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钓于濮水PPT课件

合集下载

庄子钓于濮水(3).ppt

庄子钓于濮水(3).ppt
习、探究、诊断》
P8:1—11题 。
1注.:累面:犹对言“高添官麻烦厚”禄、“,吃庄辛苦子”的。 态度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 句巾 笥::话即竹看巾箱幕。出,指来古国人王的专把?用神以龟覆置盖于贵笥重中器,物上的面东用西巾。盖好,藏于庙堂之上,以供占卜之用。 2涂.:泥庄。 子拿乌龟的选择来打比方, 说明他鄙弃的是什 么?追求的是什么?
个典故,用意何在? 4, 简要概括“双重诱惑”后面文字的深意。
快速阅读第七自然段,回答:
1,作者对庄子的这种态度是如何评价的? 2,“清洁的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3,“月亮”比喻什么?
第三部分研究质疑
1,庄子的实质是什么? 2,最后一句中,“悚然面对,肃然起敬,
油然生爱”能否互换?为什么?
文章思路、结构
意象 意蕴
阅读的
综 述
解读 庄子
庄子 面临
残忍 怜悯
感受
感 受
垂钓 的故
的世 界
黑暗 冷酷

庄子的 才智
小结全文:
解读《庄子》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本文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崇敬的态度, 向读者推荐了庄子。庄子在诱惑面前 的冷静、冷眼,作者为之叫好,并对 庄子的人生哲学给予了热情的讴歌, 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文化、社会、人 生的深层思考,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 现实意义。
通读全文 初步把握
第一部分研究质疑
阅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作品的意象、意蕴 2、阅读庄子作品的感受 3、庄子的才智
第二部分研究质疑
阅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杠杆天下”和“乌托邦”之梦在本文 中应 作何理解?
2, 五个“这”各指代什么? 3, “姜太公钓鱼”应如何理解?作者引用这

6-2《五石之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2《五石之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hù)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贻yí:赠送,给予之:前一个,的;后一个,代种子树:名作动,种植 成:成长,长大实:盛放,容纳(一说解释为果实) 以:用坚:硬度,这里形作名,指大瓠的坚固程度以为:把……做成瓠huò落:宽大空廓的样子;宽大而没有什么可 盛受的东西。呺xiāo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为wèi:因为 而:表因果,因而,所以掊pǒu:击破
情境导入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精神自由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借助以下材料,思考庄子看似矛盾的“无用”“逍遥”“保全”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回闻卫君,其年壮,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译文:我(颜回)听说卫国国君年轻而气盛,并且是专横独断;处理政事很轻率,随意且无所顾忌,却不见自己过失;役使百姓很随便,轻率用兵入战场,不恤人民的生命;死人积满了山泽,如干枯草芥一样。百姓已无路可走。
小用 → 大用
问题二:从用法来看,惠子与庄子分别从什么角度看待瓠的功用?用意何在?
探究文本:理解内容
惠施约前390—前317年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主要运用比喻说理的手法,先不进入正题,将对方引入自己的观点中,然后指出对方的思想和行动不一致,使对方哑口无言。

目录原文译文注释庄子简介《庄子钓于濮水》①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ě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è)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tú)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先前往表达心意,他们对庄子说:“(大王)愿意用国内政事使你劳累!”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大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殿堂上。

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庄子说:“走吧!我将要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注释1.节选自《庄子·秋水》。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

濮水,水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

《庄子》是道家经典,由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2.使:派。

3.往先焉:指先前往表达心意. 焉:兼有“于之”的意思,到那里。

4.累:劳累。

5.顾:理睬,文中指回头看。

6.以:用。

7.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

8.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装在竹器里。

9.曳:拖。

10 涂:泥。

11.往矣:走吧!12 “愿意”句:愿意以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了你。

累,劳累13. “宁其”句: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意义: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14.贵:显贵15境内:过境之内,即指国内的政务。

庄周买水

庄周买水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 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 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 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 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 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 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 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 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译文: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 (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 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 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 (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 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 “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 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 的名字叫鵷鵮,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 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 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 ‘吓’我吧?”
惠 子 相 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 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 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 我邪?”

第6课《五石之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6课《五石之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 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
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
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
吧。’游客得到药方,去取悦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 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 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则所用之异也。
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 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 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 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 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 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庄子》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
名周,战国时宋国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主要思想
庄子的人生观: 人生观其实是由命运观决定的。你有什么样的命运观,就会有 什么样的人生观。庄子的命运观,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知其不可奈 何而安之若命。
庄子的齐物论: 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庄子认为,这世界上的一切,其实 从更高远的境界来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一切都是一样的。什么 喜怒哀乐,什么荣华富贵,甚至连生与死,最终都是一样,他们之 间没有差别。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逐那些荣华富贵了, 既然如此,我们所谓的失败,所谓的挫折,那也只是过眼烟云了。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 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 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 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 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 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一)通假字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通“皲”,使皮肤皲裂 。 2、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通“纩”,指丝棉絮。 (二)词类活用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名作动,种植;实,使动,使....结出果实。 2、其坚不能自举也。 坚,形作名,硬度。

一四 庄子钓于濮水

一四  庄子钓于濮水

一四庄子钓于濮水
一、词语解释
1.庄子持竿不顾.()
2.宁其生而
..曳尾于塗中乎?()()3.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4.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5.庄子钓于.濮水()
二、句子翻译
1.愿以境内累矣!
2.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三、内容理解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1.楚王派遣大夫来找庄子的目的是
2.庄子当时在哪里干什么?
3.庄子用神龟的故事来说理的方式是将神龟与自己进行
4.文章表现了庄子的高尚品格。

5.庄子是(朝代)家、家。

《五石之瓠》优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优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面对看似同样的人生绝境,不同的人生态度会 书写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篇章。屈原面对绝境选择的 是怀沙自沉,完全被悲苦所击败而毁名丧生;庄子 选择的却是以瓠为樽,逍遥自在地“浮于江湖”。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 有这么一段比喻相当精彩: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 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 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 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 及的妩媚。”
拓展延伸
刘熙载评价庄子:“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 走,如《庄子》 所谓“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 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今子有大树, … … 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是也。” 结合文本内容谈谈如何理解这一评价。
这一评价写出了庄子,在身处黑暗社会,人生 无路可走之时,找到了他自己生命的精神之路—— 逍遥游,就是“浮乎江湖”, “于何无有之乡,广 莫之野” 彷徨,逍遥,达到身心悠游,物我合一的 自由境界。庄子不走世人寻常路,另辟蹊径,追求 精神上的自我解脱与自我超越,这也是为后世人找 到了另一条通往精神自由境界的大道。
可见惠子的认识,正和前文写到蜩、学鸠、斥鴳等一脉相承,它们 都是“小”的代表。在他们的生命中,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太狭隘, 当然不知天地辽阔,时间恒久。局限于“小知”,当然没有“大智”, 也就认识不到“无用之大用”。但他们还自以为是,以“小”来嘲笑讥 讽“大”。庄子借对惠子的批评,也代表着“大”对“小”的反击。由此 来看,《五石之瓠》的“无用”“有用”之辩,与《逍遥游》的“小大 之辩”,其实都表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天地和大世界不同,世 俗价值和圣人境界存在差异。可见《五石之瓠》与《逍遥游》在内 容上的紧密联系。
掊之。”

《五石之瓠》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絮,所得不超过数金,现在一旦卖出药方就可得到百金,还是卖给他吧。’。
说:同“悦”,取悦。 越有难:指越人发兵侵吴。
客得之,以( )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
裂:划割。
将:带兵。
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
省略句,“或以(之)封”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客人得到药方,用它来取悦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派他带兵迎敌。冬天, 在水上与越军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因此对他更加器重。 王划出大败越军,吴王割地封赏他,因为这支军队配备了防止手冻裂的药物。 这药方人人皆知,有人因此获得封赏,有人却依然要洗涤丝絮,只因使用方 式不同。
导图引路,总结全文 请结合课文内容补写下面的结构导图。
讽庄子学说大而无用
所用之异
宋人→不免于洴澼絖
讽惠子固陋
客 →获裂地封侯之赏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从大瓠之用到大树之用,庄子所言大用究竟何指?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追求和形象?
• 大树,何不立于无垠的旷野,悠然自得, 无拘无束,尽情享受着自由与宁静?
• 如此巨大的葫芦,何不把它做成大酒樽, 飘浮在江湖之上呢?
‘我世世为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
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
(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
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huò)落无所容?则夫
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它急躁、轻浮,它来不及等待无用之 用,只好迫不及待地投入“有用”的怀抱,与物质缠绵交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译文
庄子在濮水河边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 (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政务委托给 你而劳累您了!”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 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 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 宁愿死去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 拖着尾巴爬行呢?”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
2020年9月28日
Hale Waihona Puke 1作者简介庄子:名周,字子休。他是战国中 期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 是 道 家 中 最伟大的思想家。世人称他和老子为: “老庄”。
2020年9月28日
2
涸辙之鱼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 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 ‘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 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 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 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 升之水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子 枯鱼之肆!’”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要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 行。”
2020年9月28日
5
讨论
① 庄子是怎样回绝楚王的邀请? ②说说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0年9月28日
6
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 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 “负命者上钩来!”
2020年9月28日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云博图文 日期:20XX年10月10日
9
2020年9月28日
3
字词分析
1、古今异义: • 吾闻楚有神龟:闻,听说 • 庄子持竿不顾:不顾,不回头看
2、一词多义: •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往:去、到 •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往:走
3、词类活用: • 愿以境内累矣:累,使……劳累 •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贵:显得尊贵
2020年9月28日
7
凫胫(脚骨)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 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 无所去忧也。
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是充分发挥人的本性。
得到至乐的途径是 天人合一 ,人要顺应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成为圣人。 (无己、无功、无名)
2020年9月28日
8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