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一)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反馈控制原理与思想,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1.时域模型:典型物理系统的时域建模;线性系统基本特性;线性定常微分方程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运动模态分析;2.复数域模型: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性质;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3.动态结构图:结构图的绘制与化简;信号流图的绘制;梅森增益公式及其综合应用;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时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基本信号及系统的一般响应以及其物理意义;控制系统的主要时域性能指标;2.一阶系统分析:一阶系统在典型信号作用下的响应特征;3.二阶系统分析: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特征,欠阻尼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二阶系统的其它响应特征;了解二阶系统响应特性的改善方法;4.高阶系统分析:高阶系统时域响应的分量结构及意义;闭环极点与主导极点;高阶系统的二阶近似;5.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劳斯稳定性判据及其应用;6.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控制系统误差的概念与稳态误差的定义,典型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的计算;误差的数学模型与稳态误差分析;扰动信号误差分析和稳态误差的补偿;(四)根轨迹法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与根轨迹方程;2.绘制根轨迹图的基本法则;3.参数根轨迹的定义与基本绘制方法;4.附件加开环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5.控制系统根轨迹的分析方法,根据根轨迹图分析系统的性能;(五)频率响应法1.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与求取方法;2.最小相位系统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分析;3.频率特性函数的图形:开环幅相曲线的绘制、Bode图的绘制与特性(由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绘制Bode图,以及Bode图写出系统就、开环传递函数);4.Nyquist稳定判据:Nyquist图的粗略绘制与特性;Nyquist 稳定判据及其应用;5.对数频率稳定性判据,利用开环Bode图研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它特性;利用开环幅相曲线进行稳定性判定;6.稳定裕度:相角裕度、幅值裕度的定义与计算;7.闭环系统频域性能指标:频带宽度定义;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的转换;(六)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1.系统校正的概念与结构;2.常用校正装置:无源超前校正网络、无源滞后校正网络、无源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的特性与参数计算;PID控制器的特性;3.频率法校正设计方法与基本思想4.串联超前校正与串联滞后校正的目的、思想与计算方法;5.串联滞后-超前校正的目的和基本思想;6.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与特点;7.复合校正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七)非线性系统分析1.非线性系统的特性、非线性系统分析设计的主要方法2.典型的本质非线性因素对系统运动的影响;3.相平面分析的基本概念;4.描述函数法的基本概念;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描述函数分析;负倒描述函数概念。
2018华中科技大学829《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201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代码:829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自动控制原理》是为我校招收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考试科目。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计算题、简答题、选择题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控制的原理;2.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3.根据实际系统的工作原理画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2.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
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4.控制系统的信号流图,结构图与信号流图间的关系,由梅逊公式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三)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1.稳定性的概念,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Routh稳定判据。
2.稳态性能分析(1)稳态误差的概念,根据定义求取误差传递函数,由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2)静态误差系数和动态误差系数,系统型别与静态误差系数,影响稳态误差的因素。
3.动态性能分析(1)一阶系统特征参数与动态性能指标间的关系;(2)典型二阶系统的特征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关系;(3)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4)主导极点的概念,用此概念分析高阶系统。
(四)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方程,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
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3.0o根轨迹。
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根轨迹及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迹的画法。
4. 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概念,参数根轨迹。
5. 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
(五)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1. 频率特性的定义,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2. 用频率特性的概念分析系统的稳态响应。
3. 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方法。
(完整)《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概要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本科插班生二、考试目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着重考察学生应用适当数学工具和基本原理,用不同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的能力.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定理的条件与结论,公式的表述与使用范围等),并且能在基本分析和简单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分析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120分钟4、试题总数:五大题(部分大题中含有若干个小题)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其中大多数是大题目。
客观性的题目占的分量较少。
6、题目类型(1)填空题(每题3分,约15分)(2)选择题(每题3分,约15分)(3)简答题(每题10分,约10分)(4)分析计算题(约40分)(5)作图题(每题10分,约20分)7、答题要求(1)简答题:只要求答出要点,如果本身所表示的意思不明确,则需要对要点稍作说明.若要点本身所表示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就无需再作说明。
(2)分析计算题:分析思路清晰,公式表述清楚;解题时思路清楚,步骤完整,格式规范化。
这类题一般按演算步骤记分,如果计算结果不对,但演算步骤对了,仍可得一定分数。
(3)作图题:要求作图步骤清楚,若图未做完,可按作图步骤得一定分数。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科目名称:控制理论适用专业: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编,科学出版社;《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邹伯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二版,王孝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不包含非线性部分)与现代控制理论两部分,经典控制理论内容占70%,现代控制理论内容占30%。
经典控制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
2. 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理论的两大任务是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首先要建立被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
本章主要给出古典控制理论使用的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的建立。
本章要求:1.掌握的概念: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重点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
3.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第三章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根据研究系统采用的不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本章给出利用系统传递函数数学模型求取时间响应的系统时域分析法。
主要是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
稳定性是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快速性和相对稳定程度(振荡幅度)是评价系统动态响应的性能指标;准确性是指系统稳态响应的稳态精度,用稳态误差来衡量,需注意:讨论的稳态误差是指由输入信号和系统结构引起的系统稳态时的误差。
本章要求:1.掌握的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
2.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3自动控制理论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考试是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相关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具体来说,要求考生: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运行规律、基本计算分析方法等。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计算与分析题7~8题,每题20分左右III 考查内容一、经典控制理论部分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能熟练地进行结构图等效变换,熟练运用梅逊公式求系统传递函数。
2、控制系统时域分析:能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掌握计算稳态误差的一般方法,能熟练确定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特征参数及动态性能计算方法。
3、根轨迹法分析:理解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方法,包括参量根轨迹,掌握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
4、频率法分析:理解频率特性的概念和表达方法,掌握Nyquist 和Bode图的绘制、Nyquist 稳定判据,掌握各种频域指标的意义并会计算,掌握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方法。
5、控制系统的校正:掌握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包括频率设计法和根轨迹设计法6、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掌握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状态的变化过程、相平面图与有关性能指标的关系。
7、线性离散控制系统分析:掌握Z变换,会求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误差分析方法和已知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中南大学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_中南大学考研网

中南大学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新版中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
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
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
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
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
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中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940)电路理论(自命题)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946)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理论)(自命题)(940)电路理论论参考书:《电路》(第四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46)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理论)(1)《自动控制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丁主编(2)《现代控制系统》科学出版社 [美]R.C.多尔夫R.H.毕晓普著关于英语无非几大模块: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医药信息管理基础》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导师会议于2017年6月30日通过。
I.考试性质《医药信息管理基础》是我校为招收医药信息管理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医药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医药信息管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是否具备攻读医药信息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以选拔具有培养潜能的优秀人才进入该专业进一步学习。
II.考查目标《医药信息管理基础》考试范围涵盖计算机基础、医药卫生信息管理学等课程。
考试总体要求考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应用技能,医药卫生信息管理中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具体要求: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原理及其应用。
2、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Win 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熟悉Win dows 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
3、掌握最新版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如Word PowerPoint、Excel )的基本应用。
4、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
5、了解网络设置,掌握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互联网应用5、掌握以最新版SQL Sever数据库为背景的数据库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掌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理解医药卫生信息管理的相关概念,了解医药卫生信息管理的流程、意义。
8、理解信息组织的含义,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9、熟悉医药卫生信息交流的内涵、途径、模式及障碍10、熟悉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解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电子政务系统等)的基本功能与结构。
11、 掌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内涵、作用、结构与功能。
12、 理解医药卫生信息标准化的含义与意义,熟悉医药卫生信息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是为中南大学招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控制类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确保被录取者具备扎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以便在研究生阶段能够顺利开展控制科学与工程相关课题的研究。
II.考查目标
《自动控制原理》科目考试内容涵盖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方法、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等。
要求考生:
1、熟悉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反馈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的专业术语。
2、能够熟练运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够熟练绘制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利用等效变换规则对方框图进行简化;能够熟练绘制控制系统的信号流图并利用梅森增益公式计算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3、熟悉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熟练掌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和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掌握改善二阶系统性能的基本措施;能够熟练运用劳斯稳定判据、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熟练掌握线性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与计算方法以及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的基本措施。
4、熟悉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基本特性和绘制规则;能够正确运用规则根据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绘制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并据此分析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了解引入开环零点、开环极点对根轨迹及系统性能的影响。
5、熟悉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奈奎斯特图,伯德图),熟悉尼科尔斯图的应用方法;熟练掌握典型的最小相位环节和非最小相位环节频率特性的基本特点;能够熟练运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掌握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熟悉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特别是系统带宽),能够熟练运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闭环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6、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经典的校正方法,包括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熟悉PID控制器设计方法;熟悉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掌握开环系统期望频率特性的设计原则;能够熟练运用频率响应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
7、熟悉线性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香农采样定理、Z变换理论以及基于差分方程和脉冲传递函数的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熟练掌握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方法;掌握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方法,了解闭环极点分布与系统动态响应之间的关系。
8、熟悉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了解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能够熟练运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激振荡(极限环);能够运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一阶和二阶系统的稳定性、平衡状态、稳态精度以及初始条件和参数对系统运动的影响。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约10%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约15%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约15%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约15%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约15%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方法约15%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约15%
Ⅳ.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20分
简答题20分
综合分析与计算题110分
Ⅴ.考查内容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3)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4)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6)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1)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2)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
3)广义根轨迹
4)系统性能的分析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频率特性
2)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3)频率域稳定判据
4)稳定裕度
5)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1)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2)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3)串联校正
4)反馈校正
5)复合校正
7、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1)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2)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3)z变换理论
4)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5)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6)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8、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1)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
2)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
3)相平面法
4)描述函数法
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