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主题活动《多变的天气》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多变的天气》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多变的天气》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多变的天气》教案一、教学内容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多变的天气》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了解天气的多样性,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天气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天气的多样性,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天气的变化。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天气变化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知道天气的多样性,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天气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天气预报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天气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天气的兴趣。

2. 探究活动:教师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让幼儿讲述图片中的天气情况,引导幼儿了解天气的多样性。

3.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天气经历,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4. 实践活动: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并贴上对应的贴纸,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多变的天气晴天雨天雪天风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爸爸妈妈的手机上的天气预报,选择一种喜欢的天气,用画笔记录下来,并讲述这种天气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天气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天气的变化。

但在观察天气变化的实践中,部分幼儿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度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自感受天气的变化,如晴天、雨天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天气。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关注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多变的天气》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了解天气的多样性,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天气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多变的天气”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5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认识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学习简单的防雨、防晒、保暖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能力。

2. 让幼儿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现象图片、防雨、防晒、保暖物品。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今天的天气情况,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天气现象图片,讲解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和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现象,并进行展示。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引导幼儿学会简单的防雨、防晒、保暖方法。

5.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合作制作防雨、防晒、保暖物品,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多变的天气》2. 内容:(1)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2)天气影响:生活、出行、穿衣(3)简单防护:防雨、防晒、保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天气现象,并简单描述。

2. 答案示例:我喜欢晴天。

因为晴天阳光明媚,我们可以出去玩耍,还可以晒被子、消毒杀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制作天气日志。

2. 家长参与,共同了解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多变的天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天气的变化,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并学会关注天气情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的变化,能够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

2. 学会关注天气情况,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

重点: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学会关注天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现象图片、教学挂图。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了解的天气现象。

2. 教学新课(10分钟)(1)教师展示天气现象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天气,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会关注天气。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挂图为例,讲解如何用画纸、彩笔制作天气卡片。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动手制作天气卡片,巩固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2. 关注天气,快乐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然后制作成天气日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天气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天气环境中感受天气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天气预报视频的选择与引导方式。

2. 教学新课中,天气现象的认识及天气对生活影响的讨论。

3. 例题讲解中,制作天气卡片的方法和步骤。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10篇)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篇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课件、表格趣味练习活动过程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

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短信、电视、报纸等)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三、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四、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篇2活动目标:1. 认识各种气象符号,学会看简单的天气预报。

2. 激发幼儿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符号挂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觉得今天的天气怎么样?那明天呢?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呢?(引导幼儿说出天气预报)二、观看天气预报1.让我们一起看看明天的天气预报。

观看PPT(嘉善)。

2.提问:刚才天气预报员是怎么预报明天的天气的?3.教师概括(地名、气象符号、温度各表示什么。

)。

我们用数字来表示温度,前面的数字表示最低温度,后面的数字表示最高温度。

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天气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天气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天气》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天气的多样性,知道天气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气。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天气变化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天气图片、天气预报视频、天气卡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简单的天气认知。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天气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天气名称,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2. 探究: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天气的变化,引导幼儿总结天气的特点。

3. 实践:教师发放天气卡片,让幼儿按照卡片上的天气特点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天气知识,巩固幼儿的认知。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天气变化,并与父母分享。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天气角,让幼儿随时关注天气变化。

3. 区角活动:教师在科学区放置天气相关书籍,引导幼儿自主阅读,进一步了解天气知识。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天气图片和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天气变化。

2. 引导探究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3. 小组合作法:让幼儿分组讨论天气变化,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天气的分类: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天气的变化:早晨、中午、晚上天气的变化。

3.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天气变化对衣物、出行等方面的影响。

八、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天气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天气名称。

2. 探究:观看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天气的变化,总结天气的特点。

3. 实践:发放天气卡片,让幼儿按照卡片上的天气特点进行分类。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天气知识。

九、教学评价:1. 幼儿能说出不同的天气名称,知道天气的变化。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多变的天气》教案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多变的天气》教案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多变的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培养幼儿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变化,培养探究兴趣。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天气图标、天气记录表、画笔、记录板、电脑(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环境布置:在活动室内布置天气主题墙,展示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天气歌》手指谣,活跃氛围。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吗?”2.认识天气现象(1)教师展示各种天气图标,引导幼儿说出对应的天气现象。

(2)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的天气现象。

(3)教师与幼儿互动,讨论各种天气现象的特点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观察记录天气变化(1)教师发放天气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当天的天气,并在表格中记录。

(2)教师示范如何记录天气,并指导幼儿完成记录。

(3)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交流讨论。

4.实践操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天气主题,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2)教师为每组提供画笔、记录板等材料,引导幼儿合作制作天气主题手抄报。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疑问。

(1)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并进行评价。

(3)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次活动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对天气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合作完成手抄报,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4.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科学探究产生了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5.不足之处:在活动组织方面,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导致部分环节时间紧张。

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多变的天气》。

内容主要包括天气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天气的概念,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

2. 学会观察天气变化,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难点:学会观察天气变化,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图片、气象符号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城市的天气状况,讨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天气的概念及特点(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的定义、特点,学习不同天气的气象符号。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如何观察天气变化,分析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窗外的天气,绘制天气符号,描述天气特点。

5. 天气分类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天气分类游戏,巩固对不同天气的认识。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 天气符号及其意义。

3. 观察天气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本周家庭所在地的天气变化。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描述天气变化,如晴、多云、阴、雨、雪等。

2. 作业题目:制作天气转盘,展示不同天气现象。

答案:参照教材示例,制作天气转盘,标明不同天气的名称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等。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实地观察天气变化。

(2)开展家庭调查,了解家庭成员对天气变化的认知和应对措施。

(3)鼓励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多变的天气》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多变的天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天气的变化,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学会关注天气情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的变化,知道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学会关注天气变化。

难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图片、教学挂图、卡片。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关注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讨论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天气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教师讲解天气现象的成因,如晴天是因为阳光充足,雨天是因为水蒸气凝结成云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卡片上的天气现象。

(2)幼儿用彩纸、画笔等学具制作天气卡片,加深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2.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现象,并描述它。

答案示例:我喜欢晴天,因为阳光明媚,可以出去玩耍。

2. 作业题目:观察一周内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天气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记录,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培养幼儿关注自然的习惯。

同时,教师可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天气知识竞赛、制作天气手抄报等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主题活动《多变的天气》
亲爱的家长们:
您好!从本周开始我们将开展为期三周的科学主题活动《多变的天气》,和孩子们共同探讨与发现天气的各种变化。

为了使我们的活动得到顺利开展,请您能够积极配合并支持我们的工作,让我们与孩子们共同探索与学习哦!
一、主题来源:
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我带着孩子们到户外玩。

过了一会儿,天气就突然变阴了,一阵乌云过来了,马上快要下雨了。

孩子们看到这样的自然现象非常兴奋,都问我:“老师,怎么天一下子就变黑了?老师,是不是太阳在眨眼睛呢?为什么天上会有云呢?”等等好多关于天气的问题,看到孩子们对天气的变化如此感兴趣,再加上孩子们的生活常常直接地受天气的影响,他们都有玩雪、淋雨等经历和经验,因此为了更加丰富孩子们对生活中的自然经历有科学的认识,于是我和孩子们一同设计了“多变的天气”这一科学主题活动,来引导孩子们关注天气、了解与天气有关的知识。

二、主题目标:
1、感受天气的变化,能够知道雨雪的形成以及天气变化的原因,了解自然现象。

2、通过多种方法发现雨量、温度、风向的变化,并能进行简单的测量、记录。

3、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主动关系天气的变化,愿意进行天气记录。

4、了解自然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5、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发现、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环境创设
1、阅读区:
材料准备:各种天气标志与天气相关的图书、图片。

提供天气标志及风雨雷电形成的图片、图书供幼儿欣赏、讲述、研究学习。

2、语言区:
材料准备:“小小气象台”、幼儿调查表、各类天气、温度以及日期图片
设置“小小气象台”区域,供幼儿每天自主播报天气。

3、建构区:
材料准备:积塑、雪花片
提供积塑、雪花片让幼儿通过想象建构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雷电。

4、美工区:
材料准备:手工纸、记号笔、油画棒、卡纸、圆形纸张、剪刀
幼儿学会用圆形纸张、画纸、卡纸等制做晴雨表、绘画各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