • 一、学习新闻摄影的意义和方法 • 二、摄影史的一般介绍
一、什么是新闻摄影
• 简单地说,新闻摄影就是用一幅或多 幅照片讲述一个新闻故事。------《美 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P891
• 新闻摄影概念的两个层次内涵
• 1,广义: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 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 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 道新闻这三大类。
• 几乎是同时,英国发明家威廉·亨利·福克斯·卡尔波特

新闻摄影发展历程

新闻摄影发展历程

新闻摄影发展历程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表达方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无法记录图像的时代到拍摄胶片的相机,再到现在的数字摄影技术,新闻摄影在技术和实践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早期的新闻摄影非常困难,由于技术限制和设备不足,拍摄和传播新闻图片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最早的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使用大型相机来拍摄,通过显影和放大,将照片制成黑白胶片,然后才能进行媒体传播。

这些步骤耗时且复杂,限制了新闻摄影的实时报道能力。

到了20世纪,胶片相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新闻摄影的发
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胶片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新闻图片的清晰度和质量,使摄影师能够更好地捕捉和记录新闻事件。

同时,胶片相机的迅速普及也使得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数量增多,新闻摄影开始成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摄影技术逐渐取代了胶片相机,成为新闻摄影的主流。

数字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拍摄、后期处理和传播新闻图片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摄影师可以通过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记录新闻事件,并通过网络快速传播给全球的读者。

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新闻摄影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新闻图片,使得新闻摄影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不仅提高了新闻摄影的影响力,也加深了观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关注。

总结起来,新闻摄影经历了从无法记录图像到胶片相机再到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

而随着科技和传媒的不断进步,新闻摄影的技术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变革,为观众呈现出更真实、直观的新闻事件。

新闻摄影发展史

新闻摄影发展史

后一个阶段:1978—
• 1978年改革开放,此后的30年,我国新闻摄影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 • 1983年,新华社社长穆青提出“两翼齐飞”的方针,确立了 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世界上几个大通讯社都在 加快自己的图片事业,图片报道的竞争比文字报道还要激烈 ,还要迫切。所以没有丰富的国内国际图片资源,要建设世 界性通讯社是不可能的。他重申:一个图片,一个文字,是 腾飞的两翼,缺少哪一个都飞不起来。文字报道再多,失效 再快,也不能代替新闻摄影。 • 此后10年间,“两翼齐飞”在我国新闻界得到广泛认同,成 为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快速发展富有创见的理论。这是中国新 闻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摄影对外交流广泛开展,影响 不断扩大。 • 1987年4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首次派代表团代表团访问了 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基金会,双方达成了互相交流的协议 。 • 1988年,在北京首次举办了“国际新闻摄影周”活动。来自 全国的新闻摄影“中坚力量”和美联社、《美国国家地理》 杂志的著名摄影记者、图片编辑进行了业务及学术交流和联 合采访,互相学习。此后,中国记者也不断组团出国交流。 • 我国摄影师从1988年开始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 赛”)奖项,并且逐年递增。据统计,截至2012年的第55届 荷赛,共有27位摄影师的作品获得该项大奖。凭借2008年成 功举办奥运会的“地利”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第52届“荷 赛”有7名中国摄影师获得奖项,获奖人数为“荷赛”举办以 来中国摄影师获奖最多的一次。
• 20年代末期,林泽苍最先把“新闻价值”理论植入新闻摄影 领域,在其著作《增广摄影良友》中指出:“新闻摄影,最 要之点,在于有‘新闻之价值’,若缺此要素,则报馆必弃 之而不用,而摄影者受时间与金钱之损失亦无所取偿矣。 ” 当时拍摄新闻照片,流行摆拍,呆板而僵硬,失去了现场 感,削弱了新闻性。林泽苍认为 “新闻照片最重要之点,则 在其能表现其当时新闻之紧要情形或动作,此即新闻之价值 ,谓之摄取新闻照片之秘诀亦无不可。”也即新闻摄影的要 点是表现新闻的现场动作。当然,新闻价值不仅仅表现在照 片有无“动作”上,还有其含义是否丰富。这些研究丰富了 新闻摄影的内涵,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新闻摄影的要点,增强 新闻照片的活力、改善新闻照片的质量,加强了新闻摄影的 理论色彩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1839年8月19日,路易·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1842年5月5日,德国的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赶赴现场拍摄照片,后仅存一幅,这次拍摄被认为为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

至此,世界新闻摄影拉开了序幕.中国的新闻摄影则晚了半个多世纪,总体来看,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解放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一、解放前阶段1. 摄影术的传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开设照相馆,摄影术传入,标志着中国摄影术的产生. 1860年,意大利人F。

A.比托作为英法联军的随军摄影师,最早拍摄了英法侵略军攻占天津、北京的照片。

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陆续拍摄了修复后的天津大沽炮台和在洋务运动中兴建的一些军工企业及其产品的照片。

这是中国人拍摄的最早的新闻照片。

1884年中法战争中,提督刘永福大败法军,广州《述报》曾于同年3月27日将“用西国映相法拍得刘提督小像”印成单张随报赠送。

2. 新闻摄影术的早期阶段:1900年照相铜板制版技术传入中国,铜板照片影像逼真,是报刊图片宣传的的一大革新。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出版《民报》,刊登革命先驱孙中山、邹容、秋瑾的肖像和时事照片。

1906年中法“南昌教案"交涉过程中,北京《京话日报》曾在 3月29日发表南昌知县江召棠被法国传教士杀害后的遗体铜版照片,揭穿了法方推卸罪责的谎言。

3. 新闻摄影中期阶段:辛亥革命成功后,以新闻为主要手段的画报、摄影周刊开始出现。

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人李白贞出入战地拍摄照片, 从战争开始到停战议和,没有中断。

所拍《革命军占领蛇山轰击衙署时之写真》、《瑞督逃匿之兵舰》等照片,具有较强的新闻性,被当时许多报刊转载.起义后,武汉、上海、广州等地报纸纷纷发表起义照片,宣传革命。

仅同盟会在上海出版的《警报》,在不到4天时间内,就刊出有关革命军在武昌与清军作战的新闻照片10多幅.1912年创刊的《真相画报》为国内最早出现的画报。

新闻摄影知识课件

新闻摄影知识课件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如今生产出的照相机花样百出、种类繁多、结构复 杂、机械精密,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无论各种照相机如何变化,结构如何纷 繁,它们的基本构造是一致的。 1.具备将目标体结成光学影像的成像系统,即镜头; 2.具备由镜头至感光材料之间的曝光通道,即暗箱; 3.具备一个能将各部件承装起来的载体,即机身; 4.具备一个能盛装感光材料的装置,即后背。
§2-2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光圈: 光圈一般位于镜头的内部,它由多片金属片 组成,其作用是调节镜头进光孔的大小。光 圈越大,则进光孔的直径越大。
§2-2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机身
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用标在光圈调节环上的光 圈系数来衡量的,光圈系数用F来表示, 其定义为:相对孔径。
F系数=镜头焦距/光孔直径
§2-1 胶片相机的分类
一、按相机使用的胶片型号分: 按这种分法,现在最常用的可分为: 120相机 、135相机和APS相机 120相机:
使用120胶卷, 胶片宽度60mm.
§2-1 胶片相机的分类
135相机
135相机是使用最为 普遍的相机。无论 业余还是专业摄影 者,都在广泛地使 用它。 135相机使用135胶 卷,底片画幅通常 为24mmX 36mm。
1、不同的摄距与画面效果
§2-2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人眼成像的原理 人眼中的晶状体就如同一个凸透镜,物体AB经过晶体透过节点后,会在 视网膜上形成像ab,当然进入眼中的光线还必须通过瞳孔而到达后主焦 点,而瞳孔则会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其开孔大小。 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各种物体,一是必须有光,二是眼球内可以成 像的构造。当我们睁开眼睛,从周围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 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图像。连接 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物 体。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 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当然就这一点而言,照相机只相当于人的一只 眼,不可能产生立体的感觉了。

新闻摄影的PPT课件

新闻摄影的PPT课件
第2页/共50页
利亚得发生汽车爆炸
第3页/共50页
贝克汉姆来到中国
第4页/共50页
居民楼里的巨型蜂窝
第5页/共50页
消防战士接警来到现场
第6页/共50页
架设扶梯
第7页/共50页
成功摘除
第8页/共50页
2、图片新闻的特点
• (1)高度的概括性 • (2)典型性 • (3)及时性
第9页/共50页
第48页/共50页
第49页/共5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50页/共50页
玻利维亚暴动事件
第10页/共50页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第11页/共50页
印度的春天
第12页/共50页
孟买汽车爆炸事件
第13页/共50页
反战母亲在联合国总部抗议被捕
第14页/共50页
反战母亲在联合国总部抗议被捕
第15页/共50页
反战母亲在联合国总部抗议被捕
第16页/共50页
反战母亲在联合国总部抗议被捕
一、图片新闻
• 1、涵义 • 图片新闻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 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借助或采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手段; • 狭义的概念指由一两幅图片(多数情形是一幅,个别情况下也可能是两三幅)配以标题及简短的说明性文
字组成,用以报道某一新闻事件。有人把它比做文字新闻报道中的消息。
第1页/共50页
韩国大邱地铁遭人纵火
玻利维亚暴动事件第10页共50页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第11页共50页印度的春天第12页共50页孟买汽车爆炸事件第13页共50页反战母亲在联合国总部抗议被捕第14页共50页反战母亲在联合国总部抗议被捕第15页共50页反战母亲在联合国总部抗议被捕第16页共50页反战母亲在联合国总部抗议被捕第17页共50页3文字说明写作要求文字说明要交代图片难以体现的新闻要素如人物姓名年龄身份以及事件的地点觃模等等

新闻摄影课件

新闻摄影课件
道。
社交媒体
利用微博、微信、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平台,快速传播新
闻摄影作品。
新闻网站
将新闻摄影作品发布在新闻网 站上,提供在线浏览和下载服
务。
图书出版
将新闻摄影作品汇编成图书出 版,满足读者收藏和学习的需
求。
新闻摄影的版权保护与授权
版权保护
确保新闻摄影作品的原创性和 独特性,采取适当的版权保护 措施,如注册版权、添加水印

倾斜角
采用不稳定的倾斜角度 拍摄,能够增加画面的
动感和冲击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政治新闻摄影
政治新闻摄影是以政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新闻摄影,通过照片记录政治活动、政治 人物和政治形势等,反映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政治新闻摄影需要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感,能够捕捉到重要的政治事件和人物 ,并通过照片传递信息,引导舆论。
通过裁剪去除多余的背景或突出主题,优化图片的构图,使其 更具视觉冲击力。
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去除图片中的污点、红眼等瑕疵,使图片更 加完美。
在图片上添加标题、文字说明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片内 容。
新闻摄影的发布渠道与平台
01
02
03
04
报纸与杂志
将新闻摄影作品发布在报纸和 杂志上,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渠
《汶川地震》:这组作品记录了汶川地震后的救援和重建 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阿富汗少女》:这组作品通过拍摄阿富汗战争中的少女 ,反映了战争对平民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1 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1 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在摄影的诸多功能中最贴近摄影本质的是纪实性的视觉延伸功能新闻摄影正是诞生于这种视觉延伸功能的基础之上用于传播新闻信息记录新闻事件表现新闻现象逐步发展成为影响最大规模最广的摄影类首先摄影术诞生时全世界尚未出现成熟发达的新闻事业其次摄影术诞生时受到印刷传播条件的限制照片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展览第三作为新生事物摄影并没有完全受到社会的接受人们也没有来得及对它的社会功用进行深入思索世界上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汉堡大火1842年5月14日创刊的世界上第一家使用新闻图片的伦敦新闻画报用绘画印刷的方式报道了汉堡大火罗杰芬顿
四.建国后的新闻摄影事业
• 1.新闻摄影在建国之 初获得快速发展 • 2.新闻摄影事业在 “极左”思潮中不断下 滑 • 3.改革开放后新闻摄 影事业的重新发展
第二节 当代新闻摄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读图时代:当代新闻摄影的语境
• • • • 1.图书:青睐图像化 2.广告:图片引领眼球 3.杂志:图片唱主角 4.媒体:图片大传播 4
二.新闻摄影与现代科技
• 1.新闻摄影的数字化发展
– (1)数字化与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 (2)数字化对新闻摄影记者的新要求 – (3)数字化是一柄双刃剑
• 2.新闻摄影的网络化生存
– (1)网络中的新闻摄影 – (2)网络对新闻摄影的销蚀
三.新闻摄影的全球化趋势
•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各个 文化领域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生着越来 越紧密的联系,日益体现出文化全球化的 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以视觉图像语言为载 体的传播方式,新闻摄影正以其大众化的 接受群体、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以及富有冲 击力的画面语言成为文化全球化的急先锋。
• 1.新闻摄影的地位开始提升
– 在技术因素获得突破的背景下,新闻摄影的地 位开始提升,摄影记者的岗位得到确立 – 新闻摄影除了为报社和期刊所广泛采用之外, 也逐渐得到了通讯社的重视 –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摄影 事业也在20世纪30年代艰难起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