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概率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概率(共22张)

概率
适用 对象
等可能事件,其特点: (1)有限个;(2)可能性一样.
计算 公式
P( A) m (m是事件A包含的结果种数, n
n是试验总结果种数).
课后作业
见本课时练习
(1)事件B:抽出数字为偶数; 解:(1)点数为奇数有3种可能,即点数为2,4,6
因此P(B)= 3 1 62
(2)事件C: 抽出数字大于1小于6.
(2)点数大于1且小于6有4种可能,即点数为2,3,4, 5
因此 P(可能的结果,并
且它们产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括其中的m种结
合作探究
实验2:有6张数字卡片,它们的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
标有1,2,3,4,5、6现将它们的背面朝上,从中任意抽出 一张卡片
(1) 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
(2) 6个数字的出现可能性完全相同吗?
(3) 能否用一个具体数值来表示各个数 字出现的可能性吗?这个数值是多少?
思考:
以上三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D.1.
4、某射手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是 0.2,0.3,0.1,那么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够8环的概率为( A )
A. 0.4
B 0.3
C 0.6
D 0.9
课堂小结
定义
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产生可能性 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产生的概率,记为P(A).
果,那么事件A产生的概率
P( A) m n
事件A产生 的结果种数
实验的总共 结果种数
例1:话说唐僧师徒超出石砣岭,吃完午饭后,三徒弟商量着今天 由谁来刷碗,可半天也没个好主张.还是悟空聪明,他灵机一动, 扒根猴毛一吹,变成一粒骰子,对八戒说道:我们三人来掷骰子: 如果掷到2的倍数就由八戒来刷碗;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2概率说课稿

2.生生互动: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2)合作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共同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随机现象和必然现象的概念;
(2)掌握概率的定义,能运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3)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互评互改:让学生相互评价作业和成果,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个与概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彩票中奖概率、比赛胜负概率等,让学生感受到概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
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
1.对随机现象和必然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2.对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运用时容易出错;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难以将问题转化为概率问题,缺乏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2)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理解随机现象的本质特征;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随机事件和概率--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随机事件和概率--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1dc7c9f61fb7360a4c6512.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随机事件和概率--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初步理解概率定义,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概率意义.【要点梳理】要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随机事件】1.定义:(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要点诠释:1.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均为“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2.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一般地,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要点二、概率的意义概率是从数量上刻画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那么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记为.要点诠释:(1)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2)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3) 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其中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随机事件)<1.【典型例题】类型一、随机事件1.(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①若 a、b、c都是实数,则a(bc)=(ab)c;②没有空气,动物也能生存下去;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 90℃时沸腾;④直线 y=k(x+1)过定点(-1,0);⑤某一天内电话收到的呼叫次数为 0;⑥一个袋内装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 1个球则为白球.【答案与解析】①④是必然事件;②③是不可能事件;⑤⑥是随机事件.【总结升华】准确掌握定义,依据定义判别.【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经典例题1】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明天要下雨;B.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C.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不会小于1;D.买一张彩票,一定会中一等奖.【答案】C.【变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那么它就必然发生;B.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可能发生,那么它就是必然事件;C.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它也可能不发生;D.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必然事件,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答案】C.2.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1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其中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白球,它们已经在口袋中搅匀了.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的?(1)从口袋中任取出一个球,它恰是红球;(2)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2个球,它们恰好全是白球;(3)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5个球,它们恰好是1个红球,1个蓝球,3个白球. 【答案与解析】(1)可能发生,因为袋中有红球;(2)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刚好有2个白球;(3)不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只有2个白球,取不出3个白球.【总结升华】了解并掌握三种事件的区别和联系.举一反三【变式】甲、乙两人做掷六面体骰子的游戏,双方规定,若掷出的骰子的点数大于3,则甲胜,若掷出的点数小于3,则乙胜,游戏公平吗?若不公平,请你设计出一种对于双方都公平的游戏.【答案】不公平,小于3的点数有1、2,大于3的点数有4、5、6,因此,它们的可能性是不同的,所以不公平.可设计掷出的点数为偶数时甲胜,掷出的点数为奇数时乙胜.类型二、概率3.(2015春•山亭区期末)一只口袋里放着4个红球、8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这三种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并搅匀.(1)取出红球的概率为,白球有多少个?(2)取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少?(3)再在原来的袋中放进多少个红球,能使取出红球的概率达到?【答案与解析】解:(1)设袋中有白球x个.由题意得:4+8+x=4×5,解得:x=8,答:白球有8个;(2)取出黑球的概率为:,答:取出黑球的概率是,(3)设再在原来的袋中放入y个红球.由题意得:3(4+y)=20+y,或2(4+y)=8+8,解得:y=4,答:再在原来的袋中放进4个红球,能使取出红球的概率达到.【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举一反三【变式】(2014•宁波模拟)中央电视台“非常6+1”栏目中有个互动环节,在电视直播现场有三个“金蛋”三个“银蛋”其中只有一个“金蛋”内有礼物,银蛋也是如此.有一个打进电话的观众,选择并打开后得到礼物的可能性是()A.B.C.D.【答案】D.【 391875 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例6及思考题】投篮次数n8 10 12 9 16 10进球次数m 6 8 9 7 12 7进球频率nm(1)计算表中各场次比赛进球的频率;(2)这位运动员每次投篮,进球的概率约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 (1)投篮次数n 8 10 12 9 16 10 进球次数m 6897127进球频率nm0.75 0.8 0.75 0.78 0.75 0.7 (2)P(进球)≈0.75.【总结升华】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 举一反三【变式】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靶心次数(m)9 19 44 91 178 451 击中靶心频率()(1)计算表中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精确到0.01);(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精确到0.1)?【答案】 (1)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依次是:0.90,0.95,0.88,0.91,0.89,0.90. (2)这个射手击中靶心的概率约为0.9.。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2《概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2《概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1.2节《概率》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学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概率学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方法。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概率的定义、条件概率以及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解概率的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概率论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在思维方式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但概率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率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解概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概率的定义,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
2.难点:概率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概率相关的实例,如抽奖、投篮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3.学生活动:提前分组,准备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抽中一等奖的概率?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概率。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概率的定义,通过PPT展示概率的符号表示方法,如P(A)、P(B)等。
同时,介绍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用列举法求概率》概率初步PPT精品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把两枚骰子分别记为第1枚和第2枚,这样就可以用下面的方形表格列举出
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解决问题
两枚骰子分别记为第1枚和第2枚,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如下:
(1)满足两枚骰子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6个
6
1
(表中斜体加粗部分),所以P(A)= 36 = 6.
(2)满足两枚骰子的和是9(记为事件B)的结果有4个
2.如图所示的扇形图给出的是地球上海洋、陆地的表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百分比. 若宇宙中有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则它落在海洋中的概率是
%.
达标检测
1.“同吋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至少有一枚骰子的点数是3”的概率为
(
)
1
A.
3
11
B.
36
5
C.
12
1
D.
4
2.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红球1个、绿球1个、白球2个,这些球除颜色外无
出场,由于人为指定出场顺序不合规,要重新抽签确定出场顺序,则抽签后三个
运动员出场顺序都发生变化的概率是
.
达标检测
5.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红、白两种颜色的小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2
3
其中红球1个,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这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 .
(1)求袋子中白球的个数;
(2)随机摸出一个球后放回并搅匀,再随机摸出一个球,请用画树状图
5
,全是辅音字母的结果有两个,
12
2
1
即BCH,BDH,所以P(三个辅音)= = .
12
6
P(一个元音)=
练习巩固
1.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可能直行,也可能左转或右转. 如果这三种可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概 率》课件

活动3 引出概率 1.从数量上刻画一个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把它 叫做这个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2.概率计算必须满足的两个前提条件: (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 (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3.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 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 概率P(A)=________. 4.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如果A是必然 发生的事件,那么P(A)=________,如果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事件中哪些是等可能性事件,哪些不是? (1)运动员射击一次中靶心与不中靶心; (2)随意抛掷一枚硬币反面向上与正面向上; (3)随意抛掷一只可乐纸杯杯口朝上,或杯底朝上,或横卧; (4)分别从写有1,3,5,7,9中一个数的五张卡片中任抽1张结果是 1,或3,或5,或7,或9. 答案:(1)不是等可能事件;(2)是等可能事件;(3)不是等可能事件; (4)是等可能事件.
答案:1.摸到红色球与摸到绿色球的可能性不相等,P(摸到红球) =58,P(摸到绿球)=38;2.(1)16;(2)32;(3)数字 1 和 3 出现的概率相同, 都是61,数字 2 和 4 出现的概率相同,都是31.
活动6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1.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A)=. 2.概率计算的两个前提条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各种结果 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作业布置 教材第134页~135页 习题第3~6题.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 25.3用频率估计概率

间,即0<P(不确定事件)<1. 如果A为随机事件(不确定事件),
那么0<P(A)<1.
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条件是什么? (1)试验的所有结果是有限个(n) (2)各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
用频率估计概率
用列举法可以求一些事件的概 率,我们还可以利用多次重复 试验,通过统计实验结果去估 计概率。
3.动物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估计出,某种动物活到20 岁的概率为0.8,活到25岁的概率是0.5,活到30岁的概率
是0.3.现年20岁的这种动物活到25岁的概率为多少?现
年25岁的这种动物活到30岁的概率为多少?
试一试
4.某厂打算生产一种中学生使用的笔袋,但无法确定各种颜色的 产量,于是该文具厂就笔袋的颜色随机调查了5 000名中学生, 并在调查到1 000名、2 000名、3 000名、4 000名、5 000名 时分别计算了各种颜色的频率,绘制折线图如下:
了解了一种方法-------用多次试验频率去估计概率
体会了一种思想: 用样本去估计总体 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大家都来做一做
从一定的高度落下的图钉,落地后 可能图钉尖着地,也可能图钉尖不找地, 估计一下哪种事件的概率更大,与同学
合作,通过做实验来验证 一下你事先估计是否正确?
你能估计图钉尖朝
上的概率吗?
归纳: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 如在果某事个件常数A发p附生近的,频那率mn 么事会件稳A定 发生的概率P(A)=p。
用频率估计的概率 可能小于0吗?可 能大于1吗?
练习: 下表记录了一名球员在罚球线上的投篮结果。
投篮次数(n) 50 100 150 200 250 300 500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概率》教案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概率》教案1一. 教材分析《概率》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概率的计算方法等。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概率的初步认识,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如函数、统计等,但对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2.学会使用概率公式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概率的概念和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2.概率公式的运用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概率的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和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3.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黑板。
2.与概率相关的实例和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概率的概念。
提问:抛硬币实验中,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为什么?2.呈现(10分钟)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等。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概率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如掷骰子、抽签等,计算其概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各组的计算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概率的计算方法。
提问:如何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相互独立?5.拓展(10分钟)介绍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提问:如何计算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概率的概念和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设第一个同学的贺卡为A,第二个同学的贺卡
为B,第三个同学的贺卡为C,共有(A,B,C)、(A,C,
B)、(B,A,C)、(B,C,A)、(C,A,B)、(C,B,A),
6种情况,她们拿到的贺卡都不是自己的有:(B,C,
A)、(C,A,B),共2种,故她们拿到的贺卡都不是自 己所写的概率= = 2 . 1
道,实践应用试题6道,创新能力试题4道.小捷从
中任选一道试题作答,他选中创新能力试题的概率
是
( C)
A. 1
B. 3
C. 2
D. 1
5
10
5
2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解析】任选一道题,共有20种等可能结果,抽
到创新能力试题的结果有4种,故抽到创新能力 试题的概率是 4 = 1 .
20(单位:元)的四件奖品,如果随机翻两张牌,且第
一次翻过的牌不再参加下次翻牌,则所获奖品总价
值不低于30元的概率为( C )
A. 1
2
2 B. 3
C. 1 3
3 D. 4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思维教练】欲求所获奖品总价值不低于30元的概率, 需知两次翻牌的总可能结果数,以及两次翻牌所获奖 品总价值不低于30元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 即可.
20 5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练习2 三名同学同一天生日,她们做了一个游戏:
买来3张相同的贺卡,各自在其中一张内写上祝福
的话,然后放在一起,每人随机拿一张,则她们拿
到的贺卡都不是自己所写的概率是
( B)
A. 2
1 B.
C. 1
5
D.
3
3
6
6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解析】树状图如下图所示:
考点精讲 精练版
由树状图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所获
奖品总值不低于30元的有4种,所以所获奖品总值 不低于30元的概率为 4 = 1 .
12 3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练习1 (2016东营)东营市某学校组织知识竞赛,共
设有20道试题,其中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试题10
63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练习3 (2016泰州)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球, 球上分别标有数字0,1,2,这些球除了数字外其余 都相同.甲、乙两人玩摸球游戏,规则如下:先由甲 随机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再由乙随机摸出一个球, 两人摸出的球所标的数字之和为偶数时则甲胜,和为 奇数时则乙胜. (1)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2)这样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请说明理由.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m
(1)直接公式法:P(A)=④___n__,其中n为事件的总
数,m为事件A发生的总次数
(2)列表法:当一次实验涉及两步计算时,并且可
求 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应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 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率 (3)画树状图:当一次实验涉及3个或更多的因素时,
概率:②——0————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 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概率:0-1之间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概率公式: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
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其中使事件A发生的结果有m(m≤n)种,那
m
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③_____ n
的 通常采用画树状图来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方 (4)利用频率估算概率:在大量重复试验下,随机
法
事件A发生m 的频率为
m,我们可以估计A发生的概
n
率为⑤__n_____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重难点突破
一
一 概率的计算(难点)
例 (2016芜湖市二模)某超市举行购物“翻牌抽奖”
活动,如图所示,四张牌分别对应价值5,10,15,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第八章 统计与概率
第二节 概 率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事件的分类
考点精讲 精练版
概
率
概率公式
概率的计算 求概率的方法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事件的 分类
确定 事件
随机 事件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 必然事件 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概率:①——1——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 不可能事件 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解:(1)根据题意列表如下:
乙
和
0 12
甲
0
/ 12
1
1 /3
2
2 3/
由表格可看出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1,2,1, 3,2,3.
首页 目录
尾页
重难点突破
考点精讲 精练版
(2)不公平,理由:由(1)知,和为偶数的有2种,
和为奇数的有4种.
∴P(甲胜)= 2 = 1 ,P(乙胜)= 4 = 2 ,
∵ 1<
2
6
,
3
63
33
∴P(甲胜)≠P(乙胜),
∴该游戏规则不公平
首页 目录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