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艺术家赏析

饥饿艺术家赏析
饥饿艺术家赏析

成绩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西方文学经典导读》课程论文

院系: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业班级:汉语本153 班

学号:2015112352

姓名:谭意

批阅教师:

高级的精神运动,最后都是灭绝需要的创造

——《饥饿艺术家》赏析《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创作于一九二二年,在临终前两个月作最后修改过的唯一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也是论者甚众,歧义甚多的一部象征性作品。卡夫卡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艺术地展现了一个纯粹艺术家的生存竟遇和矛盾以及人生的荒诞。

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实践了一个永恒的法则,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是形式的互相嵌套和对位。犹太教神秘主义的流派卡巴拉教义匪夷所思的极端到在经典著作的词汇里,甚至两个单词首尾相衔的字母间寻找微言大义。

《饥饿艺术家》的内容很简单,一个以忍受饥饿为志业的艺术家在马戏团表演忍受饥饿的艺术,经理只允许他演四十天,因为据说商业规律提示,观众对任何项目的关注程度超过这段日子就会急转直下。但要是想想卡夫卡的犹太人背景,你总会对“四十天”这个数字疑神疑鬼起来。《旧约》中摩西在西奈山上“四十天”不吃不喝,先知以利亚逃避迫害也曾经在旷野中饿了“四十天”。到了《新约》里,耶稣在旷野不吃不喝正好“四十天”,但注意,过了四十天耶稣就感到“饥饿”了。而我们的饥饿艺术家是多么想突破这“四十天”。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灵在门徒的面前;又是在第“四十天”!耶稣升入天堂。在第“四十天”饥饿艺术家满心不情愿的打开笼子进入剧场接受观众的欢呼。但卡夫

卡在小说里狡猾的说,一过四十天观众的情绪就疲软了,而且据说这条常规各地适用。但问题在于,饥饿表演这种东西显然不同于普通魔术,马戏什么的,时间拖的越久,难度越大,公众也会觉得越神奇。所以卡夫卡在小说里讲的理由实际上是不成立的。不过,公众觉得困难,饥饿艺术家却竭力想对人们表示,饥饿表演于他而言是容易的,某种程度上这是在撇清人们的怀疑。因为并非每个夜班的看守都那么忠于职守,有的甚至出于愚蠢的怜悯和同情,偷偷地放松对饥饿艺术家的看守,以让他有进食的机会,这种无视饥饿艺术家荣誉感的行为深深伤害了他。甚至逼得他要大声歌唱:“以便向这帮人表明,他们的怀疑对自己是多么的不公道。但这无济于事。这些看守更是佩服他人灵艺高,竟在唱歌时也能吃东西”。饥饿艺术家只能表明,饥饿艺术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别人能理解这一点,理解他的能力完全能轻松的表演饥饿艺术。公众就自然不会怀疑饥饿艺术家还需要靠作弊来证明自己。但是新的烦恼很快又来了:“大部分人认为他自吹自擂,更有甚者说他是个骗子手,他当然觉得挨饿是件轻松的事,因为他掌握了一套使得挨饿轻松好受的秘诀,而他竟然厚颜无耻,不肯百分之百地道出实情”。这个打击一点也不比怀疑他作弊更小,这简直把他降格为一个江湖术士的骗子,而他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他的挨饿应该是比摩西,耶稣,和先知以利亚更伟大的,因为那些人还能仰仗神迹来战胜饥饿,而他完全凭一己之力。更没有什么秘诀,拥有秘诀是把艺术降格到了技术的地步。

是的,如果迁就大众的理解力,饥饿怎么可能仅仅是饥饿呢?纯粹的饥饿也许如同纯粹的思想那样会让人的神经受不了的。耶稣四十天断绝饮食有上帝支撑,饥饿艺术家的四十天也一定有自己的秘诀来支撑。以公众的理解力看来“饥饿艺术”并非“饥饿的艺术”,而是如何将在通常情况下必然出现的“饥饿感”消解、转换的艺术。所以如果有谁说“饥饿”是易如反掌的,等于是说它不依赖来自技术或者来自神的外力,那就成了最厚颜无耻的吹嘘。因为最没有难度的饥饿才是最困难的,最不可思议的。就这么单纯饿着,没点功夫,谁能受得了呢?而且纯粹的饿本身又会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这几乎把饥饿艺术家逼上了绝路,现在他怎么做好像都不对劲了,既不能让人以为饥饿艺术是非常困难的挑战,因为人们会怀疑他作弊,更可气的是他们宽容和仁慈的对待被子虚乌有的作弊行为。另一方面,设若大众认为饥饿艺术对他而言不过探囊取物,则此等愚氓将视其为怙

秘术以驱饿,实乃亵渎艺术是也。饥饿艺术家在百般误解中依旧不抛弃,不放弃。终于当公众对饥饿艺术渐渐失去兴趣后,他来到了崩溃的临界点。这表现在最后管事的对门可罗雀,奄奄一息的饥饿艺术家表示赞赏。

“我一直在想着,你们能赞赏我的饥饿表演,”饥饿艺术家说。“我们确实也挺赞赏的,”看管人热情地说。

“可是你们不应该赞赏,”饥饿艺术家说。

“那么我们就不赞赏,”看管人说,“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赞赏呢?”“因为我只能忍饥挨饿,我也没有其他办法。”饥饿艺术家。“你们瞧,太怪了不是,”看管人说,“你为什么没有其他办法呢?”“因为我,”饥饿艺术家说着,小脑袋微微抬起,嘴唇像要吻看管人似的,直贴在他的耳根,生怕露掉一个字,“因为我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若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

饥饿艺术家最开始并没有想成为饥饿艺术家。他只是找不到自己可以吃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能吃的东西有很多,吃东西的人很多,但是这些吃东西的人们真的喜欢自己吃的东西吗?恐怕未必,他们吃东西,是因为如果不吃,自己就会死去。同大多数人一样,饥饿艺术家也不爱自己吃的东西,于是他选择了不吃东西。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不吃东西的人如果活在吃东西的人们之间,是很痛苦的,因为他和别人不一样。他不肯向这个世界低头,这表现了他闪耀着光辉的自尊,但是那光芒也同时刺痛着所有其他人。其他人就会想,凭什么你不吃东西呢?凭什么你就可以不放弃自己那一丁点的自尊呢?凭什么你就看起来比我们要崇高那么多呢?种种有意无意的攻击让饥饿艺术家感到痛苦,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成为饥饿艺术家。

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通过成为一个饥饿艺术家,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吃任何东西,而且不用担心收到任何人的攻击。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饥饿艺术家啊,我不吃东西不是天经地义的事

情吗?我不吃东西不是彰显我的品格,而是我的工作职责,你们要相信,我跟你们是一样的呀。我也是甘愿吃那些肮脏的食物的呀。这样你们便没有任何道理指责我。

这是饥饿艺术家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报复,就如过去人们对饥饿艺术家的种种讽刺歪曲诽谤乃至最后的冷落,现在都找回来了,因为人们过去蜂拥而至看饥饿艺术家的表演,现在饥饿艺术家反过来告诉人们“你们看的不是饥饿艺术,不是杂技一类的技术,当然更不是耶稣那样的神迹,你们只不过看了一个找不到合口味的食物以至于厌食的人而已,最后你们都被我耍了”这应该是何等悲愤,绝望到极点的嘲笑和自嘲。可惜已经没什么人注意他了,饥饿艺术家忘了,这个世界的法则是要吸引眼球,这个故事里观众的命运又如何呢、他们似乎有了新宠,那是一只即使被关在笼子里也胃口很好,充满生命活力的豹子。但是观众们却觉得很不舒服,凭什么豹子在这样的处境下依然快乐呢?豹子当然没有无耻隐瞒让自己忍受囹圄生涯的什么秘诀,豹子也不可能有什么信仰的支撑,但它依然快乐着,是那样的自足。公众可以想出林林总总的理由来解释饥饿艺术家为什么能捱饿,但这一切对豹子都失去了效力。豹子的活力烛照出观众们的阴暗心理,原来他们与饥饿艺术家一样也是病态的,只不过一种是反常的病态。

当人性走向光与暗的尽头,走向光明处的饥饿艺术家不愿像被驯服的动物一样用无谓的重复曲解着他热衷的艺术,而是极端的选择了用生命去绽放这不为人理解的艺术光芒,但是不知道他

有没有意识到,周围已经一片黑暗。

他孤独无比,他想证明自己,他怒不可止,他唉声叹气,他大声呐喊,他放声高歌,然后被世人遗忘。他从未被理解,他是一只行走在荒原上的狼,世界的帷幕下,他是唯一的表演者,也是唯一的观众。

小说的最后,一只年轻的豹子被关进笼子。卡夫卡写道:“它似乎都没有因失去自由而惆怅,它那高贵的身躯,应有尽有,不仅具备着利爪,好像连自由也随身带着。它的自由好像就藏在牙齿中某个地方。”我被这段话深深打动,决定向豹子学习,把自由随身带着。

《XX的视角》读后感

《XX的视角》读后感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家的视角》一书很难读,在书中詹姆斯?斯科特分析了极端现代主义的 ___国家规划中的各种失败,书中介绍了巴西利亚建设的失败,“美好”初衷为表征的运动何以使城市愈发混乱和背离了和谐的发展轨道?作者在书中深入剖析了它的根源。他认为,如果要想取得成功,中央管理的社会规划必须要了解地方习惯和实践知识。 一、追求宏观目标也要考虑微观现实。比如书中介绍管理者为了对某种美学形式的追求(比如宏大的气势、对称的格局、表面上看严整规则的秩序),致使他们未考虑到社会微观层面上的合理结构。比如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亚建造,从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度看,新建的巴西利亚符合清晰整洁、简单有序的几何美学标准和公平合理、严谨科学的政治理念。然而巴西利亚的规划者尽管考虑到城市宏观水平上的和谐与健康,却忽略了微观秩序上的复杂性。如果强行从地理上将不同的建筑,不同的机构隔离开来,城市微观的社会

秩序就被人为地破坏了,人们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都将受到诸多限制。 二、城市具有多样性并不断变化。现代城市设计的最大问题是把一个静止的格局置于丰富的可能性上。国家管理者为了控制的方便,往往采取清晰简单、一刀切的运作方式,忽略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复杂的细节。规划者试图将动态发展中的城市束缚在静态的格局之中,然而城市的复杂结构之演变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假设一个勤勉的规划者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他的信息也无法满足所有个体不同的需求,更何况并非所有的规划者都有这样的耐心去收集信息。 三、在考虑规划问题时需留有余地。詹姆斯·斯科特希望人们不要忘记理性和科学的局限之处,注重实践的知识和本土知识,给不可预期的事物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发展留一点弹性空间。勒库布西耶的规划者关注的是整体城市景观形式和将人从一点转移到另外一点的效率,而雅各布的规划者则自觉地给非预期的、小的、非正式的,甚至没有产出的人类活动留出空间,这些活动构成了“有生命城市”活力的关键。所以说尽管城市规划者试图设计和固定化城市,但是城市往往逃脱他们的掌控,总是被居民再构建和塑造。城市建设须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和多样性,这使它们可以满足为数众多的不同目标,包括许多尚未形成的目标。

欧美经典荒诞小说精选读后感

欧美经典荒诞小说精选读后感 欧美经典荒诞小说精选读后感 从图书馆借的一本书,有兴趣的同学等我看完还回去也可以借。 本书包含了很多优秀的荒诞小说,包括大家熟悉的《变形记》。荒诞小说是一种特殊的讽喻小说,用极度夸张乃至怪异的手法嘲讽世道人心。据本书介绍“荒诞”有两个意思:荒诞手法和荒诞主题。具体不再多说,总之其中的故事都可谓是脑洞大开,并带有一定的黑暗色彩,非常有趣。下面大概介绍一下其中一些故事的大概。 1《黑猫》有点惊悚的荒诞故事。故事中的“我”年轻时心地善良,后来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变得暴躁残忍。自从遇见一只黑猫后他就交上了恶运。他先是在醉酒愤怒的状态下挖掉了黑猫的一只眼睛,这之后黑猫更加怕他,他也更加恼火,以至有一天他把黑猫活活吊死,在这之后怪事不断发生。从中揭示了一连串的的相互关联的犯罪心理以及因果报应。由一个恶习开始的恶性循环,最终把主人公拉入了犯罪的深渊。告诫人们“勿以恶小而为之”。 2《鼻子》故事非常荒诞:八等文官柯瓦廖夫一天早上发现鼻子不见了,于是他开始四处找他的鼻子。够荒诞吧。

其中对一些小人物的刻画很生动。 3《饥饿艺术家》一位以表演挨饿为荣的饥饿艺术家慢慢过了气,最终被观众抛弃。但他仍然坚守他的艺术,最终被饿死了。这也许就是象征着传统的高雅艺术被冷落的处境,书上的前言也说这是作者自我嘲讽和自我哀怜。作者用一本正经的笔法写了一个荒诞却又能反映现实的一个故事。 4《隧道》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故事,有明显的寓意。一个大学生乘火车返校,火车经过一条隧道时,他觉得不对劲,因为这趟火车他坐过很多次,只用两三分钟就能通过隧道,而这次火车开了25分钟都没出隧道。大学生去找列车长要求紧急停车,但车厢里的制动系统失效了。于是列车长和大学生从车厢外爬进了机车里,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机车里没有司机,火车在自己行使,速度达到了150公里,而且还在加速!!!!!!列车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火车已经失控,车上的人只能听天由命。失控的火车象征着爆发战争的世界,车上的乘客,司机,列车长和列车员都是世人的象征,他们中有些人知道这个世界已经失控,有些人还设法逃避,而大多数人浑然不知。无论谁都无法让列车停下,所有人都会被卷入战争。 5《梦游症患者》一个女律师无法忍受丈夫的风流成性,但她又爱他,不想离婚,所以决定杀了他。于是她假装

饥饿艺术家赏析

成绩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西方文学经典导读》课程论文 题 院系: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业班级:汉语本153 班 学号:2015112352 姓名:谭意 批阅教师:

高级的精神运动,最后都是灭绝需要的创造 ——《饥饿艺术家》赏析《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创作于一九二二年,在临终前两个月作最后修改过的唯一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也是论者甚众,歧义甚多的一部象征性作品。卡夫卡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艺术地展现了一个纯粹艺术家的生存竟遇和矛盾以及人生的荒诞。 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实践了一个永恒的法则,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是形式的互相嵌套和对位。犹太教神秘主义的流派卡巴拉教义匪夷所思的极端到在经典著作的词汇里,甚至两个单词首尾相衔的字母间寻找微言大义。 《饥饿艺术家》的内容很简单,一个以忍受饥饿为志业的艺术家在马戏团表演忍受饥饿的艺术,经理只允许他演四十天,因为据说商业规律提示,观众对任何项目的关注程度超过这段日子就会急转直下。但要是想想卡夫卡的犹太人背景,你总会对“四十天”这个数字疑神疑鬼起来。《旧约》中摩西在西奈山上“四十天”不吃不喝,先知以利亚逃避迫害也曾经在旷野中饿了“四十天”。到了《新约》里,耶稣在旷野不吃不喝正好“四十天”,但注意,过了四十天耶稣就感到“饥饿”了。而我们的饥饿艺术家是多么想突破这“四十天”。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灵在门徒的面前;又是在第“四十天”!耶稣升入天堂。在第“四十天”饥饿艺术家满心不情愿的打开笼子进入剧场接受观众的欢呼。但卡夫

卡在小说里狡猾的说,一过四十天观众的情绪就疲软了,而且据说这条常规各地适用。但问题在于,饥饿表演这种东西显然不同于普通魔术,马戏什么的,时间拖的越久,难度越大,公众也会觉得越神奇。所以卡夫卡在小说里讲的理由实际上是不成立的。不过,公众觉得困难,饥饿艺术家却竭力想对人们表示,饥饿表演于他而言是容易的,某种程度上这是在撇清人们的怀疑。因为并非每个夜班的看守都那么忠于职守,有的甚至出于愚蠢的怜悯和同情,偷偷地放松对饥饿艺术家的看守,以让他有进食的机会,这种无视饥饿艺术家荣誉感的行为深深伤害了他。甚至逼得他要大声歌唱:“以便向这帮人表明,他们的怀疑对自己是多么的不公道。但这无济于事。这些看守更是佩服他人灵艺高,竟在唱歌时也能吃东西”。饥饿艺术家只能表明,饥饿艺术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别人能理解这一点,理解他的能力完全能轻松的表演饥饿艺术。公众就自然不会怀疑饥饿艺术家还需要靠作弊来证明自己。但是新的烦恼很快又来了:“大部分人认为他自吹自擂,更有甚者说他是个骗子手,他当然觉得挨饿是件轻松的事,因为他掌握了一套使得挨饿轻松好受的秘诀,而他竟然厚颜无耻,不肯百分之百地道出实情”。这个打击一点也不比怀疑他作弊更小,这简直把他降格为一个江湖术士的骗子,而他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他的挨饿应该是比摩西,耶稣,和先知以利亚更伟大的,因为那些人还能仰仗神迹来战胜饥饿,而他完全凭一己之力。更没有什么秘诀,拥有秘诀是把艺术降格到了技术的地步。

【实用】学习计划范文6篇

【实用】学习计划范文6篇 【实用】学习计划范文6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学习内容,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学习计划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收集的学习计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克制自己贪玩的欲望。到了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刻,每天晚上应适当减少玩儿和娱乐休闲的时间。多拿出些时间来看看书。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下认真复习(语数英)。上课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走神,画出老师说的重点。课下不要光想着玩儿,没事就拿出自己的书来看一看,回顾一下。 3、每天晚上定时定量复习一个单元(语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句子多读几遍。要背过这个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还要掌握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并说一说这里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也还要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发生在哪个时期,借这个故事来赞扬谁,或者赞颂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记一记词语盘点的词,背一背日积月累。(数学)背一背这个单元的定义,再

做一遍书上的题,还要做一些课外的辅导题,多掌握一些体型。(英语)重点背这个单元的单词、粗体句子。掌握句式,学会运用。 4、多练笔(语文)。在最后的这几周时间里,应该多写写作文,而且要从多方面入手:写人、写景、写物、写事、写读后感观后感、缩写、想象、写信、看图作文、发言稿、写研究报告,总之,可选的主题有太多太多...... 这就是我的期末复习计划,同学们老师们你们还可以给我提出其他好 ___,我会虚心接受。祝愿同学们在即将升入小学6年级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三个月的培训时间内,通过理论学习、党性教育、调研考察、拓展训练、交流沟通和挂职锻炼等方式,紧密联系实际,反复深入思考温岭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理论和党性修养,不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纬度,增强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形成了良好班风学风。按时参加学习,不迟到、旷课、早退和上课不接打手机、喧哗。认真记课堂笔记,踊跃参加小组讨论和上台发言,积极维护学习和生活场所的卫生,互敬互学,加强团结。认真遵守党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完成学期课程任务,

20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

20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转载) jhmpmj 收 藏 于 2011-10-07 阅读 数:1 被 转 藏: 95 公 众 公 开 原 文 来 源 修改如何标记批注? 表现主义: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长篇小说《审判》(1925 )、《城堡》(1926 )、《美国》(1927 )、中短篇小说集《观察》(1939 )、《变形记》(1915 )、《在流放地》(1919 )、《乡村医生》(1920 )、《饥饿艺术家》(1924 )。 意识流:艾杜阿、杜夏丹,法国小说家。《月桂树被砍掉了》(1887 )。 马塞尔·普鲁鲁斯特,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 )、《我弥留之际》(1930 )获得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小说家《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 )、《尤利西斯》(1922 )、《芬尼根们的苏醒》(1939 )。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小说家。《达罗卫夫人》(1925 )、《副灯塔去》(1927 )、《浪》(1931 )。 存在主义:萨特,法国小说家,短篇小说集《墙》(1939 )、获得1964 年诺贝尔奖。长篇小说《恶心》(1938 )、剧本《苍蝇》(1942 )、《间隔》(1945 )、《死无葬身之地》(1946 )、《肮脏的手》(1948 )、《魔鬼与上帝》(1951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 )、哲学著作《存在虚无》(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7 )、自传《词语》(1955-1964 )。 加缪,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鼠疫》(1947 )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 )、《随落》(1956 )、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1957 )、散文集《反与正》(1937 )、《婚礼》(1939 )、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2 )、《反抗者》(1951 )。 新小说派:娜塔丽·萨洛特:法国小说家。《向性》(1932 )、《一个陌生人的肖像》(1947 )、《天象馆》(1959 )、《金果》(1963 )、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 )、自传《童年》(1985 )、米歇尔·布托尔:法国小说家《米兰弄堂》(1954 )、《时间的运用》(1956 ,又译成时间表)、《变》(1957 )、《变》(1960 )、克洛德、西蒙,法国小说家1958 年获诺贝文学奖,《草》(1958 )、《弗兰德公路》(1981 )、《风》(1957 )。 罗伯·格里耶,法国小说家。小说《橡皮》(1953 )、《窥视者》(1955 )、《嫉妒》(1957 )、《在迷宫中》(1959 )、《快照》(1962 )、《反复》(2001 )等,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 )、传奇故事《重现的镜子》(1985 )。 魔幻现实主义:

也谈对卡夫卡《骑桶者》的理解

也谈对卡夫卡《骑桶者》的理解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詹丹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小说向来以晦涩著称,个别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针对这些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时有讨论文章发表。如朱前珍老师的《缘何骑桶——(骑桶者)虚构艺术解析》(以下省称朱文)。细读该文,发现其论述到的一些具体描写,与我依据小说文本作出的理解有颇多差异,而这又涉及怎样理解该作品的一些核心问题,特撰文讨论。一、“骑桶”的原因在小说中有清晰说明朱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卡夫卡把笔下的主人公“我”设计为在严冬的日子里,骑着(而不是提着)空无一物的煤桶飞往煤铺子乞讨煤炭的意义。这三个部分依次为“骑桶’是恐惧心理的表现”、“骑桶’是‘异化’的象征”、“骑桶’为表现多重主旨”。其中,在第三部分论述多重主旨中重复了前两部分的一些观点外,较有新意的见解主要集中于第一部分,遗憾的是,第一部分的观点,基本是对北大博士胡少卿一篇解读文章《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卡夫卡(骑桶者)》(以下省称胡文)的沿用①。本文要讨论的是,朱文的观点看上去有些新意,但从文本自身来看,尚缺乏必要的依据。关于小说核心内容“骑桶”的原因,胡文是这样解释的: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而朱文则说:“骑桶者”之所以“骑桶”,是因为他的恐惧心理。“我”害怕讨煤被拒绝,所以选择了“骑桶”这样特殊的方式,如果被拒绝,就可以快速地离开。但是从小说本身看,作者既没有写“我”在出发前,就有了一旦被拒绝就迅速撤离的打算,后来也没有写“我”有这方面的举动。相反,作者倒是给出了之所以骑桶飞翔的很实在的理由:其一是需要煤的紧迫性,即“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铺老板要求帮助”。也就是说,骑桶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迅速去,而不是为了去了以后迅速离开。因为这一点在小说文本中有清晰交代,许多教师在教学上都会提及,所以朱文也没有回避,不过他在提出这一点后,又判断这样的理由其实是没有深切领会作者的用意,所以又从文本外部去寻找别的似乎是更深刻的心理上的理由了。其二,从文本看,把空桶骑过去而不是提过去,也是为说服煤铺老板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据。因为主人公深知“煤铺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言下之意,还有什么比一只空桶浮在空气中能更好地证明煤桶中的空空如也呢?(但这里有一个悖论,下文再讨论。)其中,“通常的请求”,在《卡夫卡全集》译本中翻译为“平平常常的请求”⑦,虽然我不懂德文,无法判断哪一个翻译更正确,但从表达效果看,“平平常常”强调意味要更浓些,而为超越“平平常常的请求”,让请求变得更奇特,提供一个能飞翔的空桶作证明似乎是更好的理由。胡文提出“骑桶”的理由是因为害怕失败,或者如朱文那样进一步说卡夫卡在写给密伦娜的信中提出“我的本质是恐惧”,由此把这种恐惧推断至卡夫卡创作的所有小说,其实仅仅是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文本出发解读文本的结果。即便如“害怕”、“恐惧”这类概念的提出有一定的道理,能从整体上解释卡夫卡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但却未必能一一体现到他小说的所有描写,特别是无法合理解释该小说中“骑桶”这一特定行为。概念就此蜕变成了空洞的说教,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一种用概念来机械套用文本的不良习惯。二、“骑桶者”涉及的异化问题是多方面的问题还在于,如果引用的套话并没有经过解读者自己真切的理解,那么一旦这类套话比较艰深时,连空洞说教的意义也会丧失。比如,因卡夫卡的《变形记》而谈卡夫卡小说具有异化特点的文章是相当多的。朱文在文章第二部分“‘骑桶’是‘异化’的象征”中,也谈到了“骑桶者”的异化问题。 (范文) 但在这部分文章里,除了同义反复地说“骑桶”的方式就是异化(却没有给出基本的解释),又泛泛而论地说是写出了“我”与世俗世界疏离的感觉,就转而谈别人反复谈过的卡夫卡《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_心得体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学员:张海华 至今,我还记得世博口号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即“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意思很浅显,但蕴味十足,深得民心,为此叫绝。然而,我们看到当下声势浩大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高,越来越鲜亮,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异常醒目,不容回避,。例如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等,充斥着城市的每一根神经,切实做好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管理,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非解不可的命题,也就说,我们的城市在何种视角下真正地能崛起,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我觉得在理论层面那就离不开一本能给我们解答和启示的书了——《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这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教授詹姆斯的名作,从清晰化和简单化的国家项目,转变中的视野,农村定居和生产中的社会工程及失去的环节等四部份共十个章节组成,体量庞大,涉及颇广,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本书从国家的视角层面,罗列了很多十九世纪后期的例子,表明一些国家在特定的时候实行了清晰化和简单化的项目,其中包括了关于科学林业的项目,对测量工具、土地制度、城市的规划、姓氏的创造、交通的集权和语言统一,作者又对此进行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以及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是导致这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非常典型和具有说服力地指出了参与者视角下的规划和互动会真正指导和实现人类社会的成功,从而揭示国家究竟需要如何管理、管理城市,如何让地方稳健发展、让人民生活美好起来的原理。对此,我非常赞同。 书中所分析的事例,无论是苏维埃的农庄集体化,还是极端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看了之后都给我留下了一些回味和反思,因为这些事例或多或少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生活在我们的昨天和今天。因此,其主题,对当下中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变形记》读后感:人性的黑暗王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变形记》读后感:人性的黑暗王国人性的黑暗王国 ——《变形记》读后感 原创:窦若晨 《变形记》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巨大的甲壳虫后的一系列遭遇,以格里高尔的死作为结局,故事荒诞离奇而意味深远。通过这部作品,卡夫卡所抨击的是扭曲的人性与异化的世界。 生活在奥修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卡夫卡目睹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富人的奢侈和底层劳动者的挣扎。他笔下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形正是严酷的社会环境、生活压力束缚的结果。一个本应享有自主的生存权利和基本尊严的个体,在家庭中遭受排挤,在社会中举步维艰。格里

高尔原来的职业是旅行推销员,常年在外奔波,这代表了工业社会发展中劳动者普通的生活状态:竞争激烈,任务繁重,收入低下。外形的改变足以夺走他之前拼命努力换来的一切。在金钱、机器、生产力发展的侵蚀下,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日益严酷。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使劳动者变得逐渐麻木,甚至沦为工具,精神压力大乃至崩溃。格里高尔的变形,可以说是精神畸形的外化。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生活的支配权,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而成为甲虫后,这种被动和不被重视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灵扭曲。 家庭关系的畸形,也是小说的重要部分。在成为甲虫后,父亲完全不顾昔日的父子之情,一心把他赶出家门;母亲同情她,但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内心已把他视为负担;妹妹格雷特的转变,更是极为讽刺和精彩。开始,格雷特关心哥哥,每天去为他清扫房间,准备食物。但时间一长,她就受不了,对哥哥日益冷淡,直到最后向父亲哭诉他在“迫害大家……想占领整个寓所”。格里高尔死后,一家人出游,沐浴着春风,如释重负,母亲开始考虑将女儿嫁入豪门。卡夫卡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以利益为基础的投机链条。一旦利益关系解除,如文中格里高尔失去工作收入,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了隔膜、对峙、残杀,所谓亲情早已消失殆尽。母亲和女儿又开始尽心为重新工作的父亲服务,一切以财富为中心。恩格斯曾说:“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后的私人利益。”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变形计》只不过放大并折射了既有的世界。

《饥饿艺术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饥饿艺术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主义”小说的意义及其一般特征。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社会的认识思考。 3、作者塑造饥饿艺术家这个形象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结合作品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社会的认识思考。 2、作者塑造饥饿艺术家这个形象的意义。 教学难点 1、作者塑造饥饿艺术家这个形象的意义。 2、了解“现代主义”小说的一般特征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 预习阶段阅读《饥饿艺术家》写出文章故事缩略600字,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 课堂教学 一、导入 什么是好小说这是一个永远可以讨论却永远无法求解的问题但好小说并不一定是好看的小说。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可能并不是好看的小说但它肯定是一篇好小说。他超越传统小说创作方式和创作内容对我们读者的智慧和情感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用卡夫卡的话就是几页“咬人、刺人的书”。 卡夫卡在1904年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曾说“我们就应该读那些咬人、刺人的书,如果一本书

不能给我们一记闷棍那么读这样的书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们需要的是使我们痛苦不快的书,就好像,我们宁愿选择死亡,与不愿意继续活下去一样这也像我们想要自杀一样,书必须是砸碎我们心中冰海的斧子。” 二、介绍卡夫卡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百多年前,一个孤独的青年,白天奔波于生计,晚上痴迷于文学创作。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他失去了闲暇、婚姻,甚至健康,四十一岁就因病去世留给我们许多说不尽的经典名作。这位孤独的青年就是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变形记》,《饥饿艺术家》《地洞》《乡村医生》等长篇小说有《城堡》《美国》《审判》,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三、理清文章思路 1、检查预习《饥饿艺术家》故事缩略 教师明确,在饥饿艺术表演风靡全城的时代,饥饿艺术家怀着强烈的艺术荣誉感到处巡回演出,进行饥饿表演,他“身穿黑色紧身衣、脸色异常苍白、全身瘦骨嶙峋”,经理规定每次的最高表演期限是四十天,但他对此很不满意,因为他可以无限长久地坚持下去,他的表演还没有达到最出色的程度。 在饥饿表演进行的时候,有屠夫轮流做看守绝不让他有任何偷偷进食的机会。即使这样人们仍然怀疑他,认为他在“自我吹嘘”“或者干脆把他当作一个江湖骗子”觉得他“厚颜无耻”不相信他能够“持续不断的忍着饥饿一点漏洞也没有”。 他就这样度过了许多岁月,表面上光彩照人,扬名四海,但是内心非常“阴郁”,而且有增无减,因为他没有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如果不是经理的限制他本来是可以达到的。 后来发生了那场巨变,人们像达成默契似的厌弃饥饿表演,饥饿表演艺术家被观众抛弃了,他让一个大马戏团招聘了去,可以无限期地进行饥饿表演而不再有人限制他。他被安置在离兽场很近的交通要道口,成为人们通向兽场观看野兽的小小的障碍。他看到潮水般的人群迎面滚滚而来,他欣喜若狂,但他很快就发现大多数是去看野兽表演的。也有游手好闲的

《全球通史》读后感 读《全球通史》有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读《全球通史》有感 近期在读《全球通史》,有些感触想写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本书最难得的地方在于:撇开了单一国家的视角,站在全球的角度上去阐述历史。 这样,读者就可以从更高的维度看到不同地区的共性和联系。 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1.国家的衰落往往源于经济问题。 以前,我们常常以为某个朝代的灭亡是因为皇帝的昏庸无能。但其实不是,帝国的奔溃主要都是因为经济问题。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钱不够花了。 为啥钱不够花?因为税收不足。稍微懂行的同学都知道,同样是收税,富人的税往往更难收,因为他们会钻规则的漏洞。如果大量财富都聚集在富人名下,那么政府的税收将很难得到保障。

而不管是在哪个帝国、哪个朝代,都一定会存在贫富分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开始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出现两极分化了,富人的财富越来越多,而穷人的财富越来越少。穷人被迫变卖自己的劳动力来养家糊口。而富人则通过收割穷人的劳动力来积聚更多的财富。 最终,整个国家的蛋糕被少数人瓜分了,政府想要从这少数人手上拿到钱将会十分困难。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大部分都来自税收,税收搞好了,财政就不会出大乱子,税收搞不好,整个国家就会陷入严重的危机。既然国家收不到富人的税,那肯定会想办法压榨穷人。而穷人也不是好欺负的,当税负过重时,他们往往会揭竿而起,推翻统治者的政权。历史上很多帝国都是这样灭亡的。 2.王朝和帝国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如果要问,历史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那必须是:凡事皆有周期,凡事皆会灭亡。 据我了解,庞大的帝国寿命一般都在300年左右,几乎不会超过400年。 以下是我们国家的数个朝代的寿命:

中考语文作文素材《安徒生自传月亮上的人》读后感作文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每个人的一生都称得上是一部童话,或美丽动人,或曲折变幻。 ——题记 丑小鸭,一只在两个鸭家族争食在一个鳝鱼头的可怕喧闹声中步入社会的鸭子;一只因为它“丑”而被唾弃讪笑,却一心向往光明与自由的鸭子;一只历经重重磨难,终在一个美丽的春天蜕变为华美的白天鹅的鸭子。它的一生就是一部经典的童话,以被排斥、讪笑而开始,以坚定乐观的灵魂与命运共鸣而进行,以变成那最美的白天鹅飞向光明与不朽而落幕。 安徒生,一个在一间窄小破旧的小屋中诞生于世界的孩子;一个在当时偏远、闭塞小城中囚禁的孩子;一个有着复杂、混乱的家族血缘的自卑的孩子;一个有着疯疯癫癫的祖父的孩子;一个诚惶诚恐、生怕自己也会有一天发疯的孩子;一个渴望关注,渴望富有,渴望成名的孩子;一个因身世的贫寒而不断遭到别人嘲笑,又被命运捉弄在外漂泊颠沛,一度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孩子;一位一生境遇坎坷,因为灵魂深处的浪漫与不羁,在迷茫昏暗的社会上用文字弹奏、悲鸣,震慑这无情冷漠的人心与腐朽的时代的著名童话大师。 丑小鸭——安徒生,也许上天注定,他的一生就是一只丑小鸭式的经典童话,他的一生似乎都在讲述着这部美丽的童话,正如他所说,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安徒生,这位来自丹麦王国最底层的人,在深渊中品尝到了无底深渊的黑暗芬芳,他像一切孤独无助的勇士一样,刹那间明了了“向死而生”的巨大秘密。赫拉克利特的残篇断篇中有这样的句子:“不死者有死,有死者不死:后者死则前者生,前者死则后者生。”他像一个一心朝圣的圣徒,把自己逼到了一条通往“各地”的道路上。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的有头戴荆冠的人子耶稣,有手执长矛与风车搏斗的唐吉诃德,有卡夫卡笔下那自绝饮食、孤高幽闭的“饥饿艺术家”…… 安徒生的童话写作中贯穿着这种“从不可能到可能”的线索,在现实中他也终生坚持着用幻想的方式来解决现实事物的习惯。他关注发现着事物的新奇之处,发现着现实生活的传奇色彩和童话品质。安徒生在丹麦王国遇到的是一个等级严格、结构稳定的社会体系,一个奥登塞的鞋匠的儿子试图独自松动这一体系的许多构件,想要给自己挤出一条通往天庭细细窄途,整个丹麦王国都惊讶地注视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疯狂的人。“从不可能到可能”,他用艰苦的劳动打破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他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充分享用了上帝赐与我们的自由与可能。 他那童话般曲折却又美丽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其实生活本身就是童话,那挫折与磨砺只不过是留在记忆中深深浅浅的痕迹,我们早就应该甩甩头,忘掉那些,然后挺起胸膛,举起双手,去拥抱那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只要心中有了梦想,就没有什么困难和挫折可以阻挡我们,我们将一路前行,大步奔向那属于自己的童话生活。

毕业论文例文-孤独的存在-----对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解读

孤独的存在 -----对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解读 文/李莉 《饥饿艺术家》创作于一九二二年,卡夫卡在其临终前两个月作做出最后修改;这是一部论者甚多,歧义甚众的意味性作品。卡夫卡以抱负主义的表现手段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生活际遇和人生的荒谬。小说故事复杂且深刻易读,但浏览以后留给读者的倒是无尽的思考。 饥饿艺术家为了地道的饥饿艺术而献出了生命,然则却没有人真正观赏这类艺术。他的不美观众只是在观赏他的饰演才艺;在不美观众眼里,他的饥饿饰演无异于马戏团的饰演。这让艺术家痛苦莫明,因为“除他自己以外,即使行家也没有人知道,饥饿饰演是一件如此轻易的事,这真实是世界上最轻而易举的事了”。 几年以后,饥饿饰演为人们所厌弃了。为了重振饥饿艺术,不幸的艺术家受聘于马戏团,不能不末尾了与兽类为伍的饰演。可是没有人宁愿在他眼前住足观赏,就连管事的也懒得为他换牌记数了。全部演出时代,谁也没有想起这位不幸的艺术家,更无人知道他究竟饿了若干天。直到饰演完毕的日子,管事才发明曾经累卵之危的艺术家。饥饿艺术家的临终遗嘱既充满抵触而又耐人寻味,卡夫卡写到: “我不时在欲望你们能赞美我的饥饿饰演,”饥饿艺术家说。 “我们也是赞美的,”管事迁当场回答说。 “但你们不应当赞美,”......“因为我只能受饿,我没有其余方法。”饥饿艺术家说。 “你究竟为甚么没有其余方法呢?”管事说。...... “因为我找不到适宜自己口味的食品。假设我找到如许的食品,请置信,我不会如许惊扰视听,并像你和大年夜家一样,吃得饱饱的。” 这是他最后的几句话,但在他那瞳孔曾经分散的眼睛里,流露着固然不在是自豪却依然是果断的信心:他要继续饿下去。 小说以饥饿艺术家被草草掩埋而了结,而浏览后给读者带来的震动却还缭绕心间。卡夫卡经过这篇小说究竟要表现甚么呢?加缪说:“卡夫卡的世界实践上是一个不成言说的世界,人满怀着痛苦鼓足勇气在澡盆里垂纶,而且知道甚么也钓不下去。”这是一种掉望,更是一种无人了解的孤独。以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的相干实际出发来进一步剖析《饥饿艺术家》,来证实其“孤独的存在”。 第一,“存在先于实质”。先有“饥饿艺术”的存在,然后才有饥饿艺术家肉体实质的表现。《饥饿艺术家》开篇第一句就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饥饿饰演的兴味大年夜为淡漠了”,接上去又是两句“早年自行举办这类花样的大年夜型饰演支出是相当可不美观的,明天则完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阅读附答案-.doc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中国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

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既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也有着很强的渗透力。我们应该深入分析礼仪文化价值观念引导社会行为规范的路径,借鉴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生活,真正收到实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现代礼仪文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对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进行提炼,与友善、和谐、文明、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联系起来进行科学阐释,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 上,使核心价值观落实为礼仪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使礼仪文化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同时,通过一些仪式和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使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蒋璟萍《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下列关于中国礼仪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饥饿艺术家赏析_《饥饿艺术家》的初中读后感

饥饿艺术家赏析_《饥饿艺术家》的 初中读后感 【--感恩节】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这部书对我启发很大,饥饿艺术家读后感。企业需要一种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而“感恩”就是这种氛围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当前,中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感恩”的文化氛围正是这个政治导向的实践。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饮水不忘掘井人。”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的文化行为里包涵着和-谐、仁爱的精神,包涵着平等生活、生存的价值观。施恩者是爱的张扬,感恩者是对爱的回报;施恩和感恩的和-谐统一形成其乐融融的文化氛围。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源源不断,它滋润心田,免于干涸。它让生命充满生机,洋溢朝气,遍洒阳光。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我特别欣赏这一段话:“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

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要习惯每天清晨起来后对着镜子默默地说:感谢生活给予了我如此多的美好!然后是一个幸福的微笑,读后感《饥饿艺术家读后感》。” 一个企业如果形成了这样的文化氛围,这个企业一定会有活力,有生机,有凝聚力,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员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萌生感恩业主的意识。企业为你提供了工作、学习、生存的环境,岂有不感恩之理。 员工对企业主的感恩不是指的世俗那些对施恩者直接给予物质回报,而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力争在本质工作岗位上干出骄人的成绩。同时,要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搞好和周围同志之间的团结,做到谦和、谦虚、谦让。也就是古人说的要当一个“劳谦君子。”一句话,企业员工对企业主的感恩主要是通过自己优秀的业绩和优秀的道德素养来表现。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作为企业主一方,也要为员工感恩创造基本条件。把员工看做是兄弟姐妹,是一个家庭。从社会结构学角度看,夫妻是最小的家庭,国家是最大的家庭,单位或企业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家庭。窃以为单位或企业这个家庭与夫妻这个小家庭同等重要,试想,在单位或

饥饿艺术家

《饥饿艺术家》的教学设计 科目:20世纪外国小说专题课时:2课时 教材内容概述:这是一部外国小说,作者卡夫卡。通过对同学们讲述故事的同时,让同学们了解外国文学的一些特点;此外,了解卡夫卡悖谬的创作艺术特色以及《饥饿艺术家》的特色与时代意义。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对《饥饿艺术家》的学习,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思考,思考饥饿艺术家的形象意义,了解外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点,以及卡夫卡悖谬的写作手法,最后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 1.作者塑造姐艺术家的形象意义。 2.了解现实主义小说的一般特征及意义。 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 弗朗茨·卡夫卡(德文: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奥地利德语小说家,犹太人。生于捷克首府布拉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1904年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9月22日晚至翌日清晨,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1924年6月3日弗朗茨逝世。在逝世后,文章才得到比较强烈的回响。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见仁见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

纷追认其为先驱。 故事简介 故事中所讲的显然不是真实世界中会发生的事——一个人把挨饿当作艺术,并对这种艺术有不懈的追求,社会对观赏“饥饿艺术”有狂热的爱好。这不是现实,但这是现实社会的精神具体化显现;这不是人用眼睛看到的世界,而是用心感受到的世界;不是作者对所见所闻的再现,而是对所感的艺术表现。表现主义艺术家们认为,明眼所见的只是表面现象、子虚乌有的东西,只有刺激、震荡了心灵世界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饥饿艺术家》所叙述的事件看似荒谬,但它表现的精神才是真切实在的。现代社会中有多少不知所谓的“艺术”,多少不明所以的执著追求,又有多少精神空虚的人毫无判断盲目追随,忽而爱之如明珠,忽而弃之如敝履。他,作为一个饥饿艺术家,曾经辉煌一时,现在却遭人遗弃。因为他所追崇的克制精神在这个时代变得不再重要。这个时代,到处都充满了欲望,到处都是迎合与奉承,有的甚至为此而出卖自由……这又岂止是他一人的悲哀?最后饥饿艺术家饿死了,由一只花豹替代。 内容简介 饥饿艺术家曽经名噪一时,但随着观众兴趣的该改变,被彻底遗忘,仍然坚持自己的表演艺术,最后饿死在笼子里。 人们对饥饿艺术家的伤害:怀疑——亵渎——遗忘——践踏 饥饿艺术家的反应:沉默——暴怒——绝望——自杀 人物分析

读《乡土中国》的感想

读《乡土中国》的感想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从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一门“乡村社会学”中整理出来的14篇论文。 第一篇是《乡土本色》,文中说,“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翻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土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那些被成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我家是重庆的,到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奶奶一直担心我水土不服,会发烧,拉肚子,似乎把水土不服看成了一场大病。奶奶用塑料袋装了我家房子旁边的一块泥土让我带到北京。奶奶说,“你不舒服的时候,就用这土泡水喝就好了。”我到学校整理床铺,装柜子的时候顺手就把奶奶给我的泥土扔了。我在随便扔掉那块泥土时没有想到我的祖先对自己脚下这块土地深深的爱,我觉得自己是有罪过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安土重迁的,人们要守着祖屋,守着祖先的坟墓,守在出生的这片土地上。如果谁落魄变卖了祖屋,祖辈留下的财产,都会被认为的不孝的。古老的部落里,如果人们犯了通奸,杀人等重罪,受到的惩罚就是流放。不让有罪得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就像剪头发的刑罚一样。从这儿可以看出,古老的时代,人们有多么爱自己脚下的土地。舒婷的《致橡树》里说,“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艾青在《我爱着土地》中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有句诗里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们都认为自己的家乡是最美丽的地方,都对祖先曾生活过的土地有深深的爱。在国民政府统治的台湾,有多少人民想要回到熟悉的土地;在海峡两岸,有多少牵绊与思念。余光中的《乡愁》里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真的感觉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人们似乎都不再爱这片土地,只想着那儿的社会福利更好,教育资源更好。政府官员让自己的儿女,妻子都移民到海外;那些娱乐明星,有钱的商人都移民到国外;在高校的学生也希望留学,然后能够移民。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移民到国外的人,就往城市里移,为了在城里买房让父母拿出一辈子的血汗钱或者自己一辈子都在赚钱买房。人们似乎不再有安土重迁和流放的观念,农村的人都认为能在城里买房的孩子是有出息的,人们认为能过移民到国外是幸运的,高贵的。真的为此感到疑惑,也感到伤心。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一) 格雷戈尔,一个担任着重要职位的公司职员,在家里也有着维持家庭生活的作用,没了他,家里就没有一个能挣钱的人——格雷戈尔的妹妹,才十七岁,不需要指望她干活挣钱维持家庭生活、格雷戈尔的爸爸,几年之前就破产了,五年没工作了,估计自信心也没了、格雷戈尔的妈妈,更不用说,绕着房子坐一圈都喘气。 而可怜的格雷戈尔,在一天刚刚醒来时却意外的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令人恶心的虫子(⊙o⊙)!。他百般尝试的从床上下来,可刚一下来就撞伤在了床腿上。这只可怜的虫子的惨遇估计谁也无法料到…… 从此以来,没人愿意再看见他,除了好心的妹妹,给他送来吃的,天天关心着他。格雷戈尔的爸爸妈妈从此一见到他这只恶心人的虫子就会昏过去,而家里的生活一天一天的不富裕了,只剩下五年前格雷戈尔父亲的公司倒闭时“营救”出来的财产了,厨工和女佣也先后被辞退了,格雷戈尔渐渐成为了被人驱赶的对象,而他感到别人就想要踩扁了他似的。 而行动也始终控制着他,他不能走得太远。一系列的不好的心情困扰他,终于,可怜的格雷戈尔在凌晨三点呼出了最后一口气。 唉,可怜的格雷戈尔,一个相当受别人欢迎的人,变成了一只可怜的虫子,谁都不能想象他自己该是多么无奈,渐渐地被人疏远,被大家所驱逐,所厌恶。许多人所讨厌的格雷戈尔是多么可怜啊!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二) 今夜,卡夫卡的甲虫在我的思维中蛰伏着。喧器的城市与疲惫的身影在我的灯光中四处摇曳,日渐消散。我试图以仰姿与这位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声

名大振,轰动全球,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悄悄对话。 卡夫卡的笔记片断中说:“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一切——那是什么?城堡,审判,流放地,科学院,乡村医生,噪音尖利的庞大的机器,一卷一卷堆上去又掉下来的公文,甚至饥饿,甚至城墙,甚至飘摇的圣灯……” 而后来者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事实上,现代人的困境就是秩序化、数字化、信息化与现时的既成现实相背离的产物。因而生活的苦难正需要以某种方式加以救渡,在众多的障碍向卡夫卡的原点袭来的时候,这种挤压状误解的境遇不得不使人产生“变形”以适应当前的生活。格里高尔·萨姆沙在职业的习惯势力和生活的重担的压迫下从“人”变成一只大甲虫,这位奥地利作家通过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人们所创造的物作为异己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并时刻想操纵着人,专心致志于把人变成物的奴隶,最终对人的至尊地位加以驳离,使人变成了“物”或“非人”。 眼下的我们在“变形”,也正一天一天地走向自己的背面,与自己擦肩而过,但绝不是说丧失自我,()只是在超越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我。失意时顾影垂泪,自轻自贱,是变形;得意时自我膨胀,忘形失态,是变形。社会角色的不断变换,比如居家要做好妻子,出外交往要做文明人,在单位要做好同事,在领导面前做好下属等等,如此种种,实属异化与变形,是压扁了的生活,它与真正“意义”的生活大相径庭。这也许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吧。社会现代化每向前迈进一步,对人的意识形态领域就是一次强有力的冲击和挤压,这样的结果,难免会使得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其本性错位或发生偏离。 卡夫卡的现实生活表面看来是异乎寻常的,但就其生活和文学的意义来说,没有谁比他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接受真实。就其接近生活真实这一点上,现代“新写实”小说或多或少从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他们的作品在展示琐碎、苦难的时候,有意回顾了自己对苦难人生的情感和价值判断。我们被他们如此大胆地苦难描写弄得目瞪口呆,回过头,却只能看到作者那令人费解的冷漠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