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汇总

合集下载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幼儿时期是人类感知觉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通过感知觉来认识世界,获取信息,并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认知。

幼儿的视觉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

刚出生的婴儿视力较弱,只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而且对色彩的辨别能力也有限。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视力逐渐提高,能够看清更远的物体,对色彩的敏感度也不断增强。

他们开始对鲜艳的颜色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红色、黄色等。

同时,幼儿在观察物体时,往往会更关注整体的轮廓,而不是细节部分。

听觉方面,幼儿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力,但对于声音的辨别和定位能力还比较弱。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能够逐渐分辨出不同的声音,如熟悉的人的声音、音乐的旋律等。

而且,幼儿对于高音调的声音通常会更加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儿歌往往具有较高的音调。

触觉在幼儿的感知觉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通过触摸来感受物体的形状、质地和温度。

他们喜欢用手去触摸各种东西,以获取关于物体的信息。

例如,柔软的玩具、光滑的桌面、粗糙的布料等,都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的触觉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触觉敏感度不断提高,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嗅觉和味觉方面,幼儿对不同的气味和味道会有明显的反应。

他们能够分辨出好闻和难闻的气味,喜欢甜的味道,而对苦、辣等刺激性味道则比较排斥。

通过嗅觉和味觉的体验,幼儿能够认识到不同的食物和物品。

幼儿的感知觉发展还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感知觉的整体性。

幼儿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是从整体出发,而不是先关注局部。

比如,他们看到一个苹果,首先会注意到整个苹果的形状和颜色,而不是先注意到苹果上的斑点或瑕疵。

其次是感知觉的无意性。

幼儿的感知觉往往是在无意之中发生的,他们不会有意识地去观察或倾听某个事物,而是被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所吸引。

再者是感知觉的表面性。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难以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此外,幼儿的感知觉还具有不稳定性。

他们的感知觉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比如情绪、注意力等。

第四章 幼儿的感知觉

第四章 幼儿的感知觉
• “镜面示范”
• 2.距离知觉
•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 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 能正确认知。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 觉信号。
• 深度知觉
• 3.形状知觉
•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 • 通常3岁的幼儿能区别一些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 4-4.5岁是辨认几何图形正确率增长最快的时期,能认识椭圆、梯形、长方形等。 • 5岁幼儿能正确辨别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及部分立方体。 • 幼儿叫出图形名称比辨认图形要晚。
• (五)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相联系。 • 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和“晚上”等词,但
是对于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理解起来仍感困难。 • 幼儿晚期,在前面的基础上能理解“前天”“大后天”并学会看钟表等。但对更大或
更小的时间单位,如几个月,几分钟等辨别仍感困难。
第二节 感知特性与幼儿活动 • 一、感受性变化与幼儿活动
• (一)适应
• 感受性因刺激的持续时间而降低或提高。 • 适应包括视觉适应、听觉适应、嗅觉适应、味觉适应、温度觉适应。
• (二)对比
•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可以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 叫感觉的对比。
• (二)保护幼儿的感官
• 1.经常提醒幼儿注意用眼、用耳的卫生 • 2.对由感官缺陷的幼儿给以必要的帮助
再见
• (三)知觉的理解性与幼儿活动
• 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 用词把它标识出来,这是知觉的理解性。

第四章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作用于皮肤表面的物理、 化学刺激
肌肉、关节的运动、身体 的位移
耳蜗中的半规管和前庭器 官
内脏壁上的感受器
身体的加速、减速、旋转 运动
内脏的活动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 做的感觉剥夺研究, 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 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 上睡觉,并有每天20 美元的酬劳。他们可 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 实验。
空气调节装置
扬声器 观察窗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结果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 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 人坚持72小时以上。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实验过程 睡觉
出现幻觉

感觉剥夺实验
• 即使被试每天有20美元的报酬,也很难让他 们坚持这种实验2天-3天以上。 • 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 生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失了感知觉,人 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发展。
• 2、感知觉与认识活动 •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感知觉是认识客观现 实的第一步。
• (二)感知觉与幼儿心理的发展
• 在幼儿认识过程(思维、记忆)、情感和意志中, 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视觉:考考你的眼力
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视觉
• 1、视敏度 • 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细微部 分的能力,也就是视力。
• (五)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 的反映。 • 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 间。如“生物钟” •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与具体生 活相联系。如,早晨、下午等 • 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等” • 幼儿晚期,能辨别“前天,大后天”,会看钟表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和主要阶段1、感觉: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主要与生理作用有关2、知觉:对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3、感知觉是认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4、感知觉是2岁前儿童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生最初的两年,即语言出现之前,儿童主要依靠感知认识世界。

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生与发展1、触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2岁以前,触觉在认识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

2岁以后,视觉和听觉的作用越来越大。

2、触觉在人际关系特别是依恋关系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3、儿童出生就有触觉反应。

4、视触协调主角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协调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5、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手能抓住东西6、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新生对亮度的产别很敏感。

出生的第一分钟,就能发现光亮的变化7、视觉集中在2个月才明显出现。

8、胎儿对声音有反应,因此胎儿已经有听觉反应。

第三节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与发展1、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整体感知2、知觉的恒常性: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但个体仍然能够按照原来的形状进行知觉。

3、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著名的“视崖”实验,说明婴儿已经具有深度知觉4、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时间知觉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儿童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存在: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4)理解时间标尺的能力(计时器)与年龄呈正相关5、生活制度在学前儿童对时间上的定向上起决定作用。

6、观察力的品质:目的性、持续性、概括性、方法的完善第四节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运用1、知觉的选择性: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知觉对象都作出反应。

只有当刺激之间有某种差别时,一部分刺激才能成为我们知觉的对象,另一部分刺激便成为背景。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三)观察的全面性
儿童观察的全面性较差,很难获得关于事物的 完整认识。
(四)观察的深刻性
儿童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难以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一)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师应该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
(二)做好观察的准备
明确目的与任务。
(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发展
1.触觉
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2.嗅觉
在进化早期具有重要的保护生存、防御危险的价值。
新生儿出生后即已有了嗅觉反应。
3.味觉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新生儿的味觉敏锐,能辨别不同的味道。
对甜味表现出偏好,4个月开始偏爱咸味。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授课课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授课
形式
理论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3.懂得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讲授
媒介:多媒体课件
2.感受性的变化
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感受性会出现暂时提高或降低的现象,这就是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几种情况: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相互作用 4.联觉
(三)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大小、形状、立体和远近等的知觉。一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实现。
2.时间知觉

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2、言语听觉
幼儿辨别语言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幼 儿中期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到幼儿晚期,几乎可以 毫无困难地辨明本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
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尤其注意“重听”现象)。
(三)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1、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觉的协调主要表现: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
(四)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和形状知觉,是用多 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 1、方位知觉
概念: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 的知觉(辨别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3岁辨别上下(最早) 4岁辨别前后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
5岁辨别左右(困难) 6岁辨别左右(困难)
2、距离知觉 概念:指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二)听觉
1、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这种个别差异并非 天生不变的,实际上,幼儿的听觉是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 下不断发展的,听觉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完善。
特点: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但 是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他们 往往不懂“近物大,远物小”的道理。
3、形状知觉 概念:指对物体形状的知觉 特点: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的很快,通常3岁幼儿就能区别 一些几何图形,同时幼儿叫出图形名称比辨认图形要晚。
(五)时间知觉
概念: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间(生物钟)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 相联系 幼儿中期:幼儿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 和“晚上”等词,但是对于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理 解起来仍感困难 幼儿晚期:在前面的基础上,又开始能够辨别“前天”“大前天”等, 并开始学会看钟表,但是对更大或者更小的时间单位(月、分)等仍 然感到辨别困难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一、儿童感知觉的早期发展儿童出生时各种感觉就已出现。

新生儿当饥饿、身体不舒服时就啼哭,吃饱、身体安适就熟睡,这表明机体觉已经发生作用。

当皮肤受到冷、热、触等刺激会引起哭叫、吮吸、眨眼、抓握等反应,标志肤觉也已存在。

新生儿的味觉和嗅觉也较早发生,对不同的味道或强烈的气味已有明显的反应。

视觉和听觉在儿童出生时也已出现,如受到强光就眨眼,周围发生巨响便惊哭。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九天就出现第一个自然条件反射,即在被抱成哺乳姿势而未开始喂乳时,就出现寻觅乳头和张嘴吮吸等反应,很明显,这是对运动觉、平衡觉、触觉几种感觉刺激所构成的复合刺激的反应,既表明运动觉、平衡觉等感觉已经产生,也标志着知觉的形成。

知觉正是对由复合刺激构成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婴儿期内,各种感觉在生活实践中发展着,而且几种感觉逐渐能协调活动。

例如,视觉、运动觉和肤觉协同活动,从而双手和双眼可以协调活动,可以自如地抓握,看到皮球滚走便会转过身体寻找。

而随着言语的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日益提高,能更好地感知世界。

进入幼儿前期后,儿童动作的发展使他们便于抓弄物体,认识物体,也使他们自由行动,扩大了认识范围,促进了认识能力。

他们可以感知一些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还能说出一些属性的语词。

幼儿前期儿童对自己、对别人都开始注意,他们的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都在发展中。

尤其托儿所的集体教养,更能积极促进儿童感觉和知觉的迅速发展。

二、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幼儿的感觉和知觉处在迅速发展中。

幼儿期,分析器的外周部分即各种感受器业已发展完善,相应的神经中枢部分正在继续发展,为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

幼儿园有计划进行的感知觉培养,更直接促进了幼儿各种感觉与知觉的继续完善。

他们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几种主要感觉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社会知觉和观察等知觉方面都有发展。

视觉1.视觉敏锐度: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 展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 理解。本章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各个方面,包括发展阶段、影响因 素、促进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感知觉的定义和重要性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它对儿童的认知、语 言和社交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感知觉发展的方法
1 提供多样的刺激
给予儿童丰富多样的感 知刺激,如触摸、听力 和视觉刺激,以促进他 们的感知觉能力。
2 创造有趣的体验
通过创造有趣的活动和 体验,激发儿童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促 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
3 提供适当的挑战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 水平,提供适当的感知 觉挑战,帮助他们逐步 提高感知觉的能力。
感知觉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部分。通过深入了解感知觉的定义、 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促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的感 知觉发展。
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丰富的刺激和经验可以促进感知 觉的发展。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感知觉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可能会继承特定的感知觉能力,如对音乐、颜 色或形状的敏感性。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对感知觉发展产生着影响。例如,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对颜色、形状和模式有 不同的偏好。
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1触觉Biblioteka 发展婴儿时期,触觉是感知觉的首要形式,通过接触探索周围物体。随着年龄增长, 触觉能力逐渐细化和提高。
2
听觉的发展
婴儿能听到声音并对其作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逐渐分辨声音的来源 和区分不同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调节装置 观察窗
扬声器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
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 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
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
睡觉
厌倦、不安
制造刺激
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
? 出现幻觉
感觉剥夺实验
• 即使被试每天有20美元的报酬,也很难让 他们坚持这种实验2天-3天以上。
• 2、距离知觉 •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 3、形状知觉
– 研究表明:幼儿掌握形状的次序,由易到难:圆形→ 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平 行四边形
– 3~ 4岁:辨别圆形、方形、三角形
– 4~5岁: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两个半 圆拼成一个圆形
味蕾分布
皮肤感觉
•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是皮肤感觉。 • 种类: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 触觉: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
叫~。 • 包括触觉(皮肤轻微变形)和压觉(皮肤明显变形)
两种类型。
• 温度觉:温度引起的感觉是由刺激温度与 皮肤表面温度的关系决定的。(生理零度)
• 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 生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失了感知觉,人 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发展。
• 2、感知觉与认识活动
•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感知觉是认识客观现 实的第一步。
• (二)感知觉与幼儿心理的发展
• 在幼儿认识过程(思维、记忆)、情感和意志中, 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视觉:考考你的眼力
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视觉
• 1、视敏度 • 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细微部
分的能力,也就是视力。
• 有人说:年龄越小,视力越好,你同意吗?
• 实验:视敏度调查P58
• 2、颜色视觉(辨色力) • 颜色视觉发展特点P58 • 幼儿初期(3-4岁)已能初步辨认红黄绿等基本色 • 幼儿中期(4-5岁)大多数能认识基本色,近视色 • 幼儿晚期(5-6岁)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还能运
– 感觉的性质直接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
– 知觉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知识 经验和态度,知觉包含着对客观事物的理解 解释过程。
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
感觉
(个别属性 的特点)
内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
远距离感觉 近距离感觉
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表3-1 不同感觉对应的感受器和适宜刺激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目录
• 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感知觉的概念 • (二)感知觉与幼儿心理的发展 • 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视觉 • (二)听觉 • (三)触觉 • (四)空间知觉 • (五)时间知觉
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感知觉的概念

➢ 存在性别差异,女孩优于男孩 ➢ 配对→指认→笼统命名→精确命名
➢ 第五版色盲测试
• (二)听觉
• 1、听觉感受性
•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 绝对感受性: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 差别感受性:分别(区别)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
的能力
•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 儿童在12-13岁以前,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
• 1、什么是感知觉 • 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
音、味道、气味、温度等),也反映我们机体各 部分的运动情况及集体内容的非常状态。
• 思考: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 反映的内容
–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 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间的关系、联系、整 体的反映。
• 反映的性质
启示
– 3岁:正确辨别上下
– 4岁:正确辨别前后 – 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做心示辨范别动左作右时,应以幼儿的左右为 – 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基上准下,前即后照4镜个子式的示范
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能 力尚未发展完善
– 7~8岁: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 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 “举起右手”,小班幼儿不知所措。 “举起拿勺子的手”,小班幼儿都能完 成任务。
拓展:其它感觉——嗅觉
• 嗅觉是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 膜时产生的感觉
• 适宜刺激: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 嗅觉可唤起人们的记忆和情绪 • 嗅觉的适应性
味觉
• 味觉: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 • 适宜刺激:可溶于水或液体的物质 • 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
舌后→苦 • 味蕾的再生能力 • 舌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 • 人类因味觉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固定的
• 痛觉:任何一种刺激当其对有机体具有损 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
• (四)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和形状
知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
• 1、方位知觉 • 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
处位置的自己。
• 方位知觉
– 研究表明:儿童对上下、前后、左右 方位的认识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如8岁比6岁听觉感受性几乎增长一倍。
• (三)触觉
•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 重要手段。
• 1、视触觉的协调 •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
协调是婴儿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 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注意标志:伸手能抓住东西。
• 2、动觉
• 幼儿动觉的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 同时性比较法---相继性比较法
化学刺激 肌肉、关节的运动、身体
的位移 身体的加速、减速、旋转
运动
内脏感觉 内脏壁上的感受器
内脏的活动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 做的感觉剥夺研究, 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 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 上睡觉,并有每天20 美元的酬劳。他们可 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 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种类 视觉
外部 感 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
内部 感 觉
动觉 平衡觉
感受器
视网膜上的视胞(味蕾)
分布于真皮中的几种神经 末稍
肌肉、关节、韧带中的肌 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耳蜗中的半规管和前庭器 官
适宜刺激 可见光
声波(16—20000赫兹) 有气味的气体分子 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分子 作用于皮肤表面的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