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3月份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8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①远处流淌着一条美丽的小河,它像一条蓝色的绸带,环绕着那朴素jì_____静的小山村。

②春天,小河刚刚解冻,“_____”,鸭子们争先恐后地跳到河里。

③夏天,小河很早就穿上了荷叶与荷花编织成的衣裳。

④河里美丽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甲】□有的已经张开所有的花瓣怒放着【乙】□还有一些花儿早已diāo_____谢【丙】□却留下了青绿青绿的莲蓬。

⑤秋天,小河两岸开满了金色的菊花,铺天盖地,香飘千里。

⑥田野中的收割机忙碌起来了,将那早已笑弯腰的稻子收入怀中。

⑦冬天,小河没了春天的生机,也没了夏天的美丽,它安静地睡下了。

⑧站在岸边,可以看到河底的卵石、水中的鱼儿,还有人们淘米时留下的米粒。

(1)根据词语解释或拼音,将横线处应填写的汉字用正楷字书写在横线上。

①静②谢(2)根据语境,填入文段第②句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A.春江水暖鸭先知B.几处早莺争暖树C.沾衣欲湿杏花雨D.草色遥看近却无(3)在【甲】【乙】【丙】三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分号【乙】分号【丙】分号B.【甲】分号【乙】分号【丙】逗号C.【甲】逗号【乙】逗号【丙】逗号D.【甲】逗号【乙】逗号【丙】分号(4)对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句中把“小河”比喻成“绸带”,写出小河的湍急,表达“我”对小山村的怀念之情。

B.第③句用“穿”一词赋予“荷叶与荷花”以人的行为,生动描写了夏天小河的美丽。

C.第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秋天小河因为开满菊花而芳香四溢。

D.第⑦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冬天小河的安静。

2.(7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1)怀旧空吟闻笛赋,。

(2),,此事古难全。

(3)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冬季雪景的句子是,。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卷(八)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卷(八)

2023年苏州市中考语文一模模拟卷(八)第一部分(24分)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曾说:“读书,是人类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

”确实如此。

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_______。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ji é□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这中间是一道屏zh àng □、一道宏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一面草长y īng □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辽。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ji é _______然不同 ②屏zh àng _____③草长y īng ______飞(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认识B .认同C .认准(3)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改______ ②______改 _______2.同学们整理了初中古诗文中出现的和颜色有关的句子并制成表格,请你一起补充表格内容。

颜色 诗文 出处 白出淤泥而不染,① 。

周敦颐《爱莲说》 黄②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紫角声满天秋色里,③ 。

李贺《雁门太守行》 绿④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范仲淹《⑤ 》 红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黑 ⑦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班级举办“读名著,评人物”读书交流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活动一:摘录批注】摘录内容 批注【甲】她去了有一点钟。

跑回来,她已喘得说不上来话。

扶着桌子,她干嗽了半天才说出来:医生来一趟是十块钱,只是看看,并不管接生。

接生是二十块。

要是难产的话,得到医院去,那就得几十块了。

“祥哥!你看怎办呢?!”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虎妞在夜里十二点,带着个死孩子,断了气。

【中考压轴】2024年重庆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中考压轴】2024年重庆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4年重庆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孔子长途跋涉去拜谒老子,刚坐定,孔子便问老子“周礼”。

老子望向这位远道而来、谦卑有礼,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微微一笑道:“天地人间的哲学,都在于一个‘变’字。

”……这是两位真正站在全人类思维颠峰之上的伟大圣哲的见面。

两千五百多年前这一天的洛阳,应有风鸾长鸣。

不管那天是晴是阴,是风是雨,都贵不可言。

②稀世天才是很难遇到另一位稀世天才的,他们平日遇到的总是追随者、崇拜者、嫉妒者、诽谤者。

这些人不管多么热烈或歹毒,都无法左右天才自己的思想。

A只有真正遇到同样品级的对话者,他们的光芒才会相得益彰,他们的精神才会产生着了魔一般的淬砺。

B淬砺的结果,很可能改变自己,但更有可能是强化自己。

C这就像长天和秋水蓦然相映,长天更明白了自己是长天,秋水也更明白了自己是秋水。

D今天在这里,老子更明白自己是老子,孔子也更明白自己是孔子了。

(节选百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有删改》1.阅读以上文段,请选出加点字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A.跋.涉(pá)B.颠.峰(diān)C.嫉.妒(jì)D.诽.谤(fěi)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拜谒B.锋芒毕露C.相得益彰D.蓦然3.将下面的句子填入文中第②段A、B、C、D中最合适的一处是( )这不是固执,而是因为获得了最高层次的反证而达到新的自觉。

二、语言表达三、名著阅读5.请你结合对《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以下任务。

腰封文字:设计理由:(2)祥子的一生三起三落,最终彻底堕落,无疑是一个悲剧。

你认为祥子的悲剧是社会促成,命运招致,还是性格使然?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综合性学习6.快乐地读书,还需与人分享读书的快乐。

班级将要举行“少年向上·悦读悦享”读书活动,作为组织者,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九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羡.慕/亵.渎濡.养/妇孺.皆知 B .矗.立/踌躇. 脏.物/相得益彰. C .飘逸./游弋. 汲.取/可望而不可即. D .麾.下/灰.烬 坍.塌/殚.精竭虑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骈进 百废具兴 剪影 李代桃僵 B.枉然 心无旁鹜 摇曳 不二法门 C.鲜妍 荡然无存 昵喃 强聒不舍 D.箴言 彬彬有礼 嘟囔 正襟威坐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有些人往往是话说得富丽堂皇....,行动上却总是见不得阳光,最终落得被人唾弃的下场。

B .稳住消费、继续做大消费“蛋糕”,对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C .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课,竟然被数学老师鸠占鹊...巢.,拿来评讲作业了。

D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写作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学校将开展“自强不息”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8分)(1)【内涵我诠释】参照示例,探究自强不息的内涵,填写下表。

(2分)(2)【采访我提问】为了弘扬当代自强不息精神,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下面的自强模范——余木兵,为完善采访提纲,请你围绕“自强不息”拟写两个采访问题。

(2分)采访提纲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自强不息的内涵兵,一片普通的棕树叶,余木兵老人拿在手里,手指上下翻飞,将棕树叶拉、叠、剪、穿、扯……短短两分钟,便变成一只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蚂蚱。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任务一基础积累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曾经历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度过波涛汹涌的艰苦岁月;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曾濒临一次又一次挑战。

我们曾被A断章取义....的蹂躏。

然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的污蔑,也曾被B矫揉造作每一次C间不容发....。

....的时刻,中国人民从不低头,勇于斗争,用不屈的坚毅书写了彪炳史册的D丰功伟绩在每一次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中国人民从不退缩,①suíjīyìng biàn,以民族的智慧书写下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孕育了以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为内涵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不但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中;而且凝结于同心同德、交织交融的56个民族,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历程里。

敬畏过去,我们以丰厚的历史唤醒灵魂;畅想未来,我们从独特的精神②jíqǔ力量;中国少年,必将生生不息。

(1)根据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位置。

①②(2)结合语境,选出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断章取义B.矫揉造作C.间不容发D.丰功伟绩(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语句写在下面。

2.(2分)下面选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业与乐业》体现了“敬业乐群”“安其居乐其业”的中华民族精神,作者是梁启超。

B.“我们的民族精神,不但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中;而且凝结于同心同德、交织交融的56个民族,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历程里”这句话是并列复句。

C.文段中的“动荡年代、波涛汹涌、诗词曲赋、畅想未来”四个短语类型都不一样。

D.《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

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湖心亭看雪——精选推荐

湖心亭看雪——精选推荐

湖心亭看雪一、文学常识1、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朝代)山阴(籍贯)人。

有著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二、语音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沆砀()()余舟一芥()铺毡()对坐余拏()一小船三、重点词语解释是日更定是: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拏一小船拏:上下一白一白:独往湖心亭看雪独:雾凇沆砀沆砀:焉得更有此人焉得:更: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客此客:及下船及:(11)惟长堤一痕惟:只铺毡对坐坐:四、一词多义一:①上下一白②长堤一痕更①更定②更有痴似相公者是是①是日更定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绝①人鸟声俱绝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五、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六、重点语句翻译(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七、课文内容理解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4、“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5、“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6、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7、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八、开放性试题1、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写出几联。

2、西湖美景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请写出几句写西湖的诗词佳句。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0题)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A.安排课前作业,课堂高效利用课堂作业,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对联教学深化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教师和学生合作诵读,不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生课堂同等的教学观念D.写作要求缺失,应在写作前强调写作要求,以利于学生写作的规范化,提高写作水平【答案】 D2、针对学习任务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的教学,下列教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让学生课后梳理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作家作品,发现有价值的文学现象与问题,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讨B.布置阅读所有发表的有影响的文学作品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尝试参与专业的文学评论C.引导学生关注近期文学热点问题,了解不同观点,深入思考研讨,提高探究能力D.让学生每读一篇必做读书笔记,围绕中心论题进行有准备的研讨,围绕专题选择合适的方式展示探究的成果【答案】 B3、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唐风雅韵·唐代山水田园诗”专题。

下列作品适合入选的是()A.王维《辛夷坞》、孟浩然《过故人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陆游《游山西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李白《送友人》、孟郊《烈女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D.柳宗元《渔翁》、王翰《凉州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 A4、教师在教授某版初中语文教材《藤野先生》一课时,为学生设置了以下作业:A.设置第一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B.设置第二题是要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评.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C.设置第三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课内外学习的贯通.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并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D.第四题属于拓展题,对于学生来说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选择理解,没有明确的设计目的【答案】 D5、在学到《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有同学问,为什么是孔雀东南飞而不是西北飞呢?对此,下列教师的评价最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是()A.我国的东南经济发达,到那里后有钱可挣B.古诗有云“西北有高楼”,飞不过去,并且“西北”给人以荒凉之感,“东南”则被寄以美好和希望C.因为该诗抄袭前人的诗句,前人的诗句中用的多为“东南”D.这个问题问得好,课下不妨上网查找一下【答案】 B6、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为别里科夫撰写墓志铭。

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 22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地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

②人们qí qiú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③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

④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心理。

追求吉祥的寓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⑤无论用多少个物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而不是根据客现的自然形态来zào xíng。

⑥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词语。

①比兴..()③qí qiú()④zào xíng()..()②侵扰(2)给上面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A. ③⑤④①⑥②B. ⑥②①⑤③④C. ③⑤②①⑥④D. ⑥①⑤④②③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2)英雄末路当磨折。

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陈说自己发奋苦学,不慕同舍生华丽打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师生对话中加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师:阅读小说,不仅要关注人物形象,还要理解作品中A折射出的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感受其社会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推荐阅读)第一篇: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湖心亭看雪》是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明王朝灭亡后所写,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3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B.是日更定矣问今是何世C.问其姓氏望其旗靡D.强饮三大白而别乃记之而去2.解释加点词。

(4分)①余孥一小舟②见余大喜③及下船④客此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

(5分)4.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1.(3分)B2.(4分)①通“桡”(携,带.拿)非常,十分等到客居,寓居3.(5分)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

(意思对,略有文采满分;其余答案酌情扣分)4.(3分)C湖心亭看雪读后感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有许多以西湖为题材的名篇佳作。

如苏轼的“欲把西胡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些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无不让人对西湖的美景神往之至。

而我现在要说的也是一篇关乎西湖的张岱的小品美文《湖心亭看雪》。

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由于改朝换代,从一个富贵人家一落千丈,变得困顿潦倒,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本文分前后两部分,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西湖人的雅趣。

第一部分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的景象。

文章第一句:“崇祯五年十二月”,其时已是清初,作者故意沿用明的年号,并非误笔,而是隐含了一种亡国之痛,表明作者不忘明朝。

“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妙就妙在一个“绝”字上。

一般文章写景通常是视觉描写,而这个“绝”字是通过听觉写大雪的,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画面。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雾凇沆砀,天与云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天地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从总体形象入手,连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不事雕琢,运用白描的手法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与广阔的背景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创设了寂静、空旷、混沌的意境。

文章第二部分写湖心亭巧遇知音,与其同饮的愉悦。

一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描绘出了三人畅饮的情景,足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畅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

”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兴正浓,不觉天色已晚,待要分别时候才想起姓氏,足见作者张岱是个性情中人,他在意的不是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是感情上的想通思想上的共鸣。

同时这句也隐含些许的惆怅,此去一别,前程万里,后会无期。

文章结尾写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作者以舟子的话总结全文,有什么含义呢?首先,我们先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这句话中的“痴”是全文的文眼。

舟子所说的“痴”是世人的一般见解,但这个“痴”何尝不是对作者最好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地人的合一,痴迷于山水之乐,痴迷于世欲之外的闲情雅趣。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是对“痴”的赞赏。

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之感化解了淡淡的愁绪。

《湖心亭看雪》是一幅简约的山水画,一首朦胧的梦幻诗。

湖心亭看雪主旨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第二篇: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新泰市实验中学饶建玲(2012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一声问好之后,我想和大家套套近乎,你们都多大了?生:12,13师:奥,12,13,这是花一样的季节这个季节也是爱做梦的季节同学们你们都做过梦吗?生:做过师:爱做什么梦?生:白日梦(大笑)师(笑):美梦,白日梦那么,你们有梦想么?生:有师:老师也有梦想特别是来到我们曲阜大地,孔子的故乡,就梦想着能和孔子一样和众家弟子72贤才侃侃而谈,在辩论中见真知,在读书中享人生不知道我们的梦想能否实现生:能师:看来,梦这个字是有些意思的在明朝有个人,他把自己的前半生当做梦来回忆,并且写成了书,这个人就是张岱,这本书的名字就是《陶庵梦忆》大家是从哪里看到的?生:注释师:大家很聪明,很会学习陶庵指的是谁?生:张岱师:大家不要小瞧了张岱,我国当代有个著名学者对张岱有个评价,大家看大屏幕(展示课件)生1(读):明文第一,非张岱莫属,陈平原尤其是《陶庵梦忆》篇篇都是好文章,每次读《陶庵梦忆》,总是其乐融融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庵梦忆》中最美的文章《湖心亭看雪》,美文共欣赏,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文章,开始生(自由读)师:谁给大家来朗读一下(生举手)生2读师:大家注意仔细听字音师:读得怎么样?生3:第一段中读错一个字师:还有要说的吗?生4:我觉得还应该注意每段的情感师:好,要求更高了生5:还有“独往湖心亭看雪”中间应该停顿,刚才他一句读下来了师:是的,注意停顿表意才能更清晰这个句子应该怎样停顿?生:在“独往”和“湖心亭”后面师:给大家示范一下生读师:刚才大家不仅按我的要求读准了字音,还听出了节奏和情感下面看大屏幕,注意以下字音哪个同学读一下?生6读:是日更定余强饮三大白,崇祯雾凇师:我注意到一个字,他读得有些犹豫,哪个字?一起说生:崇祯师:大家齐读两遍生读师:还有一个字毳衣炉火生读师:每个同学自由把重点读音读两遍生读师:下面把我们的文章对照着注释再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是你读不懂的,弄不通的,看了注释依然有些模糊的地方,做好批注,等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生自由读师:好了,大家说一下有哪些地方不懂生7:第一段最后一句中的“芥”,是什么意思?师:有谁能给他帮忙吗?生8:这里是小草的意思师:非常准确,比喻非常微小的事物生9: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不太明白师:哪个同学来帮助一下?生10:这句的意思是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师:大家质疑的很踊跃,下面我想考一考大家,看大屏幕,我们能否辨得清这些词语的意思生11:上下一白,一是全部;长笛一痕,一道生12:是日更定,是这的意思,是金陵人是表判断生1 3:上下一白,白色;强饮三大白,杯师:课文中还有没有?生14:是日更定计时单位,更还有还的意思师:那么请看下面译文当中有些地方错了,或者不当,赶快找一找生15:第一句错了,冰花一片弥漫师:解释的哪个词?生:雾凇沆砀师:还有没有?生16:长堤一痕,长堤的一道痕迹露在外边师:这样解释是直接了些,但是少了一点美感,是吧?长堤远远看起来,被雪覆盖了以后看起来彷佛是一道痕迹,所以,有一道淡淡的长堤的痕迹,大家觉得可以吗?生:可以生17:最后一句,舟中人两三粒罢了,应该是舟中的人显得很渺小,就像两三粒罢了师:你加入了你自己的感觉,但是你还是说舟中的人两三粒罢了生18:我觉得是舟中两三个罢了师:有进步,但我觉得还不是最美的粒在文中写得多美啊,不只是个量词,而且还是个比喻呢?生19:我觉得是舟中的人就像是两三粒米粒一样渺小师:更精彩了,其他同学还有要说的吗生20:船上两三个米粒大小的人罢了生21:船上两三个米粒一样的人而已师:米粒其实是船上的小小的人影子,舟中两三粒人影罢了师:好,读通了文章,读准了字义,下面我们大声把文章一起再朗读一遍进一步理解张岱生齐读师:随着我们的朗读声,我们离张岱越来越近了张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文中有一个字对他的真性情做了概括,看看是哪个字?生齐:痴师:痴,能组什么词?生:痴迷师:好,张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痴人,他的痴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大家拿起笔在文中勾勾画画,生22:我觉得应该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下了三天,不怕寒冷,独自去看雪师:张岱的痴表现在行为上,哪个字表现痴呢?生23:独,下着雪一个人去湖心亭,对山水痴迷生24:拥毳衣炉火师:张岱不是一般人,是个痴人生25:湖中人鸟生俱绝,人和鸟都没了,而张岱却独自去湖心亭,反衬出他的痴迷师:不仅人和鸟都没了,连声音都没了,真是万籁俱寂生26:是日更定,更定是晚上8点左右,一般都在家中休息了,而张岱却跑到湖心亭看雪,而且是在寒冷的冬天师;世人游西湖多是春秋或七八月份,而张岱却选择了冬天,选择了晚上,一独一绝,让我们感到了张岱的痴迷,独特,与众不同课本附录了柳宗元的一首诗,《江雪》,看一下那些句子和本文的意境相似生27: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师:和哪个句子表现的意境相似啊生28:我觉得应该不是这一句,应该是千山鸟飞绝,师::与哪个地方啊生28:湖中人鸟声俱绝师: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与我们文中哪个地方意境一致、生28:独往湖心亭看雪师:一绝一独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张岱,一个清高自赏的张岱,下面我们一起把这段文字读一下,体会一下这绝的意境,独的心境生齐读师:这样的痴人,眼中的景色定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张岱眼中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生29: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 师:不要紧张生30: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师:很好,那么咱们把写景的句子男生一句女生一句来读一下,男生读那句合适啊?生齐:男生读前面女生读后面生齐读师:张岱眼中的雪景独特在哪里呢?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交流一下,同桌前后之间交流一下生交流师:这位男生还没发言呢生31: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师:好在哪里生31:因为上下白茫茫的一片,有梦幻般的感觉,充满诗情画意师:白茫茫一片,好空阔,他说了一个关键词是什么?生齐:梦幻师:和我们平时的景象不一样生32:我觉得还能体现雪的纯洁,而且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浑然一体,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惬意师:惬意这个词用得好,太棒了辛弃疾曾经说过,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张岱看雪是这样的,你说张岱的志趣和追求是什么样的生33:张岱是个很清高清白的人,高洁的人能守得住内心的纯洁,就像冰雪一样生34:我认为从这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很宽广,也体现了张岱的宽广的胸襟师:真棒,没想到小小的年纪领会的那么到位生35:我觉得从这里还能体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的生活方式师:遗世独立这个词怎么理解生35:他不同于社会中其他的人,超凡脱俗生36:感觉从这里体现出他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师:同学们分析的特别棒,这广阔的大自然俨然就是张岱的心胸啊生37:我从第二段中的几个一字还有两三粒,长堤只剩下一道痕迹,湖心亭只剩下一个点,说明作者把天地的空旷与景物对立起来,一切事物显得那么渺小生38:我觉得两三粒而已,独往,说明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境,欣赏这样的美景师:也体现了他的独,正像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一样生39:我绝得一痕一点两三粒,还能把那种寂静的气氛传达出来生40:我要补充一下,两三粒体现了文人雅士的孤傲生41:他和别人不同生42:我体会到这里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师:好,朦胧梦幻仙境,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从中看出张岱确实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一个痴人,一个超凡脱俗的痴人,一个遗世独立的痴人,他爱这山水,渴望与他融为一体这样美丽的文字,我们不读不背是不过瘾的试着背一下生齐背师:只看画面背诵生齐背师:借助你的想象走进张岱为我们描绘的幽远脱俗的画面,想象着背生齐背师:我发现中间四个男生闭上眼睛想象着背的,我们不妨闭上眼睛,如果还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手舞足蹈再来背一下生齐背师:走进这样的画面,你想发出点什么感慨?生43:这个景象是让人陶醉的生44:这个景象是让人痴迷的生45:这个景象很有意境的,不可言语的师:这样一个痴人在湖心亭中又遇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么样生46:大喜激动师:从哪里看出来生46: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生47:我认为遇到了知己师:如何体现的生47:余强⑩饮三大白而别师:酒逢知己千杯少除了强饮酒外,他们之间还有什么样的对话生4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说明他们是知音师:还有什么对话生49: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师:我们配合一下,我问请问你贵姓啊生齐:是金陵人,客此师:读出有点异样吗生50:问姓氏,他回答是金陵人,有些答非所问师:为什么生50:张岱觉得是一个地方的人,知己师:刚才说得不全面,对注释了解不够,看客此这个词,金陵人客居于此,张岱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何必知道姓名呢?看大屏幕;金陵是南京,明朝开国之都,后迁都北京张岱写这篇文章还有些什么情绪在里面呢?生51:还有些怀念和留恋留恋明朝师:故国之思生52:还有些激动生53:有些孤独寂寞,沧桑师:看屏幕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而终,了解他的经历,少年富有,明亡后入山,骇骇为野人统观全文,我们总结一下张岱的痴表现在哪里生:痴在故国,前朝师:在这种大背景下,忆起来西湖之游,想到了心中的坚守张岱不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痴迷于故国家园的梦忆之中《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再,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们一起背一下,理解张岱的痴师生齐背下课第三篇:湖心亭看雪29、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