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他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是道家中最伟大的思想家。世人称他 和老子为:“老庄”。
涸辙之鱼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 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 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子枯鱼之肆!’”
讨论 ① 庄子是怎样回绝楚王的邀请? ②说说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 钩来!”
凫胫(脚骨)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是充分发挥人的本性。 得到至乐的途径是 天人合一 ,人要顺应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成为圣人。(无己、无 功、无名)
谢谢大家!
Hale Waihona Puke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 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骸而显示尊 贵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要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字词分析
1、古今异义: • 吾闻楚有神龟:闻,听说 • 庄子持竿不顾:不顾,不回头看
2、一词多义: •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往:去、到 •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往:走
3、词类活用: • 愿以境内累矣:累,使……劳累 •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贵:显得尊贵
译文
《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含注释

往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往:去,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往:走。
活用
愿以境内累矣 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劳累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贵,显得尊贵。
译文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 们对庄子)说: “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 ”
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 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 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 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 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 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他拒绝到楚国做高 官,宁可像一只乌龟拖着尾巴在泥浆中活着,也不愿让高官厚禄束缚了自己, 让凡俗政务让自己身心疲惫,表现了他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 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 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 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
两位大夫说: “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
庄子说: “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 着)。”
注释
字词注译
1.濮水:水名,在今河南濮阳。
2.使:派,派遣。
3.大夫:古职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含注释)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含注释)原文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庄子庄子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tú)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字词注译1.濮水:水名,在今河南濮阳。
2.使:派,派遣。
3.大夫:古职官名。
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
4.往先焉:指先前往表达心意。
焉:兼有“于之”的意思,到那里。
5.愿以境内累(lèi)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
6.顾:回头看。
7.以:用。
8.境内:四境之内,即指国内的政务。
9.累:使……劳累。
10.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
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
11.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
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
12.宁:宁愿。
13.贵:显示尊贵。
14.曳:拖。
15.涂:泥。
16.往矣:走吧。
古今异义吾闻楚有神龟闻:古,听说。
今:用鼻子闻到。
庄子持竿不顾不顾:古,不回头看。
今:不理,不管。
一词多义往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往:去,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往:走。
活用愿以境内累矣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贵,显得尊贵。
译文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
”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主要运用比喻说理的手法,先不进入正题,将对方引入自己的观点中,然后指出对方的思想和行动不一致,使对方哑口无言。
目录原文译文注释庄子简介《庄子钓于濮水》①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ě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è)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tú)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先前往表达心意,他们对庄子说:“(大王)愿意用国内政事使你劳累!”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大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殿堂上。
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庄子说:“走吧!我将要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注释1.节选自《庄子·秋水》。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
濮水,水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
《庄子》是道家经典,由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2.使:派。
3.往先焉:指先前往表达心意. 焉:兼有“于之”的意思,到那里。
4.累:劳累。
5.顾:理睬,文中指回头看。
6.以:用。
7.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
8.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装在竹器里。
9.曳:拖。
10 涂:泥。
11.往矣:走吧!12 “愿意”句:愿意以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了你。
累,劳累13. “宁其”句: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意义: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14.贵:显贵15境内:过境之内,即指国内的政务。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名字是庄周。
据《庄子·齐物论》中的记载,庄子曾经去濮水钓鱼。
他用的不是普通的鱼饵,而是用的是自己制作的虫子。
他编织了一张渔网,用来捕捉鱼儿。
他站在濮水边上,静静地等待着鱼儿自己上钩。
然而,庄子在钓鱼的过程中,并不一心只顾着钓鱼。
他抬头望向天空,观察云的变化,欣赏鸟儿飞舞的景象。
他沉醉在自然的美妙中,没有任何焦虑或着急。
这个故事反映了庄子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观点。
他认为人类应该追求心灵的安宁和释放,而不是追逐功名利禄。
他主张顺其自然,与宇宙共同存在。
庄子钓于濮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并不只是追求功利和物质的满足,而更应该关注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庄子钓于濮水珍爱生命享受自由的作文

庄子钓于濮水珍爱生命享受自由的作文庄子是个有趣的人,他喜欢钓鱼,更喜欢在濮水边享受自由。
有一天,他拿着钓竿来到了濮水边,准备一展身手。
他坐在河边,看着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心情格外愉悦。
“哇,这鱼儿好漂亮啊!”庄子看到一条色彩斑斓的鱼儿,不禁赞叹道。
“是啊,这条鱼儿真是太美了!”旁边的路人也跟着感叹道。
庄子笑了笑,说:“其实,这些鱼儿也很可怜。
它们被我们抓住后,就再也不能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动了。
”“可是,如果你不把它们钓上来,它们就会饿死啊。
”路人有些不解地说。
“嗯,这倒是有一定道理。
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对它们的伤害嘛。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比较轻柔的方式把它们钓上来,让它们尽量少受痛苦。
”庄子说道。
“哦,原来如此。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
”路人听了庄子的话之后,感觉自己好像开窍了一样。
庄子继续说:“而且,我们还可以把这些鱼儿放回水中去。
让它们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里,继续享受自由的生活。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一定要试试看!”路人听了庄子的话之后,兴奋地跳了起来。
于是乎,庄子和路人一起动手,将这些鱼儿小心翼翼地放回了水中。
看着它们欢快地游走着,两人都感到非常欣慰。
“哈哈,今天真是收获颇丰啊!不仅钓到了漂亮的鱼儿,还学会了如何保护它们。
”庄子高兴地说道。
“是啊是啊!下次我还要来找你一起钓鱼!”路人也兴奋地说到。
从此以后,每当庄子来到濮水边钓鱼时,总会有一些路人过来跟他聊天。
他们会分享彼此的故事和经验,一起探讨人生哲学和自然界的奥秘。
虽然有时候天气很热或者很冷,但是大家都觉得非常开心和愉快。
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忘却一切烦恼和忧虑,纯粹地享受生命的美好和自由的感觉。
秋水六个寓言故事概括

以下是秋水六个寓言故事的概括:
- 庄子钓于濮水: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邀请庄子担任楚国相国,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表示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也不愿为了名利尊贵而像神龟一样死去。
- 庄子借粮:庄子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等收了租金再借给他,庄子生气地说,昨天在路上有人想聘请我去做相国,我都没答应,如今你却不肯借给我粮食。
- 惠子相梁:惠子在梁国做相国,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庄子来取代他为相,于是惠子害怕了,在境内搜寻庄子,庄子却主动去见惠子,告诉他自己并没有做相国的想法。
- 庄子自喻:庄子在路上遇到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他想捉住这只蝴蝶,却发现自己也变成了蝴蝶。
他不知道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
- 庄子论辩:庄子与惠子在桥上辩论,庄子说鱼儿游得从容自在,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 庄子濠上观鱼: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及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及原文【题解】《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共同组成。
前一部分写下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形成本篇的主体。
这个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七个片断,至“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第一个片断,写下河神的大却自以为小,对照海神的小却自以为大,说明了重新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
至“又何以言天地之不足以愁至大之域”就是第二个片断,以知晓事物和认定其大小极其难于,表明心智常受到事物自身的不能定性和事物总体的无穷性所影响。
至“约分之至也”就是第三个片断,紧承前一对话,进一步表明心智事物之难于,常常就是“言”无法“论”,“意”无法“察”。
至“小大之家”就是第四个片断,从事物的相对性启程,更深一步地表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就是不该予以辨知的。
至“夫固将自化”就是第五个片断,从“万物一齐”、“道并无卦辞”的观点启程,表示人们心智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就可以等候它们的“隐仙”。
至“反要而语极”就是第六个片断,借由为什么必须倚重“道”的谈话,表示懂了“道”就能够通晓事理,就能够重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至“就是曰反华其真”就是第七个片断,即为河神与海神谈话的最后一部分,明确提出了雅兴本真的主张,即不以人为吞噬天然,把“隐仙”的观点又大力推进了一步。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篇之特别强调了重新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为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心智过程的变异性,表示了心智之难于和精确推论的困难。
但篇文过分特别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没能阐明出来心智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难导向不可知论,因而最终仍就可以顺物自化,雅兴无为,这当然又就是消极的了。
【原文】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小(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钓于濮水
濮水之人哀之,渔夫说:“吾已失吾竿矣。
”《庄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不衰,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寓言故事,为人所喜闻乐见;而庄子本身就如同他笔下那条一般无二的大鱼一样,行走于河水之间,遨游于天地之内,自得于逍遥之外,能够悠然自在,畅游自己向往的生活环境里去了……
人们常说鱼儿爱吃鱼饵,庄子难道也会?非也!庄子宁可做一个钓者来享受自己对世界万物观察、感悟后获取的知识,也不愿去选择追逐名利或被权贵所迫害,与污浊相伴。
若是做一条草菅人命的臭鱼,才是他所厌恶的!正像在山野里看到青绿色植被在阳光照耀下随风摇曳的情景,会让它联想到天空飘逸自由的白云一样,这都是它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声啊!于是庄子就带上他最喜欢的两把鱼竿和两条大鱼开始出发了,到处周游列国。
并以此与墨翟结交,与惠施谈论文艺理论,他觉得满足又快乐,他认为在天地之间任意翱翔比在朝廷里拿俸禄更幸福快乐,只有听从心灵召唤的方式,才算是高明的!
庄子是否真的只愿做一条游于濮水的鱼呢?当然不是!虽然与清流为伴,远离名利场所,但它仍然对社会抱有幻想和希冀,期盼着出现贤良之士辅佐治理天下,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摆脱乱世混乱的局面。
经历磨难而百折不挠,心怀悲悯而积极入世,与老庄精神合拍共鸣的便是像孔子一样立志传播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的先驱者,而不是消沉遁世之徒。
相反,先秦诸子却大多厌弃世俗偏激,争先恐后地逃避现实,以图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寄希望于没落的统治
阶级和黑暗腐朽的政治势力,为保持自身地位甚至想依靠敌国势力为自己建功立业提供可能性,以致背负千古骂名。
也许真应该让我们这些21世纪的新青年重读一遍《庄子》,以求解惑释疑吧。
当你遇到烦恼挫折时,捧起一本书翻阅,细细品味,体会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与古圣先贤庄周先生进行思想碰撞,能使你渐渐淡忘人世间的恩怨纠葛,找寻自我生命的价值与定位,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平静坦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