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领域的准确性和效率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眼底图像分析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眼底图像分析技术的基础知识、应用领域、优势和未来发展等多方面展开讨论。
一、眼底图像分析技术的基础知识眼底图像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它可以从眼底照片中提取出丰富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现代眼底照相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可以捕捉到高清晰度的眼底图像,在这些图像上,医生可以看到眼底血管、视网膜、黄斑和视神经等细节。
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地诊断出某些疾病,例如青光眼、玻璃体混浊、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二、眼底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了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其应用领域。
(一)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疾病,易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失。
使用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出青光眼患者眼球的压力情况,帮助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混浊是一种常见的眼病,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发生。
通过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玻璃体的情况,这将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案。
(三)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中第一位的致盲疾病,使用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在早期诊断该疾病,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此外,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眼底图像,医生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由于糖尿病造成的眼部并发症。
通过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可以检测视网膜血管的损伤程度,并帮助医生决定何时需要采取治疗措施。
三、眼底图像分析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眼科诊断方法相比,眼底图像分析技术拥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快速、准确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可以通过电脑计算的方式来进行图像分析,不需要医生进行手动勾画或测量,因此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
(二)无创、非侵入性传统的眼科检查方法通常需要使用针头等工具对眼部进行刺激,会带来不适和感染等风险。
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意义

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意义摘要目的探究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150例(30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探究,对患者行免散瞳彩色数码眼底照相技术筛查,根据患者的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分期,按照病程情况分类统计患者的发病率;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达到Ⅲ期及以上的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检查,比较分析2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有效情况。
结果150例(30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免散瞳眼底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有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的占31.67%(95/300)。
病程20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4.58%、17.31%、25.00%、42.16%、48.00%。
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和FFA检查的诊断一致性较高(P<0.05)。
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筛查过程中,可以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进行筛查,检测效果与FFA效果一致性较高,且操作简便,进一步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评价标准。
【關键词】免散瞳眼底照相;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前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致盲患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
统计显示,已有超过10万人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对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眼部并发症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功能发生损伤的主要病因,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新型失明。
临床上主要采用激光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但效果也并不理想,只能保存患者的部分视力功能。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早期筛查,对于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此,本次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50例(30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效果进行了探究,现将相关探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50例(30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探究。
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筛查系统应用指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年8月第37卷第8期Chin J Exp Ophthalmol,August2019,Vol.37,No.8•593・•标准与规范•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筛查系统应用指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智能眼科学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眼科多模态成像及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项目组通信作者:袁进,Email:yuanjincomea@【摘要】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技术近年来日趋成熟,基于彩色眼底照相的AI辅助诊断系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筛査中展现了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为了建立AI辅助DR筛査的统一标准,推动AI诊断系统的临床实践应用,提升我国基于AI技术的DR诊疗水平,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智能眼科学组起草并通过了《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筛査系统应用指南》,对基于彩色眼底照相的AI辅助DR诊断平台的硬件参数、设备配置、数据采集及标准、数据库建立、AI算法要求、AI筛査报告内容格式、临床AI筛査随访方案制定了相关规范和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査;眼底照相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112400、2017YFC0112405)指南注册: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IPGRP-2019CN038DOI: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8.001Guideline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creening system based on fundus photographyIntelligent Medicine Special Committee of China Medicine Education Association,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phthalmic Multimodal Imaging and ArtificialIntelligenc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Project TeamCorresponding author:Yuan Jin,Email:yuanjincornea®[Abstract]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ided diagnosis technology based onmedical big data has matured inrecent years.Al-aided diagnosis system based on color fundus photographs has shown favorable sensitivity andspecificity in the screening of diabetic retinopathy(DR).In order to establish a unified standard for Al-assisted DRscreening, promote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AI diagnostic system,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D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based on AI technology in China,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t Ophthalmology Group under the Intelligent Medicine SpecialCommittee of China Medicine Education Association drafted and adopted the"Artificial Intelligent DiabeticRetinopathy Screening System Based on Fundus Photography Guideline M.Specif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AI-assisted DR diagnosis platform based on fundus photographs were formulated on system hardware parameters,equipment configuration,data collection and standards,database establishment,AI algorithm requirements,content andformat of AI screening report,and AI screening follow-up plan.[Key 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Diabetic retinopathy;Screening;Fundus photographyFund program: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2017YFC0112400、2017YFC0112405)Guidelines register:International 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y Platform,IPGRP-2019CN038DOI: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8.0011人工智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系统研发和应用的目的及意义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的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有4.25亿成年人患有各种类型糖尿病。
不同筛查方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筛查方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郑东波【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22(22)24【摘要】目的: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法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中的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期间东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DR 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免散瞳眼底照相法与眼底荧光造影法检查,将眼底荧光造影法作为金标准,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法在DR及其各分期中的诊断效能。
结果:60例疑似DR患者(共计100患眼),经眼底荧光造影法检查显示无DR 25眼,DR 75眼(其中包括轻度非增生型DR 32眼,中度非增生型DR 11眼,重度非增生型DR 17眼,增生型DR 15眼);将无DR研究对象视为阴性,其余非增生型DR 与增生型DR均视为阳性,经免散瞳眼底照相法检查结果显示:无DR 28眼,DR 72眼,与金标准一致性比较K值为0.804;诊断轻中度DR的K值为0.811;诊断重度DR的K值为0.841;诊断增生型DR的K值为0.872。
结论:免散瞳眼底照相法在2型DR患者及其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与眼底荧光造影法一致性较好,临床可疑DR患者及时开展免散瞳眼底照相法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总页数】3页(P75-77)【作者】郑东波【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相关文献】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筛查方法诊断效果的比较性研究2.分析比较不同筛查方法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价值3.不同筛查方法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比较性研究4.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意义5.目的探讨易思MP妊高征监测系统临床应用于妊高征筛查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指导的好处。
方法对我院2004年9月~2006年9月54例妊高征筛查、监测、预防、诊断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对筛查18例中,其中妊高征预测阳性8例,经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无一例发展为妊高征,对患有妊高征36例监测中,按易思MP妊高征血液动力学分型诊断治疗,仅有一例发展为子痫。
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2 结 果
我院采 用 口服米索前 列醇终止孕 周小于 1 2 w的妊娠 取得 了良 好的效果 , 人体对药物 的吸收和代谢 有差异 , 医务人员要结合临床症 状及其他辅助诊 断方法 , 采用多种治疗 方法 , 以提高药物终止妊 娠的 疗效 , 在孕囊排 出后 , 对于少许胚胎组织未 能排 出官腔的患者应及 时
1 . 1一 般资料 近 3 a 本 院收治的要求通 过药物 终止妊 娠的 1 0 8例患
者 ,年 龄 在 1 8 - 4 0岁 之 间 ,其 中 已婚 患 者 有 6 O例 ,未婚 患者 有 4 8
例患者产后 出血不多 , 受术者不愿行 清官 , 剩余 4 3 例患者分娩后 即 刻行清宫术 , 产后 2 4 h出血量为 5 0 ~ 1 2 0 m l 。
娠 的效 果 } 2 】 。
出血 、 孕囊排 出时 间等情况并做好记 录, 待孕囊排 出后 , 行常规清宫 处理 , 术后 行 常规抗 炎 治疗3 ~ 5 d , 对于术后出血量较大 的患者
糖尿病眼底照相

糖尿病眼底照相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常给患者的眼睛带来严重的损害。
眼底照相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并制定治疗计划。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眼底照相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病变表现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糖尿病眼底照相的定义及作用糖尿病眼底照相,也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照相检查,是一种通过摄影技术将眼底结构、血管和病变状况记录下来的检查方法。
眼底照相可以观察眼底的血管变化、病变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表现,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糖尿病引起的眼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眼底照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评估视网膜病变的程度:视网膜是人眼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而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引起视网膜的损害。
眼底照相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视网膜上的血管变化、病变区域以及出血、水肿等病变表现,帮助医生准确评估病情。
2. 指导治疗方案:通过照相所得的图像,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部位、程度和类型,从而合理制定治疗计划。
不同类型的病变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激光治疗、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等。
3. 跟踪病情变化:眼底照相是一种非常客观的检查方法,可以记录下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情况。
通过定期复查眼底照相,医生可以跟踪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糖尿病眼底照相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糖尿病眼底照相通常需要在医院的眼科进行,以下是常见的照相步骤及需要注意的事项:1. 麻药眼部:在进行眼底照相之前,医生通常会给患者滴眼药水来麻醉眼部,以减轻不适感,同时也方便进行检查。
2. 安置瞳孔扩张剂:为了更好地观察视网膜和眼底的病变情况,医生通常会使用瞳孔扩张剂,使瞳孔扩大,便于光线的进入和图像的拍摄。
3. 瞳孔扩张后等待:安置瞳孔扩张剂后,患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使瞳孔扩大到适合进行照相的状态。
4. 进行眼底照相:当瞳孔扩张到合适状态后,医生会用专业的眼底相机对患者的眼部进行照相。
患者需保持头部稳定,遵从医生的指示,配合完成检查。
眼底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分析及意义

眼底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分析及意义作者:靳三全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眼底镜及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之表现,评价FFA在DR诊断分期和治疗方面的价值。
方法根据对135例(270只眼)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散瞳眼底镜检查和FFA检查,对DR进行临床分期及修正,并依据FFA分期指导临床治疗。
结果135例(270只眼)糖尿病患者中,眼底镜下“正常眼底”48眼中修正诊断为DRI期者13眼,修正诊断为DRIII期者3眼,眼底镜检查DRI期者79眼,修正诊断为DRIII期者11眼,眼底镜检查诊断为DRII期者70眼,修正诊断为DRIII期者9眼、修正诊断为DRIV期者6眼,眼底镜检查诊断为DRIII期者50眼,修正诊断为DRIV期者14眼,另有23眼眼底镜检查与FFA检查相符,未进行修正。
结论FFA是早期诊断DR的较好方法[1],作为DR分期的最佳标准,更准确对DR进行诊断,分期,指导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估。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造影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73-01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营养摄入的过剩,导致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发生。
并且每年以百分之五左右的速度增长。
糖尿病还会引发其他病症的发生,例如引发了视网膜病变。
这是导致出现患者病症的主要的原因,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也直接影响着视网膜的发展的程度,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且得到最快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经我院内科确诊的II型糖尿病患者135例,270只眼分别进行眼底镜和FFA检查,男65例,占48%,女71例,占52%,年龄36-75岁,平均542岁,糖尿病病程从8个月至25年。
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中的意义

Nnx e ,e.02V 14 N. i i d Sp21 .03 .09 gaM J
糖耐 量 和 糖 尿 病 率 分 别 为 5 % (63 ) 6 6 % 3 1/0 、. 7
( / 0 ; 照组分别为 4 % (2 3 ) 1. % (/ 0 , 23 )对 0 1/ 0 、6 6 7 5 3 ) ( 2 2 , 00 ) x :1 .5 P> .5 。研究组 治 疗后 肝 肾功 能未 见
制作 用 。本 研究 用参 芪降糖 颗 粒 治疗 I T人 群 取得 G
2组 IT间糖 尿病转化 的 比率 比较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馒 的降糖作用 , G 其中人参 、 黄芪 、 地黄具 有促 进胰岛
糖耐 量减 低是 糖代谢 正 常发 展 到糖 尿病 的过渡 状 态 , 历时 数年或 更久 。流行 病 学调 查 表 明 , 可 成人 中每 5~1 0年有 2 % 一 8 的糖 尿病前 期 患者 发展 5 4%
价[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05,5 4)2 8 J. 20 2 ( :9 . [ ] 王金平 , 3 张波 , 姜亚 云 , 大 庆糖 尿病前期 人群糖耐 量改善 对 等. 心血管事件 和死亡率 的影 响( 一项 2 0年随访 研究 ) J . [ ] 中华
内分泌代谢杂 志, 1 , : — . 2 02 6 9 0 6 [ ] 吴建华 , 4 俞冰. 糖耐量受损的流行病学研 究进 展 [ ] 中国慢性 J.
性 差 。本研 究用 生活 方式 干预 配 R sCi Pat20 7 ( :0 t isJ . i t e l rc,0 7,8 4)3 5—32 u b e n 1.
[ ] 贾海燕 , 明. 2 田浩 糖苷酶抑制剂治疗 IT的循 证医学研究与评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8例(416眼)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直接眼镜眼底检查,同时散瞳之后行眼底镜与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对患者的病变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使用彩色眼底照相诊断视网膜病变检出率要高于直接眼底镜检查,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尤其是病程10年的患者有69例。
1.2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托品酰胺烟点眼散瞳,连续点眼1~2次,1滴/次,患者的瞳孔超过5 mm之后进行直接眼底照相检查以及彩色眼底照相检查。
直接眼底照相检查:由眼科医生在暗室中对患者实施直接眼底镜检查;彩色眼底照相:应用日本兴和KowaVX-10眼底照相机对患者进行拍摄,得到完整清晰的照片2张以上,然后将图像输入电脑中进行保存与打印。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患者的诊断结果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值检验。
以P<0.05代表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应用直接眼底镜检查208例患者416眼中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有156眼,病变率为37.50%;应用彩色眼底照相对患者进行检查有214例发生视网膜病变,病变发生率为51.44%。
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慢性微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导致视神经周围血管出现异常,进而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关闭结构发生改变[3]。
同时,由于患者会伴随出现血脂异常,血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加,造成血液粘滞度上升,容易堵塞管腔。
糖尿病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减退,机体中自由基产生量较大,导致炎性介质大量产生,进而对视网膜造成损伤。
随着病程的进展可能导致患者失明,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时采取科学的手段予以干预对于保证患者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法有直接眼底照相、间接眼底照相、彩色眼底照相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方法,其中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被认为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金标准[4],但是应用该技术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不但工作量大,对于环境、人员及设备的要求较高,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不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工作中。
传统中应用的世界眼底镜检查的效果较好,但是对于细微的病变容易漏诊。
有资料显示,即使是经验非常丰富的
眼科医生,使用直接眼底镜发现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也不会超过65%。
而间接眼底镜对技术要求高,且不能够对数据进行存储,在大规模眼底病变的筛查中不适用。
本文中应用彩色眼底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具有安全性好、精确度高、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同时,得到的图像可以在计算中进行存储、打印、放大和传输等,对医生的诊断提供很大的便利[5]。
本文中对208例糖尿病患者416眼进行彩色眼底镜筛查,诊断得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51.44%,而直接眼底镜的诊断率为37.26%,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根据患者的病程进行分类可知,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使用彩色眼底镜的诊断率明显高于直接眼底镜检查的患者,差异结果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
提示彩色眼底镜对于病程较短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率,值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柳力敏,刘磊,黄乐乐,等.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1,51(12):63-64.
[2]李芙蓉,袁宏志,张鑫,等.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中的意义[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9)918-920.
[3]钱文红,唐健,吴柏林,等.彩色数码眼底照相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06(4):244-246.
[4]李娟娟,黎铧,吴敏,等.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5):351-352.
[5]毛彦琪,彭伟,刘贵锋,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筛查方法诊断效果的比较性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0,30(8):78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